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套路短小精干,易学易记。
中学武术教材是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写的,套路一般由 十几个动作组成,短的套路如“三连腿”只有3~4个动作,学 生易学易记,2~3个课时即可学成,不像竞赛套路及传统套路, 由几十个动作组成,套路长、动作多、难记忆。
- 招式攻防含意明显,武术项目特点突出。
中学武术教材内容体系注重突出武术的重要特点,即攻防含 意。例如,健身拳中的单练套路,每一动作都含有进攻与防守的 招法;又如,“三连腿”、“对六拳”、“对练拳”更是攻防的组合 动作。这样的教材内容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学到强 身的本领。
二、中学武术教学应注意的问題中学武术教学必须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及中学生的心理、生 理特点,采用相应的教法和手段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学中应 注意:
-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中学每次体育课一般安排两个项目,
武术运动中步型、步法较多,下肢负担大,所以另一个项目应以 上肢运动为主,以便使学生上下肢都得到锻炼。
- 合理安排教学时数教学时要考虑到低年级学生易兴奋、 好动,但不能持久的心理特征,每节课中武术教学时数不宜过
长。
- 合理安排准备活动内容准备活动要安排一些与本节课
教材内容有关的动作,如基本手型、步型的转换与变化。这样既 可节省整个教学时间,也加强了教学的连贯性。
- 以集体教学为主中学武术教学因为人数多,学生好动, 给组织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应以集体教学为主,便于全场 控制,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示范面。
- 精讲多练讲解要简明扼要。在练习时应以教师领做为 主,使学生在模仿中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和武术风格的形成。
- 静耗动作编习时间不宜过长少年时期,由于学生肌肉 纤维较细,力量弱,耐力差,易于疲劳的生理特点,对静耗动作 如马步、弓步站立时间不宜过长。每段练习后,要采用原地踏步 或便步走的形式,使肌肉得到适当放松。
- 加强安全教育攻防是武术的核心,能培养人勇敢顽强, 御敌防身的本领,具有一定的国防意义。在学习攻防动作时,教 师要认真考虑教学手段,而且还要向学生提出要求,以避免伤害 事故的发生。
- 培养骨干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训练骨干,让他们了解教
预备势 3.跃步冲拳 6.并步搂手
小段共12个动作,其特点是短小精悍,既简单易学又有一定的 难度。虽然是短短的12个动作,却包含有拳、掌、勾基本手型; 弓、马、仆等基本步型;砸、冲、撩、架、横打、推、劈、搂等 手法;弹腿、勾踢、震脚、侧踹等腿法;大跃步前穿和望月平衡 动作。从技法上看,既有冲拳踢腿、撩拳横打一类的进攻性招 法,也有架拳、搂手一类的防守型招法,还有缠腕一类的拿法。 整个套路集踢、打、拿为一体,动作舒展大方,长拳风格突出。 (二)动作名称学内容并提出要求,以便在课堂中协助老师,发挥武术积极分子 作用。 《
