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声名远扬, 威震四方,以神功绝技著称,武术界素有“南尊武当”之说。武 当太极拳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国的道教 文化哲理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受老子《道德经》的影响, 虚其心实其腹,专气至柔。武当功夫注重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 运动法则,以内养精气神、外练筋骨皮为核心,形成了养生健 体、修真炼性为圭旨,技击自卫为辅助的武学体系。讲究以柔克 刚,后发制人,以松沉自然、柔和顺随的行功风格贯穿于整个套 路之中。武当功夫尤以太极拳法名扬天下,高深莫测,精妙人 微。太极混元一气也,拳学奥义在于开合收放。所谓开合,是内 气、内意之开合,而非肢体动作之开合。

武当太极拳是招法与内功的结合,太极拳是道教思想与修炼 方法的产物。练太极首要重视内功的修炼,内功的提高就是体能 的增长。气要长养,劲要圆活,从虚无中求实有,从柔弱中求刚 强,内功为技击之本。修道之根在于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 还虚、炼虚合道。内功鼓荡之气修炼上身,终身受益,利于养 身,便于技击。内功上身,在技击时神态、气韵异于常人。“哼 哈”之音,丹田气内转,灵机于顶,劲通于背,瞬间引化发放, 耄耋之年仍能抛人于丈外,妙不可言,令人惊叹,此皆因内功、 内气、形神兼备之故。养生与技击并重的太极拳法强调内外兼 修,暗合道家仙学之理,神旺气足,功理科学。通过前后丹田内转呼吸之锻炼,气通任、督脉,意守命门,水火相济,使得百脉 充实,五脏六腑之气各归其原,抓闭呼吸,内外合一,带脉充实 如鼓,而后神通于背,在技击时发出超强的冷脆劲,适宜强身养 生,有利于技击功力的提高。

武当太极拳分为三层功夫、九步法门,数百年来单传秘授, 十分严密。武当太极拳以内气为本,以桩法为根,注重内劲之修 为,神意合于五行中,丹田鼓荡。在武当弟子传承中有筑基本功 之修炼阶梯,欲练太极,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一枝动,百枝 摇,须节节贯穿,行劫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运劲如昆仑连绵 不断;发劲则似雷鸣闪电,迅雷不及掩耳。初学者盘架三年,招 法工整圆顺,健身足矣。进修者当须内气鼓荡,演化劲法,缠丝 封闭,化发自如,防卫自如足矣。唯有上乘境界者,神而明之, 意、气、力相合,方能进人妙境。

欲学武当太极拳,须中正安舒,松沉为要,轻灵圆活贯穿始 终,自可辨阴阳、分虚实,达到八面支撑、周身一家之妙。武当 太极拳隐踪武当数百年,盛世复出。从而天下太极洋洋大观:犹 龙、子午、先天、赵堡、陈、杨、吴、武、孙等。

太极者和谐身心之术、益寿延年之法,推而广之,利国利 民,功德无量耳。道不远人人自远,随缘自在,恭敬勤恒求大 道,明心见性演神功。愿太极之道为和谐社会、幸福之家、中华 复兴、向世界传播东方文明发挥巨大的文化潜力,实现全民健身 之纲要,造福人类。武当太极拳法定能成为更多人们养身之道的 法宝。

本文起笔于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之际,愿此书 与奥运同行,与民族共荣。人人练太极和谐天下,快乐人生。不 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乡民,也不论你是教授学者还是商家巨富,结缘于太极之道,必将终身受益。人老腿先老,太极妙在 腰,病气燥气当弃之,升清降浊,养太极中和之气,醒神健脑, 通脉益智,武当太极之精义也。

武当真人游玄德谨识于大岳白马峰太极洞
2008年8月

浏览1,06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