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李小龙的要求,踏前攻击时,拳未碰触到对方之前,前脚绝不可先落地,因为身体重量并非 完全落在拳头上,而是落在两脚上,脚先落地的话,脚的支撑力反而抵削一部分拳力,同时也有碍动 作的灵巧发挥。利用后脚踏地前蹬,能够有效地增强出拳打击时的力量。
3.后手直拳
在截拳道中,后手直拳攻击的劲力甚强,是相当有威力的。这种拳法可用以反击或组合攻击, 而且其力量要比前手大得多。
【后手直拳的特点】与前手直拳相仿的是,身体应随着拳移动,既可利用身体移动来获得更大 的力量,也可以十分有效地降低对方的防御效果。
据李小龙解释:后手直拳不妨经常使用,倘若时间取准,发拳正确,此拳威力极大,也较其它拳 法安全些,这是因前手已将对方的防线撕开之故。
在搏击中,为了提高后手直拳的实效性,李小龙提出了以下两点要求:
第一、迅速以腰为枢纽,快速地转腰,使肩与鲁先手臂而动。
第二、全身旋转,将身体重量由一只脚移至另一只脚,并以腰为轴快速旋转,加快左手的冲击速 度。在这里,腰的扭转练习是学习出拳的基础。
【运用方法】运用时,由戒备势开始(图108),前手上置,以防对手反攻;左拳自然发出(图 109、图110)要运用后腿蹬地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增加左拳的攻击力(图111),将对手于瞬间击倒
在实战搏击中,出拳时肩膀的最高点,应恰与自己所欲攻击的目标在同一高度上。倘若遇到较 高的对手时,可不妨抬起脚跟,出拳重创其头面部。一旦攻击对方胸口时,出拳前两膝应微屈些,使 自己肩膀位于对方胸口高度,使对手难以应付。
【动作要领】攻击时,脚后跟微抬,并向外展,使大腿肌肉象弹簧般随时可移动或踢起。移步 时的步幅需够及对方,出拳时亦须瞄准,并贯穿对手。为确保攻击效果,直拳与进步需连成一气,协 调配合好,以全身的整劲去创击对手。同时,须保持右手的防御戒备,随时协助前手连续攻击对手。
截拳道的理论还认为,直拳无论是用来攻击或防御,做动作的时间均较其它手法为短。并且一 拳出击时,另一拳则收回,此动作需熟练、轻松、正确,方可在实战中运用自如。
后手直拳是长距离攻击法,若克敌制胜,则发拳需如箭般地快速,且事前决无一点征兆。此外, 后手直拳越直越具威力,越直则攻击距离越远。
4.前手勾拳
李小龙经常对自己的学生说,对付一位擅长于防守的对手,前手勾拳是攻破其防线的唯一手 段。即利用前手勾拳迫使对手改变姿势,进而制造机会,再以其它拳法追击并击倒或击伤对手。
【前手勾拳的特点】所谓前手勾拳,即通常所说的水平勾拳。它是利用身体的侧摆和转动,带 动肩、臂的摆动来实施攻击的力量型拳法。
在搏击中,使用前手勾拳攻击目标时,拳头所经过的是一个高度与鼻齐,向前、向上而突然发出 的弧线运动轨迹。前手勾拳区别于其它拳法的最大特点是,在于接触目标的瞬间,手腕猛力地旋转,故此具有撕裂力,商中距离重创型拳法
前手勾拳也是贴身近战时的利器,因为攻击是从侧面而来,所以对手将难以预防,而且为了增 大打击的威力,可在击中对手的瞬间,再猛地旋转拳面,以增加攻击效果。
【运用方法】运用时,由戒备势开始(图114),向左转体带臂,肘微屈(图115 ~图117),使右拳 前送并成横向从右向左运动(图118),将拳头重重击向目标(图119),将其击翻或击倒在地(图120、 图 121)
当右脚摆前而击打左手勾拳时(图122),左脚蹬地,身体猛向左拧转,左拳弹射而出(图123), 避开对手“中线视觉”的同时,直捣其下巴或太阳穴等致命要害处(图124),令敌防不胜防,并将其 击伤或重重击倒在地(图125、图126) 