抡臂砸拳 弹踢冲拳 7.弓步推掌
望月平衡 5.马步横打 8.搂手勾踢
- 缠腕冲拳 砸拳侧踹还原势
- 转身劈掌 撩拳收抱
(三) 教学建议
在完成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全套动作可分两次课教 完,每次20 min,第3次课复习,第4次课测验。全套动作的难 点是第3动跃步冲拳和第9动缠腕冲拳,应作为重点内容完成。 由于这两个动作有一定的难度,应采用分解教学法,待分解动作 掌握后再进行完整练习。
(四)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 望月平衡
易犯错误:支撑腿弯曲,后举腿举不起而向前移;上体弓 腰,两臂过分弯曲而影响姿势舒展。
纠正方法:右腿挺膝伸直,左小腿上勾,大腿后举,脚背绷 直;两臂撑圆,挺胸展髋。
- 马步横打
易犯错误:横打无力,马步两脚外展。
纠正方法:落步时左、右脚内扣;右臂向左拉开,在上体左 转的同时挥臂向左横打。
- 搂手勾踢
易犯错误:搂手部位不准,勾踢方向朝前。
纠正方法:讲清动作的含意,强调支撑腿微屈,脚尖微外 摆,勾踢腿向左前方弧线踢击。
- 缠腕冲拳
易犯错误:不会缠腕,冲拳无力。
纠正方法:讲清缠腕的攻防含意,冲拳时加上右腿的蹬力。
- 转身劈掌
易犯错误:转体方向不到位,劈掌无力。
纠正方法:转体时,右腿蹬地帮助转体,劈掌时挥动小臂用 力下劈。
(五)动作说明
预备势:直立抱拳,目视左方(图7-2-1)。
- 抡臂砸幸
- 左脚向左跨一步,前脚掌着地,上体右转, 左拳变掌向右前下方伸出,掌心向右(图7-2-2 ①)。
- 上动不停,向左转体180°,同时左手经上、 向下绕环屈臂停于腹前,掌心向上,右拳向上抡起下 砸,拳背落于左掌上,右腿屈膝提起,在砸拳的同时 下跺震脚成并步半蹲,上体稍前倾;目视前下方 (7-2-2 ②)。
要求与要点:转体、绕环、抡臂动作要协调一 致,砸拳与震脚要同时完成。

- 望月平衡右脚后撤一步起立,右拳变掌,两手左右分 开上摆,左手在头上方抖腕亮掌,右手至右侧平举抖腕成立掌; 同时左腿屈膝后提,眼随左掌转动,在抖腕亮掌的同时向右转 头;目视右方(图7-2-3)。
要求与要点:抖腕、转头、提腿的动作要同时进行。
- 跃步冲拳.
- 上体左转前倾,左腿向前提起,左手后摆至体后,右手以掌背经下挂至左膝外侧,掌心向下;目视左下方图7-2-4。左脚向前落步,右腿屈膝向前上提,左脚随即猛力蹬地 向前跃出,两臂向前向上绕环摆动;目视右掌(图7-2-4②)。

- 右脚落地全蹲,左脚随即落地成仆步,两臂下落,右掌 变拳收抱于右腰侧,左掌摆掌停于右胸前;目视前方(图 7-2-4 ③)〇
左掌经左脚背向左平搂,同时重心前移,右腿蹬直成左 弓步,右拳向前冲出,拳心向下,力达拳面,左掌变拳收抱于腰 侧•,目视右拳(图7-2-4)

要求与要点:跃步要远,落地要轻。跃步时两手要与跃步动 作自然相随。
弹踢冲拳重心移至左腿,右腿屈膝提起,在膝盖接近 水平时,脚背绷平猛力向前弹踢,力达脚尖;同时左拳向前冲 出,拳心向下,右拳收抱于腰侧;目向前平视(图7-2-5)。
要求与要点:弹踢与冲拳同时完成,力点准确。
- 马步横打右脚向前落步,脚尖内扣,上体左转;同时 右拳向前横打,拳心向下;目视右拳(图7-2-6)。
