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自身的智慧与潜能的探索和发掘上,李小龙应该是做得最好 的一个。不由得让我们回想起这句话: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只是要 让它发光。

李小龙的意义首先源于他超人般的意志力和永不言败的精神。 李小龙告诉我们,无论资质如何,只要经过奋斗都可以成功,这并不仅 限于武术或者电影。

李小龙生来很普通,甚至身体素质比普通人还要差些,但他始终 坚信自己可以成为最伟大的武术家和明星,20多年来在没有任何督促 的情况下努力不辍,不断地超越自己,追求身心的完美和体能的极限, 他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才有最终的成就。即便是他最潦倒的时候,也依 然坚信自己做的事在将来是大有意义的事。他的意志非常人所能达 到,但这种精神却的确曾激励过无数的人。

其次在于李小龙的思想的魅力。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被某些思 想、理念甚至是某些人控制,但李小龙的思想是绝对自由的。

李小龙绝非一介武夫,相反他是少数能够拥有完整的精神世界,并 且从思想中得到乐趣的人之一,他不迷信权威,对一切都充满疑问。李 小龙除以武入哲之外,更从尼采、道、禅等各种哲学中汲取营养,他的为 人处世的方式,他的观念与思想无不让人佩服。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自由 的思想者,一个人格健全的武者,一个追求真理的完美主义的智者。

当然,人们喜爱李小龙更源于他的个人魅力。由于时代等方面的 缘故,李小龙的电影大部分都是相当粗糙的,针对李小龙本人的造型、 化妆、用光等更是极为可笑,但李小龙的表现仍然魅力四射。无论是 《猛龙过江》中的热血青年,还是《龙争虎斗》中的坚毅武者,都让人过 目不忘。生命可以死去,形象却可以是不朽的。李小龙的银幕魅力来 自于他自我磨炼出的坚毅自信、无所羁绊的性格,电影形象只是李小 龙个人魅力的一部分,就像曾为李小龙做特技人的成龙回忆的那样: “即便是走路的时候,这条龙也散发出不可阻挡的魅力。”

李小龙是多才多艺的,他的诗、画、舞、哲学思想都令专业人士所 佩服,他的截拳道理论对人们的启发绝不止于武术一道,所以他的崇 拜者来自各种不同的职业。李小龙的个性与智慧和他在武术上技到 无心的境界,使李小龙在银幕上的打斗充斥着令人拍案叫绝的神来之 笔(当然仅限于由李小龙控制的两部影片中),在功夫电影方面,李小 龙是一位伟大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在很多方面甚至是后无来者的。如 果你能够真正看懂这些动作,你会发现它们一点儿也没有过时,它们 甚至是不朽的。

李小龙是一个不朽的名字,他不只属于电影或武术,甚至也不只 属于中国。他超越了民族也超越了这个时代,永远提醒着人们:人之 潜能无限,珍惜生命的每一秒钟。

本书由戴玉龙策划,段洁编著,许桂英、沈晓英、杨龙、贺庆平、刘 伟、刘荣、刘云喜、陈璐、马洪博、石雨、王连喜、李天生、陈谦、孙夫才、 鲍金、杨娴等同志参与了前期资料搜集整理工作。感谢中国经济出版 社领导的支持及编辑富有创意的深度加工,使本书得以尽善尽美,并 顺利出版。.

