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姿势,就是进入对抗前的准备姿势。它的好坏直接影 响到进攻与防守的有效程度,因此初学者必须掌握好规范的实 战姿势,以便于为进一步学习散打基本技术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动作要领(以左架为例,以下均同)
(一) 侧身,两脚前后自然开立,为了便于学习可在地上 画一大十字
左脚落在十字两线交点向左下角引出的一条45度的连线 上,前脚掌着地,脚尖内扣约45度;右脚在后,距左脚略比 肩宽的距离,前脚掌着地,脚尖指向前方,两膝微屈,两脚前 后不能站在一条直线上,左右相距10 ~ 15厘米。重心放在两 腿中间。
(二) 两手握拳,屈肘置于胸前,左臂在前,屈肘角度约 为120度左右,肘尖下垂,左拳心朝斜下方,高与下颌平,右 手在后,屈肘角度一般应小于90度,右拳心朝内放在右下颌
处。用以保护头部,肘尖自然下垂以保护肋部。
二、基本要求
(-)便于步法移却
实战中,运动员要不断地根据双方的攻防技术的特点和要 求,在不同的时机、距离、条件下迅速地转移步法和变换姿 势,这就要求基本姿势的重心放在两腿之间,不论做前后左右 二 的移动都是等长距离,身体始终处于待发状态,以增加移动的 灵活性和启动的突然性。
(二) 便于运用进攻方法
实战时,运动员必须准确的把握时机,而时机的把握除要 露 靠运动员的反应、技术的运用外,还应有一个正确的基本姿 : 势,主要体现在使用技术时能把身体迅速调整到适于进攻的状 . 态,从而达到使用进攻动作时突然、快速、有力的目的。
(三) 便于丽 亳
实战姿势是否有利于防守,首先是身体暴露给对方的面积 ® 要小,其次是防守面要大,正确的基本姿势能够有效地保护好 •
自身所需防守的各个部位,在防守时会表现出最佳的能力和效 果,并能及时处理由守转攻的过渡关系。
第二节基本步法
散打运动中脚步的移动,是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通过步 法的移动,不仅可以保持运动中身体的平衡和控制敌我双方的 有效距离,而且还对实施进攻以及防守反击起到了桥梁的作 用。步法是散打技术运用的基础,还是构成单个技术动作的基 本要素,“步不稳则拳乱”就充分的说明了步法的重要性。
一、散打中经常采用的步法
(一)进步
[动作要领]从基本姿势开始,上体保持不变,后脚(右 脚)蹬地,前脚(左脚)向前进半步,后脚(右脚)前脚掌迅 速距离地面向前跟半步。(半步的距离一般为30厘米左右)做
完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基本姿势
[要点]进步的距离不可过长,后脚跟进后基本姿势不 变,进步与跟步的节奏越快越好。
(二) i 步
[动作要领]从基本姿势开始,上体保持原有动作不变, 前脚(左脚)蹬地,后脚(右)向后退半步(30厘米左右) 前脚(左脚)随即向后退半步(同样的距离)。动作完成后仍 恢复到原来姿势(
[要点]退步的幅度不宜过大,两脚要保持平行以维持 身体的平衡。
(三)
分为左、右闪步,主要是一种为了躲闪对手的正面进攻, 并且有利于防守反击。
[动作要领]
左闪步:从基本姿势开始,上体保持不变,左脚向左侧横 跨半步(20 ~ 30厘米左右),右脚迅速蹬离地面向左跨步,身 体转动角度在45度左右,动作完成后恢复到基本姿势。
右闪步:从基本姿势开始,上体保持原来姿势,后脚(右 脚)向右方横跨半步(20~30厘米),随即以甑带动前脚(左 脚)向左横跨身体转动角度在60 - 90度之间,动作完成后成 基本姿势(图3-5)o
[要点]
- 做闪步移动时应注意避免身体重心的前俯现象;
- 闪步移动要靠散部的力量带动脚步的移动;
- 闪步移动时,身体一定要用脚步的移动协调配合,不 可僵滞。
(0)垫步
垫步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垫一步,一种是在上一步的基 础上再跟垫一步。垫步一般直接用于配合腿的进攻动作。这里 只介绍跟垫一步的技术,因为其中已包括垫一步的技术。
