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锤用法(图3・3. 112)

对方用左直拳向我头部或胸部 击来,我即用右手圈锤将对方由右 往左击开,同时右脚向右前方前进 -步,左脚紧跟半步,左手圈锤击 打对方胸部。对方用右直拳向我头 部或胸部击来,我即用左手圈锤将 对方由左往右击开,同时左脚向左 前方前进一步,右脚紧跟半步,右 手圈锤击打对方胸部°图片1

栽锤用法(图 3. 113〜图3. 3.

对方用左直拳向我头部或胸部击 来,我右脚向右后方撤半步,使对方左直拳 落空,随之用左手栽锤击打对方面部,同时 右手护住自己面部。对方用右直拳向我头部 或胸部击来,我左脚向左后方撤半步,使对 方右直拳落空,随之用右手栽锤击打对方面 部,同时左手护住自己面部。

对方用左直拳向我头部或胸部击 来,我左脚向左前方前进一步,用右手将对 方左小臂由右向左下楼,左手用左栽锤击打 对方面部,同时左脚前进半步。对方用右直 拳向我头部或胸部击来,我左脚向左前方前 进一步,用左手将对方右小臂由左向右下 搂,右手用右栽锤击打对方面部,同时右脚 前进半步。

对方用左摆拳向我头部击来,我用右小臂将对方左小臂由下往右格 开,随之用右手栽锤击打对方左肋,同时左脚往左前方前进一步,右脚紧跟 半步。对方用右摆拳向我头部击来,我用左小臂将对方右小臂由下往左格 开,随之用左手栽锤击打对方右肋,同时右脚前进一步,左脚紧跟半步。

削掌用法(图 3. 116~图3. 3. 119)

图片2

对方用左直拳对我面部击来,我用右手由右往左将对方左直拳格 开,左脚往左前方前进一步,左手由自己右小臂下,用削掌击打对方左肋或 左颈等。同时左脚往左前方前进一步,右手护住自己面部。

对方用右直拳对我面部击来,我用左手由左往右将对方右直拳格 开,左脚往左前方前进一步,右手由自己左小臂下,用削掌击打对方右肋或 右颈。同时右脚往右前方前进一步,左手护住自己面部。

腋掌用法(图 3. 120、图 3. 3. 121)

图片3

对方用左直拳对我面部击来,我用右手由右往左下方将对方直拳搂 下,左手用腋掌击打对方左腋下,同时左脚往左前方前进一步,右脚紧跟半 步。对方用右直拳对我面部击来,我用左手由左往右下方将对方直拳搂下, 右手用腋掌击打对方右腋下,同时左脚往左前方前进一步,右脚紧跟半步。

对方用左摆拳对我头部击来,我用左小臂由左往右立时将对方左小 臂格开,我即用右手腋掌击打对方左肋部,左手护住自己头部,同时左脚往 左前方前进一步,右脚紧跟半步。对方用右摆拳对我头部击来,我用右小臂 由右往左立时将对方右小臂格开,我即用左手腋掌击打对方右肋部,右手护 住自己头部,同时右脚往右前方前进一步,左脚紧跟半步。

塌掌用法(图 3. 3. 122、图 3. 3. 123) 顺势用右手塌掌击打对方胸部或腹 部,右脚前进一步,脚尖向左,左 脚紧跟半步,脚尖向左,两脚呈骑 马式。对方用右摆拳对我头部击来,对方用左摆拳对我头部击来,左小臂将对方右摆拳格开、同 时顺势用左手塌掌击打对方胸部或 腹部,左脚前进一步,脚尖向右, 右脚紧跟半步,脚尖向右,两脚呈 骑马式。

(2)对方用左直拳对我面部击 来,我右脚往右外方横跨半步,脚 尖向右,身形略向右后方旋转,用 右手将对方左直拳格开,用左手塌 掌击打对方肋部,同时左脚往前横 进一步,脚尖向右。对方用右直拳 对我面部击来,我左脚往左外方横 跨半步,脚尖向左。身形略向左后 方转,用左手将对方右直拳格开,用 右手塌掌击打对方肋部,同时右脚往 前横进一步,脚尖向左。

