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特杜尔的电话当即就打动了李小龙。李小龙对香港的感情是复杂的,没 有香港,没有嘉禾,就没有现在的李小龙;可在他看来,不论香港的事业有多 么红火,好莱坞才是真正能够让他大展拳脚的地方。李小龙的性格中不允许失 败的存在,当初,正是因为在好莱坞发展不顺,李小龙才会回到香港,一边提 升演技,一边积累名气,为重新杀回好莱坞做准备。
李小龙在返回香港前曾许下三个愿望:一是弘扬截拳道,让中国功夫传遍 世界;二是让中国电影打进国际市场,让全世界观众都认识中国电影;三是在 好莱坞影片中饰演主角,奠定中国演员的国际地位。从《唐山大兄》到《精武 门》,再到《猛龙过江》,他的前两个愿望已经实现:通过这些影片,李小龙 不仅成为美国武术界传奇式的英雄,截拳道也被全世界的武术爱好者所熟知。 而且由此带动的中国功夫也由美国西部向东部突进,逐渐成为热潮。继美国的 功夫热之后,欧洲、拉美、澳洲也开始掀起功夫热的高潮。这种世界性的中国 功夫热,又反馈到东南亚的华人世界,使得华人再度对古老的中国功夫热衷起 来。中国的功夫片也一度成为中国电影的代表。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自己不但已是国际知名的功夫巨星,也拥有了不输 于任何好莱坞当红明星的实力,决不能放过这个弥补心中最大遗憾的机会。于 是,李小龙毅然决定将《死亡的游戏》暂时搁置,立刻飞往好莱坞与温特杜尔 会面。
会面进行得十分顺利,会面的产物《龙争虎斗》,也让李小龙的第三个愿 望得到了实现,整个好莱坞都开始关注李小龙,关注中国功夫,一股轰轰烈烈 的中国功夫热,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欧美。关于李小龙返回美国拍摄 《龙争虎斗》的经过,我们将会在之后的章节中讲述。
李小龙没有满足于现状,他是个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目标也有着清醒的 认识——他必须回香港,必须把《死亡的游戏》拍完。《死亡的游戏》承载了 他太多的思考和感悟,是他三十多年人生经历的集大成者,极有可能成为李小 龙电影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一部。
高强度的工作曾让李小龙晕倒在《龙争虎斗》的录音室,出院后,有人劝 他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但是李小龙没有答应,他不允许自己松懈下来。生命, 就是一个战斗的过程,只有不停地拼搏,不断的努力,才能让他感受到存在的 价值,更何况,在遥远的香港,还有一场未完的“死亡的游戏”在等着他。1977年,也就是在李小龙逝世4周年之际,嘉禾电影公司将李小龙未完成 的遗作《死亡的游戏》补拍完成,并取名为《死亡游戏》。《死亡游戏》与李 小龙的《死亡的游戏》在名字上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在内容上却做了较大的改 动,甚至被不少龙迷称之为“狗尾续貂”的赝品,完全背离了李小龙原来的构 思,只是嘉禾打着李小龙的名气赚取票房的工具。
为了完成《死亡游戏》,嘉禾请来了当时的韩国武打明星唐龙充当李小龙 的替身,拍摄队伍则是由港、美双方共同组成。但是嘉禾对《死亡游戏》的情 节做了多处改动:由李小龙扮演的功夫巨星卢比利在电影片场屡屡遭遇意外事 件,原来,黑帮首领蓝博士对卢比利十分欣赏,一直想拉他入伙,却遭卢比利 拒绝。无奈之下,蓝博士只好用要挟、恐吓的手段要求卢比利加入帮会,甚至 威胁他的女友,但是卢比利不为所动,誓死不与黑帮同流合污。蓝博士恼羞成 怒,于是让杀手装扮成临时演员混进片,欲将卢比利击成重伤。卢比利将计就 计,假装身死,然后在治疗期间开始计划向蓝博士报仇。卢比利康复后,乔装 打扮潜入蓝博士的寓所,打伤了蓝博士和几名打手,死里逃生的蓝博士开始对 卢比利的死亡产生怀疑。不久,蓝博士带着高手参加在澳门举行的世界空手道 冠军大赛。比赛过程中,卢比利的女友赶到赛场,想要暗杀蓝博士,却被卢比 利阻止。赛后,卢比利潜入选手更衣室,击败了蓝博士的空手道冠军。蓝博士 派人到卢比利的墓地调查,才发现卢比利没有死,恼羞成怒之下,派人绑架了 卢比利的女友。为了搭救女友,卢比利找到蓝博士的老巢——即五层高塔,然 后将把守在高塔每一层的菲律宾魔杖大师、韩国合气道金腰带高手、身高两米 多的巨人打手一一打败。
