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释、医的典籍浩若烟海,《易经》、《老子》、《庄子》、四书五经, 有的玄妙多解,令人难窥其根本奥义。但是如果能在修文的同时,切身实践 学习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大成拳和少林武艺,真正能以己身为格物致 知的“物”,身领心会神通的习练一种拳法,就会真正感悟到中国哲学阐发 的育生贵生的天地本性,以自己的实践修炼而达到伴天行天的人生圣乐。 《系辞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生命哲学认为宇宙就是 一个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生命过程。而宇宙的天然本性,即天地之大德, 就是支持万物的正常生存,推动其内在的本然天性的展露和演化发展。《易 经》吸收春秋战国诸子的思想,肯定天地万物生生不已的动力和根据是阴阳 的相互作用,阴阳观念肇始于原始时代,是由人的男女两性和太阳的向背体 悟而得,至春秋时代已成为统领万物的生命哲理,《系辞上传》说:“一阴一 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 知。” “道”即--阴一阳的相分相合,从而造就万物在生化。推动和促成这一 化育过程的行为属善,保有和存蓄这一化育功能则是万物天赋之性。天地万 物的生化性和化育过程,从其促成和保证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来说,属于 “仁”。从其万类纷呈、神妙莫测,则显示出宇宙造化的奇异智慧,故又谓之 “知”(智)。阴阳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而其相需、相斥、合和平衡的作用皆 在于使天地万物得以生化,因此宇宙的本性只能是“生”,而“生”也就是 儒家所推崇的“仁”与“智”、道家的自然大法的最好体现。

中国武术自古就不是单纯的体育锻炼或格斗技术,以习武悟道、参禅是 各派拳家共倡的大义。一旦入门,朝夕揣摹更是真正的习武者必由之路。中 国哲学的许多根本概念如天人、形神、刚柔、曲直、阴阳、动静等等,在字
面上辩解,千言万语,也往往说不明白,但在太极拳或形意拳的修炼中,几 个动作就立刻体悟感受到这些抽象的哲理。

依照易学观点,人是天地阴阳和合的产物,由于人与天地是一个整体, 人的生命过程是顺遂宇宙大化流行的一部分,而宇宙的本性又在保障一切生 命的正常进行,所以天所赋予的性命与人作为有知主体合理的需求,从根本 上说一致的,而不是对立或相冲突的。正由于此《周易》提出“乐天知命而 不忧”的思想。人生的真谛,就是努力去理解、体悟天赋之性与命,一方面 使自身的生命得以正常的保存和延续,并将秉承于天的各种性能和智慧全部 展露出来;另一方面还要辅佐宇宙万物的正常生化。认识天道性命,实现天 道性命,在这一过程中将自己与宇宙融合为一体,从而获得人生的最大快 乐。东方生命哲学将维护宇宙万物(人是万物中最宝贵的)的生存和演化即 正常的大化流行视作天经地义,视作最高的道德和智慧,以如此博大的人道 主义与爱物主义的哲学来指导生活,自然要把养生学放在重要的地位。宋代 太极拳家程现在《四性归原歌》明确指出天、地、物、人同一性。人只有知 此本性,才能通灵:

我赖天地以存身,

天地无物不成形。

若能先求知我性,

天地授我独偏灵。

各拳派都把养生视为首义。《太极拳论》原注云:“此学武当以张三丰老 师遗论,欲使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王宗岳在其《太极 十三势歌诀》中亦说:“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

东方人体文化的养生学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长寿,而首先是一种愉悦地 践履天道的道德行为,是自觉地执行天命所规定的一种责任,一种践履天道 的至乐,即庄子所谓“天乐”。即子思在《中庸》提出的君子接受天命修道 从教的根本使命:“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只有在修习武术等人体 文化,才能更捷地体悟东方哲学。

