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畸人陈元赞,曾经远洋渡日,孤身漫行千里,独闯“武士之町”,敢 于挑战城内拥有特权的十万武士传统使用之阳刚剑法,独树一帜地传授失去特 权的浪人不用兵器生杀就可生擒之阴柔拳法。
在独尊儒学和禅武天下的江户,突然冒出了格格不入的道家柔术,使古武 道性质开始出现新的变化。解除了过去只认拉弓弄剑、角力相扑、硬桥硬马的 传统束缚,实有赖于它接受了有数千年历史的古代武术所凝聚之成果所致也。
三百四十年后,李小龙亦于1959年匹马走天涯,独闯北美洲,为叶问繇 春征服西方世界,第一个立下汗马功劳,一洗中国功夫过往的海外积弱地位, 亦实有赖于它亦接受了有数千年历史的古代武术'门所凝聚之成果所致也。
且说当年李小龙乘船在海上航行了多天,才到达三藩市。抵达之后,他首 先要面对的是如何谋生的问题,因为他不欲靠家庭的帮助,只想半工半读地去 完成学业(图3-1 )。
李海泉曾先后给他的以前戏班同事、三藩市的关景雄和西雅图的杨九福去 信,请他们照顾年轻的儿子。三个月之后,李小龙转去了西雅图。杨九福回忆 说:“我去三藩市会见李小龙,他同绘画退休的越南老华侨关景雄同住。李小 龙不喜欢环境太杂,有意去西雅图。因此我回西雅图,去找唐人街男青年会的体育部长,同意买机票请了他来。⑴”
西雅图位于美国西北角,是太平洋东岸的海空港,与加拿大温哥华只两个 多小时车程。它是从华盛顿州的大森林之中开发出来的沿海大城市,加上湖泊 穿插其间,空气特别清新,冬季不严寒,夏季不闷热,是全国居住环境首选之 一。李小龙到了这里,自然也就暂时不想再动了。这时李小龙就同还未结婚约四十岁的杨九福同住斗室。杨九福,广东南海 人,由于家境贫寒,小时候就到广州的戏班子去学戏。很多戏里有武打,他当 了武生,先后学了南少林拳、繇春拳、南螳螂、北螳螂等。1939年,侵华日 军轰炸广州,他随人称“北派武状元”的陈锦棠和师兄李海泉等人的锦添花戏 班先到香港,然后远涉重洋,转到旧金山(三藩市)。陈锦棠带领他们在当地 唐人街演戏。第二年李小龙出生,杨九福常常抱着他玩。
1918年出生的杨九福师傅现仍住在西雅图(图3-2 ),他回忆说:“我同 小龙同住在百老汇大街与杰福逊街相交的周露比餐馆楼上三楼约两年。小龙因 为驾驶证要我以叔叔名义担保,以后就沿用,称我为叔叔。”
“周露比的丈夫周少平是桂名扬的徒弟,桂曾托陈锦棠照顾徒弟,因此同 戏班的人有来往。小龙晚间就在周露比餐馆任侍役和清洗碗碟(图3-3,餐馆 今已拆除),白天就到爱迪生技校读书。”
“我同小龙说,我在戏班学的繇春拳同黄淳糅教的叶问繇春拳有所不同, 例如戏班里的繇春拳是侧身多。七个月后,他同我在西雅图九频道电视台表演 繇春藕手。上电视可为餐厅宣传,周露比难得支持李小龙的活动。”
“我在练功方面帮过他,每天一早我就把他叫醒,不盥洗就练打快拳。我 点上一支蜡烛,让小龙一秒之内出快拳。距离火苗一寸,一拳打灭,打不灭再 打。打上一阵,再用两只前臂打木桩。这时候我已把早饭做好,让小龙洗脸吃
饭,去上学读英文。下午两点钟回来,又要打桩十五分钟。洗洗涮涮再吃饭, 然后出去打工挣钱。收工回来再打蜡烛,一打就是一个小时,要求快、狠、 准,从距离火苗一寸到两寸、三寸、四寸,一直练到距离五寸,一拳打灭。在 两年的时间里,从打蜡烛、打桩、打沙包到脚趾站桩等硬功,他都一一练过, 他不但练功很刻苦,自己又有新的变化和发展,我感到很高兴。有一次,他同 我说,总有一天我要回香港打败黄淳棵。”
