先哲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的确,知识 就是个海洋,我们所取的永远只是沧海一粟,因此学习永远没有 够的时候。当我们学到的越多,我们会发现自己不知道的也越 多。只有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才会收获更多。

李小龙到美国后,白天在爱迪生学校读高中。美国的学校, 跟保守的香港学校很不相同,完全是开放性的,纪律松懈散漫, 这些在李小龙看来,美国的学生简直就在玩。而且,此时的李小 龙,父母再不能督促他,老师也不会约束他,同学更不会因学业 的优劣而崇拜或鄙视一个人。李小龙完全可以无拘无束,放浪 形骸。

但是,此时的李小龙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他一改在港厌学逃 学的作风,一丝不苟,如饥似渴地学习。他深知学费来之不易, 逆境中的他悟出了许多人生的哲理。他知道理科一直是他的弱 项,他曾对它恨之人骨、厌之如蝇。现在,他尽管仍不喜欢,却 比文科下了多倍的苦功。他对英语,更是到了嗜学如命的地步, 他明白,来到美国,无论进大学深造,还是进社会就业,语言都 是极其重要的。

当时.李小龙的哥哥李忠琛,在西雅图念大学。他写信给父 母,报告小龙的学业状况,他父母惊喜万分,又难以置信。

为了提高自己尚不过关的英语水平,李小龙在大学里选修了 好几门课程。他喜欢文学课,喜欢美国当代作家海明威的作品,
他被海明威塑造的“硬汉”形象而深深打动,更对海明威的传 奇经历和冒险精神而由衷倾服。海明威曾独驾救护车在炮火连天 的欧洲战场抢救伤员,他身中数百弹片,而大难不死,他独去非 洲原始森林猎狮,其勇猛,连终身与猛兽相栖的黑人向导亦自愧 不如;他独驾一叶扁舟在茫茫的加勒比海猎鲨,凶残的鲨鱼,肆 虐的飓风,都不能将他击垮。

李小龙在作业中写道:“海明威才算得上一位真正的作家, 他把自己的经历和灵魂写进自己的作品里……”

李小龙的作业,得到教美国文学的教授的赞赏,李小龙与这 位教授的关系非常好,教授向这位叫布鲁斯•李的华裔学生介绍 欧美文学,希望他在这方面有所造诣。他终于发现李小龙仅仅是 喜好,而没有这方面的志向。李小龙喜好文学是为了完善自己, 汲取力量,并且他的喜好十分偏执,他鄙薄欧洲先锋派文学的先 驱和巨匠卡夫卡,他认为卡夫卡笔下的人物皆可怜可笑:庸庸碌 碌,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他同时也轻视卡夫卡本人,认为 他在世时默默无闻,少乐寡欢,还不如做一只大甲虫(卡夫卡代 表作《变形记》中的非人非虫的主人公)。

一个人在任何时候,他的知识都是不够的,只有不断地补 充,不断地吸收。即使正在工作,也更要时时为自己充电才行, 否则,自己很快就会落后,而被社会淘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 树立终身学习的全新理念,并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 习。真正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在日新月异、网络信息技术日益升温的今天,“知识改变命 运”的道理在职场已深入人心。如果你不学习,那么很快就会落 伍,会被这个时代抛弃。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每一个现代人都

不要忘记给自己充电。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愈要随时 充实自己,奠定雄厚的实力,否则难以生存下去。

总而言之,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勤于学习,善于 学习,这是一条不言自明的道理,尤其是在知识爆炸的经济时代 更是如此。每一个有所成就的人,都必须坚持月月学习,日日学 习,使自己的知识结构跟得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不学 习肯定会被时代所抛弃。

勇救同胞,匡扶正义

孔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宋史•欧阳修》记载,见 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鲁迅先生也指出,我们自古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 求法的人……由此可见,从古至今,见义勇为都是备受推崇的。

李小龙旅美的十多年间,发生过好多起将会载入美国史册的 大事,波及全美,震惊世界: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约翰逊总统 下令轰炸河内,美国深深卷入越战;黑人骚乱及反种族歧视游行 示威;现代嬉皮士运动及大学生裸跑……李小龙缺乏美国青年惯 有的热情,而且也从不参与。他沉湎于武功,是个行走在异邦国 土上的中国现代侠士。

李小龙在美国期间,曾多次遭黑社会的枪手偷袭,但是,李 小龙从不带枪护身,仅仅带双截棍。

李小龙的崇武行为,并未像在香港那样给他带来恶名。他那 时是惹是生非,而现在是见义勇为,镇邪扶弱,颇有侠客之气。 其中,还广泛流传着英雄救美的佳话。

1965年的一天,李小龙去洛杉矶唐人街的一间古旧书店购 书。他觅得一册石印的武籍,倚架翻阅,一下子就迷了进去。

他出得古旧书店,已是华灯初放的时候,在一家中餐馆前, 围着一群人在看热闹。4个歹徒向在餐馆做招待的台湾姑娘索取 地盘钱。台湾姑娘自己交不齐他们所勒索的钱额,给他们拉了出 来。他们当众调戏台湾姑娘,并要台湾姑娘去他们住处陪一夜, 一清百清。这4个歹徒是唐人街的恶少,人们都不敢得罪他们。

李小龙走进圈子,叫他们放开那位台湾姑娘,李小龙问是怎 么一回事,台湾姑娘早已泣不成声。歹徒说:“我们保护了这个 妹仔,她却一个保护费都不肯出,我们拉她去广东会馆(唐人街 是广东籍移民的天下)论个公道。”

李小龙压制住心中的怒火,说:“都是中国来的人,你们还 收什么保护费?快把这个妹仔放了!”歹徒有恃无恐,说:“她 是台湾来的,来我们广东人地盘,就该收她的地盘费!大哥,听 你的口音也是广东人,怎么帮台湾人说话?”李小龙怒喝道: “你们放不放她?”

为首的歹徒扫了李小龙一眼,霍地亮出匕首,旋即,另3个 歹徒也拔出匕首。为首的歹徒丢一下眼神,4个歹徒如恶虎似的 扑向李小龙。

李小龙使出连环飞脚,疾如旋风,只踢了三脚,就把4个歹 徒踢倒在地。最后一脚击中一飞仔的腰,身子飞起来,砸在另一 个飞仔身上,两人同时倒地。

4个歹徒连踢落的匕首都不敢捡,连滚带爬,逃之夭夭。

这时,看热闹的路人中,有人认出李小龙,惊喜地喊他的 名字。

李小龙自从在佛罗里达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伏4个持刀歹 徒,勇救华人少女的消息在报纸上刊登之后,李小龙的名字便传 遍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等电视台也请他表演腿法,中国功夫引起 人们的重视,而他创办的振藩国术馆也逐渐兴旺起来。为了扩大 自己的影响,李小龙经常到各处参加武术比赛,并先后在西雅 图、奥克兰、洛杉矶等地开设武术分馆授徒。国术馆的规模和设 备不断完善,世界上许多显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国空手道冠军罗 礼士等都争着拜他为师,好莱坞的著名电影明星如占士亨宾和史 提夫都是他的门徒。世界拳王阿里也曾登门拜访,与他交流经 验。美国国内各流派的拳师经常聚集在李小龙的武馆切磋武艺, 他的“以武会友”的宗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李小龙的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一种应 该大力提倡的行为。

目前,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经济社会,经济的作用无处不 在,以至于我们的一些道德标准在经济的杠杆下发生了迷失、模 糊,乃至混乱。但是,我们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应该明辨是非。

浏览48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