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右拳不变,目视前方 (图 3-2-78)。

【要点】

气沉丹田。

(7) 童子拜佛

上动不停,左脚向右 脚并拢成“并步”,两拳变 掌,右掌置于胸前,掌指向 上,左掌置于腹前,掌心向 上,目视右掌(图3-2- 79)。

【要点】

心无杂念。

(8) 收势

上动不停,两掌分别 下落,置于身体两侧,目视 前方(图3-2-80)。


  1. 挑山炮单式练习



  • 起势


两脚并拢成“并步”, 两手置于身体两侧,身体 直立,全身放松,目视前方 (图 3-2-81 )o

【要点】

思想集中,做三呼三 吸吐纳术。

  • 童子拜佛


上动不停,左手置于 胸前,掌指向上,右掌置于 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左掌 (图 3-2-82)。

【要点】

心无杂念。

  • 罗汉抱拳


上动不停,左脚横向 开立,略宽于肩,脚尖稍内 扣成“开步”,然后两腿屈 膝下蹲成“马步”;同时,两 掌变拳,抱于两侧腰间,拳 心向上,目视前方(图3- 2-83)o

【要点】

气沉丹田。右挑山炮

上动不停,左拳前翻,图片61 图片62 图片60

右拳从腰间向前向上拧转 击出,拳心向内,以腰带 劲,抖腰振臂,力达拳眼, 发龙吟“hng”音;同时左 拳回收,抱于左侧腰间,拳 心向上,目视右拳(图3- 2-84、图 3-2-85)0

【要点】

丹田省劲,一触即发。

(5)左挑山炮
上动不停'右拳前翻, 拳心向下,屈臂横于腹前; 左拳从腰间向前向上拧转 击出,拳心向内,以腰带 劲,抖腰振臂,力达拳眼, 发龙吟“惬ng”音;同时右 拳回收,抱于右侧腰间,拳 心向上,目视左拳(图3- 2-86、图 3-2-87)o

5)反复练 习49次,然后接下式。

  • 罗汉抱拳


上动不停,左拳回收, 抱于左侧腰间,拳心向上, 右拳不变,目视前方(图 3-2-88)。

【要点】

气沉丹田。

  • 童子拜佛


上动不停,左脚向右 脚并拢成“并步”,两拳变 掌,右掌置于胸前,掌指向 上,左掌置于腹前,掌心向 上,目视右掌(图3-2- 89)。

【要点】

心无杂念。

  • 收势


上动不停,两掌分别 下落.置于身体两侧,目视 前方(图3-2-90 )0

  1. 撩山炮单式练习


(1)起势

两脚并拢成“并步”, 两手置于身体两侧,身体 直立,全身放松,目视前方 (图 3-2-91)。

图片64 图片65 图片63

【要点】

思想集中,做三呼三 吸吐纳术。

  • 童子拜佛


上动不停,左手置于 胸前,掌指向上,右掌置于 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左掌 (图 3-2-92)。

【要点】

心无杂念。

  • 罗汉抱拳


上动不停,左脚横向 开立,略宽于肩,脚尖稍内 扣成“开步”,然后两腿屈 膝下蹲成“马步”;同时,两 掌变拳,抱于两侧腰间,拳 心向上,目视前方(图3- 2-93)o

【要点】

气沉丹田。

  • 右撩山炮


上动不停,左拳前翻, 拳心向下,屈臂横于腹前; 右拳从腰间向后向上拧转 击出,拳心向上,以腰带 劲,抖腰振臂,力达拳面, 发狮吼音;同时左拳 回收,抱于左侧腰间,拳心 向上,目视右拳(图3-2- 94、图 3-2-95 )0图片67 图片68 图片66

【要点】

丹田省劲,一触即发。

(5)左撩山炮

上动不停,右拳前翻, 拳心向下,屈臂横于腹前; 左拳从腰间向后向上拧转 击出,拳心向上,以腰带 劲,抖腰振臂,力达拳面, 发狮吼“版”音;同时右拳 回收,抱于右侧腰间,拳心

