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自选太极拳、太极剑难度完成不符合规定的确认(表1-15)

  2. 1T5自选太极拳、太极剑难度完成不符合规定的确认表


































































难度类别内容不符合规定的确认
动作难度平衡前举腿低势平衡;后插腿低势平衡支撑腿大腿高于水平;手扶按支撑腿
低势前蹬踩脚支撑腿大腿高于水平;前蹬踩脚触地
侧踹平衡侧踹腿脚内侧低于肩止体侧倾超过45°
侧朝天蹬直立上蹬腿未达垂直;上体侧倾超过45°
腿法分脚、蹬脚上举腿脚跟低于肩
跳跃旋风脚360°;旋风脚540°起跳前助跑超过1步;转体度数不足 里合腿的腿高未达水平
腾空摆莲360°;腾空摆莲540°起跳前助跑超过1步;转体度数不足 外摆腿的腿高未达水平
腾空飞脚起跳前助跑超过1步;未腾空
腾空正踢腿起跳前助跑超过1步;腾空上踢腿 脚尖未触及前额
腾空飞脚向内转体180°起跳前助跑超过1步;转体度数不足
连接难度动动 连接腾空飞脚+•(无步)腾空摆莲360° +雀地龙

腾空飞脚+(无步)腾空摆莲540°

+雀地龙,
跳跃动作之间出现助跑步数;动作 难度未完成;两腿依次落地;附加支 撑、倒地
动静

连接
腾空飞脚+起跳脚落地 旋风脚360° +起跳脚落地

腾空摆莲360° +起跳脚落地 腾空正踢腿+起跳脚落地
击响(踢起)脚未单脚落地;脚移动、 跳动

























难度类别内容不符合规定的确认
-

连接难度
动静

连接
腾空飞脚+提膝独立

腾空飞脚向内转体180°+提膝独立

旋风脚360° +提膝独立

旋风脚540° +提膝独立 腾空摆莲360° +提膝独立

腾空摆莲540° +提膝独立
击响脚未单脚落地;落地时脚移动、 跳动;提膝腿脚触地
腾空摆莲360°+雀地龙 腾空摆莲540° +雀地龙两腿依次落地;附加支撑、倒地
静静 连接低势前蹬踩脚+转体180°成提膝 独立

前举腿低势平衡+转体180°成提 膝独立

后插腿低势平衡+摆莲脚转体

180°成提膝独立
连接过程中出现上体晃动;脚移动、 跳动;转体度数不足


  1. 注:1.凡跳跃动作转体接跌雀地龙叉落地,均以起跳时转体方向同侧腿脚尖与脚跟连 线的延长线和落地时异侧腿的轴线的延长线的夹角来计算转体度数。

  2. 凡跳跃动作转体单脚落地,均以该脚起跳时和落地时脚尖与脚跟连线的延长线

  3. 的夹角来计算转体度数。

  4. 312A + 324B + 5、312A + 324C + 5必须在前一个跳跃动作两脚同时落地后 直接起跳。

  5. 静静连接中不得上步,以支撑脚转体前和转体后脚尖与脚跟连线的延长线的夹 角来计算转体度数。

  6. 单脚落地时,击响(踢起)脚和落地脚应为同一腿。

  7. 动动连接中,动作难度未完成,其之前和之后的连接难度不予确认。

  8. 连接难度被改变,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不予确认。

  9. (三)自选南拳、南刀、南棍难度完成不符合规定的确认(表1-16)

  10. 1T6自选南拳、南刀、南棍难度完成不符合规定的确认表














































































难度类别内容不符合规定的确认
动作难度腿法直身前扫540°;直身前扫900°扫转度数不足
跳跃旋风脚360° ;旋风脚540、旋风脚 720°起跳前助跑超过4步;转体度数不 足;里合腿的腿高未达水平
腾空外摆腿360°;腾空外摆腿 540°;腾空外摆腿720°起跳前助跑超过4步;转体度数不 足;外摆腿的腿高未达水平
原地后空翻起跳前脚移步
单跳后空翻起跳前助跑超过2步
单跳后旋翻360°起跳前助跑超过2步
腾空飞脚向内转体180°起跳前助跑超过1步;转体度数不足
跌扑腾空双侧踹起跳前助跑超过4步;踹出腿低于 水平
腾空盘腿360°侧扑起跳前助跑超过4步;转体度数 不足
鲤鱼打挺直立打挺起身未成直立状态
连接难度动动 连接旋风脚360。+(2步内)腾空飞脚 旋风脚360°+(2步内)单跳后 空翻

旋风脚360°+(2步内)单跳后旋 翻 360°
跳跃动作之间的助跑步数超过2 步;动作难度未完成;两脚依次落 地;落地后再成蝶步;脚移动、跳动、 附加支撑、倒地
动静 连接旋风脚360° +蝶步 旋风脚5如'+蝶步 单跳后旋翻360° +蝶步两脚依次落地;落地后再成蝶步;脚 移动、跳动、附加支撑、倒地
旋风脚720° +马步

腾空外摆腿36顷+马步 腾空外摆腿540° +马步 腾空外摆腿720° +马步
动动.

