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领顶劲,下颌微收 领,即是颈部。虚领,即是颈部相对放松。所谓相 对放松,绝不是一味地放松,以致松懈无力。虚领的作 用在于保持头颈的灵活,有助于精神放松。如果颈部过 于僵硬,会引起肩、背部肌肉紧张,使重心上移而下盘 轻浮。
顶,是头部的动作要领,是劲力由下向上传导的状态。 头乃一身之君,顶的要领,更突出了在站桩和实战中头. 部的主导作用。顶劲的作用有以下三点:
1.顶劲,可以使自己的神经系统兴奋起来,发挥“心 意”对人体器官的控制、调节作用,注意力集中,使肢
体协调而虚实得当;
2.顶劲,是劲力由脊椎向上顶的状态^ “顶劲”与
“拔挡”造成上顶下拔,保持了脊椎的正直,利于身体 重心的稳定,避免俯仰歪斜之病。所以,正确掌握顶劲, 可使全身动作轻灵而重心稳健。另外,“顶”不是头部单 纯动作,而是由脊椎向上而顶的整体动作。这是劲力提纵、 发放要领的一个组成部分。
下颌微收,和虚领顶劲紧密相关。下颌微收的要领 至关重要,它可护住喉头,保持躯干不前倾后仰。在运 动中,首先要有正确的姿势,下颌微收的状态是喉结向后, 不可低头或伸脖子。正确的感觉应该是由小腹到两眉之 间形成一条直线,脖子和后背、腰部连成一片,这样才 能使气息畅通无阻。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往往不够重 视姿势,姿势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关系到身体的协调程度 和运动效率。其次,下颌微收的动作有利于减少对大脑 的震动。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身体直立,头部扬起, 原地跳几次,会感到脑部受到了很强的震动,很不舒服。 如果保持下颌微收的要领,再做原地跳,你会觉得脑部 的震动得到了缓冲,不适感大大减轻。在技击中,我们 的身体往往要负荷很大的重量,或者以很高的速度运动, 要领不正确就会使自己受到伤害。
(七)目视鼻准,舌顶上腭,缩鼻纳气
目视鼻准,可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桩法对眼
的要求。武术的粧法不同于养生的静功,不可闭眼,要 求目视鼻准,使精神内敛而专一。少摩拳粧法对眼的要
- 两眼不可像练静功一样垂帘闭目,少摩拳桩法锻 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战。所以,不可以使精神涣散或 者过分松弛。通过粧法锻炼,就是要将外形动作和内在 的精神、劲力统一于身体的整体运动。
- 每一个动作都要集中精神,心之所想,眼之所视,
劲力之所贯注都在一处,力求做到意、气、力的统一。 按正确的要领去做,动作分明而有神韵,对锻炼视力和 大脑功能都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身在一处,而眼观别处, 心也系于别处,则身体动作犹如傀儡,用于自身的锻炼 没有效果;用于实战,则易失战机而制于人。
在实战中,少摩拳对眼的要求是怒目凝眉。用通俗 的话来讲那种精神状态就是:怒发冲冠,吹胡子瞪眼!
具体做法是半睁着眼睛,皱着眉将两眉凝成一线,这正 是人发怒时的状态。在实战中,这样的要领可以使精力 高度集中,提起精神,令人的神经系统兴奋起来,能使 眼睛在实战中不会因受外界的干扰而眨眼。
这样的眼法非常重要,我们在拳击赛中可以看到,• 世界顶尖的运动员,即使在眼部被击打的出血使也不眨 .眼,因为他们知道,即使再短暂的眨眼,也可能为敌人 进攻的机会,一击将自己打倒。
f三章少摩筆鞋法
舌顶上腭,此为上搭鹊桥,引气下行之法。舌顶上 腭有助于疏通经络。按道家内丹修炼的说法,人的任督 _二脉在先天母体里时是相通的,出生以后,上断于口, 4下断于谷道(肛门)。如欲长生,即要效法先天之法而修炼•. 舌顶上腭以搭鹊桥,下撮谷道以通尾闾。所以,舌顶上 腭是为了通经络活气血。在我们练功时,可以体验到的 就是,呼吸因此畅通而绵长。
缩鼻纳气,是指鼻骨内敛,这样呼吸便会更细致、 更绵长、更深沉,在《少摩拳五要》之“少摩拳身法” 篇中已有详细论述。缩鼻纳气,属于第三步桩功的要领。
(八)四肢运劲,腹部运气这是本门粧法与其他健身粧法的不同之处。本门的 粧法不讲全然放松,它要求腿有上顶之力,手臂有四面 撑圆之劲。和其他靠意念锻炼精神的桩法讲究不同,我 们是通过加强筋骨的承重能力和韧性达到提高功力的目 的,特别重视筋骨的协调,用根力而不用梢节之力。同时, 胸、腹要放松,使气息能松沉、顺畅。按照这样的要求, 才能使一身之内阴阳兼备,劲力由脚腿而生,主宰于腰, 而贯通于手臂。气息则与劲力升于督脉,降于任脉,圆 活于胸腹。
上述要领,之所以由下而上逐条介绍,完全是按照 练习桩法时校正手脚的顺序,一方面是练桩法的实际操. 练程序;另一方面,也力图体现劲力由下向上产生和传递的过程。
综上所述,每一个局部要领都是整体动作的一个有 机组成部分,只有服从于整体的局部动作才是合理的,
将动作要领在任何局部来讲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每 一个动作都可以说互为因果,而合在一起才能称得上是 整劲,这也是粧法锻炼的最终目的。
撑抱钱
撑抱粧为浑圆粧的一种,相 对于一步少摩桩,锻炼对象主要 是初学者以及以养生为目的的练 习者,也可称为养生健身桩。撑 抱粧的动作要领与一步粧是一样 的,只有手的动作不同,具体要 求如下:两手上举,与肩同高。
虎口撑圆,掌心向内,两手指尖 相对。要求手臂曲中求直,有内 撑外裹之劲。
撑抱桩,简单易学,不易产生憋气拿劲的弊病,是 一种很好的粧法。一般来说,初学者对于站粧开胸、开肩、 含胸拔背的要领很难掌握。撑抱粧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 问题,因其上下合一、左右相对,虽形态简易,但只要 依法勤加练习,对于形成整劲、增强臂力会有很好的帮助。
要说明的是,少摩拳的撑抱粧与意拳(大成拳)的