[动作要领]
- 从预备姿势开始,重心前移,后脚蹬地向前脚内侧并 拢,随即前腿屈膝提起,根据情况使用蹬、踹腿法。
- 上动不停,在用腿法的同时,支撑腿随蹬(踹)腿向 前再垫出一步,脚跟斜向前(图3-6)。
[要点]
- 后脚向前脚并拢要快,前腿提起的动作与后脚的并拢 动作不脱节、不停顿。
- 配合出腿的垫步要与腿法同时完成,但要注意垫步时 不能腾空,为加大力度和充分伸展,踹出后的支撑腿脚后跟必须斜向前方。
交换步
交换步是左右架交换时的一种步法,多见于左右架交替打 法的运动员使用。
[动作要领]
从预备姿势开始,前后脚同时蹬地稍离地面,在空中左右 腿前后交换,转体120度左右,同时两臂也做前后体位的交 换,完成动作后成与原来相反的预备姿势(图3-7)。
[要点]
- 转换时要以甑部力量快速带动两腿,同时身体不能腾 ® 空过高。右脚蹬地后向前跨跃一大步,左脚随即再向前上一大
步,身体还原成实践姿势。 二
- 后脚向前跃步与前脚向前上步要连贯、迅速。
- 上体不要前后晃动,动作幅度不要过大。
二、散打步法的技术要求
拳谚说得好,“练拳容易起步难”,“步不稳则拳乱”,“步 好 不快则拳慢”。灵活而敏捷的步法,不仅是调整重心和维持身 : 体平衡的关键,更主要的它还是进攻和防守中占据有利位置和 " 发挥最优攻势的基础。步法的快慢,移动距离的大小,直接影 . 响着攻防的效果,因此步法的技术掌握学习及练习尤为重要。
(-)步法要话 ・
这是指步法的移动和更换要灵活敏捷。运动时灵活多变, 轻松自如,虚实更换,让对手摸不清自己重心更换的规律,给 对手造成判断上的困难。步法要活,腿部力量是基础,膝关节 和踝关节的弹性要好。预备姿势站立时,两脚之间的距离不可 太宽或太窄,身体重心不宜过低。实战中,两脚要始终处于运 动中,避免静止不动。
(二) 步法要快
这是指步法移动的速度,“手到脚不到,破敌不得窍”。运 动员双方在交战时都处于对峙的状态之中,互相保持一定的距 离,任何一方要发动进攻,就必须以快速的步法逼进对方,在 有效的距离内施以方法,这样进攻才能奏效。同样,当对方进 攻或反击时,还要能够以迅速的步法撤出,回撤或躲闪,这样 防守才能成功。
(三) 步法要稳
这是指步法移动的稳定性。拳谚说“步不稳则拳乱”,“拳 如流星,步赛粘”,都充分表明了实战中步法稳定性的重要意
义。然而,在实战过程当中,难免出现单腿支撑,重心前压或 后座的身体状态。如何才能使步法稳呢?首先,在步法移动 时,尽量避免两腿处于交叉状态,尽可能使身体处于力学的稳 定状态;其次,在使用动作时,重心向下的垂直投影尽可能放 在两腿中间,或不要超出支撑面过多。例如:有些运动员打拳 时用力过猛,致使重心过度前移,如对方此时攻击,前腿则容 易产生失衡。另外,有的运动员在使用腿法时过分追求高度而 造成支撑脚站立不稳,如对方使用掀、托等法时便会倒地,这 些都是步法不稳的表现。
步法要推
这是指步法移动的准确性。准确地移动步法,能为进攻、 防守或防守反击赢得时间和创造有利时机,减少动作的盲目 性。进攻时步法移动不到位,则不能产生最佳效果,同时还影 响二次进攻和积极回防;防守时步法的移动不到位,则会导致 被击中或不利于反击。把握步法移动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运 动员的时空感觉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有赖于长期的训练实践 和不断的摸索总结。
第三节进攻技术
一、攀法技术
(-)直拳
直拳属直线性攻击方法。一般分为前手直拳和后手直拳两 种。着力点为拳面,攻击部位主要是对方头部和胸腹部。真拳 属中近距离攻击的主要手段。由于其速度快、力度大,是给对 ®手造成重创的主要手段,因此在比赛中的使用频率较高。
1 .前手直拳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后脚蹬地,身体随即内转 25度,同时重心前移,前脚掌向内辗转。在转体的同时,由 肩带动前手臂向前快速冲击,力达拳面。手臂自然伸直,后手 保持原有的姿势不变。在击打动作完成后,应按原来的动作路 线迅速收回到的预备姿势(图3-8)
