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攀龙根据多年治军的经验,1753年(乾隆十八年)制订整饬弁兵 条例六项,上报清廷,受到皇帝嘉勉。这六项是:一,凡抓获逃兵,即 重责并革去军籍,一个月内自首者,可量宽初犯;二,已革职的千总、 把总等末弁,不得久住任所;三,施南卫(今湖北恩施)、武昌、永顺、 保靖、九路等处归旧土司安插各省者,恐有私逃回籍的,饬各弁时加查 察;四,凡军流重犯往回递解时,遵例一犯二解,兵械防护于单内注明 某兵,押交前汛,限时回销;五,押解军饷,每兵配带鸟枪、腰刀、哨 棍,由大路行走防护,委弁督查,交前汛取照回销,仍令沿途塘兵护送 出境,该将备报过汛日期;六,州县监狱出外执行公务,要有拨兵防范 之例,一般情况下,应定额派拨五名,人员不足时,也不少于四名,遇 要犯,另酌情增派。

哈廷粱(1714~1789?),献县人。乾隆三年戊午科武举,乾隆十 七年(1752)壬申恩科武殿试一甲第一人①。此次科举,沧州地区选手 多位脱颖而出,据考证,前十名中至少有三位沧州人。除哈廷梁外,第 四名即二甲第一田允中、第七名即二甲第四哈国兴®。该科是为庆祝皇 太后六旬万寿特别开设的恩科,又称万寿恩科。哈廷梁是哈家的第二名

《清高宗实录》卷四百二十五载:乾隆十七年十月初五,“上御太和殿传胪,赐中式武 举一甲哈廷梁、林建鼎、马瓌三人武进士及第,二甲田允中等七人武进士出身,三甲尹天培等 五十五人同武进士出身”.。乾隆《献县志》卷八《选举•武进士》:“乾隆壬申科,哈廷梁,状 元,官四川参将。”

乾隆《任丘县志》卷八《选举志•武进士表》:“乾隆十七年壬申,田允中,二甲第一 名,侍卫。现任云南永顺镇总兵。”乾隆十七年十二月二日哈攀龙《奏为长子中二甲第四名武进 士谢恩折》云:“臣长子国兴叨蒙圣恩.赐二甲第四名武进士,钦授三等侍卫。……再,一甲第 一名哈廷梁,亦系臣之族弟。”

状元,而其他哈氏族人出身武科或有武职者更是举不胜举。如乾隆四年 的武榜眼哈国龙、康熙五十一年的武探花哈义勇,此外还有二甲武进士 哈攀凤、哈国兴。武职人员,如哈元贵、哈元成、哈尚德、哈俊德、哈 明德、哈廷栋、哈振鳌、哈国祥等等。

白成龙(?~1778),河间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丙戍科武 进士一甲第一名®。乾隆三十八年,白成龙奉旨由河南中军参将,调补 浙江湖州协副将。乾隆四十三年,白成龙敲诈嘉湖卫守备柳俊贤钱财, 柳自缢身死,白被捕。五月,主办此案的浙江巡抚王亶望在给乾隆的奏 折中详细讲述了案件经过,他在奏折中特别奏明:“白成龙系直隶回民, 自缢身亡的守备柳俊贤是云南回民,与白成龙有亲戚关系。案件所涉及 的一干人,如白成龙的母舅马世熙、柳俊贤的弟弟柳俊杰,还有中间跑 事的古永年等,也多是回族。后经乾隆亲自审定批准,同年闰六月,白 成龙在杭州被处绞刑(见《清高宗实录》卷一千五十二)。后人考证其属 于蒙冤而死,根本起因在于白成龙的“性刚,少所降屈”,直接原因则是 “与某官不相洽,中遭匪人蜚语,陷公于罪。对簿时,适某官会鞠.公不 堪挫衄,遂诬服”。

张元联(生卒不详),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嘉庆十年 (1805)乙丑科武殿试一甲第一人®。大魁后,张元联先被授为一等侍 卫。嘉庆十七年秋《缙绅全书》御前侍卫名单中有一位:“蓝翎侍卫加一