要求与要点:横打与转体的动作要协调一致,并要借转体拧 腰的力量发力。

- 并步搂手右脚向左脚并拢屈膝半蹲,右拳变掌经右腿外 侧向后搂挂至体后成勾手,勾尖向上;目视右方(图7-2-7)。
要求与要点:并步与搂手要同时进行,上体正直微前倾。
- 弓步推掌向左转体90",左脚前上一步成左弓步;同时 左拳变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力达掌外沿;右勾变拳收抱于腰 侧;目视前方(图7-2-8)。
要求与要点:转体、上步与推掌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 搂手勾蹋
(1)右拳变掌前伸于左腕上使两腕交叉(图7-2-9®)。
- 上动不停,重心移至左腿上,两臂迅速向后分掌搂手至 体后成勾手,勾尖向上,身体随之半面向左转;同时右脚尖上 勾,脚跟擦地面向左斜前方踢出;目视左前方(图7-2-9©)。
要求与要点:两腕交X和分掌搂手的动作要连贯,勾踢时力达脚腕。
- 缠腕冲拳
- 两勾手变掌前摆于腹前,左手抓握右手腕,右腿屈膝, 小腿自然下垂,脚尖外展(图7-2-10①)。
- 上动不停,右手翻掌缠腕,在向右转体的同时臂外旋后拉于 腹前;同时,右脚震脚,屈膝半蹲,左腿屈膝提起(图7-2-10©)。
- 左脚向左侧跨一大步成马步,同时左手变拳经左腰侧向 左冲出,拳眼向上;力达拳面,右掌变拳,收抱于腰侧;目视左 拳(图7-2-10③)。
要求与要点:抓握、缠腕、屈肘后拉、转体、震脚要连贯。
.转身劈掌
- 右脚蹬地,屈膝上提并向右转体90°,随身体直立两拳 变掌由两侧上举,在头前上方,右手背击左掌心•,目视前方 (图 7-2-11 ①)〇
- 上动不停,继续向右后转体180°,右脚向前落步成右 弓步;同时右掌下劈,掌心向左,力达掌外缘,左掌变拳收抱于 腰侧;目视前方(图7-2-11②)。
砸拳供麟要求与要点:转体以左脚掌为轴共转270%动作要连贯、 平稳。
- 重心移至左腿上,右脚蹬地屈膝上提,并向左转体 90°;同时右掌变拳上举至头前上方,左拳变掌置于腹前,掌心 向上;随即右脚下跺震脚成并步半蹲,右拳下落,以拳背砸击左 掌心;目视右拳(图7-2-12®)。
- 右腿直立,左腿屈膝上提,脚尖上勾,向左下方踹出, 力达脚跟;同时右臂屈肘架于头上,左掌变拳收抱于腰侧;目视 左方(图7-2-12(2))。
要求与要点:砸拳与震脚要同时完成,侧踹要快速有力,身 体要稳定。
要求与要点:撩拳要有力,收抱动作要连贯。撩拳收抱
- 左脚前落成左弓步,同时左拳变掌前伸,掌心向下,右 拳由后向前撩击左掌,力达拳背;目视右拳(图7-2-13©)。
- 左脚蹬地,身体起立向右转体90°,两臂上举,右拳变掌, 两掌于头前上方交叉,掌心向前;目视前方(图7-2-13(g))。
- 上动不停,左脚收回与右脚并拢,两掌变拳左右分开屈 肘收抱于腰侧;目视左前方(图7-2-13③)。
还原势:直立,两拳变掌,直臂下垂,头向右转,摆正;目 视前方(图7-2-14)。
二、少年剑教法作业
I一)套路筒介
少年剑是中学体育教材选学内容之一。全套动作除预备势和 还原势外,共有12个动作,分为两小段。内容包括弓、虚、歇、 丁等步型和上步、退步、跳(垫)步、插步等步法;刺、斩、 截、点等基本剑法以及提膝和翻身、内转和起伏等身法与剑法相 互配合的动作。全套共出现立剑2次,平剑4次。剑法明快清 晰,动作流畅大方,前后衔接合理。练习时要求灵活轻快,身剑 合一,飘洒优美,富于韵律感。