o[动作要点]
出拳时应遵循脚蹬地一转腰一转肩一肩催臂动一力达 拳面的发力顺序,切勿只靠臂的力量出现敲打的现象。
出拳时上体不可过分前倾,以防重心压于前腿。
直去直回,快打快收,就好像弹簧一样。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出拳时出拳臂翻肘,形成横向出拳的动作。
'[纠 正]强调以拳领先,勿先动肘,可由同伴帮助一手 按肘,一手拉拳,逐步体会动作要领。
打拳没力,速度不快。
[纠 正]让学生反复体会发力的顺序,强调以肩催肘, 以肘催手,另外注意肌肉由放松到紧张再到放松的过程。
2.后手直拳
武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后脚前脚掌蹬地内扣,然木 后拧腰顺肩,上体左转,后拳向正前方直线击出。力达拳面。 ft 前手拳则收回于下额前方,肘部自然下重于肋部。完成动作 打 后,后手迅速回收到原来的位置成预备姿势
[动作要点]
后脚蹬地后,上体要随之转体,以保证力的顺达。
后脚蹬地内扣后,注意两脚前后不要放在一条线上, 以保证身体重心的稳定。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出拳时前臂及肘关节先动并外翻,形成抖肘或撩拳的 现象。
[纠 正]在同伴的帮助下练习,或对镜练习,由慢动作 反复体会。
出拳时先后拉引拳,然后再向前击打。
[纠 正]放慢动作练习,或放松手臂不用力练习,反复 体会动作要领,明确动作路线。
拳
撞拳是一种弧线性拳法,是一种横向击打的进攻方法。分 为前手摸拳和后手损拳两种。在相互的连续击打中使用率较 高,由于其动作幅度大且运行路线长,因此打击力度大,但同 " 时动作预兆也大,隐蔽性较差,易被对方察觉。
1 .前手攒拳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后脚蹬地,身体随即内转
30度左右,前脚掌向内辗转,重心前移,同时,前手臂翻肘 ;. 前送,前手拳由侧方向内横击,大小臂之间的夹角应形成固定 K 的角度,当前脚掌向内辗转后迅速制动,由制动的惯性使肩部 • 回收而产生合力,而此时手臂有向前向内运动,最终因转腰制 ・ 动的合力而制动,从而形成撞拳的力量,动作完成后,出拳臂 放松仍按原来的动作路线恢复到预备姿势(图3 - 10)。
[动作要点]
(1)攒拳击打时,拳应达到身体中心线处。
⑵撞拳发力时,翻肘的高度应同肩齐高。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损拳时拳往回拉,致使动作幅度过大。 亏 [纠 正]面对镜子或由同伴帮助,体会搅拳的动作路线, 言 由慢动作开始,待动作定型后再加大力量练习。
本 (2)过早翻肘,出现甩拳的动作。
[纠 正]慢动作练习,反复体会动作要领,或由同伴帮
助,一手拉拳,一手按肘,克服翻肘的毛病。重心过于前压,向前探身
[纠 正]反复体会蹬地转腰的身体力量,而非纯手臂力
量,或由同伴帮助控制其身体前探。
2.后手攒拳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后脚的脚前掌蹬地内扣,
.带动转腰,同时上体转动,重心前移。后手臂抬起与肩齐平, 拳向侧,向前伸展,大小臂之间形成固定的夹角,前手臂自然 垂于肋间,拳置于下额处,随着腰部的转动,后手臂由惯性向 前、向内横向击打,发力机制同前手攒拳(图3-11)。
[动作要点]
右脚内扣,合胯转腰与撞拳发力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大小臂之间的夹角应根据打击的距离来调整确定。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参考“前手摸拳”。
抄拳 —
抄拳在散打技术中属近距离攻击的拳法,分为前手抄拳和
后手抄拳两种。主要运用于双方对抗时或缠抱时,一般可单独 1 使用,亦可用其他拳法配合使用。在比赛中使率较低,但其动 ? 作幅度小,击打力度大,因此往往会在比赛中起到意想不到的 * 效果。
