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要点

舞花动作要连贯,要松肩 活腕,灵活自如,要与步法协 调配合。


  1. 左仆步穿掌


右腿屈膝全蹲,左脚向左 侧落地,腿伸直成左仆步,同 时,身体左转并向左倾探;左 沿左腿内侧穿至脚背处,掌 心朝前;右掌内旋,掌指朝 右;目视左方。(图4-3-13 )

动作要点

仆步时,左脚尖内扣,不可掀脚,右脚不可拔跟。

  1. 左弓步挑掌


右腿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左掌向前上方挑起, 两掌同时抖腕成侧立掌,掌指齐眉;目视左掌。(图4-3-14)

动作要点

成弓步后,左脚尖外展朝前,右脚跟外转,使脚尖朝前45。 方向。

  1. 马步左盘肘


身体右转,左脚尖内扣,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两手 握拳,左臂屈肘向左顶击,拳心朝下;目视左方。(图4-3-15 )图片60

拳,左臂屈肘向左顶击,拳心朝下;目视左方。(图4-3-15 )
[动作要点】

盘肘时,上、前臂夹紧,两臂成一直线。

  1. 左弓步撩拳


身体左转,右腿蹬直成 左弓步;同时,左拳经左膝 前直臂向体左后方摆举,拳 同肩平;右拳向前上方撩出, 拳心朝下;目视右拳。(图 4-3-16)

【动作要点】

撩拳要贴身,力达拳背。

砸拳右弹踢

右拳内收下砸,拳心朝上;目视前方。(图4-3-17)

左腿挺直,右腿屈膝提起向前弹踢,脚面绷平;目视前 方。(图 4-3-18 )图片61

[动作要点】

弹踢时腿与地面呈水平。腰要挺直,胯要内收。

  1. 右弓步冲拳


右脚向前落步,屈膝成右弓步,同时,身体左转;右拳向前 冲出,拳心朝下;目视右拳。(图4-3-19)

[动作要点】

右肩前顺,两臂成一直线。

  1. 右虚步架栽拳


重心移于左腿,右脚后移半步,脚尖点地,两腿屈膝半蹲成 右虚步;同时,左拳向上划弧,架于头左上方,拳眼朝下;右拳 向右膝前下栽,拳面朝下;目视前方。(图4-3-20)

动作要点

两臂要撑圆,栽拳力达拳面。

  1. 右弓步抡劈拳


右脚前上半步,左腿蹬直,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同时,两 臂屈肘在胸前交叉,左拳心朝内,右拳心朝外。(图4-3-21 )

右拳向上、向前下抡劈,拳眼朝上;左拳向下、向后上方 挥摆,拳眼朝上。(图4-3-22)

动作要点

左落脚接腾空箭弹要连 贯。掩肘与箭弹要紧密配 合,并在空中完成。

  1. 左弓步冲拳


右左脚先后落地成左弓 步;同时,左拳向前冲出, 拳心朝下;目视左拳。(图 4-3-28)

动作要点同8动“左弓 步冲拳”。

  1. 交叉步下插掌


身体左转,右脚经左腿前向前盖落,左脚跟离地,两腿屈 膝半蹲成交叉步;同时,两拳变掌,右掌经腰间,向前下方插

出,掌心朝上;左掌按于右肘弯处,掌心朝下;目视右掌。

(图 4-3-29)

传 【动作要点】

妩 上体稍前倾,插掌力达掌指。

去 15.左侧踹

奉 身体右倾并右转,右腿挺直,左腿屈膝侧抬向左侧踹出,

脚外侧朝上;同时,左手撮勾,经体侧向体后斜举成反勾手,

勾尖朝上;右掌经脸前架于头右上方,掌心朝前;目视左脚。

(图 4-3-30)图片62

动作要点

脚踹出时胯要展开,高度不低于腰。

16.并步盖冲拳

左脚向前落步,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左勾手变掌,由 左向上、向下盖压,掌心朝下;右手握拳收至腰间,拳心朝上。

(图 4-3-31)

右脚向前上步,腿挺直,左脚向右脚并拢;同时,身体左 后转180。;右拳向右冲出,拳心朝下;左掌收至右肘内侧,掌 指朝上;目视右拳。(图4-3-32 )图片63

动作要点

踹腿、转腰与冲拳同时进 行,才能提高冲拳的力量。

第二段

  1. 退步舞花提膝穿掌


①身体微右转,左脚向后 撤步,两膝略屈;同时,右拳 变掌,两臂在胸前交叉,两掌 心均朝下。(图4-3-33 )

