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的预防

普及运动损伤知识

通过多种途径宣传运动损伤的知识,使教师能掌握必要的运动损伤知识,并在运动损伤发 生后能分析损伤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合理安排训练和比赛

训练计划的制订应合乎科学原则。教练员应认真制订训练计划,充分了解每次训练内容中 哪些技术动作不易掌握,哪些技术动作容易发生损伤。做到心中有数,事先采取预防措施。要 合理安排运动量,尤其要注意运动器官的局部负担量和伤后训练问题,避免“单打一”的训练 方法,防止局部负担过重。

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内容和量应根据训练和比赛内容,以及运动员个体情况和气候条件而定。准备 活动要充分,有针对性。做完一般性准备活动后,应做与该训练课(或比赛)主要内容相似的 专项准备活动。

对运动负担较大和易伤部位,要特别做好准备活动。在课中转项时,应补充做专项准备活 动。当运动间歇时间较长时,运动前应再做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后与正式运动的间隔时间,以及准备活动时间长短、强度大小等,直接影响准备 活动的质量。一般认为,对年龄小、训练水平差、专项训练或比赛项目持续时间较长或夏季, 准备活动的强度可小些,时间宜短些。相反,训练水平较高、专项训练或比赛项目持续时间较 短或冬季,准备活动强度可大些,时间可长些。准备活动中应针对易伤肌肉,做适当力量练习 和伸展练习。受伤部位的准备活动应小心谨慎。整套准备活动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据研究表明,准备活动结束后与正式运动间隔的时间以1〜4分钟为宜。准备活动的时间和 量,专家指出以20分钟左右,或身体发热、微微出汗为好。

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

加强易伤部位和相对较薄弱部位的训练,提高它们的机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积极手 段。例如为了预防腰部损伤,除加强腰背肌的训练外,还应加强腹肌的训练。因腰部肌肉受伤, 从某种意义上讲与其对抗肌一腹肌较弱有关。腹肌力量不足,易使脊柱过度后伸而致腰部损伤。为预防关节扭伤,在发展肌肉力量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发展肌肉的伸展性。

(5) 加强自我保护

随着武术运动的广泛开展,技术动作的难度将有所提高,运动员在完成高难动作时应学会 自我保护的方法,如在训练中,当重心不稳快摔倒时,立即低头、屈肘、团身,以肩背着地顺 势滚翻,切忌直臂撑地,以防手腕部或前臂骨折、脱位等损伤。

(6) 加强医务监督和注意设备卫生要求

学生上武术课前应进行详细的体检,对不能从事大运动量和剧烈身体练习的或有妨碍专项 训练的伤病患者,切勿练习。对运动员也应定期进行体检,在大型比赛前应进行补充检查,禁 止带病或体检不合格者参加比赛。伤病初愈恢复训练时,应尊重医生意见。

(二)格斗练习中易出现的损伤与处理

格斗运动中常见的损伤

(1)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包括因机体表面与粗糙物摩擦而引起的皮肤表层损害;实战和比 赛中由于身体碰撞和被击等引起的撕裂伤和鼻子出血。

(2)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实战中被对方踢中、击中可引起挫伤;实战中由于肌肉主动收缩 超过了负担能力或被动拉长超过了伸展性极限会引起肌肉拉伤;训练和实战中因动作不规范导 致膝踝等关节急性损伤;运动员下肢动作快于躯干动作或肌力不足时,造成腰部急性损伤。

(3) 骨折与关节脱位:格斗运动由于对抗性强,可能会发生骨折和关节脱位。

(4) 休克:练习者在遭受体内、外各种强烈刺激所发生的严重全身性综合症。

格斗运动损伤的原因

从预防运动损伤的观点来看,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有三:

(1) 内在因素:包括练习者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两方面。身体条件是指年龄、性别、性格、 体力、体格、疾病、劳损、疲劳度、营养状况、关节的可动域、身体的柔韧性;心理素质是指 性格、紧张度、兴奋度、竞争心等等。

(2) 外部因素:包括方法和运动量。对散打练习者来说,由于自身的体力、技术条件的限 制,应该选择不同的训练手段;不适宜的训练方法、运动量过大、时间过长、频率过高,对普 通学生来说均可导致运动损伤高发生率。

(3)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季节,温度、湿度等等,如肌肉 损伤频发于4、5、6月份,这是由于这几个月湿度大,日差温度较大的因素。练习者使用劣质 的器械、护具、以及故意犯规都会造成运动损伤;另外,练习者的服装和鞋子不适,场地不平 都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隐患。

格斗运动损伤的预防

除了对每一类运动损伤进行预防外,尽量注意前述的各种损伤因素,设法减轻它们的危害 性,格斗锻炼者要对以下诸点有充分的认识,以提高运动损伤的预防水平。确切地说,练习者 自身对运动损伤的防范心理与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和体力、调整竞争心理状态同样重要,而且 有过之而无不及。

(1)肌力训练

肌肉力量不够,协同或拮抗肌群肌力不平衡常常会造成损伤。这在初习者中易发生,在有一定技术水平的练习者中,往往在停练过长时间,或动作生疏时也会发生。

(2) 准备活动和放松运动

锻炼或比赛前的准备活动十分重要,它不但能使基础体温提高,深部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加, 肌肉的应激性上升,关节柔软性增大,还能调整赛前心理,减轻紧张感和压力感。在大强度训 练或比赛前,必须安排20〜30分钟的准备活动,内容包括跑步、关节操、拉韧带等。有些格斗 锻炼者忽视剧烈练习前的准备活动,很容易发生肌肉撕裂、跟腱断裂、腰痛等情况。准备活动 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当日运动员状态加以控制。正式对抗和平时锻炼准备活动的水平也不同。准 备活动的项目包括基础部分和参加比赛时的特殊部分。

放松运动是指在剧烈运动后通过放松运动使身体的体温、心率、呼吸、肌肉的应激反应恢 复到日常生活水平。从预防损伤和长远的健身的角度来看这与准备活动同样重要。根据不同内 容的锻炼进行不同内容的放松运动,可防止在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痛以及损伤,使心率降低到安 静时的水平,呼吸恢复到锻炼前的频率。而且对精神压力的解除也有很大的帮助。

(3) 自身保护

除了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和放松运动外,也应该了解和懂得初步处理训练后肌肉酸痛、关节 不适的方法。早期可做温水浴、物理疗法、自身按摩。如果疼痛继续或加重,应去医疗机构进 行治疗。

(4) 安全环境

格斗锻炼时的器具、设备、场地及周围环境等在练习前都应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如果在 高低不平的软垫上练习时易发生踝关节的扭伤;运动护具的大小应适合练习者个人情况;女学 生为防止不必要的损伤,项链、耳环等锐利物品在练习时不宜佩戴。另外,还应根据个人选择 服装、鞋具,如通常要求平底鞋,鞋底有一定的软硬度。光脚练习时应在垫子的保护下,或确 认场地内无玻璃或金属钉之类物品后进行。

护具的使用可使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但如果护具质量低劣,不配套或者已有破损, 其防护功能会受到影响。防护器材主要保护的部位是头颅、耳、颈部、肾区、两肋、胸部、生 殖区等,也包括肌肉少的部位、关节、大腿前部、牙齿等。容易受冲撞打击的部位,对抗练习 应该养成使用护具的习惯。

浏览72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