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动作说明
- 预备势
两脚并拢,身体直立,空 胸实腹,十趾抓地;两手垂于 体侧;头正项直,虚灵上顶, 下颁微收,口唇自然合闭,舌 尖轻抵上腭;目向前平视,神 态自然,周身放松,意念集中; 用鼻深呼吸三口气,气入丹田。 (图 3-1)
- 金钩吊挂
左脚向左侧移步,两脚开 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十 趾抓地;两手撮勾,臂内旋, 肘放松,两臂缓缓向上举起并 停于耳旁,勾尖向下;同时, 两脚跟随举臂极力向上抬起。 此时吸气,使小腹尽力内收,
好像肚皮贴至背上似的。胸廓张开,提外肾,提会阴,缩谷道; 两臂用力向上,尽力把腰背拔长;用意念力贯勾顶,有顶天立地 之意,抬头引颈,下须向上,颈部拉长绷紧;目视两勾手;呼 气,脚跟落地,颈直头正,全身放松,用意念气入丹田,使之饱
满。如此反复多次。(图3-2、图3-2附图
)[动作要求
【功效】
脚跟尽力上抬,脚掌支撑体 重,保持身体的稳定。肛门要夹 紧,臀部肌肉尽力内收上提。腰 要绷直,两肩胛骨要夹紧,脊背 有上拔的感觉,背阔肌、斜方肌 尽力向左右展开。肘要挺直,肩 要松开,臂上举同时后撑,使胸 展开。
练此功可使脚、腿、背、腕 之力大增,肌肉坚实,增大肺活 量。对腰肌劳损、肩周炎、消化 不良、胃下垂、脱肛、阳痿,均 有疗效。此外,还可矫正不良体 型,如脊椎侧弯等。
- 黑虎入洞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上身 向前、向两腿之间折腰探身,速 度缓慢两手撮勾从两腿之间伸 探,速度要缓慢均匀,勾尖向 上,头下垂,头顶向地;同时, 脚跟随之慢慢向上提起

[动作要求]
腿和背要绷紧,颈部放松, 自然拉长,下须内收,上身尽 量后伸,膝盖挺直。
【功效】
气缓缓注入丹田,练习日 久,小腹自然饱满充实,全身舒 畅。俯身弯腰,前身经脉封闭 了,而督脉伸展,得到锻炼。故 此桩法能使督脉统领全身,气机 和能量加强,能调理周身阴阳, 对增加腿部、腰部、腕部力量有 显著效果,并锻炼了身体的平衡 能力。固腰肾、减肥、除便秘, 对腰肌劳损、麻木、贫血有一定 疗效。但是,高血压、心脏病患 者不适宜练习此桩功。
- 霸王脱靴(左势)
右腿屈膝全蹲,膝外展, 左腿向左侧伸直,脚面绷直, 脚尖朝左,与腿成一条直线, 脚跟着地,身体左转;两手成 直掌收至左腿两侧,掌心向内, 掌指向前;体稍前俯,两肩松沉微内扣;目视前方(图3-4)。
两掌沿腿两侧向前穿至小腿两侧,身体尽力向左脚方向前探;目 视脚尖;呼气,意念力贯注左脚尖,两掌极力前伸,腰背极力向 前拔长;吸气,姿势不变,但周身放松。如此默数,次数不限
(图3-5)。右腿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时,身体向前,两掌 向前上方挑起,两掌心相对,掌指向前,掌与肩平;目视两掌。 吸气时,周身放松;呼气时,意念力贯注两掌指尖。(图3-6)

动作要求
后腿全蹲,不可拔跟。腰前探时,背要直,不可弓腰。前脚 尖尽量绷直,使踝关节紧张。先吸后呼,气调而均。足坚步稳, 气归丹田,做到''曲如伏虎,伸如腾龙”。前穿时提臀,使内气 由海底升起,经尾闾直上夹脊,力贯梢节。
【功效】
提高踝关节的灵活性,加强背阔肌、臀大肌、股四头肌的力 量。对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消化不良均有疗效。
- 霸王脱靴(右势)
动作同左势,唯方向相反(图3-7~图3-9)
动作要求及功效均同左势。

