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
佯攻的最好练习方法是在一面可照见全身的大镜子前,练习每一种可 能性,注意它的欺骗性。
所有习武者都应考虑的佯攻要素:
- 在攻击中佯攻
- 在防御中佯攻
- 在反击中佯攻
- 在组合中佯攻
- 佯攻的训练工具
下潜,潜闪对手的攻击
下潜用于闪躲摆打或者勾击(拳或脚)。在下潜时,后脚跟旋转,这 个细节可加强整个动作的敏捷性。

对手一拳打来时,你的眼睛要时刻保持睁开。拳头不会等你。它们总 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刻打过来,很难阻止,除非你经过系统的、足够有效的 训练来提升自己阻止拳击的能力。
摇闪
.(注:摇闪很少单独使用。几乎毫无例外,摇闪总是同时伴随着上下
晃动。)
摇闪是一种高级防御战术,移动身体向内、向外,绕开冲向头部的攻 击路线,让对手的攻击落空,并利用对手的空当发起双拳反击。
所有习武者都应考虑的摇闪(上下及左右)要素
- 对右侧在前的对手进行攻击时
- 对左侧在前的对手进行攻击时
- 反击时下潜:对右侧在前的对手向外线下潜
- 反击时下潜:对右侧在前的对手向内线下潜
- 反击时下潜:对左侧在前的对手向外线下潜
- 反击时下潜:对左侧在前的对手向内线下潜
- 如何对付右侧在前的对手向外线下潜
- 如何对付右侧在前的对手向内线下潜
- 如何对付左侧在前的对手向外线下潜
- 如何对付左侧在前的对手向内线下潜
- 在四个区域的组合攻击中运用上下及左右摇闪
- 训练工具
侧闪打
前手攻击,先向前侧闪几英寸,头部保持正直,然后做出调整。
侧闪要点
侧闪可以用来闪避对手的攻击,而身体不必移动至攻击范围之外。它 主要用来应对:
- 前手直拳
- 对手的反击
它要求精确的时机与判断,最好的效果是仅仅让对手的攻击错过一点 点。突然的侧闪会令对手有些出乎意料,并且暴露出很大的空当,可予以 摧毁性的攻击。
由于侧闪可以让双手在防御过程中都能自由运用,所以它是功夫高手 的首选方法。
侧闪既适用于右手在前的对手,也适用于左手在前的对手,但是更多 地用于右手在前的对手,也往往更加安全。向外线的侧闪是闪向对手前端 右手的左侧,或是对手左手的右侧,这是最为安全的位置,令对手无法防 御你的反击。
侧闪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技巧,是真正的反击基础,是攻击的科学。要 利用侧闪打开的空当,永远不要被动地侧闪。
所有习武者都应考虑的侧闪要素:
- 面对右侧在前的对手,在攻击中侧闪
- 面对左侧在前的对手,在攻击中侧闪
- 面对右侧在前的对手,在反击中侧闪
- 面对左侧在前的对手,在反击中侧闪
- 在组合攻击中侧闪
- 如何对付右侧在前的对手向外侧侧闪
- 如何对付右侧在前的对手向内侧侧闪
- 如何对付左侧在前的对手向外侧侧闪
- 如何对付左侧在前的对手向内侧侧闪
- 训练工具
拍击的艺术
对于绝大多数的攻击,防守者有三种拍击方式可用来使对手的攻击偏 出。比如:运用击剑中的第4姿势,对手运用击剑中的第6姿势。
- 第4姿势中的圆弧拍击
- 第6姿势中的直接拍击
- 第7姿势中的划半圆拍击
(第7姿势是击剑术语,指“对内侧低位的防御”)
对付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手,必须变换自己的拍击方式,让对手始终猜 不透自己将会采用哪种拍击方式。这会使攻击方变得有些犹豫,他的进攻 也将丧失信心与突破力。
记住,要想击中目标,无论由侧面迂回还是直攻要害,都应使对手的 防御落空。而过快的速度会令你恰好赶上对手的拍击动作,这样对手就会 认为“我拍开了他的进攻”。
简单拍击
可自由运用对付手臂幅度较大的动作和猛冲乱打的攻击。
对付一名没有经验、防守技术很差的新手,你不能运用变化丰富的攻 击手段,那并不适合这类对手的防守。
要很好地控制那些本能的拍击。不能杂乱无章,而要严谨精妙。
所有习武者都应考虑的右侧在前时的拍击要素
- 简单拍击(右侧在前,用位于前侧的右手)
- 简单拍击并反击右手在前的对手外侧髙位(用位于前侧的右手)
- 外侧低位(用位于前侧的右手)
- 如何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外侧低位拍击(用位于前侧的右手)
- 简单拍击••右手在前时向内侧高位拍击(用位于前侧的右手)