向上,目视左拳(图3-2-

96、图 3-2-97)0

以±(4),(5)反复练 习49次,然后接下式。

(6)罗汉抱拳

上动不停,左拳回收, 抱于左侧腰间,拳心向上,图片69 图片70

【要点】

气沉丹田。

  • 童子拜佛


上动不停,左脚向右 脚并拢成“并步”,两拳变 掌,右掌置于胸前,掌指向 上,左掌置于腹前,掌心向 上,目视右掌(图3-2- 99)。

【要点】

心无杂念。

  • 收势


上动不停,两掌分别 下落,置于身体两侧,目视 前方(图 3-2-100)o

  1. 盖山炮单式练习



  • 起势


两脚并拢成“并步”, 两手置于身体两侧,身体 直立,全身放松,目视前方 (图 3-2-101 )0

【要点】

思想集中,做三呼三 吸吐纳术。

  • 童子拜佛


上动不停,左手置于 胸前,掌指向上,右掌置于 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左掌 (图 3-2-102)。图片72 图片73 图片74 图片71

【要点】

心无杂念

  • 罗汉抱拳


上动不停,左脚横向 开立,略宽于肩,脚尖稍 内扣成“开步”,然后两腿 屈膝下蹲成“马步”;同 时,两掌变拳,抱于两侧 腰间,拳心向上,目视前 方(图 3-2-103)。

【要点】

气沉丹田。

  • 右盖山炮


上动不停,左拳前 翻,拳心向下,屈臂横于 腹前;右拳从腰间向上向 前向下击出,拳心向下, 以腰带劲,抖腰振臂,力 达拳根,发虎啸音;同 时左拳回收,抱于左侧腰

 

图片76 图片77 图片75

间,拳心向上,目视右拳 (图 3-2-104,图 3-2- 105)。

【要点】

丹田省劲,一触即 发。

(5)左盖山炮

上动不停,右拳前 翻,拳心向下,屈臂横于 腹前;左拳从腰间向上向 前向下击出,拳心向下, 以腰带劲,抖腰振臂,力 达拳根,发虎啸“a”音;同 时右拳回收,抱于右侧腰 间,拳心向上,目视左拳

以±(4).(5)反复练 习49次,然后接下式。

  • 罗汉抱拳


上动不停,左拳回 收,抱于左侧腰间,拳心 向上,右拳不变,目视前 方(图 3-2-108)。

【要点】

气沉丹田。

  • 童子拜佛


上动不停,左脚向右图片78图片80 图片81 图片79

向上,左掌置于腹前,掌心 向上,目视右掌(图3-2- 109)0

【要点】

心无杂念。

(8)收势

上动不停,两掌分别 下落,置于身体两侧,目视 前方(图 3-2-110)o

两脚并拢成“并步”, 两手置于身体两侧,身体 直立,全身放松,目视前方 (图 3-2-111)0

【要点】

思想集中,做三呼三 吸吐纳术。

  • 童子拜佛


上动不停,左手置于 胸前,掌指向上,右掌置于 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左掌 (图 3-2-112)0

【要点】

心无杂念。

  • 罗汉抱拳


上动不停,左脚横向 开立,略宽于肩,脚尖稽内 扣成“开步”.然后两腿屈 膝下蹲成“马步”;同时,两 掌变拳,抱于两侧腰间,拳 心向上,目视前方(图3-2- 113)。

【要点】

气沉丹田。

  • 右钻山炮


上动不停,左拳前翻, 拳心向下,屈臂横于腹前; 右拳从腰间向前斜上方拧 转击出,拳窝向上,以腰带 劲,抖腰振臂.力达拳峰, 发龙吟“m”音;同时左拳回 收,抱于左侧腰间,拳心向 上,目视右拳(图3-2-114、 图 3-2-115)。:

【要点】

丹田省劲,一触即发。

图片83 图片84 图片82

(5) 左钻山炮

上动不停,右拳前翻, 拳心向下,屈臂横于腹前; 左拳从腰间向前斜上方拧 转击出,拳窝向上,以腰带 劲,抖腰振臂,力达拳峰, 发龙吟“m”音;同时右拳 回收,抱于右侧腰间,拳心 向上,目视左拳(图3-2- 116、图 3-2-117)o

