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爪拳和醉拳都属于象形拳。
鹰爪拳是模拟鹰的形态特点和搏击时的英姿,加上武术中 的技击法则而创编的一种拳术。“动则刚暴凶狠,快速有力「静 则趴趾稳健,似若不动/在风格上虽有南北之分,但总的要求 却一致——手要快,眼要明,耳要灵,步要轻,出入有门,进 退有法,并且要心、意、形、神配合一致。
醉拳好似烂醉如泥,其实却暗含着武术中的闪展腾挪、避 实就虚、声东击西、刚柔相济、随击而化、绵里藏针的攻防技 术,演练时能给人以刚健、飘逸的感觉。
要学好鹰爪拳和醉拳这一类的象形拳,应先做到形似,在 此基础上,还应注重长拳中的基本功练习,提高自己的身体素 质和武术基础。
初学武术应注意什么
每一个习武者都想练成真功夫,然而又未尽其然,为此,对 于初学者来说,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动作规范,一丝不苟。对于初学者来说,每一个动作都
219 要符合武术规范,都要按规定练习,否则,便一无所成。
- 立足基本功。对每一个习武者来说,只有立足于基本功 的训练,循序渐进,才能练出真功夫。
- 要持之以恒。练功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练功必须勤 奋,不能偷懒,只有这样,功夫才不负有心人。
初学者怎样选练武术套路
要根据自己的兴趣、身体素质及工作的性质、业余时间和 活动场所等主客观条件选择。若活泼好动,可选练舒展大方、多 跳跃转折的长掌;若想锻炼上肢肌肉,可练“功力拳”、“少林 连环拳”等;若身体灵巧、模仿力强,可练醉拳等;若有跌扑 滚翻功夫,可练地躺拳等;若性格恬静或身体病弱,可选练太 极拳等;若爆发力较强,则可练习八极拳;女同志还可练短穗 剑术。然而,不管练什么,都得练好基本功。
不练基本功,直接学套路行吗
不练基本功就学套路,自然可以学像一些动作,但要练得 精,却不容易,因为武术套路尽管复杂,却是由一些最基本的 动作组合变化而成。做这些基本动作的练习,就是练基本功。因 而练基本功不但能提高我们的习武水平,而且能增强练武所必 备的身体素质,是不无好处的。
对于业余武术爱好者来说,只要基本功达到一定程度,就 可选习套路,但基本功练习则应贯彻始终。
基本功练到什么程度才能学去路
对于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习套路前,应
220首先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并掌握一些基本动作。身体素质对 于初学者来说,则是增强关节的柔韧性和腿部力量。其次,基 本的手型、步型及腿法,则应熟练掌握。在此基础上,再练初 级拳一、二路及十路弹腿等简单套路,如要练复杂的套路及风 格独特的传统拳术,则需要较全面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
坚持天天练功还是隔天练一次好
一般来说,最好天天练功,’否则前功尽弃。然而武术内容 繁多,不能每天都练一遍,因而对于硬功或其他力量性、速度 性的功法,隔一天一次较好(每次量要大些),柔功则最好是天 天练。其实,天天练和隔天练仅仅是方法上的不同,而效果则 基本相同。
初学武术者如何克服动作不协调
人们掌握的一切技术动作都是后天建立的条件反射。在运 动中,这种条件反射被称为运动技能。运动技能的形成本质是 大脑皮层中相应中枢之间暂时神经联系的拓通。这种拓通要有 一个过程,人们将这种过程分为泛化、强化和巩固三个阶段。
在习武初期,教师的讲解、示范和自身的练习,分别引起 大脑皮层中听觉、视觉元运动中枢兴奋。这些兴奋在开始都处 于扩散状态。由于兴奋扩散,使该兴奋的中枢兴奋,不该兴奋 的也兴奋,进而引起肌肉收缩的不合要求性。另外,在与完成 动作有关的中枢内,兴奋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也很不准确,使肌 肉收缩的程度和保持收缩的时间也不能符合动作要求。
由此可见,习武初期动作不协调是必然的,只有经过进一 步的练习,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达到高度集中,肌肉 的收缩达到一定的协调程度时,才能使动作协调美观。
腰带扎得越紧越好吗
练功时系腰带显身段,有精神,打起拳来劲力饱满,给人 以动作灵活、明快敏捷的感觉。系腰带还能帮助腹壁内收,膈 肌上提,部分内脏器官也嗟之提升,使人体重心略有上升,为 提气创造有利条件,这对完成运动中的腾空飞脚等跳跃动作无 疑有好处,同时对腰部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如果腰带过紧 则会适得其反,因为武术讲究以气催力,气沉丹田,若腰带过 紧,就会使气的下沉形成功能上的障碍,降低呼吸强度,影响 内外气体的交换,破坏了适应运动要求的正常呼吸方式和节律, 出现气喘及发力时气不能下沉。此外,还会影响下静脉的回心 血量,不利于二氧化碳及代谢产物尽快排出体外,使得练习者 脸色发青、嘴唇发紫、头晕、心慌、眼花,甚至恶心、呕吐等。