- 铁牛耕地(左势)
右腿屈膝全蹲,左腿伸直成左仆步;身体左倾,稍前俯;两 掌收至左腿内侧,两掌成直掌,左掌在前,掌心朝前;右掌在 后,掌心朝后;目视前方,深吸一口气,全身放松(图3-10)
o身体尽力向左脚方向前探,同时,两掌沿左腿内侧向左穿出,左 掌在左脚背处,右掌在左肘内侧;呼气,用意念力贯注在两掌指 尖上;吸气,全身放松,姿势不变(图3-11 )
o右腿伸直,左腿 屈膝成左弓步,身体向前直腰;同时,两掌向前上方挑起,左臂 伸直与肩齐平;右掌在左肘内侧;呼气,力贯两掌指尖,目视左 掌。(图 3-12)
动作要求

两脚要抓牢地面,不可掀脚、拔跟。腰始终挺拔,带动手臂 的运动,不可脱节。在运动中如果腰起不到主宰作用,将会直接 影响内劲的发动。
【功效】
通过仆步、弓步不断的转换,增进甑关节、膝关节、踝关 节、足关节各韧带的柔韧性,加大活动范围,提高灵活性,增强 臀部、膝部、足部力量,提高了身体的协调性和肌肉的控制能 力,对腰肌劳损、早泄阳痿、神经衰弱等有一定疗效。
- 铁牛耕地(右势)
动作同左势,唯方向相反。
(图 3-13-图 3-15)
动作要求及功效均同左势。
两脚开立,屈膝半蹲成马步,两脚跟提起,脚尖点地;两掌 五指并拢,在胸前成合掌,两肘前顶,两肩放松,两臂内旋外 撑,两手指肚各自相对,中指对膻中穴;舒胸松腹,自然含胸;
童子拜佛

