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可通过用大拇指腹点压腧穴作探试性诊査,以协助诊 断。如胆道蛔虫腹痛,用大拇指腹点按压胆腧双穴,腹痛可得到 缓解。
总之,掌握触摩按压诊法的基本常识和程序,在临床诊断和治疗 中具有特殊价值。
附录:
腧穴在人体中的作用
腧穴,又作俞穴,是人体脉气所注输的部位,也就是推拿按摩 “捏拿”施术部位,通称穴位。腧与“输”通,具有转输的意思, “穴”指空穴、空隙。古代也直称腧穴为“俞”、“穴”、“空”,合起 来称为“孔穴”及“腧穴”,《素问》中解释说:腧穴系脉气所发, 故亦称为“气穴”。
腧穴在定义上,它是占据人体表一定位置的一个小点,这个小点 又是经脉气血所注输的空隙,故腧穴的构成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①位于体表的;②成点的;③脉气注输的。这三个条件是形成腧穴概 念的基础,也是探讨腧穴原理的基本范畴。
腧穴作用于人体的特点也有三种,刺激、传导与反应。
腧穴散布在一定的经脉循行通路上,经脉则和脏腑相通,腧穴、 经络、脏腑即结合成通内达外的关系。推拿按摩诊疗就是通过腧穴来 调整经络与脏腑的功能作用,从而达到诊疗治愈疾病的目的。《灵枢 •九针十二原篇》中说:“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人也。非皮、 肉、筋、骨也。”说明腧穴的概念,不是单纯指皮、肉、筋、骨的局 部形态,而是着重于它的内部气机、机能联系一一神气之所游行出 人。它的位置多数在“肌肉文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千金 方》)《素问.气穴论》中说:“分肉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营卫,以 会大气。”中国医学以营气、卫气等来说明经络、腧穴的正常功能。 人体表里、上下的各部位组织和脏器,主要依靠经络的循行流注,以 营生长、补给、捍卫等作用,而经络之气“游行出人”于附着体表 的全部腧穴。由此可以理解腧穴对人体表里、上下的密切影响。营卫 之气,在人体各部无所不到,即腧的影响对人体各部无所不达。因 此,我们对腧穴概念的理解,首先应该认为这是人体的“传导点”。
.腧穴传导的作用,又有“外导”和“内传”两种主要功能。“外 导”即体内脏腑机能变化向外传导,“内传”即体表所感受的各种因 素向内传递。外导反映内脏的变化,腧穴在这一方面构成人体“反 应点”的作用;内传是传递体表所感受的影响。因此,腧穴又成为 作用于人体的“刺激点”。
腧穴本身有许多就是作为疾病的反应点而出现的,即某种疾病可 表现为某一腧穴或某一部位上几个腧穴的不舒畅现象。例如肺经有病 变时,就会呈现出缺盆部位疼痛,臑臂内前廉痛厥,掌心中部劳宫穴 发热及全手心灼热心烦等状况。这些部位都是手太阴肺经和腧穴所在 之处。肺脏内不和,它的经脉和腧穴就反映出各种异常现象来。又如 手阳明大肠经的颈肿痛,次指疼痛麻木等症状,手阳明大肠经的天 鼎、扶突、商阳、二间等腧穴所在部位就会有所反应。又如胃腑发生 病变时,就会出现气街、股、伏兔、酐外廉、足跗上皆痛。这些部位 是胃经的气冲、伏兔、足三里、上下巨虚、解溪、陷谷等腧穴所在部 位。在现代医学方面,也证明了皮肤与内脏器官之间的反射关系。如 前苏联医学者福立波百特和巴特许别金等,他们对皮肤电位分布的研 究显示出在皮肤上有一些特殊的区域,称为活动点。内脏器官发生急 性病变时,有一个或数个活动点的电位可以急剧增高;或者内脏器官 发生慢性疾病时,活动点的电位就发生降低现象。这一发现,与经络 和腧的部分功能有相同地方。因此,近代医学认为,经络是脏腑发生 疾病变化的反应系统,而腧穴就是人体的反应点(反射区)。
腧能从它所在部位反映出五脏六腑疾病变化的情况,同时又可刺 激它所在的部位,以调整和恢复脏腑的生理病理功能作用。《素问• 五藏生成篇》中说:“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 去之。”说明腧穴是能感受和传导针石的刺激,发挥扶正祛邪治疗疾 病的作用的。几千年来中医在临床实践中,确定出腧穴的位置和诊疗
主治症,所有疾病,通过刺激有关腧穴,都能使人体的阴阳偏胜或偏 衰现象得到调整,使正气旺盛,病邪驱除,使疾病迅速全愈,这是腧 穴在诊治方面的重要作用。
腧穴的反应和刺激作用,主要产生于腧穴的传导功能,而这两种 作用,又有相互的密切关系。腧穴不仅可作为诊断上的反应点应用, 还可以作为治疗刺激点应用,各种疾病均可以通过检査腧穴而得出异 常现象所在部位,相应地就可以选用这些腧穴来治疗这种疾病证候。 在这方面,古代医家规定出背部腰部五脏六腑的“腧”穴和胸腹部 五脏六腑的“募”穴,就是应用腧穴来诊察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明显 例子;唐代名医孙思邈“以痛为腧”的论说,更十分明显地说明了 这一问题。由于经络气血的不和,而表现于体表的一定部位,发生压 痛、过敏等现象,这个部位就成为反应点。“以痛为腧”的原则,就 是反应作用和刺激作用两种功能结合使用,显示了腧穴在人体的重要 意义。这一意义是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即人体全部腧穴共同 具有的特异作用。故而,尹氏八卦捏拿法中便有边诊断边治疗,边治 疗边诊断的方法。
二病因的辨证
病因辨证是指人的机体发生疾病时,医生对病因的辨别诊断,是 以病因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综合分析辨别各种病因侵人人的机体所 致的各种证候的方法。疾病发生都有一定的发病因素,发病因素虽然 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外感六淫之邪气、疫疠、内伤七 情、饮食、劳倦及意外伤害等几个方面。
1.六淫病辨证
对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气侵人机体后所致病疾证候 的辨别方法。六淫病的发生变化往往与季节有关系,如春天多风病, 夏天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天多燥病,冬天多寒病。在四时气候变 化中,六淫之邪气不是固定的,且人体感受邪气时也不是单纯的,例 如风有风寒、风湿,暑有暑热、暑湿、暑风等。因此,疾病的表现证 候也是复杂多变的。
浏览48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