- 前切拳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上体微向外转动,重心略 ? 下沉,前手臂收回贴于左肋部,前手拳自然置于面部侧下方, 小 重心略偏左腿,后脚蹬地,左胯部向内并向上挺出,前手拳随 V 着挺胯的动作向前上方击出,大小臂之间的夹角应为90~120 •
度之间。拳心向内,力达拳面。发力时当挺胯后亦即前膝基本 伸直时迅速制动,随之击出拳也制动,产生短促发力。完成动
作之后,肩部放松恢复到原来姿势(图3-12)
0[动作要点]
出拳时肩部要放松,不能耸肩。
充分利用好重心下沉后前脚蹬地,扭转的反作用力, 以加大抄拳的打击力度,动作要连贯,力要顺达。
抄拳发力时,腰部向内转动,发力要短促。
武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木 (1)抄拳发力时上体后仰、挺腹。
[纠 正]让学生先放慢动作速度,注意体会蹬地转腰的
要领以及制动时的短促发力。
(2)发力时身体重心过分上提。
[纠 正]在同样的帮助下,一手按住头部,另一手扶住
胯部,边做练习边提示改进,或从慢动作开始练习,体会动作 % 要领。
2.后手抄拳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身体微向后转动,重心略下沉,后脚蹬地挺胯后上体向上向外转体,随之后臂从贴住肋 部到后手拳向前上方击出,大小臂之间的夹角应在90-120度 之间,拳心向内,边达拳面。发力机制:随着挺胯后的制动, 出拳臂也随之制动,产生短促发力,动作完成后肩部放松,恢 复到原来姿势(图3-13)。
(1)发力时要借助左脚蹬地、扣膝、合膝、转腰的力量,
[动作要点]
发力时由下朝上,动作要连贯,力要顺达。
(2)动作完成后注意肩部应迅速放松,否则导致动作僵 硬,不利于组合拳或连击。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出拳时向后引拉
[纠 正]使学生先消除直接发力的心理,着重体会动作 的运行路线及动作间的协调配合。
重心不能随出拳臂迅速前移,致使上体后仰。
[纠 正]可由慢动作开始练,反复体会动作要领及用力 机制,或由同伴帮助调控其重心的转移,或在身体前方置一手 靶,体会击打靶的发力。
K拳
鞭拳是一种弧线性拳法,一般分为原地跳转鞭拳、退步右 转身右鞭拳和上步左转身左鞭拳三种。这种拳法在比赛中使用 较低,但由于其动作幅度大,打击的力度大,往往在比赛中会 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但此种拳法一般为结合步法加转身的动 作,因此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在此只介绍“插步转身右鞭拳” 这种技术。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右脚向前上步经左腿后插 步,身体向右转身180度,同时两手臂收回至胸前,动作不 停,上体继续右转90度,同时右拳反臂向右侧横向鞭打,拳 眼朝上,力达拳背
[动作要点]
转体要快,以头领先,动作要连贯,重心要稳。
出拳时,以腰带臂,前臂鞭打甩拳。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转体不连贯,产生停顿,站立重心不稳。
[纠 正]可让学生做专门的转体练习,练好之后,再配合鞭拳的动作进行练习。
前臂没有鞭打动作,形成直臂鞭打,力点不难,
[纠 正]可先原地练习鞭拳,体会前臂鞭打的要领及用 力感觉。
组合拳技术
组合拳技术是建立在单个拳法技术基础上的,通常也叫 “连击拳”。即在比赛或实战训练中对单个拳法合理的组合,结 合步法,在进攻中连续不断的使用,使对方防不胜防,从心理 上给对手造成一定压力。常见的几种拳法组合有:
- 前直拳一后直拳
- 前直拳一后直拳一前直拳
- 左右直拳一前摸拳
- 前直拳一后撞拳一前抄拳