【动作要领】在击中对手之前,要借助迅猛的转体动作,加强出拳的力量和速度。为了使打击 更具有爆发性的力量,应利用流动内力来翁加手的力量。有力的一拳,还取决于准确的时机。
5.交叉拳
在实战搏击中,交叉拳是一种介于直拳与勾拳之间的打法,而且攻守兼备。
【交叉拳的特点】交叉拳的打击距离相当长,速度快若闪电,其攻击动作好比由铁链系着的钢 球击出一般,选准.目标,迅猛击打。
不管攻击对方头部或身体,所有的交叉拳均有手肘特别的角度和臀部前突的特征。另外,腿的
蹬地,可加快身体旋转速度,亦会使身体微向上,这样再配合手肘屈伸和身体转动,方为“纯正”的交
叉拳。
【运用方法】运用时,由戒备势开始(图127),以左脚掌蹬地前冲,并旋右臂向前沿直线冲出 (图128),在猛然呼气发力的同时,用右拳重击对手的头、面或颈部薄弱环节处(图129~图131),给 其以致命重创。其剖面图如
【动作要领】交叉拳打击时的关键是:脚跟、腰、肩应配合出拳做扭转。而身体重量则落于前 脚以稳住前半身的重心,并以前脚为支撑点以提高后半身的扭劲,且凝聚全力于拳面,发拳于一瞬 间。
随着后(前)拳的突击,借身体的扭力,使后脚前移数寸以强化攻击力,而前(后)手则借上身的 扭转力道往后拉回,以便与左(右)臂配合以形成强大而出人意料之外的有效重击。
- 崩拳
崩拳是中国诸拳法技术中的第二名拳(劈拳为第一)。在中国的武术史上,长于崩拳的名家比 比皆是,其中以郭云深为皎皎者,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之美誉。
【崩拳的特点】崩拳的动作注意一气呵成,有舟行浪头之势,其形似箭非箭。古拳谱云:“身如 弩弓发,手似百箭穿°”
根据李小龙的解释,崩拳的运用可分为长、短两种打法,其中以短距离打法为最出色、最强劲。 李小龙曾以该拳法在加拿大功夫协会创下了击拳的世界纪录,而使观众大为震惊。
首先,应缓缓地聚集能量,再突然释放出去。出拳前,手腕先向内微旋,在冲击的刹那,再瞬间 外旋,以增加攻击的螺旋劲。在出拳时,李小龙熟练地运用了转髓的外力和内力而产生的爆发力进 行攻击。
【运用方法】运用时,可由戒备势开始,先将身体前移以欺进对手,然后再出拳击打。其手型 如(图96)所示的日字冲拳。
【动作要领】李小龙认为崩拳出入不离“中”,且出手似箭向前乘虚打出,同时身如弩弓,出入 中道,一鼓作气,勇往直前。
身体前冲的惯性,强劲的腰力,爆发性的肘关节突伸及臂腕上的螺旋钻劲,是促成崩拳有效打 击的关键所在。
- 90。崩击法(翻背拳)
在截拳道中,90。崩击法是所有拳法中突发性最大的拳法之一,它虽不是最快和最有力的拳法, 但却是一种可以充分运用手臂抽击和手腕抖动发力的打法。
【90。崩击法的特点】由于该拳法迅速、准确,而又神出鬼没,所以不易为对手觉察,可打对手 一个措手不及。
在实战中,本拳法象摆动一般地打击而不是直击,这就意味着在打击过程中可以施加更大的惯 性打击力。其次,手臂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动作的自由度,可以更加有力地挥拳猛击。
【运用方法】运用时,由戒备势开始(图133),先用左手抓住对手攻来的右手腕(图134),同时 猛挥右臂以蓄力(图135);接下来,在左手用力后拽的瞬间,将右手狠狠击出去重创对手的太阳穴 空当处(图136、图137),将其击昏或击倒在地(图138)。

