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套路和散打(或对练)两部分,练套 路是练知己的功夫,练散打是练知彼的功夫。知己知彼才能百战 百胜。这就是说练武术第一必须要练(练套路,练散手——不能 只说不练),第二必须要打(对练、对打、推手等),在通过一定 时间的基本功、套路,散手的训练基础上,就要进行二人或多人 的推手或散打训练,由按规矩要求进行对练,进而脱规矩进行自 由搏击式的散打或推手。这是提高武术技击水平的必经渠道。但 是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说技击是末技呢?这是因为中国武术是一门 综合性的科学,它包含哲学、力学、生理学、心理学、医学、美 学及某些边缘科学,是人体科学的一个范畴。它有自己存在发展 的独特的实践形式和理论体系。前人的武术理论是数百年武术搏 杀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指导我们今天武术运动、散打实践 的指南和宝贵财富。现代科学的发展又会给古老的武术理论注入 新的活力,任何一个武术爱好者必须认真学习古今武术理论和现 代科学知识,以理论指导检验自己的武术实践,才能从根本上不 断提高自己的演练和实践的科学性、艺术性、巧妙性,否则只是 一味呆练,或思想里只是想一个“打”字,那就是一个盲目的不 清醒的“练家”,就等于弃捷径而绕远路,就不会有更快的进步 或更大的发展。俗话说:“呆练一世,不如明白一时。”在明白的 基础上苦练就等于不但能走,而且能飞。武术界过去有“宁教十 手不说一口”的说法。一口就是理论、内涵、诀窍。因为过去靠 功夫生存,怕把核心的东西泄漏出去,砸了自己的饭碗,或危及

自己的性命,威胁自己的门户。“变化万端,理为一贯”。如果掌 握了武术的基本理论,或某些经验秘诀,不管练哪一门派的武 功,都会触类旁通。过去武术界为了追求一本武功秘籍,常常舍 生忘死、拼杀格斗、世代相争。可见古人对武术理论、精要、秘 诀的重视,否则只是起早睡晚地苦练不就行了吗?看来古人前辈 都不是这样认为的。老子讲:“一阴一阳之谓道。”任何事物都是 一分为二的,武术运动也是如此。武术实践为阴,武术理论即为 阳,武术运动的发展以及个人武术技能的提高必须理论和实践有 机结合,即在实践的同时,注重理论的研究,在理论指导下,加 强实践锻炼,实践和理论不能分离,不能偏废。这是武术发展和 个人武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惟一正确的道路。“技击是末技”的说 法,其目的是为强调武术界要重视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研 究,反对固步自封、一孔之见思想。“武之极为文”,只有不断解 放思想、开拓进取,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使武术这个 东方文化的奇葩常开不凋,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1. 想学八卦掌怎样才能入门?


八卦掌是一个易学难精、充满哲理的拳种,初学八卦掌要注 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明白八卦掌是怎样一种拳术,同时要了解他的创始 人董海川的情况,了解八卦掌的形成和发展情况,了解一些八卦 掌先辈的神功轶事,了解一下八卦掌为什么要转圈等等有关八卦 掌的基本常识.了解了上述情况就可以对八卦掌有了一个感性的 认识,就可以引起一些兴趣和激情,增加一些决心和信心。这方 面的情况可以通过看书,也可以请精通八卦理论的人给以介绍, 或是买一套《雍正剑侠图》小说看一看,虽然是虚构的文艺作 品,但读了以后确实能振奋你习练八卦掌的精神,产生极大的吸 引力。如果对八卦掌一无所知,上来就转圈,难免觉得枯燥无味 而浅尝辄止,或一曝十寒。

第二,要有正确的师承传授,不能只靠书本指导,也不能不 了解情况,不加选择地从人学练,那样往往会形成以误传误。俗 话说:“学拳容易,改拳难”“上梁不正下梁歪”“差之毫厘,谬 之千里”。

第三,要求从基础入手,把基本功夯实,这如同盖楼房一 样,没有深厚的基础,就难砌成高楼大厦。八卦掌的基础是转圈 和桩功,初学者要按要求扎扎实实下一番苦功,不能急于求成、 眼花缭乱。只有基本功练好了,再往高处发展才会越练越有兴 趣,才能领略到八卦掌的无限风光,否则练时间再长也不会有大 成就。