中国武术的格斗技术,体现深奥的东方文明,它除了深藏东方哲理外, 同时含蕴丰富的民族传统伦理,也是举世武林所没有的。武技研究的是制敌 取胜之技法理论,要格斗搏击,自然就意味着暴力、流血和伤人,甚至杀人。 但是中国武术却有着鲜明的伦理特色,处处表现着我们这个仁义之国、礼义 之邦的民族特征。形成它重传统、重经验、尊师爱徒的人伦观念。最鲜明的 体现就是“武德”。

武德体现在许多拳派的门规戒律中,少林《拳经拳法备要》强调“道勿 滥传”、应传“贤良之人”。《少林短打十戒》中更强调:“强横不义者不传, 强横则为乱,无义者则负恩。”《峨眉枪法》说:“不知者不与言,不仁者不 与传,谈元授道,贵乎择人。”甚至点穴法的创造也是仁者精神的体现。少 林秘典《罗汉行功短打》说,点穴法的创造是“圣人不得已而为之”,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一贯为武林界所尊崇,并且身体力行。如现代太 极拳名师王培生所著《乾坤戍己功功谱》中“行功准则纲要”第一条所讲: “练武者应遵守武德……若能做到心胸坦白、光明正大,方可德艺兼修,所 以说身正则艺正。艺无德不立。总之,武术也要讲德才兼备,否则必入歧途。”了使人“心神昏迷,手脚不能动,一救而苏,不致伤人……有志者细心学之, 方不负圣人一片婆心也”。中国武术的伦理思想在儒家仁义精神的基础上, 融汇了禅宗佛学的“持戒”、“化解”的慈悲胸怀,又以道家的“不争”、“虚 静”修真养性来调处,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善良、诚信、热爱和平的美德。

武术的伦理道德不只体现在门规总论中,而且许多原则都在具体的技法 中有机地融汇着,如太极推手有两条原则:“见利思义”和“舍己从人”。从 技击上讲是太极拳理的核心要义,而将这八个字作为人生修为,岂不也是包 含至深至大的道理吗! “舍己从人” 一语来自《尚书•大禹谟》,这是舜帝 向大禹宣扬尧帝的大德说的话,“见利思义”源于《左传•昭公二十年》,原 话是“居利思义,在约思纯”,见到利益钱财,要想是否合乎正义;在生活 贫困、经济匮乏之时(约)也要保持纯洁真诚人格。这里不是空洞的道德说 教,而是在实践中的要义。太极拳在推手中体味“见利思义”,不只会证实 人际关系中这一至理。推手实战中的失着者,往往是“见利”而“忘义”,忘 记了太极推手不丢不顶的拳理要义,而被引进打空,导致失败。人生中许多 “多行不义而自毙者”,不都是从见利忘义开始的吗!两千多年前中华元文化 的典籍中就有告诫而太极拳的技击中做了形象的表现,可谓深刻。

“舍己从人”是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的重要论点。真正做到舍己从 人,才能发挥太极拳技击术的神髓,是“牵动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的不 二法门。武术搏击是对抗性技术,“舍己从人”看来是与对抗不相容的,然而世界上一切事物正反相成的道理、阴阳相互转化的规律,却是真理。太极 拳的牵动四两拨千斤正是在舍己从人的原理指导下借劲使劲的技击妙招。如 果把四两和千斤做对抗理解,自然四两是绝对胜不了千斤的,这里重要的是 “牵动”二字。其实这里的“四两”与“千斤”都是比喻,根本要义是“舍 己从人”。这些来自3000年前尧舜时代的人生智慧,成为老子、孔子思想的 中心,“见利思义”和“舍己从人”在现代社会不也是成功者的高尚品格吗, 不少有权有财者的倾覆,差不多都是见利忘义的结果。

当然,老传统也有糟粕,如旧时代不许犯上作乱的封建门规、至今尚有 遗存的保守的门户之见等,但更多的却是人类文明的精华。特别是尊师重道 的伦理规范,才使武术能流传千载而绵延不断,而且被历代贤能智者奉为文 武兼修的人才标准。自唐代武则天皇帝时期开设文、武两科同时科举取士以 来,直至清末光绪年间,延续千余年之久。如果中国武术只以杀戮的肉搏形 式存在,也许早就被人们扬弃了。这种伦常观念一直贯彻在古今所有拳种的 门规与技理之中。中华民族崇尚的是曹丕与邓展比剑那种点到为止的较量, 并不赞赏拼死争斗。这种追求使武术向智巧和养生、艺术表演方面综合发