(二)动作名称
预备势 5.跳步直刺 10.提膝侧点
- 弓步前指 丁步截剑 11.并步直刺
- 回身穿剑 弓步斩剑 12.交剑收势
- 虚步交剑 插步平斩 还原势
- 歇步下刺 翻身下刺
(三}教学建议
剑术套路比少年拳稍难些,可分3次教完,每次20 min,第 4次复习,第5次测验。全套动作的难点是第5动跳步直刺及第 9动翻身下刺,应作为教学重点来完成。
(四)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 初学者在练习时,因握把太死而不能体现剑法的运用。 纠正方法:在学习套路之前,先介绍几种主要剑法的用力顺
序,待初步体会后再学习套路。
- 蹺步直剌
易犯错误:跳步不协调,刺剑太早。
纠正方法:强调以右脚跳步,待落左脚的同时向前刺剑。
- 弓步斩剑
易犯错误:方法不当,力点不准确。
纠正方法:讲清斩剑的方法,强调向左摆动小臂,以小指一 侧向左横击。
- 提膝俩点和翻身下剌
易犯错误:剑未能走立圆。
纠正方法:使学生明确“立圆”概念,就是剑运行的路线所 形成的面要垂直于地面,练习中要经常提醒学生。
(五)动作说明
预备势•.持剑直立,两肘上提,右手成剑
指,目向左平视(图7-2-15)。
要求与要点:收腹、挺胸、沉肩、下颚微收。
- 弓步前指
持剑经体前向右弧形上摆,右手剑指收于 腰侧;目视前方(图7-2-16①)。
- 上动不停,向后转体180s成左弓步;同时左手持剑经 上向右绕环至体侧,右剑指经右耳侧前伸指出,拇指一侧向上; 目视前方(图7-2-16②)。
回身穿剑左臂屈肘上提经右掌心向前穿出,拇指一侧 向下,上体后转成右弓步;同时右剑指经胸前右指,目视右指要求与要点:左手的动作要连贯,运动路线构成一立圆。
(图 7-2-17)。
要求与要点:两臂前后平举,剑脊紧贴左臂。
- 虚步交剑左脚收半步成左虚步;同时两臂屈肘右手接 握剑柄于胸前,目视前方(图7-2-18)_。
要求与要点:歌步左脚尖应外展,歇步与下刺要同时完成。歇步下剌向左转体90'下蹲成歇步;同时右手握剑向 前下刺,力达剑尖,左臂后伸成剑指,拇指一侧向上;目视剑尖 (图7-2-19)0要求与要点:两手在胸前交接剑的动作与虚步要同时完成。
- 躭步直剌
- 右臂挑剑上举,左剑指随上体右转屈臂下落于右肩前; 目视左前方(图7-2-20①)。
- 右脚向左前上一步随即蹬地向前纵跳(单脚跳);同时 右手握剑扣腕屈肘下落,剑尖向前,左剑指前伸,目视前方 (图 7 —2 — 20②)。
右脚落地,左脚随即上步成弓步,右手握剑向前直刺, 拇指一侧向上,力达剑尖,左手剑指屈臂上举,掌心斜向上;目 视前方(图7-2-20©)。要求与要点:跳步与弓步、剌剑要維调一致。
- 丁步截鋼上体右转90’,左脚回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 右手握剑屈肘收于胸前,左手剑指下落附于右腌上;随即右手握 剑向右下截击,掌心向下,左剑指向左上方伸直;目视剑尖 (图 7-2-21)。
要求与要点:截剑与丁步动作要一致;成丁步时要挺胸、立 腰、上体稍向右倾。
- 弓步斩剑左脚跟落实,向左体转90°,右腿后退一步成 左弓步;同时右手握剑臂外旋向左平斩,左剑指屈臂下落附于右 腕上;目视剑身前段(图7-2-22)。
要求与要点:转体退步、左臂下落、回摆斩剑要协调
一致。
插步平斩左脚向右脚后插步,上体右后转;同时右手 握剑臂内旋向右后平斩,力达剑身前段,左手剑指屈臂上举,掌 心向上;目视剑身前段(图7-2-23)。