以上(4)、(5)反复练 习49次,然后接下式。

(6) 罗汉抱拳

上动不停,左拳回收, 抱于左侧腰间,拳心向上, 右拳不变,目视前方(图 3-2-118)a

【要点】

气沉丹田。

(7) 童子拜佛

上动不停,左脚向右 脚并拢成“并步”,两拳变 掌,右掌置于胸前,掌指向 上,左掌置于腹前,掌心向 上,目视右掌(图3-2- 119)0

【要点】

心无杂念。

(8)收势

上动不停,两掌分别 下落,置于身体两侧,目视 前方(图 3-2-120)。

  1. 横山炮单式练习



  • 起势


两脚并拢成“并步”, 两手置于身体两侧,身体 直立,全身放松,目视前方 (图 3-2-121)。

【要点】

思想集中,做三呼三 吸吐纳术。

  • 童子拜佛


上动不停,左手置于 胸前,掌指向上,右掌置于 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左掌 (图 3-2-122)。图片85 图片86图片87 图片88

8)收势

上动不停,两掌分别 下落,置于身体两侧,目视 前方(图 3-2-120)。

  1. 横山炮单式练习



  • 起势


两脚并拢成“并步”, 两手置于身体两侧,身体 直立,全身放松,目视前方 (图 3-2-121)。

【要点】

思想集中,做三呼三 吸吐纳术。

  • 童子拜佛


上动不停,左手置于 胸前,掌指向上,右掌置于 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左掌 (图 3-2-122)。

【要点】

心无杂念。

(3)罗汉抱拳

上动不停,左脚横向 开立,略宽于肩,脚尖稍内 扣成“开步”,然后两腿屈 膝下蹲成“马步”;同时,两 掌变拳,抱于两侧腰间,拳 心向上,目视前方(图3-

  • 123)。


【要点】

气沉丹田。

  • 右横山炮


上动不停,左拳前翻, 拳心向下,屈臂横于腹前; 右拳从腰间向前斜上方拧 转横向击出,拳心向上,以 腰带劲,抖腰振臂,力达拳 眼,发狮吼“hdi”音;同时 左拳回收,抱于左侧腰间, 拳心向上,目视右拳(图

  • 2-124、图 3-2-125)。


【要点】

丹田省劲,一触即发。

  • 左横山炮


上动不停,右拳前翻, 拳心向下,屈臂横于腹前; 左拳从腰间向前斜上方拧 转横向击出,拳心向上,以图片90 图片91 图片89

腰带劲,抖腰振臂,力达拳 眼,发狮吼“hai”音;同时右 拳回收,抱于右侧腰间,拳 心向上,目视左拳(图3- 2-126、图 3-2-127)。

以±(4).(5)反复练 习49次,然后接下式。

  • 罗汉抱拳


上动不停,左拳回收, 抱于左侧腰间,拳心向上, 右拳不变,目视前方(图3- 2-128)0

【要点】

气沉丹田。

  • 童子拜佛


上动不停,左脚向右 脚并拢成“并步”,两拳变 掌,右掌置于胸前,掌指向 上,左掌置于腹前,掌心向图片93 图片92

上,目视右掌(图3-2- 129)。

【要点】

心无杂念。

(8)收势

上动不停,两掌分别 下落,置于身体两侧,目视 前方(图 3-2-130)。

  1. 扫山炮单式练习



  • 起势


两脚并拢成“并步”, 两手置于身体两侧,身体 直立,全身放松,目视前方 (图 3-2-131 )0

【要点】

思想集中,做三呼三 吸吐纳术。

  • 童子拜佛


上动不停,左手置于 胸前,掌指向上,右掌置于 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左掌 (图 3-2-132)。

【要点】

心无杂念。

  • 罗汉抱拳


上动不停,左脚横向 开立,略宽于肩,脚尖稍内 扣成“开步”,然后两腿屈 膝下蹲成“马步”;同时,两图片94图片96 图片97 图片95

掌变拳,抱于两侧腰间,拳 心向上,目视前方(图3- 2-133)0

【要点】

气沉丹田。

(4)右扫山炮

上动不停,左拳前翻, 拳心向下,屈臂横于腹前; 右拳从腰间向后横向击 出,拳心向下,以腰带劲, 抖腰振臂,力达拳轮,发虎 啸“hai”音;同时左拳回 收,抱于左侧腰间,拳心向 上,目视右拳(图3-2- 134、图 3-2-135)o