展,只强调某一点都难以概括中国武学的全貌。古典哲学中真善相通的观 念,表现在武术的两方面,总体上讲究德与艺统一,所谓艺无德不立,没有 美好的心灵,就难得高超武艺;具体上讲,每一招一式,都要求势正神圆, 看着漂亮,用着厉害。把养生健体、修心练性和技击制敌统一于一体,实在 是中国武术的最大特色,正因如此,它才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珍贵财富。

中国武术文化的伦理特点,对于铸造我们的民族精神有着重要意义。民 族精神的形成非一日一时之功,它是天时、地利、文化各种因素的长期积淀 的结果。武术这种历史悠久的独特的东方人体文化,对于我们民族崇尚勇敢 侠义、刚正不阿、锄强扶弱、助人为乐的侠者精神和民族性格的熏陶、凝铸, 有着永久的价值。图片26 图片27 图片28 图片29

神话传说与武术起源

在上古神话的英雄中,男子首推后羿,这位弓箭之 祖,凭借着自己高超的射技,铲除地上的祸害民众的六 兽,为了消除炎热和干旱,他竟上射十日,显示了他的 英雄气概。《淮南子•本经训》有详细记载: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 民无所食。狭猗、凿齿、九婴、大风、封稀、修蛇皆 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 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狭猗, 断修蛇于洞庭,禽封稀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 为天子。

上古神话中还有三位英雄的故事,都直接与武术起 源有关。一位是神农氏的乐工大臣刑天。他曾创作过歌 颂神农氏稼1 啬之功的乐舞《扶梨》。在炎帝与黄帝的战争 中,他被割了头,但死而不屈,“乃以乳为眼,以脐为口,
操干戚而舞”。《山海经》中不只记载了 “刑天与帝争神”的神话传说,而且 有他无头而舞于戚的形象,素被作为古代武舞和武术史上器械最早的形象记 录,为史家引用。这位虽死犹生的英雄,无头而舞的战士,成为中华民族坚 贞不屈的精神象征。东晋诗人陶潜歌颂他:“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

另一位是“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的共工。女蜗的再造宇 宙,显示了先民们改造自然的愿望,敢于向五帝之一的颛顼斗争的共工,则 是社会斗争的反映。他们都是蔑视天地旧秩序、敢创新局面的豪杰。

第三位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神之一:蚩尤。据《龙鱼河图》说:"蚩尤兄 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 震天卞。”蚩尤被奉为制造兵器的创始者,后世石刻中也有张弓执戟的战神 形象刻绘。

相传蚩尤是古代黎族的首领,那时黎族很多,号称九黎。据说,黄帝与 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涿鹿在今河北怀来县,故而春秋时代冀州还有纪念他的 角抵戏,一种含有竞技和表演娱乐功能的活动。

上古神话受到原始武技的影响,也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观。盘古一 张大斧劈开了混沌不分的世界,才有了天、地、阴、阳。而在《述异记》谓 盘古死后“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这个神话表 现了原始人朴素的唯物思想和在事物变化中产生的天人合一、进化发展的萌 芽,这正是东方文化成熟发展的 基础。赋山水以性情、物我两忘、 物我呼应,不只成为武术的哲学 基础,也影响了中国的造型艺 术,中国画的山水画就是典型一 例。英国艺术理论家比尼恩慧眼 独具地看出:“在中国人眼里,山 被想象为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的 肉,水被看成是它的血。”“天地 一身、脏腑君臣”成为独特的东

