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和朋友们一合计,这家伙,了不得呀!别说是铁球了,就是两颗西瓜都不好拿起来。这俄国人在这里表演,咱们卖艺就挣不着钱了。这铁球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

其中一位朋友亚德禄是练狮子的,负责舞狮尾,表演时低着头,跤着晃花架,也 就是跤架,他提议道:“这样吧,咱们和他联欢,共同演出,我练狮子,走到铁球那里 用脚踢一下。如果能把铁球踢动弹了,说明是假球。如果踢不动,那就是真的,咱们 不要去举,免得丢人现眼,寒珍。”

好!如果是假的,让谁去举铁球呢?沈三思来想去,决定让黑王四去举。黑王四 在马戏团举磨盘,双手举起两个磨盘,上面还可以坐几个人。

于是沈三等人向主办方提出与俄国剧团联欢,并且获得同意。亚德禄与一个朋友 舞着狮子上台表演,走到铁球跟前,亚德禄用脚一踢,挪动了,不重,假的。

第二天,俄国大力士又用双手举起两个铁球“啪啪”撞击,然后用生涩的中国话 说:“中国哪位会练?哪位力气大?上来举举铁球!”

台下的黑王四大叫一声:“我来!”飞身上台,轻而易举抓起两个铁球,在空中 “啪啪”乱撞。俄国人一看骗局被揭穿,被中国人踢了场子,一时不知所措。

沈三呢,也飞身上台,说道:“让你们见识见识中国功夫!”然后拿出两块砖头立 着放在台上,相距约50厘米,中间又放了一只茶碗。接下来,沈三抬脚向其中一块砖 头踢去,噬!砖头上半截应声而断,越过中间的茶碗,飞向另一块砖头。又是“啜” 的一声,另一块砖的上半截也断开落地。台下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俄国大力士被沈三的功夫惊呆了,心中暗想:中国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啊!竟然能 把一块砖头的上半截踢断,下半截不动;而且还把茶碗另一端砖头的上半截撞断,也 是下半截不动。很快,俄国剧团灰溜溜地离开了。

沈三真有那样的惊人功夫吗?没有,他也是做了手脚的。事先将砖头用锯子锯断, 再用水和锯下来的砖末和成泥,将两截砖头粘在一起。沈三凭借智慧和勇气,压倒了 俄国大力士的嚣张气焰,维护了民族尊严,在天桥的名声更大了。

醉鬼张三传奇

据说,日本人非常惧怕张作霖。为什么呢?这里有一段趣闻。

开始的时候,日本人打死打伤张作霖的手下之后,无非就是赔款。比如死伤十个 人,每人赔一百现洋。日本人的态度看上去还不错:行,办手续,签字,死伤一个赔 一百块,十个赔一千。张作霖是什么人?他能干吗?心想:“妈了个巴子的,敢打我的 兵,一人赔一百块钱?成,先把钱收了。小日本,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后来,张作霖与大家商议,决定以牙还牙,以后出去看见日本兵就打。不是一人 赔一百吗?咱们打死他赔一千。因此,日本人对张作霖是又恨又怕。

我们不是讲跤坛奇人奇事吗?怎么扯到张作霖身上了呢?原来,当时北京有一位 擅长摔跤的武术家,曾经做过张作霖的保镖,此人就是名震京城的醉鬼张三。他的大 名叫张长祯,喜欢饮酒,所以人称醉鬼张三。张三走在路上并不起眼,脑袋套拉在肩 膀上,就连拉车的人有时候都敢喝斥他:“老头,靠边去!”这就是真人不露相,露相 非真人。

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之后,醉鬼张三来到北京。有一天,张三陪着在 东城开拍卖行的徐六爷(真名不详)和几个朋友来到天桥。一行人进入一家跤场,正 赶上跤场的老板和他人斗气骂人。瞧见张三等人进来,便大声说道:“诸位,看见了 吗?这叫狐假虎威,什么叫狐假虎威?狐狸跟老虎一块走,别的野兽都吓跑了,狐狸 跟老虎说,你看见没有,这些野兽怕我,都跑了。实际上当然不是怕狐狸,而是怕老 虎。”这人把徐六爷当做狐狸,把醉鬼张三比作老虎了。

徐六爷急了,对张三说:“三儿,你上去和他摔,摔死我赔!”