“小龙是近视眼,戴的是隐形镜片,不影响练功,当时别人都不知道。他什 么都学,例如向他的弟子学空手道等等,我教过他弹手螳螂等各门各派技术。”
“李小龙在西雅图的好友中,帮助他开馆授徒出力最大的是开本地超市的 日裔木村武之木村一家二次世界大战前移居美国,但他的青春却给二次大战毁掉,1942 年他一家被关入集中营。当时木村18岁,五年后出来,完全找不到工作,他 自觉要完了。
后来,他学习柔道逐渐恢复自信心。有一日,他看到李小龙的武技十分佩 服,遂拜他为师(图3-4)。而李小龙的活力亦感染了他,终于慢慢振作起来, 成为李小龙的忠实追随者。当时李小龙已经成为领袖人物,在群众中具有特殊 气质,大家自然注视他和听他说话。那时木村已35岁,而李小龙才只有18 岁,父辈年龄的他向
李小龙学繇春拳术。
李小龙向黄淳糅学繇春前后一共两年还不到,因此他要教叶问繇春,有问 题时自然会请教自己的授业师兄。
黄淳糅回忆说:“他一直同我保持联络,尤其在他教繇春拳之后,通信更 是频繁。因为在港时他只是练拳,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发问,但教拳往往要 回答每个学生的问题,可能有些问题令他也感到困惑。他曾告诉我来美情景, 例如曾教舞。但发觉东方人教繇春拳比教西方舞更吸引西方人,于 是专教繇春。”
李小龙最早吸收的弟子中,有柔道黑带的第一个弟子兼同学的黑人杰西• 格洛弗(Jesse Glover),有全美空军拳击赛前重量级冠军詹姆士 •迪米利和道•帕尔默(Doug Palmer )等。李小龙第一次接触的未来弟 子,是在西雅图周年集会公开的“洲文化日”上,当时李小龙由学校推荐,当 众表演中国功夫,趋前挑战的是重达220磅和逾6英尺的帮.会街头打手詹姆 士。詹先依赖重拳抢攻,李则在消解攻势的同时标前反击,詹终不敌而服输。
从1960年开始,李小龙临时教拳的地方变换五六处,例如周露比餐馆停 车场、后院、车库、陈威药房、华盛顿州立大学、唐人街地下室。
杨九福说:“小龙父亲寄来木人桩,就安放在餐厅后门去宿舍的楼梯底。 那时李小龙并未全部掌握木人桩技术,我曾帮过他。”
李小龙来美之后,第一次同人较量,由杨九福直述:“有一天,小龙从学 校回来告诉我,青年会请来的日本人教空手道,和他同班学习英语。当听说小 龙会功夫,下课后就要和他交手,而且非常傲慢,口出狂言:’唐人街所有的 各种功夫,我只用手指一按就倒。
“我对小龙有约在先,不要在外打架,如果有人要打,须同我商量。连着 很多天,日本人不断挑战,我同意了小龙应战。小龙用繇春拳同他较量,对方 果然不敌,很快就甘拜下风。”
李小龙在爱迪生技校毕业后,打好了英文基础,1961年春,顺利进入了 西雅图最大的著名华盛顿州立大学攻读哲学。
为什么李小龙选择哲学呢?他曾解释道:“这与我童年时的好斗有关。我 常问自己,胜利又怎样?为什么把荣誉看得这么重?什么才是荣誉?什么样的 '战胜’才是光荣?人生到底为了什么?是不是就为光荣而活着?于是,导师 协助我选系的时候,认为以我的发问精神,最好选哲学系,并说:’哲学会告诉你人是为了什么才活着。
李小龙喜欢艺术,亦可能同他选系有一定关系。他尤爱上美术课,时常 绘画一些具有东方情调的勇士战斗姿态的图像,其水平足可在今日漫画界发 展(图3-5)。而他从前的老师也很喜爱他的习作,至今还把他的绘画挂在办 公室里。
那时,到西雅图留学的华人较少,华裔美国学生亦不多,而且甚少与白人 学生交往,另有自己的小圈子(现在情况已大不同,在1997年春节联欢会时, 华人教授和港、台、中国大陆学生、家属已可挤满华大剧场,并有一流中国歌 舞演出)。当时的李小龙谈吐生动活泼,既会武艺和舞艺,又会表现自己和讨 人欢心,加上讲究的衣着和讨好的身材(身高5英尺7英寸半,体重140磅), 其魅力吸引到一些忠实的追随者。