夫子顿首用法(图3.3.124、图 3. 3. 125)

图片4

对方用两手直拳,连环地对我面 部击来,我即用夫子顿首的动作,将 对方小臂砸下,同时用夫子顿首的打 法,反复击打对方面部,在每次运用 此法时,后脚后撤半步,身形略往后 靠。

跺子脚用法(图 3. 126)

对方用左直拳或右直拳对我面部或胸部击来,我即用右跺子脚平踹对方 小腹部位,脚尖向左,同时上身形呈斜面姿势,左脚尖向左。右手护住自己 前方,或挂住对方前手,左手护住自己面部。在用此脚之时,左脚略退半 步,再用右脚平踹对方。

穿裆脚用法(图3. 127〜图3. 3. 129)

图片5

对方用左直拳向我面部击来,我用左手由右往左搂对方左小臂,同时右 脚往右前方前进一步,用左脚穿裆脚踢于对方腹部。对方用右直拳向史面部 击来,我用右手由左往右搂对方右小臂,同时左脚往左前方前进一步,用右 穿裆脚踢于对方腹部。

转环脚用法(图 3. 130、图3. 3. 131)

图片8

对方用左直拳向我面部或胸部击来,我用右手将对方左直拳格开,向左 做转体动作,同时用右脚尖转环踢打对方腰部。左脚尖向左。

对方用右直拳向我面部或胸部击来,我用左手将对方右直拳格开,向右 做转体

动作,同时用左脚尖转环踢打对方腰部,右脚尖向右。

侧身脚用法(图 3. 132、图3. 3. 133)

对方用左直拳对我胸部或面部击来,我用右小臂由上往下劈于对方左小 臂,身体略往右前靠,用右脚尖踢于对方腹部。对方用右直拳对我胸部或面 部击来,我用左小臂由上往下劈于对方右小臂,身体略往左前靠,用左脚尖 踢于对方腹部

蛇形脚用法(图支 134)

图片9

对方用直拳对我面部或胸部击来, 我用双手将对方小臂按住,左脚前进半 步,右脚尖踢于对方胫骨,踢时脚掌平 面擦地踢出。

以上的大成拳技击二十一法,只是 从迎敌时的用法来介绍的,至于主动的 进攻时亦可用平时所锻炼的二十一法中 的任何一法,或者二法结合使用。但不 论是主动进攻的用法,或者是迎敌时的

用法,都须训练有素。且要在应用时随

机应变,掌握好技击时的时间性、空间 性和有机性,才有可能达到“制人而不

制于人”的实作效果。

实作的方法

大成拳的实作,分为小乘、中乘、大乘和上乘四种方法。

一、 小乘的实作

小乘的实作是在周身放松的基础上,首先将自身的间架配备调整得合理 得当。所谓合理得当,就是间架姿势能够保持自身的圆整之力。也就是外形 不可破体,力量不可出尖,不论是动转挪移,都能保持身体的协调一致.这 样,既可以使自己易于发拳,又可使对方无机可乘。并须做到自身一动而无 有不动之处,这样有利于作拳时整体力量的产生。同时还须审敌度势,所谓 审敌度势,就是在自己心目之中有敌在前,并能体察到对方作拳时的基本要 领和作拳时的惯用方法。交手时,注视对方眉宇之间,既能看准对方面部的 要害之处,又可不被对方两手的变化所干扰。出拳时要有的放矢,切忌盲目 乱挥胡打。用手、用足或者用其他部位,要见机而行,以不失身体重心为准 则。气不可提,亦不可沉。身形变化,出于肩胯动转,步法进退,出于克敌 需要。闪展腾挪,截敌之力于将发未发之时,或截敌于旧力已断新力未续之 时,恰似迎击强弩之末。至于具体步法,必须掌握“前足进步后足跟,后足 撤回前足回,左右划步亦如是,进退不失中和匀”的要领。克敌取胜于对方 失势之时,此是小乘实作的要领。要做到以上要领,要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变 化,不可拘泥一端。交手时对方勇猛力大,则以步法上的灵活避其锋芒;对 方取胜心切,可使用诱敌深入之法,待敌力疲势穷之时,不失时机的击败对 方。

