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北口天开山少林寺毛公秘传,乾坤子丑五论图:内外八卦,阴阳气血,部位穴道,十二 时辰,经络铜人图。然学者切宜小心学习,必精通乃得无误于人矣。
诗曰:阴阳颠倒,学得阴阳真神仙。有师秘传真药误,无师传授莫劳心。
讲论神仙,分造内外,八卦配于天地分阴阳。
- 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分五脏六腑。五脏者,心、肝、肺、脾、肾也,属阴,行 血六时辰。六腑者,胆、胃、膀胱、大肠、小肠、三焦也,属阳,行气六时辰。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木得令肝胆用事。三月建辰,六月建未,九月建戌,十二月建丑,± 得令脾胃用事。四月建巳,五月建午,火得令心小肠用事。七月建申,八月建酉,金得令肺大 肠用事。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水得令肾命门用事。
- 春夏秋冬四季部位配有相生相克。相生者生,相克者死。肝不可冲脾,心不可冲肺。 最宜相生。心不可冲肺者,乃胃火克金也。肺不可冲肝,若冲肝者乃谓金克木也。木能生 火,金能生水,水能生木,火能生土,土能生金,此五行之相生也。
火能克金,金能克木,木能克土,土能克水,水能克火,此五行之相克也。相生者,无病相 克,生病为祸也。肝属木属目,心属火属舌,肾属耳,肺属鼻,脾属口。伤心经者破血之,后用 补气,若无补气,心空则梦。伤肝经者行气之,后用补血,若无补血,肝空则目乌。
- 伤脾经者顺气之,后用补脾,若无补脾,脾空则脚手冷。
伤肾经者活血之,后用补肾,若无补肾,空则耳聋。
伤肺经者清肺之,后用补肺,肺空则寒。
心与小肠合为表里,肺与大肠合为表里,肝与胆合为表里,命门与三焦合为表里。男人 以肝气为主,女人以心血为主。寸关尺,阴阳须宜辨察,甚为妙法也。
春来伤肝而不治,至秋戒邪入里,金克木而死;夏来伤心而不治,至冬戒邪入里,水克火而死; 秋来伤肺而不治,至夏戎邪入里,火克金而死;冬来伤肾而不治,至四时戒邪入里,土克水而死。
铜人图论身于穴道,若伤外八卦交节季死,有跌打损伤内八卦,对经络部位穴道,对节季 血路即死。若分六经脉理,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沉浮虚实,病于内形于外。
- 若伤路道穴部阴阳气血,须宜视其部位。若伤血路,先用破血不可破气,若破气过 多,反作呕逆,吐痰者不治即死。若伤气路,先用行血不可破气,若误破气出汗不住必死。气 血分二部,有损伤,视看定神,行药治法,自不误人。
散气止痛,破血消肿,服者自有功效也。
- 铜人身上有七部位,不可打损伤。己)七伤配七部,七部配七穴,不可跌打损伤,打者有死无生。第一、头上会信中通大肠,又兼左右角两太阴阳,左角太阳穴,右角太阴部,不可打伤。 轻者,血流出可治,若血流入大肠凸出二寸,膀胱胞囊肾只吊者,不治。至缓三日必死。要治 者,先用麝香三四分去戟,破大肠头凸出三寸,庚金去逆肺辛金,所以逆去占顺也。嘴用人参 二钱含之,后用君臣治之。
第二、头上少阴玉枕下脑后一穴,不可打,有打者七日之后,牙关闭紧,以头视身曰倒阳, 七日必死。初伤先用七厘活命丹,先散其痰,后用君臣治之,然后再用强徒柴头药浸酒治之, 痊愈。