【动作要领】在实战搏击中,前手应在不泄露意图的情况下直接使用该拳法,而不是大幅度的 横抡,以免暴露打击的意图或拉长攻击距离。
据李小龙解释,在进攻时,抓住或抵住对手,从而使其身体的某一部位无法活动,这是保证自己 安全的好办法。例如,当一只手牵制住对手时,则另一只手就便于攻击了。这种方法亦可作为反击 和闪避时的保持手段,从而击敌以措手不及。
有力的刁抓、扭拧或制约对手的手,可造成对手反应能力的降低,或迫使其过早躲闪而失去对 自己的控制。同时,脚也可用来牵制对手的脚以防止其起脚。在实战中,如果能擒住对手的手,并 向前靠近,则可限制对手的防守和反击。当然,紧接给予对方的背拳打击也将是致命的。
8,上击拳
截拳道中前手或后手的上击拳,常能有效地运用在近距离作战之时。也就是说,一旦贴近对 方,即会有甚多的机会来运用此种短而狠的拳法。
【上击拳的特点】李小龙常用上击拳来作为攻击对手头部的武器,但他认为欲有效运用本拳 法须事先明确一点,即除非己方洞悉对方的企图,否则若头下垂或身体前俯,只会使自己挨上致命 的上击拳。
出拳时,身体微摇晃,拳心向内稍向下(图139), 一记重而狠的上击拳常由稳固的马步而发,因 此需练习在击中对方的情况下才出拳。攻击前先迫使其后腿至擂台绳边或角落,别浪费力气在发 空拳上,若对手先出拳,则谜开,不等对方有机会逃走,即施以反击。
【运用方法】由戒备势开始(图140),双腿先保持弯曲,出拳瞬间再突然撑直双腿。在攻击接 触至目标时,微垫起双脚,当右拳出击时,身体重量较倾向右脚。倘若对方因前冲而使身体前倾,这 正是很好的时机,可先沉左(右)手(图141、图142),再猛然“铲上去”(图143),去重击对手下须(图 144),将其击翻在地。如果时机与角度允许,可重击对手的肋关节致命要害处(图145)

【动作要领】在贴身近战时,须迅速闪进,即前脚踏近对方,在同一瞬间,身体下闪至上击拳攻 击方另一侧。做动作时,双腿须微屈,且越收越好。为保持平衡,后脚尖须适当地外转。再者,如配 合侧向移步,上击拳也是一甚好的攻击方法,因侧方移动同时也是闪躲,可以攻击正在移动的对手, 特别是重心不稳的对手。
- 拳据击法
与90。崩击法相仿,拳据击法亦是一种攻破对手防势的有效手段,不同的是,它是用拳轮进行击 打。
【拳槌击法的特点】拳推击法是利用身体的侧摆和转动带动肩、臂的摆动,通过拳轮击向目 标。由于拳轮处的硬度较大,故其打击力较强。但其动作幅度较大,易被对方发觉,不易击中目标。
【运用方法】在截拳道中,多不用这种拳法做引拳,而是与其它拳法配合使用。拳植击法主要 有两种打法类型:一是纵弧形劈击法,二是横弧型反击法。其中,以后者为最常用,且常用来攻击对 手的头部、太阳穴、颈部与侧肋等薄弱要害处。
【动作要领】李小龙认为,如果肘关节和手腕的反弹力不起作用的话,则打击力将减半,所以 要充分利用它。
打击时,须使小指侧的肌肉绷紧。此拳技虽不尖锐,仅属钝拳,但却具有沉重的压迫之力。李小龙在运用拳击法的同时,还用左手将敌手拉向自己,以强化右手的打击力,并向其发出 半圆弧型的重力打击,给其以迎面重挫。
- 勾拳
李小龙经常说,勾拳是一种以腰为轴发出的攻击法。如果你经常观看或参加拳赛,便会知道勾 拳在近战中的威力,一记漂亮的勾拳往往能使对手败北。
【勾拳的特点】勾拳在出拳时,要求首先要放松、自然,并与弹射出的动作配合好。但同时需 保持屈肘动作的紧密,而绝非弧度过大的环形出拳打击。
在截拳道中,勾拳与其它手法一样,均可由戒备势直接发出,但多用于直拳等虚招及灵便的步 法来迫近对手后,再用勾拳连续重击,去重创对手。