右脚向后退步,两膝略屈;同时,两掌以肘为轴顺时针方 向划一立圆,然后左掌向下按于胸前,掌心朝下;右掌收至腰 间,掌心朝上。(图4-3-34)

右脚尖内扣,腿挺直,左腿屈膝提起,同时,身体左转; 右掌经左掌背上向右穿出,掌心朝上;左掌收至右腋下,掌心朝 下;目视右掌。(图4-3-35 )图片64

动作要点同第一段2动“舞 花提膝穿掌”。

  1. 左仆步穿掌


右腿屈膝全蹲,左脚向左侧 落步,腿伸直成左仆步;同时, 左掌沿左腿内侧穿至脚背处,掌 指朝左;右掌内旋,掌心朝前; 目视左掌。(图4-3-36)

动作要点同第一段3动“左仆步穿掌”。

  1. 勾手亮掌里合腿


身体左转,左脚尖外展,右脚跟离地,两腿屈膝交叉; 同时,两臂屈肘在胸前交叉,左臂在外,左掌心朝外,右掌心 朝内。(图4-3-37)

左腿挺直,右腿里合,脚尖内扣;同时,两掌逆时针分 别图片65

划一立圆后,左掌向上,经脸前架于头左上方;右手撮勾, 直臂向体后斜举成反勾手,勾尖朝上;目视右脚。(图4-3-38)

身体左转,右脚落至左脚内侧,两腿屈膝半蹲。(图 4-3-39)
里合腿时,身体以左脚掌为轴向左转体,上身姿势保持 不变。
【动作要点】

  1. 腾空侧踹腿


两脚蹬地腾空,左腿萄膝上抬,右腿屈膝侧抬向右侧踹出, 脚外侧朝上;目视右脚。(图4-3-40)图片66

动作要点

侧踹腿要在空中完成,屈 伸要明显。上体姿势保持不变。

  1. 左弓步双劈掌


左右脚先后落地,右腿蹬 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时, 身体左转;右勾手变掌,两掌 同时由右向上、向左抡劈,右 掌在左肘内侧,两掌掌指均朝 ±;目视左掌。(图4-3-41 )
[动作要点】

眼随手动,臂走立圆,力达小指一侧。

  1. 右弓步抡劈拳


身体右转,左腿蹬直,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同时,两手握 拳,右拳向上、向右抡劈,拳眼朝上。(图4-3-42)

身体右转;右拳经体侧向后上方摆举,拳眼朝上;左拳向 上,向前抡劈,拳眼朝上;目视左拳。(图4-3-43 )

动作要点同第一路10动“右弓步抡劈拳”。

砸拳左弹踢

图片67

  1. 转身砸拳右弹踢


左脚向前落步,腿挺直;身体右转,右腿屈膝提起向前弹 踢,脚面绷平;同时,右拳外旋,屈肘内收、下砸,拳心朝上;

左拳向左、向上划弧,在 头左上方横架,拳眼朝下; 目视前方。(图4-3-46)

动作要点同第一段7 动“砸拳右弹踢”。

  1. 并步盖冲拳


①右脚向前落步,屈 膝成右弓步;同时,身体 右转,左拳变掌,经脸前 向下、向胸前盖压,掌心

朝下;右拳收至腰间,拳心朝上。(图4-3-47 )

②身体左转,右脚尖内扣,腿挺直,左脚向右脚并拢;同 时,右拳向右冲出,拳心朝下;左掌收至右肘内侧,掌指朝上; 目视右拳。(图4-3-48 )图片68

动作要点同第一段16动。

  1. 左仆步穿掌


右腿屈膝全蹲,左腿向左 侧伸直成左仆步;同时,身体 左转并向左倾探;左掌沿左腿 内侧穿至脚背处,掌心朝前; 右拳变掌内旋,掌心朝前;目 视左掌。(图4-3-49)

动作要点同第一段动。
右腿蹬直,左腿屈膝 成左弓步;同时,左掌向 前上方挑起,两掌抖腕成 侧立掌;目视左掌。(图 4-3-50)