第三、身上左胁下第三枝筋骨内寸半,不可打伤。此部位属肝胆二经,初伤眼吊口笑,五 形立脱,面青者,不可坐下,坐下一时久必死。先对左背后用手搭六七次,先用麝香二分 熊 胆二分牛黄二分,共研末,又用青二件一枝香五钱山柚干五钱暖水冲童便,药散救治后, 用七厘丹通九窍,破心经消痰,下肝胆痛二便,后用十二件青草治之。
第四、辰午二时,八卦中心下一寸半,水掘大部位不可打伤。重者,眼吊面唇黄,五形脱, 口开叫声不出,膀胱肾只掉,此部位一时久必死。此症初伤,用正官桂六分珍珠三分冲沸 水泡童便半碗救治之,后用七厘丹再救之,活后用青草治之,金不换五钱珍珠红五钱石珊 瑚五钱,燔水服后,用肉桂三钱九节菖蒲三钱和酒浸之服。论此症重者十九死,无药可治 之症。
第五、寅申己亥,左肋下十二枝骨尾,名为三才,骨尾二寸肝尾不可打。第三寸脾,第四寸 油骨尾前二寸大肠部,此部位打伤重逆者,伤脾呕吐;伤大肠顺者,泄泻不止。此症初伤三四天 之后大肠凸,大肠庚金克肺辛金,气浮大亦起痰。此部位重伤浮顺逆二论。此症重伤不治,十 有九死。若欲治,初伤先用救命大七厘丹三分,活命散五分,冲童便安之,后用青草治之,犁壁藤 五钱麻叶五钱舵藤苦练五钱用米酒一同浸炖服。后用君方治:防风三钱羌活二钱三棱二 钱川七二钱防己三钱莉条根三钱鸡骨香三钱用酒水各一碗,煎九分服。
第六、辰戌丑未,右胁下至十二枝骨尾是臆之位,骨尾前三寸下五寸小肠经,小肠下三寸 丹田之位,不可打伤,此部位有伤重者,小水秘肚内较痛,七日必死。轻者急早治之。初伤先 用封脐,麝香三分 生地龙二十条 共垂烂封脐三时久,小水即通,再用药通小肠,破血丙火, 去逆丁火,用青草七件:马鞭草三钱铁平担二钱金不换二钱石南藤四钱牛舌红二钱六 角英三钱 秋瓜头三钱 燔水冲七厘丹服之。论此症重者,七日至十二日不治即死。
第七、申酉,胞囊不可打伤,此部位脐下二寸,三焦三寸,命门五寸膀胱,此部位有 伤重咬牙手打囊核掉头,上前齿牙脱,毯毛亦脱,不治即死。轻者三四日之后,红起寒 热,下肚尾起肿,小便不通,二十日即死,不治。此症初伤,先用马鞭草头,孀水冲熊胆 三分麝香二分服后用青草治之:虎咬红⑴六钱马了缴⑵五钱棕根五钱接骨消⑶六
钱 共捶细浸酒,空心服,后用君臣治之:生地龙八条 桃仁三钱 牙皂三钱 乳香二钱 生 地三钱川山龙己)二钱 土鳖三钱当归三钱全蝎二钱红花二钱五灵脂二钱碎补三钱 '盐柏二钱盐知母二钱用此方者,若小便出血不止,亦可用之。先熠水冲酒服,之后浸酒冲 童便。
注七伤七大部位,不打积损伤者,七伤日期已到,病在内形在外。若亦久症对穴道轻者, 有药可治,重者日期以到返症即死。七伤症筋伸不能屈,伤骨屈不能伸。
伤心者面赤,心属丁火,伤心吐血舌肿;伤小肠目红肿,小肠属丙火,伤小肠小便不通;
伤肝面青,肝属乙木,伤肝目花肚肿;伤胆者面青肿,胆属甲木,伤胆目通身肿;伤肺者面 白起嗽,肺属辛金,伤肺四肢脚手起肿;伤大肠者面白,泄泻白油,大肠属庚金,伤大肠头面起 黄;伤脾面黄泄泻,脾属巳土,伤脾目黄肿呕吐;伤肾者面黑,肾属癸水,伤肾耳聋,泄泻;伤胃 者面黄,胃属戊土,伤胃失声,面黄肿;伤膀胱者黑面,膀胱属王水,伤膀胱肿肚下,肚较痛。
伤命门者面肿,命门属君火,伤命门雷鸣则死。
伤三焦:上焦(心肝肺)、中焦(胃脾命)、下焦(大肠小肠肾)属相火,伤三焦眼视邪色不知 中痛,不治即死。