撑抱粧不同。意拳是直腿微弯站立,全身放松。少摩拳 桩则要求两脚内扣,两膝有下跪之势,大腿向外拧,形 ,成大筋交缠、筋骨交加的状态,有筋骨法的要求。另外 两臂也要曲中求直,合乎筋骨法的要领。
对养生健身来说,只要坚持桩功的锻炼,就可得到 一个好身体。桩法,对于各种慢性病及各种无名疼痛, 均有着神奇的辅助治疗和缓解作用。多年前,我与楚志 超师兄在西安革命公园站粧,有一位老太太自称年逾八 旬,身患痛风数十年,夜不能寐,各种药物和锻炼方式 都没有效果。她经过长时间观察,见我们的锻炼方法奇特, 就请求我们教教她。我们就教她撑抱桩法,并说此法锻 炼过程很苦,一桩最少要站半小时才有效果。她说:“只 要能治病,我就能坚持! ”过了两天,老太太很兴奋地 来找我们并说:“两位师父,我终于睡着了!二十年多了, 我第一次睡了个囫囵觉。”接着介绍了她站桩的经历, 第一天,老人就坚持站了半小时,感到很困,那天晚上, 一觉睡到天亮。第二天她更有信心了,晚上没吃饭就开 始站桩,站了 35分钟,晚上很安稳的睡:一夜。后来我 们还经常看到老人站粧,精神比以前大有好转。能有这 样的一段经历,我很高兴,一方面能以传统武术的技艺 帮助别人,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古老的粧法对于防病、治 病的奇特效果。
二、少摩拳十二赃
少摩拳桩是由拳势演化而来的桩功,姿势因拳势的 变化而有差异,每个少摩拳式也可以当作粧法来练习。 本书所介绍的是有代表性的少摩拳粧法,称为“少摩拳 十二桩”。
站桩时,要按照“少摩拳法五要”的要求,逐条对 照,校正身体姿态。使外形、劲力、筋骨、呼吸和神意 都达到最佳状态后,因循渐进,尽量坚持延长站粧时间, 以达到最佳锻炼效果同时,要注意在身体已经很疲劳时, 不要强忍站粧,否则,会造成动作出偏,甚至会引起身 体的其他毛病。
(一)顺风旗(摧步桩)
顺风旗粧,为少摩拳最重要的桩法。少摩拳所独有 的摧粧步步法和劲力,必须从粧功中所得,而顺风旗桩, 则是摧粧步的必由之路。
动作要领:左式为例,以两脚平行站立,两脚之距 约一*肩宽。左脚向肖踏出一^步,右脚跟抬起,右脚尖着地, 两脚的前后重量分配约为前七后三。同时,两手抬起, 左手向前平伸,稍高于肩,手心向下,左肘尖与左脚尖裊
位置基本垂直。右手掌心向下按于腹前,右手位置在左 肘关节处。两大臂要向外侧拧,两小臂要向内裹,两手 臂形成大筋交缠、筋骨交加的争裹劲。