动作要点同第一段4 动。
扎掌右箭弹

身体左转,右脚向

前上步,左腿屈膝摆起;同时,两掌收经腰间向两扎出,掌心 均朝上。(图4-3-51 )

上动不停。右脚蹬地跳起,右腿屈膝提起向前弹踢,脚 面绷平;同时,两掌继续向两侧扎出,两臂伸直;目视右掌。 (图 4-2-52)图片69

[动作要点]

  1. 扎掌左弹踢


左右脚先后落地,右腿挺直,左腿屈膝提起,向前弹踢,脚 面绷平,同时,身体右后转;两掌经腰间向两侧扎出,掌心朝 ±;目视左掌。(图4-3-53 )

动作要点同12动。

  1. 扎掌右弹踢


左脚向前落步,腿挺直,右腿屈膝提起,向前弹踢,脚面绷 平,同时,身体左后转;两掌经腰间向两侧扎出,掌心朝上;目 视右掌。(图4-3-54)

动作要点同12动。图片70

以左脚掌为轴,身体右后转,左腿屈膝全蹲,右脚向右侧落 地,腿伸直成右仆步;同时,两掌经右腿内侧向右穿出,右掌穿 至脚背处,左掌穿至右肘内侧,两掌掌指均朝右,右掌心朝前, 左掌心朝后;目视右掌。(图4-3-55 ) .

动作要点同仆步穿掌。

16.并步右贯拳

重心移于右腿,左脚向右脚并拢,两腿挺直;右手握拳向 右、向上划弧,贯击于头右上方;左掌按于右肘内侧,掌指朝 上;目视图片71

左方。(图4-3-56 )
动作要点

贯拳时要屈肘抖腕,力达拳面。

右脚抬起,迅速向原处踏地,膝稍屈,左腿屈膝提至右小 腿内侧;同时,右拳变掌,两臂在胸前交叉,并以肘为轴,在脸 前顺时针方向划一立圆,随后,左掌按于胸前,掌心朝下;右掌 收至腰间,掌心朝上。(图4-3-57 )

右腿挺直,左腿屈膝提起,同时,身体左转;右掌经左掌 背上向右穿出,掌心朝上;左掌收至右腋下,掌心朝下;目视右 掌。图片72
18.左仆步穿掌
动作要点同第一段3动。
右腿屈膝全蹲,左脚向左侧落步,腿伸直成左仆步,同时, 身体左转并向左彳顷探;左掌沿左腿内侧穿至脚背处,掌心; 右掌内旋,右臂斜上举;目视左掌。(图4-3-59)

右腿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左掌向前上方挑起, 两掌抖腕成侧立掌,掌指齐眉;目视左掌。(图4-3-60)图片73
动作要点同第一段4动。
身体右转,左脚尖内扣, 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 两手握拳,左臂屈肘,左拳 收至左胸前,两拳心均朝下; 目视左方。(图4-3-61)
20.马步左盘肘

二、斜冲拳的特点

武术中的冲拳,是拳术中的•般动作。每一套拳术中都有 许多冲拳,各门派拳种在名称上都有冲拳的名词,看起来冲拳 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是劲力练习和发展臂力的主要动作之一。 虽属一般动作,但要做到扎实到家,却不是简而易举的事情。 必须在练习过程中精心细致地掌握冲拳的要点和方法,加强练 习,摸到规律,才能够使冲拳有力而自然。常见的冲拳以立拳 (虎口朝上)和俯拳(拳背朝上)最为普遍。查拳则是斜冲拳 (拳眼、拳背斜向上约45。)。斜冲拳的要点是,具有助松肩、 合肘、沉气等,易于使全身力垃一致,劲力顺达集中。为了使 初学者便于掌握和练习查拳的斜冲拳,现将握拳要点和冲拳方 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握拳要点

首先使四指伸直并拢,拇指张开,而后四指卷曲握紧(不要 用力过大),并使四指尖端抵触于掌心,拇指随之屈指横压在食 指节上,而拇指尖端与中指中间相接,形成长方拳,腕部微上抖 (要避免圆拳和空拳)。

