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运会武术决赛经历了 7场激战,在常平体育馆降下了 帷幕。
事先便在心头孕育了许久的一篇特约稿——《魁星闪闪》,准备 记述众多冠军的凌云气概、精湛技艺和他们艰辛的道路,不知怎的, 竟提不起笔来,我的心总觉得沉甸甸的。几度凝思,我终于从纷纭中 理出了依稀思路,我决定放弃前约,去写一位读者们谙熟的冠军—— 赵长军。
那是比赛前两天的清晨,我正要去吃早饭,却在馆里碰见了长 军。他额头上挂着汗珠,朝我微微一笑,没说什么,便又沉浸在琢磨 之中。我想,也许他觉得有碍裁判工作。长军人老实,凭实力拼,对 我也只有暂时避嫌了。他虽神采依然,但面颊和身躯都显得瘦了 O 显然,杭州预赛后的四个月中,他又在加大运动量,作最后的冲刺了。
这是我在大赛前见到他唯一的一次。
11月21日,战幕拉开,紧张的空气简直有些令人窒息。不少运 动员因过分紧张和求胜心切而发挥不出水平,甚至接二连三地出现 失误。拳术比赛中,长军的主要对手原文庆,以他规范的技术和高飘 出众的腾空动作,赢得了 9. 7分。长军登场,我因在另一场执行任 务,未能亲眼目睹,听人们过后议论说他后半套体力微有下降,个别 处有小失误,因此得了 9. 66而屈居第二。
下午休息,长军在床上辗转反侧,没有睡好,他还要迎接晚上关 键的一场激战——棍术。
我作为长器械组的裁判长,深感责任之重,男女棍枪共四项,恐 怕要数男子棍术争夺最烈了。原文庆年少气盛,曾两次在棍术比赛 中夺魁,北京的两员宿将李志洲、王建军再次披挂上阵,年轻骁将北 京卢金明、江苏马志明、湖北翟贵奇、浙江沈建军也跃跃欲试,叩击冠 军的大门,不过河北李彦龙、四川罗礼也非等闲之将,真是呼声一片、 杀声一片。面临此局,谁稍有失手就会落马居后。
晚上10点钟左右,麋战进入了白热化。原文庆棍术呼啸生风, 滴水不漏,赢得了 9. 8的高分,全场为之哗然。相隔8名运动员之 后,长军通身红装,轩昂登场,迎来好一阵掌声。他面无惧色,毫不慌 张,待一个稳健的歇步抱棍之后,退步一绞,拔地而起一个翻身摔棍, 接下去他骤风急雨般地左劈右抡,上飞下打,在场的不少人都怀着爱 慕这位闻名中外的武坛精英的情感,为他的演练紧紧捏着一把汗,生 怕他不慎失误。长军不负众望,终于准确无误地完成了全套。
就要示分了,会是什么结局呢?高于9. 8,不大可能,在如此紧 张的激战中,裁判员未必会贸然突破这一大关;平于9. 8,并列第一 又是最麻烦的事;低于9. 8似乎太遗憾了。作为裁判长平时是最忌 出现平分的,此时的我却多么希望裁判员都能打到9. 8,哪怕平分秋 色,再决胜负呢!三分钟过后,我按了显示器,屏幕上出现了 9.7、 9. 8、9. 8、9. 7、9. 7、9. 7、最后得分9. 73o遗憾呐!遗憾中我不仅 把最后得分显示出来,竟忘了我职权中可以加0. 03分。尽管仍然居 第二位,总能代表我的观点和意向吧!我事后真懊悔。
比赛一直进行到夜里11点多方才结束,人们对这场激战议论纷 纷,各抒己见,我的心境久久难平。
夜深,我躺在床上,回想与我多年接触的长军:那个聪颖、练得一 手漂亮猴拳的小长军,那个气壮山河、一举夺下6枚金牌的长军,那 个正直憨厚、朴实无华的生活中的长军。想到了 1986年夏天他来上 海体院拍摄对外推广的技术录影带时,我们朝夕相处的情景,他是多 么虔诚好学地练习基本棍法和初级棍术、甲组棍术。他拿手的自选 棍术是在盛夏的炎阳之下,一遍又一遍,空着肚子直拍到中午1点 钟。晚上,又与摄像的同志一起研究剪接,通宵达旦,一夜未睡。意 想不到,清晨上海武警武术队来邀他前去指导,他二话没说便登上摩 托车去了;中午回来又被安排了拍动作照片,直忙到他上飞机的最后 一刻。他蝉联了多次全国全能冠军,却从不居功自傲,他曾当选全国 人大代表,却从不为此炫耀和自持,长军就是长军,一个德艺兼备的 好运动员!
