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精神修炼
散打中的精神修炼是很重要的。我们在修炼拳道时,要排除 一切杂念,进入空明、忘我的纯静境界,精神上要无牵无挂,心 灵上要绝对的极大的自由,如此才能进入拳道底蕴。美国著名心 理学家马尔兹在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后得出结论;人必 须首先放松,内心平和宁静,然后才能最大弛开发人的潜能,最 住地完成某项工作。正如日本的一位空手道家所言:“一个空手 道选手平时应该放松,体力上保持松弛自如的状态,精神上悠闲 自在。而在他的生命和他所热爱的人的生命遭遇危险的时候,他 有能力发挥出狂暴的台风和滔天的海啸般的巨大威力,扫荡一切障碍。”这种内力的爆发,实是通过拳学训练所获得的精神与肉 体的高度协调统一,最后达到无形无意、一触即发的高级拳学境 界。此唯有通过拳学上及精神上的不断修炼获致。
我们在散打的修炼中,应不断培养自己浑圆阔大顶天立地之 精神气慨。著名武术家王萝斋先生在其《大成拳论》中提到: “精神不足,永无可歌可泣之壮烈事迹。且不必曰杀身成仁,舍 身取义,吾恐其人见人溺水或自缢,亦将畏缩而不前也,况路见 不平拔刀相助哉!不但如此,凡身之弱者,多气量小而情绪恶, 是容物怡情,亦非身体健康不可也。”实战中必须精神舒展,神 态逼人,不可有丝毫胆怯心理,如此才可使自己超技术发挥水 平,这在散打比赛中经常体现出来。由此可见,精神的修炼是非 常必要的。
为了使自己获得很好的精神气势,在生死搏斗的瞬间达到忘 我的境地,可通过禅学上的静坐获致。须知拳禅合一,棒学上的 静坐可增强自身的定力、意志力。并能由定而生慧,这对拳学上 精神气势的培养及各方面均有很大的益处,故亦叫“武禅”。另 外,还可通过大成拳的桩功训练、野外训练、耐寒训练等来增强 自身的精神气势。
第三节技击原理总论
前面的课程中已讲述了拳法、腿法的技击原理,至于技击原 理的重要性,前面已提到,在此不再赘述。本节主要从整个散打 技术的角度,对技击原理进行全方位的阐述。
散打基本格斗势是实施各种技术的前提基础,单一进攻均是 从格斗势发起的,有时格斗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进攻与防守的成 功与否。站格斗势时要注意保持自身前后和左右的平衡,并要注 意对裆部的保护。双手应放在便于进攻及防守的位置,每次 后均要立即恢复格斗势,以防对手防守反击。
步法的移动要形成自己的节奏,并尽量破坏对手的步法节 奏。进行步法移动时绝对不能将对手的位置视为固定不变.应掌 握双方“流动”的概念。并注意运用步法移动来出拳攻击时的惯 性问题。在攻击对手时,要掌握好距离感,运用步法充分接近对 手,动作完成后,有时亦要用步法迅速撤离。步法灵活、轻快, 能产生手、脚攻击距离变长的效果。
在运用步法的移动来攻击对手时,可进行变角度的攻击。人 的本能反应是在遭受攻击时直线后退,而我们要培养的就是运用 巧妙的步法向两侧闪躲以避开对手的攻击。同时,我们可以逋过 步法将对手弄糊涂,然后从他所意想不到的角度向他发起猛攻。 此亦是步法的作用所在。
我们在出拳或踢腿时,一定要充分运用臀部,掌握好旋转的 要领,即臀部和躯干部呈螺旋形旋转,才能产生出自身所能达到 的强大为度。除了通过旋转来产生力度外,速度的快慢对力度的 大小亦是举足轻重的。根据物理中的动能原理,如果你双倍于物 体的重量,那你就能获得双倍的动能,而如果你双倍于速度,那 你就能获得四倍的动能。故此在攻击时,动作速度是相当重要 的。在拳脚出击时,除要很快的出击速度外,收回时的速度亦要 很快,如此才能产生尽可能大的力度。同时,在攻击对手时,自 己的双腿一定要站稳固,以化解击打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的震 虬
在运用腿法攻击对手时,要注意上体和踢击腿协调一致的问 题。如此才能保持良好的平衡。同时还要注意臀部和踢击腿、W 部与支撑腿的协调一致。如此才能最佳地发挥踢击威力。
在防守反击中,其关键所在是用最小的动作来阻止对手的进 攻。在防守对手的进攻时,不必去考虑用哪只手格挡,最好是运 用同侧格挡原理,即对付向你身体左侧的攻击用左手或左腿格 挡,对付向你身体右侧的攻击用右手或右腿梧挡。在反击时,要 单一进攻和组合进攻配合起来使用,直至击垮对手。