要求拳面平展整齐,拳背面要与前臂成一直线,切忌腕部 里扣、外摆和下垂。以上三者因腕部完整性受到破坏,冲拳将 会松弛无力,影响劲力集中于拳端,易伤手腕。比如击中对方 胸部时,对方以猛力迎抗,手腕完整力分散,极易扭伤手腕。 此外,斜冲拳还含有被刁持和擒拿时的防守作用。腕关节是刁 捋擒拿的主要部位,斜拳时对手刁捋不顺便,不得力,擒拿更 不得用法。我方则易于摆脱反击和反擒拿,变被动为主动。但 以斜拳应敌,必须快、狠、准、稳,更要随机应变,顺力而用, 以柔克刚,软则硬撞硬闯,硬则柔化,闪展腾挪,借力反击。 同时,要准确判断对方动作变化时的心理状态,见机而做出反 应。

2.斜冲拳练习时的要点和方法

在冲拳练习和实践中,要运用全身力虽(由腰侧冲出),冲 拳要勇猛有力,干净利索,做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而且要姿势正确稳健。冲拳时要在发拳的起点及早形成斜拳,不 得在终止时再变。如何引用全身力量呢?俗话说:“运动在四 梢,机关在于腰。力从脚跟生,顺达在手梢。出手如箭上靶,回 手如被火烧。发力如爆竹,遇坚无不摧。”就是说,在冲拳的过 程中要快、要准,不得有丝毫的迟松。对准目标,脚跟用力,蹬 地如粘,腿要用力挺膝蹬直如柱,扭腰顺肩如逆水推舟。同时要 松腰,闭裆如拧绳合力,使下盘稳如泰山,合肘沉肩,易于气沉 丹田,使内外结合同时进行。同时要求精神气力集中,力随意 动,心神意念足,做到快而不乱、静而不断的气势神态。切忌缩 腰、驼背、耸肩、架肘、敞裆、缩臀和拔脚跟。缩腰耸肩则内力 空虚,外力不实,内外不能结合;耸肩架肘则气浮空荡,意力松 弛;敞裆则负力薄弱,动作迟缓;拔跟下盘不稳,造成手忙脚
乱,后力不继。以上握拳要点和冲拳方法,仅作一个简要介绍, 以便参考练习。

三、论技术

“艺多不压身” “不用蒿草不如,用上千金难买”。要多学 习,注意吸收别人的好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不要看不起别 的门,哪门都有好的东西,不好就不会传到现在,早就没人学 了。

练拳不能偷懒,要勤练。我一开始学拳就琢磨为什么要这样 练,怎样才能练好。如头趟弹腿的梢拳,最原始时是两臂横摆过 来,后来我改成撩拳,显得更合理。前扫腿的原始练法是扫过去 不收腿,这样起身很慢,显被动,变招也慢,后改为扫过去马上 收腿,变换快了,也有劲,便于进攻。

练东西要认真,不要光比划动作,比划习惯了,慢慢就走 样了,越练越走样。同一个老师教的为什么动作不一样?除了 学生水平不一样,另一个原因就是有人偷懒,光比划。老师去 世后,也说是真传,但后人无法明白怎么回事,误人子弟。因 此,哪怕就练一趟玩意儿,也不要比划,练习惯了,你让他比 划,反倒不习惯、不舒服了。学东西不可懈怠,学要扎实,不 可贪多。

要练难度,练别人没有练过的,别人会的我会,别人不会的 我也会,这才叫“武艺超群”呢。

平时练习一定要练长套,表演时练短套,动作才能自如。

套路中必须把真假虚实走出来,要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 不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在动的过程中,要上下配合得当, 都有活儿干,不能有的忙,有的没事干。但又要求有条不紊,不 是杂乱无章。

要站得稳,停得住,不能有丝毫摇动。但凡静止动作都要精 神贯注,不能散乱。动作到家,有剑拔弩张、跃跃欲试之势,这 就是静中有动。

把简单的动作做出不简单来是最不容易的。越简单的动作越 难练,越不能藏拙。应特别注意捉摸细小的动作,不要大概齐。 要精益求精,刨根问底,使每个动作都有充实内容,都不枯燥, 恰到好处。别人看了却很难学到手。每个动作都离不开“手眼身 法步,精神气力功”。

练腰劲很重要。光练拳不行,还得练习打沙袋,先打一个, 再打两个、四个。要先轻后重,以防戳手腕。也要练习拳击、摔 跤,很多招法都是从中化出来的。练摔跤,先练挨摔,越怕挨 摔,就摔得越重。怕挨摔,就不敢近身,招就使不上,劲也发不 出来。查拳里许多动作结合了拳击的动作。动作名称离不开龙、 虎、猴、'蛇、鹤等动作。

