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拿颈项部位、肩解外侧、双肩上中部外侧部位、穴位有: 附分、肩耦、巨骨、肩贞等。在诸穴位及部位上施术,用双手十手指 同时操作,用气、力、劲要达到穴位及部位上,用精、气、神要意念 在患者发病部位上。操作用力,一压一挤,一按一抓,一松一紧,一 捏一拿,操作200 ~ 300次,3 ~4分钟。以得气为度,自觉颈项部 位、头脑肩胛轻松愉快为佳。

【主治】肩背拘急、项痛、半身不遂、臂细无力、肩臂酸痛、牙 痛、额痛、肩胛痛不能举臂、缺盆中痛、落枕、耳鸣、耳聋等症。

捏拿颈项肩部位、肩解内侧、双肩上中部内侧部位、穴位 有:秉风、天髎、肩中俞、肩外俞、曲垣、气户、缺盆等。在诸穴位 及部位上施术操作,用气、力、劲要达到穴位及部位上,用精、气、 神要意念在患者发病部位上。操作用力,一压一挤,一按一捋,一捏 一拿,一松一紧,此部位操作200 ~ 300次,3 ~4分钟,以得气为 度。自觉全身轻松愉快为佳。

【主治】肩重臂痛、咳嗽唾血、目不明、肩背痛有寒症、颈项强 急、膊厥冷痛、肩胛痛、气注、热痛发灼等症。

捏拿颈项部位、左右两肩胛部位、穴位有:曲垣、天宗、 膏盲、魄户、神堂、讒譆、膈关等。在诸穴位及部位上施术操作,用 气、力、劲要达到穴位及部位上,用精、气、神要意念在患者发病部 位上,操作用力,一压一挤,一抓一捋,一按一揉,一捏一拿,一松 一紧。操作200 ~300次,3 ~4分钟。以得气为度,自觉全身舒畅愉 快为佳。

【主治】劳瘵、咳逆吐血、健忘、脾胃虚弱、梦遗失精、咳嗽气 喘、背脊强急或疼痛、项强背膊痛、诸血症、胸背心痛、前后心区 痛、肩臂重痛、身热汗不出、胸中烦满、呕吐噎闷等症。

学习者要努力掌握颈项肩部经络穴位。在治疗中,经络学说有指 导作用,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不论是针灸、汤药,还是内功按摩捏 拿,若没有经络学说的指导,必然影响辨证论治的准确性。例如,针 灸是从外治内,若离开经络学说就无法理解。又如汤药内服能治疗体 表疾病,也是根据经络相互联系的原理。

在《内经》中,对疾病的治疗常有不指明腧穴而仅指出应取某 经的论述。这样的例子很多,说明治疗疾病应以经脉为依据。除本经 外,与其他有关的经脉配合论治也很重要。由此可见经络学说在临床 方面的重要意义。

经气的意义

《素问•离合正邪论篇》说;“真气者,经气也”。由此可知, “经气”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禀受于天的原气,其二是后天 水谷之气所化的营卫之气。因此,经气的意义也有两点:

其一,指经络本身的原气而言,也就是经络天赋的功能动力。 其二,指营卫之气在经脉内流动不息的一种功能现象。

十二经脉之气血各有多少,其理由即十二经脉连属的脏腑各不相 同,因此,其所禀受先天的原气(功能力量)也就有所差异,气血 多少的现象也由此产生。

经脉气血不足是病化转归之根本,修养经络血脉是防病医病之大法。

任脉经络穴位的分布

下颏唇部位任脉经络穴位承架,在额唇沟的正中位凹陷处。

颈部位任脉经络穴位廉泉,在颈上前正中线上,喉结上缘 与舌骨下方之间的凹陷处。

颈部位任脉经络穴位天突,在颈结喉下,头稍低,胸骨切 迹上缘正中陷凹处。

胸骨部位任脉经络穴位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诸 穴在胸骨正中线上,分别平第五、四、三、二、一肋间隙中部位处。

胸骨正中下方部位任脉经络穴位鸠尾,在前正中线上,当 胸剑结部下1寸处。

上腹部任脉经络穴位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 阙诸穴位,上腹部位前正中线上,分别当脐上1、2、3、4、5、6 寸处。

神阙,在脐中央处,脐的别名。下腹部任脉经络穴位由神 阙往下进行,有中级、关元、石门、气海、阴交诸穴位,位于正中线 上,分别当脐下4、3、2、1寸处。

下腹部任脉经络穴位曲骨,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5 寸,当耻骨联合上缘上方之凹陷处。会阴在会阴部位正中,男性当阴 囊根部与肛门连线中点处。女性当大阴唇后部与肛门连线中点处。

