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疾病药物说


从李小龙死后的验尸报告看,其体内存在有大麻遗留物质。于是,人们就 把李小龙最后几年的性格暴躁、情绪不稳定归咎于服食大麻和心理压力过大。 至于服食大麻的原因,则是因为工作锻炼导致身体消耗过度,不得不通过兴奋 剂来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体能。但是这些大麻遗留物质并不足以使人致死,李小 龙的死更可能是与所服用的止痛药过敏有关,这也是当时医学上所能解释的唯 一可能性。

另一种说法是,李小龙原本就患有脑部疾病,而这种脑部疾病,正是令人 闻之色变的脑癌!据说,李小龙当年在洛杉矶进行全身检查时就已被初诊为 “脑部有问题”,但是此后,李小龙拒绝进一步的脑部检查。回到香港后,李 小龙也曾在死前2个月在拍片时突然昏倒,也符合脑部疾病的症状。那么,官 方的法医报告中为什么没有明确指出脑癌,而只是模棱两可的提到脑部“中度 肿胀”呢?也许在当局看来,身患脑癌突然去世,有损于李小龙华人英雄的形 象,于是秘而不宣。

随着医学的发展,近年来,又有专家对李小龙的死因提出了全新的看 法,他们认为李小龙很有可能是死于一种名叫“突发癫痫死亡” (sudden unexpected death in epilepsy, SUDEP)的疾病。诱发这种疾病的直接原因 是压力太大和睡眠不足,导致心脏或肺部猝然停顿导致死亡。而李小龙在去世 前的一段时间里身体和精神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正好符合这一病症的诱发 条件。

近十年来,“突发癫痫死亡”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英国,每年 有500人因此丧生,而且多发于20〜40岁的壮年男子,也与李小龙去世时的年 龄相符。

  1. 复仇谋杀说


这恐怕是李小龙诸多死因版本中最为大众所接受的一个。其理由也很简 单,李小龙是性情中人,不论在武道和艺术上都追求完美,甚至是偏执,因此 得罪过许多人,其中既有武林中人,也有影视界的竞争对手。早在美国时,李 小龙就不止一次受到暗杀的威胁,而他回到香港的几年正是香港警察黑帮联手 猖

獗之时,以李小龙的性格,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也毫不奇怪。但是无论如何,人们都没有找到李小龙是被人谋杀的证据。找不到证据,或许是因为下 手之人手段够高,或许是因为指使之人背景够硬;人们希望李小龙是被谋杀 的,最好是被外国人所谋杀,这样才能继续为我们的英雄振臂高呼,继续为李 小龙的经历平添几分传奇色彩。

在众多谋杀版本中,最有板有眼的当属《武魂》中所披露的一则“真 相”:李小龙是被人谋杀的,谋杀李小龙的元凶,赫然便是美国的亿万富 翁——休.博比!

休•博比是当时美国金融界巨头,出身于一个古老而富有的家族。在李小 龙死后的第四天,也就是1973年7月25日,休•博比录制了一盘录音带,详尽 记录了谋杀李小龙的原由和过程:

故事的开始十分浪漫,1958年11月,18岁的李小龙在由香港开往美国旧金 山的“克•利夫兰总统号”客轮上邂逅了休•博比的独生女珍妮特。李小龙那 张扬而自信的性格,迅猛绝伦的功夫深深地吸引住了这位18岁的美貌少女。来 到美国后,珍妮特开始对李小龙展开追求,从旧金山到西雅图,珍妮特毅然从 纽约飞往李小龙所在的西雅图,然而李小龙的冷淡和对武术的执着和待人的冷 漠让她失望而归。

四年后,正在攻读医学硕士的珍妮特突然决定要出远门。休•博比觉得女 儿只是和同学去迈阿密游玩,便答应了。事实上,珍妮特去了西雅图,她仍然 深爱着李小龙,并试图说服他与自己在一起。然而此时的李小龙正忙于振藩国 术馆的训练和应付来自各界的挑战,自然不会为了一个女人而放弃理想。

1963年6月的一天,珍妮特突然回到纽约家中,并声称怀上了李小龙的孩 子。珍妮特的哥哥迈克尔(也是当时一位小有名气的银行家)为此专程前往西 雅图与李小龙会面,李小龙却对此事予以否认,还把已与莲达订婚一事告诉了 他。迈克尔回去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珍妮特。珍妮特受不了打击,甚至还住 进了精神病医院。1964年,珍妮特在家中给婴儿喂奶,正巧在电视上看到了在 洛杉矶长堤举行的世界武术大赛,看到了李小龙和他的截拳道。李小龙的表现 震惊了现场观众,更震惊了珍妮特和他的父亲休•博比。然而就在比赛节目结 束后不久,珍妮特竟然亲手勒死了自己的孩子,然后割脉自杀。

休•博比悲痛欲绝,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李小龙必须死!