我们练的弹腿的要求是高不过脐,而有的弹腿讲究高不过 膝。在南京国术馆时,有人用寸弹(不过膝)同我比试,对方还 没踢到我,我就踢着他了。要大练小用,对方踢来,一桩起来 (提膝)就踢不着了。我可用侧踢回击,还可以使镑,用前脚掌 向对方膝盖镑去,可以把对方膝盖镑下来。

“不怕慢,就怕站”。练习不可间断,没时间少练,有时间多 练。要抽时间,抽空儿。我那时在地头干活,别人都坐着歇着, 我放下农具在地头上打趟拳,等于休息了。做小买卖时,时常把 车停在路边就练上了。干什么都没有间断过。

在与人交手时,一是要用精神压倒他;二是要竭尽全力打, 但打不着就走,以撤敌人的力量。使用声东击西之法,使对方无 有喘息之机,总是处于戒备紧张状态,很快就会疲劳。与人交手 时必须先想到怎么防,不能只知打人,不知人打你,必须故意露 出破绽,引诱对方。

在遭到敌人围攻时,一定要注意场地,看哪儿有障碍。因对
方人多,一定要打速决战,不要拖延时间。要一面看人,不要腹 背受敌,可使恶招及抄家伙,如抓土封面等。

练查拳可以吸收太极拳的“机关在腰,运动在梢”的理论, 但不能光练太极拳,时间一长,练查拳时就没劲儿了。

保守是没有东西,有东西的人不保守。但保守也主要看对什 么人,对于品行不端的人、狂傲自大的人当然要保守。对于品行 端正、勤奋好学又是练武材料的人,老师没必要保守。

抱腰要领:

两手不要死抓,用两手手指互相扣握,这样就不至于被敌人 管住;用头的一侧贴住敌身体一侧的肩头处,防止敌使头撞;腿 不可插入敌两腿中间,以防敌使坐腿。

冲拳要领:

要有钻、裹、拧、翻四个劲,俗称“螺旋劲”。

推掌要领:

用掌打人,要有炸劲,这样才能发挥其威力。用掌心打敌 脸,在即将接触敌脸时翻掌外旋,用拳背抖炸劲,连砸带滚再加 上抖腕,敌就满脸花了。

小缠要领:

两臂要贴己身,防敌手从中间插入。要顺肩,转体用腰劲。 缠手要贴敌腕而拿,手指抬起,易被对方反扣。必须把敌腕折 弯,肘也要折弯,两手如卷饼一样内旋。要托、顺、拿。往自己 方向托,敌必须回扯,我顺敌劲而拿。拿对方手腕要拿住软窝 处,对方就使不上劲儿了。

拿法四字:刁,捋,撕,扣。

刁。由下向上,如托物状勾住敌腕回带。

捋。抓住敌腕外旋缠绕翻腕。

撕。四指撕扯敌皮肉。

扣。由外向上、向内、向下,再向外拨,谓之扣。

论枪法:

有人使枪,前把握杆时,常常把食指伸出,此是弊病。这样 附 握枪不紧,容易被对方磕出去,食指也容易折伤。 录

枪法要点:

一要贴枪而进;二要走近道。枪、刀、棍、剑的方法,道理 … 都是一样。一些道理要靠自己研究,那时在河南没点儿真功夫, 没饭吃。

出枪不见枪。内行出枪时如没把握,多不扎实枪而扎虚枪, 你若不避,我就扎上,就是实的,你若避枪,则枪早就跑了,变 招扎上了。

千枪万枪,就怕中平一枪。中平枪最难防。防中平枪要下 身,一长身就进枪。

枪未出在我,枪出在人。虚难敌,实易破。枪扎三点:脚 尖、手尖、眉尖。

贴住敌枪不可用力太过,要轻,才易变化。

枪有三不拿:一是他未动之时,不要拿。•二是他枪扎不到 时,不要拿。三是他枪扎不着身边,不要拿。

粘枪而进,滑着敌枪把进枪,闪即进。此乃进枪也,也是枪 之精华。

练枪必须要练滑大竿子,才能练出腰身上的整劲。枪是缠腰 索,后把不离腰。

双钩没有什么东西,不好使,我练了多年,没有研究出有什 么优点。春秋刀研究出一些东西,很好使,主要用法就是那么一 斩。齐眉棍本不是叫齐眉棍,而是叫奇门棍。棍不是非要齐眉长 才叫棍,其实长一些、短一些都能练。练枪要专练硬杆枪,硬杆 在用时快,把硬枪练软了,才能练出劲来。对锐开始不喜欢练,

