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伸缩自然,形成攻敌之势;内外合一,以气催力:是武 术运动中发力的技法原理。伸缩自然是指蓄力与发力,缩是指 放松,伸是指进攻。出拳前自然屈臂使肌群放松,调整姿势,找 准攻击的最佳方向。屈臂有利于拉长距离,增加攻击能力,同 时配合呼吸,气注丹田,发劲时呼气,用意识引领丹田之气。一 是用于加强身体的稳定,二是贯气于梢,同时迅速出击,则产 生寸劲的无比威力。如弓步出掌,将意念引丹田气注入腿部,提 高稳固性,同时贯气于掌根,迅速用掌根击向对方,借气打人, 威力非同寻常。

  2. 太极拳的技法规律


武术技法原理是普遍性原理,而各种拳种又有自己的特殊 性,当然也是在遵循普遍性原理基础上的特殊性、创新性。这 里仅以太极拳的技法规律为例,以“窥一斑而见全豹七

太极拳的基本技法规律包括:上悬下沉,中节舒松;中定 而动,轴轮互转;缓慢柔圆,息细匀长;意领身随,形息自然。

上悬下沉,中节舒松:是太极拳姿势的身型技法。太极拳 本身要求放松,只有放松了,才能较好发挥太极拳效力。上悬 下沉似是矛盾,其实头上领,给人以挺拔感,顿觉精神百倍,好 像被吊起一样。下沉则是躯体似有加重之感,意在脚踏实地,提 高稳定度。这样上悬下沉有利于全身关节放松,肌肉放松,便 于灵活机动。若上悬下也悬则会使躯体不稳,有欲飘之感,极 易被人击倒;若上沉下也沉,则会使躯体活动发滞,不能自由 运用,会觉动作艰难。而上悬下沉既能提高稳定度,又能使之 自由发挥。同时这儿的上下不仅仅指头足,而是具有相对性。下 沉也不仅指下盘扎得稳固,就拿胳膊来说,在太极拳起式中要 求沉肩、坠肘、塌腕,此时手指上悬,而手指和腕之间部分只 有塌腕了才能放松,塌腕就是下沉。只有做到上悬下沉了,中 节躯体才自然放松、舒展、活动灵活,这样才能动作潇洒,行 拳流畅,攻防得心应手。

中定而动,轴轮互转:是太极拳动态运动的基本技法。中 定中的定不是指静止不动或固定,而是一种相对的稳定状态。中 定,顾名思义指沿中而定,即身体的主要部分保持不歪不斜的 中正状态,上身保持正直,重心不能时高时低,而是处于相对 稳定状态。在动步时身体不能过于前倾,而是根据情况将重心 按一定速度移到前脚,重心则要基本上在一平面内运动。待后 脚落定后,若成弓步,则重心应落于两腿之间;若成虚步,重 心应落在后腿上。在运动中不要用力过猛,免致重心前移,使 身体失去平衡。在平时练习时应注意严格动作标准,掌握适当 的运动速度,注意身体歪斜毛病的纠正,体会发劲时的无过适 370

中,懂得意气配合的巧妙,这样就能较好地达到中定而动的要 求。在太极拳运动中,肢体配合异常重要,这不仅是美观的表 现,而且是发力是否有力量的标志;一般以腰为轴,出拳、足 踢时,腰先动,将腰力传于手足,借腰旋提供速度、力量,也 提高出拳、足踢的长度。俗话说:“一寸短,一寸险,一寸长, 一寸强。”因此在太极拳运动中腰的地位十分重要,腰动全身动, 腰静全身静。

缓慢柔圆,息细匀长:是太极拳意气形神统一的基本技法。 太极拳要求动作柔、缓、沉、匀,在练习时速度不要太快,要 注意节奏,当然也不是愈慢愈好,慢到什么程度,因人而异。只 要练习时不觉得有意放慢或加快速度,不觉得动作迟滞,不产 生憋气则为宜。在练习时,要结合呼吸,达到练气的目的,由 于太极拳节奏缓慢的特点,呼吸一定要与之相适应,应细长均 匀,使动作的伸缩和呼吸相配合。比如出拳时可吸气,收拳时 可呼气,将其推广,即舒展动作可吸气,收缩动作可呼气。太 极拳动作的圆形、弧形不仅增强美感,而且还使人产生莫测感, 即与之交战时,不知对手什么时候出拳,出击时的着力点在何 处,似乎在对手的任何一个薄弱地方随时出击,增强了动作的 隐蔽性和攻击的准确率。