中指对膻中穴;舒胸松腹,自然含胸; 目视前方。(图3-16)
【动作要求】
脚跟极力上提,收臀提肛, 含胸拔背,项直头正,下须内 收,舌抵上腭。腹式呼吸,意 念贯力在两掌上,气入丹田。
【功效】
马步桩能充分发展臀大肌、 股四头肌的力量,是静力、耐 力提高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整 呼吸,使气聚丹田,逐渐做到 “腹内舒松气腾然”。通畅任、 督二脉,能使精气上通泥丸, 中通心肾,下通气海达涌泉, 使全身达到紧而不僵的练内劲 状态。对痔疮、肺气肿、支气 管炎、神经衰弱均有疗效。
- 狮子摇头(左势)
左腿屈膝半蹲,脚尖外展, 右腿经左腿后向左侧伸直,脚 尖点地,脚跟提起,身体向左
拧转;两掌五指分开屈指成虎 图3_17
爪,屈肘外旋在头两侧举起, 两掌心相对;目视左爪;吸气,全身放松,呼气,用意念贯力于 十指尖。(图3-17)
[动作要求】
插步要松胯,不可耸起。上体尽量左拧并挺直,后腿绷直, 使力从脚尖返上,经肋、肩、臂直达指尖。两肩松沉,不可端
起。肘要下坠,不可上扬。两肋要松,气沉丹田,使周身之力得 以贯注于爪。
【功效】
由于重心大部分落在前腿 上,因而进一步增加了难度,对 提高腿部力量有显著效果。腰的 拧转,加强了腰的灵活性,指力 的提高对分筋挫骨的应用打下良 好基础。对于肋膜炎、气喘、气 闷、网球肘、手指麻木有疗效。
狮子摇头(右势)
动作同左势,唯方向相反。 (图 3-18)
动作要求及功效均同左势。
野马勒缰(左势)
右腿屈膝半蹲,左腿向前脚 尖点地成左虚步;两臂屈肘臂内 旋,在头两侧举起,掌心向外, 小指、无名指、中指卷拢内扣握 紧,食指和拇指扣环成圆形;目 视左环指;吸气,全身放松;呼 气,双手指环内扣用意念贯力; 一呼一吸为一次。这样一松一 紧,周而复始,次数多少不限, 依据个人体力,循序渐进。(图 3-19)
动作要求
虚步动作要到位,防止凸臀、挺胯、歪胯、敞裆。如腿力不 够,开始练习时可适当放高,但姿势不可变形。随功力提高,可 逐步降低高度。呼气时,两肘向左右伸展后掰,拉开肩胛骨。
【功效】
虚步在查拳套路中是重要步型,出现的次数较多,而且也是 五种步型中要求腿部力量最强、难度最大的一种步型。作为桩功 练习,无疑对增加腿部、臀部力量和对动作的定型是有很大帮助 的。环指的贯力不仅突出了虎口周围力量,还使整个腕部力量得 以提高。对手指麻木、腱鞘炎、脱肛、胃下垂、疝气有疗效。
12.野马勒缰(右势)
动作同左势,唯方向相反。 (图 3-20)
动作要求及功效均同左势。
四、注意事项
- 循序渐进,顺其自然,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 高,不可强求。
-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才有所成,不可“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 切忌拙力,努气。拙力使周身僵硬,不灵活,血脉不能 通畅。努气使气滞不通。
- 练功后要散步,不可马上坐卧或急于饮食。
-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不宜练习此功。
五、练功原理
“金钩吊挂” “黑虎入洞” “童子拜佛”这些桩势,要求脚 跟极力抬起,只是脚尖触地。因此,在脚部,由于全身重力作用 的结果,高度的肌肉紧张集中在踝关节处,几乎所有通过踝关节 的肌群都处于极度紧张状态。这些肌群,一方面固定踝关节支撑 体重,另一方面稳定角很小,而且还要通过协同肌群和对抗肌的 相反作用,总把重心垂线始终调节在这个狭窄的支撑面上,无论 是支持体重,还是调节身体姿势,从小腿到脚的所有肌群,肌肉 紧张的强度是很大的。因此,这种桩功练习非常有效地增强了腿 部的力量,也加强了跟腱的坚韧性,可以在运动中承受更大的冲 击力,有效地防止和减少该处肌肉和肌腱的损伤。在查拳中,跑 跳多一,腿法多,需要很强的弹跳力和单腿支撑身体平衡能力,因 此练习本功尤显重要。
古语讲:“由脚,而阴茎,而眼睛。”足是下肢的梢节,是 气机升降的根本。人体老化是从脚开始而后逐渐上升的。脚踝以 下部分,是足三阳、三阴经络集中的地方,由于刺激脚的经络, 就能影响到全身的经络,延缓全身的老化。
七枝中有五个桩势突出腰部的练习,脊椎是人体活动的轴 心,腰是这个轴心的关键部分。因此,腰的灵活性和力量的大 小,对练习查拳动作的变化、重心的稳定、劲力的传动都起着决 定性作用,直接关系到上下肢运动的灵活性。“练拳不活腰,终 究艺不高” “腰不动,手不发”的论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由于 腰部的折、转、拧、翻、起、落、俯、仰、叠的运动,形成了查 拳的势正招圆、体随势变、协调如一的身法,表现了以腰带手、 力发于腰、柔韧灵活、坚韧有力、曲折善变的特点。
