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条竞赛有关规定
一、 难度填报
参赛的运动员必须根据竞赛规则和规程要求选择难度,在规定网站填 报“武术套路难度登记及评分表”,确定该运动员比赛套路的起评分。并将 确认的表格经教练员签字后于赛前30天(以到达邮戳为准)寄到主办方。
二、 套路完成时间
(一) 长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南刀、南棍套路:成年不少于1 分20秒;青少年(含儿童)不得少于1分10秒。
太极拳、太极剑自选套路为3~4分钟;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
(三) 对练不得少于50秒。
(四) 集体项目为3~4分钟。
(五) 传统项目,单练不得少于1分钟。
(六)竞赛项目套路的开始和结束必须成直立姿势,对练由行进间开始 的,必须提前报告裁判长。
三、 比赛音乐
规程规定配乐的项目必须在音乐(不带歌词)伴奏下进行;音乐可以根 据套路的编排自行选择。
四、 比赛服装
裁判员应穿统一的服装,佩戴裁判等级标志;运动员应穿武术比赛服装。
五、 竞赛场地
—个人项目的场地为长14米、宽8米,其周围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
——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16米、宽14米,其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
——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
——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8米。
——两个比赛场地之间的距离6米以上。
——场地灯光垂直照度应达到1500勒克斯以上;水平照度应达到800 勒克斯以上。
六、 比赛器械
(一) 使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指定的器械。
(二) 左手持剑或抱刀,剑尖和刀尖不低于耳上端,棍的长度不低于运动 员本人身高;枪的长度不低于本人站立时直臂上举至中指尖;南刀以左手抱 刀,刀尖不低于下颌。
七、 比赛设备
大型比赛必须配备摄像机4台,放像设备3台,电视机3台,以及全套电 子评分系统和音响系统。
第三章评分方法与标准
第二十一条自选项目的评分方法与标准
一、评分方法(国际与国内有区别)
(一) 由评判动作质量(A组)的裁判3~4名(含第一副裁判长)、评判演 练水平(B组)的裁判4名(含裁判长)、评判难度(C组)的裁判3.~4名(含第 二副裁判长)组成。
(二) 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分。其中动作质量的分值为5分;演练水平 的分值为3分;难度的分值为2分。
(三) A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完成动作的质量,按照各项目动作规格和其他错误内容扣分标准的规定,用动作质量的分值去各种动作规格 错误和其他错误的扣分,即为运动员的动作质量分。
(四) B组3名裁判员和1名裁判长共4人对运动员演练套路的“劲力、 节奏、音乐”进行评分,取中间两个分数的平均值为演练水平的等级分。
B组3名裁判员和1名裁判长共4人中至少2人对运动员演练套 路时的编排错误确认一致即为有效,经确认的编排错误的分数之和为编排 错误的扣分。
(六) C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整套难度完成的情况,按照各项目动作 难度和连接难度的加分标准,确定运动员现场完成动作难度、连接难度的累 计分,即为运动员的难度分。
二、评分标准
(一) 动作质量的评分标准
运动员现场完成套路动作的规格与要求不符,每出现一次扣0. 1分;其 他错误每出现一次扣〇. 1~〇. 3分。
(二) 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
演练水平等级的评分
分为3档9个分数段,其中:很好为3. 00~2. 51;—般为2. 50~1. 91;较 差为1. 90~1. 01分。
——凡劲力充足,用力顺达,力点准确,节奏分明,动作与音乐和谐一致 者为“很好”。
——凡劲力较充足,用力较顺达,力点较准确,节奏较分明,动作与音乐 较和谐一致者为“一般”。
——凡劲力不充足,用力不顺达,力点不准确,节奏不分明,动作与音乐 不和谐一致者为“较差”。
套路编排的扣分