醉鬼张三劝解道:“嗨,卖艺的,不说大话挣不着钱,别与他一般见识。咱们走 吧,上东边瞧瞧。”于是一行人来到东边宝三的跤场。

刚进跤场,宝三正在“开忤门子”(向观众要钱之前说的一段话):“嗨!诸位, 你在家打过拳踢过腿,举过墩子摔过跤,都是我们的老师。那位说你怎么说求钱不说 要钱,要钱一不该二不欠,求钱俩字我说明白了,钱在口袋里是您的,扔在场子里是 我们的。那位说我没带钱,不要紧,白瞧,两够本儿。哪句话说错了,算我没受过老 师的栽培,我们就恼这路人:早不走晚不走,我们哥儿俩三下跤练完练罢,累得上气 儿不接下气儿,肠肚大翻盖儿,沙肝碰肺叶儿,河里鱼摔死慢,拿着人肉换羊肉,拿 着五官换饭吃,练完了您走了,把花钱的带走了,把给钱的带散了……”

说到这里,另一位“量活的”(就是旁边帮腔的)接过话茬:“怎么样?”

宝三就说:“我也不说什么,让不走的观众替我瞧你两眼,比我说你都强……”

宝三不说损人骂大街的话,所以醉鬼张三和徐六爷爱跟这儿瞧。练完之后,醉鬼 张三拿出一块现洋,让跤场的伙计付德才(外号叫付傻子)换开,换成铜钱。付德才不敢跟醉鬼张三对眼光,低着头说:“三爷,这是找给您的钱。”接着,张三赏些铜钱。

付德才为什么不敢和张三对眼光呢?因为醉鬼张三看得高兴,此时二眸光华乱转, 朔朔放光,夺人二目,所以一般人不敢跟他对眼光。

要说醉鬼张三的功夫,有一件事可以为证。有天晚上回家后,他爱人说:“你经常 出去,而不注重练功,真来个拜访你的,你这么大名儿输了寒磅不寒磅?”

“你怎么知道我没练功?”

两人正说着话,听到房顶上有两只猫打架。张三“砰”地推开门,“噌”地蹿上房顶,顷刻之间把两只猫都逮回来了。我们可以想见,两只猫不会往同一个方向跑, 一只往东,一只往西,要在短时间内将其逮回来,那得多快的速度啊!

醉鬼张三与徐六爷经常瞧宝三摔跤,一来二去,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后来徐六爷 看宝三身体健壮,品行端正,非常喜爱,有意让他拜醉鬼张三为师。可是与张三商量 了好几次,张三都不同意,说:“人家摔跤好,这叫人前显贵,傲立多尊。跟我一练就 不能动手了,还是让人家摔跤吧。”

无论徐六爷怎么请求,张三也不答应收宝三为徒。后来徐六爷想出一个主意:办 一桌酒席,宴请天桥比较有名气的摔跤的人;等大家酒意正浓时,让宝三给张三磕头 认干爹。

醉鬼张三事先毫不知情,如约来到饭店二楼。酒菜刚刚摆上,“噎噎噎”又上来一 个人。此人身后背个小包袱,比较面生,徐六爷并未邀请。原来此人曾经与醉鬼张三 有些过节,这是前来复仇了。只见他径直走到张三跟前,请了个安,说道:“三爷,您 在这儿呢!”