- 如何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向内侧髙位拍击(用位于前侧的右手) •简单拍击:右手在前时向内侧低位拍击(用位于前侧的右手)
- 如何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向内侧低位拍击(用位于前侧的右手)
- 右手在前时用后侧的左手进行拍击
- 简单拍击:右手在前时左手横向进行内侧高位拍击(用位于后侧的 左手)
- 对付右手在前的对手
- 简单拍击——右手在前:左手横向进行外侧高位拍击(用位于后侧 的左手)
- 如何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左手横向外侧高位拍击(用位于后侧的左 手)
- 简单拍击:右手在前时左手向下进行外侧低位拍击(用位于后侧的 左手)
- 如何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左手向下外侧低位拍击(用位于后侧的左 手)
- 简单拍击:右手在前时左手向下进行内侧低位拍击(用位于后侧的 178裁111:李小龙武道释义
左手)
- 如何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左手向下内侧低位拍击(用位于后侧的左 手)
所有习武者都应考虑的左手在前时的拍击要素
- 简单拍击:左手在前,用位于前侧的左手外侧高位拍击(用位于前侧的左手)
- 如何对付左手在前的对手做以下拍击:
- 外侧高位拍击(用位于前侧的左手)
- 左手在前的外侧低位拍击(用位于前侧的左手)
- 如何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外侧拍击(用位于前侧的左手)
-左手在前的简单拍击:向内侧高位做交叉拍击(用位于前侧的左手) •如何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内侧高位交叉拍击(用位于前侧的左手) •简单拍击:左手在前,向内侧低位做划半圆拍击(用位于前侧的左 手)
- 如何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内侧低位划半圆拍击(用位于前侧的左手)
- 左手在前,用位于后侧的右手进行简单防御左手在前,用位于后侧的右手向内侧高位做横向拍击
- 如何对付左手在前的对手做的以下拍击:
- 右手向内侧高位横向拍击(用位于后侧的右手)
- 左手在前的简单拍击:右手向外侧高位做横向拍击(用位于后侧的 右手防御)
- 如何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右手外侧高位横向拍击(用位于后侧的右 手防御)
- 左手在前的简单拍击:右手向下做外侧低位划半圆拍击(用位于后 侧的右手防御)
- 如何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右手向下外侧低位划半圆拍击(用位于后 侧的右手防御)
- 左手在前的简单拍击:右手向下做内侧低位划半圆拍击(用位于后 侧的右手防御)
- 如何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右手向下内侧低位划半圆拍击(用位于后
侧的右手防御)
- 攻击中的简单拍击
- 训练工具
“填补空当”防御(拍击)
- 在攻击时
- 对防守者的拍击做相对应的拍击
- 在组合攻击中的成功拍击
如果对手来抓你的手或者衣袖,你该如何做
- 利用杠杆原理来阻止他
- 在击打、踢击、反击之中旋转、拉拽 应真切地感觉到前臂与肘部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武器(放松,猛然挥
击)。
所有习武者都应考虑的右手在前划圆拍击的要素
- 右手在前,以右手做划圆拍击——顺时针与逆时针
- 右手在前,以位于前侧的右手做划圆拍击右手顺时针划圆拍击
- 如何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前手顺时针划圆拍击
- 右手在前,以位于前侧的右手做划圆拍击:逆时针拍击
- 如何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前手逆时针划圆拍击
- 右手在前,以位于后侧的左手做划圆拍击一顺时针与逆时针 右手在前,以位于后侧的左手做划圆
