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外力作用的特点


  • 离心运动的原理。抡圆时,手必须拉住绳子,绳子就有 一个力作用到標头,使镖头时刻改变运动方向。也就是说,此刻 標头受到了一个跟线速度的方向垂直并沿着镖绳指向圆心(手) 的向心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道,向心力要使镖头产生 沿着力的方向的加速度,这种速度叫向心加速度。实践证明,作 勻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等于质量(m)和线速度的平方 (V2)的乘积被运动半径除所得的商:即公式F=MV7i?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道,力的出现是成对的,既然绳对镖头 有一个向心力,那么镖头对绳也必然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沿着半径离开圆心的离心力,向心力和离心力分别作用在镖 头和手上,因此,它们不能平衡。作用在镖头上的指向圆心的力 F,只有当它的大小等于MV7J?时,才能使镖头以所需要的线速 度“V”沿半径“i?”做圆周运动;如果镖头受到向心力小于F, 或者突然消失,镖头就会脱离圆心沿着切线方向飞出,这就是离 心运动,绳镖的运动方法就是运用向心力“F”的突然消失,而 使镖头沿切线方向击发出去的。必须说明,绳镖脱离圆心(手或 其他部位)沿切线击发的运动现象叫离心运动,而绳镖脱离圆周 运动的作用是物体惯性的作用。

  • 镖头的转动惯量。转动惯量,就是镖头在转动中,反映 镖头转动惯性大小的物理量,其转动惯量的大小又取决于镖头的 质量和转动半径的长短。在质量固定的情况下,镖头离转动圆心 愈远,镖头的转动惯量愈大,反之,转动惯量愈小。


第一,作用在镖头上的冲量矩。根据动量定理:

式中:M 力矩;

T—作用时间;

J——转动惯量;

W——角速度。

作用于物体上的冲量矩,等于物体动量矩的变化。由公式: M=FR (1)

7=MRZ (2)

得:MT=Fi?T;

FRT=A {MR2W) (3)

从公式(3)中可知冲量矩的大小与力F的大小与力臂尺和作 用的时间成正比。因此,在半径尺和时间了不变的情况下,镖头 要获得较大的动力矩,必须把身体各部位的力量的协调发动与手腕 的力量配合起来,使腿、腰、手臂、手腕的力量合为一体。实践证 明:持绳一端的手沿小圆运动的方式最容易发挥身体各部位的力 量,在绳镖练习中要求抡转的手走小圆轨迹就是这个道理。在充分 发挥身体各部位力量的基础上,延长作用时间,可使镖头获得很大 的角动量的改变,从而使镖头得到很大的击发时的线速度。

第二,改变尺的长短作用。根据_/ = ;SMR2的公式可知,镖 头M是衡量,要提高转动惯量J的大小,就得改变i?的长短,

与•/成正比,越大,转动惯量J越大,反之越小。根据动量矩 守恒定律,可得,在i?缩短时,角速度加大,尺增加,角速度减 小。所以绳镖运动中身体部位的缠绕,实质是改变了 i?的大小, 尺变小,镖头的角速度就加大,为击发前的初速度准备了条件。

  • 紧、贴的实质。紧是绳缠、绕各部关节时要似胶粘糊贴, 从力学的观点来讲,主要就是为了固定支点,减少缠绳时力量的 损失,以利增加镖头的线速度,如果支点不固定,镖绳就可能滑动,这样就容易造成力F的减弱,当时,镖头就不可能沿切线方向击出。因此,“紧”就是为了使镖头沿预定的切线方 向飞出的重要前提。在实践中,缠而不紧,打出的镖方向就不 正,力量也不足,还会造成动作失败,连接下面的动作发生困难 等现象。


贴就是抡立圆时要贴身。贴身,一是可使力臂变长,重力臂 缩短,省力;二是为缠绕身体各部关节作好顺劲的准备;三是避 免打着身体受伤。“轮圆要贴身,省力又省心”,乃是生动的实践 经验的总结。

  • 方向变换的特点。一般来说,绳镖改变方向的技术特点 是:镖头向前运动后,必须向后运动后再向前,镖头向左运动 后,必然向右运动后再向左;这种运动形式和方向的改变,主要 靠左右手的抽、提、穿、放和身体的起伏的配合来实现的,缺少 其中的某一环节都将导致运动中断,从力学角度讲,就是通过改 变绳镖的转动圆心、转动半径和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实现 镖头速度大小和方向的改变,而这些变化是遵循转动力学原理 的。我们只能顺乎其力学规律,巧妙地进行交换而使绳镖运动势 势相承。