那时候别人请安,得搀人家。张三一边说“哎哎,别请安”,一边伸手搀扶。那人 迅速出手,将张三的手抓住了,紧接着五指用力,要将张三的手指扳折。醉鬼张三暗 叫不好,身随心动,身子一转,将手抽出;飞起一脚,只听“扑通” 一声,将对方连 人带屏风踢到楼下。

经过此番变故,宝三认干爹的事情被搅黄了。徐六爷心中相当郁闷,后来买了一 座小院和一辆自行车,打算送给宝三,但宝三坚决不收,徐六爷只好作罢。不过,宝三与徐六爷、醉鬼张三却成为至交好友。

扬名沈阳——徐仲卿摔狗熊,满宝珍获“优胜”

过去老北京没有电车,只有人力车。直到民国时期,才出现了有轨电车。从西直门到天桥,票价一毛。拉人力车的一瞅:完了,跑那么远才一毛钱,谁还坐洋车啊? 于是有人组织成立人力车工会,游行示威,并且在西单商场三牌楼、珠市口两地分别 推倒一辆电车。

在这场运动中,某工会理事徐仲卿大力支援人力车。后来运动平息后,警察开始逮捕积极参与者,徐仲卿也在逮捕之列。

徐仲卿喜欢摔跤,经常到宝三的跤场帮忙。听到风声之后,徐仲卿决定离开北京, 到东北避避风头。临行之前,宝三送给他一件褚槌,说起来这件褚槌还是宛永顺宛八爷送给宝三的呢。徐仲卿本来也有一件褚袱,于是带着两件褚槌来到沈阳。

这一年,日本人扶持宣统成立满州国,并且摆下一座摔跤擂台。几个日本人在台 上大呼小叫,耀武扬威,向中国人挑战。一位中国铁路工人上去之后,不是日本人的 对手。日本人将中国工人举起来没有往地上摔,而是“当当当”照着擂台柱子死磕。

台下观看的徐仲卿顿时热血上涌,义愤填膺,大喝一声:“住手!我来!”跳上擂 台之后,日本人放下铁路工人,与徐仲卿交起手来。徐仲卿年轻时善使别子,一个攥 小袖、盖后契儿别子,将日本人摔倒在地。徐仲卿假装没站住,膝盖跪在对方的肚子 上,压折两根肋骨。

台后的几个日本兵马上冲过来,端着枪把徐仲卿团团围住。危急时刻,一位老头 冲了过来,原来就是我们前面提到在北京麻花胡同开跤场的季四爷。至于他是怎么来 到沈阳的,我们就不太清楚了。季四爷对日本人说:“都别动!我是旗人,是满州国皇 帝的叔叔!”几个日本兵大喊一声“嗨!”,立正行礼。季四爷“嘛畴啪啪”每人给他 们两嘴巴,把徐仲卿救了。

第二年,沈阳来了一个马戏团,门口立一个牌子,写着“狗熊摔跤”。表演者把狗 熊拉出来,说:“各位,你们哪位会摔跤,上来与狗熊摔摔!”上去几位之后,还真不 是狗熊的对手。

这时候,徐仲卿在附近一家跤场,已经收了几个徒弟。徒弟们对他说:“师傅,咱 们跤场有摔跤的,马戏团写着狗熊摔跤,这不是骂街吗?”

徐仲卿说:“我去看看。”于是穿了一件破夹袄,戴一个破草帽,来到马戏团。轮 到狗熊表演时,徐仲卿上去了。

狗熊伸出前爪按向徐仲卿的肩膀,徐伸左手将其挡开,右手揪住狗熊的毛(虽然 狗熊没穿跤衣,但全身都是毛,揪哪儿都是跤衣),使了一招别子,把狗熊摔在地上, 嗷嗷乱叫。台下的观众个个叫好。此后,马戏团把“狗熊摔跤”的牌子改为“人熊摔 跤”。擂台上收拾日本人,马戏团摔倒大狗熊,徐仲卿由此而声名远扬。

后来徐仲卿组织了一次摔跤比赛,徐仲卿想从北京请两高手。北京这些摔跤的经 过一番商议,决定让李文江(外号“大篱笆”)与满宝珍参加比赛。后来由于种种原 因,李文江没去成,只有满宝珍一人去了沈阳。