- 如何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左手顺时针划圆拍击
- 右手在前,以位于后侧的左手做逆时针划圆拍击
- 如何对付右侧在前对手的左手逆时针划圆拍击
所有习武者都应考虑的左手在前划圆拍击的要素
- 左手在前,以位于前侧的左手做划圆拍击——顺时针与逆时针
- 左手在前,以位于前侧的左手做划圆拍击——左手做顺时针划圆拍
- 如何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左手顺时针划圆拍击
- 左手在前,以位于前侧的左手做划圆拍击一左手做逆时针划圆拍
- 如何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左手逆时针划圆拍击
- 左手在前,以后手做划圆拍击^顺时针与逆时针
- 左手在前,以位于后侧的右手做划圆拍击——右手做顺时针划圆拍击
- 如何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右手顺时针划圆拍击
- 左手在前,以位于后侧的右手做逆时针划圆拍击
- 如何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右手逆时针划圆拍击
- 攻击中的划圆格挡与划半圆拍击
划半圆拍击
划半圆拍击通常用来对付低位攻击
防御要点
- 截打,截踢,标指
- 让攻击偏斜和击打 白卫技巧
- 抓领口(左手或右手)
- 推(左手或右手) 3猛推(双手——或在猛推之后——踢)
- 右直拳
- 左刺拳
- 左勾拳•左上击拳•左摆打•左拳弧线进攻 防御中的身体感觉
- 迫使对手失去平衡并心浮气躁,同时保持自己的平衡。
- 在后撤以及各种可能性试验中能有效地表达(侧踢,间接踢击等—— 保持平衡,完成击打与踢击)。
- 利用普遍的心理倾向,使用自己的工具达到目标。 还击的技巧
- 直接还击(在对手攻击的最后一环) 182裁參il:李小龙武道释义

- 在直接组合攻击中做直接还击 •直接还击,粘连对手,持续攻击
- 研究对手的反击,延迟还击组合攻击中的延迟还击 •PIA中的延迟还击
- 转移还击
简单还击的应用
- 直接还击——用来对付那种在跨出弓箭步时手臂弯曲、准备恢复到 原先姿势的对手,他所犯下的这种错误使自己在拍击的路线上暴露出空当 来。
- 低位路线的还击——用来对付那种在完成攻击动作后能够正确防 御,但在恢复到原先姿势时手臂依然伸直的对手,这会使他低位的目标完
全暴露。
- 转移和交叉劈还击——用来对付那种在跨出弓箭步及恢复姿势时手 臂弯曲、在拍击路线上严密防守、预防你进行直接还击的对手。
- 通过重复转移攻击进行还击——用来对付那种在跨出弓箭步或恢复 姿势时并不死守拍击路线,而是变换战术、进行反击的对手。
译注:交叉劈,
cut over,击剑术语。重复转移攻击,
Counter-
disengagement,击剑术语,直译为“重复转移刺”。
所有习武者都应考虑的简单还击要素
- 由高内门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踢击
- 由高内门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拳击
- 由高内门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踢击
- 由髙内门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拳击
- 由高外门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踢击
- 由高外门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拳击
- 由高外门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踢击
- 由高外门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拳击
- 由低内门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踢击
- 由低内门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拳击