李小龙的第一间“振藩国术馆”于1962年4月在唐人街沿街旧建筑的地 下室成立,它是由杨九福的武馆让出来的。武馆英文名称是。英文用“功夫”称,中文用“国术”称。
李小龙预见到自己的将来才成立武馆,数月后致函好友时,已提到把功夫 看做实质文化的一部分和看做是自己的一部分。他还提到喜欢创新,并感到自 己拥有这种巨大的创造力和精神力量。
1963年3月李小龙返港探亲,由弟子道•帕尔默陪同,住到8月才回西雅 图。李小龙返港前已接到入伍服务令,回美后却未被征入伍,因此可以继续他 所喜爱的功夫文化事业。
李小龙在香港时,得到师父叶问破例同意,将师父当场示范的练功和木人 桩法都拍照带回美国。当他得知黄淳糅有一盒叶问演练木人桩的影片后,也向 师兄借来带回美国(图3-6)。
李小龙第一部著作《基本中国拳法》于1963年出版(图3-7 )。
为了武馆招收洋学生和靠近华盛顿州立大学,1963年秋李小龙将唐人街
武馆迁到华大区人口密集的大学路4750号沿街(图3-8)。
西雅图先后学武的人中可以记得的有:
仕 Linda Emery, Sue Ann Kay, Ed Hart, James , Jesse Glover, Doug Palmer, Pat Hooks.
“振藩国术馆”教的“振藩国术”,就是李小龙所学到的叶问幼:春拳和自己 的其他功夫体会(例如北派腿法)。现在用“修改的繇春拳”来形容他教的内 36 容,其具体课程,请参考附录十四。
李小龙除了学业之外,把精力都放在功夫事业上面,因此他选择的终身伴 侣也同功夫有关。在李小龙读大学三年级时,有一位美国女子来到他的武馆学 功夫。
她叫莲达•埃默里(Linda Emery),是华大医科一年级学生,柔顺而聪敏, 能静心细听李小龙的说话和顺从他的意愿去做。这些独特之处,正是李小龙所
需要的,因而对她产生了亲切的好感。
西雅图常下雨,好天气时李小龙就带着他的功夫学生到学校建筑之间的草 地上练功夫,然后大家一起吃饭、看电影。有一天李小龙与莲达离开了大家自 由行动,开始了两人世界。那是1963年10月25日,在代表西雅图地标的 “太空针”塔顶旋转餐厅上(图3-9),两个人第一次单独在一起吃晚餐。
李小龙单身时喜欢跟女孩子打交道,据杨九福说:“进过集中营的日本裔 少女亚美,是李小龙最早追求过的女孩子,但他最后选择了莲达结婚。”
莲达5岁就失去父亲,一直缺乏男子对她的疼爱,却接受了李小龙的追 4
求,这是因为他们两人都相信种族和文化的相异之处,正足以弥补彼此之不足
和增加彼此生活的情趣和认识。
李小龙要前往加州三藩市旁的工业城市奥克兰开设第二间“振藩国术馆”,1>项 是由于华裔美国人严镜海(James Lee )在当地的关系。
严镜海于1920年出生于奥克兰,高中时就练举重等运动。1938—1939 / 年,获得北加州132磅举重冠军,并且学过柔道,也是业余拳击爱好者。他曾 在夏威夷珍珠港当过电焊工,珍珠港受袭后回奥克兰,不久参军去菲律宾,后 37 得病退役回家。他研究中国功夫,曾学少林拳套路四年,练铁砂掌劈十块砖, 因此自己出版过一本关于铁砂掌练习的书。
严镜海的挚友周裕明(Allen Joe) 1962年到西雅图时接触到李小龙,于 是向严介绍李的出色拳艺,因此严镜海主动结识了李小龙,其后二人成为好友 (图 3-10 )