切记,在勾拳的运行过程中,手臂的挥动是身体转动的结果,当身体带动转肩时,必须随之带动 手臂迅速转动。如果运用得突然,前挥的手臂就会象离弦的箭一般向前击出。此外,用勾拳攻击 腹、肋部效果更佳,因身体的躲闪能力与灵活性远比头部差得多。
李小龙认为,勾拳还是一种很好的反击或补充打击手段,基本上用于近距离进攻,以对付想凑 近的对手。当对手未能脱离打击范围时,可用勾拳重击。
【运用方法】运用时,由戒备势开始(图146),重心移向前脚,体位微下沉(图147),腰部和左
腿瞬间挺直,借挺展力量,带动手臂,将拳由下向上、由后向前勾起,去重创对手的心脏或肋关节等 致命空当处(图148、图149),将其击伤或击倒在地(图150)o当然,亦可用后手予以有效猛击

【动作要领】勾拳的幅度不应过大,出拳的手不要在出拳之前收回或下垂,否则就会暴露攻击 的意图。如果采用前手勾拳,必须跨步跟上,以确保能击中对手。
前脚需向外略抬高,使身体能随意地旋转。一旦攻击对手下颊部位时,肩需保持高抬之位置, 以获得最大的杠杆作用。
当用左勾拳时,前手需高置以屏护自己的脸部,并用右手肘来保护体侧的肋骨部位,另外,前手 上勾拳亦是贴身近战的良好武器,它由侧方而入,为对方视线所不及,更因其可避开对手的防线而 攻击。在李小龙的技击武库中,他认为练习勾拳时最难学的一点是:身体并不过分扭转,但却能有 效的出拳。
(四)截拳道的肘法攻击法
据李小龙说,自己所独创的拳脚功夫不象某些人宣传的那样超凡入圣般的神奇,或是仅是东摘 西取的东西武技的简单罗列和组合。“截拳道的范围的确很广泛,它的存在和实质充满相对性。所 以,习者可能会觉得它很简单,亦可能觉得它无从捉摸,这一切感觉,都要视习练者的观点和悟性而 定。”
肘法在实战搏击中,属于近距离攻击技术。由于其技术结构在于充分发挥肘部的生理结构的 攻击力,以及较好地发挥身体的整体劲力,故此肘法如果运用得准确,在搏击中的攻击力与威胁性 是很大的。众所周知的泰国拳,就是以肘法犀利而令人称绝。在传统武术中,也有“宁挨十手,不挨 一肘”的说法,可见肘法的威力之巨大。
- 肘法的练习要点
李小龙生前将肘击法练习的要点总结如下:
⑴运用时均以肘尖击出,而勿用前臂。
用招时,劲力发自肩、腰、麒、腿、脚蹬地伸展转动之推力。
拳宜放松而贯力于肘尖。
正确掌握时机和距离°
两肘的攻防需要互相配合。肘法运用的要诀,是当对方接近时,猝然拍臂挺肘,利用马步和 身体冲力,以肘法连续攻击对手的要害部位。如对手已处被动,则更应抓住战机,给予致命攻击。 另一种适用情况正好相反,即在被迫至气力不断,或背绳在边沿角落应战时,可提双拳紧护头部,以 消解敌冲势,同时运肘迎击,藉此获得喘息机会,此乃截拳道攻、防同寓之短距离实战技术。
- 肘法的攻击要诀
在实战搏击中,除注重技术之外,还应注重“法”。“法”可认为是指导技击的具体方法或行动原 则。 、
现将李小龙用以指导肘击的一些理论与经验叙述如下:
⑴狠辣
由于时代的局限,多少年来,这两个字给人们形成了一个不正确的概念。其次,真正对敌的时 候,是应该掌握“容情不交手,交手不留情”的原则。
⑵迅疾
根据李小龙的解释,在传统武学中,迅疾有两层意思:一是快速、敏捷之意,二是强劲、凶狠之 意。
李小龙非常崇尚一句古拳谚:“熟手打生手打巧,熟手打熟手打快°”
整体发力
即不论任何形式的发力,都是周身各系统相互协调运动的结果,是诸种力量的综合。
所谓肘打,无非是以肘尖为发力点,实质乃是周身的冲撞力,而不是手臂的局部收缩运动故 李小龙的肘击打人时威力非常巨大,作用于人体后可给人一种“穿透感”,震彻脏腑,令人无法阻挡。
攻守合一
在李小龙的肘击中,既没有单纯的进攻,也没有单纯的防守,而是攻守合一。