方人体文化观。

上古神话中这些力量神异而具有舍生取义精神的传奇英雄,不管是他们 的武技还是人物形象,都还粗糙、幼稚,甚至是混沌的。然而这些活跃在原 始歌谣和神话中的人物,却培养了华夏民族尚武崇义的审美感情,他们自身 也成为后世灿烂的中国武术的始祖和传奇说部中的英雄人物的胚胎。

先秦文学中的武与侠

春秋战国诸侯割据、互争雄长的战争和谋略之争为武技的发展提供了条 件,也为文学描写创造了社会条件。先秦诸子百家争鸣造成了华夏历史上第 ―•个文化繁盛的高潮。后世中国各种思想,差不多都是在这个时期孕育和萌 芽的。中国武侠文学的源头,也是在先秦散文和诗歌中闪现其勃勃生机的。

先秦散文大约可分两类:一类是孔子曾修删过 的《春秋》等历史散文,一类就是《孙子兵法》、 《庄子》等阐释思想的说理散文和艺术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中第一次描写和歌颂了舍生取 义的侠者的形象。说理散文中以言兵法谋 略的《孙子》自然是中国武学的技理基础, 其他一些诸子论剑之作也大量描绘了武技 或以射技剑道为喻,论人评世,但同时也 宣扬了武技。这两种散文提供了人物一 侠者,和武技——剑道、射艺,两者结合 自然成为中国武侠文学的滥觞。

《战国策》这部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时间约240年的分类史书,就 曾留下许多影响千年的武侠文学的篇章,塑造了众多的侠者人物。

《战国策》所写的人物极为复杂,而最动人的是侠者形象,如《赵策》描
写的鲁仲连舍身游说赵魏共拒强秦的故事;《魏策》描写的敢发“布衣之怒 的唐且;《韩策》所写的聂政;《燕策》所写的荆轲……特别是鲁仲连的倜傥 奇伟、慷慨慕义,“不i出于诸侯”的精神,人物栩栩如生,维妙维肖。这些 故事,状物酣畅淋漓,感情充沛沉雄,奠定了后世武侠文学汪洋恣肆的基础。 《燕策》描写燕太子送刺客荆轲赴秦,文学史家亦称其“是一篇完整的侠义 故事”,其易水送别一段,直接影响了后世,司马迁曾将一些段落一字不改 地移入《史记》:

f

k 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

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发微之 谖雀 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

/ 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在一种悲壮萧杀的气氛中,把一个怒 发冲冠、沉毅勇决的英雄形象,淋漓尽致 :地描写出来,成千古绝响。

市;:'先秦历史散文中不只描写了个人的

侠义行为,而且还写了金戈铁马的大战 役。如《左传》宣公十二年晋楚必S之战、成公十六年晋楚鄢陵之战等篇章。 如郎之战,写万马奔腾、战车相撞之中,兵乱帅朦的混乱••••••虽言简而气氛 场景可感可见,可谓开后世武侠文学中大兵团作战和马上武打的先河。为《三 国演义》、《水浒》和现代武侠小说的许多大场面的描写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另一类散文,即说理或哲学散文,对侠者的精神内涵和武术的技击理 论,都做了初步的阐述。今人所写《孔子传》第一回就描写了叔梁笠:随鲁军 攻打倡阳城、力擎千斤闸而获胜的故事。至于孔子武艺如何,不得而知,但 他推重、传授的六艺之中的两项都是武艺,却是有史可据的。保存在曲阜孔 府的《圣迹图》,第一幅“孔子出行图”上的造像,孔子在前,腰悬长剑,颜 子在后亦带剑。据说此图是顾恺之的遗墨。孔子爱剑可能不是毫无根据的。 在孔门七十二贤和三千后学中,更多有武侠之士。据说曾下河斩蛟的子路,

 

孔子讲学图

就善剑术。《孔子家语》中有子路见孔子、拔剑而舞的记载,反映了孔子对剑的喜好。孔子对子路直率、刚烈而又鲁莽的豪侠性格,又爱又恨又担心,故而忧心忡忡地说:“由也,好勇过我”,“岂能保七尺之躯哉? ”孑夫子不幸而言中,子路果然是以勇毅的侠者精神“暴虎冯河,死而不悔”的。“好勇过我”这句潜台词是我亦好勇,只是没你厉害罢了如果孔子没有武艺,也就难以授人了。事实上,孔子本身除了儒雅气之外,也有刚猛精的一面。他推重的“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的“成人”,不啻就是在推崇者精神,他的大弟子曾参更进而把这种侠者精神肯定为“君子行径”: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欤?君子人也!