二、 中乘的实作

中乘的实作是使大成拳中的站桩、试力、摩擦步、发力、试声、推手等 各项基础训练,通过实作得以充分的发挥。在作拳时,要相机而配备间架, 这不同于间架在先,交手在后的小乘实作,所以在动作之中,不必考虑对方 的间架如何,手法如何。本身以不失自己的中线为原则。发拳时再配以声 击,以夺敌人之气势。再有,还应用推手之妙用控制对方,施以有效打击, 使敌人难以逃脱。随后按照“出手如铿,回手如钩,力不空发,意不空回” 的原则作技击,这就是大成拳中乘的实作。

三、 大乘的实作

大乘的实作是以精神意感为主体,配备大成拳中的各种力量,在作拳时 身无定形,步无定位,全身关节形曲力直,肌肉松紧得当,周身各处皆似弹 簧,精神、力量、形态均化为一体。到此境界,双手不论单出双回,齐出独 迎,均能奏效,两足不管横走竖进、绕步直冲,均可使对方步法散乱,而任 己所为。但是,在与对方似接未接之时,还须双手迎面伸出,顾住自己头 部,守住自身中线,不失重心,然后通过手无定形和脚无定位的各种变招, 使对方顾此失彼,而击败对方。这便是大乘的实作。

四、 上乘的实作

上乘的实作是熔百家拳法于一炉,取各家拳术精粹,应用于心领神会之 中,正如一滴海水而具百川之味。大成拳的上乘实作方法,是将太极、八 卦、形意、少林以及其它一些拳术的实作方法综合在一起,熔为一炉,而创 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实作方法。也可以说大成拳上乘的实作方法,包含着以 上各家的实作方法,但又不完全同于这些拳术的实作方法。

具体来说,大成拳上乘的实作方法有二,其一是只要练就了拳术中的各 种内在的力量,掌握了拳术的实作原理,再加以大无畏的精神气势,不论单 纯的使用哪种方法,都可取胜。如郭云深先生的“半步崩拳”,不但集中了 形意拳中的各种单式所产生的力量,而且还包括着郭老在长期研究实作中的 经验,只是在形式上归为一个崩拳而已。这就是万法归一的实作方法。古人 有“得其一,万事毕”的说法,就是这个道理。其二是在双方交手之时,要 举动藏神,浩气放纵。内则精神充沛,气血鼓荡,外则以静待动,呆若木 鸡。不动身如入定禅僧,凝然不动,一动身如龙蛇飞舞,变化百端。不动时

自身肌肉如遍体弹簧,触敌时有感皆应,手无定形,脚无定位,虽无固定招 法,而又处处有法。此即是大成拳的上乘功夫。上乘功夫的实作,自身的 形、神、气、力已形为一体,动作出于有意无意之间,发手出于不期然而 然。这如同演奏二胡一样。在初级阶段,由于演奏者的技巧还不太熟练,所 以注意力集中在音符和手指的如何配合上,思想不能解脱出来,这样就会影 响到乐曲的表现力。当达到高深阶段时,在演奏上就会产生一个飞跃,演奏 者就会从音符和手指的动作中解脱出来,演奏者对于乐曲的理解,演奏时所 产生的激情,会直接通过二胡的音响完全表现出来,而无须再考虑手指和音 符的如何配合,以及使用什么技巧等等。到达这种地步,演奏者就会感到好 象是用意念活动在支配着二胡的音响。大成拳上乘的实作,也是这个道理。