李小龙。谢华亮是“小圈流柔术”(Small-Circle Jujitsu ) 的掌门人,被公认为“美国柔术之父”。他将拳击、摔跤、柔道、合气道、功 夫、举重和柔术各家融为一体,创新出小圈理论柔术,其中小圈拿腕技术是关 键。及后,将此技术应用于柔道比赛同样成功。谢华亮在他的《小圈流柔术》 英文书中(图3-11),对李小龙至为推崇,并提到他们长期的交流心得,因而
成为可信赖的好友。李小龙善于调查研究,博采各家之长,小圈拿跌技也都学 过,这是他后来创新功夫同样成功的重要因素。
李小龙在即将毕业前夕的1964年6月,突然要动身到加州探路,因为他 得出结论,加州是全美最开放的地方,一定对开展功夫事业有帮助,因此行前 向莲达求婚共赴加州发展。
1964年8月2日,由“美国空手道之父”艾•派克(Ed Parker)在加州长 堤主办的国际空手道锦标赛中,李小龙应邀表演中国功夫,介绍人是严镜海。
虽然李小龙以前曾作过多次功夫表演,但是规模小,例如唐人街范围。当 年的中国功夫对美国人来说仍然鲜为人知,而且颇具神秘性,不像空手道那样 已甚为普遍,甚至有的人错把中国功夫也当做空手道了。这次国际性公开表 演,可谓中国功夫第一次打入鬼佬禁区,不但令李小龙的功夫事业踏入一个新 纪元,同时,也为他带来了再次当演员的希望和机会。
在长堤的表演及此后其他场合的表演,都给艾及美国空手道界人士公开了 功夫的奥秘,它并非功夫套路或功夫硬功之类,因为这些空手道也有。它是空 手道没有的繇春藕手、寸劲、冲拳等手法的灵巧动作,这对一向熟悉西洋拳击 的观众看来,确是十分神奇。
例如“如手”是繇春特色, 由两人搭手互动,用以锻炼手部 攻防动作之灵巧反应。而表演的 “蔽目藕手”就是其中一人把眼睛 蒙住,纯靠手部触觉对战,令外 国人看来不可思议(图3-12 )o 李小龙单方面蒙眼,却取得胜利, 其理由很简单,闭目的反应更快, 因为没有外界影响的分心。
例如繇春日字形“冲拳”是 正身发拳,李小龙则是侧身发拳。 打法同繇春一样,就是全靠接触 对方突然使出爆发力,把对方击 倒在座椅上,座椅随之推后数英 尺(图3-13 )o李小龙将之取名
为“寸劲”,此名称为繇春同门所
接受。
例如所谓“无影拳”或“照形拳”,李小龙请来一位空手道高手先向对方 说明要打的部位,随即发快拳,高手来不及反应就被击中。他再连续多次,仍 被击中。关于这个成功的表演,李小龙或许受了杨九福的影响,采用侧身繇春 和快拳击烛光锻炼出来。不过,后来黄淳糅提出另外独特的见解,留待后面章 节再介绍。
8月12日李小龙从加州探路回来,仓促同莲达举行婚礼(图3-14)。虽然 莲达的母亲并不同意这门婚事,但还是默许和接受他们婚后前往加州的事实。 李小龙最终放弃了大学哲学系的毕业文凭,选择了自己热爱的功夫事业,而莲 达也放弃了医学专业,跟随他走向不明朗的未来(图3-15 )o
在1964年夏天,李小龙将武馆交给了木村后,就同新婚的莲达•李离别了 西雅图移居奥克兰,同严镜海和他的家庭住在一起。他们合办的第一间非商业 性武馆在百老汇街和四十一街交界处,地方很小,开始只有8名学生,其后搬 往严镜海的汽车库,为的是节省开支(图3-16 )o
李小龙与严镜海亦师亦友,李小龙教了弟子繇春拳(图3-17),严镜海教 了师父在训练体能方面的经验。李小龙便是利用这些体能锻炼法锻炼出那坚强 的身躯。
第二馆同西雅图第一馆一样,突破传统观念,没有种族歧视(图3-18 )0 中国功夫传外国人在当年还是比较新鲜之事,于是引来了三藩市的功夫教头黄 泽民,要向李小龙公开挑战,打算打败了他,逼他不能立足于当地。