要求与要点:剑与右臂平直,挺胸、收腹、立腰。
- 翻身下剌
(1)右手握剑扣腕,使剑尖向下,身体左转180";同时经 体侧挂剑至头上,剑尖向左上;目视剑尖(图7 - 2 - 24
要求与要点:挂剑动作要连续不停地成一立圆,翻身转体与 挂剑下刺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2)身体左转180°下蹲成歇步,同时右手握剑臂外旋,平刺, 力达剑尖,左剑指附于右腕上•,目视剑尖(图7-2-24(3))。①,②)。
图7 - 2 - 24②图7 - 2 - 24③
- 要求与要点:提膝平衡动作要 轻巧稳健,并与点剑、抖腕亮剑指 协调一致。提膝侧点起立,右脚向右
跨一步,左腿屈膝上提;同时右手握剑 上举后向右下方点击,力达剑峰,左手 向左上方抖腕亮指停于头上方;目视剑 尖(图 7-2-25)。
- 并步直剌 图7-2-25
- 以右脚掌为轴心向左转体90%同时右臂内旋扣腕,使剑尖向 前,左剑指下落前伸(图7-2-260))。
12.交剑收势
要求与要点:右腿并步f快,剑与右臂成一直线。左脚向前落步,右腿随即并步半蹲;右手握剑向前平刺,拇指 一侧向上,力达剑尖,左剑指附于右腕上;目视前方(图7 - 2 - 26②)。
- 右脚向后退步,上体右转90°成右弓步;同时右手向右 平拉,两臂屈肘于胸前(右手在外,左手在里),把剑交与左手; 目视两手(图7-2 —27①,②)。
- 左脚收回脚尖前点地面成高虚步,上体稍左转,左手持 剑经下屈肘背于后腰际,右剑指经后、向上、向下按于左腰侧, 头向左转,目视左前方(图7-2-27®)。
要求与要点:交接剑要准确,整 个动作干净利落。
还原势:两臂收于两侧,自然下 垂,右脚上步与左脚并拢直立,头向右 转,摆正,目视前方(图7-2-28)。
三、少年棍教法作业
(一)套路简介 图 7-2-27③图 7-2-28
少年棍是中学体育课选学内容之一,全套12个动作分为两小 段。其内容包括:弓步和马步步型;上步、跳步、插步、盖步等步 法;劈、拨、架、戳、扫、横击、舞花9种棍法。棍法中,既有劈、 戳、扫、横击等进攻性棍法,又有拨、架、挂、云、舞花等防守性 棍法。整个套路棍法朴实、攻防合理、短小精悍、简单易学。演练
(三) 教学建议
由于棍属于武术长器械,集体练习占用的场地面积大(前、 后、左、右的距离都是两臂侧平举加棍的长度),给课堂教学组织带 来一定的困难。一般采用分组轮换的办法,分3次课教完,每次 20 min,第4次复习,第5次测验。全套动作的难点是第6动跳步挂 劈、第9动舞花戳棍和第12动转身云拨,应采用先分解后完整的教 学方法。
(四)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 跳步挂劈
易犯错误:动作不协调,挂劈不当。
纠正方法:强调跳步时举棍上挂,落步时用力下劈。
- 舞花戮棍
易犯错误:舞花不划立圆,戳棍与步法不协调。
纠正方法:要使学生明确(1)舞花时棍要贴身运行;(2)提左 腿,待落成右弓步时再戳棍。
- 转身云拨
易犯错误:云拨方法不清楚,用力不当。
纠正方法:向学生讲清云拨棍的方法及用力顺序,强调云棍须 仰面运棍,然后发力拨棍。
(五}动作说明
预备势:两脚并步站立,右手持棍,虎口向前,使棍垂直地面 并贴近体右侧,左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图7-2—29)。
- 弓步劈棍
