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技能:所谓沟通是指群体中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态度、情绪和信息,以取得相 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教练员的工作是通过训练提高运 动员的比赛成绩。在训练、比赛过程中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方式与运动员、领队、其他教练 员、裁判等进行沟通,教练员的沟通技能好坏直接影响着训练的质量和比赛的结果。如果 你是信息的发出者,那你就是沟通的主体,你通过某种沟通渠道,如语言、手势和表情等, 把所要表达的信息传递给运动员,运动员就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如何能使接受者迅速、准 确、完整地接受和理解你所要发出的信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沟通前,应对发出的信息作必要的计划、组织和安排,提高并保证你的可信性。

发出的信息内容如果有些概念是对方不懂或不清楚的,应予以阐明。

沟通时,要注意态度和语调。态度包括表情和手势等,语调则还包括快慢、停顿、省 略和轻重等。

语言表达时,要注意对方的表情反馈,如果对方有发言的表示,应停下来让对方 说。如果对方在说的过程中,你巳经理解和猜到了对方要表达的意思,最好还是专心致志 地等对方说完,这是给对方一个友好的感觉,从而促进沟通的良好气氛。

在接受对方信息时,应尽快理出对方的思路和表达方式特点。

教练员在与运动员进行沟通时还应考虑:你与运动员之间的地位关系,你与运动 员之间的年龄的差异,运动员的个性特征,运动员可能存在的各种心理障碍,运动员此时 的情绪状态。'

送出的每一个信息都有两个主要因素:内容(发出的是什么)和形式(怎么发出的)。一 般情况下,教练员非常善于发出大量语言性信息,然而却不注重听取对方的信息以及非语 言技能,结果会导致不适当的形式,从而使沟通无效。

此外,沟通时还可运用暗示法。所谓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放某 种信息,而个体接受了这些信息后无意中做出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暗示是从“后门”进入 人的意识,不受人的主观意识的批判和抵制,直接对被暗示者的情绪和意志发生作用。所 以暗示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它表现为使 人按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暗示是群体中的个体之间相互影响的主要调 节者之一 。

只有与运动员真正做到沟通,教练员才能了解运动员,你的任何想法、计划、意图才能 贯彻下去,你与运动员才能有融洽的人际关系,也就能使你的训练和比赛得以顺利进行。

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相互关系可以采用).哈宁和A.斯坦布洛夫编制的《教练员一 运动员量表〉来进行测定。

量表列有24个根据信仰、情绪和行为这三个参数(每一参数包括8个问题)来说明教 练员和运动员之间关系的问题。

信仰参数说明教练员在运动员心目中所具有的权威性,情绪参数说明运动员对教练 员个人亲近的程度,行为参数说明教练员和运动员实际相互配合的情况。

《教练员一运动员》量表介绍如下:

指导语:认真阅读下列每一条意见,凡是你认为对的,与你和教练员之间关系的实际情况相符的,便 写个“对”字,反之则写个“不''字。

教练员能准确地预见到我的成绩。

我和教练员的关系很难搞好。

教练员是个很公正的人。

教练员善于指导我如何去参加比赛。

教练员不太关心人。

对我来说教练员的话就是法律,一定得服从。

教练员和我一道认真制定训练计划。

我对教练员非常满意。

教练员对我要求不够严格。

教练员随时都能提出合理的建议。

我完全信任教练员。

教练员的评语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教练员的工作方式非常死板。

和教练员一道工作是件愉快的事。

教练员很少关心我。

教练员通常都不考虑我个人的特点。

教练员不善于观察我的情绪。

教练员总是认真听取我的意见。

我不怀疑教练员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我个人的想法不想告诉教练员。

教练员为一点小事就会处分我。

教练员很了解我的优缺点。

我想成为一个像教练员那样的人。

我和教练员之间纯粹是工作上的关系。

激励技能:所谓激励是指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 外部的影响下,使人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状态中。激励技能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 性的心理手段和方法。

一个有效的激励手段必然是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反之,不符合人 类心理活动规律模式的激励措施就不会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激励过程,实质上就是要处理好三类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三 类变量是指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反应变量。

刺激变量是指对有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其中包括可以变化与控制的自 然与社会的环境剌激。

机体变量是指有机体对反应有影响的特性,如个体的性格和动机等。

反应变量是指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在行为上引起的变化。

我国现行的运动队体制可以找出很多促使或影响运动员努力工作的因素。一般说,一 类可称为激励因素,如工作的成就感、工作得到认可或赞扬、工作有发展前途、有实现个人 理想的机会、对集体的荣誉感、社会比较的公平感(即个人的投入和获取之比)等;另一类 可称为保证因素,如国家和上级的政策、亲朋好友的支持、工作环境和条件、薪金和待遇, 以及工作的社会保障等。教练员发挥激励功能,有助于已确定的目标和已作出的决策得以 实现。为此,教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运动员的内部动机。运动动机是指推动运动员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原因。为 了了解动机,必须明白运动员与运动员所处的环境

由以上可见,动机是由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这种对动机的解释对 教练员的工作有许多重要的启示。首先,运动员可有各种原因参加运动,你必须对他们参 加运动的原因有一个清楚的了解。第二,认识运动员的需要之后,必须努力使你的教练工 作适合这种需要。第三,你作为一名教练员是运动环境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由此能极大地 影响运动员的动机。一个了解运动员的需要并能满足其需要的教练员是掌握激发运动动 机的关键。此外,运动员的动机可能是由于内部激励,也可能是由于外部奖励,每个运动员 对这两种动机的作用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认识。教练员应当通过多种方法来激发运动员的 内部动机,想方设法使运动或比赛成为运动员的内在需要,使其充满了刺激和乐趣,使运 动员从比赛中获得更多的内部奖励(如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能力的肯定等),使他们长时 间地以高昂、稳定的情绪投入到他们热爱的比赛之中去。

(2)正确的目标设置。为运动员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也是激发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努 力为更高的目标而奋斗的途径之一。在这里,目标的设置一定要符合具体、现实、可控、具 有挑战性的原则。设置的目标应该是技术动作的完成指标,而且必须被运动员接受和认 可,这样的目标才真正具有激发作用。正确的目标设置能够将运动员的注意力引导到在比 赛中充分发挥技术水平上,能够激发运动员动员起自己的生理和心理能量,坚持不懈地去 实现目标。此外,运动员一般着重于长期目标,像赢得奖牌、夺标和战胜他们的最主要对 手。教练员必须强调短期目标,这目标将把运动员从目前状态推向最终目标。这种方法常被称为阶梯式

合理的归因。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某种行为或倾向进行分析,指出其性 质,推论或判断其原因的过程,也是指人们在主观上如何把某种行为表现或倾向归于内在 的或外在的属性,建立它们之间逻辑联系的认知过程。合理的进行归因也是教练员的一项 工作艺术。因为人对自己活动的成功或失败原因的认知,影响着以后的努力程度和坚持 性,也影响着自己对所参加的活动的动机以及情感。人对别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不仅影 响着自己的行为,而且也影响人际关系。所以,人们常常通过改变归因来改变行为。

浏览93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