图片30 图片31 图片32武术文化与传统文学

墨子被后人称为战国时代的“大侠”,他救世扶危、自甘苦而博爱济世,

“必务求与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大害”的见识和“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确实被后世的侠者奉为行为准则。

以清静无为、“不争”、“无欲”为处世原则的道家,看

来可以说与武侠不相干,但恰恰是道家著作中留下了

大量说技论剑之作,最有名的就是《庄子》的“说剑

篇”。这篇文章一般学者疑为庄子的后学或纵横家所

作。究竟是否真是庄周先生所作,姑且不去考证,但

庄周其人却是有些侠者精神的,从其借孔子

与颜回之口介绍的“心斋”、“坐忘”的气功修

为来说,他的练养之道是相当高的。

庄子

庄子做过蒙地漆园小吏,穷困却有骨气,有时不得不靠打草鞋贴补生活,然而他却不肯屈身为官,身穿粗葛破衣,草 鞋带断了去见魏国君主,仍侃侃而谈,对功名利禄表示了极度的轻蔑。他的 “让王篇”把甘受贫穷的隐逸之士的精神写尽说透。“说剑篇”中又对古代剑 术的风貌做了生动形象的描写:“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 伤者岁百余人。” “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其 中对剑术的要诀,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 先之以至。”并且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 “剑道”之说。不管是宋尹学派托庄 周之名的伪作,还是庄周弟子的追记,先秦时代能有“剑道”之论,实在是 难能可贵的。无怪乎有不少武术文化界奉之为剑术理论的发端。近年出版的 《中华武术词典》说:"……武术比试形式的广泛出现,促进了武术技艺的发 展,当时的《庄子•说剑篇》就是中国最早的剑术理论著述。”上海社会科 学院的倪正茂先生对《中华武术词典》这种定评提出批评,他认为《庄子• 说剑篇》提的三种剑的议论,完全是治国安邦的道理,涉及了外交、内政、 用人、法制、伦理等,唯独没有一丝半点的剑术理论,倪文进一步论述“剑 术理论”“应当是关于使用剑进行技击的理论,即使广义地看,至多也只是 扩展到与使剑技击相关的运气、凝神以及哲学原理等”。由此批评了武术界 望文生义的学风。在某种意义上,倪先生讲的是有一定道理的,《庄于•说 剑篇》确实是借剑喻理,阐述作者的治世之道的。但为何作者单单以剑作 喻?而这篇《说剑篇》对后世的剑术发展,特别是对剑侠文学精神的哺育 的价值,而后发先至的技击之道更是亘古至今的技击至理。倪先生显然没 有看到。

战国七雄争霸,齐盛“拳勇”而强兵,秦好“角抵”得武勇,而赵惠文 王唯好观剑士自相残杀而至血流中庭取乐,朝政自然日非,太子惬请庄子讽 止赵王。庄子着剑服见赵王,显示自己的剑术剑理之后,谈锋转而提出三种 剑的讽喻。把这三种剑说成是剑术理论确实不当,但这“三种剑”启迪了中 国武术的精神,为剑侠文学的恣肆驰幻提供了先兆,却是当之无愧的。更何 况他前面提到的剑术要诀“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至 今仍被某些拳派奉为至理名言、拳经捷要。要说庄子之论剑纯是寓言讽喻, 和武术理论无关,恐不够准确。这“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的议论, 对武侠文学的影响至大。

