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光(?〜前227),战国时期“邑之东鄙人也”(即邢台新河县西千 家庄人)。学识渊博,智勇双全,素称燕国勇士,时人誉为智深而勇沈的 “节侠”。晚年留居燕都附近(今河北徐水),与荆轲交往极为投机。他与 燕国大臣、太傅鞠武相交甚密,经鞠武引见与太子丹结识。燕王喜二十 七年(前228),秦灭赵,兵屯燕界,燕太子丹震惧,邀田光谋刺秦王 (始皇),田光自辞衰老,遂荐挚友荆轲(卫国人,时寓居今保定徐水), 太子允,告诫道:“所言国之大事,愿先生勿泄也!”
田光急见荆轲,言举荐之事,荆轲应之。田光叹道:“吾闻长者之行 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勿泄,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而使人疑之, 非节侠也。愿足下急见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毅然拔剑自刎,太 子丹闻之跪拜哀泣。翌年,荆轲受遣赴秦,行刺不中被杀。田光悲壮之 举,为后人传颂。唐代诗人李远赞叹田光说:“秦灭燕丹怨正深,古来豪 客尽沾襟。荆卿不了真闲事,辜负田光一片心。”(《读田光传》)
秦舞阳(约前240〜前227),燕国贤将秦开之孙。“燕国有勇士秦舞 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燕太子丹找到了他,后随荆轲赴咸阳 刺秦王,“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连忙解释,“北蕃蛮 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史记•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樊於期(?〜前227),战国末年秦国将领,河北省保定市蠡县南庄 村人。秦王嬴政十年(前237),樊於期任秦国将军。翌年与王翦、杨端 和率兵攻打赵,取邺(今河北临漳)等城,继而攻占平阳(今邯郸磁 县),大胜,杀赵将扈辄。秦王嬴政十四年(前233),他率军攻打赵国, 被赵国大将李牧击败后不敢回秦,逃往燕。秦王大怒,将其父母宗族全 部杀害。公元前227年,秦国灭赵国后兵至燕国南界。燕太子丹惧怕, 准备派荆轲去刺杀秦王。荆轲对太子丹说:“今秦王用黄金万两,封邑万 家的重赏捉拿樊将军,如果拿樊将军人头和燕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 王必高兴见我,那时可趁机刺杀秦王。”后荆轲去见樊於期说:“秦王与 将军,可谓有深仇大恨,父母宗族都被他杀害,现在又重赏缉拿将军, 你难道没什么打算吗?”樊於期仰天长叹,痛哭流涕:“我每想到这些, 真是恨入骨髓,就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荆轲说:“今我有个计策, 既可解燕国的忧患,又能报将军深仇,你看怎么样?”樊於期问是什么 计策,荆轲便将对太子丹说的话重述了一遍。樊於期赤膊取长剑在手 说:“我朝思暮想要报这切齿之恨,今日幸得指教!”遂自刎。荆轲刺 秦王虽未成功,但樊於期为国家甘愿一死,至今仍为人们所敬仰。后 人言“燕赵之地重节义之风,多慷慨悲歌之士”,是对樊於期、荆轲不 畏强暴、以身殉国壮举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据考,樊於期与荆轲 为好友,亦深得太子丹器重,死后,其遗骸葬于故里南庄村,后人立 祠祭祀。据清《蠡县志》载:“南庄有大冢,呼为樊将军墓。旧有庙 碑,今俱废。”
第二节秦汉时期
赵佗(约前240〜前137),名佗,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正定) 人。秦朝著名宗室将领,南越国创建者,公元前207年至公元前137年 在位,号称“南越武帝气19岁获赐护驾御剑随秦始皇出巡。公元前219 年,被封副帅随主帅任嚣率领50万大军征战岭南。公元前204年,创立 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公元前195年,汉高祖正式分封他为南越 王。吕后时期,汉越矛盾激化,吕后发兵南下攻打南越。他发兵抵抗, 并反攻到湖南一带。最后,即位称帝,号为“武帝
窦婴(?〜前131),字王孙,观津(今河北衡水武邑)人。汉景帝 三年(前154),吴、楚等七国反叛,皇上考察到皇族成员和窦姓诸人没 有谁像窦婴那样贤能的了,于是就召见窦婴。窦婴入宫拜见,借口有病, 不能胜任。窦太后至此也感到惭愧。于是皇上就说:“天下正有急难,你 怎么可以推辞呢?”于是便任命窦婴为大将军,赏赐给他黄金千斤。这时 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都退职闲居在家,窦婴就向皇上推荐起用他们。 皇上所赏赐给的黄金,都摆列在走廊穿堂里,属下的小军官经过时,就 让他们酌量取用,皇帝赏赐的黄金一点儿也没有拿回家。窦婴驻守荥阳 时,监督齐国和赵国两路兵马,等到七国的叛乱全部被平定之后,皇上 就赐封窦婴为魏其侯。武帝初,任丞相。
耿纯(?〜37),字伯山,巨鹿宋子傅家庄(今河北新河)人。东汉 大将,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一。23年,刘秀被起义军首领派 遣北上,耿纯见刘秀仪表堂堂胸怀大志,并且他的部队纪律严明,便下 定决心跟随刘秀打天下,率宗族子弟、宾客两千人助刘秀平河北。25 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耿纯被刘秀封为高阳侯。26年2 月,真定王刘杨谋反,刘秀派耿纯前往平定,耿纯采取计策,诱杀刘杨, 迅速平定了叛乱。建武六年(30),刘秀改封耿纯为东光侯。32年,东 郡、济阴一带爆发农民起义,刘秀派耿纯前往安抚,由于耿纯素有威望, 他一到,起义军就迅速归顺,后刘秀又任命他为东郡太守。建武十三年 (37),耿纯病逝于东郡太守任上。东汉永平年中,汉平帝把28名功臣画 像供于尚书省云台,史称"云台二十八将”①。