- 右手提棍上举伸直,左手随即握棍把段,头向左转,目视 左前方(图7-2-30(D)。
- 左脚向左跨一步并向左转体90°成左弓步;同时两手握棍向 前下劈,棍梢略髙于肩,左手握棍把紧贴左腰侧;目视棍梢 (图 7-2-30②)。
要求与要点:上步与转体要连贯,转体与劈棍须协调,劈棍时 左手要用力后拉,右手要用力下压。
- 交叉步下劈向右转体90°两腿成交叉步,右手屈臂后拉,使弓步拨架左手前推,右手后拉,使棍横于腹前;随即右脚 上步成右弓步,同时两手向前上举架棍;目视前方(图7 — 2-31)。 要求与要点:两手同时用力上架,棍身要平。
棍梢向下,经右膝外侧向后、向上、向前下劈,力达棍前段;同时 左手向右,屈臂握棍把段置于右腋下;目视棍梢(图7-2-32)。 要求与要点:棍在体右侧划立圆后下劈。
- 弓步戳棍右手回拉,左手前推,使棍梢向上、向后绕环, 棍把向下、向前绕环,左脚向前上步成左弓步;同时双手用力使棍 把向前上方戳出,右手屈臂抱棍于腰侧;目视棍把(图7-2-33)。
要求与要点:戳把动作要与左弓步动作同时完成。
- 弓步劈棍上体左转90°,同时左手握棍回拉于左腰侧,右 手握棍上提前劈,力达棍前段;目视棍梢(图7-2-34)。
蹺步挂劈要求与要点:回拉、上提、前劈要协调一致。
(1)重心前移,右脚蹬地跳起,并向前跨一步,两手使梅梢向 右上挂;目视前方(图7-2-35®)。
上动不停,左脚向前落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手向前下劈, 力达棍前段;目视棍梢(图7 —2 —35©)。
要求与要点:前跳动作要轻巧,挂劈动作要连贯。
- 转身扫蹋
- 左腿伸直,左脚尖里扣,右脚尖外展向右后转体180°;同 时两手握棍向右后扫棍一周;目视棍梢(图7-2-36(D)。
- 棍梢顶端在体后触地,左腿向前弹踢同髋高,目视前方
(图7-2-光②)。
弓步劈棍左脚向前落步成左弓 步,两手握棍向前下劈,棍梢略髙于肩, 力达棍前段;目视棍梢(图7-2 — 37)。要求与要点:转身扫棍动作要自然连贯,转身角度要准确。
舞花戳棍
(1)向右转体约90°,同时右手向下 拉,左手向上推,使棍把向上,棍梢向 下,直立于体前;目视左手(图7-2- 38①)。
(2)上动不停,左手下压,右手上搬,使棍把置于右腋下,棍
梢划立圆绕环至体前;同时左膝上提,目视棍梢(图7-2-38②)
- 马步横击左手向后平拉棍把,右手活把滑握棍的梢段, 左脚随即前上一步向右转体90°成马步;同时左手随转体活把向中段 滑握并以把段横击•,目视左方(图7-2-39)。
要求与要点:左手滑把与转体横击的动作要同时进行。
- 盡步下拨右脚向左盖步,同时左手回拉,右手前推,使 棍下拨后划立圆绕环至背后,左手脱棍左上举;目视棍梢
(图 7-2-40)。
要求与要点:拨棍动作要沿身体右侧进 行。
- 转身云拨
- 右手握棍向前平摆,左手下落,在 右腋前下方接握棍的把段;目视棍梢(图 712~41©)〇
- 上动不停,两手握棍上举至头上方,
由右向左云棍;目视前方(图7-2-41②)。 图7_2-41①
- 上动不停,右脚尖里扣,左脚尖外展,上体向左后转 180°成左弓步,两手随转体向左斜上方拨棍;目视棍梢(图
7 —2-41(3))。
要求与要点:云棍至拨棍动作要连贯不停,并与转体动作协 调一致。转体角度要准确,动作要协调、平稳。
还原势:
(1)向右转体90°,左脚向右脚并拢,两手握棍向右肩上方 举,使棍直立于右肩上方;目视左前方(图7-2-42①)。