《清高宗实录》卷七百七十载:乾隆三十一年十月十五日,“上御太和殿传胪.赐中式 武举一甲白成龙、黄宗杰、彭先龙三人武进士及第;二甲李芳圆等五人武进士出身;三甲赵攀 龙等四是三人同武进士出身。”《缙绅全书•御前侍卫:h “白成龙,直隶河间人,丙戍状元。” 《大清武职迁除提名录》载:“河南中军参将白成龙,直隶河间人,丙戍状元。”

《清仁宗实录》卷一百五十一:“嘉庆十年,乙丑.冬十月已亥,上御太和殿传胪,赐 殿试武举一甲张联元、白凤池、孙抡元三人武进士及第;二甲马天保等六人,武进士出身:三 甲时龙光等五十一人.同武进士出身。”朱彭寿《旧典备征》卷四从之,注明其籍贯乃直隶河间 人。嘉庆十一年春《缙绅全书》御前侍卫名单却赫然写道:头等侍卫加一级张元联,直隶献县 人,乙丑状元咸丰《初续献县志•武进士表》也载:“嘉庆乙丑科,张元联,状元,官樊城 副将。”从地方志等实用性考虑,采用“张元联”较妥.级直隶献县人。”此处或为张元联,其他记载尚不得见,有待 进一步考证。

赫光甲(1818~1857),直隶任邱(今河北任丘)人。清道光十 七年(1837) 丁酉科武乡试中举,十八年(1838)戊戌科武殿试一甲第 一名®,授头等侍卫,外任补官缺,先为署山东胶州协副将,后出任为 山东抚标中军参将。咸丰二年(1852),经山东巡抚李傯会举荐,郝光甲 擢为陕西陕安镇总兵。

咸丰三年九月,“郝光甲并明庆所带绥远城、土默特后之兵,均著飞 催前进。著令全数到齐分扼南面”,与胜保等兵围“逆贼(指捻军)困踞 深州”。郝光甲跟从将军胜保追剿,陕甘总督舒兴阿围剿捻军于河南,临 阵混乱,互相争调,郝光甲以擅自移营被褫职。以后他的军队改为隶属 秦定三陆路提督。郝光甲战舒城,连战获胜,诏谕赐予他三品顶戴,署 理陕安镇总兵。十月,郝光甲进攻捻军,随之又克庐州,太平军攻城, 郝光甲失守。咸丰四年,复战舒城,在三连桥伏杀太平军三千余人,边 续获大胜。凭镇压义军得以恢复总兵官职,赏赐三品顶戴花翎。咸丰五 年,攻克庐郡。咸丰六年,收复舒城。赏郝光甲总兵顶戴花翎。咸丰七 年,郝光甲兵援桐城,在郝到达舒城时,与太平军遭遇,因寡不敌众, 身殁於阵前。三月,皇帝下诏恢复给郝光甲革去的总兵一职,予祭葬赐 恤,谥号“武节”。《清史稿》、《大清畿辅先哲传》,皆有其传。

徐德麟(1809~1895),汉军镶白旗,沧县张官屯乡大马庄村人 (原属南皮)。道光二十一年(1841)辛丑科武殿试一甲第一人®。大马 庄徐氏,几世习武,自乾隆中期以来,武举科第连绵,仅徐德麟父兄子

《清宣宗实录》卷三百十五载:道光十八年冬十月,谕内阁:“武殿试一甲向取三人。 此次中式武举,朕亲加校阅,除一甲一名郝光甲、一甲二名佟攀梅马步箭弓刀石俱称外,其余 各武举内,或马步箭尚好,弓刀石间有二号者,或弓刀石尚好,马步箭中不及数者。一甲第三, 不得其人,未便迁就符额,用示朕核实抡才之意。”

光绪《南皮县志》卷九《选举志下武科武进士》:“道光辛丑科,状元,徐德麟,山西 平垣营游击,升太原营参将。” 侄三代便涌现出多位武举人®,其中有四名武进士,因此,大马庄徐家 成了远近闻名的武门望族。徐德麟受家风熏陶,自幼好武,尤其善长骑 马,经常骣骑生马,驰聘数十里,以此为乐。徐德麟在紫禁城太和殿前 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武殿试时,还有一个小插曲:舞刀是徐德麟的强 项,但殿试这天,可能出于紧张,在胸前舞花时刀竟没拿住,脱手而出, 把众考官和武举们都吓了一跳。只见徐德麟一个箭步冲上去,就在大刀 将落未落之际,右脚一踢刀杆,一百二十斤的大刀,应声而起。内行人 都看出来这是失误,然而道光皇帝却把惊险当作精彩,看着憋得满脸通 红的徐德麟,直夸他是关公附体,当场点了徐德麟的状元。退场后徐德 麟脱下马靴,靴筒已被鲜血染红,原来刚才由于踢刀太过用力,脚面都 踢破了。