后来也练出东西了,很好使。其外号叫“装枪的布袋”,两边的 翅是专门吃枪的,只要枪一扎来,锁住一别,对方就撒手了,一 带,枪就带过来了。拦马镰在打仗时是绊马腿的。锹实际上是三 把,其中两把钉在地上,中间拴根绳子把马拦住或绊倒,用第三 把镰打马和人。傲很重,开始没有套路。平时战士为了练臂力, 用来打打舞花之类的简单动作,套路是后人编的,而且越编越花 哨。那么重的东西,一手拿一把,不可能练的那么复杂,所以练 起来没什么看头。

过去穿长袍练剑,做弓步时,左手都要撩起长褂来,“踢 袍剑”的名字就是这么得来的。过去练拳穿战袍,一开始都是 双手撩起战裙,后来没战裙了,动作就改了。因动作像唱戏 的,旧社会把唱戏的叫“下九流”,看不起唱戏的,所以后来 就改了。

棍子劈头盖脸打过来,用前臂向上滚转外拨,否则前臂易 折。

三才对剑动作很好,对剑直刺,一闪身就剌过去了,不然 就刺上了。找腕子,对方慢了,剑就搁上了(刺上了),但不 使刃,扁着搁,这套对子没动(改),但身法改了许多。

附录二

我的习武历程

刘淖池

业精于勤;不耻下问;
善于总结;潜心修养;
知而获智;智达达远。

我出生于1941年,河北省饶阳县人。从小受侠义英雄故事 的影响,酷爱武术,经常结伴去北京的天桥看摔跤和耍把式。 1953年,凑足了五千元(合今天五角钱)学费,到健强武术社 开始习武。•社长李梦锡是练少林拳的。第一个月学了十二路弹 腿前四路,第二个月将至时,李老师问我继续学否?我答: “想练,但没钱交学费了。”老师说:“接着练吧,有钱再交。” 不交学费,却受到老师关爱,因而更加珍惜难得的机会,不管 寒暑从未间断。一次练完回家很晚,忘带拨门工具,只好上房 进家,不想惊动全院,险些当贼抓。到1956年,弹腿、二郎 拳、器械、对练等套路学了不少。习练三年后,体健身壮,疾 病不再侵身。

武术社里有三个助教:张钧、马恩瑞、郑天祥。马恩瑞老师 练的是宋式炮锤,他为人忠厚,教学热心,动作古朴规矩。我学 了炮锤、五路英雄刀、四门大刀等套路,提高了周身内外之整合 劲。1956年正式拜张钧老师为师,习练程派八卦掌和通臂散手。 张老师号称“大刀张”,他身高体壮,臂力过人,曾只身上房擒 贼。张老师的武友甚众,王荣堂、许繁增是常客,经常一起切磋
武艺。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收获颇丰,回家后,忙做笔记, 以免遗忘。为了增长臂力和腰力,张老师教我抖大枪,一丈多 长,后把只能半把攥,一扎就是几十枪。一天在老师家抖完大 枪,回家竟吃了七大碗米饭。张老师讲究用法,常给学生喂手, 一个手法要练到能把老师也打出去才罢休。他曾带我向高紫英老 师学片旋刀,介绍我向史正纲老师学大悲拳,这都表现出张老师 的宽广胸怀和高尚武德。郑天祥老师功夫超群,曾在音乐堂表演 从三张半桌子上向下跳摔叉,又善推手,曾赢过太极拳名家。我 同郑老师接触时间很长,他能把深邃的武术理论进行明晰的剖 析,因此我在拳术的理论和功法上学到了不少东西。我还向他学 了推手的一些手法和技巧,后来竟成了半师半友。