君相有二,见有伤见龙雷之中,龙属木而雷属水。肝肾之阴,悉其相火,损看元气,见其 察乎,是人而通于天,卯午酉子丑寅辰巳未申戊亥,三魂七魄,十二精神:卯午酉气入肝经属 三魄,子丑寅血入心经属精神,辰巳未申戌亥入肺经属七魄,十二时辰血气分作三部:子丑卯 酉火伏中,寅申巳亥火伏左,辰戌丑未火伏右。
朝食五味归五脏六腑消化,精神血归脾位化气入肝经,化痰入肺经,化血入心经,化精入 肾经,化水入胃经,化火入阳明经。
春夏秋冬四季,论铜人五层症,七伤通七部位,不可打伤者,若轻者伤寒,日期起病,重者 即死。
五层论症者,其因有之三:外因内不外内因也。
由于春之风、夏之热暑、长夏之湿,秋之燥、冬之寒也。当其时而至则为正气,非其时而 至,或过感则为淫邪也。
凡为六淫为病,皆外因,亦有因于八风相感,如冬至日正北大刚风,立春日正东北因风, 春分日正东婴儿风,立夏日东南弱风,夏至日正南大弱风,立秋日西南谋风,秋分日正南刚 风,立冬日西北折风,应时而治,生养万物。若感受而内生重病,外生重病,外省痈肿。凡此 八风为病亦属外因,故曰外因六淫八风感也。
内因者起于耳听淫声,眼视邪色,鼻闻过臭,舌贪滋味,心思过度,意念忘生,此皆损人神 气。凡此六欲为病,皆属内因者也。
注人之身体,计有阴阳内外,跌打坠落等类也。损其身形五层者,皮肉筋骨破也。气血 者内因也,又有因喜过伤心,伤心则吐血,初伤血红活者顺,久积血益乌黑血者逆,用止血散 -钱,冲童便服之。怒过伤肝,起黄痛不食者顺,能久饮茶饭者顺,用五积散治之。思过伤 脾,立四肢伤脾者,起黄肿呕吐,起喘食不能下者逆,食不消者顺,用益胃散治之。亦有辈过 伤肺起嗽喘,主皮毛通身油浮水虫,用极方四七理气汤治之,后用苏子降气汤治之。恐过伤 肾,伤肾则损精,致下消寸步难行,初用清心莲只饮,后用苏茯苓补心汤治之。优久则气结卒惊缩。凡此七情为病,皆属内因,故曰内因六欲,其七情也。
不内外因者,由于饮食不节,起居不慎,过饮醇酒,则生火消阴液;过茶水则生湿停饮;过 食五辛则损气血;伤饥失饱则伤脾胃,凡此饮食之致病也。书曰过劳挑轻负重,跌扑闪坠等 类,损其身形,夜不静息,强入房劳,伤积损神,凡此起居皆能治病也。起于膏梁厚味者,多令 人荣卫不足,从火毒内结;起于藜蕾簿食者,多冷;人胃气不充,血气亏少,凡不属内外伤也。
人之身体计有五层者,五层是皮肉脉筋骨也。伤于筋骨者,乃伸屈不能也。乃从高扑 下,人必秘结,当于大成气汤主之,通利二便。若便通利不醒者,以用独参汤灌之。打积微伤 皮肉疼痛者,未破者用活血汤服之,散疼活血;若伤损血流过多不止,即为亡血,急花蕊石散干 掺撤止血,内服八珍汤加酒碎补、红花;伤于皮肉里肉者,外肿者痛者当以散血止痛药抹之。
凡伤损阴盛初起域痛肿,色赤疼痛,以凉汤发散,即抹即消而易治,以为顺症也。
若打伤凡生痈疽,初起色黯,不红塌陷,不硬不疼,变作生物为之症逆,而难治,半阴半 阳。凡伤筋骨伤水不甚红,此症属阴。若能随症施治,方不失误也。
注人之气血周流不息,稍有壅滞即作肿矣。若然肿有五肿,虚肿实肿为二肿,寒肿、湿 肿、风肿、痰肿,有郁结伤肝肿,有气肿;有跌扑疼血作诸肿;产后与闪挫,形势各异;水虚者缓 肿,实者高肿;火肿色红,皮光域势僵硬;寒肿者其势木硬,色紫暗青;湿肿者皮肉重肿,柔则 按之如烂棉,浅则起光,高水泡破,破流黄水;风肿皮肤拘皱不红,其热宣浮微热微疼;痰肿者 软如棉,硬如馒,不红不热;郁结伤肝作肿者,不红不热,坚如石棱角,状如山石凸,气结红乌 赤硬;气肿者,以手按之,皮紧而内软,遇喜则消,遇努则长,无红无热,皮色如常;跌扑疼血作 肿,暴肿大热,半胀不红;产后与闪挫疼血作肿者,疼血久滞于经络,忽发则木硬,不热微红, 若脓以成而将溃者,其色如紫。诸肿形状如此,不一概而论。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内外八卦,十二时辰行气分血分,左右分阴阳。
