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龙争虎斗》.不论在投资还是制作人员的配备上都只能算是 好莱坞C级,即三流制作。制作团队中,名气最大的算是华纳前副总裁温特杜 尔,其他从导演罗伯特•高洛斯、编剧麦克•亚伦到其他演员,都算不上好莱 坞一流。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出,华纳对与李小龙的合作还是抱着一种尝试的态 度,能成功当然最好,不能成功,也不会带来太大的损失。但是对李小龙而 言,能够在一部好莱坞影片中出任主角,已经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飞跃,他必然 会以更加执着认真的姿态投入到影片的拍摄中去。然而正是这种“过分”的执 着认识,使得《龙争虎斗》的拍摄过程比之前几部影片更加艰难、更加一波三 折。

《龙争虎斗》是一部好莱坞模式的中国功夫电影,与《唐山大兄》《精武 门》《猛龙过江》一样,影片的故事情节依旧十分简单,讲述的是两位少林 高徒之间的恩怨故事。这两个少林弟子一个姓韩,一个姓李。韩在学成功夫 后叛出师门,买下一座孤岛以王者自居,还收买了一群亡命之徒在岛上经营 毒品生意。韩还规定,岛上的人一律不准携带武器,也不许外人出入,除了 三年一度的世界比武大会。李小龙在片中饰演另一位高徒李,他的姐姐遭人毒 手,下手之人正是韩的手下。为了给姐姐报仇、为武林除害,李接受了师门的 委托,准备前往孤岛为少林清理门户。与此同时,国际刑警也找到了李,委托 他利用三年一度比武大会的机会查清岛上贩卖毒品的真相。李以选手身份顺利 潜入孤岛,但是拒绝参加第一天的比赛,因为他不想过早的暴露自己的功夫, 以免被韩注意。当晚,李秘密潜入孤岛地下室进行调查,发现里面是一座巨大 的毒品加工厂,还关押着很多强迫接受毒品试验的老百姓和被迫染上毒瘾从事 贩毒工作的女子。在第二天的比武大会上,李在擂台上迎战韩的得力干将敖家 达,敖家达正是杀害李姐姐的凶手。李一上场就以超乎常人的出拳速度,三次 把敖家达击倒在地。恼羞成怒的敖家达自知不是对手,就砸碎两个酒瓶子企图 暗算李,李本不想杀人,但他别无选择,在一记招牌式的飞踢后,终于将仇人 击毙在擂台之上。比赛结束后,韩看中了美籍高手卢柏,并将他骗到地下室,

威胁他加入自己的团伙。就在这时,李也再次潜入地下室,企图用电报向警方 求援,却触动警报器,引来大批守卫。一番恶斗后,李被韩设下的机关所困。 韩没有立刻处决李,反而把他押到比武场,让卢柏与李对打,以此考验卢柏是

否真的归顺自己。没想到卢柏不但没有向李动手,反而击败了韩派出去的大力 士,与李一起杀出重围。韩恼羞成怒,派出所有手下追杀二人,一场以二敌百 的大战就此拉开。与此同时,被韩关在地下的岛民得到内应的帮助成功越狱, 如潮水般赶到比武场增援卢柏与李。韩见大事不妙,便逃回一间密室躲藏。李 追至密室,才发现四周的墙壁上全是玻璃,险些被韩暗算。这时,李想起了师 父的教导“打败幻影,就是打败敌人的真身”,于是愤怒地击碎了密室里的 玻璃,用一记强有力的侧踢将韩踢向布满矛尖的墙壁,终于为师门清理了门 户,铲除了最大的毒枭。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其剧本的创造过程却足以用“惊心动魄”来形 容。

“-1团糟,不能用! ”这是李小龙看完美方剧本后的第一反应。在这里我 们姑且不论美方剧本到底写得如何,但是从李小龙的一贯作风看,但凡只要不 是他亲自操刀的剧本,就〜定是不能用的。编剧亚伦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了一名 好莱坞专业人士的职业操守,面对李小龙这样一条“暴龙”,他依旧能和颜悦 色地耐心询问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还客客气气的请李小龙提出修改意见。李小 龙还是那个态度——你们美国人根本就不了解中国功夫,不了解中国功夫,又 怎能写出原汁原味的功夫剧本,既然写不出这样的剧本,又为何要打肿脸充胖 子拿个乱七八糟的本子来给我看?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唐僧啊! ”此时的李小龙就像《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恨不得能把 亚伦这烦人的牛皮糖一棍子打飞——他不怕翻脸,最好亚伦负气而走,但不知 道是有意还是无心,好莱坞派给《龙争虎斗》的编剧亚伦是个极有耐心的老好 人,成天没事就围着李小龙讨论剧本,而且态度极为诚恳,不论李小龙怎么发 火,他都能不温不火地完成每天的工作。李小龙只好找到制片人温特杜尔,指 责华纳存心想把剧本搞砸!

