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花拳(第一趟)是梅花粧拳的辅助拳法,是以五势(大、 顺、拗、小、败等势)结合步法和手法及其他攻防招术组成的套 路,为初入门者首先学练的功法,使动作达到“六合”,使各种姿 势,各种招法,都要达到正、顺、圆、满、够这五要。
小梅花拳动作说明小梅花拳可单人练,又可双人练,对练时,要求互相喂拳,互 相借劲,不顶不抗,互相配合,这样可进一步体会到对方攻击的应 手。双人对练各占场地一端,其运行方向,均向自己左侧运行。当 演练到“外摆棰”时,也就是两人在场地中心相遇,以“外摆捶” 击打对方头面部。此时,为攻防相间,使双方左小臂相撞在一起, 随即变势为“后扫膛腿”(这就要看谁的动作快,谁就应用后扫膛 腿),另一方就要应用“纵跳点腿势”化解,在随即应用“点踢 脚”反击之。见到“点踢脚”踢来,急速用双拍掌破解之。而后双 方各用“催步”脱离接触。当小梅花拳练到纯熟的境界时,双方靠 近时,就可进招,要达到攻防自如。
预备势
两脚并步站立,两手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两掌五指并拢,其 掌心贴靠在大腿两侧,成立正姿势。目视前方(见图4.51)。
※要领
头要端正,下额内收,平视、 挺胸、收腹,呼吸均勾,全神贯 注、安静。
指天势
接上式,左脚向前迈出一步, 踏站在中线,随即右脚跟上靠拢左 脚内侧站立——并步。同时,右 手臂伸直,由右侧向前、向上举 起靠近右耳旁,掌心朝左。左手 臂不动,头向左转,目平视(见图 4.52)。
划地势
接上式,身体向右后转,随 即右脚向右后撤一步,踏站在第一 角斜线上。同时,右手掌由上向 前、向下、向右后,再向上绕环摆 动,随之上举靠近右耳旁并握拳, f手臂握拳,从左侧下方屈肘向上 起,横平胸前,其拳心朝里。同
时,左脚向右脚内侧靠拢站立一 并步。头向左转,目视左前方(见 图4. 53、图4.54)。
摘星势
接上式,向左转身,左脚向 中线迈出一步,左腿挺直,右腿在 身后也挺直,脚尖点地面 后虚
步。同时,左手臂由拳变掌,向上 方伸出。随之右手臂以拳变掌,微 屈肘,由上向下按压。目视前方 (见图4.55)。
佈斗势
接上式,右脚向右踏实,身 体向后坐,右腿微屈膝平蹲,左腿 伸直,脚尖点地面——左虚步。同 时,左手臂由上经体前向下、向外 绕环摆动,在左侧斜下举,右手臂 由下经体前向上、向右外绕环摆 动,在右侧斜上举。目视左侧(见 图4. 56、图4.57)。
迈步
接上式,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踏 站在中线,随即右脚跟上靠拢左脚内 侧——并步。同时,右手臂由右上向 体前、向下绕环摆动。动作不停,右脚向右侧横跨一步踏实,随之左脚跟上 向右脚内侧靠拢——并步。同时,右手 臂由上向左、向下、向右、向上绕环摆 动上举靠近右耳旁。其左手臂由下向 左、向上、向右绕环,屈肘平举于胸 前,左拳贴于右腋下,目视左侧(见图 4. 58~图4.60)。
(7 )进步顺势(顺水推舟)
接上式,左脚向左侧横跨一大步, 左腿屈膝下蹲,右腿挺膝蹬地。同时, 左手臂握拳、伸直,由体前向下、向 左上平举,右手臂握拳、伸直,由上向 右侧向下平举。头向左转,目视左前方 (见图4.61)。
配手势(按掌)