第五节 大成拳的技击原则和要领

一、技击原则

大成拳在实作时无定法可言。“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无法 不容气 身无定势,手无定处,足无定位,动转腾挪,随心所欲。大成拳虽 无固定方法,但原则要点还是有的,初学者应循规短而习之,待日久功深, 自可臻于随心所欲而合规矩之境。

总的来说,在实作时应有以下神情和势态:头欲撞人,手要打人,身要 摧人,步要过人,足要踢人,神要逼人,势要袭人。不可抽撤游移、优柔寡 断,能思一分进,莫思一分退。所谓较技者概不思悟,思悟者寸步难行,进 退动转莫带形,带形定不赢。与人交手应在有意无意之间,有形有意都是 幻,技到无心始见奇。静以待动,动中处静,以退为进,以进为退,直出而 侧入,斜进而竖击,柔去而惊抖,刚来而缠绕,力之外发缩骨而出。发力时 意欲透其骨,而入其髓,意存于数尺之外,敌身为我神意所笼罩,即王多斋 先生所讲的“神在手前,意透敌背,如网天罗,无物能逃”。以上为总的原 则。具体到技击中,指的是不应有刻板的方式和一成不变的方法,而应逐步 培养、训练出随机应变的习惯和应感而出的良能。

所以“拳本无法”,决不是说技击时应胡拼乱打,没有法则。恰恰相反、 技击应该是有法则的。只不过这种法则不是前面已经否定过的那种固定的、 可以直接套用的成法,而是一种总体性的、战略性的法。不是在具体招数方 面,而是在精神力量方面所应遵遁的法,我们把这种法称为原则方法。

“实作就是双方做技击练习,也就是作拳的方法疽 作拳时尽管有劈、 崩、钻、炮、横、削掌、腋掌、塌掌、夫子顿首、穿裆脚、蛇形腿等各种打 法。但这些打法,不是固定的死招术,而是在掌握时机性和空间性的同时、 随机应变,待机发拳。因作拳时对方变化多端,但很难具体说清应该如何身 作,大成拳的原则方法有多种,这里选择几种重要的进行介绍:

精神要真

大成拳要求,无论是在技击训练中,还是在实作中,都应把对方当成真 正的敌人,不可有半点虚假,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这就是精神真(大 成拳实作训练应该在功力相当的对手之间进行,最好使用护具护住要害部 位)。只有精神真,才能以精神为统帅,调动全身各部,发挥最大效能,并 可克服临场恐惧心理,全力以赴,应敌制胜。

其具体做法,可以采用假想手段。比如’在动手之前,可以假想对手是 一个残害人民的凶狠罪犯,自己今日与他是狭路相逢,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影片《少林寺》中有一个场面:觉远和一个师兄弟练习对打,在他以一手拇 指抵住对方哽嗓时,他的大脑中出现了仇人王仁则的面目,致使他力量顿 增,下手更狠,险些酿成伤亡,这可以说是通过假想手段而达到的精神真。

目光要毒

所谓目光毒,指的是在技击过程中,双目应含有一种慑人的光,逼视对 方,使对方感到震骇,以瓦解其斗志。

要做到目光毒,精神真是基础,只要你把对手当成仇敌,自然会产生一 种复仇心理,那么这种心理也必然会从目光中表现出来。

目视的方法,一般用斜视。大成拳要求在技击中,身体相对于敌方应尽 力保持斜面,即以一侧肩头迎着对方,而不是以胸部正面向着对方。这样, 头部也相应侧斜。所谓侧视,就是在头部侧斜的基础上,以眼角的余光目视 对方。目视的神情应为怒视或冷视。

