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务监督
由于散手比赛对抗性强,较易出现运动性创伤,因此, 对医务监督要求比较高,除做好赛前运动员身体检查外,还 必须十分重视比赛期间的医务监督,做好急救准备。
医务组一般由
3~5人组成。包括脑外科、心血管科以 及骨伤科医生等。
- 医务人员职责
- 审核运动员的体格检查表。
- 检查运动员是否服用兴奋剂。
- 赛前对运动员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压、心脏、脑电 图、心电图等指标测试。如发现问题及时向大会报告,并签 署处理意见。
- 负责竞赛现场的治疗救护。经诊断,因伤病不宜参加 比赛的运动员,应向裁判组提出具体建议,并出示诊断书。
- 竞赛期间医务人员的注意事项
- 本着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听从大会指挥,尽职尽责 完成任务,保证比赛安全顺利的进行。
- 在赛前10分钟必须进入竞赛场地,并在医务席值班, 备好常用药物、医疗器材等。
- 不得随意离开赛场,医务席上须保证有2~3人值班。
- 认真察看场上所发生的变化,做好伤员的处理和急救 工作。
第五节场地和裁判器材
—、场地
- 比赛场地为台高60厘米、边长800厘米的正方形木 (铁)质结构的台。台面上铺有软垫,软垫上有帆布盖单。 台中心画有直径100厘米的阴阳鱼图案,台面边缘画有5厘 米宽的红色边线,台面四边向内延伸90厘米处画有10厘米 宽的黄色警戒线。
- 台下四周铺有高20~40厘米、宽200厘米的保护软 垫。
二、裁判器材1 .胜负标志
色别牌:直径为
20厘米的圆牌,木手长
20厘米,共计
18块。其中红色、黑色、红黑各半的各
6块(见图示)。
- 犯规标志
(1) 劝告牌:长
15厘米、宽
5厘米的黄色板面
12块, 板上写有“劝告”字样(见图示)。
(2) 警告牌:长
15厘米、宽
5厘米的黄色板面
6块, 板上写有“警告”字样(见图示)。
(3)放牌架:长
30厘米、高
10厘米,放劝告、警告牌 架各一个,红色表示红方,黑色表示黑方(见图示)。
第六节散手裁判法
散手比赛的裁判就是裁判员根据规则来衡量参赛运动员 得分的有效性,以及对违反规则的处罚,最终以得分多少判 定胜负。
经过近十年的试验,裁判工作摸索并积累了大量成功的 经验。
一、普遍理解和重点掌握规则
所谓普遍理解,就是要对规则中第三、四、五章中的各条 规定,都要有所了解。如第三章中的第十三条:禁击部位;十 四条:得分部位;第十五条:攻击方法;第五章中的第十二条: 得分和手势等等。都是裁判员应理解掌握的内容。
所谓重点掌握,就是有所侧重。根据裁判工作的分工, 每名裁判员将要在比赛中执行的规则部分进行深入细致的学 习,切实掌握。有些重点条款,还必须记清、背熟,并能灵 活运用。例如主裁判要重点掌握规则中有关禁击的部位、技 击方法、优势胜利、犯规和罚则、什么情况下暂停比赛,以 及口令和手势的运用等。边裁判要重点掌握得分部位和标 准,计得一分与得二分以及不得分的各项规定,等等。
二、关于裁判方法的运用
1.主裁判
(1)公正、准确地评判一场比赛,保证整个比赛的顺利 进行,主裁判的工作至关重要,为此必须准确、果断地判断 以下情况。
处理两秒有以下两种情况:
I、互打两秒
当双方运动员拳来脚往时
,默默读秒,一到两秒立即喊 “停”;同时,迅速站到双方运动员身侧,用一手伸向其中 间,将双方分开。
n、抱缠两秒
当一方使用摔法或双方同时使用摔法时,开始读秒,到 时即喊“停但在喊停的同时,一方已发力使出摔法,对 方出现失重现象或倒地,均应判其有效。
处理“三秒”有下列两种情况:
I、一方使用主动倒地动作时,超过
3秒钟不进攻,对 方得一分。
U、一方使用主动倒地动作倒地后,双方互打则应按
“2秒”处理。
比赛中双方对峙均不主动进攻达
8秒钟,指定消极一方 进攻,如
8秒钟内的不进攻,则对方得一分。
I、一方被击中有效部位倒地达
“10秒”,或虽能站 起,但知觉失常时,判对方为该场胜方(优势胜利)。
n、当一方明显地使用头、肘、膝和迫使对方反关节等 规则不许可的方法进攻对方或攻击对方的禁击部位,造成对 方受伤倒地达
“10秒”,或虽能站立,但知觉失常时,则判 对方为该场胜方。
犯规分技术犯规和侵人犯规两种。侵人犯规又分为轻微 侵人犯规、严重侵人犯规和故意伤人三种情况。对无意识 的、没有造成不良后果的,可按轻微侵人犯规处理;对造成 较大的不良后果的,如攻击对方禁击部位,对方有明显反应 的,应按严重侵人犯规处理。对运动员不遵守武德,有意造 成对方伤害,影响比赛的,应按故意伤人处理。
在比赛时,应随时观察场上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 理。如一方被击打后,表现是否有异常;倒地后是否有异常 反应;双方技术水平是否悬殊;被击倒后知觉是否正常等, 都需要主裁判凭借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判断。
2.边裁判
边裁判的主要职责是记录运动员的比赛得分和评判其胜 负,因此必须熟记规则中有关得分的部位和标准,并掌握好 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应分清是谁主动进攻或防守后的反击。当一方主动 进攻,明显击中对方有效部位应予记分,随后的互击,不予 记分;对方在互击中,一方闪躲后撤的同时,反击击中对方 有效部位应予记分,这即是所谓“抓两头”的评分方法。
进攻一方使用方法清楚,力点准确,击中对方有效部 位,均为明显击中。方法不清,力点不准,难以区分有效与 无效部位的,可判为击中不明显,不予记分。
一方用腿法进攻,另一方提腿防守被击中腿部(臀部除 外)时,进攻一方不得分。但在下列四种情况下被击中应予 记分:
l、 原为提膝动作站立时。
H、屈膝腿处于回落或尚未离开地面时。
m、 使用各种屈伸性腿法进攻被截时。
w、提膝防守不当被击中霄都时。
当双方进攻方法均不清晰,又无防守动作时的相互抱缠 和乱打乱踢,不予记分。但一方使用腿法被对方接住后,继 续击打对方的有效部位,应予记分。
三、裁判员的位置散手竞赛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在台上进行。故有台上主裁 判和台下边裁判之称。虽然任务不同,裁判位置及职能不同, 但都须有合理位置,以便于运动员的比赛和裁判员的裁决。
1 .主裁判的位置
主裁判要距正在比赛的运动员
1.5米左右,并经常同运 动员保持等边三角形,这样有利于观察运动员在比赛中遵守 规则的情况,并及时作出判定。
主裁判活动时,一般需保持面向或侧向裁判长席,便于 同裁判长取得联系。
主裁判移动,不应影响运动员比赛。
- 边裁判位置
边裁判由
5人组成,分布在台子的四周。
1~5号的位 置,如图示。
- 裁判长、计时、记录员位置
裁判长、计时、记录员席应设在场地(台)一边,距台 边
4米以外。
- 总裁判长位置
正副总裁判长席应设在裁判长席后面,使其能观看场上 比赛和裁判员工作情况,指挥赛场工作,保证竞赛顺利进行
浏览94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