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诀

空胸提庭气欲沉,紧背垂肩臂前伸。

目视中百顾六路,意静两手一团神。

手随腰扭穿换掌,上步合膝倒步掰。

吸足再吐膀先攻,混元一气柔刚劲。

练习八卦掌基础十五式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 掐、压、分、托,可含在一起走圈,逆顺走 圈必须相等。推、对、扫、滚、抓、扬、弹、切、探 每式可以单独走圈,也可合在一起走圈,但逆顺圈数 必须相等。练习时掐、压、分、托按顺序练习,其他 各式可随意穿插练习,也可选择其中数式练习。

二、 扭腰时摩动腰带很重要,是本八卦掌练功的 重要步骤,也是一个特点,因带脉联系着纵行于躯干 的各条经脉,促进积气生精,增强肾气。

三、 走圈要自然呼吸,气沉丹田,掌心有吐有纳, 指上有扭,有顶,有坚,有松等等。人体各部位要协 调一致,并一切在放松、自然、虚空、意念中实现身 形走圆,身形走圆则气贯全身,增强命门之火。

四、 练功时要肩与脖合,肘与肚合,手与脚合, 眼与手合,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与外 合,天黄合一,地黄合一。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 协调性。

五、练习十五式,可分快速式、中速式、慢速式, 步法可走上、中、下三盘,也可掺在一起走圈。

对青少年来说,以意导气,以气化力,柔为了刚, 绵为了强,静为了动,松为了紧,以挖掘人体潜力为 目的,因而练习此功宜快速、宜下盘、宜发劲., 对中年人来说,刚柔相济,强中有绵,动中有静. 紧中有松,应以中盘为主,中速为宜,可发劲,可 蓄劲,可强则强,可养则养。

老年人练功,以养为目的,应以中上盘为主,中 慢速为宜,宜以意导气,以气化精,以精调神,炼神 还虚,舒缓气息,气定神闲,以达祛病延年,身健体 壮之功效。

基础十五式动作说明

第一式起势

在圈上任何一个位置,面向中宫(圆心),两脚 距离与肩同宽,自然站立,头正颈直,舌顶上腭,抿 唇闭口,排除杂念,脚心空起,肩穴(极泉)打开,两 掌成八卦龙爪掌形(无名指与小指并拢,中指顶出,大 拇指与食指张开)。两臂向前徐徐抬起,目顾两掌,足 三阳经与督脉意会于命门及两侧,提肛、吸气、收腹, 下丹田之气向命门会合,至大椎与手三阳相合,直到 十指。下颔意扣天突穴,阳脉脉气经风府,过玉枕,上 达百会,会合黄金庭,而气不外散。此时两掌已升至 与肩同高,沉肩坠肘,百会之意气,经印堂,鹊桥,交 会手三阴及阴脉同任脉脉气于天突穴,连同黄庭经之 意气下行会于胸中(中丹田)。膻中聚气,达劳宫下压, 脊背圆起,两臂下沉,呼气实腹,敛臀、屈膝下蹲,气 沉下丹田,身如立碑,脚心空起,两脚落地生根,目 平视圆心方向,两掌放回身体两侧,掌心朝后,含胸、 圆臂。

第二式掐

身体右转,右脚合膝上步,同时两掌从身体两侧 举起成一字型,掌心朝前。然后身体右拧,重心右移, 右腿屈膝成实步,同时两掌掌心相对,十指成掐,目视 圆心方向,然后左脚经右脚内踩侧在圈上上步走圈,每 圈八步,走一圈。走圈时,左手指向圆心方向,意领右 手徐徐向左手靠拢,自然呼吸,气沉下丹田,目顾左 掌,平视圆心方向。注意:步弯脚直如推磨,沉胯交膝 贴地行,身体尽量不要起伏。

第三式压

到起势处,此时两掌己掐成稍低于肩高,两手己 指向圆心。十指变成八卦龙爪掌掌形,掌心朝下,沉 肩、坠肘、圆背,两掌徐徐压下,继续逆时针走圈,走 一圈,目顾两掌,平视圆心方向,自然呼吸,头领气 沉。