庄子与老子一样被道教奉为教主尊神, 唐代皇帝崇道,封其为“南华真人”,而他 那部书也被奉为道教经典,名曰《南华经》。 既然真人如此崇剑,从南北朝开始道士就 奉剑为宝,故一直以宝剑名之。梁道士陶弘 景更著有《剑经》一部,认为道士修炼必得 练剑。唐代佛道宗教并胜,道书《妙吉祥最 胜根本大教王经》里,就有“成就剑法”及 “圣剑成就法”等专页,说什么若剑法练成, 就能够“隐身”、“降龙”、“杀魔冤”、“破军 阵”、“杀千人”、“寿命一百岁”等。这些神 奇剑法的起始可能就是《南华经》中“说剑 篇”。如果说这些神奇怪诞的说法,对科学的剑术的发展并无好处,但对艺 术创作的启示却是极大的。正如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所指出的,庄子 的文字“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显示了奇丽瑰伟的特长,开武侠文学天马 行空、幻像迭惊的浪漫主义之先河。

对后世武侠文学有影响的另一类先秦文学就是诗歌。以《诗经》和屈原 的作品为代表。

《诗经•大雅》与《国风》中有许多描绘战争征伐的作品,既有厚实的 历史感,又简洁鲜明。如《郑风•大叔于田》描写武士娴熟地驾着飞驰的马 车射猎,电掣般追逐野兽,声势俱壮:“执辔如组,两验如舞;” “抑磬控忌, 抑纵送忌。”射术之技精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尚武精神。

屈原身当国破家亡的楚国末世,在他的《九歌•国残》中,以悼念为国 捐躯的将士而慷慨地抒写了战斗的雄伟和壮烈。全诗十八句,前十句描绘武 士在战场的麋战:“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族蔽日兮敌若云,矢 交坠兮士争先……天时葱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后八句抒写了战士 死亦为鬼雄的精神:“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这首闪烁着楚地豪俊英姿的军事民俗文化的精品,实在 是后世武侠作品悲壮场面的楷模。

《国残》虽是短诗,却既有全景描绘“旌蔽日”、“敌如云”,又有特写镜 头“左验殖”、“右刃伤”、“霾西轮”、“繁四马”的强调,细当剔透入微,粗

应浩瀚得势,详可反复描摹,略即一笔带过。

屈原一生好武:"……年既老而不衰,带长 铁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他不只爱剑,而 且从王乔学养气之法,这位慷慨悲歌为祖国 吟唱一生并在盛年投江殉国的伟大 诗人,在楚辞中将武侠精神和爱国  主义相融合,实为后世武侠文学传

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不桃之宗。

庄子散文与屈原辞赋,都大量吸收古

代神话创作的奇幻想象,形成了后世武侠小 说浪漫主义的传统,正如文学史家所评,庄 子之文“有时像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有时像 ?万斛源泉,随地涌出,汪洋恣肆,机趣横生, 具有浪漫主义风格”。后世武侠文学在说武论 剑中和传奇演义时,无疑继承了庄文的传统。

开武侠文学之应可

从上古神话到先秦诗文,都在赞美着 武功卓绝的英雄和他们宁死不屈的精诚。 尚武重义、笃诚崇拜那些身心统一、德技高 超的侠者,在先秦已蔚然成风。这种风气, 威胁着秦王朝的统治,法家代表人物韩非 子就痛斥带剑者,大骂“儒以文乱法,而侠 以武犯禁”,视侠为“五蠹”之一。伟大的 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则为侠平反,在他的 «史记》中公开为侠者立传,«史记》中的《刺 客列传》和《游侠列传》可以说是开创了武 侠文学之先河。

司马迁受秦汉爱剑之风的影响,自幼爱剑,他的先人还有专门在赵国以 教剑成名的。《史记•太史公自序》:“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 在赵,或在秦……在赵者,以传剑论显,蒯联其后也。”正因为他有武学家 传、对传统武功的崇拜和侠者精神的向往,使他对“自秦汉以前,匹夫之侠, 湮灭不见”的状况“甚恨之”,遂决心在自己的书中为他们树碑立传。