接上式,向左拧腰,同时,右手臂 由右侧向上、向下并屈肘,拳变掌按压 到左手臂肘弯部,掌心斜朝前。目视左 前方(见图4.62)。
※要领
身法、手法要配合好,按压之力要 用整力。
下栽捶左小势
接上式,身体向右移,右腿屈膝 下蹲支撑,随即抽收左腿并屈膝下蹲, 绷直脚面朝前,脚尖点地面,两脚相距 为一脚之宽。同时,左手臂屈肘,小臂 竖起,随即内旋向下方栽击(左腿外 侧),拳心朝外,拳面向下。右手掌由 左臂肘弯部向肘部绕转,随之收于左脸 侧,立掌,掌心朝外。目视左侧(见图 4.63、图4.64)。
※要领
栽捶动作,其手臂旋转要快速, 力达拳面。手脚动作也要协调一致。
左小臂要保持身体平衡,右腿支 撑之力为七成之力。左脚屈下蹲时,左 大腿要蹲平,不可过低也不可过高。
震脚、左拗势
接上式,左脚全着地,起身,右 脚提离地面,约踢到左脚踝骨高度,随即在两脚之间用力下踏——震脚。
动作不停,左脚迅速向前迈出一 步,微屈膝,右脚尖里扣,右腿挺直 蹬地,同时,左手臂由下向上、向左 侧平举,右手臂由胸前下落到裆部,
随之直臂贴身向前挑起,高与肩齐 平。目视前方。(见图4. 65)
※要领
震脚有三种作用:一是开步做 攻、防步法;二是进攻步法,跺踏对 方脚背等部位;三是在格斗中,借震 脚发力助威。
拗势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臂 平举应与身体尽量达到顺达。侧举之 臂要稍高。
两拳紧握为聚气,气沉丹田。
叠肘花、并步右直臂勾子手势接上式,起身,重心后移到右腿,同时,两手臂屈肘抽收在胸前, 右手臂在外,左手臂在里,两手臂相 交,随即右手臂向下、向右侧、向 向左、向下、向右旋转下落平 右掌变成勾子手。左手臂向上、向左、向下、向右肩处旋转,微屈 肘,竖掌立于右肩处。同时,左脚向 右脚并拢——并步。目视右侧(见图 4.66、图4.67)。
※要领
叠肘花(舞花手),步法要协 调一致;
勾子手的手形为五指相摄,手 腕内屈,其用途为刨、扒、勾等 技法。
左顺势
接上式,详见本章五(7)动作 说明内容(见图4.68)。
配手势(按掌)
接上式,详见本章五动作说明内容(见图4.69)。
上云手独立势 接上式,起身,抽收左腿,重心 移到右腿支撑,同时,两手臂伸直上 举到头顶部,随即右手臂内旋转到左 手臂外肘部,左手在里,右手在外, 两手臂相交,在头顶上方绕环运行, 同时,右腿直立,左腿随之屈膝在体 前提起,脚面绷直,脚尖向下,同时,左手臂向左侧平举,成勾子手, 而右手臂向右上方斜举头顶右上方。目视左侧(见图4.70)。
※要领
云手、独立势等动作必须连 贯,不可间断,其动作要快捷。
独立势要站立稳固,上身必须 保持挺胸、直背的姿势。
搂膝独立势
接上式,两腿屈膝下蹲,左脚面 绷直,脚尖虚点地面,同时,两手臂 由上向下,靠左腿前侧拍摆。目视前 方(见图4.71)。动作不停,起身, 右腿支撑站立,左P屈膝提起——独 立势,同时,两手臂向左右侧摆动, 左手臂在左侧平举,右手臂向右上方 斜举至头顶右上方。目视左侧(见图 4. 72)。
※要领
下蹲、搂膝要同时进行。下蹲 时,其臀部不能麵起。
起、蹲要保持身体平衡,要 挺腰。
震脚、翅掌势 接上式,左脚落下踏地,随即 右脚提离地面,踢到左脚踝骨高度, 在左脚内侧用力下踏——震脚。同 时,左转身,左脚向左侧跨出一步, 脚尖虚点地面,随即右手臂向左、向 胸前绕环,左手臂向下、向右、向胸 前绕环,两手臂在胸前相交,左手在 里,右手在外。动作不停,左掌指伸 直、直腕由胸前向左侧(左侧45°方 向)绕环刺穿出。目视左侧(见图 4. 73)。
