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基本步法

在跆拳道运动中,是否能够合理运用腿法准确和强有力的 击打对方,主要是通过机动、灵活、稳固的步法作为纽带来实 现的,因此跆拳道步法训练非常重要。

退步。

动作特点:主要用以快速退防,从而使自己入在防守的最佳位置,从被动变为主动。

(2)动作方法:①实战姿势(左势);②左脚向后退一步,换为实战姿势(右势)。

(3)动作要点:以后脚为轴,拧腰转鼬迅速,退步时重 |心保持平稳。

注意事项:①退步速度慢,重心不稳;②动作脱节, 嘉有跳步现象。

(5)解决方法:①快速拧腰退步,两脚间距约为本人个脚掌,重心平稳,不可起伏。②动作连贯,退步脚接近地面,避免跳步。

进步。

动作特点:主要用于快速进攻,使自己处于有利的 进攻位置。

动作方法:①实战姿势(左势);②后脚朝前上一 步,换为实战姿势(右势)

动作要点:以前脚为轴,拧腰转筋迅速,上步时上 体保持平稳。

注意事项:①上步时步子过大或过小;②重心起伏, 重心不稳;③动作脱节,有跳步的现象。

解决方法:①上步时两脚间距离约为本人2个脚掌;②上步脚接近地面,使身体保持平稳;③进步快、连贯、自 然,不可跳步。

第四节基本脚法

跆拳道是一项以脚法为主的独特武道,约75%的动作都是由脚法完成。如果想在实战搏击中发挥出巨大的威力,那就必须重视脚法的基础训练。有人形象地把脚法的基础训练比喻成“磨刀石”,它能迅速提高脚技,使脚技这把“钢刀”在实 战博击中更加“锋利”。

一、 里合腿

动作特点:以脚内侧或足跟、足底为着力点,属进攻 性腿法。

动作方法:(1)实战姿势(左势);(2)左脚支撑, 以左脚的前脚掌为轴,脚后跟随身体向前转动大约120度,同 时,右脚脚尖勾起,向右侧上方直踢,经脸前向左侧上方直腿 摆动,用脚内侧或足跟、足底踢击对方。(3)右脚快速前落 成实战姿势(右势)或落回原位成实战姿势(左势)。

动作要点:松甑,开胯。里合腿时以散关节国轴,里 合呈内扇形。

注意事项:(1)收甑、弓腰。(2)里合时没有呈扇 形,弧度小,支撑腿拔腿。

解决方法:(1)正压、侧压腿,提膝里合,立膝练 习。(2)加强由外至正前下落呈现内扇形练习,弧度由小到 大,注意支撑稳定的练习。

二、 正踢腿

动作特点:以脚前掌为着力点,属攻击性脚法。

动作方法:(1)实战姿势(左势);(2)左脚支撑, 以左脚的前脚为轴,脚后跟随身体向前转动大约120度,同 时,右脚伸直,脚夹勾紧,以前脚掌快速有力地向对方下额和 脸部踢击。(3)右脚快速前落成实战姿势(右势)或落到原 位成实战姿势(左势)。

动作要点:上体稍前倾,收腹、展踢时勾脚尖, 过腰后加快速度。

注意事项:(1) 心不稳。

三、劈腿解决方法:(1)

动作特点:以脚掌为着力点,属攻击性腿法。劈腿也 称下压。

动作方法:(1)实战姿势(左势);(2)左脚支撑, 以右脚的脚前掌为轴,脚后跟随身体向前转动大约120 fe,同 时,右脚蹬地起动,重心前移,脚尖勾紧,右脚尽量上举至头 部上方,踝关节放松,下劈腿时,用脚掌向下劈击对方的头、 颈、肩、胸、腹部,然后右腿自然下落成实战姿势(右势)。