第四式分

走到起势处,此时两掌己压至胯前,两臂内旋成 掌心背对,意在劳宫,圆臂、扣掌向两侧徐徐分开,左 掌指向圆心方向,自然呼吸,腰腹充气,头领气沉,目 顾左掌,平视中宫方向,继续走圈,走一圈。

第五式托

走到起势处,此时两掌己成一字型,目视右掌, 以腰劲使右臂划一圆弧,掌心朝上托起,小指侧翻起, 如托重物,掌型成龙爪掌。随后目视左掌,以腰劲带 动左臂划一圆弧,掌心朝上托起,小指侧翻起,如托 重物,成龙爪掌。目平视左掌掌心,左掌指对圆心方 向,自然呼吸,头领气沉,两掌有一股螺旋托起劲。在 上肢动作的同时,脚步继续不停走一圈,身形走圆。

走到起势处,左脚正扣,沉胯屈膝,两脚距离为 一脚,右脚合膝成丁字步,然后左扭腰,再右转体,同 时两掌放回两侧。提右脚在圈上掰膝摆步,两掌再向 两侧平起成掐,目顾右掌,平视圆心方向,顺时针走 圈,共走四圈,每圈八步,完成反势掐、压、分托式走到起势处时,右脚正扣,沉胯屈膝,两脚 距离为一脚,左脚合膝成丁字步,然后右扭腰再左转 体,在圆上掰膝上左脚,同时两掌经腰部提到胸部,掌 心朝上,收腹拔背。接着右脚经左脚跟内侧上步,随 即双掌翻转,掌心朝圆心,十指相对,沉肩、实腹、圆 背、扣掌推出,手不要推直,手臂与胸成圆圈,掌上第六式推(怀中抱月)有向圆心推撞之劲,目顾两掌指平视圆心方向逆时针 走圈(如加强推式劲力至冷、脆,则扣齿、紧背)。自 然呼吸,头领气沉。走到起势处,扣左脚,右脚合膝 成丁字步,然后扭腰转体,掰膝摆步上左脚,同时步 转手随,顺时针反势走圈。重复走此式。

沉、步动,上左脚走圈,自然呼吸,头领气沉,目平 视圆心方向。走到起势处,扣左脚成丁字步,扭腰转 体,腰提、胯沉、步动、手随,顺时针走圈,反势重 复此式

推式走到起势处时,右脚正扣成丁字步,然后右 扭腰,再左转体,同时两手放下,左脚掰膝摆步,松 肩、松肘、松手、收腹、拔背。右脚经左脚内踩侧上 步,十指在胯前相对,圆肘、紧背、沉肩、实腹、扣 齿、扣掌下按,目视圆心方向。此时右步己实(如柔 化对式,则改紧背为圆背,不必扣齿,)。接着腰提、胯第七式对(黑熊出山)

第八式扫(虎尾横扫)

到起势处,正扣右脚成丁字步,同时两掌从腰到 胸托起,随即向右扭腰,右掌向圆心方向展身插指而出,左掌在胸前旋推,掌心朝前,目视右掌。接着向 左转体,腰提左腿,转胯、掰膝,左脚摆步,以转身 力量驱动两掌横扫180°度,沉肩、沉胯、实腹、实 步,力达劳宫,左肘尖对向圆心方向,目平视圆心方 向。随即腰提、胯沉、步动,上右脚走圈。走至起势 处,正扣左脚成丁字步,反势重复此式,顺时针走圈。

第九式滚(梅花团绣)

到起势处,扣右脚成丁字步,然后右扭腰,右掌 向右圆臂划平弧,左掌回划,贴右腰仰掌,目视右掌。 再左转体,左脚掰膝摆步,在圈上落步,再在圈上上 右脚;同时右手划弧,经前额过头顶,过颈,经右腋 下,掌背到命门处,推撞而出,右掌与命门距离约10 厘米;左掌摩回左腰过左腋下,过肩,经颈后,过头顶至右肩前扭、扫、推、撞而出,掌心朝前,肘尖对 向圆心,目随意转,目顾左肘平视圆心方向。滚转时 提肛拔背,出掌时,圆背、沉肩、实腹、敛臀,以气 驱动全身,力达劳宫穴。脚步与上肢动作的配合要协 调一致,身形走圆,目平视圆心方向,逆时针走圈。到 起势处,扣左脚成丁字步,反势重复此式,掌型为龙 爪掌,顺时针走圈。