刘植(?〜26),字伯先,东汉巨鹿昌城(今河北巨鹿)人。他是地 方豪强大族,乱世中在昌城拥兵自保。王朗称帝后,刘秀落难,刘植归 顺刘秀,后来还为刘秀和刘扬牵线促成了政治婚姻,为刘秀立足河北功 劳不小。后封为骁骑将军,封昌城侯。建武二年在平定密县残余乱兵时
① 云台二十八将:指的是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员大 将。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追忆当年随其父皇打下东汉江山的功臣宿将,命绘28位功臣的画像 于洛阳南宫的云台,故称"云台二十八将”。后世民间传说,云台二十八将对应上天二十八星 宿。萧统《文选》史述赞:中兴二十八将,前世以为上应二十八宿,未之详也- 战死。“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卢植(139〜192),字子干,东汉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年轻 时与郑玄师从马融,通古今学,为当时大儒。马融是明德皇后的亲戚, 家中富裕.马融平素骄贵,讲课时,有美女在堂前轻歌曼舞,卢植始终 专心听讲,数年如一日,从不斜视偷看。时人谓:“卢植名著海内,学为 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因才兼文武,拜庐江太守,还拜议郎。 后任侍中,迁尚书。后来发生“黄巾之乱”,卢植奉命镇压,拒敌于广宗 一带,未见胜负,汉灵帝遣宦官左丰诣军观势,左丰是十常侍的人马, 权倾朝野。有人劝卢植花钱贿赂左丰,卢植不肯,曰:“军粮尚缺,安有 余钱奉承天使?”
张角(?〜184),巨鹿(今河北平乡)人。黄巾起义军首领,太平 道创始人。因得到道士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依书中部分内容创 "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拳事黄老道,以阴阳五行、符箓咒语为根 本教法,信“中黄太一”之道,“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 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 信道”。起初,张角的活动似乎仍属普通的宗教活动。但到熹平年间 (172〜177),随着汉王朝内部宦官集团和外戚士人清议集团间斗争的加 剧,张角以符水咒说为民治病,发展徒众,十余年间达数十万,遍及青、 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灵帝中平元年甲子岁(184)扬言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三十六方遂同时起事, 自号“天公将军”,以其弟张宝为“地公将军”、张梁为“人公将军”。部 众皆着黄巾以为标帜,故称“黄巾”。后角病死于军中,张宝、张梁先后 战败被杀。
褚飞燕(生卒不详),又称张燕,本名褚燕,东汉常山(今河北正 定)人。原本是黑山起义军首领张牛角的部将,张牛角死后,他被推举 为黑山军的首领。身手矫捷,剽悍过人,所以有“飞燕”的绰号。曾经 与袁绍、吕布的军队作战,不利。官渡之战时率领黑山军队投降了曹操, 并助曹操部将李典、乐进一同攻打高干把守的壶关,获得胜利,被曹操 封为平难中郎将。《三国志•魏书•张燕传》有其详细介绍。《三国志• 魏书八评》云:“(张)燕、(张)绣、(张)鲁舍群盗,列功臣,去危亡, 保宗祀,则于彼为愈焉。”
第三节 三国至隋唐五代
公孙瓒(?〜199),字伯珪,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靠自己 的才能逐步做到中郎将,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北方少数民族,作战勇猛, 威震边疆。公孙瓒好战,与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少数民族的上司刘虞不 和,二人矛盾逐渐激化,发展到互相攻打,公孙瓒靠自己的军事才能以 少胜多,杀死了刘虞,并挟持朝廷使者得到了总督北方四州的授权,分 派刺史,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之一。公孙瓒与袁绍相争,初期占据优 势,但因其只求自保的自私战略,逐渐失去了部下的信任,被袁绍击败, 最终被困于自己修建的高楼之中,引火自焚。
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 蜀汉开国皇帝,221〜223年在位。东汉灵帝末年,刘备因起兵讨伐黄巾 军有功而登上汉末政治舞台。三顾茅庐后始得诸葛亮辅佐。汉建安十三 年(208)与孙权将周瑜等大胜曹操于赤壁,其后得到荆州五郡,后又夺 取益州。夺取汉中击退曹操后,刘备于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自立为 汉中王。魏黄初二年(221),时曹丕已于前一年十月逼迫汉献帝禅让皇 帝位,蜀中又传言汉献帝已经遇害,刘备遂于成都武担之南即皇帝位, 年号章武。次年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章武三年(223) 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三,谥号昭烈帝。后人称刘备为先主。