动作要点:提重心,右脚尽量高举,踝关节放松,展 胯,快速、果断下劈腿,踝关节下扣,击打准确、有力,重心 平稳。

注意事项:(1)腿上举高度不够,收胯,重心后仰。

踝关节紧张、挺腹。落地重,重心不稳。

解决方法:(1)加强柔韧性练习。练习时,腿尽量高 下劈时展胯,重心稍前倾。(2)踝关节在举腿时放松上 下劈时紧张下扣,注意收腹,落地轻灵,重心平稳。

四、转身后摆腿

动作特点:以足跟或前脚掌扫击对方,属攻击性腿法。

动作方法:(1)实战姿势(左势);(2)以左脚前脚 掌为轴,左脚脚后跟随身体转动约90度,目视对方 (3)左 腿支撑,右腿以甑关节为轴,向后上方弧形摆动击打对方躯干以上部位(主要攻击面部),力达足跟或脚掌。(4)右脚自然 : 前落在实战姿势(右势)。

动作要点:拧腰转身快速,以筋关节国轴,直膝后高扫摆腿,摆弧不宜过大。

注意事项:(1)转体速度慢,后摆腿路线错误,转身 后易横扫腿,影响摆腿速度。(2)着力点错误,用脚掌外侧边缘击打对方。(3)身体重心后仰或失去平衡。 备

解决方法:(1)正确掌握前脚后跟、后脚前掌的转体 f 角度,以腰国轴,转体加速。加长后摆腿的路线,由后上方弧 ® 形摆踢,减少摆动半径,加快摆腿速度。(2)掌握用脚后跟或脚掌正确击打着力点的技巧,可进行慢动作的练习或。(3) 上体保持实战姿势,反复练习快速转身后摆腿练习,提高重心 的平稳程度。

注意:实战势在跆拳道中又称为实际格斗势,两脚开立步 站立,左势为左脚在前,右势为右脚在前。

第五节拉筋

运动时要能够提升体能并避免伤害,许多人只知其一,不 知其二,或掌握不到主要要点;未蒙其利,反受其害;因此, 为了拉筋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并确保安全,必须遵守以下的原 则:

一、 在拉筋之前必须先热身;比如说,利用小跑步使体温 增加,使肌肉与肌腱处在备战的状态,如此拉筋可以减少受伤 的机会。

二、 在拉筋的时候不要略停呼吸;应该很缓慢及深深地呼 吸;暂停呼吸,屏气凝神,会使负氧债增加,动作不协调,拉 筋受伤的机率上升。条件也会更好。:筋;而运动后以是一身疲倦,便连动都不想动;其实运动之 :后,虽然肌肉酸痛,可是仍然须再缓和地作一次拉筋,这样可 ©■使肌肉纤维重新调理,尽快的恢复疲劳,下一次运动时肌肉的

四、 替换拉筋的肌肉群;对同一个动作,可能有许多肌肉 云 共同组成相同功能的群体,共同地完成动作;但是这些肌肉,

因为解剖位置的不同,可能需要不同地拉筋动作,才能一一地 街 伸展到;除了协同肌,方向作用相反的撷抗肌也必须对等的拉 筋;如果协同肌有拉筋的漏网之鱼,在某一.些极限动作便可能 登顶不能而受伤;如果撷抗肌没有一些伸展,则在强烈收缩时 失去平衡,也会使之受伤。•

五、 拉筋的动作要缓慢而柔和,千万不可猛压和急压。拉 筋目的是在于肌肉肌腱的弹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经及肌腱 感受小体的神经讯息,而逐渐地增加伸展的潜力及忍受力。无 论是律动式还是固定式,只要是缓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讳的 是平常拉压不到的筋,为求速成而猛烈地急压,或别人施加外 力帮忙;只要用力不当,都会反而造成伤害。

六、 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觉有点“张力”或“酸”,但绝 对不能到“痛”的程度。有“张力感”或“酸”,是肌肉感 觉神经元正确地反映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痛”的感觉, 濒临受伤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成功的热身拉筋,是畅快运动 的推进器,也是避免受伤的防护罩;每一个人,必须把握以上 的原则,并建立个人最适合的例行步骤,使之成为习惯。