- 由低内门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踢击
- 由低内门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拳击
- 由低内门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踢击
- 由低内门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拳击
- 由低内门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踢击
- 由低内门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拳击
- HIA后还击,运用“一切手段”攻击近前的或重要的目标,以控 制对手或使其丧失战斗力
- 还击的训练工具
直接还击与转移还击
直接还击用来对付那种跨出弓箭步时手臂弯曲的对手。但是,有些对 手会预防着你的直接还击、防御着被你格挡的路线,有时会主动地做好防御, 而在更多的时候这只不过是一种本能。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如果对手很好 地防御,则必须抢先进行还击,并配合以简单的转移。
所有习武者都应考虑的转移还击要素
1.由高内门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踢击
- 由高内门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拳击
- 由高内门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踢击
- 由高内门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拳击
- 由低内门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踢击
- 由低内门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拳击
- 由低内门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踢击
- 由低内门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拳击
- 由高外门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踢击
- 由高外门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拳击
- 由髙外门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踢击
- 由高外门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拳击
- 由低外门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踢击
- 由低外门对付右手在前对手的拳击
- 由低外门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踢击
- 由低外门对付左手在前对手的拳击
以重复转移攻击进随击
以重复转移攻击进行还击是用来欺骗和诱使对手,在攻击后恢复姿势 时改变自己战术的一种还击方法。很少有格斗者会在恢复到原先防御姿势 时改变自己的路线(或相反)。
(注:这种还击在对付左手在前的对手时会特别有效。)
有时候,还击必须在接触对手的一瞬间尽可能快地迅速发出(好像一 记敏捷的刺拳)。而在另外一些时候,则必须控制刺拳攻击,稍后再在其路 线上迅速予以还击(延迟)。
针对敌人攻击的最后~击进行拍击/还击
通常,直接还击是最有效的,因为它可以迫使对手进行防御。为了确攻反反攻是击剑中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战术。反反攻可以最为有效地将 对手的剑引向某一容易控制的位置,通过这种手段可以重创对手而不被对 手攻击。
反反攻是一种及时对付佯攻的对攻。
反反攻(第±意图攻击)包括:
- 诱引对手进行反攻或对攻
- 格挡并还击