张飞(?〜221),字翼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国 名将,英勇善战,称“万人敌”。身高八尺,专用兵器为丈八蛇矛。认识 刘备、关羽之前,以屠宰猪羊为生,桃园结义行三。在长坂坡当阳桥头 上一声吼,吓退曹操五千精骑。入川义释严颜,分定州县,率精兵击败 张郃大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拜为右将军;称帝后,拜为车骑将军,封 西乡侯。章武元年(221)死于暗杀,谥恒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 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 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关羽、张飞皆 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 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赵云(?〜229),字子龙,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骁勇 善战,胆略过人,一身是胆,军士呼其虎威将军。《真定县志》载:“常 山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刚毅任使,尤擅骑射,郡人景仰。”初从 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 人和备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从攻汉中。建兴六年 (228),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终寡不敌众,退回汉中,次 年卒。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赵云有两 个儿子,长子赵统继承其爵位,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次子赵广官 至牙门将,在沓中追随姜维时战死沙场。历代对赵云的评价都很高。如 明朝钟惺《史怀十七卷》:观云本末,自是大臣局量,不独名将而已。爱 新觉罗•弘历(乾隆):使如赵云所言,居河、渭上流,以伐逆寇,汉事 未必无成。
张郃(?〜231),字儒乂,河间(今河北任丘)人。三国时期魏 国名将。东汉末,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 初平二年(191),袁绍取冀州,张郃率兵投归,任校尉。后因拒幽州割 据势力公孙瓒有功,升宁国中郎将。官渡之战时,本为袁绍部将的张郃 投降了曹操,并在曹操帐下多立功勋,于曹魏建立后加封为征西车骑将 军。张郃多次抵御蜀汉诸葛亮的进攻,于231年在木门道被诸葛亮设伏 射死。谥曰壮侯。张郃戎马一生40余载,以用兵巧变著称,又善列营 阵,长于利用地形。
程普(生卒不详),字德谋,三国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人。汉 末三国时期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早年跟随孙坚 讨黄巾,破董卓;及孙策东渡,与之平定江东,战功卓著;孙策亡故, 与张昭、周瑜等共辅孙权,镇压山越,从征江夏,平讨乐安。赤壁之战, 与周瑜为左右督,并力破曹。乘胜进讨曹仁于南郡,有功。周瑜卒,代 之为南郡太守,迁荡寇将军。程普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被人们尊称 为“程公”。
祖逖(266〜321),字士雅,范阳迺县(今河北潦水)人①。中国东 晋初有志于恢复中原而致力北伐的大将。曾一度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 父亲祖武,任过上谷(今河北怀来)太守。父亲去世时,祖逖还小,但 逖轻财好侠,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他为人豁落,讲义气,好打不平, 深得邻里好评。他常常以他兄长的名义,把家里的谷米、布匹捐给受灾 的贫苦农民,可实际上他的哥哥们并没有这个意思。著名的“闻鸡起舞” 就是他和刘琨的故事。
刘馄(生卒不详),东晋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名将。任并州 刺史、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枕戈待旦,闻鸡起舞,坚守北方 二十年。
张金称(?〜616),隋清河人。隋末山东农民起义首领。611年 (炀帝杨广大业七年)率众起义,后发展至几万人。后于清河(今河北清 河)击毙隋军将领冯孝慈。616年(炀帝大业十二年)连克平恩(今河 北邱县)、武安(今河北武安)、镇鹿(今河北巨鹿)、清河(今河北清 河)等地。后因轻敌,为隋将杨义臣所败,与亲信逃到清河,又为杨善 会俘获,英勇牺牲,余部归由窦建德率领。
格谦(生卒不详),隋河间(今河北河间)人②。613年(隋炀帝大
浏览61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