手小肠子时,气行左腿四分,血入右腿四分,十一月冬水进气。
足厥阴丑时,气行左腰六分,学入右腰四分,十二月冬水进气克土。
手太明寅时,气行左眼至六阴六分,血入右眼至阳明四分,正月春木得令。
足阳明卯时,气行天庭兼左角六分,血入观角四分,二月春木得令。
足阳明辰时,气行入鼻兼右观六分,血入右观四分,三月春木得令克土。
足太阴巳时,气行入左肩尖左过筋六分,血入右肩尖过筋四分,四月夏火当权。
手少阴午时,气行入胸前兼左胁六分,血入右胁四分,五月夏火当权。
手太阳未时,气行左胁至乳部六分,血入右胁四分,六月夏火当权生土。
足太阳申时,气行脐下丹田兼脐上左太阳六分,血入右肚降至小肠部四分,七月秋金得令。 手少阴酉时,气行左背兼左肘下六分,血入右背兼右肘下四分,八月秋金得令。
手厥阴戌时,气行左耳后至脑后至枕六分,血入右耳右脑畔四分,九月秋金得令。
手少阳亥时,气行左肩尖至乳部六分,血入右肩尖四分,至两手脉,至两手心,十月金秋 得令。
十二时辰春夏秋冬配四季:
内八卦十二时辰,行血分气络部经脉血迹。
足少阳子时,血行胆经三分,气分入心七分,乳部第三筋内日月穴。
足厥阴丑时,血行肝经三分,气分入肺七分,乳部内第三筋上中府穴。
手阳明卯时,血行大肠经五分,气入小肠气三分,血三分,左胁下十二枝骨尾三寸天枢穴。
足阳明辰时,血行胃经五分,气五分,气分入脾血七分,在心窝下一寸中胱穴。
足太阳巳时,血行脾经三分,气七分,气分入胃,血五分,气五分,右胁下十二枝骨尾二寸 章门穴。
手少阴午时,血行心经三分,气七分,气入胆三分,脐下五寸忠膜臣开穴。
手太阳未时,血行小肠经七分,气分入大肠,血七分,气七分,脐下二寸,右肚降小肠关 元穴。
足太阳(厥)申时,血行膀胱七分,气分入肾三分,脐下五寸中,膀胱中极穴。
足厥阴酉时,血行肾经七分,气分入膀胱三分,骨珠尾算起第七节京门穴。
手厥阴戌时,血行命门经七分,气分入三焦三分,脐下二寸丹田命门绝路。
手少阳亥时,血行三焦三分,气分入上焦七分,脐下一寸石门穴。
内八卦十二时辰,血分气经络行阴阳。
十二时辰,铜人一百单八穴道,配百穴图,分阴阳,引经药,报使歌。
小肠膀胱属太阳,藁本羌活是本乡。三焦胆与肝胞络,少阳厥阴柴胡强。太阳阳明病足 肾,葛根白芷升麻强。太阴肺脉中焦起,白芷升麻葱白乡。脾经少与肺部毕,升麻兼之白芍 详。少阴心经独活主,肾经独活加桂良。通经用此药为使,岂能有病到膏盲。
伤心经,夏加黄连三钱一枝香五钱。
伤肺经,加黄苓四钱山柚甘六钱。
三六月伤脾经,加芍药三钱鸡骨香五钱。
九、十两月伤胃经,加石膏三钱厚朴三钱。春伤肝,加柴胡三钱山柚甘三钱。
冬伤肾,加黄柏三钱。伤膀胱经,加木通四钱 川山龙三钱。小肠之火,山枝三钱 用灵无 根之火元参。
伤寒六经病症。
太阳头疼,身热脊强,此病在膀胱小肠,申未。
阳明鼻干,不眠目疼,此病在大肠胃经,卯辰。
少阳耳聋胁疼,寒热呕,口为之苦,此病在三焦胆经,亥子。