腰部的老化,首先是腰部肌肉的老化。由于腰部的气血流通
不良,造成腰肌劳损,多数还有内脏的毛病。只要使腰部的气血 活泼畅通,排除滞留在腰部的邪气,才能得以改善。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腰椎的正中脊柱是督脉经过的地方。督 脉贯脊属肾,而肾为“先天之本,精髓之源泉,身体能源之基 地”,它具有藏精、主骨、造髓、通于脑的作用。因此,通过桩 功练习而加强腰椎的锻炼,使任、督二脉相通,强身固精,元气 旺盛,精力充沛,技艺高超。
桩功的练习无论是呼吸和意念,都要求气入丹田和意守丹 田。丹田是任脉、督脉、冲脉经气运行的起点,是真气升降开阖 的枢纽,也是男子藏精、女子养胎的处所。古人称其为“性命之 祖“ “生命之源“ “五脏六腑之本“ “十二经脉之根“ “阴阳之 会,,,,呼吸之门” “水火交会之乡”。使丹田之气充实旺盛,就 可以调动人体潜能,使真气能循任、督、十二经脉和络脉通畅运 行。气畅则血融,血融则骨强,动作不疲,四肢康健,延年益 智。
“气沉丹田”在发劲时,能帮助稳定重心,增强两足力量, 使下盘稳固,也增强了爆发力。“气沉丹田”还有蓄气的作用, 内气发于丹田,运行贯注于全身各部,达于四梢。
意守能诱导入静,把自己的意念注意在某一事物上,以便使 意念活动局限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并使其向着某一方向发展,这 样,在大脑中与其意守活动相应的功能就处于一个积极活动状 态。其他部位进入“入静”状态,“静以养神”。入静是一种特 殊的抑制过程,这种过程对脑的机能是具有保护作用的,它对诱 发人体潜能、修复机体的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呼吸对人体的生命活动是十分重要的,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需 要不断地从空气中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吐故纳新”。人 -体各部组织,如果不能充分吸收并利用氧气时,生理活动就不能 正常进行。通过桩功的“提气、托气、聚气、沉气”的练习,使
横膈肌上下运动,呼吸肌增强了弹性,加大了腹肌和膈肌的运 动,增加了吐纳量。这对于查拳的呼吸要求是一个很好的保证。 肺为气之府,气乃力之君,在外为拳,在内为气,故言力者不能 离气,此古今一定之理。大凡肺强之人,其力必强,肺弱之人, 其力必弱。
“七枝梅花”包含着“升降开合”之意。“金钩吊挂“为升, “黑虎入洞”为降,“野马勒缰”和“狮子摇头”为开,“童子 拜佛”为合,而“铁牛耕地”和“霸王脱靴”伸为开,缩为合。 “升”由下往上升,升式是有引导气息上升的作用。降则与升相 反。“开”是由内向外开,具有引导气息外开的作用。“合”是 由外向内合,具有引导气息内合的作用。
各种不同姿势对机体的不同器官起着不同作用,显示出一个 互相关联的整体。
“黑虎入洞”,其头下垂,使大量的血液流向大脑,改善了大 脑和面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视力,增强听力,改善脑神经对大脑 皮质的营养状况。头部下垂,使得头部肌肉放松和血量增加,眼 部、耳部和喉部等部位的疲劳消除,元气得以恢复,使人心神稳 定,注意方集中。
提肛是桩功中的基本要求。古人云:“气宜常提,谷道宜常 撮。”提肛能改善肛门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锻炼肛 门括约肌的舒缩弹力,从而对便秘、痔疮、脱肛等疾病有一定的 治疗作用。提肛与收臀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可使丹田之气合 抱,不使劲气散乱,可降低下盘的重心,使重心稳固,也有助于 气升督脉,精气注脑。
桩功的锻炼即是对肌肉张力的锻炼,对力的锻炼。对姿势的 锻炼是通过神经系统一系列的反射过程来实现的,是通过随意肌 群和半随意肌群的定向化和定位化的锻炼,以影响相应部位和器 官的功能活动的一种办法。俗话说“百练不如一站”。站形骨撑
筋开,兼顾全体,周身舒展,血脉舒畅,意感强烈。外在的组织 器官与内在的组织是相依相存的表里关系,只有筋骨皮强健了, 才能经受外界邪气的侵袭,起到保护脏腑的作用。外练三节四梢 能坚形,内用脏腑之性气的作用能壮内。通过心意气的支撑,内 劲的紧缩传导,可以使脉络沟通内外,外强筋骨皮,内壮一口 气,锻炼气之鼓荡,使气在紧张中仍然沉着,去掉浮燥气,使气 血调和,阴阳平衡,内气充盈而生生不息。结合行拳,久练可达 意气力相合,从而把功力深入到出神入化的高级地步。
桩功的练习会使消化系统发生明显变化,它使胃蠕动明显增 加,胃的张力提高,胃的排空增加,所以练功后,食欲增进,消 化吸收功能与营养状况改善。
附录:
查拳练功歌诀
神奇奥妙老查拳,古兰经中圣人传