【要点】

丹田省劲,一触即发。

  • 左扫山炮


上动不停,右拳前翻, 拳心向下,屈臂横于腹前; 左拳从腰间向后横向击 出,拳心向下,以腰带劲, 抖腰振臂,力达拳轮,发虎 啸“hai”音;同时右拳回 收,抱于右侧腰间,拳心向 上,目视左拳(图3-2- 136、图 3-2-137)。

以±(4),(5)反复练 习49次,然后接下式。

  • 罗汉抱拳


上动不停,左拳回收, 抱于左侧腰间,拳心向上, 右拳不变,目视前方(图 3-2-138)。

【要点】

气沉丹田。

  • 童子拜佛


上动不停,左脚向右 脚并拢成“并步”,两拳变 掌,右掌置于胸前,掌指向 上,左掌置于腹前,掌心向 上,目视右掌(图3-2- 139)。

【要点】

心无杂念。图片99 图片100 图片98

  • 左扫山炮


上动不停,右拳前翻, 拳心向下,屈臂横于腹前; 左拳从腰间向后横向击 出,拳心向下,以腰带劲, 抖腰振臂,力达拳轮,发虎 啸“hai”音;同时右拳回 收,抱于右侧腰间,拳心向 上,目视左拳(图3-2- 136、图 3-2-137)。

以±(4),(5)反复练 习49次,然后接下式。

  • 罗汉抱拳


上动不停,左拳回收, 抱于左侧腰间,拳心向上, 右拳不变,目视前方(图 3-2-138)。

【要点】

气沉丹田。

  • 童子拜佛


上动不停,左脚向右 脚并拢成“并步”,两拳变 掌,右掌置于胸前,掌指向 上,左掌置于腹前,掌心向 上,目视右掌(图3-2- 139)。

【要点】

心无杂念。

(8)收势

上动不停,两掌分别下 落,置于身体两侧,目视前 方(图 3-2-140)。

  1. 砸山炮单式练习



  • 起势


两脚并拢成“并步”,两 手置于身体两侧,身体直 立,全身放松,目视前方(图 3-2-141)0

【要点】

思想集中,做三呼三吸 吐纳术。

  • 童子拜佛


上动不停,左手置于胸 前,掌指向上,右掌置于腹 前,掌心向上,目视左掌(图 3-2-142)0图片102 图片103 图片104 图片101

(8)收势

上动不停,两掌分别下 落,置于身体两侧,目视前 方(图 3-2-140)。

  1. 砸山炮单式练习



  • 起势


两脚并拢成“并步”,两 手置于身体两侧,身体直 立,全身放松,目视前方(图 3-2-141)0

【要点】

思想集中,做三呼三吸 吐纳术。

  • 童子拜佛


上动不停,左手置于胸 前,掌指向上,右掌置于腹 前,掌心向上,目视左掌(图 3-2-142)0

【要点】

心无杂念。

(3)罗汉抱拳

上动不停,左脚横向 开立,略宽于肩,脚尖稍内 扣成“开步”,然后两腿屈 膝下蹲成“马步”;同时,两 掌变拳,抱于两侧腰间,拳 心向上,目视前方(图3-2- 143)。

【要点】

气沉丹田。

(4)右砸山炮

上动不停,左拳前翻, 拳心向下,屈臂横于腹前; 右拳从腰间向上向前向下 击出,拳心向上,以腰带 劲,抖腰振臂,力达拳背, 发虎啸“诡”音;同时左拳回 收,抱于左侧腰间,拳心向 上,目视右拳(图3-2-144、 图 3-2-145)0