厥阴则燥满,肾囊拳,此病在肝胞经络,丑戌。
少阴则舌阴口燥,此病在心肾经,午酉。
太阴腹胀满自利,尺寸沉而津不到咽,此病在脾胃二经,寅巳。
太阳小肠少阴心,阳明大肠太阴金,少阳端的在三焦,在于胞经手厥阴,太阳膀胱少阴 肾,阳明胃土太阴脾,少阳胆水厥阴肝,足中分配学莫迟。
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经。
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跑络,足厥阴肝经。
五行相生相克歌:
金能生水,水能生木,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
金能克木,木能克土, 土能克水,水能克火,火能克金。
春夏秋冬四季脉歌:
春天肝脉属木为主令,夏天心脉属火为主令,秋天肺脉属金为主令,冬天肾脉属水为主令。 £展片 淑血气冷脾肾壮,劳伤虚弱此为先。
进门视其行察其色,寒热温平虚实治法。
肝热则左颊先赤,肺热则右颊先赤,心热则额先赤,脾热则鼻先赤,肾热则头先赤。至于 面青为风,为风寒,面黑者为阴寒。青而黑主风、主寒、主病;面而白为湿为热、为气不调;青 而白为风、为气滞而寒,为痛也。
白准头年寿,命宫法、命人中皆有气色,其滋润而明亮者吉,暗而枯燥者凶。又若阴寒内 极,逼其浮大,行于面故发赤色,非热也。此为戴阳,阳以头面,面不知者,要行表散,则孤阳 飞越危治立至。伤寒论曰:少阳病下利清谷,表热里寒面赤,四逆汤加葱白主之。
若不致细祥辨,误投寒凉之剂即死,可不慎哉。
察目法:察目凡开目而欲见人者,阳症也。闭目而不要见人者,阴症也。凡目中不了,了 暗不和,热甚于内者也。目赤者亦热也,目瞑者必将岫也,白暗黄者将发身黄也,或目直视, 或戴眼反折,或眼胞滔下,或暗昏不可识人,皆不治也。
鼻头色青者,肠疼痛若冷者,死白色为气虚,赤色为肺热,鼻孔燥者,属阳明之热,必将崛 血也。鼻孔干燥黑如烟煤,阳毒冷极也,鼻赛浊涕者,风热也,鼻孔扇张者为肺风,为肺绝而 不治也。
察口唇:凡口干唇焦干为脾热,而红者吉,焦而黑者凶;唇口俱赤肿者热甚也,口唇俱青 黑冷极也,口苦者胆热也,口中甜者脾热也,咽干口燥者肾热也,舌干口燥而欲饮水者,阳明 之热也。若环口黛黑,口张气直,口如鱼口,皆不治之症也。
察耳:凡耳轮红润者生,或黄或黑或白或青而枯燥者死,薄而黑皆为肾散。凡耳聋皆属 少阳之热,为不治也。若耳聋舌卷唇青皆属厥阴为难治。
察舌:凡邪在表者,舌上无苔,邪在半表半里,白苔而滑。肺主气,而色白又主皮毛,故凡 白苔尤带表症,肿景以为凶中有寒,只宜和解,禁用攻下,攻下必致结痞。有尖白黄根,乃半 绛苔滑。虽症类不同,皆属半表半里则干燥,热深则黄,热极则黑也。然舌黑实有二种,皆死 症也。有火极似水者,热极有水来克火者,为寒极。细察之,黑色亦自不同。热极者,舌是黑 色而苔燥,或如芒刺;寒极者,舌是青灰色而苔滑,以此辨别最为分晓。
铜人于七伤之症见于前,五层之论陈于后。凶者身重如山石,吉者身轻如转瓦。
以头视身曰倒阳,循衣摸床为死症。天地生人,故人得天地之正气而生者,是故人身一 小天地也。
天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人有三十六骨节七十二部位。