 

在休•博比的默许下,迈克尔暗中勾结黑手党,准备对李小龙下手,结果 却被黑手党人借机“洗钱” 5000万美元,还大加敲诈博比一家。迈克尔被激怒 了,扬言要去自首,结果在回家途中“车祸”丧生。痛失子女的休•博比更加 坚定了谋杀李小龙的决心。不久,他花重金买通了一位医术高超的脑血管专 家,以李小龙曾昏倒在拍戏现场为幌子,开始了一个阴毒的谋杀计划。

其实,李小龙在当时已经患上了脑癌,为了加速李小龙的死亡,休•博比 和这位医生使用了一种导致血管爆裂的致死药物BMN (其症状则与猝死完全相 同)。谋杀计划进行得十分顺利,不久,就传来了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逝世的 消息。根据休•博比的遗嘱,在他死后,这盘录音带才能公诸于众。

  1. 八卦迷信说


李小龙死因中,最香艳八卦的当属“马上风”之说。又有人从数术、五行 之说推算,说李小龙之“李’’与丁佩之“丁”相克,所以李小龙必死于丁佩香 闺。

李小龙在香港的住所名为“栖鹤小筑”。当时就有人对李小龙说,说这处 宅院远观阴森郁结,宅内更是煞气逼人。于是李小龙就在宅门前挂了一面铜镜 用来挡住煞气。然而就在李小龙去世前不久,那面铜镜不明不白地消失了。在 “栖鹤小筑”中还有一棵龙眼树,树上的“龙眼”经常被人摘掉,犯了李小 龙名字的忌讳。有人认为,李小龙在香港居住的九龙半岛九龙塘与他名字中的 “小龙”二字犯冲,意思是九龙把小龙困在了塘里,让李小龙难以施展拳脚、 最后含恨而死。李小龙在去世前的几年里的确碰到了很多不顺利事情——与亲 友疏远、与媒体交恶、与同事冲突,香港既是李小龙事业发展的巅峰,又给他 带来了无尽的麻烦,倒也暗合了“犯冲”之说。

另外,有人认为,李小龙的未完成的半部遗作《死亡的游戏》,其名字本 身就很不吉利,而该片中的很多台词,似乎又是李小龙的心声。李小龙倾注心 血打算筹拍的《死亡的游戏》,究竟是不是李小龙感悟到了生命即将终结的产 物呢?也许,冥冥中自有天数,很多东西,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的时候,就会 发现竟存在着如此惊人的巧合……

李小龙一生一共主演过四部半电影,这部半电影都是在1971〜1973年间拍 摄上映,其中的半部,正是他生前尚未完成的遗作《死亡的游戏》。

李小龙是在1970年应嘉禾掌门人邹文怀之邀回到香港发展,随后凭借《唐 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三部影片连续三年刷新香港电影票房纪录。 这三年是李小龙事业发展的高峰期,也使他从一个好莱坞二流演员成长为一个 能够自编自导自演的国际一流功夫巨星。李小龙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他觉 得这三部影片仍未能全部展现他对武道和人生的思考,他要重新拍一部电影, 一部地地道道的“李小龙”式的电影。李小龙是个“以战养战”者,只有高强 度的练功和工作,才能让他感受到生命的充实和价值。于是,在《猛龙过江》 拍摄完以后没多久,李小龙几乎没给自己多少休息的时间,就立刻开始了新片 的构思和筹备。这是一个宏伟的计划,首先,要能够把李小龙的截拳道和武道 思想完完全全的展现出来;其次,要把全世界最出色的武术家和运动员集合起 来,把全世界最精彩的武术和打斗展现在观众面前。在李小龙看来,这将是一 部前所未有的功夫巨片,也将是他在香港拍摄的最后一部影片。也就是说,在 李小龙的计划中,拍摄完《死亡的游戏》,他就将告别香港,再次前往美国, 继续他未完的好莱坞之梦。

然而事与愿违,命运再次与李小龙开了一个玩笑——不等他把《死亡的游 戏》拍完,这位红极一时的功夫巨星就离奇而突然地离开人世,留下无数谜团

给后人。

需要注意的是,这部被李小龙命名为《死亡的游戏》(Game of Death) 的未完成电影,并非1977年,即李小龙去世4周年时,由嘉禾补拍上映的完整

版《死亡游戏》。

李小龙拍摄《死亡的游戏》是受到了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七武士》的启 发,加上他本人对佛学有着独到的思考和见解,所以决定以佛教的七级浮屠为 原型,讲述一个武林高手和他的同伴为了夺宝救人而用幢高塔的故事。高塔的 每一层都有一名代表不同武术流派的绝顶高手把守,每一位高手都能将闯关者置于死地。因此,闯关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死亡游戏,闯关者每冲上一层,就 有如经历一次死亡。

浏览62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