小心提防对手以截打作为佯攻,他会拍击你的还击并进行反还击(他 可能会选择一种自己明显偏好的截打方式来进行反反攻)。
- 学生踩脚,代表假攻击
- 教练跺脚,代表佯攻
- 学生以弓箭步进行节拍截击,教练使用短弓箭步来终结其佯攻。二 者均以弓箭步完成这一练习。
在反反攻中,武术家可通过自己所掌握的多种手段之一来进行反击, 比如:向前上步,击打,控制对方手部
。然后在拍击、击打、控制手部
(封 手)之后出弓箭步攻击
反反攻是一种策略,可用来诱使或激怒■对手使其按照自己的目标节奏 来攻击。根据反反攻的目标,选择控制或是松开对方的手,完成随后的攻 击或还击。
反反攻是一种“第二意图”的攻击——它很少运用于截打手臂,因为 对手准确的拍击会使你的截打偏离目标。你必须了解对手的反应速度,判 断对手的节奏。
译注
:stop cut,截打手臂〇源自击剑术语
stop cut (反攻手臂)。
测算距离
必须准确地判断距离,令自.己受到攻击的危险性降低到最小,同时又处
5于能够击中对手的位置,以便能够有效地运用反反攻中的最后一击:还击。
第二部分截拳道一原理
反反攻是“引诱对手截打、拍击,然后予以还击的动作”——反反攻 可由
HIA、
PIA等组合而成。
必须聪明地还击,转变为
HIA,或变化身体位置以闪避对手的连续截
打。
攻为基本财
如果不首先把握对手的动作节奏和手部位置就去贸然进攻是很不明智 的。一个聪明的格斗者会自由运用一切手段,耐心而系统地引诱对手进行 反攻。让对方的手或腿进人自己的击打范围,并有机会控制它们。
第二意图攻击 *
第二意图攻击(反反攻),正如其名称所示,是一个有计划的动作, 通常用来对付那种习惯于不断进行截打的对手,或那种喜欢对攻的对手。 也就是说,在对方一做攻击动作就立刻出拳的对手。
反反攻的成功主要依赖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诱使对手对自己的截 打或封打对攻盲目自信,这样一来,在其攻击被拍击后,也就没有机会恢 复防守姿势,只能被动承受还击了。
诱使对雜打
可以用多种方法诱使对手截打:
- 引诱
- 故意不加防御的佯攻
- 做出假攻击动作,只上半步弓箭步,或仅仅向前上步。
反反攻是格斗战术中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最有效地将敌人的手引向某 一容易控制的位置,通过这种手段可以重创对手而不被对手攻击。
所有习武者都应考虑的反反攻要素
- 组合攻击中的反反攻
- 针对踢法的反击
- 近距离战术中的反击肘,膝,击打
- 训练工具
压制瓶击
不断地变换各种攻击与防御。 考虑压制性反击的训练工具。
对截打者进行反击
一个进行截打的对手其实不难对付,尤其是当他以不习惯的方式进行
截打时。你必须用一次佯攻、一次假攻击动作,或身体的向前移动来诱使 他截打,然后对其进行反缶。
重新进攻
对手后退并拍击:
在一次简单或组合攻击后,向前恢复姿势,并立即进攻
b准备攻击后,向前恢复姿势,进攻
当对手在近距离进行截打时,他的胫/膝很容易受到攻击。
组合攻击中的第一个动作应该由轻微律动曲膝姿势(
SPBKS)发出, 并且始于“精简”(无征兆的动作)、流畅(惊人的敏捷出招,没有因实际 格斗所需力量而引起抖动)、良好的防御。
考虑在重新攻击之后的防御尺度。
正确姿势的要点
趋向简化
适度下蹲——曲膝,比原来略为弯曲一点。
让步法更加轻捷,非常灵活
重心放在脚掌的球部位置(机敏的步法会使内心变得机敏),轻松 自如。
在灵活中保持平衡
手臂与踢击的腿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是传导身体力量的工具(注章不 要让动作的幅度过大——标指、试探性的刺拳、试探性的踢击)。这些工具 仅仅是在当它们与身体合为一体时来传达身体的力量。手臂、腿脚必须处 于能够轻松传达身体力量的正确位置,这才是最重要的。脚的位置是保持 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他提示:提高对手臂与腿的位置的感觉:
在组合攻击中进攻 .所有击打方式中的位置 •所有踢击方式中的位置
后退反击
第二部分截拳道一原理191 •195
忘掉新奇花哨的姿势,如“动人的马步”、奇门招式、强制技术、关 节技等。这些只能让你去机械地表演,而不能真正帮助你。你会被那些 不自然的节奏所限制,而在实战中,你需要去适应无规则的节奏和不断 变化的时机。对手不会按照你个人(或与同伴)练习套路时的节奏去做 动作。