奥妙玄深机多变, 出手如同雷闪电, 行如风来站如钉, 软似棉花随风走, 轻如鹅毛飘飘然, 闪展腾挪退攻打, 练功打拳须吃苦, 一练手眼身法步, 二练手法能擒敌, 三练桩功增内力, 四练器械能作战, 五练意念出智慧,
玄机变化妙无边; 回手防攻似火炼; 涩如醋来滑如冰; 硬如钢铁不回头; 底盘稳重如泰山; 真假虚实难分辨; 千变万化运自如; 十趟弹腿拳铺路; 拳路套套记牢固; 内外双修真功夫; 刀枪棍剑难不住; 快打慢来均无敌
六练样刀与石锁,苦心操练筋骨皮; 七练攻防临阵静,掌握踢打摔拿艺; 八练武德最端正,除恶扬善是正路; 九练真心学查拳,学会代代往下传; 传拳授艺人尊重,利国利教利民众。
第四章 查彖的泉局冬路
第一节六路钻
—、六路钻单练套路
“六路钻“是查拳中以打法为主的基本功套路,其中包括冲、 格、掩、贯、拍、压、劈、挑、推、按、靠等手法;步法以进 步、插步(偷步)、绕步(三角步)为主。六路钻突出的是钻劲, 攻中突进,守也急进,不屈不挠。无论正面、侧面还是背身攻 守,均勇往直前不后退。手法严密刚猛,步法灵活多变。当初常 振芳老师在山东济南打擂时,就是用六路钻中的靠身掌把对方靠 倒而获胜。上世纪60年代时,一次由京回乡,遇歹徒劫路,常 老师不慌不忙上去一个贯拳把歹徒打入水中。在查拳的发源地山 东冠县,一查拳名手善使六路钻中的正反贯耳,在交手中只用此 手,对方明明知道还是难以防范。正可谓“不怕千招会,只怕一 招熟”。
“打”是六路钻之主旨,但各路招数不同。
一路“顺水推舟”:借力而击,顺势而进,横劲破,竖劲攻, 横竖劲相合。
二路“流星赶月”:攻守结合,刁钻密集,刻不容缓,势如 破竹,硬打硬进,见隙即钻。
三路“孤雁斜飞”:打中有摔,摔中有打,注重身法,打摔
结合。
四路“乌龙搅水”:中间防,侧面攻,攻即守,守即攻,攻 防一体。
五路“连中三元”:“出手如放箭,回手似怕火烧“的劲法, 手法连贯,快打快进,冷、弹、脆、快、硬,令人防不胜防。
六路“怪蟒翻身”:围攻中指东打西,指前打后,步法灵活, 手法变幻莫测。
六路钻总歌诀
一路顺水浪行舟,借劲发力敌犯愁。 二路流星赶明月,横竖连环生克有。
三路孤雁斜飞靠,打捧相伴高一筹。 四路乌龙搅水舞,左右横盖贯击头。
五路连中三元势,冷弹脆快闪电手。 六路怪蟒猛翻身,连劈带砸随意走。 六路钻打莫轻视,巧学苦练出高手。
【练习要领】
此套路既可以成套往返练习,也可以单独作为一个手法练
习,一个手法也可以成放射状前后左右练习(如下图)。
前
左 中心 右
六路钻的手法突出一个“快”字。拳谱云:“步不快,则拳 慢。”所以要单独练习各种步法,走出灵活敏捷的步法后,再结 合手法,才能运用自如,一气呵成。
六路钻的身法有吞、吐、收、放、侧、转、顺、张。每个手 法必须配合身法的运用,才能上下相随,协调一致。
六路钻必须配合操手和二人的手法实做,才能逐步达到运用 自如的程度。
一、顺水推舟(双撞捶)
预备势
并步直立,两手抱拳于腰间,拳心朝上;头上顶,颌内收, 小腹内收上提,胸外挺,头左转;目视左方(图4-1-1 )
- 左绕步双拨掌
①身体左转,两腿屈膝,左脚向左前方上步,脚尖外展,右 脚跟离地,两腿交叉;同时,两拳变成侧立掌,向胸前伸出并向 左平拨,两掌心斜相对,两肘微屈。(图4-1-2)