由于全身重心在左脚,自然使前脚掌向下踩,五指 抓地。脚跟向上蹬,造成后升前降之势。此时,全身的 劲力传导线路有两条•.一条是由右脚尖向上蹬,传导到 小腿、大腿、股骨,配合拔裆提胯的要领,上顶至腰脊、 胸椎、两肩,然后贯通于两膀及两手臂;另一条从两膀 前降至胸部、腹部,由大腿向下,配合膝部之髌骨下跪 的动作,使劲力落至前脚掌而有下踩之势。
(二)抱塔桩(坐步桩)抱塔粧,为少摩拳最基本的粧法之一。坐步为少摩 拳特色的步法,在技击应用中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步法。 坐步粧锻炼,可以加强腿的承重能力,使人获得在技击 中需要的强大攻击动力,进可攻,退可守。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立,与 肩同宽。两手心向内相抱,向上抬 至与肩同高。右脚向右后方退半步,
身体卷尾后坐,左脚尖抬起,脚跟 着地。大腿竖直、膝向下跪;卷尾、
含胸拔背、合胯,使身体重心与两 手中心线方向一致。
练习时,可以左右互换,两边 都要练习,使身体得到均衡锻炼。
)弓步粧弓步,就是弓箭步桩,为少摩 拳最基本的粧法之一。对于锻炼大筋交缠、筋骨交加的 筋骨法,使膝正、胯合、出手中规中矩至关重要。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左脚向前跨 出一步,左腿弓,右腿蹬。两手掌内扣,掌心向下置于 两肋旁。拔裆、含胸拔背、合胯,使身体重心与两手中 心线方向一致。
弓箭步要求含胸、拔背、挺腰;前脚下踩,后腿向 前蹬,耻骨向后下方拉、拔。整个身体势如推磨,又如 顶危墙的斜拄,稳健而不失前扑之意。这样的结果,使我们的身体从前面看是正的,从侧面看起来是一个斜面。 只有这样做,弓箭步才能发出最大的力量。如果我们要 推动一个重物,比如做推磨这样的运动时,如果身体没有适当的倾斜,从脚到头

练习时,可以左右互换,两边都要练习,使身体得 到均衡锻炼。有适当的倾斜,从脚到头的力量就不能节节贯通,就不 能完成力“起于脚跟,主宰于腰,而行于手指”的实践 过程。左弓箭步,要求左脚尖、左膝盖和两胯之间的中 心线在纵面垂直。站弓箭步粧法时,膝不可左右乱摆, 而宜居中,使脚、膝、胯三尖对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 身体外形与劲力相合。
(四)麒麟步桩麒麟步桩,为少摩拳最基本的粧法之一。是锻炼腰 胯开合运动的特殊功法,适用单势为“顺风锁龙”。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右脚以脚跟 为轴向右旋转90度,身体向下蹲,高低与马步相当。右 手前伸,虎口向上,与胸同高,左手在左肋部,手心向上。