听说,回到宿舍,他禁不住地哭了。
是呵,为了这最后一场告别赛,他洒尽了汗水,历尽了艰难,然而 到此时为止,却没有得到一块金牌。尽管在判定上我是支持裁判员 的,但在感情上却惆怅不已。第二天黄昏时分,偶然撞见了长军,他 望着我,毫无怨情,眼眶里却充满了泪水,竟也使我一阵酸楚,鲤在喉 头,一时说不出话来,最后才迸出了一句:“后面还有两项,长军加 油! ”他默默地点点头。他是个很能理解人的人,他理解了我。
比赛第三天上午,有他与肖关纪、罗卫的三人对拳,他又重新振 作起来,发挥了他机敏快捷的特长,闪展游击,此起彼伏,配合紧凑默 契,击打鸾确逼真,一气呵成,以9. 70的得分与河北队的空手夺枪并 列第一。:
晚上刀术比赛,是他的最后一仗,也是背水一战。,这一战打得 好,可能夺得两枚金牌;打不好则金牌全丢,长军的压力太大了。此 时的我也愈感沉重,如果棍术比赛中结局好些,不至于使他如此地 负重。
参加刀术比赛的共有29名运动员,长军第25个登场。不知道 这一段时间他是如何地煎熬着,我坐在裁判员席上,观望着上场的每 一个运动员的演练。前面得分最高者仍是原文庆,他得了 9. 66分, 就看长军的了。
他出场了,全场的观众、运动员、裁判员都屏息注视着,静得鸦雀 无声,只听刀彩呼地一甩,启练了,嗖嗖嗖的挥刀声、锵锵锵的扎刀
声,交相辉映,如风驰电掣一般,似猛虎出岬,腾空动作飞地而起,又 稳稳落下,缠头裹脑严密无隙,水泼不进;他的每一刀法都用得准确 到位,每一功架都撑拔而遒劲。此时,他的体力如脱缰的马,比任何 一场都好,技术和功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好个长军,最后得分—— 9. 80分!他终于赢得了冠军,夺得了两枚金牌。
全场报以雷鸣般的掌声,人们激动了,如愿了,不少人和我一样, 眼睛里含着泪水。当省体委马主任去后场祝贺他时,他又一次地哭 了,胜利的泪珠,流过了脸颊。
我之所以要讴歌他,决不是他得到了金牌,而是他的胜不骄、败 不馁的顽强斗志,他那种深得人心的品行,在最严重的困难和失败面 前,他不怨天尤人,面对现实,勇于奋斗,不愧是中国武术运动员的优 秀代表,中华武术的新一辈!
大赛结束了,留在人们记忆中最深刻的,恐怕仍是长军了,他将 是人们心中永恒的冠军。长军尽管就要结束运动员生涯,前面的路 可能会有艰辛和曲折,我却深信他将用他的忠诚、笃实和坚毅去谱写 一部青年武术家的新篇章!
郝致华为何棍术比赛失利
第五届全运会武术表演赛,郝致华一举夺得6枚金牌,可谓掷地 作响的女冠军。郝致华的技术有许多特长,如功力扎实,动作脆快, 劲力充沛,气势磅礴。尤其是她那一上场就有一股拼到底的昂扬气 概,真可以说“巾帼不让须眉”!然而,笔者要谈的却不是她的成功, 而是她的失败。
这次比赛中每人可报6个单项和1项全能。6个单项中,小郝 唯独在棍术比赛中失利,从而没有夺得全部冠军。这在她来说是很 遗憾的。因为她的棍术并不弱于他人,也大有夺魁之势。
事情还得从6月份的郑州比赛说起。小郝在棍术比赛中竟输给 了一位不太出名的山东姑娘张玉萍。小张以凌厉的棍法和“拼命三 郎”的气概跃居群首,小郝在体力上显然不如她,技术也没发挥好。 比赛一结束,她的教练说:“这次回去,不用多说,她自己就会去拼 了。”果然如此,小郝把郑州比赛中的有关报道剪下来,时常用来鞭策 自己。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功夫不负有心人,金秋季节的全运会 上该收获了。小郝出师顺利,传统双器械、对练均名列前茅。比赛 进行到第十场,女子棍术又到了决一高低的关口!前一天晚饭后 遇见她,笑谈中我感到了她掩饰不住的求胜热望,也便开玩笑地 说:“当心劲儿憋得太足了,力气用过头呵!”第二天大会组织看电 影,从领队那里得知,她竟放弃了电影,在家练兵,养精蓄锐,准备 晚上的决战呢。
晚上,见她一上场就练得好猛,然而在第一段末的两个连续的旋 风脚竟没有打得响亮,从气氛上来说,这里应该出现一个小的高潮, 却没有出现。接下去,弓步定势晃动了一下。最后快要结束时的虚 步,竟也没像往常一样稳稳停住便匆匆收势了。失误终于使她再度 屈居张玉萍之后。很显然,小郝失误的根本原因不在技术上,而多半 是心理上的因素。按照小郝的性格来说,爽朗、不畏强手,应属善于 比赛型的运动员,但是在关键时刻,则显出心理训练上的不足了。郑 州比赛的失利,造成了她五运会上的求胜心切,注意力过分集中,过 早地进入竞赛状态。这样,势必弦绷得太紧,精神负担加重,从生理 学上来看,兴奋过度使信息传递过剩,过多地刺激产生了多余的反 应,影响了动作的准确度。俗话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过早地 紧张,则事倍功半;求胜心切,则欲速而不达。其实,何止小郝,历次 比赛中因心理状态而失误者是为数不少的。这使我们感到,我们不 只在选才中须注意个性和气质,在训练和竞赛中也不可忽视心理训 练和心理调节。这将会有益于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更好发挥。心理训 练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武术这样一个富有表演性特点的竞技项 目,恐怕也不例外。
浏览76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