【要点】

丹田省劲,一触即发。
(5)左砸山炮图片106 图片107 图片105

发虎啸“诡”音;同时右拳回 收,抱于右侧腰间,拳心向 上,目视左拳(图3-2-146、 图 3-2-147)。

以±(4).(5)反复练习 49次,然后接下式。

  • 罗汉抱拳


上动不停,左拳回收, 抱于左侧腰间,拳心向上, 右拳不变,目视前方(图3- 2-148)o

【要点】

气沉丹田。童子拜佛

上动不停,左脚向右脚 并拢成“并步”,两拳变掌, 右掌置于胸前,掌指向上, 左掌置于腹前,掌心向上, 目视右掌(图3-2-149)。

【要点】

心无杂念

(8)收势

上动不停,两掌分别 下落,置于身体两侧,目视 前方(图 3-2-150)。

  1. 挂山炮单式练习



  • 起势


两脚并拢成“并步”, 两手置于身体两侧,身体 直立,全身放松,目视前方 (图 3-2-151 )0

【要点】

思想集中,做三呼三 吸吐纳术。

  • 童子拜佛


上动不停,左手置于 胸前,掌指向上,右掌置于 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左掌 (图 3-2-152)0

【要点】

心无杂念。

(3)罗汉抱拳

上动不停,左脚横向 开立,略宽于肩,脚尖稍内 扣成“开步”,然后两腿屈 膝下蹲成“马步”;同时,两 掌变拳,抱于两侧腰间,拳 心向上,目视前方图片108图片110 图片109

【要点】

气沉丹田。

(4) 右挂山炮

上动不停,左拳前 翻,拳心向下,屈臂横于 腹前;右拳从腰间向后击 出,拳心向上,以腰带劲, 抖腰振臂,力达拳根,发 狮吼Fu”音;同时左拳回 收,抱于左侧腰间,拳心 向上,目视右拳(图3-2- 154、图 3-2-155)。

【要点】

丹田省劲,一触即 发。

(5) 左挂山炮

上动不停,右拳前 翻,拳心向下,屈臂横于 腹前;左拳从腰间向后击 出,拳心向上,以腰带劲, 抖腰振臂,力达拳根,发 狮吼“z8u”音;同时右拳回 收,抱于右侧腰间,拳心 向上,目视左拳(图3-2- 156、图 3-2-157),

以上(4)、(5)反复练 习49次,然后接下式。

  • 罗汉抱拳


上动不停,左拳回 收,抱于左侧腰间,拳心 向上,右拳不变,目视前 方(图 3-2-158)。

【要点】

气沉丹田。

  • 童子拜佛


上动不停,左脚向右 脚并拢成“并步”,两拳变 掌,右掌置于胸前,掌指 向上,左掌置于腹前,掌 心向上,目视右掌(图3- 2-159)0

【要点】
心无杂念。图片113 图片114 图片111 图片112

(8)收势

上动不停,两掌分别 下落,置于身体两侧,目视 前方(图 3-2-160) 0

  1. 弹山炮单式练习



  • 起势


两脚并拢成“并步”, 两手置于身体两侧,身体 直立,全身放松,目视前方 (图 3-2-161 )o

【要点】

思想集中,做三呼三 吸吐纳术。

  • 童子拜佛


上动不停,左手置于 胸前,掌指向上,右掌置于 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左掌 (图 3-2-162)o

【要点】

心无杂念。

  • 罗汉抱拳


上动不停,左脚横向 开立,略宽于肩,脚尖稍内 扣成“开步”,然后两腿屈 膝下蹲成“马步”;同时,两 掌变拳,抱于两侧腰间,拳 心向上,目视前方(图3- 2-163)。

要点

气沉丹田。

  • 右弹山炮


上动不停,左拳前 翻;拳心向下,屈臂横于 腹前;右拳从腰间向前斜 上方翻打而出,拳心向 内,以腰带劲,抖腰振臂, 力达拳峰,发龙吟“n”音; 同时左拳回收,抱于左侧 腰间,拳心向上,目视右 拳(图 3-2-164、图 3-2- 165)0 1

【要点】

丹田省劲,一触即 发。

  • 左弹山炮


上动不停,右拳前 翻,拳心向下,屈臂横于 腹前;左拳从腰间向前斜 上方翻打而出,拳心向 内,以腰带劲,抖腰振臂, 力达拳峰,发龙吟“n”音; 同时右拳回收,抱于右侧 腰间,拳心向上,目视左 拳(图 3-2-166、图 3-2- 167)。

