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取全国比赛某场次的录像,进行3局左右的评分,每局只 放1或2次,主要考核边裁判现场打分的能力,是裁判综合能力 的考核,也是裁判考核中难度较大的一项。

第四类技术考试

考核散打技术中拳法、腿法、摔法和条件实战的掌握能力, 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散打裁判员要经常学习和提高散打技术,保持 一定的体能,以适应散打竞赛的发展。

二、应试辅导

应试辅导

(一)对应试者的要求

散打裁判员在晋级前,必须参加由中国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 各地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及各体育院校举行的考试D考试是一种检 查手段,其目的在于了解应试者掌握规则的程度和水平,籍以判 其是否可以晋升级别。故考试对应试者至观重要,当然也相应 地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1. 握规则


对于学习和掌握规则来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都需要认 真地、全面地加以掌握。因为,在今后的实际裁判工作中裁判员 的每一个行动都是以规则为依据的,故需要全面掌握规则的各项 条款。

在我国历次国家级及其他等级的考试中,试题都比较全面, 几乎涵盖了规则的方方面面,因此全面掌握规则对应试者来说是 重要的一步。

  1. 透精神


在全面掌握规则条文的同时,还要吃透规则精神。特别是近 年来散打规则多次修改,如19%〜1998年的规则文本刚刚出来,

中国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在1999〜2000年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并 下发了补充通知。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散打运 动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呢?这些精神,作为应试者和未来的裁判员 都是必须掌握的。

  1. 记住数字


散打规则中规定的数字,如场地大小、下台的次数、得4分 的次数、体重级别、各种得分情况等,是必须要记住的。这不仅 是应试的需要,也是今后顺利地执行裁判工作的需要。

裁判员的25种手势和边裁判员的得分标准都必须掌握,而 且要常对着镜子演练,使动作规范、熟练、大方,还要掌握左、 右手同时操作电子或手动计分器的能力。

  1. 灵活机动


考试中的抽签口试题,要求灵活机动,迅速审题迅速做出回 答,要求既要熟记规则又能灵活机动地运用。

5:学用结合

除了理论题的考试外,还有录像实践操作考试,另外还有自 身的技术考试,重点要求学以致用。

(二)应试技巧

应试能否成功,关键在应试者能否达到上述的要求,从本质 丨二说,这是应试者的实力。应试技巧与其相比只是次要的了。如 果应试者既有实力,又有技巧,应试会更顺利。

由于每个应试者的情况不尽相同,这里介绍几种技巧,仅供 参考。

二、应试辅导

  1. 冷静沉着


进人考场,坐定之后,就要尽快使自己的心情平定下来,做 到沉着、镇定、充满信心。必要时可用自我暗示的方法,暗示语 是:“我很沉着,我很镇定,我熟读了规则,记住了数字,我一 定会发挥高水平。”

  1. 认真审题


拿到题目先要浏览一下,看一看题目的总体难易程度,做到 心中有数。审题要做到两点:

  • 看懂题目:题目问的是什么,必须要清楚。审题时千万 不可马虎,要逐字逐句地审视题目的含义,弄懂之后方可下笔回 答。

  • 捉住变化:考题有的是从正面问的,也有从反面问的; 有的把1〜2个关键字改了一下;有的故意把红方与黑方混在一 起,或把台上裁判员与边裁判员混在一起来提问等等,这些变化 无非是要考考你对规则的概念是否清楚,还考你是否能非常敏感 地将变化之处捉住。只要概念清楚,能准确地捉住变化了的地 方,答对这类问题是不成问题的。

  • 掌握题形:散打裁判员的理论考试试题形式,基本上就 是本书列举的5种。一般来说,填空题是填写固定的数学和文 字,是不需发挥的;选择题和是非题是考概念的,要选准答案, 切不可答非所问。



  1. 先易后难


试题总会是有难易之分。一般来说,填空题和是非题要容易 --些,町以先做;选择题稍难一些,可第二批做;简答题稍难, 问答题最难,可放在最后做。

国家级裁判的考试多用填空、是非和选择3种形式;一级考

二、应试辅导 试也有此趋势。在这三种形式的题目中,也有难易之分,也应运 用先易后难的策略。

  1. 寻找联系


考试时经常会突然碰到一两个拦路虎,对这类问题或是根本 不知道,或是拿不定主意应该怎样回答,此时就要使用寻找联系 的方法。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 寻找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散打规则是系统的整体,各 个部分、各个环节之间是有其合理的联系的。在某个环节出了问 题,运用推理的方法,想前想后就有可能找到它们之间的合理联 系,从而导出正确的答案来。