意领身随,形息自然:是太极拳动作的意念调节技法,在 运动时,呼吸与动作相配合、自然协调,做到以意领气,以气 带形,意到气到,气到形舒,达到意气劲形完美和谐的统一。俗 话说,“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只注重于发展外表的强壮 而没有内功作基础,也只是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货色。太极 高手外表沉稳,内怀深功,内功造诣都很高,他们就不仅注重 外在强壮,还注重练气。其实外壮与内壮是相互促进、互为因

果的。内功好,外在动作坚实有力,很易练成强壮外表;而外 壮有利于经络运行,气血畅通,又加快了内功练成。因此应注 意以意为主导,形息互引,做到内壮、外壮、内外相谐,才能 出真功夫

①虚实在攻防战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广阔的应用前 景。虚实是一对矛盾,既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在 一定条件下还相互转化,是哲学在武术中的运用。运用得恰当, 则使己攻防得心应手,巧制敌,巧胜敌,胜敌于混沌状态,制 敌于模棱两可,迫敌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能。这就要在实 战中具体条件具体分析,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不能僵守条条 规则,不能墨守成规,要眼活、手快、脚狠准,这样才能立于 不败之地。

虚实在实战中具有相对性。虚一般指对方防守薄弱的部位, 或以假动作、假表情迷惑、引诱对手,分散对手的注意力;实 则指防守严密的部位,或以强劲有力的招法直攻。当然这种区 分是相对的,虽有虚则虚之,实则实之,但还有虚而实之,实 而虚之的对敌技巧。就是说在实战中要善于变化。尤其是在两 人同出一师之门,学的功法、招法基本相同,对搏中的虚实彼 此都十分清楚的情况下。若出招时是虚招,对方一看就知不会 用意防备,而就在对方不留意时,可迅速将虚招变为实招,则 定会打对方个措手不及;有的招很实,对方留意,防守严密,的 确有滴水不漏之功,这时你的攻击可能会徒劳,甚至是失败的, 因此可在此时将实招变为虚招,迅速攻其较薄弱的部位。这就 是对敌中的巧变和灵活机动,能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虚实相伴相依,彼此不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令对手 372

迷惑,不敢轻举妄动。比如一个高虚步步型,右腿踏实,左腿 虚之,此时右腿不能完全踏实,左腿不能完全虚之,在实战中, 可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步型。若对方拳势猛烈,出拳刚硬,则 可采取后撤步法,将右腿变虚,左腿变实,或可连续撤步,寻 找机会,或者采取侧撤步,由于右腿没有站稳,左腿未完全放 虚,采取迅速滑步转至对手身侧,这时有较好战机,可能就在 此时制服对手。因此高虚步中的虚实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 不能墨守,要根据实战中的具体情况,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对敌 经验,采取相应的措施,采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若能于实 战中机智敏捷,采用方法得当,则会在对敌中站得高、看得远, 有势如劈竹之感。

②顺打也是重要的技击战术思想。这种打法不凭蛮力、硬 力,而借技巧,利用巧劲,制胜对方。比如四两拨千斤,顺人 之势,借人之力,顺势引化,顺势化打,顺手牵羊,顺水推舟, 都是借对方之力,采用一定的攻防技巧,利用具体情况,打击 对方的技法。确实也是一种保存实力,以小力胜大力,以逸待 劳之功。这种技巧不是一日之功,是在长期锻炼、与敌对战的 经验基础上,不断总结,吸取教训,吃一堑长一智,时时注意 提高自己的技巧才能掌握的。要运用得好,就得明白对方攻击 力的大小、方向、部位,还得迅速判断自己身体的运动状态等。 就如太极拳中的听劲,在对敌中全身放松,充分调动全身的感 觉,了解对方虚实,听懂对方的劲路,然后引、化、拿、发,将 敌顺势击出。明代余大猷《剑经》说:“须知他出力在何处,我 不于此处与他斗力,姑且忍之。待其旧力略过,新力未发,然 后乘之,所以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也。”顺打法就是顺力打,四 两拨千斤就是敌用力千斤,而重心已前移,此时只要我把握他

力的方向,拧腰转身,拽其手臂,使其沿自己用力方向跌出,这 就是以小力胜大力,也是顺手牵羊之法。顺水推舟是待敌重心 后移,撤步、收拳、改换位置、变换动作时,我以迅雷不及掩 耳之势迅速出击,击向他撤回的方向,因他位置及攻防还处于 未定之时,定没有防备,此时一击奏效。因此顺打要机敏,掌 握利用时机,出手要快、要稳,不能在别人拳未到而自己已露 出破绽,那样就会让敌乘隙,遭受不测。

浏览66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