下手要狠

动手不可虚假,要真打实砍,落点要准,力量要透。力量透可以增大手 下的分量。

所谓力量透,就是说拳掌打在对方身上,力量透到其身体的另一面。

要想达到力量透,应在平时的训练上下功夫,训练的方法很简单,只要 出拳时意念放长一点就可以了。比如,我面对一棵大树做崩拳练习时,出拳 目标是大树(注意,拳与大树应有一段距离,不可接触),而意念放在大树 背后,或更远一点的地方,经过一定时间训练,自然能掌握透力。

守己中线,取彼中线

中线是人体的重心所在,在技击中,丢掉中线,失去重心,就意味着失 败。所以应尽力护住自己中线,并通过步法调整,身体移位,使自己不失重 心,同时,又要通过不同手段,攻击对方中线。破坏其重心。

具体做法是,当对方向我中线进攻时,我如果躲闪,应以一定步法进行 整体移位,而不可局部动作。比如,对方以直拳向我面部击来,如果我脚卜 不动,而仅以上半身躲闪,虽然能够躲开对方的拳锋,但自身的中线也受到 破坏,丢失重心,故这种躲法决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对方击我时,我上 身不动,而以步法带动全身躲闪,可保证不失重心,不丢中线。我向对方攻 击时,力量始终指向对方中线。比如,我以单掌向对方心窝部击去,如果对 方来不及格挡,我的掌自然打在对方中线上。如果对方以臂膊格挡,我掌触 在其臂膊上,意念力量则应透过去打在其中线上。

承接

对方向我进击,我不躲闪,用身体承受对方击打,这就是承接。

承接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向对方展示自己的实力,在不还击的情况 下,将对方镇服;二是为了挫伤对方。

承接方法是,当对方向我击来,将要触及我身体时,我承接的部位应骤 然绷紧,同时身体某部位相应倾斜,以减小对方的力量。比如,对方以单手 直拳向我胸部击来,当其拳锋快要触及我身体时,我胸部骤紧,同时上身自 腰部前倾,以逼使对方力量改变方向,减小其威力,如果火候合适,可使其 手腕挫伤。

欲用承接方法,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自身功力大于对方。

自身具备抗重击能力。

承受部位不应是眼、鼻、耳等要害部位。

对换

一方面以我的身体承接对方打击,同时以闪电般的速度打击对方,两个 动作几乎同时完成,这就是对换。

比如,对方以右直拳向我左胸击来,我并不躲闪,以左胸前迎,当其右 拳将要触及我胸部时,我身体略向左后方侧斜,上身自腰部向前倾斜,减弱 对方右拳力量,同时,突然起左拳向对方面部或左肋猛击。

对换的条件,首先应该具备承接的条件;其次,对换不是等价交换。我 应尽可能地采用身体倾斜的手段来消减对方的力量,同时,利用对方无暇顾 及其他的机会,运用冷、脆力量给对方以重击。

硬打硬要

运用此法时,应做到神如猛虎下山,势如蛟龙出洞,威风凛凛,不可一 世。不管对方怎样出拳动脚,我都迎头而上,堵着对方力量,向对方中线冲 击。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必考虑攻击对方的部位是何处,触到何处,即 打何处。比如,对方以右直拳向我面部击来,我起右拳,右小臂弯曲,大于 90°,以小臂外侧向对方中线部位冲击,可能击中对方左小臂,或左大臂, 或左肩,这些不必管他,只要将我的力量打在对方身上。

夺位

在技击过程中,我突然进身,站到对方站立的位置上,或者进步跨过对 方的立足点,将对方挤出,这就是夺位。

夺位的方法用于放人,需要手脚并用。比如,对方以左掌击我胸部,我 以右手按住对方左臂,顺势以左掌贴在对方的胸口上,肘部骤然弯曲,同时 以左脚突然前进插入对方裆中,造成对方后仰失重,两臂同时发力,将对方 扔出,这就是夺位的应用。