道光二十五年十月,徐德麟外放山西平垣营游击,数年后升任太原 营参将。咸丰初年,朝政日非,徐德麟因与上峰不合,以养病为由,解 甲归田。咸丰三年秋,太平军路过沧南一带,南皮县令赵士桐倡办团练, 徐德麟积极响应,村镇赖以安宁无扰。徐德麟为人赋性忠厚,待人接物, 心和气平。晚年,逍遥林野,着布衣,戴草笠,与野老农夫杂处,外人 不知其为武状元也®。

第四节国术馆生产的燕赵武术

中央国术馆从1928年成立到1947年被迫停办,期间近20年时间,

徐家几代情况如下:徐德麟的曾祖徐兴俊,好武习武,遂成家风,因后代有功,诰赠 ••武翼都尉”;祖父徐廷钺,武功上乘,赠“武翼都尉”;父亲徐仲,嘉庆戊辰(1808)武举人; 伯父徐伦,被诰封为“武地骑尉”;叔父徐偃,嘉庆庚午(1801)武举人,被诰封为“武地骑 尉”;叔父徐仪,诰封为“武地骑尉”;叔父傧,诰封为“武功将军”;大哥徐祥麟,诰封为“武 功将军”;胞弟徐ZJ麟,道光二十五年武进士,候选都司,领蓝翎侍卫;儿子徐元捷,诰封为 “武骑都尉”。参见李文厂:《沧州武术》,第246~247页。

孙建:《清代沧州武状元考略>),《武林风起沧海潮》,2010年第3期.第97~98页。 历经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两大时期,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 武术人才,为我国武术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它的创立,不只是创办了 一所全国性的武术机构,而且在它的影响下,全国各省以及大部分市县 都相继成立了国术馆组织。把我国的武术事业推上了现代史上一个最大 的高潮,不只在国内,在海外武术界也形成了很大的影响。为光大中华 武术,促进国内、国际武术交流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具有极其深远 的历史意义®。

―、中央国术馆内的燕赵武术名家

张之江,字子姜,河北盐山人,已故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军宿将之 一,与李鸣钟、孙良诚、宋哲元、鹿钟麟等将领,并称冯玉祥麾下的五 虎上将。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期,张之江在西北军总司令部任总 指挥官。当时,西北军总司令部武术总教官马凤图组织了大刀队(亦称 “敢死队”),在攻打天津的攻坚战中创建奇勋,给了张之江很大鼓舞,使 他萌生了依靠武术来“强中救国”的思想。南口战争,奉系惨败,更使 他认识到以武壮军壮国的迫切,开始跟其副官李渊智、军法处长马凤图 习拳练武。军旅生活和个人武术实践,使张之江对武术的功能和作用的 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自此,他开始把武术这一民族瑰宝视为“军之 胆”、“国之魂”,以“唤醒炎黄子孙,强我宗族、壮我国魂”为己任,并 为创建国术馆而四处奔波®。1928年秋,张之江写信给已在南京执掌国 民政府军党政大权的蒋介石,信中提出将武术易名为“国术”,“保存国 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蒋介石同意了张之江的建议,调他来南京, 担任中央国术馆馆长,划拨出编制名额,又拨下一笔经费。于是,张之 江辞去西北军第二路军总指挥的军职,从甘肃天水来到南京上任,主持

此部分所涉及到的武林人物,请参见本书第二章燕赵传统武术主要人物系谱传承,

赵荣林口述,徐志华整理:《回忆中央国术馆》,载于《文安县文史资料第二辑》,第 100 ~101 页。

图片1

1928年10月中央国术馆开馆典礼(图片来源:《中央国术馆史》,1996年)