满宝珍善使“揣”,因此外号“揣氏满”。满宝珍年纪小的时候,哥哥在红庙跤 馆,由于脸上有麻子,人称“满大麻子”,后来染上毒瘾。有一次,“满大麻子”对宝 三说:“兄弟,我有一事相求。”

“什么事儿?您说吧。”

“我现在吸毒,恐怕不行了,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弟弟。你得帮我照顾他,让他 顺利成长,文武双全。”

宝三答应了。后来“满大麻子”去世,满宝珍娶妻生子,为了养家糊口,在天桥 卖扒糕。宝三没有忘记满大麻子的嘱托,经常到满宝珍的扒糕摊前转悠转悠,询问一 下生活上有无困难。满宝珍说:“卖扒糕挣的钱少,生活比较拮据。”

宝三说:“那好办,每天卖完扒糕,你到跤场来帮忙,也拿一份儿钱。”

满宝珍当然十二分乐意了。此后每天上午卖扒糕,下午两点多到跤场帮忙。日子 一长,不仅家中生活宽裕了,摔跤水平也有显著提高。

再说满宝珍来到沈阳参加比赛,徐仲卿担任裁判。第一个对手是个大个,满宝珍 使用“反挂门微”,赢了。第二个对手是徐仲卿的徒弟,名叫董永山。前两场平分秋 色,一比一。第三场,满宝珍使出勾子,“噎噎噎”,两人在台上转了一圈,宝满珍手 先扶地,理应判输。他是裁判徐仲卿从北京请来的,徐仲卿有意偏袒,判董永山输。

东北人不同意裁判的意见,围上来据理力争。后来董永山的一个朋友站出来,大 声说道:“诸位,诸位,不要争了,是董永山输了,输给了人家一个勾子。”董永山赞 成朋友的意见,主动认输。就这样,满宝珍获得冠军,奖品是一个金锚子,上面写着 “优胜”二字。

满大麻子生前曾经托付宝三,让他帮忙将弟弟培养成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他的 愿望果真实现了。满宝珍不仅是一位摔跤高手,而且写得一手好字。天桥那些跤场的 宣传文字,都出自满宝珍之手。此外,每年一到腊月,满宝珍就在红纸上写对联,然 后出卖。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成立摔跤队,请满宝珍担任教练。当年扬名沈阳的“揣氏 满”,又为我国摔跤运动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石珍:宝三的关门弟子

石珍,北京人,宝三的亲传弟子之一。2014年春季,我们拜见了这位当年的摔跤 名家。他老人家身板硬朗,精神矍镖。回想当年在天桥宝三跤场的往事,石珍老先生 思路清晰,谈笑风生。

石珍出生于有名的“大车石家”,算是大户人家。当时没有汽车,马车就是最好的 运输工具了。石珍自幼为人豪爽,出手大方,加上经常拉人运货,交游甚广。

那时候逢年过节,卖艺的都要“走会”。如果路途较远,艺人们就坐石珍家的大 车。久而久之,石珍与艺人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石珍自幼喜爱摔跤,北京的各个跤场是最吸引他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石珍成 为一名普通工人,下班后就到跤场摔跤。

当时众多跤场中,天桥宝三的跤场独树一帜,最为火爆。不仅观众如潮,跤场的 伙计也是高手如云。除了他们熟知的“小镑头”孙殿启、“揣氏满”满宝珍、“小宝 三”马贵保等人之外,还有一位善使“耙子”的李安荣。早在新中国成立前,李安荣 便与石珍相熟,看他如此热爱摔跤,有一天对他说:“我给你介绍一位师傅吧。”

石珍问道:“谁呀?”