- 前直拳一后转身右鞭拳
- 前撞拳一后损拳一前抄拳
二、腿法技术
(-)正蹬黑
正蹬腿属直线性攻击腿法,_般分前腿正蹬和后腿正蹬两 种技术,主要用于直接进攻或缠抱、相互击打时作为摆脱对方 的一种手段。另外,这种腿法还可以用来作为攻击对方腿法或 破解对方弧线性腿法的方法来使用。此技在比赛中使用频率较 高。
1 .前腿正境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重心后移,前脚屈膝提起, 脚尖勾起。上动不停,送胯,以脚后跟领先向正 前方蹬出,力达脚跟,也可脚前掌下压,力达前脚掌,同时两 手臂微下落或收回置于头部两侧,两臂自然下垂护住两肋
后脚正蹬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后脚蹬离地面,身体重心 前移,前脚直立或微屈,后脚随即向正前方屈膝提起,两臂同 时下落回收;上动不停,后腿送胯,以脚跟领先
向前蹬出,力达脚跟,也可脚前掌下压,力达脚前掌
动作要点]
屈膝上提时膝关节要高出自己的腰部,尽量往胸前 靠。
完成动作要协调连贯,送胯伸膝蹬脚时要用爆发力。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提膝不高,散关节放松,力不顺 达。
[纠正]
做专门性的提膝练习和左右转换蹬腿练习。
注意挺胯送腿,或学会动作后多做蹬墙靶、脚靶或沙包 的练习,体会发力。
侧踹腿是一种屈伸性的直线性攻击腿法,可分为前腿侧 踹、后腿侧踹和转身后踹三种,每一种又可分中、高、低三 类。由于侧踹腿进攻性强,攻击面大而且点多,速度快,力量 大,可在中远距离直接攻击对方的头部、胸腹部、肋部和下肢 ® 等,也可结合多种步法进行攻击,因而被广泛运用于进攻、防
守或防守反击之中。这是一种在比赛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腿法。
1 .前腿侧踹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重心稍后移,前腿屈膝提 至胸前。上动不停,小腿外摆,膝部下压,脚尖勾起并向外翻 出;上动不停,身体向侧后方倒身,同时迅速展 散伸膝向前方踹击,横脚,力达全脚掌。踹腿发力的同时,支 撑腿的脚尖外展,踹腿时,两手臂配合动作,左手放于脸前护 住头面部及肋部,前手臂自然随踹腿的动作向侧后方摆放在攻 击腿的侧方。目视踹腿的方向
- 后腿侧踹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前脚尖外展,后脚蹬离地 面,重心前移,上体左转,后腿迅速提膝至胸前,上动不停, 小腿外翻,膝部下压,脚尖勾起并向外翻脚);上 动不停,支撑脚脚前掌转动使脚后跟朝前,上体侧身,前手拳 至于下颌外,后手摆至攻击腿侧后上方,然后展甑伸膝,向正 前方踹出,力达全脚掌。动作完成后,屈膝收回攻击腿,恢复 到原来姿势。
提膝、翻髓、踹击三个动作要一气呵成,动作要连 贯。
踹腿时,上体、大小腿要成一条直线,不能低头收 骸。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踹腿时屈膝、坐臀。
[纠 正]注意支撑腿与攻击腿的配合用力及甑、肩、踝 在空间的位置关系,强调肌肉的发力感觉。
踹腿无力,点击,无渗透力。
[纠正]
反复空击练习,增强腿部力量,充分挺胯、伸膝发力。
强调肌肉的用力顺序,可结合打墙靶、脚靶、沙包等手 段体会着力的感觉。
支撑腿过度弯曲。
[纠 正]强调支撑腿蹬伸,拧转的动作,可放慢动作速 度,反复体会蹬地,拧转的动作。
鞭腿又称侧弹腿,是一种屈伸与横摆相结合的弧线性腿 法,一般分为前鞭腿和后鞭腿两种,又分低、中、高三类动 作。由于鞭腿具有出腿、收腿速度快,力量大,杀伤力强,灵 活性好,能连续出击等特点,因此,在比赛场上往往被视为得 分的主要武器。鞭腿在实战中主要用于侧面进攻,可根据实际 情况攻击对方的头部、胸腹部、背部、肋部以及大、小腿。