中央国术馆成立之初,在馆长张之江、名誉馆长冯玉祥的大力支持 下,着手选拔馆内武艺教习(后改为武艺教官)。先以国民政府的名义通 电各省府主席,督其在省内选推高手。于是各省均先后用自报自荐和公 推公选的方式挑选出数十名行家里手,经过考核,报送至中央国术馆供 职。经过协商,将来人组成一个团体,即“中央国术馆教授(训练) 51王”。首期“教授(训练)班”的57名成员中,河北籍的就有20多人, 占二分之一以上。

佟忠义( 1879~1963),河北沧州人,擅长搏击与摔跤;韩会清 (1886~?),河北沧州人,擅长青龙偃月刀等;李元智(1903~1972), 河北沧州人,擅长八极拳、梅花单刀等;高振东(1879~1960),河北雄 县人,擅长铁砂掌、形意拳等;郭长生(1876~1967),河北沧州人,擅 长白猿通臂拳、苗刀等;朱国福(1897~1968),河北定兴人,擅长形意 拳、武当昆吾剑、铁砂掌等;赵连和(1900~1973),河北景县人,擅长 十二路潭腿、地煞剑等;马英图(1897~1956),河北沧州人,擅长通臂 拳、劈挂拳、八极拳等;孙琨(1900~?),河北石家庄人,擅长燕青拳 及擒扑散手等;王子庆(1899~1980),河北柏乡人,擅长五毒垒塔及北 少林拳、形意拳、八卦掌等;齐良友(1887~1969),河北完县人,擅长 铁砂掌、北少林拳;杨兆清(1883~1936),河北永年人,擅长杨式太极 拳与太极打手等;郭锡三(约1897~1978),河北沧州人,擅长青萍剑 等;田兆麟(约1901~1985),河北完县人,擅长铁砂掌、形意拳等; 龚润田(约1887~1970),河北辛集人,擅长铁砂掌、八极拳、吴式太 极拳等;刘鸿庆(约1897~1979),河北沧州人,擅长五毒垒塔及雁尾 单刀、哪吒闹海乾坤圈、武当君子剑等;李滋茂(约1899~1984),河 北沧州人,擅长五毒垒塔、形意拳、八卦掌、梅花双刀等;马庆云(约 1901~1985 ),河北保定人,擅长硬形气功,中国式摔跤;李椿年 (1894~1976),河北交河人(今泊头),擅长北少林拳、杨式太极拳;李 玉山(又名李琳春,1881~1957),河北沧州人,擅长燕青拳、青萍剑、 太师鞭等;曹砚海(1899~1938),河北沧州人,擅长武当太乙剑、六合 拳、燕青拳等。

1929年3月,中央国术馆正式开馆,首期招收学员360人,全国各 地国术爱好者争相报名应考,其中武术世家子弟占了不小的比例。据统 计,报名者达5244人,也就是说选录比例约为14比1,可谓盛况空前。

中央国术馆副馆长为原直系将领李景林,河北枣强人,行伍出身, 在南北军阀混战中一度崭露头角,成为直系重要将领,他的北派达摩剑 术独步平津,有一定的名气。

该馆下设教务处、总务处、编纂处3个处。由“神力王”王子平 (河北沧州人)和少林名家吴图南担任教务处正副处长;王振伟为总务处 长;知名技击高手唐豪与国术研究专家姜容樵(河北沧州人)分任编纂 处正副处长。

编纂处负责编辑出版大开本《国术周刊》,设记者编制6人,分驻上 海、北平、沈阳、汉口、广州、西安6个城市。为了保证稿源及质量, 中央国术馆还在全国24家国术分馆聘请了一大批特约撰稿人,不发放津 贴费,是义务性质,但这些撰稿人的热情仍相当高,以文稿能在《国术 周刊》上刊登为荣。

每周出版的《国术周刊》,每期可售出4000多份,军校生、大中学 生都争着购买,传阅范围较广。人们最爱读周刊上的“功法介绍”、“技
击家小传”等专栏,认为文章短小生动,资料翔实可信。南京、无锡、 合肥等市的中学还采取集体订阅、设点代销等方式出售《国术周刊》。南 京的日本总领事馆、公使馆的外交官员还分别订阅10份,供日本国内一 些大型武道馆人员研读。