夺位的目的就是造成对方失重,再配合其他方法以更有效地打击对方。

以上介绍了大成拳八种技击原则方法,对这些方法,学者应该在训练时 反复练习,逐步形成本能反应。应用时应灵活、多变,不可执著,并要配合 其他技法,以求使这些方法发挥出更大效能。

二、实作要点

在具体应用方面,王罗斋先生还总结了八条大成拳实作要点,今录之于后,以飨读者。

拳击一道尚精神,内要提,外要随,手脚齐到法为真。意要运,气 要摧,拳似炮,蛇卷身。应敌犹如火烧身,充华必强骨,饰貌须表真,计谋 须远划,精神似劈雷。心毒称上策,手狠方胜人。何谓闪?何谓进?追即 闪,闪即进,不必远求尚美观。何谓打,何谓顾?顾即打,打即顾,发手便 是处。力如火药拳如弹,灵机一动鸟难飞。

敌不动,我沉静,敌微动,我先发。

不动如书生,一动如龙虎,发动似迅雷不及掩耳。

手要灵,足要轻,进退旋转如猫行。身要正,目锐精,手足齐到定 要赢°手到步不到,打人不得妙,手到步亦到,打人如拔草。上打咽喉下打 阴,左右两肋在中心。拳打丈外不为远,近者只在一寸间,手击如巨炮直 冲,足落似大树栽根。眼要毒,手要奸,步踏中门,钻入重心,夺敌位,即 使神仙亦难防。

鹳子入林燕抄水,虎入羊群抖威风。取胜四梢均齐整,不胜必有怀 疑心。声东击西,指南打北,上虚下实,灵机自揣摩,左拳出右拳至,单手 出双手来。拳由心窝去,发向鼻尖前,鼻为中央之土,万物生产之源,冲开 中央全体皆散。两手结合迎面出,自然把定五道关,身如弓弩拳如弹,弦响 鸟落见奇鲜,遇敌犹如身着火,打破硬进无遮拦。

推手时必须保持自己中线位置不受侵犯,还须用最大能力控制对方 中线,双手永不离对方口鼻部位,意如牵牛任我为。

推手时更需注意步法,夺位往往进半步或退半步,即足以将对方击 出,而并不在于手臂的动作大小。

力发出是在一刹那间,在有形无形,有意无意,有定位无定位,整 体局部,自动被动,具体而微,使力时多半是举、抗、推、旋、搂、劈、 钻、刺。

三、技击要领

大成拳以其重技击、讲实效、无套路、去招法,融拳术技击精华于一体 的实战风格而震动中外武林界的,有其完整的技击自卫原则和训练方法,现 概述如下。

—法不立,才能无法不备

拳术失真的一大原因是,一般拳家多注重形式和方法,而演化出各种繁 冗畸形的拳套和招法,结果使习者束缚在固定的拳套和招法和框框里,诚然 有了十几年以上的纯功,一将应用,千招百式无所适从。这样的事实留给人 们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他们常以谁会的拳套越多,谁就是当然的拳术通 家,殊不知越是如此,离技击则越远。习武者会有这样的体会,拳套招法虽 然学了很多,结果却是学了这套,忘了那套,更不用说应用了。可叹现在还 有人不认识这个问题,以为非如此不能登堂入室,可见拳套招法误人太甚!

大成拳在吸取前人经验教训基础上,参悟了中国古代养生、气功和各种 拳派的技击精华,创立了 “注重意感精神,内外一体,意动一致”的独特基 础训练一一站桩功。它通过精神假借、意念诱导,以空气和外界物体为依 托,在静止的状态下去体会呼吸与周身的联系,以及身外的阻力和松紧力的 作用,从而达到调整体内平衡,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 增强大脑的智能。如此一站,精神气质亦随之逐渐变化,肌肉不锻而自锻, 其本能自然之力,从此获得,虽一招不立,却能应感而发,达到无招不备的 真实效果。站桩功为拳术技击基础训练的不二法门,是习武者技击自卫成为 事实的一条正确途径。