■ 李小龙大事年表 ■

1940年11月27日早晨辰时(龙)时,在美国三藩市(旧金山) 的唐人街的中华医院里,李小龙诞生。

1941年2月,李海泉把仅3个月大的李小龙搬上银幕,这就是 李小龙的处女作《金门女》。

1941年3月底,李海泉举家返回香港。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李小龙开始了其动荡不安 的童年。

1946年,6岁的李小龙作为童星,正式演出他的首部影片《人之 初》,并获得极大的成功。

1946年9月,6岁的李小龙进入了香港名校拉萨尔书院小学部 就读。

1950年,10岁的李小龙主演了电影《细路祥》,影片后来被称为 是50年代香港影坛的力作。

1953年,李小龙第一次在巷战中被人痛击而倒。

1954年,14岁的李小龙开始学跳舞,后获香港恰恰舞大赛少年 冠军。

1954年,李小龙师从名师叶问,开始系统学习咏春拳,成为“街 头小霸王”。

1955年,16岁的李小龙勉强读完了初中,进入圣查米耶尔书 院的高中部就读。

1957年,17岁的李小龙代表校方参加全港中学校际拳击赛,在 师兄黄淳梁的指导下,以娴熟的“东方式拳击”大获全胜而得冠军 名衔。

1958年,李小龙拍了他离港前最重要的一部影片《人海孤鸿》。

1958年11月,李小龙只身离开香港,抵达美国旧金山闯天下。

1959年1月,他离开旧金山到了西雅图。同年李小龙进了当地 的爱迪生高级职业学校补习英语。

1959年,李小龙结识了后来给他在事业上以很大帮助的挚友木 村。木村亦放弃了所擅长的柔道而改学中国功夫,这时木村已经36 岁,他比李小龙大17岁。

1960年,19岁的李小龙在西雅图开设了他的第一间武馆“振藩 国术馆”,下决心要独创一门武术。

1961年,21岁的李小龙顺利考上了西雅图华盛顿州立大学,主 修哲学。

1961年,李小龙还把武馆迁到学校附近的一个停车场内,十多 年后中国功夫风靡一时,正是从这间不太起眼的小武馆开始的。

1962年,应朋友严镜海之邀,李小龙到奥克兰与其进行了广泛 的交流,并认识了柔术高手杰依。

1962 -1963年,李小龙曾被美国政府征为预备役军人,准备开 赴越战战场。

1963年,即在李小龙上大学的第三年,他认识了美国著名空手 道大师埃迪帕克和拉尔夫•卡斯特,此两人均为李小龙生平中的关 键人物。

1963年秋,李小龙认识了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学生莲达爱米 莉,这是一位具有英国和瑞士血统的美国姑娘。

1963年,李小龙正式出版了他生平唯一的一相专著《基本中国 拳法》。

1964年2月,李小龙与莲达在西雅图教堂举行了婚礼。

1964年6月,为了到风气较开放的加州去发展事业,李小龙夫 妇双双辍学。

1964年8月,李小龙携妻子移居加州,并与美藉华裔名家严镜 海合办了一个“振藩国术馆”。

1964年,李小龙参加了全美空手道冠军大赛,这是李小龙一生 中的转折点。在这次盛会中,李小龙结识了共同出场表演的美国著名 武术家达尼.伊诺山度和著名跆拳道教育家朱瑞,当时朱瑞是32岁, 李小龙23岁,后来,伊诺山度成了李小龙的弟子;此外,在这次盛会 中,李小龙还结识了成为良师、益友和高徒的两届空手道大赛冠军查 克劳力士。

1964年初冬,加州长堤举办的世界空手道大赛上,李小龙又应 邀表演了自己的独创拳法截拳道,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也是他功 夫事业上的一次飞跃。在这次盛会上与李小龙一同表演的还有“美国 跆拳道之父”李俊九。

1965年初,李小龙又从奥克兰搬家至洛杉矶,进了 “20世纪福 斯电影公司”的演员学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正规表演训练。