i.前鞭腿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重心稍后移,前腿应屈膝 提起,膝关节正对前方,上动不停,支撑腿以脚前掌为轴微向 右转,上体随脚部的转动向右后侧倒,同时翻胯; 随之以膝关节为轴,小腿迅速用力弹出,脚面绷直,力达脚 背。同时前手臂下落至攻击腿的侧上方,后手置于下颌处,动 作完成后,小腿迅速按原来的动作路线收回,然后恢复到预备 姿势
- 后鞭腿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重心前移至左腿,后腿屈 膝提起,膝关节正对前方,同时左脚前掌为轴向左转,身体则 随之向左后侧倾;然后翻胯,以膝关节为轴小腿 向左侧用力弹击,力达脚背,同时后手下落至后腿的侧上方, 前手置于下颌处。动作完成后,攻击腿的小腿迅速按原来的动 作路线回收,然后恢复到预备姿势
[动作要点]
注意提膝、翻胯、弹击三个动作要一气呵成,完成动 作要协调连贯。
鞭腿发力时注意挺膝,甩小腿,就好像鞭子抽击物体 一样。“鞭打”动作要明显。
屈膝上提时大小腿之间的角度可以根据击打位置的高 低而定。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坐甑、突臀,没有翻胯,形成撩摆。
[纠 正]应注意上体应稍立起,支撑腿应挺散站稳;可多做踢击脚靶及打沙包的练习,体会动作要领。
鞭打动作不明显。
[纠 正]可由慢动作开始练,反复体会动作,动作定型 后,可多做空击练习。
(3)踝关节放松,脚背绷不直,力点不准确。
[纠 正]按动作要领多做绷脚背,结合鞭腿踢打脚靶和 沙包,体会击打时脚背的肌肉感觉。
(四)勾踢18
勾踢腿是一种弧线性腿法,可分为前腿勾踢和后腿勾踢两 种。由于其技术使用难度大,比赛中很难捕捉战机,因此勾踢 腿在比赛中的使用频率较低,但其攻击的突然性,往往会起到 出奇制胜的作用。现在散打规则规定了 “使用勾踢腿将对方击 倒而自己站立者得4分”,属高分值动作。勾踢腿主要攻击对 方的重心腿使其倒地,一般结合步法进行。
- 前腿勾踢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右脚向右前方上一步,同 时右腿屈膝弯曲,上体右转,收腹合胯,带动左腿向前向右弧 线擦地勾踢。随即左腿继续向右摆动至提膝于胸前,勾脚尖,力 达脚背与小腿连接处,勾踢时左手随身体动作下摆至胸前,右手 不动于下颌处,完成动作后迅速恢复到预备姿势
o

- 后腿勾踢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左脚向左侧前方跨一步, 同时左腿弯曲,膝关节外展,身体随之左转90度。以后动作 见前腿勾踢,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动作要点]勾踢时应有加速度,力点要准确,保持身体 平衡。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有预摆动作,幅度过大。
[纠 正]做勾踢木桩或两人做互相勾踢的动作,互相检 查,反复体会动作运行路线,用力方向和着力点。
扫腿是一种低位的弧线性攻击腿法,分为前扫腿和后扫腿 两种。这种腿法运用时一般运动员先主动倒地然后再做动作。 规则规定:“运用主动倒地的方法将对方击倒而自己即刻站立 的得4分。”属高分值动作。主要用于对方起腿进攻时或打拳 强攻时,突然下潜扫击对方的支撑腿。但其技术难度大,比赛 中的使用频率较低。
- 前扫腿(后腿)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上体向左拧腰下潜,前腿 顺势屈膝倒地,以小腿及大腿外则着地,同时两手臂分别以小 臂内侧拍地缓冲,俯身侧倒后,后腿从身后向前、向左横向扫 击。扫腿时,脚离地面10厘米~ 15厘米高,脚背绷直,着力 点为脚背。完成动作后,顺势迅速站立,恢复到预备姿势 (图3-23)。
[动作要点]
下潜倒地时动作要连贯,以身体的转动来带动扫腿。
扫腿时注意应在身体的正前方向加速发力。
脚面要绷直,结合鞭腿的动作进行。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扫腿无力。