※要领
震脚、左转身、刺掌要协调 一致。
刺掌要力达指尖,掌心朝上(阳掌)。
左、右转环手势
接上式,左臂屈肘,其左小臂由 前向上、向左大臂扣叠,随之向内旋 转,即由阳掌变阴掌,掌指向前,伸 指直腕,向左侧穿刺——左转环手。 同时,左脚微提高地面,向右脚撤 靠,未触地又落回原位——活步。目 视左侧(见图4.74)。动作不停,向 右转身,随即右手由胸前向右侧前方穿刺——刺掌,掌心朝上(阳掌), 掌指向前,伸指直腕。同时,左手臂 屈肘收于胸前。动作不停,右手臂屈 肘,其右小臂由前向上、向右大臂扣 叠,随之向内旋转,即由阳掌变阴 掌,掌指向前,伸指直腕,向右侧穿 刺——右转环手。同时,右脚微提离 地面向左脚撤靠,未触地又落回原 位——活步。目视右侧(见图4. 75、 图4.76)
※要领
转环手与步法配合要协调,其动 作要求快速、敏捷、有力、捋劲等
劲道。
抖手势
接上式,向右转身,左脚向前迈 出一步,同时,左手掌立掌由胸前, 向右侧,沿着右小臂颤臂弹抖,以左 掌向前抖动击打。随即右手臂屈肘收 抱于右腰间。目视左侧(见图4.77)。
※要领
抖手的劲道,应从腰、肩、肘、 腕发出的一种弹抖之力。
叠肘花势
接上式,向右后转身,右脚向 后撤一步,随之左脚向右脚并拢—— 并步。同时,右手臂由胸前向下、向 右、向上、向左、向下,再向右侧 旋转摆动平举,右掌变勾子手。左手 臂向上、向左、向下、向右肩旋转平 举,屈肘,竖掌,掌心朝右。目视左 侧(见图4.78、图4_ 79)。
※要领
详见本章五要领内容。
左、右搂膝右拗势
接上式,两膝屈膝下蹲,左脚 尖虚点地面,右脚支撑——左小势。 同时,左手掌由右肩外向下,向左腿 膝部外侧以弧形横搂过膝。目视左 侧(见图4.80)。动作不停,向左转 身,左脚踏地,右脚随即向前迈出一 步,右脚尖虚点地面——右小势,同 时,右手掌由右侧向上、向前、向 下、向右腿膝外侧弧形横搂过膝。左 手臂屈肘收抱于左腰间。目视右侧 (见图4.81)。动作不停,向右拧 腰,右脚向前迈出一步(从45°斜方 向回到中线方向),右腿微屈膝,脚 尖里扣。左腿挺膝蹬地。同时,左手臂由腰间伸直,经裆部向上贴身挑 起平举——右拗势。目视前方(见图 4. 82)。
.
※要领
搂膝要与步法、身法协调一 致,身体要平衡稳定。
此势为防守、反击的技法,就 是一手搂开对方来势,另一拳乘势打 击对方胸腹部。
催步、五花手、马步、勾子手
接上式,左脚向前迈出半步, 右脚随之跟进,落在左脚内侧旁,随 即左脚急速再向前迈出一步——催 步。同时,两手臂在胸前相交,左手 在外,右手在里,竖掌,以掌根为轴 往复旋转之。动作不停,两腿屈膝下 蹲——马步。同时,左手臂伸直向左 侧劈,随即变换成勾子手。右手臂向 上举起,掌心朝上,指尖向左。目视 左侧(见图4. 83、图4.84)。
※要领
催步为快速攻击的步法,配合 舞花手法,为防守、进攻融于一体的 技法。
马步劈拳勾子手,要求快速有 #,要体会出刨、扒、勾等技能。
左弓步配手势(按掌势) 接上式,详见本章五动作 说明内容(见图4.85)。
下栽捶左小势
接上式,详见本章五(9)动作 说明内容(见图4.86)。
外摆捶势