以上(4)、(5)反复练 习49次,然后接下式。图片115 图片116 图片114图片119 图片120 图片121 图片117 图片118

第四章功理功法

在少林鹰派武术中,拳的基本型为:四指并拢向内卷曲, 使指端顶住掌心,然后将拇指弯曲内扣在食指空眼处,五指用 力握紧,腕部挺直。《少林鹰派拳谱》云:“拳者,屈而不伸,握固 其指,团聚其气,一齐着力,击之不散,分之不开,方为合窍之 妙也。”

第一节初级功法

初级功法主要以练习速度为主,包括抻拉橡皮条、活打皮 球、移动打靶、持哑铃练拳和扔打抛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抻拉橡皮条

将橡皮条一端固定,另一端手持握拳,练习者配合各种步 型与步法进行冲山炮(图4-1-1)、撞山炮(图4-1-2)、抄山炮 (图4-1-3)、崩山炮(图4-1-4).鞭山炮(图4-1-5)、劈山炮 (图4-1-6)、扣山炮(图4-1-7)、栽山炮(图4-1-8)、挑山炮

(图4-1-9)、撩山炮(图4- 1-10)、盖山炮(图4-1- 11)、钻山炮(图 4-1-12)、 横山炮(图4-1-13)、扫山 炮(图4-1-14)、砸山炮 (图4-1-15)、挂山炮(图 4-1-16)、弹山炮(图 4-1- 17)练习,左右交替进行, 49次为一组,共三组,早晚 各一次。

【要点】

练习时,以最快的速 度抻拉橡皮条。目的是练 习出拳的速度及肌肉弹 性。图片127 图片128 图片129 图片130 图片131 图片132 图片133 图片134 图片135 图片136 图片137 图片125 图片126图片123图片124图片122

第二阶段活打皮球

将皮球悬吊在橡皮条中 间,橡皮条两端固定,练习者 配合各种步型与步法进行冲 山炮(图4-1-18)、摸山炮(图 4-1-19)、抄山炮(图 4-1- 20)、崩山炮(图4-1-21)、鞭 山炮(图4-1 -22)、劈山炮(图 4-1-23)、扣山炮(图 4-1- 24)、栽山炮(图4-1-25)、挑

山炮(图4-1-26)、撩山炮 (图4-1-27)、盖山炮(图 4-1-28)、钻山炮(图 4-1- 29)、横山炮(图 4-1-30)、 扫山炮(图4-1-31)、砸山 炮(图4-1-32)、挂山炮(图 4-1-33)、弹山炮(图 4-1- 34)练习,左右交替进行,49 次为一组,共三组,早晚各 ―次。

【要点】

练习时,以最快的速度 冲打皮球。目的是练习出拳 的速度、准确性及反应请助手持手靶, 练习者配合各种步型 与步法进行冲山炮 (图4-1-35)、攒山炮 (图4-1-36)、抄山炮 (图4-1-37)、崩山炮 (图4-1-38)、鞭山炮 (图4-1-39)、劈山炮 (图4-1-40)、扣山炮 (图4-1-41)、栽山炮 (图4-1-42)、挑山炮 (图4-1-43)、撩山炮 (图4-1 -44)、盖山炮 (图4-1-45)、钻山炮 (图4-1-46)、横山炮 (图4-1-47)、扫山炮 (图4-1-48)、砸山炮 (图4-1-49)、挂山炮 (图4-1-50)、弹山炮 (图4-1-51)练习,左 右交替进行,49次为 一组,共三组,早晚各 一次。

【要点】

练习时,以最快图片141 图片142 图片143 图片144 图片145 图片146 图片147 图片148 图片149 图片150 图片151 图片152 图片153 图片138 图片139 图片140

的速度、准确性、反应及发 力。

第四阶段持哑铃练 拳

练习者两手各持哑铃, 配合各种步型与步法进行 冲山炮(图4-1-52)、损山 炮(图4-1-53)、抄山炮(图 4-1-54)、崩山炮(图 4-1- 55)、鞭山炮(图 4-1-56)、 劈山炮(图4-1-57)、扣山 炮(图4-1-58)、栽山炮(图 4-1-59)、挑山炮(图 4-1- 60)、撩山炮(图 4-1-61)、 盖山炮(图4-1-62)、钻山 炮(图4-1-63)、横山炮(图 4-1-64)、扫山炮(图 4—1 — 65)、砸山炮(图 4-1-66)、 挂山炮(图4-1-67)、弹山 炮(图4-1-68)练习,左右

