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武者首先应达到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甘的。可是有很多 习武者虽花费了漫长的时间,流出了大量的汗水,却收获甚微, 仍难以与身材高大、身体强壮者或惯于殴斗者相抗衡。其原因就 是在训练中他们走了一条极其曲折然而并不通向目标的蹉鹿之 路。
当然,有时殊途而同归。两点间的路径有很多条,不过只有 直线是最短的。有时其它各条弧形、曲折的路径最后虽也可到达 目标,但势必花费众多的精力及极长的时间’而人的一生是有限 的,届时可能我们已经垂垂老矣却仍未体悟到技击的真谛,如此 岂不可盖?
能以最少的精力,最短的时间,最大幅度地提高打斗水平则 需要有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攀登一条近乎直接通往顶峰的路 径。
我们在武道的训练中,应先对各种基本技术熟练掌握,确实 理解技术的含义,知道它具体是用来做什么的,其次,应在没有 竞争及压力的情况下来认真体会动作的内涵,反复的正确的做, 使之达到舒适得力、得心应手的地步。再者,进一步提高技术协 调性的同时,掌握击点的控制。然后,在平缓的格斗中应用各种 技术,此时主要是掌握技术的运用,使之舒适协调,而不必考虑 速度、力量等。最后,应注重于速度、力量、准确性及击点的控 制,直至适应于激烈的格斗。总之,我们的训练应接近实战,而 不是让实战去模仿训练。在训练中我们注重传统,更注重创新。 应发挥出自己全部的才智和能力,一切为实战。
在训练中我们应端正自身的观点。不可轻信那些不可思议的 助法,也不可被一些人的语言及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应克服迷 信、盲从和崇拜的心理。不少习武者,特别是一些民间拳师不承 认自己有错误,总认为自己的门派、自己的想法和技法是最正 确、最完美的c从来不能容忍别人提出的异议,并固执地认为在 任何方面外国的拳术不如中国,旁门的拳法不及本门。其实这基 最大的错误,希望大家引以为戒。掌握一门技艺并不是越多、越 复杂就越好。要知道高奥的技巧存在于那些司空见惯的技法中, 训练就是使平凡的招式产生出不平凡的效果。
武术的技击性是其本质特点,而格斗能力的提高就是神经机 能的改善、运动素质的增长和行动技术的熟练。因此,科学的训 练包括技术、精神、素质、潜能开发等方面的训练。有关武术散 打的一些具体训练方法已在前面单元的课程中详细讲述,在此不 再赘述。
将实战视为艰苦和危险的事情,并作为最后才能进行的高级 训练是不对的。我们在进行了短期的基础训练,有了一定的技术 基础后,就应将实战视为家常便饭。开始时应进行有条件的平缓 格斗,尽量避免重击,一段时间之后,就能和同伴一起做些缓慢的、容易的、无规律的格挡和进攻动作。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 之后,就可逐渐适应激烈的打斗了。在实战中关键是要保持强烈 的意念和舒畅的心境。
现在来谈一谈众多习武者在实战训练及真实格斗中经常:遇到 的一个问题——恐惧。被武术界誉为格斗专家的赵道新先生曾客 观地指出:“恐惧有多种,不要以为恐惧只是懦夫和窃贼的行为 而与勇士和豪侠无缘,恐惧也是健康的动物或人类而临各种危险 的自我保护本能。”连叱咤就林的赵先生对恐惧的看法都如此客 观,故此,各位没有必要在实战时因产生了恐惧心理而自责自 馁,更不必认为自己与勇士无缘。其实,并不是痛苦或死亡可 怕,而是害怕痛苦或死亡。没有任何生物——人或野兽没有恐 惧。而人类能够合理利用它,野兽可凭感觉辨别它。恐惧有多种 形式,死亡是最后的恐惧。痛苦、伤害、失去和尴尬是其它的方 面。如果你失败了,就将面临大量的痛苦。一旦你看起来有点恐 惧,将永远不会有人拍打你的肩膀祝你成功。我相信勇气和成功 是同时存在的。