卷尾、含胸拔背、合胯,使身体重心与两手中心线方向
一致。
练习时,可以左右互换,两边都要练习,使身体得 到均衡锻炼。
(五)三体势三体势粧,为少摩拳最基本的粧法之一。该桩本是 形意拳的基本粧法,但少摩拳将其纳入基本桩法,保持 了其基本形态,对筋骨的要求,则更细、更严密,在技 击应用中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步法。三体势粧锻炼,可以 加强腿的承重能力,使人获得在技击中需要的强大攻击. 动力,进可攻,退可守。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左脚向前进 一步,两腿微蹲,右脚尖向右摆30度左右。左手前伸,
第三章少摩拳桩法
掌心向外,虎口向上,右手心 向下虎口向内扣于腹前。合胯, 使身体重心与两手方向一致。 四肢要求大筋交缠、筋骨交加, 曲中求直的状态。脊骨略向前 倾,提骨顶劲、顶骨提劲。宜 四肢运劲、腹部运气。卷尾、 含胸拔背、合胯、拔裆,使身 体重心与两手中心线方向一致。
练习时,可以左右互换, 两边都要练习,使身体得到均 衡锻炼。
(六)豹掉身(扣步桩)扣步粧,为少摩拳最基本的粧法之一。扣步,也是 少摩拳特有的步法,在技击应用中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步 法。扣步粧,重在锻炼腰胯的开合,可以提高人的应变 能力,使人获得在技击中需要的强大攻击动力,进可攻, 退可守。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以左脚跟为 轴旋转90度,左脚尖和右脚掌心对齐,两脚距离为一脚 掌,两膝微弯。左手捧于胸前,右手扣掌于腹前。卷尾、 含胸拔背、合胯。
练习时,可以左右互换,两边都要练习,使身体得

到均衡锻炼。
(七)含机步桩含机步,也称为寒鸡步, 就是虚步,两脚一^虚一实。 根据不同的需要,虚步之足 可在身前、身侧或身后。含 机步的特点,在于步法进退、 变化自如,隐含机变。寒鸡步, 为少摩拳技击应用中退可守、 进可攻的步法。适用单势为 “黑虎偷心”“判官脱靴”“回 头望月”等。该粧重在锻炼
腰胯的开合,提高身体的综合协调能力,以及步法的应 变能力。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同时,左掌 按于左胯侧,右掌架于右耳侧。以左脚尖为轴向右旋转 90度,膝弯屈向下。卷尾、含胸拔背、合胯。
练习时,可以左右互换,两边都要练习,使身体 得到均衡锻炼。
(八)乌龙盘拄(马步桩)马步粧,为少摩拳最基本的桩法之一。马步粧锻炼, 可以加强腿的承重能力和平衡能力,使人获得在技击中 需要的强大攻击动力。其他拳术中,马步一般为平马步。 少摩拳与其他拳法不同,马步为半马步,要求膝有下跪 之势,尾骨要向上卷。这样练成的力量更浑厚,步法更 加灵活易变。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立,
与肩同宽。两掌上下相抱,左 手在上,手心向下,与胸同高,
右手在下,手心向上,与腹同 高。两腿下蹲,两大腿向外拧 撑。卷尾、含胸拔背、合胯,
使身体重心与两手中心线方向 一致。
练习时,可以左右互换,
两边都要练习,使身体得到均衡锻炼。

两边都要练习,使身体得到均衡锻炼。
(九)前蹬腿(正面独立桩)前蹬腿粧,为少摩拳最基本的粧法之一。前蹬腿粧, 既是一种粧法,又是一种锻炼腿上功力的特殊粧法。刘丕 显祖师,尝被武林称为“神腿刘丕显”,而前蹬腿法,是 祖师最喜爱的腿法。该桩功可以加强腿的承重能力,使人 获得在技击中需要的强大攻击动力。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左脚提起向前, 尽量抬高,脚尖向上,脚心向前。
两手心向下内扣于腰胯两侧。
右腿微屈,大腿竖直,膝向下跪。
卷尾、含胸拔背、合胯,使身 体重心与两手中心线方向一致。
如果是练动功,脚抬起后,
随着呼吸慢慢向前蹬腿,越慢 越好,用力要沉、稳、缓,不 可用将死之力。力求使劲力与 呼吸统一,腿瞪完,气也呼完,
不可憋气拿劲。
练习时,可以左右互换,两边都要练习,使身体得 到均衡锻炼。
拦门势(侧身独立桩)拦门势桩,为少摩拳最基本的桩法之一。拦门势为
少摩拳的特色步法,在技击应用中是一种强攻的步法。 拦门势粧锻炼,可以加强腿的承重能力,提高攻击的灵 敏性和机动性。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身体向右旋 转45度,抬起右脚瞪向左腿前,脚心向前、向外,右脚 高度约比左膝低即可。左手心向下扣于腹前,右手心向 外推掌于胸前。左腿微屈,大腿竖直,膝向下跪。卷尾、 含胸拔背、合胯。

