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练功? ”这就等于宣判了李小龙武术生涯的终结,对于一个“武 痴”•来说,这是何等沉重的打击啊!为了让丈夫重新振作起来,莲达每天都陪 伴在他身边,把他当作孩子一样来安慰,给他精神上的鼓励。与此同时,莲达 利用原来的医学基础开始学习相关的护理知识,她告诉李小龙,只要采取科学 有效的方法,他的身体完全可以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在莲达的悉心照料下,李 小龙的伤势恢复很快,不久就能下床进行简单的活动。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说在大学哲学系就读时是李小龙第一次系统的 阅读和思考,那么这次受伤养病期间就是他一生中的第二次系统的阅读和思 考。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李小龙沉心静气,阅读了大量健康、武术、哲学方 面的专著。书籍丰富了他的知识,打开了他的眼界,也让他对自己的武术和人 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人的一生总是在动静、高潮与低谷间波动,没有人可以一直保持高昂的状 态,每个人都需要放松、反思和总结。这两次系统的阅读,就练功而言是停滞 了,但是对武学、对哲理的思考却是必需的。李小龙自己就曾说:“是莲达改 变了我,让我从一个男孩变成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我在休养期间读的书,很 多都是莲达帮我介绍的,这些书籍影响了我的生活和信念,为我以后自写自拍 自演的电影提供了很大帮助。”

在此之前,李小龙一直在试图进入好莱坞发展,继续自己的电影之梦,但 在当时的环境下,好莱坞根本就无视这样一个来自东方的年轻人,偏执的性格

也让李小龙不愿屈从于白人世界的游戏规则,几乎每次努力都会碰一鼻子灰。 为此,李小龙焦虑、暴躁、情绪很坏,甚至需要用疯狂练功来发泄。

聪明的莲达既没有和他一起痛斥那些潜规则,也不是一味的安慰他,更没 有给李小龙额外的压力,而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上替他分析形势、出谋划 策。莲达深知,良好的公众形象也是进入好莱坞、为上流社会所接受的重要保 证。因此,在李小龙刚刚接触好莱坞的那段时期,莲达经常会陪伴他一起出席 一些沙龙和聚会,主动与导演、编剧、制片交流沟通,而让李小龙保持一个东 方武者的公众形象。

莲达温婉大方的性格让李小龙结交到了很多好莱坞人士,有她在场,李小 龙倔强急躁的脾气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莲达也会经常提醒他要注意自己的形 象,千万不要率性而为。每当李小龙行将发火时,莲达总会把他拉到一边,让 他一个人待一会儿冷静一下。在莲达的建议下,李小龙还会经常参加一些公益 活动和免费的义教活动,这些不但让李小龙在公众面前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 让他接触到了很多对事业发展可能有帮助的人。好莱坞的大制片商温特杜尔就 是在莲k举办的聚会上与李小龙结识,这才有了两人后来的合作和电影《龙争 虎斗》。

对女人来说,婚姻也是一项事业,而且是一项需要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婚姻是一门学问,失败的婚姻不是因为感情不够深,而是因为双方都不懂得经 营。在经营婚姻上,莲达无疑是一个成功者。莲达与李小龙结婚九年,此间, 有关李小龙的绯闻一直不断,莲达很了解自己的丈夫,也很相信自己的丈夫。 她知道,自己的美貌根本无法与李小龙身边的那些漂亮女孩子相比,也无法阻 止丈夫跟那些女人逢场作戏,但她有自己的绝活,那就是温柔、理智、宽容和 耐心,而这些,恰恰是李小龙最需要的。正因为如此,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和 风波,李小龙和莲达的感情始终没有受到任何外界影响,他们的婚姻也是异常 稳固。

李小龙的生命中出现过很多女人,甚至连死都是在丁佩家中,但不论如 何,莲达对于他的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个女人都无法比拟的,她是上天赐给 他最宝贵的财富。李小龙的一生,是武学的一生,是电影的一生,也是与莲达 相渾以沫的一生——没有莲达,李小龙的事业发展不会如此顺利;没有莲达,李小龙也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对于贤惠的妻子,李小龙曾动情地说:

“在我的一生中,最大的收获,我并不认为是武道或电影表演,而是娶得了一 位好妻子。她为人很贤惠并能处处迁就我,重要的是在我困难的时候她鼓励我 并给予我信心,是她使我成为不平凡的人,假如我是一只鸟,而莲达就是我永 远的家。”