(2)两臂下落,使棍落于体右侧,左手松开下垂于体左侧, 头向右转,摆正,目视前方(图7-2-42②)。
四、对练拳教法作业
(一)套路简介
对练拳是教育部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惟一立项的体育类国 家级重点课题的子课题“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体育实验教材” 的内容之一。它是根据武术长拳中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按照武术的 攻防特点,编写的一套简单易学的对练短套。此拳既能两人对练 (双方动作可互换),也可以作为单套动作个人练习,便于初学武 术者掌握。
(二}动作名称
预备势
- 乙上步冲拳一甲退步格挡冲拳一乙虚步挑掌
- 甲蹬腿冲拳一乙提膝架掌
- 甲弓步劈拳一乙弓步十字手
- 乙勾手弹踢一甲并步砸拳
- 乙顺步冲拳一甲转身马步架冲拳
- 甲右弓步推掌一乙右弓步断肘
- 甲右歇步左冲拳一乙左仆步亮掌
- 甲退步冲拳一乙上步格挡冲拳一甲虚步挑掌
- 乙蹬腿冲拳一甲提膝架掌
- 乙弓步劈拳一甲弓步十字手
- 甲勾手弹踢一乙并步砸拳
- 甲顺步冲拳_乙转身马步架冲拳
- 乙右弓步推掌一甲右弓步断肘
- 乙右歇步左冲拳_申左仆步亮掌
收势
(三) 教学建议
对练拳共14个动作,但从第8个动作开始与前面7个动作相 同,只是甲、乙动作交换。学习前,可将动作分成甲、乙两组, 先学习单练,待基本掌握之后再进行对练。全套练习分4次课教 完,两次课教甲方,两次课教乙方,第5次课复习,第6次课测 验,每次课20 min,教学中要向学生提出有关注意事项和要求。
(四) 动作说明
预备势:甲、乙两人左右相对,并步站立(白裤为甲,黑裤为乙)。
两人左右横向距离为60~80 cm,前后纵向距离20~30cm, 要求直体、挺胸、收腹,目视正前方。
两人双手同时侧举与肩同高,掌心朝下,虎口朝前行抱拳 礼,左掌指朝右上,掌心贴住右拳面,拳心斜向下。手与胸之间 距离20~30 cm。头向左转,目视左方(图7-2-43(D)。
由抱拳礼还原到预备势。
甲、乙两人同时抱拳于腰间,拳心朝上。头左转对视,挺 胸、收腹(图7-2-43©)。
上动不停,棍沿体左側继续划立圆绕环至体前;同时左脚 跺地震脚,右腿屈膝上提;目视棍梢(图7-2-38③)。动作要点:舞花动作要连贯不停地在身体两側各划一立圃,舞 花时上体要随棍梢左右转动。上动不停,右脚向前落步成右弓步;同时两手使棍梢向前 戳出;目视棍梢(图7-2-38®)。弓步冲拳 捋手扁踩
- 并步撩拳 分掌侧踹
- 炮拳 插打法
- 歇步压打 炮拳

- 乙上步冲拳一甲退步格挡冲拳一乙虚步挑掌
乙左脚向左上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右拳随转体向左冲出, 击打甲上体,力达拳面;目视冲拳方向(图7-2-44)。
图 7 - 2 - 44
甲右脚向右退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屈肘,拳面向上,用 左前臂格开乙右拳(图7-2-45)。
甲左拳收回腰间,右拳向前冲出,打乙胸部;乙重心后移至 右腿,成左虚步,右拳收回腰间,左手成掌,挑开甲右拳
图 7-2-46
- 甲蹬腿冲拳一乙提膝架掌
甲右拳收回腰间,左冲拳击乙头 部,同时右蹬腿用脚跟蹬乙腹部;乙 重心后移,身体右转,闪开甲的进攻 (图 7-2-47)。
