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归结为两个字——仇恨!

是的,仇恨,师父的仇,武术界的仇,中国人的仇,都需要来一次了断! 我想,没有任何一个人比李小龙更适合来演绎这种仇恨。在美国十几年的 经历,让李小龙对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和压迫有着切身体会,他需要宣泄,他需 要向全世界展现中国人的血性与实力!郑潮安与陈真,既是影片中的角色,也 是李小龙自己,相信在镜头前,他已完全融入了角色当中,陈真就是李小龙, 李小龙就是陈真,正因为这样,李小龙扮演的陈真才能从心底里征服观众,成 为银幕中的经典形象。

“打!打!打!狠狠打! ”每一个观众都在心底呐喊着,他们摟紧拳头, 仿佛就在陈真身旁,要为自己的同胞,为自己的国家扬眉吐气!

陈真来到了日本武馆所在的虹口公园外,将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 木牌踢得粉碎,那一脚,干脆利落、畅快淋漓!然后,他威风凛凛地出现在了 日本武馆门口,他要把“东亚病夫”的牌匾还给那些不可一世的日本人!看到 这里时,观众的情绪和民族心被点燃了——香港一直以来都是英国的殖民地, 对华人的歧视由来已久,在殖民地文化下出生成长起来的香港市民对方世玉、 黄飞鸿、霍元甲这样的民间英雄有着极大的热情,从精神上看,他们就是需要 一个像陈真那样敢打敢拼、不畏强势的英雄人物来出头,用地地道道的中国功 夫来发泄许久以来形成的压抑。当陈真摇着指头从容不迫地说“中国人不是东 亚病夫”时,这种压抑的情绪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观众们从影片中体验到 了从来没有过的快感和民族自豪感。正是这样强大的共鸣,使得李小龙取代了 他所扮演的形象,成为了华人圈新的偶像。

作家罗龙治曾这样评价李小龙的这一脚:“李小龙一身布衣布鞋,!t气十 足,却一脚把番邦一个公园‘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恶狗拦路的招牌,踢得碎 片纷飞。这一脚的威力,其他自诩为王牌的武侠明星能够踢得出来么?李小龙 独

自去找日本人一个武术馆的馆长,说要还他一份‘礼物’。说完就举起他手 上一块大字招牌,上面写的赫然是‘东亚病夫’四个字。这四个字的耻辱,就 像火焰般地在中国观众的心中燃起,接着李小龙就在长啸声中,把日本恶霸打 得东倒西歪。这一声长啸,表现了埋藏多久的悲愤与耻辱,其他武侠明星能够 吼得出来吗?”

曰本人被激怒了,日本武士蜂拥而至,将李小龙团团围住,他们要狠狠收 拾掉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中国人!只见陈真镇定如常,只听他一声尖叫,亮出 了杀手锏——双节棍,用疾风骤雨般的截拳道功夫和双节棍法将围攻上来的曰 本武士打得一败涂地!最后,陈真击败了武馆中的俄国大力士,与谋害师父霍 元甲的元凶、日本武士高手铃木展开了一场一对一的生死对决。

一边是象征日本武士精神的武士刀,一边是虎虎生风的双节棍;一边是盛 气凌人不可一世,一边是仇恨滔天志在一搏……这场高手级别的较量,最终以 双节棍荡飞武士刀,陈真一记飞腿将铃木踢出窗外当场毙命而告终。这是陈真 的胜利,是精武门的胜利,是中国武术对日本武术的胜利,更是李小龙的胜 利!

李小龙在《精武门》中的表演充满了阳刚之气和个性魅力,他所使用的双 节棍携带方便,看似短兵器,却能在近战搏杀中发挥巨大威力,一击挥出,足 以将人的头盖骨砸得粉碎。李小龙出神入化的双节棍表演让现场观众大开眼 界,进而引发了一场全世界范围内的双节棍热。另外,李小龙接受了邹文怀和 导演罗维的建议,在实战性很强的截拳道招式上做了一些表演上的改进,让打 斗动作变得更加好看刺激,还加入了一些神态、语言、肢体动作的元素,使得 整个打斗过程变得张弛有度、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一声出招前的怪叫,更是深 入人心。从那时起,飞踢、双节棍、怪叫,就成了李小龙功夫的金字招牌。