1928年10月18日,中央国术馆举办的第一届国术国考,获得前30 名的优胜者中,燕赵地域的河北人共有13名,前5名全部为河北人,其 中定州人朱国福被誉为“武状元”。1936年,中央国术馆运动员随国家 队自费参加第11届柏林奥运会,闯出了中国武术的威名,其中就有燕赵 武林高手郑怀贤等。在精武体育会和中央国术馆这两个为近代武术发展 做出了最大贡献的武术组织中,燕赵武林人士都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 由此可知,燕赵武术在近代中国武术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河北省国术馆

民国十七年河北省国术馆给保定形意名师李星階的聘书
(图片来源:保定市武术协会挖掘,河北省武术协会提供)

1928年后成立于河北天津(现天津直辖市)。馆址在天津市中山公

园后。商震,名大寿,字启予,1888年9月21日生于直隶大城县苦水务村。1905年考人保定北洋武备速成学堂,从此步人军界。1928年,商震 任职河北省政府主席,仿效所闻所见“南京中央国术馆”搞得热火朝天, 如火如荼,立刻招兵买马,组织成立了河北省国术馆,并担任馆长。商 震组建的河北省国术馆与张之江组建的南京中央国术馆,一南一北,同 年成立。时任北平警备司令兼陆军42师师长的张荫梧被聘任河北省国术 馆副馆长,天津警备司令傅作义也在河北省国术馆有任职。

河北省国术馆董事:李景林、傅作义、崔廷献、曾延毅、髙志仁、 贺生、蒋馨山、郭铸山、张宪武、霍双立、刘善菁。

图片2

(图片来源:金警钟:《国术周刊》,1935年第6、7期合刊)

河北省国术馆顾问:孙禄堂、于风顺、马贵、冯俊义、居庆元、叶

潜国、门宝珍、李梦瑞、脱鸿逵、刘庆福、张古尘、于殿鳌、刘印樑、 毛维才。

河北省国术教职员:姬凤祥、张辅臣、张式涛、何金奎、尹金玉、 尹成章、尹玉章、李秋轩、刘斌、程有信、毕爵、杜汉升、修显、梁忠 慎、卢书魁、阮玉书、于环、何忠麒、黎雪樵、刘殿臣、王丹林、李性和、武承烈、杜之良、孙传桂、高星樵、郑玉亭、居文耀、高克兴、贾 宝华、董文修、刘宝琦、孙梦麒、张德荫、唐煜南、谢燕南、郭向荣、 黄沛庭、于继瑞、于继璋、李金科、盛启辉、张国栋、严元生、蔡国英、 陆启明、于家凤、卢明亮、杨卓华、俞辉如、沈达文、宫金祥、于升阶、 韩世勋、许泰征、李振如、张芾南、刘西川、沙云祥、王景孟、孙锡、 何寿康、何寿堂、王少田、张恒、王镜清、张子连、王席珍、张宝鼎、 王沐堂、王景山、邱式俭、田庆升、田凤鸣、史文瑞、钱茂林、刘来考、 张宝善、刘益三、王才臣、张宝年、王景安、李午山、张西川、赵积 善等。

三、唐山国术馆

唐山国术馆成立于1929年,由唐山知名武术人士夏君执、李古山、 徐海、董占鳌协同当时的公安局长宁武、商会会长刘子贞和徐宴清等人 共同研究筹备,并呈报南京中央国术馆,得到赞许和支持,租赁陈谢庄 槐树街一所宅院作馆址。为保证国术馆的正常运作,还成立了董事会, 由宁武、刘子贞和工商界名人组成,负责筹款和处理重大事宜,国术馆 负责报名和授艺。馆长徐宴清,教务主任由少林派夏君执担任,特聘夏 君惠、李树森、于德海为专职教师。国术馆成立时张灯结彩,锣鼓喧天, 煞是壮观。当时还得到了上海精武体育会、天津中华武术会、太原和吉 隆坡国术馆的函贺。

