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矛盾在《精武门》拍摄完成后便直接曝光在了媒体面前,因为罗维觉 得影片已经拍完,李小龙跟嘉禾的合约也已到期,自己没必要再忍耐,两人之 间的关系也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一定要跟他们开诚布公地谈一谈。”邹文怀如是想。他和罗维是多年好 友,罗维脾气虽然火爆,但不会做出一些冲动的不利于嘉禾的事情来,所以对 他,邹文怀还是放心的,当务之急,是要稳住李小龙。

于是,邹文怀找到了李小龙,他仍想采用老办法——以情感人,来说服李 小龙这头“犟驴”。不过这一次,邹文怀又失算了,因为李小龙根本就不是一 个能够用常理去度算之人。一见面,李小龙便兴冲冲地抓住邹文怀的手,开门 见山地说:“我要创办一家自己的电影公司,要拍我自己的电影,你一定要帮 我!”

邹文怀眨了眨小眼睛一一面前的这个年轻人,总是让人如此的琢磨不透。 紧接着,李小龙就向邹文怀描绘自己的理想蓝图。面对自信满满的李小龙,邹 文怀微笑着充当着一个聆听者,同时,他也在思考,究竟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 回应李小龙。邹文怀的智,在此刻得到了充分体现,他既没有爽快答应李小龙 脱离嘉禾,也没有反对他自立门户,而是设身处地地提出了很多实际运作中可 能出现的问题。李小龙是一名猛将,但他不是全盘谋划的统帅,很多经营和宣 传上的问题,是他根本就不曾想到的。在邹文怀的提醒下,李小龙意识到了独 立创办电影公司的困难,但邹文怀仅仅是出于好心和仗义才说这些的吗?

显然不是。一个高明的决策者,他的每一步行动,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 思熟虑的,都不可能是无的放矢,哪怕坐在对面的是自己最器重、最看好的 人。两人见面之初,李小龙就曾直言不讳地说,邹先生你是我的偶像,总有一 天我也要像你一样创办自己的公司,不再为他人摆布。当时,邹文怀只是哈哈 一笑,称赞他年轻人有理想、有抱负、有干劲,是好事,说机会肯定会来,只 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当时,整个香港都在为邵氏感到惋惜,认为 “六叔”平白放走了一个大金矿,给了嘉禾翻身的机会,这就像是楚汉相争,

得韩信者得天下,邹文怀自然不会让李小龙重投邵氏怀抱。

“既然这样,那不如我们合作。”李小龙的心思都在如何拍好电影上,他 根本就不想为周边制作宣传协调关系的事情劳心费神,尤其厌恶与媒体打交 道,而这些,恰恰是邹文怀的擅长。

“义不容辞。”这是邹文怀给李小龙的答复,既充满了人情味,又一举两 得。邹文怀知道,李小龙的性格,你越是反对,他就越是要做,而且不惜翻 脸,只有顺着他的意思,才有还转的余地——只要跟李小龙合作的还是嘉禾, 让他开一间公司又有什么关系呢?邹文怀太极推手的功力,显然毫不逊色于李 小龙的恩师叶问。

1971年12月29日,李小龙创办的协和电影公司在畚港正式挂牌成立。从名 义上看,协和是李小龙的电影公司,但实际上,协和只是嘉禾的子公司,真正 的后台老板依旧是邹文怀。李小龙还为协和设计了一个独特的商标——太极。 正如截拳道的标志,这个阴阳双鱼的图标与协和二字充分体现出了李小龙的 哲学思想一•以图像表达太极阴阳对立面的统一,以文字昭示动与静的完美结 合。

新公司要有新气象,邹文怀决定,趁《精武门》热映之机,趁热打铁再推 出一部电影,仍由罗维和李小龙合作。影片的名字叫《黄面虎》,讲的是陈真 师父霍元甲的故事,从时机看,《精武门》捧红了陈真,在《精武门》之后推 出《黄面虎》,打霍元甲牌,是非常符合观众心理和市场规律的。另外,《黄 面虎》也是协和第一部重量级产品,对罗维对李小龙都是好事,但是当罗维把 拟定的剧本拿给李小龙过目时,一向做事痛快的李小龙却拖延了很久都没有给 出回应。李小龙给邹文怀的解释是处理私事无暇修改剧本,但实际上,李小龙 却按照自己的意愿对《黄面虎》的剧本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只不过由于修改 完的剧本还不是很令他满意,才迟迟不愿交给罗维。为了趁热打铁尽快让《黄 面虎》开机,罗维强忍怒气主动打电话给李小龙询问剧本事宜,李小龙却依旧 不肯给出明确的答复。罗维没有办法,只好请邹文怀出面敦促李小龙.《黄面 虎》拍摄计划一拖再拖。