始终用小而轻快的步法去移动。
所处的位置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令你灵活放松,始终配合平滑灵敏的
步法。
、 让位于后侧的左手轻松地置于体前。双手做轻微的摇摆动作,保持放 松。
站立要轻巧放松,不要紧张,不要紧绷肌肉。这样你就会在防御与攻 击时更加迅速、精确、有力。
所有的拳法与腿法都应由警戒式发出,并尽可能迅速地恢复警戒式:
必须要迅速
必须要正确地欺敌
下巴并不是全部降低到肩部之内,肩膀也不是完全抬起到下巴高度。 二者在半途相遇。肩部提高一至二英寸,下巴降低一至二英寸。
整个手臂与肩部必须放松,以便能够像击剑一般发出迅疾的攻击。

后手拳(放松)与下巴的位置持平,进行防御,并处于攻击的路线上。 后手肘靠近身体,保护左侧身体及肾部。前臂保护腹腔神经丛,拳头保护 下巴及左侧内线高位区域。
严密的防御,包括隐蔽下巴,是为了化解对手凌厉的进攻——对于那种 蛮攻猛冲的对手,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出拳反攻或抓住他的腿,切人对手防线。
注意不要有动作征兆,包括任何明显的肌肉准备动作。
勾拳须由外线进攻。
位于前侧的右手的最佳位置是略微放低一点,隐蔽预期的进攻路线(直 线或弧线)。
韻訪案
采用上述姿势,右手要令对方难以捉摸。
适当的姿势应该是身体各部位的最有效的配置,这只能通过长期的、 训练有素的练习才能达到。
头
头要面向前方,下巴向下略收。无论身体如何变化,这个姿势要始终 保持不变。身体转动,头也随之转动。
踢击距离
单一攻击可以由轻微律动的曲膝姿势(
SPBKS)有效地发出,始终保 持这一姿势。

警戒式
(JKD )的其他说明
一切拳法与踢法均由警戒式发出,结束后迅速恢复到警戒式。
不要太远,也不要太近。
前手应.该抬高(特别是在开始阶段),但是不应高到遮挡了自己的视线。 它不应离身体太近(离对手太远),也不应伸出去太远(缺乏足够的距离去 积聚力量,而且容易很快疲劳)。
整个手臂与肩部应该放松,轻快地移动。
左肩侧身后拉,这样向对手暴露的目标区域很小——同时延长了前侧 右拳与右踢胫/膝踢击距离。
微蹲——膝盖微曲,保持平衡,重心均勻地分布在你的右脚与左脚掌 球部之间——就像一只猫弓着身子准备跃起一般(除此之外,你要尽量放 松),或者像一条眼镜蛇放松地盘距在那里。你必须能够像眼镜蛇一样攻击, 你的感觉要先于视觉。尽量不向对手暴露攻击目标。
身体由腰部起轻微前倾,有助于在攻击之后迅速收回(让对手难以把
握距离)。
在此姿势中,你主要使用右手与右脚攻击,就像一名左手在前的拳击 手主要使用左刺拳、左勾拳等一样。
左手(防御手)是主要的防御力量。在防御中,不要害怕让对手的拳 头冲向你,你要确认它的方向。如果你过度防御,他会使用佯攻来迷惑你, 从上方、下方或旁边绕过你的防御路线——永远不要让自己的防御出现漏 洞。
左脚跟抬起,准备随时触发攻击。它就像发动机中的活塞。
更加敏捷灵活
更快的步法与动力
在出拳时更加强劲
当你被攻击时,你可以身体轻微后移、同时身体下沉,降低重心至左脚, 这样,不必移动脚步便可让对手的攻击完全落空,让你掌握主动。
保持肘部下垂、内收让身体得到更好的保护。
由静止状态发动攻击的最佳时机,就是对手向你冲来的时刻。
你的动作应该平滑流畅一像华尔兹——稳定而又灵活,有准备而不 紧张,头脑清晰而不去梦想或思考。
不要让手臂僵硬。让它们轻微地晃动,具备一定程度的威胁性,迫使 对手来猜测你的意图。
所有拳法都应从警戒式出发并恢复到警戒式(以各种可能的速度)。
在没有任何多余动作的情况下获得更快的速度。 196截參李小龙武道释义
右手收回时保持高度,不要放低,以配合左手的反击。
在出拳之前一定不要先把手收回来,特别是左拳(没有任何犹豫)。
一手伸出,一手回收(为了防御以及战术需要)。
身体由腰部起轻微前倾,有助于在攻击之后迅速收回(让对手难以把 握距离)〇
前端的右手不应伸得离身体太远。
截拳道中的预备姿势,相对于中国武术的传统姿势而言是非正统的。 它是简单、简洁、高度机敏的姿势,永远轻松平衡,以便在瞬间做出动作。
许多传统的由武术家设计出来的预备姿势的确非常值得一看。有些姿 势漂亮得如同外国的芭蕾,有些则大跨步下蹲、神情古怪如下蛋一般。
对于传统功夫而言,截拳道的预备姿势是非正统的。它基本上是简单、 简洁、高度机敏的姿势。在此姿势下你毫不紧张,也没有固定的打法,仅 仅是做好准备、灵活机动而已。
注:考察在各种警戒姿势中,步法如何丧失其效用。