第十式抓(饿狮撕食)

走到起势处,扣右脚成丁字步,两掌为龙爪掌, 左掌贴右腰,右掌划弧至左肩前仰掌,含裹劲,目顾 右掌,再视身前方向,这一动作称叶底藏花。随即扭 腰向右,右掌向右扣掌后,圆臂横推划弧,目视右掌; 左掌摩拉到左腰,气充腰带,谓横门。随即回腰,右 掌经右下方划弧至左肩前仰掌,左掌穿出右肘下,目 顾右掌。接着左转体,左脚在圈上上步,脚尖外摆成 实步,同时左掌托吐向圆心方向,高过肩,掌心朝上; 右掌顺势托吐到左肘,指掌贴左肘边仰掌,拔背,头正 颈直,目视左掌,谓翻臂。随即右脚经左脚跟内侧在 圈上交膝摆步上右脚,同时翻臂带动掌心翻转,紧背、 沉肩、坠肘、扣齿、实腹、敛臀,两掌抓、牵、撕、扯, 握成拳,左拳低于肩,右拳在左肘边,一前一后。然后左脚经右脚内踩侧在圈上摆步上左脚,拳变掌,向 圆心方向托吐而出,然后交膝上右脚,两掌抓、牵、 扯成拳,目顾左掌或拳平视圆心方向,重复此式。走 到起势处时,正扣左脚成丁字步,反势重复此式,顺 时针走圈,走到起势处,正扣右脚成丁字步,左掌贴右腰, 右掌至左肩前仰掌,成叶底藏花,目顾右掌,扭腰向 右圆臂横门(在拧腰的同时,将同侧掌横向扣掌划弧, 方向指对圆心或圆外心,另一掌从异侧腰部摩拉回同 侧腰部,谓横门)。然后回腰,同时右掌向右下转向前 划弧,小指翻转竖立胸前,左掌穿出右肘下,目顾左 掌。然后在圈上掰膝摆步上左脚,向左转体,随即右 脚经左脚跟内侧上步,同时左掌向圆心方向横削牵 疆,掌心朝下,右掌顺子午线上举,目视左掌顾圆心 方向。左手像牵马缰,右手像扬马鞭,圆臂一松一紧, 一开一合,摇肩、晃膀,意达劳宫,身形走圆,自然 呼吸,逆时针走圈。到起势处,扣左脚成丁字步,反 势重复此式,顺时针走圈。第十一式扬(走马扬鞭)

 

第十二式弹(猴子使爪)
到起势处,正扣右脚,左脚合膝成丁字步,随即 向右扭腰,同时两掌自然向两侧回收,目顾右掌再视 前方。然后向左回腰,同时两掌掌心对着下丹田,左 掌在外。接着左转体,左腿在圈上掰膝摆步上左脚,同 时两掌松缩升至胸前,目平视圆心方向,收腹拔背,右 脚经左脚内踝侧交膝在圈上摆步,上步成实步,同时 紧背、实腹,起根催梢,将十指弹出,势如鞭。如此 上左脚时两掌自然回收至下丹田,随即升起至胸前, 收腹、拔背,上右脚时实步,紧背、实腹、起根催梢 将十指弹出,力达指梢,目顾十指,平视圆心方向。如 此反复,到起势处时,正扣左脚成丁字步,左扦腰右 转体掰膝摆步上右脚,右掌在前,反势重复此式,顺 时针走圈。

第十三式切(燕子竖尾)

到起势处时,正扣右脚成丁步,同时左掌落至右 腰处,右掌落至左肩前。目顾右掌再视前方,然后左 掌摩回左腰,右掌向右、向圆心方向圆臂、推转而出 横门,目视右掌,气充腰带。然后向左回腰,同时右 掌以抱翻之劲回至左肩前,目视身前再顾左掌;左掌 摩擦穿出右肘下。随即左转体、掰膝、摆步、反扣左 脚,同时左掌经裆前撩起,右掌跟进贴左肘边撩起,收 腹、拔背,左掌指对圆心,目顾左掌,平视圆心方向。 接着摆步上右脚实步,紧背、沉肩、扣齿、实腹,前 臂肘外推,后臂肘下坠,指挑起,小鱼际切按而下。如 此上左脚,两掌撩起,上右脚两掌切下。到起势处,正 扣左脚成丁字步,反势重复此式,顺时针走圈。.注意: 小鱼际切按而下之前,必须充分放松拮抗肌。