交替进行,49次为一组,共 三组,早晚各一次。

【要点】

练习时,以最快的速度 进行冲击,体会以腰带劲的 发力要领。目的是练习出拳 的速度、力量、肌肉耐力及 发力。随着功力的增长,逐 渐增加哑铃的重量。

第五阶段扔打抛袋

助手持抛 袋向前抛出, 练习者配合各 种步型与步法 进行冲山炮 (图 4-1-69)、 损山炮(图4- 1-70)、抄山炮 (图 4-1-71)、

崩山炮(图4-

【要点】

练习时,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力量进行冲击,体会以腰带 劲的发力要领。目的是练习出拳的速度、准确性及发力。随着 功力的增长,逐渐更换细沙为粗沙、铁砂等硬物。

第二节中级功法

中级功法主要以练习力量和硬度为主,包括拳卧支撑、拿 鼎倒立、打击沙包、打击桩靶、击破木板和打断砖石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拳卧支撑

两拳距离与肩同宽,拳面抵地,两腿伸直并拢,以前脚 掌趾着地,头、腰、胯部与地面平行、下额内收,两臂弯曲,以鼻 吸气,目视前方(图4-2-1)。

动不停,两臂伸直,身体向上,以鼻呼气,如此反复练 习(图 4-2-2)o

【要点】

动作要连贯、协调、灵活有力。

随着锻炼程度的深入,逐步增加难度,将脚位渐渐增高 (图 4-2-3、图 4-2-4)。
练功时,可采用负重练习。如在身上(肩背、颈部)适当 加压,放置沙包、小型杠铃片、石盘、吊重哑铃或身穿沙衣等, 通过负重的手段,增强手、臂的实际劲力。所负重量要根据个

人的承受能力掌握。

  1. 呼吸方法采用逆腹式呼吸。即身体向下动作时吸气,身 体向上动作时呼气。


第二阶段拿鼎倒立

面对墙壁成立正姿势,两手握拳,以拳面用力撑地倒立, 两腿伸直,两脚面绷直并拢,两脚跟贴靠在墙壁上,全身用力 使肘、腕部挺直,两拳心相对,中间距离与肩同宽,腰胯上拔, 头略抬起,意念集中在脚心上,眼看地面(图4-2-5、图4-2- 6)。

【要点】

  1.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加难度。可做单臂支撑;两腿 或单臂也可以进行,一屈一伸的倒立撑起练习;两脚离墙做无 依靠倒立练习等,以加强其劲力和平衡控制。

  2. 初学此功时,请助手将两腿扶上墙壁,并注意身体重心 保持平衡,呼吸自然、畅达。

  3. 初学此功时,可戴上手套,或在地面放置一些较软的隔 垫,以避免手部表皮受伤,影响正常练功。

  4. 每次练习时间,以3~5分钟为宜,每日两次。练功结束 后,往往会有头晕、眼花等现象,多见于初学者。可采用下蹲的 方法,逐步适应后再站起来。

  5. 练习也可配合意念锻炼,如意守涌泉、丹田等。

  6. 此功饭后、睡眠前不宜练习。


第三阶段打击沙包

将沙包悬吊在横梁上,练习者配合各种步型与步法进行 冲山炮(图4-2-7)、揽山炮(图4-2-8)、抄山炮(图4-2-9)、崩 山炮(图4-2-10)、鞭山炮(图4-2-11)、劈山炮(图4-2-12)、 扣山炮(图4-2-13)、栽山炮(图4-2-14).挑山炮(图4-2-图片156 图片157 图片158 图片159 图片160 图片162 图片163 图片164 图片154 图片155图片161

各一次。练习时,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力量进行冲击,体会以 腰带劲的发力要领。目的是练习出拳的速度、力量、肌肉耐力 及发力。随着功力的增长,逐渐更换细沙为粗沙、铁砂等硬物。

【要点】 .