如今运动健身已成为时尚,跆拳道、柔道、合气道、剑道 等各式各样的“道”开始大行其道。而跆拳道作为一项既可强健身体又锻炼意志的体育项目,成为时尚的主流,被越来越多的青年们所喜爱。

第六节跆拳道特点与作用

e5e44a3c3837405a81d66fe8dd7b6873

一、 跆拳道的特点

注重内劲,以刚为主;

独具特色的功力检验;

广泛的适应性;

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

体系科学完善,合乎体育宗旨。

二、 跆拳道作用

防身自卫;

增强体质;

娱乐、观赏;

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道德修养。

第七节跆拳道练习攻略

合适的服装和其他运动比较,跆拳道在服装上比较严格, 需要比较正规的道服,练习是需要光脚练习,也可以穿道鞋。

运动前要做热身运动,在一个半小时的课程中,热身要花 半个小时,光是压腿就有压胯、劈一字、双腿压、七字、八 字、单腿压、压脚背等姿势,目的是避免在练习中受伤。

跆拳道的动作幅度较大,像侧踢、前蹬和后蹬360度各方 位的动作都有,再加上手臂的动作,如对着空中比划以及对着 沙包左推右挡等。这些手、腿动作分别练熟之后,就可以在音

乐的伴随下组合起来练习,课堂气氛会很开心。

一堂跆拳道课一般为1小时,一周训练2-4次。跆拳道 的主要训练动作则是4个手臂动作(短直拳、勾拳、横拳、 屈臂挥拳)和三个踢腿动作(前、侧、转身)组合起来,在 每组20个动作间休息1分钟。

第三章跆拳道考级

跆拳道分为10个段位,每个段位都有不同的级别。1-4 段为学习段位,5-8段为贡献段位,9和10段为荣誉段位,4 段为跆拳道师范,有绶带资格。4段一下为一般教练无绶带资 格。

1段以下者为色带,以上均为黑带或品带。1段前分为12 级,无级——白带。

09级——白黄带

08级——黄带

07级——黄绿带

06级——绿带

05级——绿蓝带

04级——蓝带

03级——蓝红带

02级——红带

01级——红黑带

升段对象——红黑带

黑带1段(品)——黑带(品带)

第一节跆拳道等级

一、黄带

礼仪、礼节:系道带(背身整理道服)。

品式:太极一章

步法:

(1) 前滑步、后滑步(左右腿各2组,配合发声)。

(2) 前交步、后交步(各2组,配合发声)。

拳法:马步桩冲拳(10次,配合发声)。

腿法:

(1) 原地正踢(左右各5次,配合发声)。

(2) 后腿前踢接前腿前踢(左右各5次,配合发声)。

(3) 前踢脚靶(左右各5次,配合发声)。

体能:

(1) 俯卧撑(男1。个,女6个,儿童4个)。

(2) 仰卧起坐(男15个,女8个,儿童6个)。

(3) 快速左提膝腿10次,快速右提膝腿10次(支撑腿 跳离地面)。

考试:叠道服(两人一组)。

整理道服,行礼,退场。

二、黄绿带

礼仪、礼节:背身整理道服、立正、行礼。

2.品式:太极二章。

3.基本功:三次上段攻防技术。

拳法:直拳击靶左右各3次。

腿法:

后腿横踢(左右各3次)。

原地侧踢(左右各3次)。

后腿横踢接后交x上步侧踢(左右各3次)。

横踢脚靶(左右各3次)。

体能:

俯卧撑(男15个,女10个,儿童8个)。

两头起(男15个,女10个,儿童8个)。

背肌(男20个,女10个,儿童8个)。

快速连续左右踢膝腿(男20个,女10个)。

整理道服,行礼,退场。

三、绿带

礼仪、礼节:背身整理道服、立正、行礼。

品式:太极三章。

基本功:

三次中段攻防技术。

柔韧:两腿交换竖。

腿法:

高位横踢(左右各2次)。

后踢(左右各2次)。

后腿横踢接高位横踢(左右各2次)。

后腿横踢接后踢(左右各2次)。

后踢脚靶(打脚靶左右各2次)。

体能:

俯卧撑(男拳10个,女夹臂5个,儿童8个)。

两头起(男20个,女12个,儿童10个)。

立卧跳(男15个,女10个,儿童6个)。

整理道服,行礼,退场。

四、 绿蓝带

礼仪、礼节:背身整理道服、立正、行礼。

品式:太极四章。

基本功:

高位格挡接侧步直拳。

柔韧:横。

腿法:

下劈腿(左右各2次)。

跳劈(左右各2次)脚靶。’

滑步前腿推踢接后腿横踢(左右各2次)脚靶。

滑步前腿推踢接后腿后踢(左右各2次)脚靶。

一分钟条件实战(介绍裁判口令、规则)。

体能:

抱膝跳(男15个,女10个,儿童8个)。

拳卧撑(男15个,女5个,儿童6个)。

快速转身左、右腿横踢脚靶各4次(3人一组)。

整理道服,行礼,退场。

五、 蓝带

礼仪、礼节:背身整理道服、立正、行礼。

品式:太极五章。

基本功:

中段手刀外展格挡对拆。

倒立(两人一组辅助六秒)。

腿法。

旋风踢(左右共2次)。

双飞踢(左右共2次)。

腾空侧踢(左右共2次)。 .

体能。

拳卧撑夹臂(男15个,女8个,儿童6个)。

俯卧撑跳(男10个,女6个,儿童4个)。

双腿连续转身高位横踢脚靶(共10次)。

2分钟实战:禁止攻击头部,穿护具,要求尽可能使 用多种技术,要求学院严格执行场上口令。

整理道服,行礼,退场。 '

六、蓝红带

礼仪、礼节:背身整理道服、立正、行礼。

品式:太极六章

基本功:

手刀内格接撞肘对拆。

双手侧翻(共2个)。

腿法:

旋风踢(左右各2次)。

双飞踢(左右各2次)。

腾空侧踢(左右各2次)。

体能:

拳卧撑夹臂(男20个,女12个,儿童8个)。

双腿腾空左右分腿拍脚(男10个,女8个,儿童6 个)。

实战基本技术(穿护夹、两人一组要求动作的规范性 和击打点的准确度):

(1)滑步前腿推踢接下劈(左右各2次)。

(2) 后腿横踢接双飞踢(左右各2次)。

(3) 后腿横踢接旋风踢(左右各2次)。

2分钟实战,得分制,2分以上及格。

整理道服、行礼,退场。

七、红带

礼仪、礼节:背身整理道服、立正、行礼。

品式:太极七章。

基本功:3套腿法对拆(横踢、侧踢、后踢)。

腿法:

(1) 腾空后踢。

(2) 三飞踢(左右各2次)。

使用两个脚靶:

(1) 三飞击靶(左右各2次)。

(2) 双飞接后摆踢(左右各2次)。

(3) 前腿横踢接下劈接后踢(左右各2次)。

(4) 后腿横踢接旋风踢接后摆腿(左右各2次)。

体能。

(1)俯卧撑击掌(男8个,女5个,儿童3个)。

(2)双腿腾空向前双拍脚接分腿拍脚(男5个,女4个,

儿童3个)。

(3)指卧撑(男8个,女4个,儿童2个)。

实战裁判(抽签回答问题)。

实战(两分钟两回合,中休30秒,得分多者为胜,3分以上为及格,穿护甲、护胫、头盔、可踢击护甲及头盔部分,严格执行比赛规则)。

八、红黑带

礼仪、礼节:背身整理道服、立正、行礼。

品式:太极一至七章(任意抽查其一),太极八章。

自卫术(任选2个动作)。

腿法:(用两个脚靶)。

(1) 旋风踢接后踢(左右各2次)。

(2) 三飞踢接后摆腿(左右各2次)。

(3) 横踢接双飞接后踢(左右各2次)。

(4) 前腿横踢接下劈接反击横踢接后踢。

体能:

(1) 指卧撑(男8个,女8个,儿童6个)。

(2) 左右腿蹲起腾空脚踢前踢(男10个,女5个,儿童 4个)。

裁判规则:实战裁判并由考官提问。:

实战(2x3分钟,4分为及格,穿护具)。

整理道服,行礼,退场。

第二节北京市跆拳道协会考段内容及审核标准

一、跆拳道考核标准

品势:考核标准为视线,气势,速度调节,强弱,快慢, 重心,姿势。

实践:考核标准为视线,气势,速度调节,强弱,快慢, 重心,技艺的多样性。

击破:视线,重心,力的强度,速度,攻击部位(击破个人威力,协力击破)0

特技:击破,特殊手段,特殊脚技法。

理论:精神范围,实际技术范围。

二、跆拳道考段内容

1段

品势:指定太极1 -7章中1指定必修8章。

实践:前踢,'旋踢,旋踢脸,下踢,横踢,后踢回身旋 踢(基本脚踢)。

击破:手刀或正拳击破1 cm x 4cm木板。

特技:腾空高踢1. 4m,过障碍4人侧踢。

2段

品势:指定太极1 -8章中1指定必修高丽。

实践:基本脚踢360度中段上段。

击破:手刀或正拳击破1. 5cmx4cm木板。

特技:旋风踢1- 6m,腾空后旋踢1. 8m。

3段

品势:指定极1-8章中高丽1指定必修金刚。

实践:基本脚踢360度脚踢中段、上段,连续脚踢。

击破:手刀或正拳击破2cm x4cm木板。

特技:腾空高踢1. 8m,三次前踢击破木板。

4段

品势:指定太极1-8章中,高丽,金刚1指定必修太白。 实践基本脚踢360度脚踢中段、上段,连续脚踢,回身旋踢。 击破:手刀或正拳击破2cm x 5cm木板。

特技:腾空二次前踢接高踢,腾空360度候旋踢。

理论:古代跆拳道历史及跆拳道指导原理,跆拳道时受伤和处理方法。

5段

品势:指定太极1-8章中,高丽,金刚,太白1指定必修平原。

实践:连续应用1、2、3、4段的脚踢。

击破:手刀或正拳或肘击2cm x 5cm木板。

特技:特技自选。

理论:近代跆拳道的历史及指导跆拳道的目的,跆拳道时 受伤和处理方法。

6段

品势:指定太白,平原,十进中1指定必修地跆。

实践:连续应用1、2、3、4段的脚踢。

特技:特技自选。

理论:现代跆拳道的历史,对实践的论文,跆拳道时受伤和处理方法。

第四章练习跆拳道的益处

第一节练习跆拳道收益

在许多人眼里,跆拳道是和武术、摔跤、柔道并列的一种 对抗较为剧烈的运动项目。然而,现在的它,却和瑜伽、健美 操、芭蕾等艺术活动一起,成为最具诱惑力、现代感最强的健 身运动之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项运动中来,,把跆拳 道推向时尚的舞台。有消息说,目前全世界有140多个国家和 地区的3000多万人热衷于这项运动。

练习跆拳道能让人身手灵活,提高人的平衡能力、协调能 力和速度;即可强身、护体,又是缓解压力的妙方,因此大受 办公室一族的欢迎。

1 .任何运动都对身体有益,但练习跆拳道需要活动全身 的肌肉和关节。因此,相对于健身操和器械训练,它是一项较 全面的运动。特别是腿部的拉伸动作,能使腿部线条变得很漂 亮,小孩子练跆拳道,不会像其它运动容易使身材变形。