正如李小龙所常说的:“何为打?何为顾?顾即是打,打即是顾。如果只顾进攻也不行,要知道 挥肘攻击时也正是最易受攻击之时,所以说单纯的攻与防都是不足取。”
'李小龙的肘击速度极为惊人,原因之一是因为他坚持了攻守合一的打法。
- 肘法的基本技术训练
在实战搏击中,拳手肘法的打击能方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力量、速度、步法、精神、气势等等都 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样一种肘法,有人内劲惊人,打出去势不可挡;而内劲小的人,就没什么威力。 “练拳不练功,终究一场空”。因此,练习肘法一定要苦练基础,基本技术越规范,功力越深,越能自 由发挥自己的本能。
李小龙的基本实战肘击技术有:横击肘、劈肘、上击肘与后撞肘等。
(1)横击肘 .
【横击肘的特点】李小龙认为,横击肘的攻击力,除了肘尖的击点坚实外,最为重要的是它能 很好的贯充身体的力量到肘尖。如拳手肘法的水平高,配合拳法运用肘法,就会更为自如。
【运用方法】运用时,由戒备势开始(图152),先将右肘略下沉以蓄力,接着身体猛地左转,挥
右肘重重击向对手的头部左侧空当处(图153、图154),令其防不胜防,并将其击伤或击倒在地(图155)

【动作要领】以肘尖为力点,肘靠蹬地转体的力量水平横打,肘击的弧线与肩平行。
右肘打击时左拳左肘护住左须左肋。根据李小龙解释,肘横击首先要根据自己与对手之间的 距离变化,随时调整肘部的弯曲度,而且无论从什么角度攻击,拳背与小臂部都务必保持平直,以保 证力量顺达。
横击肘的发力特点是充分地利用躯干力量,因此,无论击出什么角度的横击肘,都要注意有效 地利用躯干的相应扭动,以保证横击肘的力道。另外,技术和力量的合理配合要建立在步法的基础 上,一般横击肘欲出击时,均要有步法的配合,以保证整个躯干与肘法变化相应地有节奏地扭转。
⑵劈肘
【劈肘的特点】劈肘之道,以距离紧密为要诀,攻击时肘尖前侧至前臂处为劲力爆发焦点。如 用肘追打,则必须腰马合一。李小龙说,劈肘在实战中的特殊价值是,于瞬间破人头面,致血流不 止,从而取得胜利。
【运用方法】运用时,由戒备势开始,先将右肘略下沉以蓄力;接着擎臂屈肘,借身体下压之 势,狠狠劈向对手的面部薄弱环节处(图156),将其击伤或击倒在地。
【动作要领】在实战中,影响劈肘发力的主要原因,除了技术上尚未熟练外,肩部韧带的柔韧 性也很重要,因为如没有良好的柔韧素质,力量发挥不出来。
另外,还要注意不要让劈肘错过机会,这种问题的出现一般是,没有把握住对手下闪到最低或 露出破绽的时候实施劈打。为了把握时机,练习时先两人配合,以体会对手移动的规律,以便做准 确的判断。

(3)上击肘
【上击肘的特点】李小龙所拥有的攻击武器中,素以上击肘(挑肘)狠毒见称。原因是上击肘
的肘骨坚硬尖锐,而且招短而又劲力直接。
李小龙说,精于上击肘的武师,在任何角度、位置均可施击,并可使敌头破血流。
【运用方法】运用时,由戒备势开始(图157),在我方虚招的佯攻下,当对手暴隽出空门的一 瞬间,可抓住瞬间的有利时机,将右(左)肘猛力向上挥出(图158),直接打击对手的中门要害处(图159),从而获胜(图160)
在近战时,李小龙常用此武技突入对手内围,而重创其面部。由于发劲空间极小,动作崇尚快 速灵活。其技击要诀是,与对手接近时,猝然抬臂挺肘攻出,利用桩步和身体前冲之势,以肘尖攻击 对手上盘要害,将其击昏或击倒在地。