乙身体右转,右掌护于头前挡住 甲拳,左勾手提左膝,向后勾开甲右 脚(图 7-2-48)。 图 7-2-47
注意:乙左提膝、左勾手、右亮掌要同时完成。
- 甲弓步劈拳一乙弓步十字手
乙两掌变勾手,小臂内旋,经两侧向体后挂勾,勾尖朝上; 同时重心上移,左腿支撑,右脚面绷直,向前弹踢甲腹部,力达 脚背,目视弹踢方向。甲重心左移,右拳上举准备下砸乙右脚背 (图7-2-50)。
甲上体左转,右脚收于左脚内侧,双腿半蹲成并步;同时右 拳经头前用拳背向下砸击乙脚面(图7-2-51)。
乙顺步冲拳一甲转身马步架冲拳
乙两手变拳收于腰间,上右脚成右弓步,同时右拳由腰间向 前冲出打甲头部。甲右脚后撤一步,右后转身成马步,右拳在头 上架住乙拳,同时用左拳击乙右腋下(图7-2-52)。
图 7-2-52
- 甲右弓步推掌一乙右弓步断肘
乙右拳收回,重心后移避开甲左拳;甲右脚向前上一步成右
弓步,上体左转180°;同时右拳变掌经腰间向乙方推出,击打 乙腹部,目视推掌方向(图7-2-53)。
乙后撤右脚,身体右转避开甲右掌,上体继续右转成右弓步, 同时左臂屈肘用小臂由左向右下断压甲肘部(图7-2-54)。
乙上体左转,右腿下蹲,左腿伸直成左仆步。同时左拳变勾 手,由前经下向后勾开甲左拳,勾尖朝上。右掌亮于头斜上方 (图 7-2-55)。
- 甲退步冲拳一乙上步格挡冲拳一甲虚步挑掌
甲右脚向后退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拳收于腰间,右拳向前 冲出,打乙上体(图7 —2 - 56)。
乙重心上起,用左小臂外侧格开甲右拳的进攻(图

- 与前动作2相同,惟甲、乙动作互换(图7-2-59)。
- 乙弓步劈拳一甲弓歩+字手
与前动作3相同,惟甲、乙动作互换(图7-2-60)。
甲勾手弹踢一乙并步砸拳
与前动作4相同,惟甲、乙动作互换(图7-2-61)。
- 甲顺步冲攀一乙转身马步架冲拳
与前动作5相同,惟甲、乙动作互换(图7-2-62)。
(图
甲、乙两人头向左转对视,还原 成两腿直立并步,两拳收抱于腰间(图 7 — 2 — 65)。
一、套路简介
健身拳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 体育教学大纲中的新教材。其特点 是动作朴实、明快、实用性强、健 身效果明显。“健身拳”包括健身拳术单练、三连腿单练和三连 腿对练、对六拳、对练拳4个小短套。这4个小短套,既自成一 体又相互联合。“健身拳单练”是综合型拳术,它集拳法、腿法 于一体,拆招练习可以防身,全套练习可练体力;“三连腿”是 弹、踹、蹬3种腿法的连环练习,具有明显的攻防意识,通过两 人对练,可以体会腿法的进攻方法和几种方法的防守;“对六拳” 是健身拳中拳法练习的对练小套,它通过一人对对方6个部位的 拳法攻击及对方的防守,可以了解简单的拳法攻防方法;“对练 拳”是拳脚并用的进攻与防守的对练小套,是三连腿和对六拳的 综合练习。总之,健身拳不仅保留了武术传统的基本动作和技 法,而且还体现了现代长拳的技术风格和特点,是一套简明、易 学、实用的武术套路。
二、动作名称
(一) 健身拳
预备势 5.仆步架打
乙勾手弹腿一甲并步砸拳2-57),冲出右拳打乙胸部,同时重心前移成左弓步;甲重心 后移,同时用左前臂外侧将乙右拳格开(图7-2-58乙蹐腿冲幸一甲提膝架掌
浏览80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