通过拳学的修炼,应使自身如同一个球体,在实战中,这个 球体在高度旋转,对手从各个角度发出的攻苗力均将被离心力反 弹开,而不能伤害到自己。
我们在攻击对手时,要注意自已的打击角度,这点是很重要 的。但均被大多数习武者所忽视。当打击的角度与人体呈锐角 时,因其力量没有朝向中心,故摧毁力歹是很大。唯有与人体成 直角的打击,才可具有渗透力,不仅打在表面,还将伤及内脏。
我们在出拳攻击时,除要运用腰部、臀部的力量外,应在击 中前的瞬间,螺旋发力,如此才能渗透其内部。
喜线的打击,当对手过于稳固时,将会产生反弹。
螺旋的打击,不管对手怎样稳固,照样能渗透至其内脏。
有关打斗方面的技击原理,现就介绍到这里,望大家能深入 理解及体会。在训练及实战中去不断发展、完善这些理论,而不 可盲从。须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i标准。只晓得盲从和模 仿,永远找不到武术技击的真谛!
第十三单元 武姓阙秘
第一节武道实质剖析
当今之世界武坛,各国搏击功夫均朝着科学化、系统化方面 飞速发展。我国崇文尚武之风由来已久,潜心发志追求拳学真谛 者亦不乏其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武术的发展,有望早日 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另一方面,由于民间传统武术沿袭师承源流,口传身授,形 成各个不同的流派,门派间相争激烈、面步自封,使得传统武术 发展缓慢,甚至不少本质拳法失传。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 我国套路武术发展甚快,而技击武术发展甚微,真正探求到技击 真谛者更是凤毛鳞角。致使潜心研拳者无门径可人、无规律可 循,傍徨于迷茫之中而惶惶不可终日,以花费时日面难逃外在形 式之枷锁。发奋研拳多年亦难探到拳道底蕴,明其真义、实质所 在,而终为门外汉之列。良可惜、可悲也!另有众多习武者,为 增进身体某一部分的局部发展,讲求蛮力,操以各种违背生理之 激烈运动,将劈砖断石视为拳学之门径,东一拳、西一脚,抡胳 膊踢腿当作武术的真谛。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整体力量的分裂,局 部运动者,绝无成功可言’而局部运动过激.不但损伤健康.甚 至戕害身体,造成终生遗憾。
道的修盛应使我国国民外有健全之体;内具高尚之徽;穷 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诚如著名拳学改革家王琴斋先生在 其《大成拳论》中所言:“拳道之大,实为民族精神之需要,学 术之国本,人生哲学之基础,社会教育之命脉。其使命要在修正 人心,抒发感婿,改造生理,发挥良能,使学者神明体健,利国 利群。”武学取道家自然之理,即取法于天地变化之理,兼养神 炼气,行气导域,性命双修;取医道养生保健之法,即顺应四 时,调和气血,通导脏脂、经络,调节饮食、起居、精神、情 志,配合行气、导引、按摩药补,使阴阳消长互补、转化,升 华;取兵法战略战术,极尽变化之能事。故此,武学乃是一门综 合性的科学。武学一道,广大精微,若要领悟其真谛,必须具备 多方面知识。
武术技击在一般人的眼中,甚至在一些习武者的脑海中,形 成了 “以招破招”的概念。当训练者照此理论训练及实战时,将 会感觉到,凭自身蛮力,本能的反应胡乱格挡、攻击时尚有取胜 的可能,面有窟识地运用所学招式时,却根本招架不住对手的猛 烈攻击,最终只能饱受痛击面一败涂地。其实,武术中各种技术 是使自身的内在劲力、本能特质得以更有效发挥,同时方便实施 的一种手段。切不可拘泥于此。本书中所介绍的各种技法及组合 按术的训练,均是为方便诸位习练之入门途径。如同大家应能沿 我手指的方向看清月亮的实相,而非注视我的手指一般。诚如王 ; 选杰老师时常提到的’过河弃筏’之说。
浏览59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