【动作要领】上击肘,是李小龙最常用的肘招,它循弧线挥挑而出,也可自多种角度攻击对手。 由于上击肘角度刁钻,无孔不入,故对手极难防范。
(4)后撞肘
【后撞肘的特点】后撞肘,是技击著名狠招。后撞肘击的实战运用,是在搏斗中觑准时机,猝 然扭腰以此招突击,敌若疏于防范,必受其算D所以,撞肘的技击要旨,是出奇制胜。
后撞肘招数可分为两种:一是普通的后撞肘,另一为直角反肘。普通后撞肘的运用,是转身发 动手肘,随势袭击对方头、颈、肋等要害部位。攻击身体的后撞肘,则是在身体旋至背挨对手时,才 运臂弹肘向后刺撞,目标是人体上最为薄弱的肋关节或心脏要害处。
【运用方法】运用时,由戒备势开始(图161),先闪电般地旋身切近对手(图162),将早已蓄力 完毕的右肘狠狠撞向对手的上盘或中盘要害处(图163),将其击伤或击倒在地(图164)

【动作要领】根据李小龙的见解,运用后撞肘的要点,是在于能否于瞬间旋身发招,而且须掌 握到准确之时机与打击焦点。
不过,后撞肘虽有很强的杀伤力,但却有其本质的弱点。原因是攻击范围狭小,需要急速转身 才能打到目标。再者,若遇到有经验的拳手,后撞肘更难奏效。所以,在运用后撞肘时,必须进行闪 电式袭击。
第七节截拳道的下肢攻击法训练
李小龙是世界公认的功夫电影巨星,他用高超的腿上功夫,通过银幕,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东 方龙的传人不向任何强暴屈服的坚强性格和庄严自强的民族精神,其渴望中华强盛的赤诚之心膜 撼着世界各国观人。
'截拳道自创立以来,便以劲、疾的身手,随意发挥的独特风格,著称于世。其中简练、直接而深 具实际效果的腿上功夫,便是李小龙的动作特征。
李小龙把腿击法从传统武术中脱离出来,以正确的武道哲学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求真、求知、 创新的精神,挣脱了观念上的枷锁、在自我省察和实跋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腿功。
李小龙生前,他能将凭空下落而无依附的5厘米厚的硬木板一脚踢碎;他能用快速凌厉的腿技 令包括泰拳王在内的搏击高手俯首称臣;他能不管对手实力如何,都可以突破其防守并进身踢翻对 手。作为一位功夫超群的武术奇才,无论是在表演场合还是在正式搏击中,李小龙那兼具阳刚与阴 柔之美的超人腿功无拘无束,无不令世界技击高手们为之叹服。实实在在,有目共睹的截拳道腿上
功夫奠定了李小龙在国际武坛上的至高地位,也使中国武术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 影响。李小龙吸取了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北派腿法和泰国拳、空手道、跆拳道、菲律宾拳以及法国腿拳 道等功夫流派中腿法的优点和特长,创编了轰动的截拳道腿击法。在实战中,腿击法是截拳道拳术 体系中较完整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当今国际武坛上具有极高实用价值且最具威力的优秀腿法。
(一)截拳道的低位腿法训练
纵观当今的世界武道,如跆拳道、空手道、自由搏击等国外武技,莫不崇尚高腿。在这种潮流 下,现在的不少技击者以视高腿为美,而忽视了对低腿的研习。李小龙的本意并不是不提倡高腿法 的学习,而是认为需在低腿精熟的基础上才进行运用高腿。事实上,低位腿法在搏击中运用的机会 与效率远超过高腿。