天地有一太极也”生两仪,则阴阳分矣。生四象,分五方,分五形备矣。分八卦则周 天有三百六十五度。分三才,三才者天地人也。天开于子,地开于丑,人生于寅。故人得天 地之正气则生,感天地之邪气则病,地生百药以治人之百病。能治人之百病者,必须认症精 神,用药不差,乃能百发百中,应手收功矣,方不误世也。
一治从高扑下用大成气汤方:
枳壳一钱桔梗一钱厚朴一钱归尾一钱红花一钱木通一钱苏木一钱陈皮一钱 甘草一钱朴硝(另包冲)二钱大黄一钱橘红一钱水一碗半,孀八分,大小便若不通,加蜜 冲服。
红末药:紫荆皮一斤,焙赤色研末,醋浸三次。
黑末药:黄荆子3)一斤,焙干,香油炒黑为末。
黄末药:羌活八钱当归一两白芷一两防风八钱陈皮八钱白茯'Q —两秦茏一两 防己一两牛膝一两花粉八钱姜黄一两加皮3 一两白芍一两木瓜一两桂枝六钱桂 皮3)七钱二分 上(7)十六味共一斤,火焙为末用。
千金托里散:当归一钱白芍八分桃仁八分枳壳八分生地一钱五分麦冬一钱五分。从 高坠下,瘀血攻心者,加大黄-钱、朴硝八分,用水二盅煎,加前三色末药各一匙,先服。
上部煎药:当归一钱白芷八分羌活五分防风八分生地一钱五分川萼'八分半夏八分 升麻三分 水煎加姜三片。加前三色末药各一匙,日进二服。
上部煎药〔8):治疗胸、背、头面、上肢损伤的方药。
中部热药:羌活八分当归一钱防风八分生地一钱五分加皮一钱官桂一钱细芋 八分白茯一钱五分黄苓八分枳壳八分丹皮一钱甘草三分腰上加杜仲、黄连少许,水煎, 冲前三色末药各一匙。
下部煎药〔:生地八分牛膝八分防风八分独活五分黄柏八分革麻草一钱连翘八 分赤勺一钱陈皮五分加皮八分木瓜一钱五分米仁w八分拔笈一钱海桐皮二钱用 水煎,酒冲下前末药各一匙,日进二服。
住痛散:川菖八分归身一钱白芷八分羌活八分山甲'⑵一钱大茴五分独活八
分小茴'口五分官桂八分木瓜一钱自然铜一钱马胫骨(酒制)二钱川乌'2)(去皮)一钱 淮乌一钱 生姜三片 上研为细末,每用五分,生姜水煎,冲童便服。
气喘:加沉香八分木香(磨)八分。
被惊伤胆、狂言乱语,恍惚失音,加人参三分,辰砂八分金箔十张远志八分。
虚汗:加黄茂一钱牡蛎一钱白术一钱浮小麦(炒)二钱麻黄根一钱白芍八分。
寒重:加厚朴八分 陈皮三分。
热重:加前胡八分柴胡一钱黄苓八分。
大便不通:加大黄八分朴硝五分。
小便不通:加木通八分车前⑶一钱滑石八分瞿麦一钱茵陈八分。
发汗:加麻黄八分生葱-钱。
分理阴阳:加猪苓一钱、泽泻八分。
久伤成痹:加天冬二钱。
极热不退:加连翘八分山相八分薄荷八分。
言语恍惚伤心:急家辰砂八分远志八分木香五分人参三分琥珀三分茯苓一钱硼 砂八分。
失笑:加当归一钱破故纸八分蒲黄炒八分杜仲一钱川楝⑷一钱桂枝一钱。
呕吐、饮食不进:加丁香三分 南星3)八分 砂仁八分 半夏八分 旋覆花八分 大附 子3)八分。
跌伤、口中粪出者、诸药不纳:加丁花香五分草果八分砂仁五分半夏八分南星八分。
腹内气血成块:加三棱八分莪术八分乌药八分香附一钱。
胸隔膨胀:加枳壳八分白蔻八分砂仁五分香附八分大腹皮八分半夏八分。
口中血腥:加阿胶炒成珠一钱,如不止,用丁香嚼之。
咳嗽带血:加蒲黄八分 阿胶-钱 茅花八分 朱蒂花3)八分。不效,服人参清肺汤。
伤肺口出血泡:此伤肺也,加服人参清肺汤,加蒲黄八分 阿胶一钱 茅花八分。
肚中血毒:加红花八分苏木八分。
伤头皮破出血过多,遍身麻木,不知人事,时或昏死,先以三味服之:人参三分木瓜八分
没药八分。或不能食,水煎服。倘刀伤枪刺,血行不止,切不可用酒煎药,切宜填之。