面对邹文怀,李小龙才说出了自己拍摄《猛龙过江》的设想,很快就把剧 本交到了邹文怀手里。

一边是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的“黄面虎”,一边是如日中天的李小龙,邹文 怀如何取舍?这个时候,邹文怀又表现了壮士断腕的气魄,他毅然决定搁置罗 维的《黄面虎》,协和公司全力投拍《猛龙过江》!

得到这个消息后的罗维大呼上当,他不怪邹文怀,因为他知道邹文怀的难 处,换了自己同样也会做此选择;但罗维也是个不服输之人,既然你李小龙摆 谱,那我就另请高明。很快,罗维就把《黄面虎》改名为《冷面虎》,但是由 谁来顶替李小龙呢?罗维想到了在香港影坛有着“大刀王羽”之称的资深武打 明星王羽。早在邵氏时,王羽就在拍摄影片《刀神》期间与罗维的太太、制片 人刘亮华闹翻。为了安抚王羽,“六叔”邵逸夫不得不将刘亮华免职以继续影 片拍摄。妻子吃亏,丈夫焉能坐视不理,罗维当即赶到王羽家中理论,两人互 不相让,当场绝交。在得知丈夫想邀请王羽加盟后,妻子刘亮华主动请缨—— 当年,是刘亮华在美国说服李小龙回港发展,李小龙回港后又是在罗维的“扶 持”下才有今天的成就,可以说,他们夫妻二人对李小龙有着知遇之恩,但这 个李小龙太忘恩负义,是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很快,刘亮华就通过与王羽太太的私交与王羽进行了沟通,不想一贯盛气 凌人的王羽竟一口答应合作。其实,王羽也有自己的难处,李小龙回港之前, 王羽一直是香港影坛数一数二的武打明星,但是在《龙虎斗》之后,王羽的事 业每况愈下。很难说是李小龙的横空出世压制了王羽,但当时很多人确有“既 生羽,何生龙”之感,相信王羽心中也是非常郁闷,他也想寻找机会打个翻身 仗,重新夺回“ 一哥”宝座。

“我倒要看看你李小龙能拍出什么样的电影来! ”罗维冷笑着,他要看李 小龙出洋相。罗维与王羽,这两个在李小龙身上吃了憋的人走到了一起,决定 联手拍摄《冷面虎》,要与李小龙一决高下!

在得知罗维起用王羽拍摄《冷面虎》的消息后,李小龙觉得很丢面子,于 是跑到邹文怀处大发雷霆。罗维也不是善主,第二天又打电话给李小龙想要好 好刺激他一下,两人在电话里爆发了激烈的争执,终于彻底闹翻。面对媒体 时,李小龙指责罗维出尔反尔,罗维却声称是李小龙在蓄意破坏《黄面虎》的 拍摄计划,他才不得不与王羽重新拍摄全新的《冷面虎》。

将相不和、窝里内讧,对嘉禾决非好事,但对王羽来说却是天赐良机,他也很好地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在《冷面虎》中有着出色的表演,也获得了不错 的票房。

《冷面虎》PK《猛龙过江》,邹文怀非但没有阻止,反而暗自窃喜:《冷 面虎》完全是嘉禾的制作班底,《猛龙过江》也离不开嘉禾的扶持运作,说到 头,这两部影片都是嘉禾出品。与其让罗维和李小龙在一个片场斗得你死我 活,不如让他们各千各的——两个不服输的人一旦竞争起来,拍出来必定都是 精品,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李小龙与罗维之间,不 过是两头斗犬间你咬我我咬你的意气之争,唯有邹文怀,才是坐收渔翁之利的 幕后尚手。

浏览1,01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