李安荣说:“天桥宝三。”

听说给他介绍的师傅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的宝三,石珍欣喜若狂。石珍来到宝 三面前时,宝三仔细打量,见这小伙子身材中等偏上,体格不错,适合练习摔跤;又 听李安荣说过去卖艺的“走会”常坐石家的大车,便爽快地答应收他为徒。石珍心中 暗想:这真是缘分哪,一定要好好跟随师傅练习摔跤。

就这样,石珍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在珠市口西大街丰泽园饭店摆酒席,举行了正 式拜师仪式。参加仪式的除了宝三的四位弟子陈金全、马贵保、付顺禄、徐茂,还有 跤场的其他伙计及跤界名家,有徐仲卿、杨保和、陈德禄等人。当时宝三已经五十多 岁,此后再没收过其他徒弟,因此石珍成为宝三的关门弟子。

此后,师傅悉心指点,弟子勤练不辍,石珍的摔跤水平迅速提高;在北京市举行 的多次摔跤比赛中取得冠军等优异成绩,而且成为摔跤比赛的裁判。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天桥跤场取消了,许多跤手分配到车辆厂、木材厂 以及电子管厂等单位。石珍对摔跤这项运动的喜爱,仍一如既往,在离家不远的一块 空地设立了一个跤场,与摔跤爱好者切磋跤技。

如今石珍先生年逾古稀,再也不能上场摔跤了。但他对摔跤运动的挚爱以及刻苦 练习、不断提高技艺的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他对我国摔跤运动的传承发展 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我们更应永远铭记在心。

第三章器械基本功练习方法

小棒子

童子功

第一种练法:刚学摔跤的儿童适合练习童子功,马步站立,两侧前臂并拢,双手 握住小棒子交替发力不停转动(小棒子犹如向前翻滚)。由于动作好像猴吃桃子,因此 童子功也叫“猴啃桃”。

第二种练法:双脚自然分开站立,双手握住小棒子举过头顶,伸出右脚,脚尖勾 起、脚跟立地;双手不停转动小棒子(犹如向前翻滚),同时抬头,缓慢向前弯腰、左 腿屈膝下蹲然后再缓慢伸直。之后伸出左脚、右腿下蹲重复上述动作。练到小棒子伸 到立起的脚尖之前为最佳效果。

第三种练法:双脚并拢站立,双手握小棒子举过头顶,向右迈出右脚,转动小棒 子的同时向右侧尽力缓慢弯腰,左腿屈膝下蹲,右腿绷直,面部贴在右小腿之上,再 缓缓起身,换另一侧继续练习。这种方法主要是锻炼肋部肌肉。
双腿并拢站立,双手握小棒子,双臂伸直,尽最大限度举过头顶,然后慢慢弯腰, 双臂尽量伸向前方,直至弯腰到最大限度,之后缓缓起身,同时将小棒子举过头顶; 双脚不动,身体转向左侧,同时缓慢弯腰,起身后再转向右侧重复练习;之后尽力向 后缓缓弯腰,弯到最大限度后身体恢复原状。然后重复以上练习方法。在整个锻炼过 程中,双手不停交替拧动小棒子。

 

 

双脚马步站立,双手平伸掌心向上握棒,双手交叉旋转,将小棒提至胸部,左手 在前右手在后,小棒与胸部前后垂直,呈水平状态;然后发力压向裆部。之后再提至 胸部(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压向裆部。反复练习。

双脚马步站立,双手掌心向下握住小棒,一边转动,一边将小棒由胸前划半圆发 力转到右侧肩部,右臂保持水平;此时右手在上掌心朝前,左手在下掌心朝后,小棒 与地面垂直。接着再将小棒转向左侧肩部,左臂保持水平,左手在上掌心朝前,右手 在下掌心朝后。左右两侧反复练习。

拽棒

双脚马步站立,双手掌心向下握住小棒,由胸部前方转到右侧肩部上方,此时双 手呈交叉状态,右手在上掌心朝前,左手在下掌心朝后,小棒与地面垂直;然后发力推向前方,双手仍然交叉,右手在上掌心朝前,左手在下掌心朝后,小棒与地面垂直, 同时腰部发力,带动双脚向后拉擦’

