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沈阳,杨花飞舞,满城春色。在这美好的日子里。1981年 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于22至27日在辽宁体育馆举行。各省、自 治区、直辖市、北京体院、武汉体院、火车头体协等28个单位,运动员 229人参加。其中男运动员.155人,女运动员74人。运动员年龄最 大的87岁。最小的7岁。
这次大会以“认真贯彻双百方针,挖掘、继承、研究、整理武术遗 产”为目的。表演项目计有成年组拳术173套、器械111套、对练20 套,少年组拳术88套、器械98套、对练13套,共计553套。
这次大会的特点是以老带新,新秀不断涌现;传统项目、自选项 目略有增加;散打,短兵,成为公开竞技;太极推手成为比赛项目。这 次大会是继去年在太原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以后的又一次 武术界的盛会,是挖掘、继承、研究、整理我国传统武术的极好机会, 对我国武术运动的普及和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 舒拳踢腿威武雄壮
大会的拳术套路表演,从拳种来说计有少林拳、南拳、翻子拳、八 卦掌、劈挂拳、形意拳、太极拳、弹腿、戳脚和通背拳等。少林拳又有 七星拳、八极拳、天罡拳、太祖拳和五祖拳之分。河南联合营表演的 少林七星拳,运用丹田发劲,动作紧凑,内紧外猛,整个套路五十多个 动作,一气呵成。一位河南登封县业余体校教练,去年随中国武术代 表团访问日本表演时,这套拳受到热烈欢迎,今天同样博得观众的热 烈掌声。
参加南拳套路表演的成年和青少年运动员共
21人,有洪拳、虎 治拳、伏虎拳、莫家拳、五虎拳、鹤形拳、火龙拳、地术犬法、蔡李佛、青 龙下地等。曾获得优等奖的广西尹水生表演的洪察李拳,刚劲有力、 马步扎实,气势威猛,获得好评。广东女运动员张国红表演的伏虎 拳,福建庄昔聪表演的地术犬法亦各具特色。辽宁张福生的翻子拳, 发力迅猛,勇往直前,架势起伏,动作脆快。火车头王庆义表演的风 魔掌具有独特风格,套路以太极拳为主,以形意拳、八卦掌为辅,有矫 若游龙的手法,有稳如泰山的步法。他由于经常锻炼,体力壮旺,精 神饱满。
青海杨生蔚表演的八虎单拳,先是“一柱擎天”,接着“将军跑 马”,内行人晓得是个老架式。据说这套拳是根据宋朝杨家将故事编 成的。套路分八段:大郎扎下埋伏式,二郎传下紫金标,三郎立下汗 马劳,四郎临阵使脱刀,五郎拱手把佛念,六郎紧闭在山关,七郎醉打 天地庙,八郎挥舞九环刀。
引起人们注意的是浙江爱新觉罗•溥斌表演的武当太乙五行 拳。23个式,145个动作,是由太极和擒拿糅合而成的,有强身保健 疗效。他是爱新觉罗•溥仪的同父异母兄弟,少年体弱,隐居武当山 时学得这套拳,身体一天天就好了起来。他于1965年在越剧团退休 后坚持锻炼,今年76岁,眼不花,耳不聋,面色红泽,像个五十开外 的人。
戚家拳的表演者是湖南青年教师龙铭石。据说这套拳是明朝著 名民族英雄戚继光创编的,柔中含刚,刚柔并济,既有长拳般舒展大 方,又有南拳般刚劲有力。大有翻江倒海,吞天吐地之势。
太极拳表演者有陈式、吴式、杨式、梁式、孙式,还有太极五星拳、 元功七星拳、综合太极拳等。有一种名叫“环练太极”的,你可曾看见 过没有?这次湖北熊双和表演了这套拳。他在打练时,颈项上挂着 二十一斤重佛珠,两手各戴上六斤半的铅质锡环。这是我国古老的 传统项目。过去在南宁、太原举行的全国武术会上都未有出现。象 形拳有螳螂、鹰爪、蛇拳、猴拳、鸭形拳。辽宁来修田、徐言伟的螳螂 拳,广东郑伯胜的蛇拳、曼殊的鹤形拳获奖。