十四式探(金龙探爪)

到起势处,正扣右脚成丁字步,随即右掌划至左 肩前,左掌贴在右腰处(叶底藏花)。目顾右掌,再前 视,然后右扭腰,右掌圆臂划向圆心方向,左掌摩拉 到左腰(横门)目视右掌。然后左转体,右掌以小指翻 转之力及手臂上抱拔、携带之力,划向左肩前;左掌 小鱼际摩腰穿出右肘下,掌心朝上,目视左掌。身体 继续左转,左掌向圆心方向划弧,同时左腿掰膝摆步 上左脚,提肛,拔背,左掌在前,右掌随后,掌心朝 上,向圆心方向托起,左掌齐眉平,右掌齐下领平,目 视左掌,这一动作称为左龙翻臂。然后右脚经左脚内 跟侧摆步上步;同时两掌后缩,圆弧翻掌,前肘外推, 后肘下坠,两掌意在劳宫扣掌伸探,右掌腕骨贴左腰, 掌心朝下,左掌与肩同高,掌心朝圆心方向,虎口挣 圆,二目冲视虎口,同时屈膝沉胯,紧背垂肩、实腹、

这一动作称为左龙探爪。身形走圆。继续逆时针走圈, 自然呼吸,头领气沉。到起势处,正扣左脚成丁字步, f _反势重复此式,顺时针走圈。注意:走圈时,腰提步 =动,体会沉胯,促使走圈时身体平稳,尽量不要起伏 波动。

此式可于指根与腕骨处挂沙袋盘树单练。沙袋重 量应由轻至重。亦称悬空掌功。口诀云:掌扣指挣身 形圆,紧背垂肩臂前探。力足发而筋与骨,骨中出硬 筋须随。弯步交膝贴地行,上步合膝倒步掰。后掌穿 出前掌回,顾盼中定不空发。

第十五式收势

走到起势处,左脚扣步,右脚踏成与肩同宽之步,面向圆心,意静气匀,随即双掌仰掌置于腰际,徐 徐向身体两侧托起,指有挣劲,掌心有托劲,吸气,收 腹、拔背、长腰、长膀。至头顶上方时,两掌十指相 对,掌心朝下按下,脊背圆起,沉肩、实腹、敛臀,气 贯下丹田,呼气;两腿屈膝下沉成蹲步,两掌十指相 对,掌扣,意在劳宫,按到大腿前。两脚落地生根,脚 心空,涌泉抱气,而气不外宣。然后两掌收回至身体 两侧,自然下垂,安舒立起。

第三章无极八卦龙形掌

工戧善其章,必先刮其器

《讼语》

第一节练习无极八卦龙形掌的意义

练好八卦龙形掌是练习八卦八形掌的基础练 熟,练活八卦龙形掌,其他七形掌(八卦狮形掌、马 形掌、鸡形掌、猴形掌、熊形掌、虎形掌、燕形掌) 也就容易学练了。练习八卦龙形掌,要注意,意是 第一的,要以意带形,形为意用:

练好八卦龙形掌,能使八卦掌的很多劲力都得 到锻炼,许多掌法得到练习,使许多步法更加熟练, 许多技术方法得到体现,而且还练了刚柔、松紧、圆 方、动静、有无、空满、虚实、进退等。在走圈时 要自然呼吸,气沉丹田,做动作时要配合呼吸,以 快速达到天黄合一,地黄合一,内外合一,上下相 随。在灵活多变的扭翻走转、起承转合中,同身的 关节和韧带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骨骼的营养得以 加强,骨骼的结构得到改善,起到防治脱钙、骨质 疏松和老化的作用此外由于肌肉的不断运动,能 使肌肉更富有弹性,能使人体更加青春健美;由于 高低和快慢适中的锻炼,能使体内各个器官更加健 康,血液循环更加旺盛,神经系统更加健全灵活,增 强人体的免疫力。