  • 回忆观看高水平比赛时裁判员处理同样问题的情景和方 法,联系规则精神,有可能帮助您形成正确的答案。


总之,在碰到一时不能回答的问题时,不要马上就放弃掉, 要开动脑筋多多联想,是有可能回答正确的。

竟赛规则

第一章通则

第一条竞赛性质

团体比赛、个人比赛。

第二条竞赛办法

(一) 循环赛、单败淘汰赛、双败淘汰赛。

(二) 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3分钟,局间休 息1分钟。

第三条资格审查

(一) 运动员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及本人15天以内县 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包括脑电图、心电图、血压、脉搏等指标在内 的体格检查证明。

(二) 运动员的年龄限在18〜35周岁。

(三) 运动员必须有参加比赛的人身保险证明。

第四条体重分级

(一) 48公斤级(矣48公斤)

(二) 52公斤级(> 48公斤一矣52公斤)

(>52公斤一在56公斤) (> 56公斤一<60公斤) (>60公斤一矣65公斤) (>65公斤一矣70公斤) (>7〇公斤一矣75公斤) (>75公斤一矣8〇公斤) (>80公斤一在85公斤) (>85公斤一<90公斤)

(三) 56公斤级

(四) 60公斤级

(五) 65公斤级

(六) 7〇公斤级

(七) 乃公斤级

(八) 80公斤级

(九) 85公斤级 (十)90公斤级

(十一)90公斤以上级(>90公斤)

第五条称置体重

(一) 经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参加称量体重。

(二) 称量体重时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三) 称量体重须在仲裁委员的监督下,由检录长负责,编 排记录员配合完成。

(四) 运动员必须按照大会规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称量体重。 称量体重时裸体或只穿短裤,并在1小时内称完,逾期取消全部 比赛资格。

(五)称量体重先从体重轻的级别开始,如体重不符,在规 定的称量时间内达不到报名级别时,则不准参加以后所有场次的 比赛。

(六)每天参赛的运动员统一称量一次体重。

第六条抽签

(一)称量体重后进行抽签。抽签由小级别幵始,如本级别 只有一人,则不能参加比赛。 长及参赛队的教练或领队参加。

(三)由各队教练员或领队为本队运动员抽签。

第七条服装护具

(一) 运动员必须穿戴大会指定的拳套、护头、护齿、护胸、 护裆、护腿、赤腿穿护脚背。穿与比赛护具颜色相同的背心和短 裤,护裆必须穿在短裤内。

(二) 比赛的护具分红、黑两种。

(三) 拳套的重量:65公斤级及以下级别的拳套为230克; 70公斤级及以上级别的拳套为280克。

第八条竞赛中的礼节

(一) 介绍运动员时,运动员向观众行抱拳礼。

(二) 每场比赛开始前,运动员相互行抱拳礼。

(三) 宣布结果时,运动员交换站位,宣布结果后,运动员 先相互行抱拳礼,再同时向台上裁判员行抱拳礼,裁判员回礼; 然后向对方教练员行抱拳礼,教练员回礼。

第九条竞赛中的有关规定

(一) 运动队必须遵守规则,尊重和服从裁判。在场上不准 有吵闹、谩骂、甩护具等任何表示不满的行为。

(二) 教练员和本队医生坐在指定位置,但不得在场下呼喊 或暗示。局间休息时,允许给运动员按摩和指导。

(三) 运动员严禁使用兴奋剂,局间休息时不能输氧。

第十条弃权

(一) 比赛期间,运动员因伤病或体重超出不能参加比赛者, 作弃权论,不再参加以后的比赛,但已进人名次的成绩有效。

(二) 比赛进行时,运动员实力悬殊,为保护本方运动员的 安全,教练员可举弃权牌表示弃权,运动员也可举手要求弃权。

(三) 赛前3次点名未到,或点名后擅自离开,不能按时上

浏览1,02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