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星期天中午,在例行的练功结束后,李小龙向莲达发出了单独约会的 邀请。莲达既到意外,又显得十分平静。莲达是个聪明的姑娘,也许在李小龙 发出邀请的那一刻,她就已经觉察到了一些别的东西,但她没有想太多,很自 然地答应了李小龙的邀请。对于这次约会,李小龙显得格外认真,每点一道 菜,都会很有礼貌地征询莲达的意见。看着“严肃”起来的李小龙,莲达总是
微笑点头,实际上还是让李小龙来做主。莲达的态度其实是很明智的,既显示 了自己的涵养和风度,也给了对方表现的机会——像李小龙这样的男人,总是 习惯于在每一件事情上掌握主动,点菜也不例外。李小龙一边点菜,一边给莲 达介绍各种各样的中餐。李小龙幽默的讲述让莲达也来了兴致,时不时会提出 一两个有趣的问题,让李小龙再次感受到了她的聪慧和内涵。
约会进行得很愉快,也很顺利,拉近了两人之间的关系,但这时,莲达对 李小龙的感情仍然以欣赏和崇拜居多,还可能夹杂着一丝好感,但还谈不上爱 情。不久,李小龙又带着学员们一起去看电影,碰巧的是,电影院正在放一本 名叫《孤儿行》的电影。也正是这本电影,让莲达对李小龙的感情发生了变 化。
莲达在回忆录里这样描述当时的感觉:“……这一天,我们看了一部名叫 《孤儿行》的中国片,这是布鲁斯离开香港前拍的最后一部影片。在这之前我 根本就没意识到布鲁斯的演艺背景,他在香港早就是少年明星了。而布鲁斯却 从未将这些拿出来炫耀。此刻当我在西雅图中国城的剧院里,看着银幕上的布 鲁斯时,意识到他远比我想象的丰富得多。”
从电影院出来的路上,莲达望着走在最前面的李小龙的背影,心中有了一 丝异样:他不再是一个功夫高超的武者,也不再是一个帅气张扬,对女孩子有 着巨大吸引力的男子,他有着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还能通过率真生动的表 演把不为人所知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这种由内而外,自然而非刻意的流露 打动了莲达,眼前的“他”已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完整鲜活的 “男人”。
不过莲达没有把这份感情过早的表现出来,而是继续像往常那样与李小龙 交往,总是在李小龙身边默默的关注着他,就连她自己都没想到日后能够与李 小龙成为恋人,并最终生活在一起。莲达这样描述当时对李小龙的感情:“布 鲁斯对我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尽管我的课程很紧,但我还是找时间去学生综 合大楼听他的武术课。……这时我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意昧着什么, 但我就是喜欢这样,迫切地希望天天都能看到布鲁斯那英气勃勃的面孔,我知 道他一定不乏追求者,而且那些女孩都比我漂亮,但我有这那些女孩没有的东 西,那便是我和布鲁斯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
当时机成熟的时候,李小龙绝不会放过出手的机会,在擂台如此,对待感 情也是一样。
1963年10月25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那是李小龙和莲达的第一次正式 约会。这次约会后,李小龙与莲达的关系迅速升温,他们一起练功、吃饭、看 电影、逛公园,等于向大家公开了两人的关系。莲达是如此普通,而李小龙是 如此出色——这或许就是李小龙周围的女孩子们的最大感受,她们嫉妒、郁 闷、后悔、不理解,但李小龙毫不在意,在他眼里,莲达就是一切,就是他一 直想要寻找的终身伴侣。为此,他不再与其他女孩子交往,甚至连曾经许下的 “不娶洋姑娘为妻”的誓言抛在脑后。
“美国是个摧残东方传统美德的大染缸,大部分来到美国的东方姑娘,很 快就染上美国姑娘轻浮张狂之德性,在性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土生土长 的莲达,却能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出淤泥而不染,这就是我迷恋莲达的地方, 她不会被任何事情左右,永远都忠实于自己的灵魂。”这就是李小龙对莲达的 评价,也是莲达真正打动他的地方。
二、她是他生命中的另一半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随着振藩国术馆的日渐规模,李小龙花在学习上 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一些课程的耽误使他两个学期未能获得必需的学分,长此 下去,他很可能因学分不够而无法获得学士学位。但是李小龙对此并不在意, 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而且刻不容缓。
