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训练计划是对年度训练大周期中某一特定训练阶段所 1 做出的规划。武术散打阶段训练计划的时间跨度一般为1~3 个月,又可把它称之为中周期训练,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 控性,对各种训练水平的计划起着承上(全年、多年训练计 划)启下(周、课和单元训练计划)的作用。当年度训练计划 . 在实施中出现偏差时,主要通过阶段中周期计划来调整。阶段 计划又直接控制了十分重要的周课训练计划的安排。一般来 讲,从小周期训练计划开始包括周课训练计划都是临时制定 了 的,他们最直接的、相对稳定的依据就是阶段计划。阶段中周 期计划一般是随年度大周期计划一起预先制定好的,从而沟通 和保证大周期训练计划和中小周期训练计划之间的联系,使各 个训练过程的计划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但有时阶段训练计划 也作为一种相对独立完整的计划。如为准备参加亚运会、世界 武术锦标赛、全运会的赛前集训计划。
一、阶段训练中周期的种类和主要任务
阶段训练中周期多指年度大周期计划中的各类阶段中周 期,其中最主要是根据一些重大比赛的需要而组织的中短期赛 前集训阶段中周期。阶段训练中周期得基本类型可分为引导性 中周期、基础中周期、测验训练性中周期、赛前中周期、比赛 中周期和恢复调整中周期六种类型。
(-)引导性中周期
本阶段的基本任务是恢复正常的训练,逐步把运动员机体 和心理引入正常训练状态,其特点是逐渐提高训练负荷,尤其 是训练强度应平稳和逐渐的上升,训练内容以一般训练为主本阶段的持续时间较短,约2~4周,水平越高的运动员其持 续时间越短。
(二) 基础中周期
其主要任务是提高运动员机体主要系统的机体能力,发展 运动素质,形成技战术、战术技能。其特点是手段多样化,广 泛运用于大训练量和大强度的大负荷训练课。
(三) 渊验训练性中周期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针对比赛活动的特征,集成运动员在 前两个中周期中所获得的能力。其特点是以提高专项训练水平 和改进技、战术的训练内容为主,广泛运用接近于比赛的专项 练习和比赛性练习。
(四) 赛菌中周期
用于准备阶段与比赛阶段之间的过渡,其持续时间约为4 ~6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克服运动员在训练中暴露出来的 一些问题,提高技术和战术运用能力,并使运动员经前段训练 所初步形成的竞技状态向最佳状态发展。其主要特点是训练内 容高度专项化和集成化,突出技、战术训练和心理训练。根据 运动员的竞技状态,采用加强度或加负荷量的小周期训练,促 进专项竞技能力的提高,或以减负荷的小周期训练,加快恢 复,防止过度疲劳。
(五) 比赛中用期
其主要任务是对运动员的体力、技术、战术和心理进行细 致的调节,以最佳竞技状态参加比赛,并完成比赛任务。
(六) 恢复调整中周期
其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尽快从前一训练周期的训练和比赛 负荷中恢复过来,为进入下一周期的训练做好准备。其持续时 间取决于全年训练计划的安排、比赛期的长短及比赛的重要程 度和运动员的个人特点等,训练内容以一般为主。
二、 阶段训练计划的基本内容
(一) 阶段中周期的训练目标和训练任务;
(二) 阶段训练的时间安排及总周次等;
(三) 各种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
(四) 训练内容的比重;
(五) 阶段训练过程的负荷节奏;
(六) 监督检查的时间及指标;
(七) 恢复措施与医务监督。
三、 阶段训练中周期计划的基本格式
一、 国家敖手从队员基本情况
二、 形势分析
三、 缘目标
全面提高各级别选手与伊朗、哈萨克、泰国强队选手抗衡 的能力,力争在比赛中获得3块金牌。
四、 阶段划分及训练任务
本次集训从1998年10月5日起至12月12日,共10周, 计71天,训练3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自1998年10月5日起至11月1日,共4周。
任务:重点提高专项体能水平。
- 发展最大力量和爆发力;
- 提高最大有氧能力和有氧、无氧混合能力;
- 发展专项无氧能力;
- 提高拳法和腿法重击能力。
第二阶段:
自1998年11月1日起至12月5日,共5周,计35天。
任务:重点改进技术和培养战术意识
- 改进进攻和防守的单个、组合技术动作以及防反技术, 稳定形成个技术风格;