下丹田是任脉、督脉、黄庭经的发源处,又连带 着其他经脉,练习八卦掌要求舌顶上腭,收腹拔背直 灌颠顶,沉肩实腹,提肛敛臀,气沉下丹田,圆背,圆 裆,身形走圆等等,都是为了打通这些经脉。通过内 外结合的练习,丹田内真气充盈,就能自然打通这些 经脉。此外十二经脉的交会之处都在手和脚上。而无 极八卦掌的练习特点就是与行庭功法相结合、以掌为 主体和走圈,所以整个练习过程就是疏通经脉的过 程。特别是龙形掌,它的三个环圈运转特别明显,能 起到平衡阴阳,营卫气血,增强肾气,祛病健身,益 寿延年的作用。

八卦龙形掌属易经乾卦,三十二式,计六十四招, 暗合乾卦易变六十四策。

第二节无极八卦龙形掌套路 口诀

华夏天地一神龙,潜居江海勤练功。

黄合督任通经脉,三环圈动精气神。

四到三真合一处,九节八合刚柔辅。

起承转合灵通变,飞龙在天虚无根C 动作名称

第一式意静气匀无生有 第二式摆龙头潜龙初九 第三式龙吸水采天之气 第四式托日月步转乾坤 第五式抱龙珠三才合一 第六式龙探爪步走四象 第七式龙横门平衡五行 第八式探龙爪步趟六合 第九式成七星脚踩八卦 第十式对十指目视中宫 第十一式推托掌横扫千钧第十二式滚龙体梅花团绣 第十三式龙出海见龙在田第十四式擒拿手三盘伸缩 第十五式拱龙爪前踢后摆第十六式高扣步青龙探爪 第十七式晦龙头夕惕若厉第十八式大撤步神龙摆尾 第十九式横龙门翻身探爪第二十式张龙口或跃在渊 第甘一式背身掌推波助浪第廿二式起龙身翻江倒海 第廿三式龙伸缩顺风追浪第廿四式对龙爪怀中抱月 第廿五式前八卦撤步顶肘第廿六式舞滚龙飞龙在天 第廿七式翻龙体束身劈掌第廿八式到极位亢龙探爪 第廿九式微伸缩神龙抖鱗第三十式盘龙身金龙入海 第卅一式交叉掌潜龙回宫第卅二式龙还原有而无

动作说明

第一式.意静气匀无生有

两脚在圈上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平行,抿唇闭 口,舌顶上腭,意静气匀,打开两肩腋极泉穴,头正 颈直,敛臀,两肩肘松、沉、坠、垂,圆背,空胸,实 腹,下丹田之气顺足三阴下行,两腿沉胯、圆裆、屈 膝成蹲步,目顾十指在腿前挣出,脚趾抓地,脚心空 起,掌心空起,潜龙欲动。提肛,阳跷、阳维二脉会 足三阳直拔命门及两侧,督脉由长强穴拔至命门,中 线黄庭经,由下黄庭上升至中黄庭,此时目顾两掌己 向前徐徐升起,继续升起,收腹,丹田之气会达命门, 拔背,大椎交会手三阳直灌十指,下颔意扣天突穴。上 提阳经、阳脉之气经风府、过玉枕,直贯颠顶,会合 黄金庭Q同时中黄庭之气,上上黄庭,直贯颠顶黄金 庭(上圈中点)。此时两掌已与肩同高,或高于肩。督 脉脉气下印堂,过鹊桥接任脉,至天突穴交会手三阴 经及阴脉随任脉于膻中聚气达两掌劳宫穴,掌心朝下 成龙爪掌。先沉肩,后坠肘,圆背,目顾两掌,掌心 劳宫穴意按,带动身体沉胯,自然下蹲。此时黄金庭 之神交合中丹田(中圈)之气,连同任脉脉气直入下丹田(下圈),敛臀、实腹,不使漏气。黄庭经同任脉之 意气,继续下行,会阴与下黄庭交合。沉胯、屈膝、圆 裆,阴跷、阴维二脉会同足三阴经,经胯内侧下照海 穴及脚十趾,脚心空起成蹲步,此时两掌已按至大腿 前与腰同高。起势过程“悟悉”潜龙欲动,由无生有, 内外一致,天黄合一,地黄合一的行庭真谛。龙形掌 套路的掌形为龙爪掌。(图3—1〜3-5)图片7