千斤棒

小棒子中间钻孔,用绳子系一重物。双脚并拢站立,双手掌心向下握棒向前平伸, 不停拧动小棒,将重物卷起,之后沿反方向拧动小棒,使重物缓缓落下。这种练法也 叫陀螺捧,练习时要用前臂发力。

拐棒

小棒中间钻孔,用绳子系一重物;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弓蹬步站立,抬头,上体前 倾;右手掌心向上向前平伸握住小棒一侧,右手由内向外划圆将小棒转至右侧,翻转 手腕推向前方,掌心向下,小棒呈水平状态;再由内向外划圆将小棒转至右侧,翻转 手腕后推向前方,此时掌心向上,小棒水平;交给左手(掌心向上握棒)后由内向外 划圆将小棒转至左侧,翻转手腕之后掌心向下推向前方,接着由内向外画圆将小棒转 至左侧,翻转手腕推向前方,交给右手(掌心向上握棒)。之后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反复 练习。

小棒子置于地上,右脚脚尖踩住小棒,左腿缓慢屈膝下蹲,右脚推动小棒滚向前 方,之后缓慢伸直左腿,右脚将小棒踩回原位。互换双脚重复练习。

戳杆

双手各持一根木棍(或竹竿)拄在地上,面前放一把椅子(或其他支撑物),左 脚立地,右脚放在椅子上,借助双臂拄杆力量左腿缓慢屈膝下蹲,然后伸直站起;换

腿重复练习。练至不用拄杆可单腿下蹲、直立效果最佳。这种方法与下面所讲的拄杆、 翻七寸均适合初学摔跤的儿童练习,是一种童子功。
身体左侧放置一张桌子(桌面约与胯骨高度相同),左脚放于桌面,右脚伸直站 立,右手持杆于体前拄在地上,尽力弯腰,左手摸向右脚,向右转脸,左侧面部尽量 贴紧右侧小腿。然后换另一侧重复练习。
拄杆

第二早

翻七寸

双脚弓蹬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立于墙前,左手在前右手在后握杆顶于墙根, 身体向左窝腰,从杆下翻转身体。然后换另一侧重复练习。过去这种方法要求练到持 杆手部距地面七寸左右,因此叫做翻七寸。

——宝三亲传弟子马贵保讲述摔跤不传之秘

大棒子

大棒子为一圆形木棒,中间稍粗,两端为握手处(呈鼓肚状)。粗细与小棒子相 同,练习者四指并拢握不住为宜。长度可据练习者身体情况而定,练习者右手握拳伸 向身体右侧,拳头至胸部中间的距离,即为大棒子的长度。需要注意的是,练习大棒 子时,双手实际上是模拟握住对方跤衣的不同部位。

提棒

马步站立,双手向前平伸掌心向下握棒,向右摇臂,右手向前盖下,之后发力向 上提拉,大棒呈垂直状态。换另一侧重复练习。

马步站立,双手向前平伸掌心向下握棒,右手向下、向后、向上沿逆时针方向画圆, 与左手呈水平状态后发力支向身体右侧。接着换手以同法支向左侧。左右交替反复练习。

马步站立,双手向前平伸掌心向下握棒,向右摇臂,同时左腿屈膝,迈出右腿呈 扑步姿势,将大棒压下、提起,再压下,大棒与右腿平行。换另一侧重复练习。压棒
马步站立,双手向前平伸掌心向下握棒,抬起左手,右手拉向胯部;弯腰向左侧 转身,双脚呈弓蹬步:同时将大棒推至身体左侧,右手在前稍高,左手在后位于左侧 肋部;转动头部,目光注视后方。换另一侧重复上述动作。

马步站立,双手掌心向下握棒举至胸前,右脚向前迈出,右手发力作画圆状,沿 逆时针方向将大棒向右、向后、向上经右肩部上方压至裆部,右手在前稍低,左手位 于左侧肋部;再迈左脚,左手发力,以同样方法将大棒由左肩上方压至裆部。双手、 双脚交替练习。盖棒前面动作与盖棒相同,右手将棒压至裆部之后,再用力横向右肩上方,大棒向右 倾斜,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同时右脚向后吸步。接着迈出左脚,换另一侧继续练习。