1965年2月1日,李小龙之子李国豪出生于加利福利亚州的东 奥克兰医院。

1965年2月底,李小龙之父李海泉谢世,李小龙携妻儿回香港


  • 奔丧。

  • 1965年8月,李小龙一家三口离开香港返回洛杉矶。

  • 1965年年底,李小龙参加了美国电视连续剧《青蜂侠》的拍摄, 任2号男主角。由于李小龙演技出众,其风头压过了饰主角的威谦士 —筹,而引起轰动。

  • 1966 -1967年,《青蜂侠》陆续播出,此后李小龙又连续在电影 《盲人追凶》等片中客串演出,并收了一大批名人学生为徒,如史达灵

  • 施里芬、詹姆斯•高宾等。

  • 1967年,李小龙在伊诺山度与泰德王的帮助下,完成了《李 小龙技击法》一书的初稿,后来该书由乌耶哈拉整理出版并发行。

  • 1967年,李小龙在洛杉矶贝尔区买下了一幢带有花园草坪的住 宅,并拥有了自己的德产名牌汽车。这一切是李小龙开始成功的 标志O

  • 1969年初,李小龙写下了他著名的预言:“从1970年开始,我会 赢得世界性的声誉……”

  • 1969年,李小龙客串演出了好莱坞米高梅公司的影片《丑血喋 闻》,主演由其弟子詹姆斯担当。

  • 1969年,李小龙与施里芬共同策划的中国功夫片《无声笛》告 吹,这使李小龙在戏中担纲演出的梦想成了泡影。

  • 1969年,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出生。

  • 1970年,李小龙因腰部扭伤卧床达半年之久,在卧床期间他写 出了《李小龙截拳道》一书的手稿,后来该书由其弟子吉尔特约翰整 理出版,并成了阐述截拳道武道哲学及技术结构的权威性经典名著。

  • 1970年,李小龙携妻子及儿女回香港渡假,并与香港电影界进 行了初次接触,同时应邀在电视台做了精彩表演。

  • 1970年7月,李小龙受香港嘉禾电影公司之邀,回港签约,并去 泰国拍摄了《唐山大兄》一片。自此,李小龙踏上了其一生中最辉煌的 从影之路。

  • 1970年8月,李小龙在华人武师陈阿金的安排下,与一位泰国 拳王进行了一次友谊性较量,战而胜之。

  • 1971年10月,《唐山大兄》在香港公映,结果该片打破了当地 影片的最高票房记录,李小龙在一夜之间成了影坛中的“天皇巨星”。

  • 1971年12月9日,李小龙的第二部影片《精武门》公映,该片 的票房收入达400万元港币,这是一部体现李小龙个人风格的影片, 也是李小龙生平表演最逼真的一部影片。

  • 1972年夏天,李小龙认识了刚出道的丁佩。

  • 1972年夏天,李小龙举家搬入九龙塘高级新居“栖鹊小筑”。

  • 1972年春天至当年年底,李小龙曾牵头筹组了 “香港演员工 会”,结果因孤掌难鸣而告吹。

  • 1972年下半年,李小龙组建了自己的电影制片公司——“协 和”,并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猛龙过江》。

  • 1972年12月30日,《猛龙过江》公映,在世界上引起了极大的 轰动,其票房收入超过了 500万港元。

  • 1972年秋,《猛龙过江》刚停机,李小龙便又开始投拍《死亡游 戏》。

  • 1973年元月,李小龙放下手中的《死亡游戏》而开始投拍美国 华纳公司的《龙争虎斗》。

  • 1973年5月10日,在为《龙争虎斗》配音时,李小龙突然昏倒。

  •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与嘉禾总裁邹文怀赴女演员丁佩家 商讨《死亡游戏》剧本。晚9时45分,李小龙昏迷不醒,被送往伊丽莎 白医院急救,11时30分死亡。

  • 1973年7月25日,在香港有数万人为李小龙举行了葬礼。

  • 1973年7月28日,在美国西雅图湖景墓地,李小龙生前好友又 为他举行了美式葬礼。

  • 1973年8月19日,《龙争虎斗》在美国公映。

  • 1973年10月18日,《龙争虎斗》在香港公映,创下了史无前例 的票房记录。

  • 1978年,由嘉禾公司与华纳公司补拍了《死亡游戏》。

浏览97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