  1. 重沙包要求


初练每次10-15分钟,击速每分钟5~10发,共击50-150 发,每天练三次,总击150发。一个月后,时间增至每次半小 时,击速增至每分钟20发,每天三次,一天共击1 000-1 500 发。依次苦练,始终如一,不可因劳累停顿,不可怕苦而终止, 但又不能急于求成。若手掌偶有损伤,皮破血流须及时医治, 待愈后再练。一年后手掌骨及肌肉已经适应,并发生肌肉和骨 组织变化,发力击打沙包时,均不知疼痛。

  1. 组合沙包要求


组合沙包练法,是练习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协调性的 方法。由于沙包多、速度快,稍一迟缓,就容易不知所措。所以, 逐渐增加两个、三个、四个……最多不能超过九个。

取大小、重量相等的沙包若干个,悬吊成三角形、正方形、 梅花形。依上法以自由桩在沙包中间站好,调息运气,气沉丹 田;然后,运气于双拳,转身变步循环击打。一个月后,步活身 移、四面旋击,势如临敌。

  1. 铁砂包要求


铁砂包练习非常艰苦,没有相当毅力不能成功。依上法, 其步型和间距同沙包练法。只需加强丹田混元气的爆发劲和 寸劲击打练习。练此步功易损皮渗血,是磨炼意志的重要过 程。练习时以拳用力击打,使铁砂包来回游荡旋摆,用另一手 乘其游荡之势,附着铁砂包搓擦,练习磨力。每日早晚练习两 次,每次200-300发,共练500-600发。依此苦练至拳击打铁 砂包旋转自如为止。

第四阶段打击桩靶

1.人型靶练习

面对人型靶以自由站 立,全身放松,神不外驰, 调息、气沉丹田。然后,以 爆发劲和寸劲抖放,配合 各种步型与步法进行冲山 炮(图4-2-24)、攒山炮 (图4-2-25)、抄山炮(图 4-2-26)、崩山炮(图 4-2- 27)、鞭山炮(图 4-2-28)、 劈山炮(图4-2-29)、扣山 炮(图4-2-30)、栽山炮 (图4-2-31)、挑山炮(4- 2-32)、撩山炮(图4-2- 33)、盖山炮(图 4-2-34)、 钻山炮(图4-2-35)、横山 炮(图4-2-36)、扫山炮 (图4-2-37)、砸山炮(图

度和最大力量进行冲击,体会以腰带劲的发力要领。目的是练 习出拳的速度、力量、肌肉耐力及发力。

2.打树桩练习

桩功有棉桩和木桩两种。选一根长250厘米、直径15厘 米左右的圆木,在平坦的地方埋入60厘米左右深,要求桩的 顶端与练功者肩平为宜。在木桩上用破棉片缠桩两层,再用 细麻线绕扎捆好,称为“棉桩”;去掉棉片缠裹的桩,称为“木 桩。”

桩功练习分上、中、下三个击靶,上击靶平肩,宜闪击对方

攻击;中击靶平心,宜格击 对方拳脚,下击靶平脐;宜 潜击闪躲。

练习者面对缠裹软物 的木桩或大树,全身放松, 神不外驰,调息、气沉丹 田。然后,以爆发劲和寸劲 抖放,配合各种步型与步 法进行冲山炮(图4-2- 41)

抄山炮(图4-2-43)、崩山 炮(图4-2-44),鞭山炮 (图4-2-45)、劈山炮(图 4-2-46)、扣山炮(图 4-2- 47)、栽山炮(图 4-2-48)、 挑山炮(图4-2-49)、撩山 炮(图4-2-50)、盖山炮 (图4-2-51)、钻山炮(图 4-2-52)、横山炮(图 4-2- 53)、扫山炮(图 4-2-54)、 砸山炮(图4-2-55)、挂山 炮(图4-2-56)、弹山炮 (图4-2-57)练习,左右交 替进行,49次为一组,共 三组,早晚各一次。图片168 图片169图片171 图片172 图片170图片175 图片176 图片177 图片173 图片174

 

 

浏览1,78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