- 提高各种攻防战术的运用能力;
- 培养点分意识,强化个人得分绝招;
- 强化快节奏、高密度的比赛所需的体力;
5.提高比赛心理素质。
蠡 第三阶段:
自1998年12月5日起至12月12日,共8天
任务:调整和形成最佳竞技状态,赴赛区比赛。
1 .形成和稳定比赛心理;
2.赛前状态调整,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参赛。
五、主要调练内容
: 第-阶段:
1.以5000米~ 10000米的越野(每周2~3次),发展有氧 能力;
2.以定时完成3000米跑发展最大有氧能力;
3 .以100米~ 400米的间歇跑组合跑和数十米快跑+数十 米慢跑的变速跑(2000米距离)发展有氧和无氧混合能力;
4.以30、50、100、400米重复跑发展无氧能力;
以定时的连续出腿,连续进攻组合手段类发展专项无氧能 力和专项耐力;
以深蹲和高翻杠铃左右摆摇、负重体前屈、持哑铃体 侧屈等手段发展最大力量和爆发力;
以抱揉、揉摔、2人推顶中的多次发力推,提高抗摔,防 摔及较劲变化中的爆发力;
- 以力量性沙包练习发展拳、腿法的重击能力,提高杀 伤力;
- 单个进攻技术的侧中踹、低鞭腿、高鞭腿、正踹、个 人擅长的腿法练习。
本阶段的体能训练会对技术动作带来负面影响,破坏动作 结构,导致动作难以流畅完成。因此需辅以大量的以单个为主 ㈣的控靶练习,将其负面影响减至最低。
第二阶段:技树练
- 搂抱技术,夹颈摔,搂抱中的别摔和切摔,抱腿摔, 接腿摔;
- 拳法与腿法进攻组合,腿法与拳法进攻组合,拳法与 摔法进攻组合,腿法与摔法进攻组合;
- 防反技术练习,反反击的练习;
- 战术训练:进攻性诱惑练习,佯攻战术,多点战术, 反击战术,边台战术;一体化攻防练习;点分意识练习及强化 个人有交得分的战术练习;
- 比赛能力训练:条件实战模拟练习,对抗性实战模拟 练习,小比赛,体力极限练习,拉强度的强化性练习,场上和 反应和应变能力训练。
第三阶段:
1 .稳定点分意识和个人擅长技、战术的练习;
- 前3天继续拉强度的强化练习;
- 安排一次力量练习和一次有氧练习;
- 后5天高速,进行适应性练习。
六、 各阶段训练要素比例
第一阶段:体能训练占40%,技术训练占40%,战术训 练占20%;
第二阶段:体能训练占35%,技术训练占40%,战术训 练占25%;
第三阶段:体能训练占30%,技术训练占35%,战术训 练占35% o
七、 主要恢复措离
本次集训时间短、任务重、压力大,为了保证质量的持续 训练,营养和恢复显得格外重要。
— (一)体能训练的力量练习,有氧能力练习,有氧与无氧
混合能力的练习,要合理安排,交替进行,避免机体过度疲劳 I 的形成和发展。
(二)合理安排负荷节奏,避免“平台”现象,正常状态 下,采用“4+1”训练结构调控,使运动员以良好的状态持续 进行训练。
(三)每次训练课后慢跑5分钟,并完成10 ~ 15分钟的静
g 力性肌肉拉伸和按摩,以促进疲劳的消除和保持肌肉的弹性。
售 (四)每次训练课后20分钟内喝一杯含糖类饮料,以加快 糖元的恢复。
(五)睡眠是最好的恢复,要求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保证
充足的睡眠时间。
(六)保证营养补充。
八、基本措施与要求
(一)加强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严格管理是散手队创造优 异成绩的重要保证,严格实施训练,严格抓好队伍的管理,必须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和作风的培养,保证训练工作正 常、高效的进行。
(二)训练初和训练过程中定时安排体能测试,了解掌握 运动员体能状况,定期检查运动员机体技能状况,监控训练状 态。拟订血色素、血乳酸、尿素氮、血睾酮4个指标评定有氧 能力、无氧能力肌肉疲劳程度和竞技状态,以及综合评定训练 疲劳和恢复的情况。
(三)聘请专家会诊,提高训练质量。请拳击专家指导, 改进和提高拳法;请摔跤专家指导,改进和提高摔法,尤其是 快摔的技巧;请运动训练专家会诊,研究训练计划内容的安 排,调控训练过程。
也) (四)加强医务监督,及时治疗伤病。队员有伤病应及时
报告,并配合大夫积极治疗。
(五)教练要认真听取运动员对训练的意见,及时、准确 的掌握运动员的思想、体能、技战术等方面的情况,适时的对 训练进行调控。
(表9-7)是国家散打队赛前阶段训练简明计划表。
表9-7中国散手队备战亚运会简明计划表训练目标:全面提高个人竞技能力,力争在亚运会比赛中夺取三枚金牌
浏览74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