练习时,可以左右互换,两边都要练习,使身体得 到均衡锻炼。
(十一)叉步桩(青龙倒出水)叉步粧,为少摩拳最基本的桩法之一。叉步,也叫 偷步,在技击应用中是一种以退进,以奇取胜的步法,
为少摩拳常用的步法。叉步粧锻炼,可以加强腿的承重 能力,提高腰胯的机动能力,使人获得在技击中需要的 强大的攻击动力,进可攻,退可守。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 立,与肩同宽。左脚向右后 交叉退一步,脚尖向着右脚 跟,与右脚形成直角。两手 捧起,左手在前右手在后,
两手心遥遥相对,右手略高 于肩,在右耳后,左手在胸 部正前方。卷尾、含胸拔背、
合胯,使身体重心与两手中 心线方向一致。
练习时,可以左右互换,两边都要练习,使身体得 到均衡锻炼。
(十二)平步桩平步粧,为少摩拳最基本的桩法之一。主要是为了 配合垂肩坠肘,撑开前胸后背的骨骼,从而锻炼两手臂 的整体劲力。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立,两膝微弯,两脚与肩同宽。 两手臂向两侧伸开,虎口撑开,掌心向外。身体要直立, 按照少摩拳浑元粧一步桩的要领要求。
练习时,可以将此粧当作动功练习,具体方法:身作为静功练习时,将两臂静止伸开于身体两侧,即做动 功时将手臂推开至最外侧时的位置,手心向下,静立不动, 此为粧法。旨在练习两手臂及身体的功力,可迅速提高臂力, 也称为大鹰爪功。体做好后,保持不动,两手臂放至两肩外侧,随着呼吸 慢慢向外推出,要注意开胸、开肩,脊骨向上顶,不可 弓腰驼背。一势做完后将两手收回,再进行下一次。

步法,就是人体运动中脚步运动的法则。具体地说, 就是脚步移形换位的方法。步法,是身、手、腿各种攻 守技法和防守技法得以实施的基础。张孔昭著《拳经拳 法备要•周身秘诀十二项》中明确指出:“足系一身之根, 根不稳则百体难强……进步宜轻,踹步易速,探步宜活。” 下面介绍几个少摩拳中有代表性的步法。
一、龙形鹤步
龙形鹤步,也叫作趟泥步,是以弓箭步为基本步型, 向前直行或转圈行步的方法,是少摩拳的一种特殊步法。 对于锻炼大筋交缠、筋骨交加的筋骨法,使膝正、胯合、
出手中规中矩至关重要。通过练习,可使腿脚、腰胯、肩头、 手肘的劲力贯通,身体更加协调。历代祖师对于龙形鹤 步都极为重视,唯因其在少摩拳的练习中,对于形成整劲、 活腰、活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形成摧桩步的重要步骤。 可以说,没有龙形鹤步,少摩拳对于步法的基本要求就 无从谈起。
笔者师从陶德安先生十余年,对该步法的重要性有 着深刻认曾作《龙形鹤步赞》曰••
屈腿蹬脚似龙行,拔裆卷尾如鹤灵;
腰间伸缩怀秋虫,一起一伏不露形。
龙形鹤步分为三步 第一梦,龙祈腰
具体要领:先做弓箭步,即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
左脚向前跨出一步,左腿弓,右腿蹬。手心向下,两手 掌内扣置于两肋旁,两手之间距离为一掌。拔裆、含胸 拔背、合胯,使身体重心与两手中心线方向一致。(图1) 左弓箭步完成后,右脚掌微微抬起、卷尾,右脚跟 抬起,随着卷尾的动作,慢慢将身体竖直,右脚收至与 左脚平齐位置,此时身体重心要坐在自己的胯上,两脚 并步,左实右虚。(图2)
卷尾上步时,先将身体向后仰,减少腿部的压力, 使卷尾和探步的动作较容易实现,右脚面要绷直,慢慢向 前探出一步。(图3)渐渐踏实,待前脚踏实后,身体再慢慢竖直,然后