当你在格斗时,对手绝对不会因为你的恐惧而产生怜悯心 理,你的恐惧只会遭致对手更猛烈、更凶残的进攻。要知道,格 斗不同于其它,其本身是残酷无情的,而你要在格斗中击败比你 高大、强壮的对手,其事实本身亦是残酷的。因此,我们应在不 断的训练中逐渐培养对压力和恐惧的反应的控制,而不能让恐惧 控制了你。拳术是一门艺术,同其它任何艺术一样,是一种理智 的自我认识,一拳一脚打倒的不仅是你面前的对手,还打掉你的 恐惧感,打掉你的自私心理,打掉你的一切心理障碍。惟有明白 了这个道路,你才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格斗时,你的注意力可集中在求生存上,就不会感到恐惧与 痛苦。格斗以后,你就会发现肿伤、擦伤,但那不是件大事情。 真正的大事情是懊悔。恐惧没有过去时,但懊悔就有过去时。对 付懊梅比对付恐惧更难,因为懊梅可以跟随人的一生。
为了应付各种格斗,应在平常做好精神、体力等方面的准 备,然后就随它去吧,忘掉它,在残酷的格斗中身体自然会做出 最佳的本能反应。我希望诸位能在武道的修炼中获得控制的能 力,控制好你的技能,控制好你的生命,让它成为你的一种生活 方式。
要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功夫高手并不是像你在训练前所想像 的那样。艰苦的训练会使你乏味,在实战中你所学的知识可能变 得毫无踪影,在强劲的对手攻击下,你将饱尝挨打的苦果,如果 稍微松懈训练,你的格斗水平会产生大幅度的下降等等。故此, 你在武道的修炼前必须具备良好的生理与心理承受能力,克服这 些困难只能靠不畏艰险的意志和科学的训练方法。
第三节拳禅之道
当今社会,自然科学的日新月异,促进物质文明的高速发 展,使人类道受到一股物欲洪流的冲击,而人就在高度科学发明 的物质享受中迷失了方向,而所遭遇到精神与心灵上的压力与痛 苦,并没有因为自然科学的发达而得到平安。同时亦使人丧失斗 志而惰性增长。这些对于专心研拳、探求拳道真谛者是莫大的障 碍。
做为一名武人、一名潜心探求拳道真谛者应将全身心投入到 武道的修炼过程中,耐得凄凉,甘于寂寞,并运用参禅打坐的方 式来培养浑圆阔大顶头立地之气慨,并增强自身之定力及意志 力。每日不做无用、无益、无谓之事,除去这些恶习,将时间用 于拳道、学问及事业上的精进。对常人而言,这种生活方式也许 过于严峻,怛对~个追求拳道真谛、探求人生真理、处于生死境 界,而且认真探究生存这道的研拳者而言,却是理所当然之事。
日本剑术家山冈铁舟与对方比剑时,常被对方的气势所压 倒,后随洪川禅师习禅,这期间他天明习剑,入夜修禅,终于达 到天地无一物的境界。后与别人比剑时常一击制胜。我国的拳学 家王罗斋先生亦非常讲究精神、禅定的修炼,在其所刨的大成拳 中有充分的体现。而其日本弟子、被日本武术界誉为“拳圣”的 泽井健一在所创的太气拳中亦有同于大成拳站桩的“立禅”修 炼。日本剑圣宫本武藏便是凭手中之剑来穷究物性,达至万里一 空之禅悟境界来探索人生宇宙真理的。
拳术的锻炼可改变人的气质。一个身怵不健康的人不会有良 好的心理状态,更谈不上伟大的抱负。既便在事业上有雄心壮 志,勉强为之也是力不从心,事倍功半。倘若遇到意外的打击, 如:精神上的打击、事业上的挫折、外力的侵袭等,就会丧失信 心,一筹莫展。由于其心胸、气质如此,费终生之年,亦难成大 事,难成大器。
我们在人生的历程中,常不免发生苦恼,而许多苦恼,大都 由思想纷忧,痴迷不觉而来,譬如迷于财物,往往有因盗窃而犯 法之苦,迷于爱情,往往有因失恋而自杀之苦。事已过去,还攀 缘计较,自找麻烦,事尚未来,却先比量分别,不肯放松.这一 切主要是由于缺乏定力的缘故。在惊涛骇浪中,如如不动,不被 苦恼所迫,我们在探讨拳学、研究学问、完成事业、处理问题、 应付变患,亦都非定力不可。由此可见,习拳及自身定力的增强 对人生有着很大的影响。
要最大限度的提升自身的功夫,从武术的境界上升到武道的 境界,应从各方而来完善自己,从心法上进行修炼。
我们在武道的修炼中,应明白禅学中的下述道理,以更有利 于自身的修行c
先要风平浪静,水波方才不兴,水波不起,就明澄如镜,能 够映照山光树影,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这样才能从迷失找回自己。
青山本不老,为雪白头;
绿水原无忧,因风皱面。
人本来就是自由自在,无忧无愁的,哪来的烦恼呢?啊!为 的是'雪',为的是'风'呀!
浏览47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