唐山国术馆男女老幼皆收,分儿童、少年、青壮年和老年班,早晚 上课,可以食宿。当时的教育形式分三种,一是馆内招生训练,如第一 期学员中有李赞臣、王金声、张连第、李淑英、孙炳武、赵荣勋等五十 余人,后发展到一百余人;二是面向中小学和社会团体,如当时的开滦 中学、第四中学、同仁小学、西门开小、开滦工友倶乐部、开溧矿警所 等都开设了武术课,由市国术馆派教师任教;三是家庭教学,当时由于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儿女救国热情高涨,许多家庭专门聘请国术馆教 师到家中授艺。唐山国术馆的师生,每逢重大节日都参与耍龙灯、英雄 会等社会文化活动,还经常与社会各门派之间友好往来,交流切磋技艺。

唐山国术馆为中华武术在唐山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后来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华,加之经费困难等原因,历经了 14个 年头的唐山国术馆于1943年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四、文安县国术馆

继中央国术馆于1928年在南京建立后,各省纷纷响应,建立国术 馆、国术训练所,并且,国术很快步足军界,对提高官兵体质起到很大 作用。文安武术界人士在当时社会形势的影响下,怀着强种救国之志, 广播武技,意在强身保国,护我家园。文安县当时有数十个村子纷纷建 立把式房,如苏桥镇、胜芳镇、左各庄镇等地,都建立了国术馆,收徒 传艺,进行习武救国教育。县城内拳师邢德发在自己家中授拳,王克昌 在陈芗阁家教场子,杨树常在五岳观(今盐店街)传艺,黄继河在百子 庵(今外贸局西)带徒习武,一时,文安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习武强身 热潮。

1936年12月20日,文安县国术馆开馆典礼,国术馆组织设置有理 事会,由国民党文安县党部书记李雨亭、县长韩新文等政府官员、社会 名流及著名拳师组成。并由县长韩新文任名誉馆长。王克昌拳师任国术 馆馆长,杨树常任副馆长。邢德发、任树楠、靳小轩等武术界名人任国 术馆武术教师。另外,国术馆还安排了后勤人员负责馆内杂务等。

国术馆开馆时有30多名学员,后来又陆续增加,主要有:刘虎山、 刘百田、王泽泉、关化宜、纪瑞林、高义堂、杨俊沂、杨学振、刘广田、 刘廷茂、边秀峰、贺锡廷、陈云岭、井崇敬、杨玉起、杨俊荣、殷宝安、

①琚柏林、夏桐茂、张恩顺、刘判:《中华武术在唐山的传承与发展》,《唐山劳动日报>), 2006年12月8日。

张文泉、张万起、赵俊卿、胡文廷、胡延廷、李四胜(女)、张大菊 (女)、冯大臣(女)、荣淑珍(女)等。这些学员每天晚上集中到国术馆 参加训练、学习武术。

当时,各学校每七天还要上一次国术课,国术馆师生除了完成馆内 教学习武课程外,还要负责教授各学堂学校的国术课,使全县习武之风 盛行。文安县国术馆从创办到解散,虽然只有两年多时间,但它是文安 历史上第一个由县政府官办的武术机构,意义深远,而且培养了一批武 术人才。这些人后来为发展武术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王克昌、纪端林 在天津教场子;胡文廷在河南省的武术学校教武术课;刘虎山、王泽泉 在自己的家乡收徒传艺,其弟子刘增田、任文柱、杨雨山、张宗华、王 立成、袁振平、陈兆亮等文安武术界的后起之秀从80年代起,领衔相继 创办了文安镇武术馆、维扬武术馆、东光洲武术馆等,向社会收徒传艺, 学员达数百人,为继承和发展武术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五、邢台国术社

为了贯彻中央国术馆制定的《省市国术馆组织大纲》和《区村国术 馆组织大纲》,顺德府的府、县各级行政机构相继设立了国术组织——国 术训练处或国术训练所,均令各级行政最高长官任处(所)长。一个政 府性的国术系统自上而下地成立起来。1930年秋,原邢台少林会也正式 更名为“邢台国术社”。截至1933年,一府九县共建国术处(所)34 个,其中邢台县为最多,共计六处。国术系统的建立,为提倡武术、推 动武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国术组织采用举办期限不等的短期培 训班、设立辅导站和派出教官或辅导员到机关学校辅导等形式,开展武 术的推广普及工作。截至抗战前的1936年,受训者达870余人,培养了 众多高水平的武术骨干人才。