要有浑厚宏大的精神力量

大成拳认为,技击的武魂是建立在民族阳刚正气和良知基础上的。首先 要求习者遵守尊老爱幼、扶弱抑强、言行一致、舍己为人等规范。平时要坚 持自律,端正人心,凡一举动,正义在身,堂堂正正,磊落光明,所行之 事,无不恰到好处,这是常说的习武德在先的道理。

其次在训练中,要注意修养,坚强意志,要有无畏的精神,锻炼自己果 敢准确的判断力,以及沉着冷静的定力。练习中,要自我精神放大,自比参 天巨人,有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势;有山崩地裂,我自岩然不动之态;有腹吞 山河,目射牛斗,意若龙吟腾云天,神似虎啸吞大地之状。如此等等,我人 一立,天地万物一切思想所及无所不在胸中陶熔。

在技击意识上,设想“三尺以外,七尺以内有凶恶剽悍、手持利刃的强 敌,并与其相搏共争生存”之情景,当以大无畏精神应付,从容不迫,有我无敌,无坚不摧,正义凛然,身心坦荡,我主沉浮壮气豪。有了精神上的放 纵,意念上的宏伟壮举,才能激发人体产生超人的能量,大成拳的这种技击 意识使它当之无愧成为现代中国的实战拳法。

去伪存真,力行务实

中国武术的技击实质,不是武侠小说描写的飞檐走壁、刀枪不入的神 话,不是气功魔术的呼风唤雨神化,也不是某拳克某拳,某式克某式,那种 配好药方子专等病人送上门来的招数之论,更非四象五行之说、九宫八卦之 论的牵强附会的论理。习者应去掉这一切虚假,切实认清武术的实质内容。 大成拳朴实无华,是建立在物质与精神统一基础上,使人类为生存发挥本能 最大可能的拳术运动。具体的讲,技击就是性命相搏,短兵相接,实打实的 较量,绝不是吹口气,或无须接触物体,用手一指就能倾刻要人性命的妖言 惑众。谁背离了这条务实的道路,去寻找技击三维空间之外的什么多维空间 之类的玄学,一切努力终是枉然,永难入技击门墙。

贯穿拳术实质的东西是人体与外界紧密联系着的静与动、松与紧、虚与 实、轻与重、快与慢、刚与柔等等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矛盾变化过 程。技击中要解决的根本矛盾,就是“松与紧”的问题。而虚与实、快与 慢、刚与柔、静与动等都是“松与紧”这对主要矛盾衍生出来的。松与紧既 是身体的松紧,又是心理上、精神上的松紧。首先应解决精神上的松紧,如 人在受到外界刺激后,精神紧张,首先反映在横膈肌紧张,如果能够控制身 体肌肉的紧张,保持体内的松静均整,就可以应付外来的一切冲击,否则未 曾接触就在精神上先失败了,这种技击也就没有意义了。因此,上述条件的 获得须遵循本拳基础训练进行。解决好松与紧问题之时,就是技击有成之 日。

为强化正确的条件反射,形成正确的技击动力定型,要解决好人体基本 间架配备问题,大成拳通过多方面的验证,选择了最佳的基本间架。保持这 样的间架,即使挨上对方几下打击,也无关紧要。因此,这样的动力定型在 平时就要养成,一将应用,自然就是这种对抗姿势。

技击中有效打击力量应具备以下条件。

通过假借使心理上、精神上强化产生超常勇气和必胜信念,发掘出 体内潜在能量,才会产生人们难以预料的效果。

必须利用整体运动产生的强大惯性力量,即靠后足蹬地,前脚同时 下踩,推动整体产生争力,这就像机动车辆,骤然刹车产生的那种惯性动力 一样。

(3) 发力时躯体各部分瞬间的互争而产生的争力。特别是躯体上下中线 的争力最为重要,产生出“体整如铸”的撞击力。

(4) 全身机肉的收放即弹性力的运用。这种力在发力的瞬间,配合声波 的作用,腹膈肌的紧张,一松即紧,一紧即松产生的鼓荡,“肌肉若一,毛 发如戟”产生的弹性力,这一过程瞬间释放的某种能量,就是把对方击中时 产生的那种电击感觉(这种能力只有功力较深者才能做到)。