李小龙认为,高位腿法虽具有较强的杀伤力,也较为美观、大方,但仔细解析开来,高腿法都存 在预动大、幅度大、弧线长、距离远、漏洞多、稳定性差以及易于防御反击等弱点。所以,高位腿法在 实战中必须慎用,需在把握住时机的有利条件下适时运用。
李小龙的低位腿法具有攻守皆宜、行动突然、机动灵活、短促刁钻、凶狠准确等实战效果。即使 ,从武术的角度来讲,也是最好“起腿不过膝”或“抬腿不过腰”,以避免出现出高腿时“起腿半边空”的 情况。
在实际搏斗中,李小龙始终认为,小、快、准、狠的低位腿法,即使踢不中或踢不倒对手,也不会 影响自身的平衡和安全。李小龙的低位腿法的使用率和成功率是相当高的。
1.低位腿法的优点及作用
李小龙的低位腿法主要用于遭遇战,不论在攻击中起脚还是突然间起脚,都具有很强的爆发力 和杀伤力。
攻击距离短,隐蔽性好,突发性强,速度快,命中率高
在搏击中,由于大多数人的注意力和精力都集中于上盘,所以其下盘相对来说较空虚。况且其 下盘距离近,暴露在外,易攻。如果己方发起连续的下盘攻击,可马上打乱其阵脚,为其它重击创造 有利的条件。
重心变化小,易控制平衡,攻击的准确性好
在实战搏击中,由于己方身体重心起伏.不大,因此即使踢不中对手,也不会失去重心。而且由 于回收速度快,基本上不会暴露出什么破绽。加上上肢的有效防护,一般来说可做到无懈可击
。在这种情况下,己方距离感也容易掌握,由于一般下盘不如上盘易于闪避,因此己方较易把握 住打击的位置、角度与距离感。在其它虚招的有效配合下,使出腿攻击往往奏效?
防御与阻击动作快
李小龙曾一度将自己所运用的低位腿法称为:“这是我所创立的技击术中最难对付的防御战 术,如果熟练地掌握了它,则几乎可以阻止对手所发起的任何形式的攻击,尤其是对手以拳法或高 腿攻来时更是如此。”这一点,我们已在电影《猛龙过江》中看到了制在李小龙与劳力士进行最后决 战的时刻,劳力士虽多次欲起高腿、重腿,但都被李小龙运用左截腿有效地消解在半途中,且由此破 坏了劳力士的“攻击武器”——右腿,而使他只能拖着受伤的右腿困斗。
打击时机多,攻击范围广,控制距离远.
根据李小龙的见解,低位腿法不象高腿及飞踢技那样只能在中、远距离上使用。因为它首先可 以放长击远,比高腿多攻出5~20厘米的打击距离。特别是在中、近距离上,它能灵活、有效地运用 侧踢、低勾踢、低扫踢、反勾踢(低摆踢)及截腿等具有实效的腿技,从而撕开对手的防线或冲开其门 户。这样,接下来的高腿及飞踢技等重腿法自能一举击倒对手。
在实战搏击中,象劳力士那样的高手因膝关节或者胫骨和踝关节等部位受伤而落败的战例屡 见不鲜,几乎每场赛事中都有。由于下肢为人体的支撑和负重部位,因此其移动上的灵活性要远比 出腿攻击时的速度差得多,这就为低腿攻击创造了.有利条件。对手的下盘要害部位一旦被击中,轻 则使对手行动困难,重则倾刻倒地。
- 技术简练,易学、易用,是学习中盘和上盘腿法及飞踢技的基础
李小龙认为,相对于高腿技法来说,低位腿法的动作幅度小,对研习者的柔韧性要求也不太高, 技术难度也不大,因此容易学习、掌握和提高,当然也容易将此运用于实战中去。
再者,当在低位腿法上取得一定成效后,随着自己在经验和信心上的提高,对高位腿法的学习 和训练就容易些。
2.低位腿法的攻击要诀
技击的目的就是为了取胜。古拳诀曰:“见实不上得攻手,修以终期艺难精。”对敌时要全面实 施各种打击技巧和实战心法,毫不相让。
在这里,仅将李小龙生前所列出的一些关于低腿运用的经验与要求介绍如下:
敌我双方在搏击时,彼此都是力求自身重心的稳定,同时却要设法破坏对手的重心,使其倾跌。 在这里,尾闾中正、上下左右前后力匀是稳固重心的要着。