《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在武侠文学史上具有重大思想意义。首先 它为侠者正名。《游侠列传》开篇批评了韩非子不加考察、笼统斥侠的言论, 接着列举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等大侠的事迹,层层论驳,为侠者 正名。太史公认为,在当时“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的“乱世之末流”, 这些出身市井百姓的“布衣之侠”、“闾巷之侠”、“乡曲之侠”挺身而出,“千 里诵义,为死不顾世”。他们“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及采者,然天下无贤 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他们“行虽不轨于正

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 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生死矣,而不 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矣”。其次 富司马迁为侠者概括了四大特点,为后世武 I侠文学的人物塑造树立了典范,后世描绘 " 的武侠英雄,大多遵循侠者这种“见义勇 为,不求闻达,舍己为人,恭廉修行”的崇 高品格。这些也素被练武者奉为武德,成为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第三则是他创立了在行动或曰在武打中塑

造人物的模式。这两篇列传虽在描绘武打上着墨不多,但是,在武打搏击动 作的描写中刻画人物性格,却形成了中国武侠文学的特点。《刺客列传》描 写鲁国的勇士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颜色不变,辞令如故”,终为自己 国家争得公道。写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 因以匕首刺王僚”,鱼肠剑的故事传颂千古。写聂政“仗剑至韩……直入,上 阶刺杀侠累……因自破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极简洁的笔墨,却写 活了以死报恩自毁容躯而使亲朋不受连累的仁侠性格。写豫让更是声容俱 壮,在高呼“嗟呼! 士为知己者死”之后,“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拔剑 三跃而击之……”这些虽只数十字的描绘,却成为武侠文学史上第一批呼之 欲出、肝胆相照的侠义形象,令千古壮怀激烈者慨叹。

东汉末年出现的以荆轲刺秦等史迹创作的《燕丹子》,被人们视为我国 第一篇武侠小说:燕太子丹从秦逃归,秦欲灭燕,国破家亡的危机时刻,太 子丹决定谋刺秦王,终于得游侠荆轲。田光自刎以激荆轲,樊於期自刎以助 荆轲。易水送别,司马迁完全借用了前文所引《战国策》上那段“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描写,可谓沉雄悲 壮,充满了决死刺秦的气氛。“图穷匕首见”,荆轲立即“左手把秦王袖,而 右手持匕首捱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佥h剑长,操其室。 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
不意,尽失其度......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而 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挺秦王,不中,中铜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 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这不足二百字的描写,高潮迭起,扣 人心弦,人物形象突出而鲜明。秦王见燕版图,志得意满之情,自可想见, 而图穷匕现,荆轲又抓住他的袖子来刺,其惊亦如在目。断袖急走,群臣惊 愕,不知该如何处置,而侍医却在众愕失度中独有作为,群象、特写交替。 秦王绕柱而逃,因剑长拔不出来,直到旁观者清的臣下提醒,背剑而拔出, 长剑在手,形势陡转,荆轲被砍断左腿,已无进攻之力,然而仍孤剑一掷而 取秦王,秦王躲过,而中铜柱,嗡然之声如闻。在这场殊死恶斗中,没有多 少心理描写,只有“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数字,一个视死如归的侠者 形象,跃然纸上。这场秦廷之战,选的场地是独特的,对手又是独特的,精 通武艺又腰挎长剑的秦王,本不惧徒手献图的燕国使臣,而惊的是变生肘 腋,仓卒突然,秦国法严,臣下不敢越雷池一步,才演出了荆轲与秦王这一

场惊心动魄的恶斗。通篇没有 浮夸的叙述,却在把、持、捱、 惊、弓I、起、绝、拔、操、逐、 环走、提、击、断、提、创等一 系列手眼身步的动作中表现出 来。这种在武打中表现人物、 渲染气氛、抓住读者的描写方 法,完全被后世武侠文学继承 下来。当代许多武侠小说名家 的成功之作,也多是选取特殊 的场景,以动作性极强的武打 描写表现人物、推进故事的。 说司马迁的两列传开武侠文学 之先河实非妄谈。

浏览1,20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