第四,在正确指导下要有恒心、有毅力,寒暑不停,风雨不 辍,朝夕演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一曝十寒,浅尝辄 止。“铁杵磨绣针,功到自然成”。

第五,要明拳理,要动脑筋,要多读书,不能呆练。"呆练 一世,不如明白一时” “变化万端,理为一贯”。理通了一通百 通,拳理通了,才能越练越精。

已故八卦掌名家李子鸣老师,在《梁振蒲八卦掌》一书中指 出:“要理解八卦掌精义,达到内外一家,功夫上身,最少得二 三年的时间。其锻炼方法具体讲来有四多:一多看。先看老师如 何教练,从而模仿之,再看他人所练,从而分析其是否正确,取 其长改进自己之短,还要多看理论书籍,来提高自己。二多听。 老师的教导、同学的锻炼经验,要虚心听,从而分析消化为我所 用。三多想°多想是去芜存精、提高自己的最好方法。四多练。 多练是实践的必要过程,因为内家拳的锻炼,是一个复杂的工 作,必须如此才会有所得,它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因此既不能急 躁也不能不加研究。所以练内家拳要有长期打算。有句拳谚说: ,练拳容易,拳理难明。’又说:'练拳千遍自然熟。'董先师等八 卦先辈转掌歌诀云:'要得所学纯功到,几人三年试验深。'’水

到渠成三载力,钢须有炼使削坚。

上述四多,即多看、多听、多想、多练,是练好八卦掌的经 验之谈,也是每个初学八卦掌人的正确指南。

  1. 真正练好八卦掌功夫需要向瞬些方面努力?


要真正练好八卦掌功夫,至少应从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要努力学习八卦掌的精要秘诀。八卦掌门规矩严格, 比较保守,精要秘诀不轻易外传,所以必须拜名师、学真传,不 能只靠书本依样画葫芦,也不能随处摸学,因为学拳容易改拳 难。

第二,八卦掌的主要功夫或说全部功夫,都要从走圈中求。 沿圈走转既是八卦掌入门的基本功,又是登堂入室的上乘功,进 了八卦门,要朝夕不停地苦练走转功夫。通过走转之法,要把自 身练得百脉俱开、筋骨强健、混圆金刚、彻悟阴阳。对待八卦 掌,不能像对待其他拳术那样,把精力过早放在学套路、器械、 散手上,不能追求数量,甚至追求哗众取宠,如果这样即使学到 了真传,也不会练出真功夫。

第三,八卦掌是以《易》理为拳理的内家拳,练习八卦掌既 要刻苦练功,又要深悟其理,要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体会,再根据自己的体会进一步学习理论, 深入实践,这样才能逐步掌握八卦掌的精髓要领。

  1. 八卦掌强调以转圈为主,但还有好多拳械套路 和大量的散手,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学练好八卦掌?


转圆是八卦掌的基本功,也是八卦掌的特点,入门、深造、 蹬高、大成都要靠走圆。进了八卦门,就要终生走转不停。至于 拳、械套路,无论传统的还是后人创编的,都不易学得太多,为

232 表演或教学需要,虽然要学一些拳、械套路,但作为练功,不可 过多分散精力,而把有限的时间都用于拳械套路的演练和记忆。 古人云:学一趟不如学一手,学一手不如学一句。学武功之一 趟,不过样式而已,学一手可以联想,自有一手之用,学一句可 明其理,千变万化理为一贯,理一通了,拳术技艺水平就会进一 步提高。

董先师教拳是因人施教,根据人的脾气秉性、身材情况、身 体素质、原学技艺情况,授之以相当之技艺。故董门之高徒各有 所长,功高艺精,享有盛名。

八卦掌以转圈为本,以散手为用。董先师博学多能,教人以 各式散手,并令学者任意技击,随意招架还击,见招打招,见式 打式。凡经董先师指点,认真走圈、苦练散手者,无不成其大 器,望习者甚思之。

浏览71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