李小龙颇重视外三合之功,即身、手、眼的结合。当然,肩、肘、手、胯、膝、脚亦要相合,这就要求 上下肢各处的主要关节上下相对,并位于地平线直角的一条线上,使下肢力匀而无所偏倚。
角度小,招数狠,是低位腿法的特点。李小龙认为,技击实战本身就是一场重心的争夺战。尤 其对于初学者来讲,求胜心切会促使自己极易向前探过,而前后失去平衡,甚至后脚拔根,故不可不 慎。
练习或运用低位腿法时,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也甚为重要。而且收吸踢呼、防吸攻呼对全身整劲 的形成将起重要作用。
在实战搏击中,气与劲之间关系密切,唯有气足才能有劲。由于自身已形成了一种饱满鼓荡之 劲,于是出低腿攻击时就犹如打足了气的球一样,一触即弹射而出,力大而灵活。当然,这也可以认 为是人体内劲的向心力与离心力在相互矛盾中求得调和统一而产生的劲力。同时,拳手还需注意 放松肢体,若凝劲于腰腿,会导致呼吸不畅,内劲达不到末梢。要在高度集中意志的指挥下与敌周 旋,然后伺机对一瞬间选定之敌卞体某一部位,采用气、劲、力合一,予以闪电般地打击。这就是李 小龙从传统技击术中所借鉴出来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六合的含义,并且无论行动还是擂台实战都 是一样。
'从武术的技击观点出发,与对方进行搏击时,只有靠近敌身,才能省力而有效的打击对手。低 位腿法最符合近战原则的,并在腿步身法方向自成特色。
再者,在踢击的过程中,还需保持弹力,也就是在贴近敌身时,才最后发劲,这样己方可集中全 力打击对手。
3
.低位腿法的基本技术与训练李小龙生前曾应用过的低位腿法有很多种,在这里仅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介绍如下。
(1)低踹腿(低侧踢)
在截拳道中,最常用、速度最快、命中率最高、突发性最强和较具破坏力的腿法便是低踹腿。
【低踹腿的特点】低踹腿属直线型攻击腿法,由于它充分运用了“两点之间以直线为最短”的 原理,因此其踢击对手的机会和实用性最佳。
据李小龙解释,运用这种腿法的目的是抢在对手进攻之前。为达此目的,拳手必须具有比对手 快得多的速度。事实上,李小龙对这一脚踢得非常快,因为他能在1秒钟内连击数次,并且能用此 腿法一下击断数块木板或击碎数块砖块,其杀伤力即使是泰国拳王亦不敢对之小觑。
李小龙认为,对膝关节所发起的攻击,可谓是首要的,因为该目标离你最近,并且暴露在外,不 易防守。
要想有效运用本腿法,还需做到“出腿不见腿”,所谓出腿不见腿,根据李小龙的意思是:一是出 腿的方法非常隐蔽而不易被对手发现;二是出腿的速度非常快,可使对手防不胜防守;三是未出腿 先出手,手脚齐出,以手法的假动作来掩护腿法,使敌虚实难分而不易发现,从而出奇制胜。
在技击对抗中,要想进攻时踢得准确有力,踢出的姿势与上体的姿势和步法、身法移动必须协 调,即一定要把整个身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运动。低踹腿攻击若单纯使用腿部的力量,这样不但踢 击威力小,且容易疲劳。
要想有力的踢中对手,不仅要掌握好出腿的准确性、速度、力量这三者,还需配合身体重心的移 动和动作的协调发挥,腿借身力,去重创对手。因为在踢击对手时,身体重心前移,使本身踢腿的力 量加上重心前移的力量,就增加了低踹腿的冲击力与摧毁力。
浏览95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