人参清肺汤:专治跌打伤胸胁,以致血泡从口出,服此神效。
人参三分地骨皮八分知母八分乌梅八分桃仁(去皮尖)一钱罂粟壳(蜜汁炙)八分阿胶
(炒)一钱 甘草(炒)三分 桑白皮(蜜炒)八分,用⑴水二盅、生姜三片、大枣二枚,煎至八分,食前温服。
昏昏散:或损伤断出笥已),用此药麻倒,去尖、整骨、归笥蔓)草乌一钱五分川萼一钱 骨补(去毛)八分 香附米八分,右为细末,每服一钱五分或二钱,姜酒服下。凡有跌打损伤, 务要审量可治。倘有从高处坠下,瘀血攻心,必用桃仁、红花、大黄等药,吐泻其血方可。
止血方:马兰头〔4)野芋根3)车前草,捣烂敷患处,止血极妙。
生肌散:乌鸡骨(炼)二钱血竭(另研)二钱儿茶二钱赤石脂(燃)二钱真龙骨(艘)二钱猫 头骨(火蜘二钱,上六味捣细末,生肌。
又方:肉桂一钱红花四钱生七二钱自然铜五钱广木香一钱加皮三钱当归四钱 土鳖二钱血竭五钱麝香一分陈皮三钱丁香七分防风三钱草乌一钱;头上加细辛,手上 加桂枝,腰眼加杜仲,脚上加牛膝、续断,女加黄苓。
又方:桂心"J 一钱 陈皮五钱 川苓二钱 广三七一钱五分 防风五钱 麝香一分 木 香一钱续断四钱丁香一钱自然铜二钱当归五钱土鳖四钱骨碎补四钱五加皮三钱 川贝二钱虎骨三钱紫荆皮一钱血竭五钱杏仁五钱红花三钱草乌一钱
脉法:若见沉细、微弱、虚者则生;如浮数、大弘、紧实、急短则死。若失过变之脉,而过缓 滑,忽痰痉则死矣。若腹内瘀血积胀,脉见牢大者生,沉细无力者必死矣。
凡看跌打者,先看穴后看症,生死之法辩明仔细,则不至有误也。
凡看跌打有十症不治:唇青齿黑;眼睛翻白、心口中打伤发渴、寻衣摸床、拳紧不放、舌缩 囊倦、发直如麻、面青舌黑、羊目鱼口、哭声涕泪、或时发笑。此十症。或犯者乃伤穴之源也, 欲治其病,或一二犯之者可救也。
凡用药治之,先辨其穴,次探其轻重。有上、中、下三部之位不同,宜辨详细,决知生死。 见一二伤者可治,三四伤者则不能医。夫目为肝之窍,若伤肝重则恶冲心,所有目不转睛之 症;又发搐搦者,乃肝一助也。
丹田有伤,血气冲厥阴、包络,则发咳语;胃口有伤,呕吐难食、口吐白沫;伤脾则发暧,而 大便不通;伤肺则气陷难语,拳紧下放;伤肾则发直、舌卷、囊缩;若是伤心即时便死,心与小 肠相表里,则阑门不通;大肠伤则各道不通。以上伤者,若犯一二重者,则死矣,难救矣。若 不伤穴,只伤肌肉、手足,医何难哉。又三部之分上部,心之上至头顶为上栏;中部在腰两榜, 心胸之下为中栏;下部在腰之下至两足之间。如伤重而昏沉者,看脉有生机,即必有开关,接 气接骨为主。上下左右阴阳,看以辨其轻重要紧。阴属血、阳属气,在血气行血散瘀,在气者 通气行气,如法治之,何患症之难治者哉。
第一穴:胸前右边为肺,系华盖穴。直打伤者则人事不醒,乃气凝血迷心窍者,若过三日 则无救矣。然伤于气,所以血迷于心,用十味煎药方枳壳,又用七厘散二分行血止痛。
第二穴:心胃两经在胸之中,直打伤者或有痰者,行过三次即闭,冷粥汤治之;再用夺命 丹一服自愈,后再发者,吐食吐血而死。
第三穴:在胸前三根彪骨节,穴名肺低穴。直插打伤者,恐九日而亡。
用十味煎药加百部桑皮各二钱,煎服。又用七厘散二分,再用土鳖、紫金丹,三服自愈。 后再发血而痛,周年而死。
第四穴:左边乳上一寸三分,名气焚穴。金枪打中伤者,三十日发寒冷而死,医用十味煎 药加沉香一钱肉桂四钱,煎药又用七厘散、又夺命丹三服而愈。后再发者,十年而死。