此后,卢比利连夜赶到蓝博士的犯罪机构,决定将其一网打尽,谁知大楼 内埋伏了三名高手。卢比利与首层的菲律宾高手展开双节棍对决,这也是影片 最精彩的一场打戏。卢比利与依力山度扮演的菲律宾高手使用相同的器械、不
同的打法,最终艰难胜出。在经过几场苦战后,卢比利过关斩将,一层一层逼 近蓝博士的最后据点,终于将其犯罪团伙彻底粉碎。
补拍版的《死亡游戏》于1978年3月23日在香港公映。
李小龙去世时,《死亡的游戏》的前半部分和故事的直线都未拍完,也没 有详细的剧本,所以嘉禾在重拍时对这些内容进行改动尚在情理之中,但是让 广大龙迷难以接受的是,李小龙与依诺山度、池汉载、贾巴尔的三场总计长达 38分钟的精彩打戏片断在补拍版中被大量删节,原本是三人“貌合神离”联手 闯关,最后成了卢比利只身犯险,田俊和陈元的镜头完全被删掉,李小龙与依 诺山度、贾巴尔的大量有趣的对话也都被删减。据统计,补拍版《死亡游戏》 所保留的李小龙本人出演的打斗场面只有约11分钟,其他的镜头都是由替身完 成。每念及此,龙迷们都会扼腕叹息,如果李小龙还活着,如果《死亡的游 戏》能够由他继续构思并拍摄,无疑将会给观众带来更加刺激的视觉享受。
抛开影片本身的缺憾,《死亡游戏》还是凭借李小龙的巨大号召力获得了 不错的票房。李小龙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广大龙迷、影迷中的影响力依旧无可 匹敌。对于普通观众而言,他们或许不是李小龙的粉丝,但李小龙身上所表现 出来的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仍然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为之呐喊动容。
由此可见,嘉禾打李小龙这张牌打对了,这当中固然有邹文怀追忆故人的 情绪在,但是在商业利益高于一切的香港,嘉禾首先考虑的还是市场和票房。 邹文怀当即决定,在李小龙《死亡的游戏》尚未使用过的拍摄片断基础上再拍 摄一本《死亡塔》(TOWER OF DERTH)。《死亡塔》主要利用了李小龙在《龙 争虎斗》以及《死亡游戏》中未用的镜头,全长102分钟,于1981年6月20曰在 香港公映。这部由吴思远导演和著名武术指导袁和平执导的《死亡塔》在拍摄 前被广泛看好,播出后反响却一般。
首先,《死亡游戏》的票房大卖让大家看到了“李小龙”的巨大市场潜 力,香港的电影公司便一拥而上,拍出了很多以李小龙为题材或原型的影片。 这些电影都属于小本制作,一方面降低了“李小龙”题材影片的质量,另一方 面也影响了《死亡塔》的票房。
其次,这部由唐龙及黄正利主演的影片,无论是表演还是制作均非上乘, 李小龙也只能算是友情客串,影片本身虽然带有悬疑味道,但基本上失掉了李
小龙的电影特色,唐龙也没有刻意去模仿李小龙的打斗风格,难以赢得市场青 睐也在预料中。
据香港某位资深电影人透露,李小龙去世后,为了将他留下的《死亡的游 戏》拍完,嘉禾制片彭长贵四处寻找合适的替身演员,最终找到了一位姓金的 合气道高手。这位历史上唯一的“真正李小龙替身”的韩国演员唐龙本名金泰 中,他在李小龙死后来到香港,然后改名唐龙,先后拍摄了《死亡游戏》和 《死亡塔》,之后便悄然返回韩国,甚至没有在媒体前露面。这是因为在签约 时,嘉禾明确要求他拍完电影就必须秘密走人,不许见记者,也不许公开身 份。上世纪八十年代,唐龙移民美国,迄今下落不明,如果他还活着,也应当 是一位年近70岁的老人了。
人们对李小龙的追忆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全世界的龙迷依旧盼 望着有朝一日,由李小龙亲自拍摄的《死亡的游戏》能够原汁原味的被搬上银 幕。2001年,日美两国的李小龙研究者动用种种关系,从嘉禾电影公司的片库 中找出了李小龙拍摄的《死亡的游戏》的全部母带胶片,并且在一些热心电影 人的帮助下,在当年的剧本上加以认真的编辑和补充,又找来一位替身演员拍 摄影片的前面部分。不久,在全世界龙迷的翘首以盼下,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保 留了李小龙全部镜头的《死亡的游戏》问世了!
浏览6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