第二式摆龙头潜龙初九
在圈上跨右脚半蹲,敛臀、圆裆成马步,同时顾盼 中定,右掌圆活下插至裆前,左掌圆活上撩至头前,身 体中正,桩如立碑。左掌由上而下徐徐下按,掌心朝下, 摇肩、晃膀、圆臂,意在劳宫穴。同时右掌由下而上徐 徐翻转,掌心朝上,抬至与头同高,意在劳宫,目视右 掌。然后右掌翻掌,经头前徐徐按下,左掌向前、向左 翻托而起,身体自然转正,两掌交叉时,向左扭腰,左 掌徐徐向左划弧到左侧,掌与头同高,目视左掌,摇臂、 晃膀、圆臂、托起;右掌按至裆前,气定神闲。右左动 作对称,谓之摆龙头。此式要注意两仪的圆圈,它是旋 腰、摇肩、晃膀、圆臂与两掌阴阳动作所产生的的两个 不同方向力的圆圈。另外此式虽是潜龙,但位在初九, 已由无生有,有则生两仪,由此出现了右三次旋腰,左 三次旋腰,在动作过程中要体会旋腰和腹部鼓荡带动该 动作运转三节的圆圈与力点。

第三式龙吸水采天之气

接上式左掌在回腰带动下,在头前立掌向裆前插 下,同时右掌立掌撩起,随后右掌划圆圈在头前立掌 插下,同时左掌撩掌再划圆圈头前立掌插下,如此划 三个大圈。快速缩小幅度,再撩插三个小圈,手三节 起根催梢,呼气实腹,此动作名称叫龙吸水。然后两 掌在腹前手捧太极,左掌俯掌在上:收右脚,身体右

转,收胯,右脚尖在圆上虚点成高虚步。随后右掌仰 掌过带脉在右侧前方徐徐托起,左掌俯掌沉按于下丹 田前,大拇指对气海穴。身体要挺拔直立,身手像龙 伸缩周旋,螺旋而上,吸气。随后右掌俯掌压至左掌 上,呼气。保持此姿势尽量吐纳。故称采天之气,亦 称吞云吐雾。

第四式托日月步转乾坤

右脚活步成扣步,同时两掌由下而上托起,目视 左掌,左脚脚跟离地,髂骨顶肛,膝挺、腰挺、颈挺, 仰头看天,吸气,收腹、拔背、长腰、长膀,两掌托 至与头顶同高(托日月)。然后右扭腰,再向左转体,

同时左脚掰膝向前、向圈内摆步,沉胯、屈膝、转体全蹲成歇步,转体时目视左掌。然后右掌震掌成扎盖, 力达掌背,目视右掌。左掌震掌成扎盖,力达掌背, 目视左掌。再身体右转大摆扣左脚,左脚趾着地转 一圈(步转乾坤),活步成左麒麟步,两掌在腹前, 成抱球式,左掌俯掌在上,目视前方。