所有习武者都应考虑的姿势要素
攻击——手的距离
攻击——近距离接触位置
防御时的警戒式(踢击距离)
防御——中距离
警戒式,防御,近距离接触
组合攻击中的警戒式
警戒式的训练工具
步法一格斗的精髓
雜瞥戒式移动(步法)
应该滑步移动,不要跑或疾步。
步法(前进与启动)
步法:保持距离
应该根据对手的情况来加以控制,但绝不要变成笨拙的大步。
步法应该在你的控制之下,平滑,迅速,绝不要让脚步在地面上拖 动(特别是后脚),也不要跳跃。
不断地移动,让对手无法判断距离,同时你自己却对距离有精确的 把握——不断地根据自己的掌控来前进或启动,以获得最适合你的距离。
步法(攻击)
绝不要向前探身去够目标。当你掌握了由警戒式出发去击打的技术, 就可以逐步地延长自己的距离。
先于对手做攻击。
发展极强的灵活性——获得对距离的感觉——学会突然启动。
步法(获得距离)
距离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关系,取决于对战双方的速度、灵敏、控制力。
高手总是处在对手的攻击距离之外,并不断地移动,令对手丧失对距 离的判断,而自己却可精确地掌握距离。这样,他就可以获得最适合于自 己的距离,当机会出现时,他可以迅速缩短距离,或在对手的运动之中突 然近身切入。
运用你自己的步法,来控制局面,占据优势,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 采取与对手不同的方式。
变换你的步法幅度及/或速度。
在对手前进时攻击,或变换距离。
你可以通过后退来诱引对手向前上步或发动攻击。
前进或后退的歩法幅度,应该根据对手的情况进行调整。步法应平滑、 迅速、轻快,拥有完美的平衡(均衡而轻松)、良好的控制。
为了让步法轻快,以提高速度和灵活性,位于后侧的左脚脚跟要轻轻 地抬起,重心置于脚掌球部位置。这样,与传统武术中全脚掌着地的练习 不同,左脚跟轻微抬起,随时准备启动去做动作。
就像一个弹簧,能够释放出强大 的劲力弹射而出。
记住,我们需要的是灵活的动态 平衡。因为失去平衡,一个人将无法 有效地在移动中进攻与防御。
事实上,在格斗中,距离也可以 成为一种有效的震慑手段。
生命就是一场持续不断的运动,因此,我们也应运动并保持流动性。
四种移动
基本上,最简洁有效的步法共包括四种移动:前进、后退、向左、向右。 其他步法都是在此基础之上的变化。
保持关系:移动就是处理关系!
步法可以挫败任何攻击,保持适当的距离能够令任何技术熟练的对手 感到棘手。
步法的灵活与速度比拳法与腿法的速度更为重要。
从瞀戒式出发移动
首先,让脚先移动(这毕竟称之为“步法”),不要让肩部晃动,也不 要让髋部先动。这可以称之为“出人意料”的移动。
对于整个格斗来说,微微踮起的左足是启动器,或者说,是发动机的活塞。
如果你能够平稳而迅速地移动,就可以提高对距离的本能感觉。
机敏的步法可使头脑也变得机敏,它的反应会更加自然。
让姿势更加轻松,那么需要克服的惯性力量就会减少。
绝不要使用大幅度的笨拙步子,步法移动应始终在你的控制之下,轻 灵而又迅速,步幅适当而又能轻松地保持平衡。
前进或后退的步幅大小应根据对手的情况而调整适应。
你应该带着这样的目的和想法去练习步法:在与对手的关系中保持极 其正确而精准的距离。
跳绳与步法
跳绳是一种能够让身体更加敏捷的极好的练习。它是一种非常好的练 习步法的辅助手段。
步法的目的
步法的目的是让格斗者能够:
针对他的对手迅速地移动,并且……
同时与对手保持着正确的距离,并且……
保持一种适当的姿势以应对来自不同角度的攻击,并且……
始终保持这种适当的姿势,使他能够保持在安全距离之外,但在对 手暴露出空当的一瞬间,可以迅速移近对手进行攻击。要想做到这一点, 格斗者必须学会向各个方向移动都能同样的灵活、机敏、快捷。
所有的步法都必须灵巧、迅捷。
沉身转移
沉身转移一是更加精巧的侧步技法。可用来获得内线或外线的防御 位置,对于近身格斗也极为有用。它主要是一种反击的手段,需要时机、 速度、判断与完美的执行。也可以配合右手标指、左直拳、左勾拳、右勾拳。
许多格斗者都已发现在对敌时使用侧步是一种最佳选择。它能让你位于对手前手刺拳的攻击范围之外,并可滑过对手的出拳路线。班尼•列奥 那多
(Benny Leonard)经常使用侧步来开绕对手并连续地发起攻击,同时 用左手来迷惑对手,使其捉摸不定自己的意图。
浏览68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