跆拳道以赤手空拳的方式进行训练,因此训练时会经 历一些身体的痛苦,上百次的摔打,磨炼的是你顽强的意志、 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向上的品质。

自我防护。经过几个月的训练,你能轻松揭倒两个壮汉。

我们生活中都会有来自工作上、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 烦恼困扰着,到道馆来吼一嗓子,朝着沙包暴风骤雨般擂上一 顿,流一身汗,相信你会放松、舒服很多。又放松了心情,又 锻炼了身体。

第二节适应人群

跆拳道的适应人群比较广泛,一般在会馆中学员中有40 岁的阿姨,也有4岁的小朋友,甚至还有残疾学员,只要你想 练,有坚持不懈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你就能练。跆拳道是集柔 韧和锐利、力量性很强的技术一同使用,所以是锻炼身体各部 位的全身性运动,同时还需要准确性、速度、力量及控制能 力。对于女性来讲,跆拳道不仅是一种具有攻击能力的技术, 而且还是一种精美的形体艺术和行之有效的健体、瘦身方法。 一般来说,训练两个月后,就能掌握基本的搏击技术,形体也 将发生惊喜的变化,大腿与手臂的赘肉都将减少,身材也会更 加挺拔。由于跆拳道的发力部位在腰身,所以瘦腰痴效果最为 明显。目前这项运动已经成为许多健身俱乐部的支柱项目。它 是一种很激烈的有氧运动,是灰色城市生活的心脏起搏器。

第三部摔跤

第一章摔跤概述

摔跤在我国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据文字记载,早在四千 年前的原始社会就有了摔跤活动。当时,人们为了求得生存, 在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中以及在部落之间的冲突中,利用自己的 力量、技巧取得食物和自卫行为,从而产生了古代的摔跤。

周朝初年,摔跤作为练兵的一项军事科目出现。据《礼 记•月令》中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 角力。”由于当时兵器差,射箭、驾车、角力都是军队操练的 主要科目。

据南朝人所编著的《述异记》中记载:“奏汉间说,蚩尤 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 翼州有乐名蚩尤戏,其两两三三,头戴牛角以相抵,汉造角抵 戏,盖其遗制也。”这种“蚩尤戏”•就是我国古代摔跤的雏 形。由此说来,我国古代摔跤始于黄帝时代。

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列强 对峙,互相攻伐,战争频繁,作为军事训练的摔较活动也得到 了广泛的开展。《公羊传》中记载,宋闵公手下有一员大将叫长万,是当时闻名于世的大力士,由于宋闵公揭露长万曾被鲁 师所俘,故“万怒,搏闵公,绝其阪。”结果宋闵公被长万摔死。

秦汉时期,摔跤不仅作为重要的一种军事训练手段,也是节日和宫廷内表演项目。1975年在湖北江陵县凤凰山一座秦墓中,出土的木菌曾有古代摔跤的画面。这是迄今发现的年代 最早的有关古代摔跤的史料。图案上有三名男子,他们在进行摔跤比赛,气氛紧张而热烈。左边立者为裁判。上边悬挂的帷 幕,表示在舞台上进行比赛。一按画面的排场看,似在宫廷内举行的。由此可见,秦统一六国后,把摔跤列为宫廷的一种娱 乐项目,并在民间也有一定的开展。从秦末到汉景帝的半个世 纪中,摔跤活动曾处于低潮阶段。