六、 保定国术馆

1932年保定国术馆成立,各地武术拳师名人常来保定以武会友,切 磋技艺。保定清真寺街还成立了国术馆分馆,开设武术、摔跤等项目。 各中学、驻军也开设了武术课,造就了范国珍、韩超群、翟文风等一批 近代武术名师。武术已成为深受保定人民喜爱的一个项目。形意拳名家 韩超群民国期间在南京第一届国术大赛中获得拳术第一名,荣为国手。 武术名家温敬铭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 会上表演武术,获得巨大成功,轰动德国。武术名家萧功卓先生不仅完 善和继承了府内派杨氏太极拳,并将这一优秀拳种在保定地区传播和推 广,做了很大的贡献。有“花蝴蝶”美誉之称的武术摔跤大师常东升 1949年到台北后仍不遗余力推广国术等,保定也成为赫赫有名的武术 之城。

七、 衡水国术馆

衡水国术馆创建时间及相关活动待考,馆长张膺方,1935年为《国 术周刊》(8、9、10期合刊)题词,内容为:

河北省国术馆馆长徐兰洲先生,虽极热心提倡,但是馆方 因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心与力远,奈何,奈何,日前面请于主 席,拟举行国术省考,以打破沉寂的气象,振起燕赵往昔强悍 勇侠的精神,已得于主席之应允,并允由省拨款,以利进行, 近曰该馆于举行民众体育观摩会会议席上,特商讨省考应进步 骤,到会者有魏明初,郝金佩,郭寿臣,许锡伯、李春芳、马 其昌,赵玉亭诸先生,编者亦列席,由该馆秘书莫子瑞临时主 席,云及现在正拟省考预算,省府拨款领讫,组织考试委员会,

聘请专家协助一切,七月间举行,应试员以五百名为限等语,编者甚赞此举,缘河北为英才辈出之地,况罹难之奇耻大辱, 感山河之沦陷,叹民气之消沉,实有万种难言之痛,而不自已 者,所以更不应不从速猛醒.振起我们燕赵豪侠之风……。

图片3

八、民国期间的武术著述

明清之际,河北为全国政治、文化和军事的主要活动地域。作为文 化遗产的武术,它是以一种文化现象而寓于文化中心之内的。国内高手 汇聚燕赵,推动了河北武术的发展。该时期,武术理论著述尚不多见, 且多以祖谱、老谱的形式在门内传抄,如八极拳拳谱、三皇炮捶拳论、 杨炳的习武序等等。但造就了一大批武林高手,如丁发祥、窦二墩、杨 露禅、董海川、武禹襄、宋迈伦等。

步人民国时期,燕赵的武林志士,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继 承前人著书立说的传统上,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民间流传的武术门 派种类、拳术、器械,进行汇总和整理工作,编写并出版了大量武术专 业书籍,据统计,全国现存400种武术专著,其中近百种为河北人编著。 仅沧县姜容樵编写的就有《形意母拳》、《太极拳讲议》、《形意杂式捶八 式拳合编》、《形意十二目》、《形意安身炮》、《形意拳》、《八卦掌新义》、 《八卦掌》、《八卦练习法》、《写真秘宗拳》、《雪片刀》、《八卦对刀》、《三 才剑》、《写真昆吴剑》、《写真青平剑》、《写真少林棍法》、《写真八卦奇 门枪》、《写真太师水磨鞭》、《写真太师虎尾鞭》、《太师鞭》、《写真鞭枪 大战》、《秘宗五虎架》等20余部著作。

第五节镖局行业的兴盛

近代社会商业、贸易的发展,促使了“物流业”的大发展,“物流货 物”的流通主要依靠镖局来往运输。燕赵作为京津咽喉,来往货物多以 保定、沧州等地为集散地,然后再通过陆路和运河运往京津。地理环境 和经济贸易的双重影响,为当代习武之人提供了一个施展一技之长的机 会,他们凭借自己所学,投人走镖行业。如河北省沧州献县,位处九省 通衢、南北孔道、东西水路要冲,滏阳河、滹沱河在此交汇,两京津御 路与子牙河在此十字交叉,车班班、帆翩翩,货栈星罗、码头成串,行 商货贾,为人货平安,都须保安人员,尤其是珍奇异宝,更要雇佣保镖。

 

浏览2,97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