这场比武在三两分钟内分出胜负,教头被李小龙追打而败下来。战后李小 龙说:“我本可以在数秒之内结束战斗,谁知他却离开我游斗。”比武当日, 莲达也在场观战,虽然她已有身孕。
李小龙在香港讲手那种数秒解决问题的情况不再出现,是因为他没有黄淳 棵的临场指导,还是他遇到新情况而经验不足,这些都可以研究。但是有一点 却可以肯定,就是这场比武成为李小龙启发新创意的一个转折点,促使他下决 心去发展自己的李小龙技击术。
李小龙认为严格坚持传统的阵地战会过于束缚他,因为它缺乏灵活快速移 动的运动战。他亦发现,全过程都运用阵地战之后十分疲劳,因此开始增加新 的空间于他的武艺之中,探索最适合自己的技术,吸收有用的,摒弃无用的, 加上自己专长的。
回说李小龙在长堤的精彩表演,被当时主办人艾•派克用录像机拍了下来。 而艾•派克的徒弟史伯陵是荷里活最著名的发型师,他也在赛事中观看,赞赏 李小龙的演出。其后艾•派克介绍史伯陵和李小龙见面,因此知道李原是电影 演员,渴望在美发展。
有一次史伯陵替“二十世纪霍氏公司”的蝙蝠侠电视制片人威廉•杜士亚 理发,杜士亚提到他正寻找演员担任新电视片集《陈查礼之子》的角色,于是 史伯陵大力推荐李小龙。
杜士亚立即从艾•派克处借来16厘米影片,观看了李小龙的表演后非常高. 兴,立即约会李小龙。
1965年2月4日,李小龙与莲达同往洛杉矶,在“二十世纪霍氏公司” 试镜。回到奥克兰后,等待安排拍摄电视片集,但是一直没有消息。
在1965年期间,李小龙的家族先后有红白二事,红事是第一个孩子李国豪
(Brandon Lee )在2月1日诞生,白事是同一星期前后的2月8日,其父李海 泉在香港逝世。其后夫妇二人带同儿子回香港,住了四个多月后才返回美国。
李小龙在港期间,除了练功、看书和例行活动之外,亦有同师父和师兄弟 见面,例如他请徐尚田师兄介绍冯石名匠制造木人桩,因为叶问师傅的第一个 木人桩就是冯石制造的。冯石就在徐师傅的长沙湾道13号三楼拳馆内制作, 要为李小龙设计的三种不同新款木人桩制作好几天,因此李小龙下午都要去拳 馆,顺便观摩师兄的教学和练拳。
李小龙要在香港首先发展自己的李小龙技击术,只要在他常去的“克健力 学院”,就可以找到他的追随者。李小龙首创“以无法为有法” “以无限为有 限”的技击哲理,也同样在香港首先灌输给他的追随者了。
1965年6月,李小龙全家回美暂住西雅图岳母家四个月,在此期间再与 旧日学生木村等相聚练功。
李小龙自从总结与黄教头之战,经过在香港一段时日的研究,此时再同弟 子们对练时,步法上和技术上已有很大的变化。例如数年前第一次同詹姆士的 交手,是用繇春桩马的阵地战,现在则是灵活快速移步和拳腿交加的运动战, 此一新打法顿使巨人詹姆士应付不了,可谓是李小龙从香港带回来的“截拳 道“雏形。
李小龙全家由西雅图又回到奥克兰。为了度日,他再将全副心思放在武馆 ±o安顿下来不久就得到开拍的新讯息,于是全家迁往洛杉矶。
1966年4月,由于《陈查礼之子》没能面世,李小龙被预约为拍摄《青 蜂侠》的演员。
严镜海此后仍在奥克兰自己家中车库教拳。李小龙离馆以后,教材内容也 加入了截拳道某些内容,目前严镜海的继承人严万法提供的教材内容,请参考 附录十五。
1966年6月,《青蜂侠》正式开拍,李小龙饰演青蜂侠的武功高强助手 美籍日人加藤一角(图4-1 )o《青蜂侠》在1966年9月至1967年间的电视 季节播映,一共26集,每集半小时。由于加藤的中国功夫武打镜头,令西方 观众大开眼界,从此他在荷里活有了一点名气。此后很多荷里活的名人都是他 的功夫学生。美国西岸较早受到亚洲文化影响,例如李小龙好友“美国空手道之父” 艾•派克、“美国跆拳道之父”李俊九、“美国柔术之父”谢华亮等等都在西 岸,尤其在加州洛杉矶附近。因此李小龙可以多同他们交流,双方优势互补和 互相得益。