②身体左转,右脚经左脚 内侧向左前方绕上一步,脚尖 稍内扣,两腿屈膝半蹲成半马 步;同时,两臂屈肘下沉,两 掌收至胸前。(图4-1-3 )
- 右弓步双冲拳
左腿蹬直,右腿屈膝成右 弓步;同时,两手握拳向前冲 出,拳心均朝下,拳同肩平; 目视两拳。(图4-1-4)
右绕步双拨掌
动作同1,唯左右相反。
(图 4-1-5、图 4-1-6)
左弓步双冲拳
动作同2,唯左右相反。(图4-1-7)

预备势
身体右转,左腿挺直,左脚尖内扣朝前,右脚向左脚并拢; 同时,两拳收至腰间,拳心朝上;目视右方。(图4-1-8)
- 右绕步格掩
右脚向右前方上步,脚 尖外展,左脚跟离地,两腿屈 膝交叉;同时,右臂上屈,随 身体右转,由左向右横格,拳 心朝内,拳面朝上,拳同嘴高; 目视右拳(图4-1-9)
身体右转,左脚经右脚 内侧向右前方绕上一步,脚尖 稍内扣,两腿屈膝半蹲成半马 步;同时,右拳收至腰间,拳
心朝上;左臂上屈,由外向身前格掩,拳心朝内,拳同嘴高;目 视左拳。(图4-1-10)
身体左转,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左拳收至腰间,拳心朝 上;右拳向前冲煎,拳心朝下。(图4-1-11)
左弓步连冲拳
身体右转;右拳收至腰间,拳心朝上;左拳向前冲出,拳 心朝下;目视左拳。(图4-1-12)

三、孤雁斜飞(劈身靠掌)
预备势
同双冲拳预备势。(图4-1-17)
1.左弓步左劈掌
身体微左转,左脚向前上 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拳变掌, 向下经体前向上、向前弧形抡 劈,掌指朝上;右拳变掌落于
体侧,掌指朝斜下方;目视左掌。
第 四
查 拳 的 基 础 套 路
2.马步右拦掌
身体左后转180。,左脚尖外展,右脚向前上步,脚尖内扣, 两腿屈膝成马步;同时,右掌由后向上、向下、向右膝前抡劈, 臂伸直,掌指朝斜下方;左掌向上,经体前挑至右肩前,掌指朝 上,掌心朝内;肘略屈,目视右方。(图4-1-19)

- 右弓步右上挑掌
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同时, 右掌向右上方挑起,臂伸直; 左掌经体前摆至左下方,掌指 朝斜下方,臂伸直,目视右掌。
- 右弓步右劈掌
同动作1,唯左右相反。
(图 4-1-21 )
- 马步左拦掌
左弓步左上挑掌同动作2,唯左右相反。(图4-1-22)
同动作3,唯左右相反。
(图 4-1-23)
四、乌龙搅水(格盖贯 拳)
预备势
同中心捶预备势。(图4- 1-24)
- 右绕步格盖拳
①右脚向右前方上步,脚尖外展,左脚跟离地,两腿屈膝交
、 叉;同时,右臂上屈,由左向右横格,拳心朝内,拳面朝上,拳 4
②左脚经右脚内侧向右前方 上步,脚尖稍内扣,两腿屈膝半 蹲成半马步;同时,右拳收至腰 间,拳心朝上,左拳由外向上、 向下、向胸前盖压,拳心朝下, 肘微屈,目视前方。(图4-1- 26)同嘴高,目视右拳。(图4-1-25 )
- 左弓步右贯拳
身体左转,右腿蹬直成左弓 步;同时,右拳内旋,从右侧向 体前上方弧形横击,臂微屈;左 拳收至右肘内侧;目视右拳。(图4-1-27 )
3.左绕步格盖拳
动作同1,唯左右相反。