2•捏拿任脉经络部位、穴位

下额额部位、颈部上下部位、胸部上中下部位、腹部上中下部 位、会阴部位,施术操作使用指法有二指捏拿、三指捏拿、五指捏拿 法。二指捏拿用拇指合食指或中指,三指捏拿用拇指、食指及中指, 五指捏拿用拇指合于四指。捏拿方向有上下、左右、横竖捏拿法。捏 拿用力一松一紧、一压一挤,且气、力、劲要达到施术部位和穴位 上,精、气、神要意念在患者病症中。

捏拿任脉经络穴位承浆,唇沟陷中,当颏唇沟中央的凹陷 处。施术操作经常用二手指或三手指捏拿,用力一压一挤、一松一 紧,捏拿100次左右,大约一分钟左右,以得气舒适为佳。

本穴位部位主治口眼喁斜、牙痛齿肿、面部浮肿、消渴。

捏拿任脉经络穴位廉泉,在额下喉结上舌本下陷中,头稍 仰,当喉头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捏拿廉泉时,同时要捏廉泉穴 左侧和右侧部位,再捏拿人迎穴。此穴泣多用五手指,左右手换着捏 拿,施术操作120次左右,大约一分半钟。以得气为度,自觉咽喉轻 松为佳。

本穴位部位主治舌下肿胀难言语、舌根结缩、舌纵、涎自流出、 咽食困难、上气咳逆、胸满、喘息、痰吐不出。

捏拿任脉经络穴位天突,在颈结喉下,头稍低,胸骨切迹 上缘正中陷凹处。捏拿天突穴经常取用三指捏拿或二指捏拿,捏拿天 突穴部位要上下左右方向捏拿。同时要捏拿足阳明经穴位气舍,在锁 骨内侧端的上缘,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处。水突,在胸 锁乳突肌前缘,当人迎与气舍连线的中点处。人迎,在喉结旁,当胸 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之处。最后用中指腹点压钩住天突,再 用大拇指腹顶压天突穴,施术操作1〇〇次左右,大约一分钟左右,用

力一压一挤、一挤一压、一松一紧、一紧一松,以气畅痰出为度。要 求气、力、劲到位,精、气、神意念守住病患之处。

本穴位部位主治暴喘咳逆、咯脓血、暴喑、咽肿、喉中水鸡声、 瘿瘤初起、颈项强、呃逆、瘰疠、消化不良等症。

捏拿任脉经络、胸骨部位穴位。有中庭,在膻中下一寸六 分陷者中。仰卧,于胸骨上,平第五肋间隙处。膻中,在玉堂下一寸 六分(直两乳间)陷处。玉堂,在紫宫下一寸六分。仰卧,当膻中 上寸六分,平第三肋间隙处。紫宫,在华盖下一寸六分,陷者下,仰 卧,于胸骨上,平第二肋间隙处。华盖,在璇玑下一寸陷者中,仰 卧,于胸骨上,平第一肋间隙下方处。胸骨部位穴位上由华盖穴起下 至中庭穴处。左右两旁有足少阴肾经及足阳明胃经,直竖捏拿法只能 捏任脉经络穴位,横向捏拿法能连着肾胃两经穴位部位。施术操作用 力一压一挤、一挤一压、一松一紧、一紧一松,操作1〇〇次左右,大 约一分钟左右,以得气为度。自觉轻松畅快。

本穴位部位主治咽痛、胸胁胀满、饮食不下、呕吐、小儿吐乳 汁、咳逆喘满、心烦意乱、胸膺疼痛、女人乳汁少、尸厥、哮喘气 短、咳嗽吐血、肺痈、癭气、喉痹、脓痰吐不出等症。

捏拿胸骨正中下部位任脉经络穴位鸠尾,在胸肋蔽心骨下 五分(巨阙上一寸),无蔽骨者则在歧骨下一寸处。临床上经常使用 三指捏拿术或五指捏拿术。施术操作用力一挤一压、一压一挤、一松 一紧、一紧一松,操作100次左右,大约一分半钟左右,以得气为 度,自觉心胸畅快为佳。

本穴位部位主治胸满、咳逆、吐血、哮喘、心痛、翻胃、癫癎、 狂躁不安等症。

 

浏览49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