第五式抱龙珠三才合一

接上式。右脚实步成蹲步,目顾左掌,沉肩、实 腹意催两掌如抱压球(在龙形掌中抱球式亦称抱龙 珠)。然后左手在上向右肩前划弧成仰掌,右掌摩腰穿 出至左肘下,成蹲步叶底藏花。然后向左扭腰,同时 左掌向左横推而出,右掌摩回右腰,反向对拉成左龙 横门。随即左掌划弧有抱拔、翻托、携带之劲至右肩
前,右掌摩向左腰,同时在圈上上左脚正扣,成丁字 步,目顾左掌转正(叶底藏花)。接着向右扭腰,右腿 掰膝摆步,在圈上上右脚,右掌从左腰向圆外弹指而 出与头同高,目视右掌,左脚活步成丁步。再向左转 体,掰膝摆步上左脚成交叉步,同时两掌交叉后向圆 心翻托而起,左掌在前,与头同高,右掌在后,与肩 同高,成龙翻臂目视左掌。
第六式龙探爪步走四象 接上式。两掌圆弧后缩 翻掌,圆背、垂肩、实腹、左 臂外推,右肘下坠,意在劳 宫,吐出伸探,成左龙探爪,两腿屈膝半蹲成歇步。掌 心空,脚心空,心胸空,脚扣,膝扣,肩扣,掌扣,成 三空四扣,虎口挣圆,目光透过虎口间视向中宫(圆 心)方向,左掌指与鼻同高,右掌根与腰同高,意在 劳宫,十指挣出。“四坠”后,走两步,成四步一圈, 含四象之义。八卦龙形掌套路中,腰 如轴立、扭翻走转运动,要 求下肢屈膝下蹲为中盘。
膝撤步,面朝圈外,左转体扭腰,目顾左掌,左掌从 右腰向圈外弹指而出,劲透指梢,指与头同高,右掌 在左肩前,右脚活步,合膝,脚趾实地成左麒麟步。然 后右转体腰提右腿,掰膝在圈上上右脚反扣,在身前 左掌划弧而回,右掌穿出,目视右掌,朝圆心方向翻 托而起。右掌在前与头同高,左掌在右肘边,面向圆 心方向,吸气,成龙翻臂。五行在此指的是:五脏、五 指。接上式上右脚正扣,面朝圆心,收左掌贴于右 腰处,右掌至左肩前,敛臀圆裆成叶底藏花,然后扭 腰右转,目视右掌,右掌圆臂、扣掌、横推而去,左 掌摩回左腰成龙横门,接着右掌划S弧,到左肩前,眼 随右掌转正,腰提右腿向左方圆上屈膝上扣成丁字 步,左掌顺带脉穿向右肘下。同时左脚向左方圆上,掰第七式龙横门平衡五行图片8
接上式两掌翻转成右龙探爪。三空四扣,十指 挣出,眼从右掌张开处平视圆心,左掌根与腰同高,右 掌掌指与鼻同高,两腿慢慢屈膝成歇步,两劳宫穴意气 绵绵。然后上左脚走八卦步,上第万步时左脚扣(7^步 一圈),左掌小指翻转,经胸前勾起,掌心向左,肘护 心,过渡成在左膀前左立 掌,左掌与头同高,右脚活 步敛臀圆裆成马裆。意领右 肩、肘、掌象海浪层层推出,

第八式探龙爪步趟六合
目视右掌,做到精、气、神 与筋、骨、皮相合,右掌与 肩同高。

第九式成七星脚踩八卦

左掌翻转经胸前向左横门,与肩同高,目视左 掌,右掌在原位略低于肩。然后上左步扣成丁字步。左 掌划至右肩前仰掌,右掌穿出左肘下掌心朝上即叶底 藏花。随即撤右脚,右转体扭腰,右掌在圈外托起,左 掌跟着托起,两掌成七星北斗状,目视右掌。随即上 步扣左脚,两掌在胸前交叉,左掌向圈内托起,右掌在左肩前托起,目视左掌,在转体扭腰中完成上肢动 作。谓龙翻臂。随即摆右脚上步沉身,两掌圆弧后缩 翻掌、紧背、垂肩、扣齿、实腹,左肘外推,右肘下 坠,意在劳宫,扣掌伸探成左龙探爪。左掌与肩同高, 右掌腕骨贴左腰。身形走圆,做到“三疾”、‘四到“, 二目冲视虎口走圈,十指挣出,头领气沉,走八步一

第十式对十指目视中宫

到起势处,右脚扣步,两掌由下而上徐徐托起,左 脚脚跟抬起上顶肛门,仰头上视,吸气。托到最高处 做双峰贯耳后,腰提左膝望怀、两掌向下带压,随即 向前拧胯反扣左脚,向左扭腰、沉脖、屈膝、全蹲成 歇步,同时松肩、松肘、松手,两掌含肩对时,圆背、 圆臂、扣掌意顶手十指置于左大腿下,成圆抱状,掌 心朝下,目视圆心。然后向右扭腰转体360°,反扣右 脚,沉胯屈膝成歇步,两臂含肩、扣掌、对肘,气灌 十指,在右大腿前成圆抱状,掌心有下按之意,虎口 圆撑,目视圆心方向。随即走圈,到起势处,上扣右 脚,左扭腰转体360度,抬左腿、掰膝、反扣、半蹲 成歇步,合肩、扣掌、对肘成圆抱状后,走逆时针圈 目平视圆心。做到“四到”。此式亦称陆地行舟。