另外还有一位老师叫张云骥,是当时国家体委武术科科长。 他经常下到武术社了解情况,给予指导。他对我很器重,我经常 到他家学练金刚拳等拳术。常去他家的还有门惠丰、松秉莹, 1957年他挑选我在北京体育馆给捷克斯洛伐克体操队和17城市 体操比赛队员做武术表演,1957年“反右”时,他被打成右派 边缘,携全家回河北李县务农去了。

在健强武术社一起练武的有一个叫杨诒远的师兄,长我十 五六岁,会的东西多,曾拜“李式三杰”的李春舫和李春博习 练形意拳,还同一镖师练过八卦掌。我与杨来往密切,常一起 练拳,练习手法,还同他学了形意拳、孙式太极拳、六十四掌、 八卦剑等。

陈伯远是张家功夫(醉鬼张三)的第二代传人,1958年我 即拜其门下。师兄陈赢代父传艺,我先后学练了大拳、小拳、踏 式折腰、二折腰等。此门功夫主要是练筋,练膜,练气,以达到 内壮和外强之效果。但“练筋易而练膜难,练膜难而练气更难 也”。为了练出点真功夫,我有时三九天跑到朝阳门外护城河边 练踏式折腰,全套下来得40分钟,最后练到蛤蟆叉时,汗珠子

顺着鼻子尖往下淌。一次到广安门教子胡同陈老师家,正赶上门 曾年(许维仁的师兄)在场,说到手法上互相试手,拳瘾大发, 直到夜里12点才离去,趁夜深人静,走起八卦趟泥步,毫无困 附

意,竟一直走回东四家。由于深知此门功夫的重要,虽以后又相 录

继学了其他拳种,但仍坚持练习张家功夫不敢懈怠,不断地向本 一

门长辈、同辈学习、切磋,以求长进。其中有李忠荫师叔、许维 二

仁、门曾年、董兴华、孙智义、刁禄、韩光森等,他们均倾囊相 助。在2003年一次车祸中,我虽被撞得飞了起来,重重地砸在 了车上,然后又摔在了地上,但通过检查,内脏及骨骼均无损。 张家功夫功不可没也。

1959年向“大枪刘”刘昆老师学习查拳,他技艺精湛,功 夫浑厚,当时已年至耄耋仍亲自下场示范指教。刘老师常说: “文有八法,武有八式。”使我明白了文武相配相通、缺一不可的 道理。他又说:“拳练架式招打快。”使我们走出认为学了套路 ' 就能打人的误区。 31

1961年经师兄安士祺介绍,拜常振芳老师为师,系统习练 查拳,受到了正规严格的训练,在技术和体能上有了明显提高。 在“文革”期间,训练停止,常老师受到冲击,被迫看大门,看 防空洞,而且他在北京孤身一人,异常苦闷。我虽然也身处逆 境,但经常到老师处给予安慰。为了避开造反派的阻挠,只能在 夜晚去找老师,老师见到我心情才好一些。在一起有时聊天,有 时谈拳理,有时练拳。在这期间,我向老师学习了徒手套路12 套、器械套路9套、对练套路7套,老师还和我一起创编了 6个 新套路。1975年常老师退休之际,以手稿相赠留念,并向领导 推荐我接替他的教练工作,对我寄予厚望。

1995年在顺义县形意拳研究会分会的成立大会上,我表演

了孙式太极拳的竞赛套路,下场后,骆大成把我带到孙剑云老师 身边。我向孙老师请教时,孙老师对我说:“你练的孙式竞赛套- 路还是孙家拳的风格,没走样,你练的我承认。” 1996年正式拜 在孙剑云老师门下学习孙式太极拳等技艺。孙老师德艺双馨,在 武术界享有盛名。在拜师会上特为我题写“继承发扬”四字。一 次孙老师教我太极推手,并亲自搭手叫我体会,其沉着轻灵、沾 粘之劲,令人叹服、钦佩。通过孙老师的悉心指教,深刻领悟了 “拳其形式无内外家之分,不善养气者即外家,善养气者即内家 也”的道理。

除了正式拜师张钧、陈伯远、常振芳、孙剑云四位老师外,

为了不断进取,探求所无,我广交同道,虚心求教,先后结识了 闻肇楠老师、关柄公老师、宋子英老师等,同他们学习了摔跤、 六把总拿、拆手、滚筒子功、跑百步砖等。此外,还学习了杨玉 成的劈挂慢架子,丁友恒的绵掌、劈身掌,安士琪的罗汉拳,周 树生的六合八法、洪头蔡尾,杨奇生的二路滑拳、四趟洪拳…… 在1986年市六运会时,还特意到天津向李恩贵老师学习鸭形拳, 向曲宗奎学习戳脚二路连环腿,集众家所长,以求融会贯通。

