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尹吉甫(生卒年不详),即兮伯吉父,西周时期封矩(今沧州南皮) 人。诗人、军事家。武艺出众,而且文采超群。官至内史,据说是《诗 经》的主要采集者。《词源》载:“尹吉甫,周宣王时重臣。姓兮,名甲, 也称兮伯吉父,甫,本作‘父、尹为官名,‘宣王中兴’时曾率师北伐 r狁至太原,《诗经•小雅•六月》及他的遗物兮甲盘都记述此事。”
周宣王诏尹吉甫传下令,告谕程伯休父依令行,士卒左右列成队, 告诫全军申军令。沿那淮岸急行军,巡视全国察隐情。诛其祸首安人民, 三司就职工作勤。作为“宣王中兴”时的重臣,宣王死时,他是顾命大 臣中的“首辅”(《东周列国志》)。
赵雍(约前310~前295),赵武灵王,名雍,战国时期邯郸人。杰 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军事改革家。在位期间,正处战国中后期,列国 间战争频仍,兼并之势愈演愈烈,各诸侯国均在发愤图强,以图立于不 败之地。在这样严峻的形势面前,赵武灵王决心发愤图强,以振兴曰渐 衰弱的赵国。他以超凡的才略和气魄,毅然抛弃了中原传统的衣冠制度 和作战形式,大胆学习北方游牧族军事上的优点,下令在全国推行“胡 服骑射”。
他敢于改革传统的舆服制度,而取法胡人的服饰习俗,足见他的确 是一位雄才大略、气魄宏大的军事家。胡服骑射后,赵国军队战斗力大 增,国力一度迅速强盛。公元前295年起,陆续破中山(今河北灵寿一 带)、林胡(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楼烦(今山西西北部)等,辟土 千里,威震诸侯。民间骑射活动也因此蔚然成风。对后世中原一带的骑 射活动影响深远®。此外,他还修筑了“赵长城” ®。武灵王本人在公元 前296年的“沙丘之乱”®中被幽禁饿死,死后谥号为武灵王。
1903年,梁启超发表《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认 为赵武灵王是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因为他和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 宋武帝、明成祖一样,是少数可以取得对北方游牧民族战争胜利的人之 一。历史学家翦伯赞有《登大青山访赵长城遗址》一诗:“骑射胡服桿北 疆,英雄不愧武灵王。邯郸歌舞终消歇,河曲风光旧莽苍。望断云中无 鹄起,飞来天外有鹰扬。两千几百年前事,只剩蓬蒿伴土墙。”
姬职(前335~前279),燕昭王名职,战国燕蓟人。燕国第三十九 任君主,燕王哙之子。简称昭王或襄王,公元前308~公元前279年在 位。昭王登位之初,决心要令燕国强大起来,故四处寻找治国的良才。
- 刘建民:《河北体育名人》,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 M。
- 赵长城:横亘于包头市辖区的中部,位于固阳县境内的大庙村.大约在赵武灵王二十 至二十六年(前30_6~前300)修筑。赵长城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长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保留比较好的一段在包头至石拐公路10公里处^
- 沙丘之乱:是指惠文王四年(前295),主父和惠文王到沙丘游览(一说是寻找墓冢地 点),分住两处宫室。公子章认为时机已到,就利用他的党徒和田不礼作乱.假传主父命令召见 惠文王。相国肥义狐疑有诈,故先行进访,并留精兵拱卫赵王,不久一代明相肥义被刺杀。公 子章率兵与惠文王卫队交战,但宫室防卫严密久攻不下。数日后,掌赵国兵权的公子成和李兑 从国都赶到.调集四邑的军队前来平定这场变乱,最终击退公子章和田不礼.消灭了他们的党 徒,安定了王室。 因礼待老臣郭隗,筑宫而敬以为师,结果各国群贤聚集燕国,史载“乐 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唐代诗人陈子昂有 诗:“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即是形容 燕昭王以重金聘用了苏秦。《战国策》里也记载他千金市骨①的故事,一 时燕国成为“人才高地”。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燕国联合赵、楚、 韩、魏诸国攻齐,上将军乐毅攻破齐国,占领齐国七十多城。
乐毅(生卒年不详),名毅,字永霸,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人。 战国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乐毅少年聪颖,喜好兵法,深得赵人推崇。 赵武灵王时,因避沙丘政变来到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当了大夫。 燕昭王时,因为“子之之乱”®而被齐国打得大败,燕昭王(姬职)时 刻不忘为燕国雪耻。但燕国弱小又地处僻远,昭王自忖力量不足以克敌 制胜,于是便屈己礼贤,延聘贤能之士相佐。首先礼待郭隗,借此招揽 天下英才。乐毅适于此时替魏出使到燕国,燕昭王用客礼厚待乐毅。乐 毅谦辞退让,最后终于被昭王诚意所动,答应委身为臣,燕昭王封乐毅 为亚卿。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 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剧辛(?~前242),原居于赵。与庞煖友善。战国时燕将,在赵国 爆发沙丘之乱后离开赵国,闻燕昭王下诏求贤,乃由赵赴燕,一时间, 剧辛和郭隗、乐毅、邹衍齐名。燕王喜十二年(前243),见赵屡困于
- 原文: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 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4《战国策燕策一》
- 燕王哙(前320~前312年在位)崇信儒家禅让学说,他的相国子之“贵重主断”,是 一位贪权的角色。在苏代、鹿毛寿的鼓动下,搞了一次不合时宜的禅让活动。在燕王哙五年 (前316),他学着古代传说中尧、舜禅让的样子,把王位让给相国子之,自己却北面称臣。子 之当国3年,把政治搞得很乱,百姓恐惧,燕太子平和燕将市商议攻杀子之,结果被子之打败, 太子平、市被杀。趁燕国内乱之机,齐国和中山国发动向燕进攻。燕王哙身死,子之被擒后处 以醢(剁成肉酱)刑而死。国土被齐、中山攻破,几乎亡国。
秦,又逼走廉颇,以庞煖代将,以为有机可乘,命他伺机袭赵。他轻敌 冒进,被庞煖击败并杀死,损兵二万(《史记•燕世家•燕王喜十二年)。
秦开(生卒不详),战国燕人,名将。袭破东胡,开地千里。早年在 东胡做人质,很受东胡的信任,通晓民情风俗。燕昭王即位后,秦开逃 归燕国。后于公元前300年大破东胡,迫使东胡北退千余里,又曾渡过 辽水进攻箕子朝鲜,直达满番汗(今鸭绿江)为界,据有辽宁全境。并 开辟辽东,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筑燕长城。《史 记•匈奴传》有其事迹。《三国志•魏志•东夷传》注引《魏略》:“昔箕 子之后朝鲜侯,自称为王,后子孙稍骄虐,燕乃遣将秦开,攻其西方, 取地两千余里,至满番汗为界,朝鲜遂弱。”他还将中原先进的生产方 式、进步的国家制度、华夏文明、炎黄教化延伸到东北边远的落后地区, 秦开为开发祖国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孙为秦舞阳,参与了荆轲刺秦 王的行动。
赵奢(生卒不详),名奢,战国赵人,名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 传》载:“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 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 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 救之。”
“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 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 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人,赵奢善食而遣之。 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 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今善射者去阏与五 十里而军。”
“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 ‘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 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鈇质之诛。,赵奢 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 赵奢许诺,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 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
浏览38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