- 刀枪剑棍龙飞凤舞
刀术表演计有武侯刀、九门单刀、八卦滚手刀、二路查刀、蝴蝶滚 花刀、燕青刀等,共有三十多种。辽宁李长择的大刀术,砍劈有力擦 抹得直;转身反手刀,反身拖斩刀,以腰发力,身械协调,跳跃功夫,轻 巧灵活,简直把刀打活了。表演螳螂刀的黑龙江张辉,今年7岁。是 运动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但练刀已有三年历史,刀法缠头裹脑,身 法拧腰走胯,步法轻快灵活,博得热烈掌声。
棍术丰姿多采,有宫女齐眉棍、七星棍、伏虎棍、扭丝棍、白蛇短 棍、进山棍、少林棍等等。黑龙江侯孝贤表演的风火棍极具特色。她 今年87岁,是运动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但她打练起来,抡劈明显, 撩拨灵活,左右穿梭,吞吐自如,头上成花,背上穿花,轻快飘洒,激起 阵阵掌声。
上海袁其强表演的八卦剑,身法优美,轻快潇洒,吞吐自如,刚柔 相济。江苏范学习的紫霞剑、山东李恩久的穿林剑、四川梁守渝的白 猿剑均有独到功夫。板凳是常用家具,这次拿作武器使用的有各种 板凳套路。广东活六的板凳,广西徐道勇的长板护身法;福建陶建的 板凳法,表演出前顶后撞,左右相挡,勾标有力,打法灵活等技巧。
鞭的项目有干净鞭、九节鞭、连环鞭、鞭杆、邓家艺杆、单刀鞭等。 河南丁功和表演的沁阳鞭,是在一根短棍上安上一条软鞭子,可作棍 用,可作鞭使,打练起来,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点、缠、掠、拨,威力 无边。
- 武苑新蕾含苞待放
散打和短兵,在这次大会中被列为正式对抗性的竞技项目。虽 然只有北京体院和武汉体院两个单位参加,但这是自1979年试点以 来的第一次公开比赛。
散打和短兵运动,能强身体,壮筋骨,培养勇敢顽强精神,灵敏机 智风格,增强自卫和战斗能力,16名运动员,双方穿着护具,以踢打 击为手段,在8米见方的场地内进行比赛。获得优胜奖的是北京体 院的杨玉峰和高美涧。 '
短兵比赛,按照规则是在直径10米的圆形场地内进行。每场比 赛3局,每局比赛3分钟。比赛结果获得优秀奖的有北京体院陆建 明、武汉体院周德华、北京体院王玉龙。
太极拳推手,由北京队、上海队进行表演,采用捆、捋、挤、按、采、 例、肘、靠等8种手法进行对抗性比赛。组合对练逼真动人。
对练有少林、螳螂、通臂、八极、心意对练和各种器械对练等等。 浙江李青山和韩海华表演了心意排打功。李青山今年71岁,体格魁 梧,精神旺盛,银须垂胸,满面红光,扎起马步,稳若泰山。任由他的 助手用拳打胸、肘撞背、脚蹬肚、头撞腹,他都场然不动;即使用三节 棍朝他臂上拍打,背上敲击,胸部猛撞,都安然无事。他说这种硬功 夫,是从小练成的。
在对练中,辽宁李增普(男)、徐淑萍(女)表演的通臂对练也很有 特色。彼此拳来拳挡,脚来脚防。李向徐飞起一脚,被她往左一拨便 消解了;徐乘李不备一记虚晃,采用转身侧踹腿,李便倒地了
。可见,
掌握了技击技术之后,能以小击大,以弱胜强,一个文弱的女子能把 高大的男子汉打个大败。
广西雷明和姜星表演的擒拿,彼此利用点、搬、拿、锁、扣等手法 控制对方关节。擒拿与反擒拿,控制与反控制,从优势转为劣势,又 从劣势转为优势,层出不穷,出奇制胜。浙江队表演的南拳对练,由 弗华胜、颜建用、尹伟组成。他们采用单、双拳技击。单、双腿侧踹、 正踹和二对一进行不用护具的搏击。这种功夫是在基本功训练和经 常举行技击比赛中锻炼出来的。
浏览72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