第十一式推托掌横扫千钧 到起势处,正扣左脚成丁字步,随即向左扭腰, 左掌从腰部经胸向圆心方向展身推插而出,目视左 掌,右掌至胸前翻推。随即向右转体180。,目顾右 肘,做到“三真”。随即上左脚走圈,肘尖指向圆心, 目平视圆心。到起势处,正扣右脚成丁字步。反势重 复此式,逆时针走圈。歌曰:步法动时腰先提,收缩 合宜显神奇。(

第十二式滚龙体梅花团绣 到起势处,正扣左脚,左扭腰左掌横门,目视左 手,再右转体,同时左掌划弧经头顶,颈部,左腋下, 背部,掌背到命门处推撞而出,距身体约10厘米;右 掌过右腰,过肩,从后项过头顶,从胸前扭扫推撞而 出,右肘尖指对圆心方向。此时己倒掰右脚上左脚。脚 步与上肢动作协调。目随意转。走圈目视圆心方向,注 意,滚转时,提肛拔背,与 倒掰右脚同时、协调,出掌 时,沉肩、实腹,以气驱动 全身,力达劳宫,与上左脚 进步一致。到起势处,正扣 右脚,反势重复此式,逆时 针走圈。此式亦称梅花滚_

第十三式龙出海见龙在田 到起势处,正扣左脚成丁字步,随即左扭腰,再 右转体,倒掰右膝,右脚上步,同时左掌划弧至右肩 前,掌心朝下;右掌穿出左肘下,掌心朝上。上左脚, 两掌徐徐拉开,腰提步动走圈;同时左掌意在小鱼 际,右掌小指侧翻向上,劳宫托起,指向圆心方向,目 视右掌,再把左掌变成托掌。到起势处,上左脚扣成 丁字步,两掌在紧背、垂肩、合肘、扣掌、上托与头 同高,两托掌距离稍宽于肩,向左拧腰,目顾两托掌, 回腰上右脚,上左脚,左掌经头前、过左肩、过左腋 下插背穿出。同时右掌经头后过左肩至胸前。上右脚, 上左脚,左掌转向前,右掌转向后,随步下旋,身、手、 步转动像一个漩涡,腰提步动走了四步一圈。手法、步 法不停再走二步一圈成左脚实步,右脚虚叶底藏花。 接着向右脚成弓步,同时右掌由左腰向右划弧,随即右掌成俯掌,左掌成仰掌,向右前方伸托;右掌与头 同高,左掌与下颔同高,目顾两掌视右前方,左膝挺、 腰挺、颈挺,弓步沉实。此动作称金龙锁口。龙锁口 时,身手要翻滚,伸缩像龙头旋出,整个动作过程,必 须协调一致,八力、八合都要面面俱到。此时左脚在 圆心,面向起势右侧。

第十四式擒拿手三盘伸缩 两掌阴阳顺时针滚动,右腿屈膝全蹲,原地弓步 变仆步,随后两掌向左抄出,左腿屈膝成弓步,同时 两掌在胸前做阴阳滚转。接着右脚收到左脚边,沉胯 震脚后,右腿屈膝全蹲成仆步,随即两掌滚动向左抄 出,左腿屈膝半蹲成左弓步,向左扭腰,再回腰带动 两掌阴阳滚动于胸前,目顾两掌,意在变换各种擒拿动作,然向右转腰成马步,目顾两掌,同时左掌封住 右手腕,右掌力在小鱼际顺时针切掌。然后马步变右 弓步时充分放松拮抗肌肉,随即扣齿、左膝关节弹起 挺直,左脚脚跟离地,右肘向右顶出,左掌意在劳宫 穴向左下方撞按,要有弹发之劲,目平视右前方后右脚上半步,脚跟提起,膝关节挺直,两掌在胸前 再做拱手。膝挺、腰挺,颈挺,收腹、拔背、右脚扣 胯正踢后还原,收胯、拔背右脚再做摆莲,同时两掌 先后拍击右脚外侧,右脚落地时重心下移,左脚跟上, 随即向右扦腰,右手弹指如鞭成右麒麟步,右掌与颈 同高,掌心朝左,左掌仰掌落至右肩前,目视右指。宽;两肘有裹劲,成拱手。然前开掌,两掌与肩同高同身体左转成左弓步,同 时,两掌在两肘里合劲带动 下,由下而上、由里而外,胸i:^第十五式拱龙爪前踢后_‘

浏览1,58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