接上式,左脚向左侧跨出一 步——左弓步。同时,左手臂伸直, 右下向右、向上在胸前绕环,再向左 侧斜上方摆动劈砸对方。右手臂屈 肘收抱于右腰间。目视左侧(见图 4.87)。
※要领
摆拳要求用臂力,更要快速外摆 劈砸对方头面部,着力点为拳峰。
后扫膛腿势 接上式,左腿下蹲,身体随之 拧腰探向后侧。同时,两手掌在两脚 之间按地面,右腿挺膝伸直,脚尖里 扣,相当仆步。上动不停,向右后擦 地面扫出,随即向左侧旋转180° (见 图4.88)。
※要领
后扫膛腿必须使左脚跟抬起,以脚掌为轴碾地,臀部要下沉坐。
扫转要快速,着力点在脚跟部,横击对方脚跟部位。
明戚继光《拳经》歌谱云:“伏虎势侧身弄腿,但来凑我前 撑,看他主站不稳,后扫一跌分明”,这一论述说明扫膛腿的技能。
纵跳步点腿势(为另一方演练)
接外摆捶势,左腿提膝抬左腿,而右脚蹬地向前迈纵跳,身体在 空中,随即向左转身。上动不停,右脚落地踏实,绷左脚面,以脚尖 着力,点踢出。目视右下侧。
※要领
该势为破解扫腔腿招法的一种。
纵跳、转身、点踢等动作要连贯、快速,不可有停顿之势。
右弓步、双拍掌势 接后扫膛腿势,重心向后腿移 动,右腿随之屈膝平蹲,左腿挺膝蹬 地——右弓步。同时,两手臂屈肘抬 起与胸口齐平,两手臂微向内旋,向 前、向下拍击对方的点踢脚。目视对 方(见图4.89) »
※要领
变势要快速。
拍打对方点脚,为防、攻的技 法之一。也可用拳击打对方小腿前侧。
催步、翻身、左拗势 接上式,起身,迈右脚半步, 左腿随之跟进,左脚落在右脚旁侧, 随即右脚再向前迈出一步——催步。 动作不停,向右转身,左脚向前迈 出一步,再向左后转身,右脚向右后 撤一步——翻身。此时,左脚在前, 右脚在后站成——左拗势。同时,右 手臂上挑,再向右后下方绕环摆动, 再由下向体前上挑平举。左手臂由下 向左前方上挑,向左后绕环摆动,在 左侧平举。目视前方(见图4. 90、图 4. 91)。
※要领
翻身动作分解为两个转身,为旋转360。。步法、身法、手法要 协调一致。动作要连贯、快速、灵活、平衡等。
催步、马步架打势
接上式,迈左脚半步,右脚随之 跟进,落在左脚旁侧,随即左脚再向 前迈出一步一^催步。同时,右手臂 从身前向右侧上方绕举上架。随即左 拳在转身之际,从左腰间向右侧直臂 平伸冲打。目视左侧(见图4.92)。
※要领
左冲拳要快速,平直,力达拳面。
马步要大腿坐平,挺胸立腰,收胯敛臀。
右劈掌、左小势(蜡烛台)
接上式,重心右旋,右腿屈膝下 蹲,随即抽收左腿,并屈膝下蹲,绷 直脚面向前,脚点地面,两脚相距约 一脚之宽。同时,收左手臂并屈肘,竖立在左胸前。右手掌由上向左侧下 劈并微内旋之。动作不停,左小臂竖 起,其拳心朝里,拳面向上,其右劈 ^下落回抽,掌心朝上,托架在左肘。目视左侧(见图4.93)。掌心朝上,托架在左肘。目视左侧(见图4.93)。
※要领
左冲拳打出后,如被对方拿住,急速抽收左手臂,右掌由上向 左拳外侧做下劈动作破解之。力达掌外沿。
左右抬腿、下栽捶、右小势 接上式,提左腿,同时,左拳 变掌,用左掌背抖拍左大腿,随即向 左侧跨出半步落地。动作不停,向左 转身,提右腿,同时,用右掌背抖拍 右大腿,随即右脚向前迈出半步,脚 尖点地面——右小势。同时,右掌变 拳,由下向右后、向上屈肘,内旋向 下方栽捶击打,拳心朝外,拳面向,随即左手臂由下向右肩侧绕环摆 图 动,竖掌立于右脸侧,掌心朝外。目 视右侧(见图94)。
※要领
详见本章五
※要领
详见本章五要领内容。
托梁换柱、物势捶