自卫

自卫之法须在平时养成,随时随机,一举手,一抬足,皆含有神经支 配。意念领导下的应机而发的神情,即意念中身体前后左右均有敌人来与搏 打,要与空气(假设之敌)争地位,身上要有拉、拽、沉、浮等意中力,这 就是俗称“身上要有东西”的意思。

交手时拨转敌力出七八寸,应敌要快。要“守中用中”,永远保持自身 间架的准确,这是“守中”的关键,运动中永远对准敌方的中线,这是“用 中”的切要。平时要深加研讨各种力学知识,战时能以极小的能量消耗获得 最大效果,这是自卫借势借力的技巧运用。

遇敌时,须要豪气放纵,静若处子,安然自如,动如猛虎,横冲竖撞, 头顶脚抓,毛发根根如针,气荡小腹,随跳蹬点,行进如履薄冰,打顾做成 “一”(通常一些拳法是挡一下,再出拳,这影响速度和力量)。对敌出手, 或先动或后动,或打上,或打下,没有固定。总以应机而发为宜,“见虚不 击击实处”,要知实处正是虚实转换中线,“打不着不打,打不准不打,打不 狠不打”。只要“勤习勿懈力搜求,敬谨意切静揣思”,方法得当,持之以 恒,必有收获。

大成拳七妙法门

技击桩

此桩是练习大成拳技击必不可少的桩法,故名技击桩。其姿势是两足呈 稍息姿势,前足向外方移出,约有一脚远,两脚呈丁八字步行,称为丁八 步,又称半丁半八步。身体微斜,两腿弯屈,身往后坐,前脚根略离地面, 膝盖前顶,目视前方。两手抬起,屈肘环抱,肩松肘横,十指分开,如抓球 状。小腹松圆,胸窝含蓄,头直顶竖,要做到虚灵挺拔,舒适均整。同时, 周身上下要做到整而不僵,松而不懈。初步如此练习即可,若要更进一层, 需加意念活动,两手两臂要有拉之不开,推之不动,砸之不落的精神锻炼。 待到日久功深,就须目光内敛,其神态如捕鼠之猫,将窜而未动,欲扑而待 机。要有静中求动的锻炼方法,就是假想在三尺以外,七尺以内有“假想 敌”对自己做周旋扑打,而自己以站此桩的姿势,以不变应万变还击对方, 如此用功,可锻炼自己技击时的灵敏性,此就是拳术中“无形似有形”的锻 炼方法。

技击桩歌诀:

前后丁八步,两臂如抱婴。

虚灵挺拔立,意紧形要松。

二、试力

试力的方法很多,这里只介绍其中最基本的一种,名叫钩理试力。其步 法姿势与站技击桩相同,两手自然抬起,掌心向下,手指自然分开,略微弯 曲而向前指,用身体催动双手向前推出,指尖向前,臂亦随之而动,但切勿 完全伸直,以防力量破体。两手之间的距离约有一头。意念如用双手十指推 动水中漂木,缓缓而行。当两臂快要伸直时,两手向内翻转,掌心相对,用 身体将双手慢慢拉回,其动作经连绵不断,待到双手距离自己前胸约有一拳 之时,再行翻转,手心向下,继而前推c这样做周而复始的练习。待到日久 功深,要加上出手如锂,回手如钩,力不空出,意不空回的意念。如此用 功,日久自能感到双手和两臂,乃至全身与大气产生摩擦力,使自身之气与 宇宙大气相合,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钩铿试力歌诀:

出手如钢铿,回手似钩竿。

意在周身外,不离自身间。

浏览1,30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