六、怪蟒翻身(翻身劈捶)
预备势
同中心捶(图4-1-44)
1.插步左双劈掌
右脚向前上步,脚尖外展, 身体右后转180°,左脚向左退 步,右脚经左腿后向左插伸, 两腿屈膝交叉;同时,两拳变 掌在左肘内侧;目视左掌。(图4-1-45、图4-1-46)
2.翻身左弓步劈捶
以两脚掌为轴,向右后翻转180。,左腿蹬直,右腿屈膝 成右弓步;同时,右掌向下经体前向上、向前抡劈,掌指朝上

左掌落于体侧,掌指朝斜下方。(图4-1-47)
身体右后转180。,左脚向前上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手 传 握拳,由后向上、向前抡劈,拳眼朝上,拳同头高,右掌外旋, 婉 掌心朝上,拇指张开,迎拍左前臂下侧;身体微前倾,目视左
拳。(图 4-1-48)
- 插步右双劈掌
动作同1,唯左右相反。

动作同2,唯左右相反。
(图 4-1-51、图 4-1-52)
身体左转,右腿挺直, 脚尖内扣朝前,左脚向右脚并 拢;同时,左手握拳,两拳收 至腰间,拳心朝上;头随之左 转;目视左方。(图4-1-53 )
两拳变掌垂于体侧,掌 心朝内,掌指朝下;目视前方。 (图 4-1-54)
二、六路钻用法释例
1.双撞捶
甲左弓步,两手抱拳于腰 间;
乙左弓步,左拳向甲胸冲 出。(图 4-1-55)
甲左脚尖外展,右腿屈 膝,脚跟离地面;两拳变侧立 掌,两掌同时向左,拨开乙冲 拳。(图 4-1-56)
甲不停。身体稍左转,右 脚向前上步,两腿成半马步;同时,两手抓握乙腕和臂并下拉。

第二节十路弹腿
一、十路弹腿单练
弹腿是查拳的基础套路。弹腿顾名思义,是以弹射的方式向 前踢出。要求身稳如山,出腿如放箭,力达脚尖。弹腿共有二十 八路。据传,在回族经文中载,是按二十八个阿文字母顺序排列 的,因此有“南京到北京,弹腿出在教门中”之说。为了便于记 忆和提高锻炼兴趣,于是把后十八路穿插组合起来,形成两套变 化新颖的套路,即头趟腿拳势(前四路)、前十四路二趟腿拳势 (后四路),而前十路仍保持原貌。
关于二十八路弹腿对应二十八个字母的说法,据清康熙年间 回族的著名学者刘智在其《天方字母释义》中阐述“字母二十有 八,太阴之数也。” “字母四七为形者,大天地二十八星象,小 天地二十八气体……”小天地指人,而人有左右手,每个手有五
指,五指的指骨为十四,左右相合,正好为二十八。人的左右脚 趾骨也是二十八。因此有人以此来解释阿文字母的二十八个字形 与小天地的指骨和趾骨相合。二十八路弹腿也正是手脚齐发的动 作。而与阿文二十八个字母相合,喻示着练习二十八趟弹腿和学 习二十八个字母的重要性是一样的,是学习其他套路的基本功。 只有学好二十八趟弹腿,才能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进一步学 习查拳的高级套路。因此,人们往往练习弹腿就需要3年,其桩 功和腿功非同一般。
弹腿动作简单易学,朴实无华,攻守明确。弹腿讲究脆快有 力,它对增强人体的爆发力,特别是腿部的爆发力作用十分明 显。由于左右势的重复练习,两侧肢体得到均衡发展,从而达到 全面锻炼身体的作用。弹腿有三种手型(拳、掌、钩)、五种步 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三种腿法(弹腿、侧踹、 箭弹)。弹腿既能单练,也能对练。练好弹腿,会为以后练习查 拳套路和散手打下良好的基础。
弹腿以高度论可分寸弹和平弹。平弹要求其弹出的高度不得 超过肚脐;寸弹,要求弹出的高度不得超过膝盖,其理由是,这 样的高度不易被人抄腿。而平弹延长了攻击的距离,在对击中更 易争取主动。同时,对力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也符合 “大练小用“的原则。
弹腿顺序歌诀
头路顺步如担扁,二路十字似拉钻, 三路劈盖夜行犁,四路撑扎左右盘, 五路挑打钻封闭,六路仆搂是单坎, 七路双坎紧掩肘,八路桩跺腿连环, 九路捧锁鸳鸯腿,十路箭弹势归原。 能测其中奥妙义,打开难关献绝技。
第一路冲拳
并步直立
两腿并步站立;两臂自 然下垂于两腿外侧;眼向前 平(图4-2-1 )
并步对拳
两臂侧平举,四指并
拢,大拇指张开,掌心朝下; 目视左掌。(图4-2-2)
【要点】上动不停。两手握拳,拳心朝下,直臂由两侧向前平击成 对拳,拳眼相对,与肩同宽、同高;目视前方。(图4-2-3 )