李小龙从此年开始到第二年,要为即将公开自己创立的截拳道写作图文并
茂的专书,系统阐述他所独创的李小龙技击术。但因故推迟到他逝世后,由水
户上原整理,并于1977年出版,取名《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图 4-2 )o
J 作,能够有时间去亲自训练学生,并为他前年在香港诞生的功夫命名为“截 k 拳道”。
, 1967年是李小龙一生中值得纪念的一年,那时他已无《青蜂侠》拍摄工
、 此年他出席几个公开场合,担任表演的嘉宾。例如1967年5月在华盛顿
分 出席“全国空手道锦标赛”,1967年6月在纽约麦迪信广场出席“全美空手道 6 锦标赛”,1967年7月在长堤出席“国际空手道锦标赛”。他首次着护具的全
接触格斗表演,启发了空手道冠军乔•路易斯(Joe Louis )0数年后乔在美国首 次(也是世界上首次)成功推行全接触自由搏击擂台赛。
此年他正式开设第主间振藩国术馆,坐落于洛杉矶唐人街的学院街628 号,正式开课是在1967年2月2日。李小龙挑选了菲裔学生丹•伊鲁山度 为助教(图 4-3 )。
在此历史性时刻,上第一课的学生未超过20人(图4-4 )0最后取得截 拳道修业证书的,是在李小龙家中专修截拳道的华裔弟子黄锦铭(Ted Wong)和助教伊鲁山度二人,其余的人取得的是振藩国术或振藩拳道修业证 书,其中有:
Philip
第三馆正式关闭是在1970年1月29日,差四日就是三年了。之后李小龙 专注于荷里活事业。
关于闭馆的真实原因有很多种说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李小龙认为要么 他亲自去教,要么索性关闭。换句话说,谁也不能假借他的名义代替他。
闭馆之前二十日不到,李小龙曾写一信给香港的授业师兄黄淳糅,已透露 他想回港一行,或许他已想回港发展,可能也是闭馆原因之一吧!
李小龙在第三馆所教的原始教材,请参考附录十四。
, Bob Bremer, Don Dunlop, Steve Golden, Alifred and Kurt Haber, Rick Herman, Raymond Huang, Pete Jacobs, Alan Laquno氐 Daniel Lee, Jay Parsons, Ralph Perrault, Jerry Poteet, Paul Robbie, Ozzie Simon, Hayward Soo Hoo, Gerorge Stanbury, Ken Wenseuie, and Ted Wong.1969年4月19日,李小龙与莲达的女儿李香凝(Shannon Lee)出世。
命途变幻两载之暴起暴殒
李小龙在美国本来只是默默无闻的华裔美国人,却有信心成为最红的功夫 电影明星,而不是电影配角,但那时荷里活是白人世界,还未重视功夫片。
1970年1月11日,李小龙写了一封中文信给黄淳棵,透露了他想回香港 的想法和介绍自己的心得截拳道,原文如下[
黄淳糅先生
Mr.Wong Shun Leung
香港九龙弥敦道466号二字
466 Nathan Rd.2/F
美国加州90024洛杉矶 路士柯马理路2551号
淳糅兄:Jan. 11 1970
Kowloon, Hong Kong 2551 Rosemare Rd.
Los Angeles Cal.90024 U.S.A.