马步站立,双手掌心向下握棒举至胸前,向前迈出右脚,右手盖棒之后沿顺时针 方向转一圈,右脚向后吸步,同时双手发力向后收棒,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大棒向 前与胸垂直。再迈左脚,换另一侧重复上述动作。
马步站立,双手掌心向下握棒举至胸前,双手如同画圆,沿逆时针方向从右肩上 方绕至小腹部,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同时右脚做跪腿动作向前迈出;再以同样方法将 大棒从左肩上方绕至胸前,左脚跪腿。左右两侧交替练习。叉(chd)棒

前面练习方法与盖步绷子相同,身体呈小威桩姿势卧下之后,起身转向右侧,双 腿呈弓蹬步;同时将大棒推至身体右侧,左手在前稍高,右手在后位于右侧胯部;向 右转脸,目光注视后方。换身体另一侧重复以上动作。

盖步踢

前面动作与盖步绷子相同,身体呈小哉桩姿势卧下之后,起身转向右侧,然后身 体重心落于左脚,向右侧拧身,踢出右脚;左手推向前方,右手置于胯后,面部转向 右侧,注视右手方向。然后换身体另一侧继续练习。

图片3

上步踢

马步站立,双手向前平伸握棒,向前迈出右脚,右手盖棒;左脚向前跟进迈至右 脚后跟处,向右转体,踢出右脚,同时左手发力将大棒推至前方,右手(低于左手) 拉向胯后,目光注视右手方向。接着换身体另一侧继续练习。上步踢也叫做“端踢”

跤架盖步踢

双脚呈跤架姿势,左脚在前;双手掌心向下握棒,左手在前稍高,右手在后偏低; 双手由右向左一云,左脚向右前方迈出;右脚盖步,双手将棒拉向右侧身后;身体转 向左侧,重心落于右脚;踢出左脚,右手发力推向前方,左手置于胯后,目光注视左 手方向。然后换身体另一侧继续练习。

车轮步

马步站立,双手向前平伸,掌心向下握棒;右脚向左前方迈出,右手盖棒;右脚 沿顺时针方向向身后画圆,撤到身后,双手向右横棒,右手在上位于右肩前方,左手 在下位于腹部左侧。右脚回到原位,迈左脚换身体另一侧交替练习。
勾子
马步站立,双手向前平伸,掌心向下握棒;向前迈出右脚,右手盖棒;右脚大拇 指发力向上挑起,同时右手沿逆时针方向画圆横向身后,左手向上提拉;面部转向右 侧,注视右手方向。换身体另一侧交替练习一

马步站立,双手向前平伸,掌心向下握棒;双手向右侧一云,上左脚,右腿盘于 左侧膝盖之上;右腿扔向身体后方(练到腿与地面垂直效果最佳),伸直左腿;尽力弯 腰,前体转向左侧;双手将棒甩至身体左侧(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目光注视右脚脚 心。换身体另一侧继续练习。

黑熊褪道

马步站立,双手向前平伸,掌心向下握棒;右脚如同车轮步练法撤向身后,双腿 呈弓蹬步,右脚在前,左脚在后,胸部贴近右侧膝盖;转动身体的同时双手握棒砸向 身体右侧,左手在前,右手在后稍高于左手换身体另一侧交替练习。

回马勺德合勒

马步站立,双手向前平伸,掌心向下握棒;向前迈出右脚,右手盖棒;左脚背步, 双手将棒横向右侧;身体转向左侧,同时直腿弯腰屈体,将头向下扎向裆部;右手从 肩部上方作画圆状绕至裆部,双脚向后拉擦;以左脚脚尖为轴,身体转向右侧,右脚 扫向身后,随即跪在地上。双手握棒甩至身体右侧,左手在前位于头部前方,右手在 后位于胯部。换身体另一侧继续练习。