[纠 正]可由慢动作开始练,反复体会动作运行路线, 充分利用身体转动的惯性带动小腿加速发力。
- 后扫艇(后腿为例)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以前脚掌为轴向内拧转, 身体顺势拧腰右转90度,上动不停,左腿屈膝下潜倒地,以 小腿,膝关节及大腿外侧着地,同时两手臂以小臂内侧着地俯 在身体前方,后腿大致伸直,此动不停,右腿伸直向侧后方弧 形扫击,脚部距离地面10厘米~ 15厘米,力达脚后眼。完成 动作后,顺势两手推地站起,恢复到预备姿势(图3-24)
o
[动作要点]
下潜倒地转体时,要以头部领先,动作要协调连贯。
扫腿时,接近身体中线的区域加速发力,力达脚后跟 及跟腱处。
在平时的练习中要养成扫腿后顺势迅速站立的习惯。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扫击腿弯曲,转体与扫腿动作不连贯。
[纠 正]多做转体与扫腿的配合练习,体会整体用力的 协调性。
(A)转身后摆I!
转身后摆腿是一种横向击打的弧线性腿法,一般分为前转 身后摆腿和后转身后摆腿两种。这种腿法运行路线长,动作力 量大,杀伤力强。规则规定:“使用转身后摆腿击中对方的躯 干部位而自己站立者得4分。”属高分值动作。但技术难度较 大,比赛中使用频率低,一般是在直线进攻难以奏效时,突然 改变路线,使用该类腿法亦能使对方防不胜防。运用时往往还 配合假动作做掩护,或在快速的攻中反击时运用。动作果断、 敏捷、快速,常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 前转身后摆腿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重心前移,后脚向前上步 至前脚前方,脚尖内扣,身体向左后转体重心移至上步脚 ;上动不停,以上步脚的脚前掌为轴,向左后转 体180度,随着转体的动作上体向左侧倾倒,同时提起左腿向 身体侧前方伸腿,然后向左、向上横摆,脚面绷直,力达脚全 掌或脚后跟。完成动作后,收腿到反架的预备姿势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前脚内扣,重心前移,以 前脚掌为轴身体朝右后转体180度。随着转体的 动作后腿向前展胯伸直,至中心线区域时小腿加速横摆,脚面 绷直,力达脚全掌或脚后跟。完成动作后,收腿回到原来的预 备姿势

[动作要点]
(1)转身时以头领先,并借其惯性,出腿、摆腿动作要协 调连贯。
(2)转身后摆出腿先朝前展胯伸腿至体位的中心线区域, 然后大腿后侧发力,屈膝收小腿向后摆动(如鞭打动作)。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转体时低头、弯腰,收腹屈懿。
[纠 正]反复空击体会动作要领,注意转体时头部领先 的要求。
摆腿无力,击打不到位。
[纠正]充分体会压摆腿的发力机制,可做击打脚靶或 沙包的练习。
(七)II空晨法
腾空的攻击性腿法自古以来就是传统武技中的优秀技法。 2000年修改后的规则规定:“使用腾空腿法击中对方的身干部 位而自己站立者得4分。”属高分值动作,其技术难度系数高, 比赛中不易捕捉战机,因此比赛中很少有运动员采用。若使用 不当,易被对方反击。一般在对手连续退防或对方水平稍低时 使用此腿法。
在此主要介绍腾空侧踹(以前腿为例)这种常见腿法。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后脚上前上步并迅速蹬离 地面,同时前腿屈膝至胸前,当身体达最高点时,上体后仰, 前腿迅速挺膝送甑,向正前方踹击,脚尖勾起,力达脚跟或全 脚掌。完成动作后右脚积极着地,迅速恢复到基本姿势 (图 3-27)。
[动作要点]
身体腾空后侧踹腿要快速有力,动作要协调。
腾空的高度要根据对手所处的位置而定,一般不可跳 的过高。
浏览2,95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