当时的温特杜尔并不了解李小龙只能“顺毛捋〃的性子,他也受不了李小 龙的无理取闹,拿出合约与李小龙理论,说李小龙的言行已经超出了一个演员 的职责范围。李小龙更加愤怒了,当即罢工,扬言只要不撤换亚伦,他就拒绝 再拍摄《龙争虎斗》。

李小龙的言行引起了美方制作人员的强烈不满,甚至有不少人提前离港。

如果影片不能顺利拍摄,最大的责任不在李小龙,而在制片人温特杜尔,是他 没有协调好各方关系。温特杜尔没有办法,人是他请来的,现在出了问题,也 只能由他出面解决。温特杜尔找到了邹文怀,两人商议之下,决定做两手准 备:一方面劝说亚伦搬出现在的住处,在另一家酒店继续履行职责,不让他出 现在李小龙视线中;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李小龙罢演的准备,即在缺少主角的 情况下先就其他次要镜头进行拍摄,然后寻找李小龙的替代者。

所幸的是,李小龙在得知亚伦离开后,这才前往剧组开始正常的拍摄工 作。然而好景不长,李小龙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再次宣布罢演,原因竟是他在 九龙街头看到了已被“驱逐”的亚伦!原来,亚伦离开剧组后,仍然是整个编 剧团队的核心人物,中方编剧只是在要紧处前往他下榻的酒店商讨剧本事宜, 别的时间就非常清闲。亚伦闲来无事,便经常离开酒店在香港各处闲逛,这才 与李小龙不期而遇。

面对李小龙的暴怒,温特杜尔再无办法,只好让亚伦离港返美,影片这才 得以继续拍摄。对美方工作人员来说,这10个星期的日子无疑是难熬的,李小 龙是个完美主义者,他对《龙争虎斗》的要求大大超过了之前的任何一部影 片,对片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要冥思苦想、反复设计。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李小 龙先后7次受伤,最严重的一次竟在手上缝了 12针,但这些困难对他来说都不 算什么,在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同时,李小龙也要求剧组其他成员必须做到尽善 尽美,尤其在细节上,更是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李小龙的“专横”让《龙争虎斗》的拍摄一度曾处于停顿状态,拍摄时间 也从计划的4个星期延长到了 10个星期,成本投资也从原来的50万美元上升到 了 80万美元。导演高洛斯曾这样说:“这是个奇怪的地方,香港人对什么都说 ‘行’,但并不是真正的‘行’,他们只是答应你,很快地就会忘记这件事, 当你问他们是否办妥时,他们会茫然地看着你,你不得不再去讲一遍,这在好 莱坞可绝对不允许。当然这是中国,我们不能强求他们按照我们的方式去做, 他们有自己的交际文化!……在电影剪辑方面,我们时常发生冲突,好莱坞的 导演喜欢从多个角度选取镜头,而香港电影圈除了把镜头连接在一起外,似乎 不愿再去尝试新的拍摄方式。……我们还得妥协现场直接录音的习惯,因为香 港人不习惯现场录音,他们总时在拍片时说个不停,想让他们静下来,是很困难的事!……电影最后那场200名临时演员的戏,我甚至都不知道如何指导那 么多没有表演经验的人去演,你要知道在好莱坞,任何一个临时演员都有着很 深的表演功底! ”在这段“艰难”的拍摄过程中,最让高洛斯吃惊的是香港人 的迷信,“明明是答应租给我们一艘船,可是到了用船那天,船主却说不是黄 道吉日,天时不利,于是船也就没有了。”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把这一章的标题定为“狂暴1973” ?实际上,从 回港开始,李小龙的性情就在一点点发生变化,变得越来越执拗,越来越专 横,甚至有些不可理喻。即便如此,李小龙还是拍出了一部又一部叫好又叫卖 的影片,在事业和性格上都达到了一种近乎“狂暴”的状态。就像是一根弓 弦,拉得越紧,射出去的箭威力越大,同时崩断的可能性也越大。而让李小龙 变得“狂暴”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对自己、对他人在做事上的严格要求, 另一方面则是巨大的压力,他太急于向世人证明自己,太急于要做出成绩,因 而在情绪上走进了死胡同,越来越接近崩溃的边缘。

幸而,李小龙身边还有两个一直保持着头脑冷静的人,一个是邹文怀,另 一个便是他的妻子莲达。

浏览61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