1964年3月,在严镜海的悉心安排下,李小龙前往奥克兰进行了一次实地 考察,回到西雅图后,李小龙把决定前往加州发展武术事业的想法告诉了弟子 们,得到的却是一片反对声。好友木村直截了当地指出,如果李小龙急于在加 州发展事业,势必会耽误大学的学业,甚至是休学,得不偿失,建议李小龙完 成学业后再去。在木村等人的劝阻下,李小龙没有冲动行事,但在接下来的几 个月里,他开始为前往加州做准备,与此同时,莲达怀孕了。这对急于开拓事 业的李小龙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把莲达一个人丢在西雅图,李小龙舍不 得,让莲达跟自己一起去加州,那就意味着她也要放弃大学学业,放弃毕业后
成为一名医生的机会;如果等孩子生下来再去,他又担心错过最好的开馆时 机……做男人难,做一个好男人更难。更令李小龙头疼的是,他与莲达的交往 完全是瞒着莲达家人的,就连女儿怀孕,莲达的母亲也毫不知情。但是莲达在 这时表现出了她深明大义的一面:她坚决支持李小龙把振藩国术馆发展壮大, 男人不怕穷,最怕安于现状,一个有梦的男人,才值得去托付终身。
1964年7月,李小龙终于下定决心,决定暂时放弃学业,和严镜海一起前 往奥克兰开办振藩国术馆分校。为了筹集资金,李小龙把能卖的物品全部变 卖,然后把所有的家具和大部分练功器械都运到了奥克兰,至于西雅图的振藩 国术馆总部,则交给了最信任的朋友依诺山度打理。尽管莲达支持李小龙发展 事业,但李小龙的这些举动还是让她感到惶恐。面对女友的惶恐,李小龙没有 给出明确的答复。
相信很多正在奋斗着的男士都能理解李小龙当时的心情。他不是不负责 任,也不是不想给出承诺,相反,任何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男人,都希望靠自 己的双手打下一片江山,在有一定事业基础的情况下再考虑结婚,好让心爱的 人和未来的家庭过上舒适的生活。当你没有能力兑现承诺或是无法预知将来的 时候,不给承诺,也许才是最好、最负责任的态度。
于是,李小龙走了,他知道,只有走出这一步,才可能给自己,给莲达一 个美好的将来。善良的莲达完全能够体谅的他的心情,所以她什么都没有说, 只是默默的把他送到西雅图机场。
飞机要起飞了,李小龙提着行李,望向湛蓝的天空,深深吸了一口气—— 那,才是他的梦想!
他要走了,莲达望着那个熟悉的背影,心如刀割,她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回 来,还有他们的将来。
猛然间,李小龙转过身,快步走到莲达身前,一松手,将行李丢在地上, 然后托起莲达的下巴,在她额头深深一吻,低声道:“我会回来的。”说完,
提起行李大步朝飞机走去。
飞机起飞了,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鹏,轰鸣着冲向遥远的天际。
“我会回来的——这就是他的承诺? ”莲达强忍住泪水,多年以后,她仍 清楚记得当时的心情:在那一刻我感到有什么东西从我的生命中离我而去。
我是否再也见不到他了?当他越来越强壮,越来越优秀的时候我是否己经慢慢 地泯灭在他的记忆中呢?”
两地分居是痛苦的,在西雅图*莲达和她腹中的小生命痴痴的等待着李小 龙的消息;在奥克兰,李小龙一边忙于武馆的筹建,一边忍受着思念的煎熬。 尽管能够用电话和书信联系,但距离却让李小龙慢慢冷静下来,作为一个男 人,他不能让这种暧昧不清的状态继续下去,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然后 给莲达去了一封信,并在信中说马上就会返回西雅图与她团聚。
收到李小龙的信后,莲达惊喜莫名,同时又有一丝疑虑——他是放弃了在 奥克兰的事业回来陪伴自己呢,还是有什么别的打算?但这些都不重要了,只 要能见到他,她就已经很开心,很幸福。
让莲达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李小龙竟然是拿着一枚结婚戒指站在自己跟前 的——没有征兆,没有暗示,没有玫瑰,没有红酒,也没有浪漫的烛光晚餐, 一切都是那么的仓促和突然。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李小龙连西装都没有穿, 就连手里拿着的那枚戒指,也是从严镜海的太太那里借的!
视婚姻如儿戏?这是有诚意的表现吗?这样的事情如果放到现在,女方也 许就会当场提出分手,可莲达不在乎这些,她觉得这己经足够,在当时的情况 下,李小龙能够放下奥克兰武馆的事务飞回西雅图向自己求婚,就足以证明一 切。够了,这就够了,鲜花、美酒、蜡烛,又怎比得上他那一片赤诚之心?
于是,她认定,他就是一辈子的那个人。
她笑了,她答应了他的求婚,此刻,她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第二天,也就是1964年8月13日,李小龙带着莲达前往法院登记结婚,两 人就此成为法律上的夫妻。
尽丨?两人走到这一步己经很不容易,但更大的困难还在后头,那就是莲达 的家庭。在随后召开的家庭会议上,莲达的亲属全都到场,几乎所有人都认为 他们都太年轻,现在结婚实在是缺乏理智的冲动之举,根本不可能维持太长时 间,纷纷劝莲达放弃这桩婚姻。面对难关,莲达和李小龙选择了真诚和坦然, 他们当着所有人的面表达了彼此间的爱意,时间能够证明他们的感情。莲达的 母亲被李小龙的真诚和恳切打动了,最终同意了女儿的婚礼。
浏览66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