完成弓箭步的步形。(图4)
再进行下一步,重复第一步 的动作,反复行功。初学者,身 体向后仰的做法相对容易,这是 龙形鹤步一个过渡过程。
第工梦,趂泥#(直越 八补步)
要求每行一步,身体前后、 上下不可有大的起伏,其中变化 全在腰胯间,运用卷尾和拔裆的 伸缩主宰身体。
具体要领:先做弓箭步,即两 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左脚向前 跨出一步,左腿弓,右腿蹬。手心 向下,两手掌内扣置于两肋旁,两 手之间距离为一掌。拔裆、含胸拔 背、合胯,使身体重心与两手中心 线方向一致。(图5)
左弓箭步完成后,右脚掌微 微抬起、卷尾,右脚跟抬起,随 着卷尾的动作,慢慢将身体竖直, 右脚收至与左脚平齐位置。此时 身体重心要坐在自己的胯上,左

具体要领.•在地上画一个圆圈,直径1.5米至2米。
在画好的圈上站立,左脚紧贴线外,右脚紧贴线内。左 脚向前跨出一步,后脚蹬直,成左弓箭步。(图9)然 后按照直行的方法行步,成“并步——探步——弓箭步”。
(图10〜图12 )与走直趟不同的是,两脚内侧必须紧贴 圆圈的线路,每一步都要沿着圆圈行功。
我师陶德安先生传有口诀:一坐,二视,三摇,四摆。 一坐,是指行步时要有中定劲,坐步时身体重心要坐在自 己的胯上;二视,是指上步定身后,两眼余光观察好前行 路线,同时体察自身的状态,使身体上下相合;三摇,是 指摇肩,合肩;四摆,是指摆胯,合胯,调节前行方向, 使腰胯与行步方向一致。每一步的方向,都是在坐步时通 过摆胯的身法完成。

抱塔粧,为少摩拳最基本的桩法之一。抱塔粧步的 步法为坐步,坐步为少摩拳特色的步法,在技击应用中 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步法。坐步桩锻炼,可以加强腿的承 重能力,使人获得在技击中需要的强大攻击动力,进可攻, 退可守。
具体要领.•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两手心向内 相抱向上抬至与胸同高,两手之间距离为一掌。左脚向 左后方退半步,右脚虚置,身体卷尾后坐于左胯上,右 脚尖抬起,脚跟着地。左脚踏实后,大腿竖直、膝向下跪, 两手心相向捧于胸前。卷尾、含胸拔背、合胯,使身体 重心与两手中心线方向一致。(图13 )此为一*步,完成 后将右脚收回与左脚并齐,(图14)不落地即向右后退
半步,身体卷尾后坐于右胯上,左脚尖抬起,脚跟着地。 右脚踏实后,大腿竖直、膝向下跪,右手心向外翻。卷尾、 含胸拔背、合胯,使身体重心与两手中心线方向一致。(图 15)如此一左一右,反复练习即可。

脚踏实后,大腿竖直、膝向下跪,右手心向外翻。卷尾、 含胸拔背、合胯,使身体重心与两手中心线方向一致。(图 15)如此一左一右,反复练习即可。
三、顺风旗步
顺风旗粧,为少摩拳最重要的桩法。少摩拳所独有 的摧粧步步法和劲力,必须经过粧功和行功中得到,而 顺风旗步法,则是摧粧步的行功之法。
具体要领:两脚平行站立,两脚之距约一肩宽。左 脚向身体正前方踏出一步,卷尾,身体重心向前移动, 大腿竖起,膝有下跪之势,小腿微弯,左脚全脚掌落地,
右脚跟抬起,右脚尖着地,两脚的前后重量分配约为前 七后二。同时,两手抬起,左手向則平伸,稍局于肩, 手心向下,左肘尖与左脚尖位置基本垂直。右手掌心向 下置于腹前,前后距离约为一肘,右手位置在左手臂肘 关节处。两手大臂要向外侧拧,两手小臂要向内裹。目 视前方,下颌微收,含胸拔背,合胯,拔裆,气息下行。
(图16) —步完成后,将身体重心移向左脚,右脚收 回与左脚齐平时,(图17 )以左脚为桩步,右脚为行步, 随着卷尾向右前方慢慢跨出一步,(图18)左脚跟抬起, 脚尖着地。同时,两手抬起,右手向前平伸,手心向下, 略高于肩右肘尖与右脚尖位置基本垂直。左手掌心向下 置于腹前,前后距离略为一肘,左手位置在右肘关节处。