1970年1月11日
李 1|<技|»|^ Li Xiaolong Ji Ji Shu
很久没有通信,你好吗?邵在勇(Alan Chaw)从加拿大来信,有问及你 借我用的8mm电影,我真是十分道歉,因为多次搬屋以(已)遗失,本来是
很磨耗的了,故之很小(少)用而失了,十分抱歉。
我在BEL-AIR买了一新屋,有半英亩大,很多树是牧场风格,在山顶上 近Beverly Hillso再者,除了我的儿子Brandon外,我有一位七个半月大的女 儿Shannon。你有再结婚吗?请代问候你的姊妹。
近来我组织了一间制片公司,且写了一本“Silent Flute”故事,由James Cobum和我主演,Stirling Silliphant编剧,他是金像名作家(“In the Heat of the Night”),我们预备作第一次荷里活武侠片很有成望,大约六月左右开镜,
[1]此信的“()”内字句,是由作者加上去的解释。
所有合作的均是从我学习的,将来Steve McQueen可能又有合作,我对于这筹 划万二分兴奋。
至于武道方面,我形(仍)然是日日修习,与一班徒弟和朋友每星期会两 次,无所谓是西洋拳、跆拳道或摔角,派别是无所谓,只要和和气气不要反面 而矣。自从66年开始认真去练习后(护具手套etc),觉得以前的偏见是错了, 因此改叫我的心得练出的为截拳道,截拳道只是名称矣,至紧要还是不要为局 部偏见而练,当然我是日日练走,修习工具(拳、腿、摔etc),日(日日)要 提高基本条件。拳理虽是要紧,现实的还是重要,两者虽(需)要。我是感谢 你和师父在港时多多指导我繇春门径,其实是多得你使我多去走现实路,由 (尤)其是在美国的西洋拳家,我也多和他们练,很多所谓繇春名家,我希望 他们不要自作勇为去和他们打!! !
我可能会回港一行,希望你还是住在旧址,知交朋友我们要多叙首,谈谈 往事,真是何不乐为?见到叶师父请代问候。
1970年春,李小龙携国豪回港。他受到热烈的欢迎,因为以他作为一个 香港人,能够打进荷里活的圈子,在当时是十分轰动的事情。
李小龙这次回港虽然受到热烈的欢迎,但仍然返回洛杉矶,一方面继续为 荷里活名人授武(徒弟包括史提夫•麦昆、占士•高宾、李•马荣、占士•加纳、 渣巴、施里芬、波兰斯基等,每小时150美元,有史以来全美最高价),另一 方面在徒弟兼好友的编剧家史达灵•施里芬(Stirling Silliphant)安排下,参加 了《盲人追凶》电视连续剧第一集的演出。
第一集名为《截击拳头之道》,实际是截拳道的译名。这一集的剧本主 要由施里芬撰写,李小龙则作了润饰,效果非常好,李小龙对众多赞美十分 高兴。
李小龙在电视剧中担当双目失明的保险公司侦探之好友,被要求教他搏斗 之法,因而盲探反败为胜。
李小龙的演出,提高了知名度,收到的影迷来信竟比主角还要多。
李小龙锻炼时不慎背部受伤要卧床多月。在此休养期间,他开始用文字阐释武道,原想1971年可以完稿,但只完成了一部分,就因为电影事业搁下 来了
李小龙以前曾为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筹拍《无音箫》,花过很大心血,但无 果而终。最近又有华纳筹拍功夫题材的电视片集,也曾邀请他去面谈,但仍对 东方面孔主演西方电影有保留。因此,先回港拍功夫片,成功后再回荷里活发 展,就可能是李小龙的最佳选择。
李小龙重返香港的反应仍然十分强烈,有很多邀请拍片的电讯和函件。他 最早曾想同邵氏公司合作,但条件不合。当时邹文怀的嘉禾公司成立不久,为 了扭转弱势,曾派了导演罗维的太太刘亮华,带着优厚的条件去美国当面同李 小龙商谈,游说拍片。
1971年6月28日,李小龙正式与嘉禾签署拍片合约。
李小龙第一部为嘉禾拍摄的是《唐山大兄》(图5-1),由导演罗维于 1971年7月带队去泰国拍摄。
浏览1,05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