汉武帝时,摔跤活动又盛行起来。据《汉书•武帝记》 中记载,规模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元封“三年春,作角抵 戏,三百里皆来观”;一次是元封六年“夏,京师民观角抵戏 于上林平乐馆。”陕西省长安客省庄汉墓出土的铜牌上也刻有 摔跤图,画面上是两位农民打扮的男子在树阴下对摔。河南省 密县打虎亭2号东汉墓中的一幅壁画,描写了当时摔跤表演的 一个场面。由此图说明,汉代摔跤活动已较普遍地开展,田间 地头也成了摔跤的场所。由于汉代重视摔跤活动,摔跤的技术 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时,摔胶比赛胜负有裁判员来判决。山东省临沂地区金雀山汉墓中出土的绢画上有一对健壮的摔跤手, 挽袖对视,准备决一雌雄,并有一名裁判员在旁拱手而言,以 判胜负。

三国鼎足之后,曹操曾大力提倡摔跤活动,不仅把摔跤作 为训练士兵的手段外,还列入百戏之内。在河南省南阳市出土 的大块汉砖上刻有角抵戏。

唐朝历经贞观、开元之治,国富民强,太宗皇帝李世民以 隋亡为戒,选贤任能、虚心纳谏,社会经济很快得到发展,而 讲武、习武的风气不懈,故摔跤活动在唐代的历史上蜚噪一 时,就连帝王也要上场助威,鼓励士气。据史料记载,唐朝 时,每逢元宵节和七月十五的中无节均举行摔跤比赛,帝王们不仅爱看,而且有的还是摔跤能手。唐朝末年,朝廷还建立了 官办的相扑棚,收罗和训练摔跤能手,入选者称为相扑人,每 当朝会、宴聚、祭祀之时,相扑人专门进行摔跤表演。秦汉以 来,摔跤的主要技术是较力量,并可以拳打脚踢,用擒拿方法 扭断手臂、腿脚,直至把对方摔死。

明朝万历年间出版的《万法宝全》一书中,就有古代摔 跤图样。当时把摔跤列为六御之内,作为军队作战训练的重要 手段。据《明史•江彬传》中记载,御史乔白岩和应天府丞 冠天叙还很注重选材和采用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在战术上注意 到以矮制长,这些无疑是对摔胶在选材、训练以及战术运用上 的一大贡献。公元1638年,明朝官员陈元斌,为了复兴明朝 的天下,东渡日本,求援兵于德川幕府,结果求援未遂,留居 日本,这样陈元斌就把中国武术和摔跤传到了日本,后经日本 改革和发展,成为日本现在的相扑和柔道。

清朝用武力起家,入主中原,一直保持着尚武崇战的风 气,加之清朝历代皇帝大力提倡摔跤运动,因而“布库”之 戏得以广泛传播。

总之,摔胶运动由于清代皇帝大力提倡,满族、蒙族和汉 族跤手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摔跤革术不断提高、不断完 善,最终发展成近代中国式摔胶,所以说,中国式摔跤是我国 各族跤手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章摔跤基本知识

第一节摔跤基本功

任何一项竞技体育运动都有一套与其项目特点相适应的基 本功与练习方法,摔跤运动也不例外。摔跤的基本功不仅是熟 练地掌握和提高摔跤技术的重要环节,而且是有效地发展专项 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摔跤的技术是千变万化的,只有全面地 掌握摔跤的基本功,练习基本功,才能为掌握摔跤技术打下良 好的基础。

第二节摔跤规则

犯规处罚:运动员在比赛中,无论是技术犯规,还是侵人 犯规,都应根据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劝告、警告、取消该场 比赛或全部比赛资格的处罚。

一、裁判与规则

中国式摔跤根据使用动作的质量和倒地的情况得分标准有 4种,即1分、2分、3分和互不得分。

3 分:

将对方摔成两脚同时离地,有一腾空的过程,并使其躯干 或头着地,而自己仍保持站立姿势。如被摔倒的运动员倒地后 不松手,把对方拉倒,仍可判胜者得3分。

2 分:

将对方摔成两脚同时离地,有一腾空过程,使之躯 干或头着地,自己虽然站立,但用手撑在对方身体上。

将对方摔倒使之躯先着地,但无腾空过程,自己保 持站立。

使用跪腿摔将对方摔倒,并使其躯干着地,自己上 体仍保持平衡,即对方倒地后,自己手不扶地,上体未趴在对 方身上。

1 分:

双方同时倒地,躯干在上者。

一方受到警告,判对方得1分。

将对方摔成手、肘、膝着地。

将对方摔倒,自己也随着倒地。

使用跪腿摔,使其倒地,自己失去平衡。互不得分, 双方倒地后,分不出先后和上下,则判互不得分。

二、进攻有效和无效

在比赛区内使用动作将对方摔倒在保护区,判进攻有 效。

在使用动作的过程中,进攻者在比赛区,对方在保护 区被摔倒,仍判进攻有效。

3.在比赛区内将对方摔倒在地后,自己踏人或跌入保护 区,则进攻有效;对方倒地与进攻者踏入保护区同时发生,仍 判进攻有效;在对方倒地之前,进攻者踏入保护区,则判进攻

裁判员发出“停”的口令后,再进攻无效。

踩脚、抓裤子使用动作将对方摔到,判进攻无效。

将对方摔倒和哨声锣声同时发生,则判进攻有效;如 在倒地之前,鸣哨或鸣锣,则判进攻无效。

三、犯规及处罚

当运动员使用规则上不允许的犯规动作时,裁判员应根据 犯规的程度,给予处罚。犯规在规则规定中,分侵入犯规和技 术犯规两种。

侵人犯规:

使用反关节动作有意伤害对方者。

以手、肘、膝、头撞击对方或抓对方的生殖器者。

用脚尖踢对方或用脚蹬端对方者。

用脚踢、弹对方小腿中部以上者。

按压对方眉口之间的面部、咽喉或抓对方头发者。

两手抱握对方头、颈者。

将对方摔倒后,故意压砸对方者。

将对方扛起后,对方已失去控制能力时,使其头朝 下垂直掉下去,有意伤害对方者。

技术犯规:

场上裁判员发出“开始”的口令前或发出“停”的 口令后,进攻对方者。

比赛进行中,教练员或助手干扰比赛或到场地内指 导运动员

比赛进行中,自行停止比赛者。

比赛进行中,由于处于不利情况而要求暂停者。

抓对方裤子者。

犯规处罚:

运动员在比赛中,无论是技术犯规,还是侵入犯规,都应 根据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劝告、警告、取消比赛资格的处 罚。

比赛进行中,运动员或教练员指责裁判员,则根据 情节轻重给予该运动员劝告、警告、取消该场或全部比赛资格 的处罚。

运动员在比赛中,一方犯规,如果对犯规运动员有 利时,应立即停止比赛,酌情处理;如果对犯规运动员不利, 则不停止比赛,等动作结束后,再中止比赛,如果犯规运动员 把对方摔倒则不得分,如果犯规运动员被对方摔倒,应判对方 得分。并根据犯规情节,酌情处理。

第三章少数民族的摔跤

在我国广阔的疆域里,自古就居住着许多生活习俗不同的 少数民族。由于这些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差异,生活习惯的不 同。所以,各少数民族的摔跤风采各异,摔法不一,并各自具 备较完整的规则和奖励办法。

云南省流行的摔跤是云南省各少数民族喜爱的民间体育活 动。他们利用农闲、节假日进行摔较比赛,特别是每年农历六 月二十四日“火把节”时,摔跤活动达到高潮。电影《阿诗 玛》中有句歌词是“谁要是摔跤摔得赢,绣朵山茶花献给 他”,可见摔跤能手在当地还是姑娘们倾心爱慕的对象。

云南各族人民非常喜爱摔跤运动,传说很阜以前,有两个 勤劳勇敢的彝族兄弟,整日放牧牛羊。一天,兄弟俩看到两只 羊打闹,不分胜负,很有意思,于是就模仿羊的动作,互相摔起来,并规定以双肩或单肩着地为失败。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摔跤活动就流传开了,流传至今。

浏览1,48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