第五穴:在左乳下一分,名正气穴。冲拳打中者十二日死。医用十味煎药加青皮、乳香 三分,用三服,再用七厘散二分五厘,加在内煎服。痊愈后,再发痛者,四十九日而死。
第六穴:在右边乳上一寸三分,名气海穴。拳插打中者,十六日死。用一味煎药加木香 二钱,煎三服,再用七厘散二服,又用夺命丹二服自愈o后再发痛者,九十日而死。
第七穴:在右边乳下一分,名贮血气海穴。被拳打中血凝者,吐血不止者,半日而死。用
十味煎药加郁金、寄奴各-钱,用煎服一帖,用七厘散一服,又用夺命丹一服自愈。后再疼痛 不止者,六十日而死。
第八穴:在乳下中间一寸四分,名食海穴。直插拳打中者,三十六日下血而死。用十味 煎药加灵脂-钱五分、炒蒲黄一钱煎服,七厘散二钱五分,再用夺命丹三服自愈。后再发,翻食, 一世而死。
第九穴:在两乳下一寸旁,名三肾穴,三肾者、肝肺也。直拳打中伤者,七日而死。用十 味煎药加石菖蒲三钱、枳壳-钱三分,又用七厘散三服,再用夺命丹三服自愈。后发疼痛血胀, 六十日死。
第十穴:心中,名君主穴。直插打中伤者,立刻目昏不省人事、舞拳者但气未绝,速用十 三味煎药方加用肉桂-钱、丁香六分二服,七厘散三分三服,再夺命丹三服,又紫金丹三服自 愈。后又发病痛难忍者,一百二十日而死。
第十一穴:在心口下一寸二分,名蕾肺穴。直拳打中者、昏闷不言者,即下半身闭拳掷, 气行即醒。用十三味煎药加桔梗八分、贝母一钱,用七厘散三分,再用夺命丹三服痊愈,后再发 疼痛气闭者,一百二十四日而死。
第十二穴:在脐下一分,名气海穴。膝盘鼎中者,二十八日死。用十四味煎药加桃仁、元 素m各一钱,又用七厘散二分,再夺命丹三服。痊愈后发胀痛者,二十六日死。
第十三穴:在脐下一寸二分,名丹田精海穴。直打中伤者,十二日死。用十四味煎药加 三棱、木通各一钱二贴。愈后发小便闭胀痛者,一百四十六日而死。
第十四穴:在脐下一寸四分,名卜水穴。踢打中,大小便不通,十二日死。用十味煎药加 三棱一钱五分、莪术一钱、生大黄二钱,用七厘散二分五厘,用夺命丹三服,又用紫金丹四服,痊愈 后再胀闭而痛,一百六十日而死。
第十五穴:在脐下一寸三分,名关元穴。直打中伤者,五日死。用十四味煎药加青皮、车 前子各一钱,用七厘散二分,又用夺命丹四服,痊愈后发痛胀筋制者,六日而死。
第十六穴:右边胁脐下毛中,名气门穴。木棒点中者,一百五十日死。用十四味煎药加 柴胡、当归各一钱,用七厘散二分,又用夺命丹二服自愈。后若发口而渴,胁筋胀痛,三十日 而死。
第十七穴:在胁下气街一分,名气囊穴。木棒打中者,四十二日死。十四味煎药加归尾、 苏木各一钱,再用紫金丹三服,愈后发疼痛,过四十二日死。
第十八穴:在右边胁下软骨,名地门穴。直打中者,六十日死。用十二味煎药加丹皮、红 花各一钱,再用夺命丹三服。愈后胀肿痛者,过二月死。
第十九穴:在左边地下一分,名血囊穴。直打中者,四十日死。用十四味煎药加蒲黄、韭 菜子各-钱,饮酒,胀再用夺命丹三服。愈后再复发痛者,过八十日而死。
第二十穴:在脑顶心中,名堤丸穴。直打中破者,过二日而死;或朦胧头眩者,六十日而 死。用药酒方加羌活一钱、苍耳子-钱五分酒服,再用夺命丹三服自愈。
第二十一穴:在两耳下半分空处,名听宫穴。抵上点中者,二十四日死。用十四味煎药 加川萼、细辛各一钱,再用夺命丹三服,自愈。
浏览1,45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