运动员现场完成套路时,必选的主要动作每缺少一个扣〇. 2分;套路的 结构、布局、音乐与规定不符者,每出现一次扣0. 1分。
(三) 难度的评分标准
1.动作难度(1.4分)
完成一个A级动作可获得0. 2的加分,完成一个B级动作可获得0. 3 的加分,完成一个C级动作可获得0.4的加分。动作难度加分的累计中,如 超过了 1.4分,则按1.4分计算。每种动作难度的加分只能计算一次。动作 难度降分使用或仅计算动作难度分值时,只能放在最后。
运动员现场所做的动作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则不计算动作难度加分。
连接难度(0.6分)
完成一个A级连接可获得0. 1的加分,完成一个B级连接可获得0. 15 的加分,完成一个C级连接可获得0.2的加分,完成一个D级连接可获得 〇. 25的加分。连接难度加分的累计中,如超出了 0. 6分,则按0. 6分计算。 每个连接难度的加分只能计算一次。连接难度降分使用或仅计算连接难度 分值时,只能放在最后。
运动员现场完成的连接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则不计算连接难度加分。
创新难度加分
完成一个创新的B级动作难度(含连接难度)加0. 1分;完成一个创新 的C级动作难度(含连接难度)加0. 15分;完成一个创新的超C级动作难度 加〇. 2分。
运作失败或与鉴定的创新难度不符,不予加分。
第二十二条对练、传统拳术、传统器械、集体项目、无难度组别要求的 竞赛项目评分方法与标准
一、 评分方法
评分裁判员由评判动作质量分的裁判3~4名(A组)、评判演练水 平分的裁判3~4名(B组)组成。
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分。其中动作质量的分值为5分;演练水平 的分值为5分。
(三) A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完成动作的质量,按照各项目动作规 格及其他错误内容扣分标准的要求,用动作质量的分值减去各种动作错误 和其他错误的扣分,即为运动员的动作质量分。
(四) B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整套的现场演练,按照劲力、节奏、编排以及 音乐的要求整体评判后确定示出的分数,即为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分。
二、 评分标准
(一) 动作质量的评分标准
运动员现场完成套路时,动作规格与要求不符,每出现一次扣〇. 1分;其 他错误每出现一次扣〇. 1~〇. 3分。
(二) 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
分为3档9个分数段,其中:很好为5. 00~4. 21;—般为4. 20~3. 01 分;较差为3.00~1. 51分。
——凡劲力充足,节奏分明,编排合理,风格突出,动作与音乐和谐一致者为“很好”。
——凡劲力较充足,节奏较分明,编排较合理,风格较突出,动作与音乐 较和谐一致出者为“一般”。
——凡劲力不充足,节奏不分明,编排不合理,风格不突出,动作与音乐 不和谐一致出者为“较差”。
第二十三条裁判员的示分
自选项目A组裁判所示分数可到小数点后1位数;B组、C组裁判所示 分数可到小数点后2位数。
对练、传统拳术、传统器械、集体、无难度动作组别项目A组裁判所示分 数可到小数点后1位数;B组裁判所示分数可到小数点后2位数,第3位数 不作四舍五人。
第二+四条应得分数的确定
一、自选项目
动作质量应得分、演练水平应得分和难度应得分之和即为运动员的应 得分数。
(一) 动作质量应得分的确定
A组2名裁判员,1名副裁判长评分时,2名以上对运动员同一个动作 错误和其他错误扣分的累计之和即为动作质量的应扣分,用动作质量的分 值减去应扣分,即为运动员动作质量的应得分。
A组3名裁判员,1名副裁判长评分时,2名裁判员对运动员同一个动 作错误和其他错误扣分(或1名裁判员和1名副裁判长对运动员同一个动作 错误和其他错误扣分)的累计之和即为动作质量的应扣分,用动作质量的分 值减去应扣分,即为运动员动作质量的应得分。
(二) 演练水平应得分的确定
B组3名裁判员和裁判长根据运动员整套的现场演练评定等级分数,取 中间两个分数的平均值为演练水平的等级分。
B组3名裁判员和裁判长共4人中至少2人对运动员演练套路时的编 排错误确认一致(每个错误的扣分均须同时确认)即为有效,经确认的编排 错误的扣分之和为编排错误的扣分。演练水平的等级分减去编排错误的扣 分,即为运动员演练水平的应得分。
浏览2,34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