【要点】
起手要慢,平击时要快速有力。
马步抱肘
左脚向左撤步,右腿屈 膝成右弓步,同时,身体右转; 两臂屈肘外旋,抱肘于右胸前, 拳心朝内;目视右前方。(图 4-2-4)
上动不停。身体左转成 左弓步;同时,两臂向下经腹 前向左胸前挥臂抱肘,拳心朝 内;目视左前方。(图4-2-5)
上动不停。身体右转成 马步;两拳收至腰间,拳心朝 上;目视前方。(图4-2-6)

以腰带手,左右弓步转换要灵活。定势注意挺胸、塌腰,两 肩外展,头要上顶。
左弓步左冲拳
【要点】
体稍左转成左弓步;同时,两拳向左右冲出,拳心朝下;目 视左拳。(图4-2-7)
冲拳要快速有力,两臂成直线,肩部放松。
- 马步左盘肘
身体右转成马步;左肘略屈,左拳向右平摆贯击,再屈肘向 左顶击,并平收至左肩前,拳心朝下,肘与肩平;右拳收至腰 间,拳心朝上;目视左方。(图4-2-8)

【要点】
以腰带肘,先柔后刚,上、前臂夹紧,顶肘过程要做出贯、 顶、夹三种用法。
左弓步右撩拳
身体左转成左弓步;左拳以肘为轴,以拳背为力点向前下 抡砸。(图4-2-9)
左臂继续直臂向下经左膝向左后方摆起成立拳,略高于 肩;同时,右臂内旋下垂体侧,并以拳背为力点向前直臂撩起, 拳心朝下,与肩同高;目视右拳。(图4-2-10)

要拧腰、掩裆、合胯,后脚不要拔跟。【要点】
- 砸拳右弹踢
右拳以肘为轴,以拳背为力点,向下经内再向上、向前下 方抡砸于腹前。(图4-2-11)
上动不停。左腿挺直,右腿屈膝提起向前平弹;目视前方 (图 4-2-12)

【要点】
弹腿屈伸要明显,脚面绷 直,力达脚尖。砸拳要快速有 力。
- 右弓步右冲拳
右脚向前落步,成右弓 步,同是,身体左转;右拳向 前冲出,拳心朝下;目视右 拳。(图 4-2-13)
【要点】
落步大小要适当。冲拳时 再转腰。要顺肩、顺胯。同动作5,唯方向相反。马步右盘肘(图 4-2-14)右弓步左撩拳同动作,唯方向相反。(图 4-2-15、图 4-2-16)
浏览2,3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