大棒子走跤架

马步站立,向右转体形成跤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身体重量70%落于左脚, 30%落于右脚,这就是过去所说的“前三后七”;双手掌心向下握棒,右手稍高伸向身 体右前方,左手稍低,位于左侧胸前;右手向前、向右、向后、向左作画圆状,左手 画小圆配合右手动作;同时双脚交替迈出,行走轨迹为顺时针方向圆圈。之后换身体 另一侧重复练习。

小推子由大砖或石头磨制而成,形如石锁。主要锻炼手部、腕部以及上肢力量, 或模拟抓推对方跤衣不同部位.

马步平推

马步站立,双臂稍微弯屈,双手掌心向上各持一砖。右手翻转手腕由肋部推向前 方,掌心向下;接着右手翻转手腕拉回肋部(掌心向上),同时左手翻腕推向前方(掌 心向下);图片4

之后左手拉回原位。左右手交替反复练习。
马步站立,双臂弯屈,双手掌心向上各持一砖;身体转向右侧,双脚呈弓蹬步, 双手同时将砖推向头顶前上方。推动过程手腕由外向内翻转,举至头顶时双手掌心向 前。接着身体转向左侧,重复交替练习。
举推

马步站立,双臂弯屈,双手掌心向上各持一砖,身体转向右侧,双脚呈弓蹬步; 同时双手由外向内翻转手腕,将砖分别推向身体两侧,双臂呈水平状态,掌心向下。 接着身体转向左侧,重复上述动作继续练习。

马步站立,双臂弯屈,双手掌心向上各持一砖;手腕由外向内翻转,将砖推向右 上方;此时左手在下,位于右侧肩部,掌心向前;右手在上,位于头部右前方,掌心 也向前,目光注视右手。恢复原位,再将砖推向左侧,左右交替练习。

马步站立,双臂稍弯,双手掌心向上各持一砖;右脚跪腿迈向前方,双手由胸前 向右、向后、向上,再向前划弧摆臂,摇至胸前,目光始终注视右手。左脚跪腿迈出, 双手持砖由胸前向左、向后、向上划弧摆臂摇至胸前。左右交替练习。

马步站立,双臂稍弯,双手掌心向下各持一砖;向前迈出右脚,同时右手将砖举 起至肩部上方,接着掘下至腰部位置;再迈左脚,左手以同样方法将砖举起、德下, 左右交替练习。

马步站立,双臂稍弯,双手掌心向上各持一砖,左手不动,右手由外向内翻转手 腕,将砖由胸前沿逆时针方向画圆举至右肩上方,此时掌心向前,发力伸直右臂,将 砖水平推向前方,掌心朝前;绷腰拱臀,向后拉擦,目光始终注视右手。接着右手拉 回原位持砖不动,换左手继续练习。

弹拧子

马步站立,双臂稍弯,双手掌心向上各持一砖;右脚上步,右手由外向内翻转手 腕,将砖推向左前方,此时掌心向下;左手翻腕向前推出,掌心向下,右手翻腕拉回 肋部(掌心向上),左脚向后背步;接着向左转体,左手翻腕拉回肋部(掌心向上), 同时右脚弹向外侧(模拟弹对方左脚踝内侧),右手由外向内翻转手腕,持砖向前盖 下,此时掌心向下。接着恢复马步,换另一侧继续练习。

四平推

马步站立,双臂稍弯,双手掌心向上各持一砖;右手由外向内翻转手腕,将砖推 向左前方,此时掌心向下;再由内向外翻转手腕,将砖拉回肋部,变为掌心向上,同 时左手由外向内翻腕,将砖推至右前方,掌心向下;左手翻腕将砖拉回肋部,掌心向 上,同时右脚上步、右手将砖推至左前方,掌心向下;左脚向后背部,同时左手翻腕 将砖推到右臂上方,接着迅速拉回原位(肋部),右手也拉回原位,恢复马步姿势。换 另一侧继续练习。

浏览84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