1973-1975年,应李秉慈教练之邀,与王怀一起协助东城武 术班训练,三人拧成一股绳,不计时间与报酬,严格训练,多次 成绩名列前茅。

1975年常老师休时,推荐我接替他的工作,1976年正式 调入工人体育场体校,成为专业武术教练,直至2000年退休。 在从事教练工作的二十多年中,学生在北京市各类比赛中取得近 百个第一,向大专院校和运动队输送十余名队员,他们在全国各 类武术比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在刚调入工体体校时,一年中除春节休息几天外,几乎都扑 在训练场上,即使1976年大地震时,都没有终止训练。学员水 平迅速提高,在1979年全市体校武术比赛13个组别中,拿走了

11个第一名。

1980年,全国体工会提出非奥运会项目全运会将不设比赛 项目。受其影响,各地武术队纷纷解散,工体体校武术班也解散 附

了。但我坚信这是暂时的,因而对武学的研究没有中断,经常到 录 图书馆翻阅,并抄录了十几万字的武术资料,还走访了很多名 一

师,如八极拳名家鲍有声老师,其功夫非同一般。 一

1982年6月调入什刹海体校。同年12月东城武术班恢复, 遂调入东城体校,继续担任武术教练。在东城任教的十几年中, 经历了四次重大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四次获得体委的特殊贡 献奖。记得在1995年,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前夕,由于武术训 练条件差,领导上并没有把武术作为参赛重点项目,但是出乎预 料,武术项目竟然拿了 18块金牌,共得了 393分,金牌数为东 城体校11个参赛项目的第一位。此后领导即把武术定为重点项 目。到1998年第10届市运会上,不但拿下团体冠军,金牌数也 hh 是最多的。 ™

1980年由李秉慈老师牵头,我、王怀、刘敬儒、马汉清、 马长勋等人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公办武术馆——东城武术馆。会 聚了十几个拳种的名师上课,学生多达一千多人,我任查拳班 教练。

1990年北京武术队在准备参加第7届全国运动会期间聘请 我担任助理教练,卡力、邸广文等均获得好成绩。

在抓好体校训练之余,对孙式太极拳进行了推广。1989年5 月,市体委开办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培训班,我教孙式。此后, 有多名参加培训的学员在连续几年的北京市太极拳比赛中获得第 一名。以后在多次全国太极拳比赛中,杨希斌、王革、王茹、景 德敏等学生均获得过第三、四名的成绩。作为业余队员同专业队

员进行比赛,其成绩已属不易。1989、1991年作为总教练,带 领北京代表队参加了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取得了两个第 一名、三个第二名、两个第三名的成绩。1992年和1996年北京 市国际友人武术比赛中,我所教的学生、俄罗斯的索非亚和南斯 拉夫的莉莉安娜分别获得一等奖,韩国学生李东俊在韩国全国比 赛中取得过第一名的好成绩。

1990年和1999年,先后到前苏联和乌克兰进行教学活动。 从1990年开始,每年接待以森田久子为团长的日本东京太极拳

A 协会,进行孙式太极拳等项目的教学活动。2001年和2003年我 赐和谢志奎老师曾到东京讲学。第二次讲学时,正值东京太极拳协 会举办第18次交流大会,在千余人的大会上,我应邀表演了孙

式太极剑和查拳。在表演查拳时突然发生了四级地震,观众虽被 惊动,但秩序井然,而我在场上全神贯注地演练查拳,却浑然不 知。最后大会主席做总结发言时开玩笑地说:“今天刘老师给我 们做的精彩表演连大地也被感动了。”我还先后接待过瑞士、加 拿大、马来西亚、法国的武术代表团,学生遍及英、法、德、 日、美、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等几十个国家。法国驻华大使 毛磊先生不但学习认真,还亲自用楷书书写“太极拳奥妙无穷” 的条幅赠给我。

从1976年开始,参加北京市和全国的武术裁判工作达几十 次,1988年还获得全国优秀裁判员称号。图片147

浏览88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