接上式,左腿立起,右腿屈膝随 之提起,同时,右拳变掌,用掌心拍 打右脚外侧。动作不停,向右拧身,右脚迈出一步——勘势,同时,左手臂屈肘向上架于头部上方。左手 臂屈肘抽收抱于左腰间。上动不停,上身微向前倾伏/同时,左拳迅 速向前直冲打。随即抽收右拳抱于右腰间。
※要领
拍脚、拧身、拗势捶等动作之间,不可有停顿之势,动作要有 力度。
吞袖捶势
接上式,向左回转身,左腿屈 膝半蹲,右腿挺膝蹬地——左弓步,同时,左手掌在腹前刁、捋绕环摆 动,随即右拳从腰间顺着左臂下侧斜 冲打出,拳心朝下。目视前方(见图 4.96)。
※要领
转身、刁、捋、出拳要协调一 致,更要快速、有力。
该势似如从左袖中冲打出,击打对方的腹部。
催步、马步架打势 接上式,迈左脚半步,右脚随之 跟进,落在左脚旁侧,随即左脚再向 前迈出一步——催步。同时,右手掌 以反手由身前向外、向后弧形搂拨, 拇指分开,手心朝外——搂手。动作 不停,两脚落地,随即两脚屈膝下 蹲——马步。同时,右手臂随着搂拨 之力上举在头部有耳旁,左拳向前直 打出。目视左侧(见图97)。
※要领
搂手以掌沿用力,其搂手还包含构、挂之势。
该势动作要求连贯、快速、有力。
右掳、左切、虚步势 接上式,向后回身,同时,右手 掌由上向下,以五指卷屈抓握,随即 向怀里上引斜拉,上动不停,重心后 移左腿,并微屈膝,随即抽收右脚,
脚面绷直向前,脚尖虚点地面——虚 步。同时,左手臂向左侧绕环摆动下 切,目视前方(见图4.98)。
※要领
回身是转向、变势的技法,即 由马步变换成右弓步。动作要快速,稳固。
回身、掳手、切掌、虚步等动 作要协调、连贯,不可有停顿之势。
掳、切要快速,切掌劲力在掌 外沿。
行步
接上式,两腿微屈膝,右脚向前迈一步,同时,右手臂屈肘、 竖掌在胸前稍下部位,向右侧摆动,掌心朝外。左手臂屈肘握拳抱 于腰间。动作不停,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右手掌向左侧摆 动,掌心朝里。动作不停,有脚再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右手掌| 右侧摆动。目视前方(见图4. 99、图4. 100)。
※要领
行步是连续行进的步法,因 此,要求与手法配合一致,重心应平 稳,步幅匀畅。
行走三步,应注意屈膝微蹲, 不得有腾空动作。
翻身、叠肘花、勾子手势 接上式,向右旋转360° ,即左 脚向前迈一步,向右后转身,撤右脚 一步——正翻身,随即左脚向右脚并一并步。同时,两手臂屈肘抽
收在胸前,右手在外,左手在里, 两手臂相交。随即右手臂由胸前向 上、向右侧、向下、向左侧、向上、 向右侧旋转下落,右掌变勾子手,直 臂平举。左臂右胸前向下、向左侧、 向上、向右肩处旋转摆动,竖掌立于 右肩处,掌心朝右。目视左侧(见图 4. 101)。
※要领
翻身应注意步法、身法、手法的 配合;再详见本章五要领 内容。
左顺势
配手势(按掌)
接上式,详见本章五动作说明内容
下栽捶、左小势 接上式,详见本章五动 作说明内容
收势
接上式,左脚向左后侧撤半 步,随即起身,右脚向左脚内侧并 拢,同时,两手臂屈肘握拳收抱于 腰间。动作不停,两手臂伸直下落 于大腿两侧,拳变掌,成自然站 立,目视前方
浏览2,66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