李小龙的怪叫,从中国武学传统角度来看,应该称之为“啸”,取自“虎 啸龙吟”。“啸”是中国武学中一种独特的现象——诸葛亮躬耕隆中时,就经 常一个人在林中“抱膝长啸”,被后人看成是胸中包藏卧龙之气的表现;《倚 天屠龙记》中,金毛狮王谢逊威震天下的狮子吼,其实也是一种啸。啸,并 不是单纯的吼叫,而是一种丹田之气。啸声,从大处说,是中国传统武学、养 生、哲学等高深学问的外在表现,从小处说,就能判断出一个人的内息强弱和 功夫流派。与现代细腰倒三角体型的男士审美观不同的是,古代中国人追求的 是一种内在的境界,就像男高音歌唱家,几乎没有瘦子,只有丹田之气充盈, 方能唱出高音,方能发出虎啸龙吟,而丹田之气充盈的代价,便是腰腹如桶。 腰身

粗的另一种说法便是肾气足,俗话说男人的腰半条命,肾气足,阳气便 旺,阳气旺盛,才能有所成就,才能征服女性,发散出阳刚之美,所以,纵观 中国古代的成功男士,极少有细腰者,最典型的就是关羽、岳飞、岳不群,想 来诸葛亮的腰也不会太细。

李小龙的啸又与诸葛亮不同,诸葛亮的啸是龙吟,悠远绵长、海纳百川, 李小龙的啸是虎啸,尖利短促、铿锵有力,正好反映出他性如烈火、行似暴 龙、出拳如风、腿踢似电的性格特征。

一位美国影迷在看完《精武门》后曾这样说道:“真正能代表中国特色的 影片当数功夫片,有如日本的推理片,美国的西部片。我是个功夫片迷,凡台 港的功夫片必看不可,对武打明星崇拜得五体投地。自从看了李小龙的《精武 门》,我发现原来的台港功夫片皆没意思,武打明星们皆幼稚可笑。简单来 说,台港功夫片是‘胡打’,武打明星则是‘假打’,只有李小龙的功夫片是 ‘认认真真’地打,‘实实在在’地打。”

当然,《精武门》的结局是令人惋惜的,影片最后,精武门众人被前来报 复的日本武士和租界军警团团困在精武会馆内,为了保护其他师兄弟和由女星 苗可秀扮演的未婚妻,陈真毅然走出武馆,纵身凌空一踢,在枪林弹雨中结束 了英雄的一生。

“陈真为什么要死!”

‘‘陈真是民族英雄,他肯定还活着!”

“结局对陈真太不公平了!”

无数影迷这样喊道,为了看李小龙的精彩表演,他们甚至不惜一次又一次 的前去电影院反复观看《精武门》。在陈真结局的问题上,李小龙有着自己的 看法:“歌颂暴力是不好的,那就是为什么我坚持,在电影里我饰演的两个角 色(即郑潮安、陈真),最后还是死掉了。他们杀了很多人,也必须偿命。” 从李小龙的表演和话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他所提倡的是武道、是鼓励人们去探 索蕴藏在武道之中的哲学和人生至理,而不是为打而打、为杀而杀。当然,李小龙的苦心,大多数观众未必能体会到,他们追求的是感官上的刺激和民族精 神的宣泄。

不过,《精武门》的整个拍摄过程比《唐山大兄》还要“火爆”,主演李 小龙和导演罗维几乎就是在相互“掐架”中度过了47天。据在片中充当铃木替 身的成龙回忆,罗维虽然是名义上的导演,但事实上,片中的每一个动作几乎 都出自李小龙的手笔,不论罗维如何解释,李小龙总是按自己的想法来设计动 作,而这些动作,拍出来的效果又特别好。其实早在拍摄《唐山大兄》时,嘉 禾将相不和的消息就己见诸媒体,若非邹文怀和罗维妻子刘亮华从中调解,只 怕李小龙在片场就会让罗维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功夫。

李小龙与罗维的冲突一方面说明他对拍戏极为认真,同时也能看到李小龙 性格中争强好胜不成熟的一面一一<他对罗维屡屡在媒体面前暗示“是我捧红李 小龙”、“我才是影片的真正大脑”之类的言论十分不满,因此一有机会就要 与罗维对着干。为了顺利完成影片的拍摄,整个剧组不得不顺着李小龙的意愿 来,幸而影片大获成功,否则,最难堪的当数“溺爱”李小龙的邹文怀。

浏览73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