在武术运动中,讲究“运动在梢,机关在腰”,倘若腰带束 得太紧,必然限制腰部肌肉的正常活动范围,影响练武者的身 法应用,同时,对腰部肌肉的锻炼效果欠佳。
因此在练功中,腰带应束得以舒适、不影响动作为宜。
推掌时,手掌怎样才能立起来
初学武术者要使手掌合乎规范地立起来,得需要关节的柔 韧性,增强参与伸腕之肌群的力量及注意推掌的方法。要增强 腕关节柔韧性,就得经常压腕,但要注意压得有弹性;要提高 伸腕的肌力,可做负重腕屈伸。在推掌时,要注意掌心先朝上, 再内旋推出,力达掌外沿。
女同志力气小,在运用自卫防身法时要注意什么
首先要胆大沉着,遇事不慌,细心观察,伺机反击;在战 术上要灵活闪躲,避实就虚,攻其要害,以巧取胜。切不可盲 目出击,胆怯发软。要善于发现对方的进攻意图,从眼神中看 出出招的细小的预备动作,及时躲闪,然后看准要害,击其空 档,如踢裆、打腹肋、击头部等。如能贴近对方,则可使用擒 拿法,伤其要害关节。切不可为对方抓抱住,以免不利自卫。当 然,从根本上说,女同志则还是应注意自己平时的训练。
如何安排练功与吃饭时间的间隔
一般说,剧烈的练功后,休息半小时左右吃饭较宜,饭后 一小时,方可进行剧烈活动。因为在神经液的调节下,人在运 动时,体内血液比较集中于运动器官,胃肠系统处于相对缺血 和抑制状态。剧烈运动后,血液还不能马上回到胃肠系统,如 立即进食,不但没有食欲,也不能很好地消化。饭后一定时间 内,胃肠道食物充盈,影响呼吸,不利于运动。为满足消化需 要,血液不能马上集中于运动器官,因此要适当休息。
遛腿对练武术有哪些作用
遛腿,又称“踢腿”,是习武者必练的基本功之一,它包括 各种腿法及腿部的活柔方法。在武术运动中,下肢担负的力量 很大,因而只有“遛好腿”,才能防止不必要的韧带和关节损伤。 在一些套路中,还穿插着一些遛腿基本功,
如“劈叉”、“倒踢 紫金冠”等,同时,加强遛腿还可增强腿功力,提高武术水平。
对于散手运动员来说,则更为重要。
早晨习武先练套路好,还是先练基本功好
作为套路准备活动中的基本功,当然是先练为好。若想加 强基本功的某些动作,则应当将加强动作的内容放在后面。
怎样掌握八卦掌走圈的大小
绕圆走圈是八卦掌的基本运动形式,是为了练内培本和练 习八卦掌技法。初学者可走大圈,在掌握技术后,逐步缩小,以 八步一圈为宜。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除八步一圈,还可根据 某些掌法的需要,采用三步一圈、四步一圈的练习方法,加大 训练难度,提高步子的摆扣能力。
三四十岁的人练什么武术好
对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体质较好的人,可选学一些翻腾 跳跃校少、劲力突发的传统拳术如形意拳等;对于过去不爱运 动及体弱、多病的人,可选柔和缓慢的各式太极拳。初学时,还 可根据个人条件,采用高中低的拳架调整运动量。另外,性情 刚烈的人可多练带发劲的拳种,文雅点的人则可练刚柔相济、快 慢相兼的拳种。
学灸路是“从一而终”,还是“多多益善"
一般来说,“从一而终”不利于提高个人的武术知识和技术 水平。因为武术的拳种套路很多,各个流派又各有精华,要想 提高技术水平,“从一而终”显然不行,但若仅为将一个套路练 精及一般性锻炼身体,那还是可取的。
若盲目的“多多益善”,显然不利于对武术精深内容的消化, 容易造成圈圆吞枣。
倘若在“精”的基础上,再博采众家之长,汲取各武术流 派的精华,才是提高自己技术水平的可取之路。
没有老师指点能练出真功夫吗
能。所谓“功夫",过去指武术中的技与力,即踢打擒拿的 技术、腰腿拳脚的功力及手眼身步在交手实战中的运用等,现 在则解释为训练水平。没有老师,就要选好练习内容,先练好 基本功,再练套路。要练精,常练,否则就不会练出真功夫。
练武消耗体力应注意什么
有些农村青年担心练武会影响干活,有害身体,其实这是 不必要的。
因为干活在很多情况下仅是身体某一部分与关节的活动, 甚至有些姿势对身体不利,而武术中那交换莫测、大幅度、多 方向的动作,则可弥补其不足。但要使身体健康,还应加强营 养,合理作息,这也是应注意的。
常拉韧带会影响长高吗
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人的身高除受遗传因素制约外,还受童年时的营养条件、负 荷(劳动、体育活动)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较大。若在儿童 时期营养好,有适当的劳动和科学的体育锻炼及良好的卫生习 惯、生活规律等,就会使身体长得高一些,否则,便会矮一些。
在武术运动中,一些技术动作要求习武者有良好的柔韧素 质,而对于此的最好方法就是拉韧带。受到牵拉的首先是肌肉、 神经和血管,其次才是韧带和关节等器官。这些被拉长的组织 和器官产生的反抗力和弹性回缩力作用于骨,使骨受到机械力 的作用,但一般都不会超过骨的承受力量,而骨的生长则需要 机械力,因此拉韧带会促进身高。
但在习武过程中,尤其是青少年,要注意动作的正确性,否 则,便会引起骨骼畸形,于身体不利。
浏览56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