  1. 肌肉工作的要求


绳镖镖头较小较轻,对身体各部肌肉的绝对力量要求不是很 大,但是对各部肌肉用力时的协调配合,却在时间、大小适度上 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是手腕要灵活,并有一定的力量,抓绳 抡转的手要走小圆的运动轨迹,这样有利于合理的利用腿、腰、 臂的力量,而使绳镖的转动的力量是全身各部环节的复合力量。 其二是绳镖接触身体某部位(或关节)准备缠绕时,要顺绳镖运 动的方向适当缓冲,某部位(或关节)要相对紧张,而且要主动 运动超越镖头。其三是击发时,某部位(或关节)一定要有突然 的顺镖头力量和方向的抖送劲,使镖加速出发,镖头的速度、力 量是来自于人体的全身运动,而力量的大小以适度为原则。

总之,力学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实践练习的目的,就是要想 方设法使技艺适应客观规律的需求,要掌握特点、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是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的,只有锲而不舍,长期练习, 才能熟中生巧,成为驾驭规律的主人,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五)绳镖的基本方法

  1. 握绳方法



  • 阳把握绳:虎口朝外(即仰手)握绳的方法谓阳把握 绳。握绳犹如握拳,绳通过拳内掌的折纹处,大拇指压在食指第 二指骨的侧面。

  • 阴把握绳:拳底朝外(即俯手)握绳方法叫阴把握绳, 大拇指压食指,中指第二节指骨处。

  • 套绳:就是把绳镖的尾部的小套套在手腕上,以固定绳 镖的方法谓套绳。左手套绳时,五指摄拢,右手帮助把小套往里 推进;右手再收绳套拖至手腕处;短头在里,长头在外,然后将 绳斜握在手中。

  • 缠绳:就是根据绳镖运动方法的需要间或左手掌把绳缠 绕1〜3周,谓缠绳。缠时要快,放时要巧,缠在掌指第三关节 与掌折纹之间。

  • 结绳:就是将长绳变短的打活结方法。其结绳方法是先 将標头后主环提起,然后把绳打成圈往里穿出,提起穿进的这个 绳圈,再把余下的绳的一部分打成圈穿入前一个绳圈内,然后提 起第二圈,依此类推,一般打成4〜5圈即可,长短同于九节鞭, 用左手食指勾挂住。多用在绳镖习练开始时或携带时缠缚在腰 上用。



  1. 绳镖的基本运动方法



  • 抡:又叫抡摔,就是使镖头在身侧成立圆的运动方法; 分顺抡,倒抡(见第二节绳镖的特点);抡时要尽量贴身,抡时 力量的大小、轻重要根据发镖的各种方法的要求而定,总的要求 是连贯自然,快速敏捷。



  • 缠绕:就是使绳缚住关节的某一部位达360°谓缠,达 360°以上谓绕。缠绕也叫“花”,绕缠在练习中无绝对严格区别, 一般口语中的“缠”与“绕”方法并提,缠绕时要根据所缠身体 各部位的粗细、周数而定留绳的长短,如“十字披虹鞭”,如果 留绳太短,就无法完成;里外拐肘尚缠绕的部位太上都会造成发 镖的困难。

  • 抽提:是绳镖击发后,回收时右手上拉的动作,“抽”、 “提”是连接在一起的,“提”是针对手部(右手)高度位移而言 的,也有说收。“抽”是针对提肘的劲力而言的。“抽”、“提”时 右手的上下与身体的立起要有机结合,其高度以镖头不触地 为准。

  • 穿放:穿放是继抽提后,镖头以惯性力向新的方向运动 的方法,“穿”是“放”的前奏,身体此刻是立起的,镖走的路 线是弧线;“放”是“穿”的结果,身体此刻重心下降,使镖头 直线向前运动,“穿”、“放”是一个动作的两个方面。

  • 击:就是利用手、足、膝、肘、颈、肩、头等把镖头直 线打出去的方法,出时要沿圆的切线方向飞出,镖头不能成横或 翻斛斗,眼要看目标,力点要脆、速度要快,高度根据所击目标 而定,一般是平直线,也有斜上、斜下直线。

  • 转:是针对身体根据绳镖技击方法的要求而旋转、翻转、扭转而言的;转时要求步法协调领先,以腰为轴,上下 协调。 、



  • 背:用肩部带动镖头运动的方法谓背。

  • 拐:用肘带动镖头运动的方法谓拐。

  • 担:用月対E绳挂起来的方法谓担。

  • 拉:是指把绳慢慢拉起来收回的方法。

  • 带:是指身体的某部位带着標头旋转的方法。


甩:主要是指颈部带动绳镖头运动的方法。

浏览1,33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