两手大臂要向外侧拧,两手小臂要向内裹。目视前方, 下颌微收,含胸拔背,合胯,拔裆,气息下行。(图 19)如此一左一右,反复练习即可。
四、之字步
之字步,为少摩拳的综合g法练习,是沿着“之字” 形路线练习步法的方法。 ^
具体要领:以左势顺风旗势站定,(图20)右手向 后抬起,两手心向上放在两肩外侧,转身右脚向右后方• 跨出一'步,(图21 )左脚向右則方跨一*步,手随身动,(图 22 )右脚再上步,成为右顺风旗势,(图23 )再向左方 转身调步,转身左脚向左后方跨出一步,右脚向左前方
第四章少摩拳基本步法
跨一步,做左脚再上步,成为左顺风旗势。之字形路线, 可以向前,也可以后退,一般四步一个组合。
如此一左一右,反复练习即可。

三角步
三角步,为少摩拳的特殊步法 练习。即沿着三角形路线练习具体 拳势机变的综合步法。对应拳势: 旱地拔葱势,拦劈势。以“旱地拔 葱势”为例,具体要领:以左势顺 风旗势站定,(图24 )转身右脚向 右方跨出一步,成回身调步,(图 25 )左脚进一步,向左前方分胯摆脚, 脚心向外,(图26)右脚向右前方 进一大步,左手抬起,右手下压, 成为旱地拔葱势。(图27 )左右姿

六、偏闪步势一样,唯方向相反。金石生大师云:“技击家不分左右!” 故应一左一右,反复练习。
偏闪步,为少摩拳的常用步法。少林拳中有外管步, 其他拳种也有叫作外交步。偏闪步,就是从对方身体外 侧上步的步法。适应拳势:扑凤掌、开手打、力劈华山、 泰山压顶,等等。
具体要领:以左顺风旗势站定,(图28)身体重 心以右脚为支点,左脚向左前方探出半步,同时身体迅 速向左前方移动,然后偏闪上步,做扑风掌势。(图 29、图 30)
七、调步
调步,为少摩拳的常用步法。
调步,及时掉头回身之意,也可称 为掉步,是调整身体姿态或者诱敌 深入、败中取胜之法。
具体要领:以左顺风旗势站定,
(图31 )身体重心以左脚为支点,
回身,右胯向右后方分胯,右脚向 右后方退一步,(图32)回身、合胯、
跟步,成为左顺风旗势。(图33)
左、右姿势一样,唯方向相反,
左右反复练习即可。

进步、遐步
进步,也称为上步。退步,顾名思义,向后退步。
关重要。少摩拳要求:进步进前步,(图34)退步退后 步。(图35)进步进前步,则后腿可做动力及支撑点; 退步退后步,则可以保证前面临敌阵势不乱。所以,无 论是自己练习还是擂台对阵,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否 贝,进退失措,必为敌所乘。

顺步、拗步
顺步,就是手臂与腿在身体同一方向,(图36)右 腿和右手同时进或者退。拗步,是手臂与腿交叉在同一
方向行进或者后退。(图37 )
十、插步
插步,也叫作偷步,是将 腿脚交叉在身后,然后实施进 攻动作的步法。因其动作隐蔽, 也称为偷步,典型拳势为青龙 倒出水。
具体要领:顺风旗势站定, (图38)左脚向后插步,同时 身体向右转45度,两手展开, 手心相对,与肩同高,向肩两 侧平伸。左脚在后,右脚在前,

脚心向外成插步。(图39)站定后,身体向左旋转、合胯, 右腿收回并向后发力踩实。同时右手向前击掌,左手翻 掌置于肋下,目视前方。左侧练习动作相同, 方向相反而已。如此一左一右,反复练习即可。
浏览1,84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