三、要靠双手打天下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三角也是最稳定的几何图形。李小龙的 生命是一个倒三角,莲达占据了处在下方的那一角,她是李小龙的支持和坚强 后盾;而功夫和电影,则是上方的两角,它们是李小龙事业最辉煌的两点,是 向外扩张的两点,它们与莲达一起构筑起了李小龙的全部生活。

来到美国后,学业、功夫、爱情占据了李小龙的绝大多数精力,但是只要 一有时间,他就会带着自己的学生和家人去看电影,电影也一直是李小龙内心 深处不曾逝去的梦。大学二年级时,李小龙选修了一门电影鉴赏课,在一次课 堂讨论中,李小龙用香港电影中的镜头来阐述蒙太奇的作用,让很多美国学生 '大感惊讶,在他们眼中,中国就是一片电影的荒漠。

“当然有! ”李小龙斩钉截铁地回答,但他的话却引来一片笑声,让李小 龙深感屈辱。如果说少年时在香港拍电影是因为兴趣,那么此刻,拍电影就成 了一种责任。

在美国期间,李小龙看了几十部电影,不管是好莱坞的枪战片、西部片、 警匪片、黑帮片,还是其他类型的文艺片,想要拍电影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首先,他觉得美国电影中那些拿枪的西部牛仔跟中国民间的大侠在本质上是一 样的,都是在除恶扬善、宣扬正义,但牛仔们靠的是枪,他们的拳脚功夫完全 比不上中国的武林高手,如果由中国人,确切的说是他自己来主演一部类似风 格的影片,一定会更精彩,更加吸引观众。其次,李小龙觉得美国人无时无刻 不在歧视、丑化中国人r—在现实生活中,华人是三等公民;在电影中,中国 人几乎都是一些留着辫子、长衫马褂、又傻又土、吸食鸦片、神情猥琐、形似 妖魔的怪物,完全成了美国人嘲笑和鄙夷的对象。

“这就是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李小龙愤怒了,每当看到这样的镜头, 他都会忍不住挥舞拳头,想要冲上去把演员痛扁一顿。尤其是那些由美国人化 妆扮演的中国人,更是让李小龙觉得十分恶心。他们宁可找一些长得像猴子一 样的演员把肤色涂黄、全身涂黑来出演,也不愿起用华人演员。但这样又有什 么用?难道一顿打就能改变他们对中国人的看法?在当时的情况下,别说由华 人充当主演,华人就是想在美国影片中跑个龙套也很难,整个美国社会对中国 的印象都还停留在晚清和民国时期,就凭一时之义愤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李 小龙曾经回忆道:“在好菜坞的电影里,有几回需要过一个中国人呢?到了真 正需要的时候,又总是一根猪尾巴似的小辫子这类的玩艺儿。”

“一定要改变!一定要让他们知道真正的中国人是怎样的!”李小龙暗暗 下定决心。

李小龙与好莱坞的结缘源自于1964年8月的长堤空手道大赛,当时,艾 德•帕克将李小龙在大赛中的精彩表演用资料影片的形式保存了下来,其高超 的武技引起了好莱坞著名的发型师杰伊•塞柏林的注意,在帕克的引见下,塞 柏林与李小龙进行了一次会面,这才了解到这位来自中国的功夫高手曾经在少 年时拍摄过几十部电影,是香港当红的少年影星。李小龙向塞柏林坦言了自己 对电影的渴望,但是和大多数美国影视界的圈内人一样,塞柏林只是客气地对' 李小龙的愿望表示了赞许,但在内心里,塞柏林并不相信中国的电影已经达到 了那样的高度,即便当时的香港已经有了东方影都的美誉。

怀才不遇也许是大多数奋斗者最大的感慨,的确,机会对一个人的发展来 说至关重要,不论是莲达,还是塞柏林,他们都觉得李小龙有着过人的表演天 分和功夫底子,唯一缺的,就是机会。尽管如此,塞柏林还是没有对李小龙给 出承诺,他委婉的劝诫李小龙,还是把事业的重心放在功夫上,不要对拍电影 抱太大的希望,毕竟,从来没有一个中国人能够成功打入好莱坞。

塞柏林的话有如一盆冷水从头浇下,严重挫伤了李小龙的自尊心。

那是李小龙在美国度过的最寒冷的一个冬天,奥克兰的武馆举步维艰、妻 子又将临产、所有事情都纠结在一起,偏又理不出个头绪。生活总是在起起伏 伏中继续着,在这段李小龙遭遇到半工半读后最艰难的日子里,妻子莲达和即 将出生的孩子给了他莫大的安慰和鼓励,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冬天终将过去,春天一定会来到,男子汉大丈夫立于天地间,纵使咬碎钢牙,也无动摇退 缩之理!

浏览59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