连接
原地后空翻+蝶步 单跳后空翻+蝶步空翻落地时手撑地
腾空飞脚+提膝独立

腾空飞脚向内转体180°+提膝独立

旋风脚360。+提膝独立

腾空外摆腿360° +提膝独立 鲤鱼打挺直立+提膝独立
击响脚未单脚落地;落地时脚移动、 跳动;提膝腿脚触地



  1. 注q.跳跃动作转体双脚落地或跳跃动作转体落地接做步型,均以起跳时两脚之间连 线和落地时两脚之间连线的夹角来计算转体度数。

  2. 凡跳跃动作转体单脚落地,均以该脚起跳时和落地时脚尖与脚跟连线的延长线 的夹角来计算转体度数。

  3. 扫转性腿法的扫转度数,均以扫转腿的脚的起止转动度数来计算扫转度数。

  4. 4 .动动连接中323A + 346B,323A + 312A、323A + 366C的步数,以前一个跳跃 动作一脚落地后的任何一脚上步开始计算。

  5. 单脚落地时,击响脚(踢摆脚)与落地脚应为同一脚。

  6. 动静连接的被连接动作必须呈静止状态。

  7. 动动连接中,动作难度未完成,其之前和之后的连接难度不予确认。

  8. 连接难度被改变,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不予确认。

  9. 第二章 无难度评判的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的评判

  10. 第一节动作质量的评分

  11. 单练项目按照自选项目动作规格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表2-1、表2-2、 表2-3),自选项目和无难度评判的规定项目、自选项目(单项)其他错误内容 及扣分标准(表2-4)执行。

  12. 第二节演练水平的评分

  13. 一、无难度评判的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演练水平等级分评分标准(表

  14. 1)

  15. 2-1无难度评判的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演练水平等级分评分标准表





















































档次级别分数段评分标准
①级5.00 — 4.81劲力充足、用力顺达、力点准确、手眼身法步及身械配合 协调、节奏分明、风格突出、动作与音乐和谐一致
②级4. 80 — 4. 51
③级4. 50 — 4. 21
一般④级4. 20 — 3. 81劲力较充足、用力较顺达、力点较准确、手眼身法步及身 械配合较协调、节奏较分明、风格较突出、动作与音乐较 和谐一致
⑤级3. 80 — 3. 41
⑥级3. 40 — 3. 01
不好⑦级3. 00 — 2. 51劲力不充足、用力不顺达、力点不准确、手眼言法步及身 械配合不协调、节奏不分明、风格不突出、动作与音乐不 和谐一致
⑧级2. 50—2. 01
⑨级2. 00 — 1. 51


  1. 二、无难度评判的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演练水平编排错误、音乐扣分内 容及编码(表2-2)

  2. 2-2无难度评判规定项目和自选项目演练水平编排错误、音乐扣分内容及编码






































类另IJ编排错误、音乐扣分内容及标准编码
编 排内容各项目规定套路中漏做或增加一个完.整动作(扣0. 2分)80
规定南拳、南刀、南棍套路中未按规定发声81
结构布局各项目规定套路中跳跃动作的助跑步数或行进动作的步数 缺少或增加82
太极拳、太极剑动作路线和方向超过45°;长拳、南拳及器械 套路动作超过90°83
音乐出现有伴唱配乐(扣。.3分)84
规程规定的配乐项目未配乐(扣0.5分)85


  1. 注:编排错误扣分内容中,未标明扣分分值的均为扣0. 1分。

  2. 第三节 对练项目的评分

  3. 2-3对练项目动作质量和其他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表












































































类别扣分内容编码
其他

错误
定势时上体晃动、脚移动或跳动70
附加支撑(扣0.2分)71
动作失误的倒地(扣0.3分)72
器械脱把、碰身73
器械折断(扣0.2分)74
器械、枪头掉地(扣0. 3分)75
刀彩、剑穗、枪缨、服饰、头饰掉地;刀彩、剑穗、软器械缠手(缠身);服装 开纽或撕裂;鞋脱落76
器械变形(扣0.2分)77
身体任何一部位触及线外地面78
遗忘79
方法

配合
远离进攻部位90
静止姿势时间超出91
无攻防演练时间超出92
击打落空或防守落空93
等待94
误中、误伤对方95


  1. 注口.“器械碰身”是指持械碰及自身。

  2. “器械变形”是指器械弯曲角度超过45\

  3. “远离进攻部位”是指攻方的身体进攻部位或器械进攻部位未及或偏离攻击 部位。

  4. “静止姿势时间超出”是指定势动作和倒地动作停顿时间超过3秒钟。

  5. “无攻防演练时间超出”是指非攻防动作演练时间超过3秒钟。

  6. “击打落空或防守落空”是指攻守双方未击中或未防中对方。

  7. “等待”是指攻守双方在配合上动作抢先出现的停顿或中断。

  8. 器械接触线外地面或身体某一部位在空间超越了场地,不应判为出界。

  9. 未标明扣分分值的均为扣 1分。

  10. 以上错误均按出现的人次累计扣分。

  11. 第四节集体项目的评分

  12. 2-4集体项目动作质量和其他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表

















































































类别扣分内容编码
其他

错误
定势时上体晃动、脚移动或跳动70,
附加支撑(扣0.2分)71
倒地(0.3分)72
器械脱把、碰身、触地、弯曲变形73
器械折断(扣0.2分)74
掉地(扣0. 3分)75
刀彩、剑穗、枪缨、服饰、头饰掉地;刀彩、剑穗、软器械缠手(缠身);服装 开纽或撕裂;鞋脱落76
持久平衡静止时间不足2秒77
身体任何一部位触及线外地面78
遗忘79
方法步型、腿法动作规格与要求不符96
跳跃、跌扑动作规格与要求不符97
各种器械方法规格与要求不符98
配合同一动作不整齐或队形不整齐99
对练时击打或防守落空93
对练时等待对方进攻94
对练时误中、误伤对方(0.2分)95



  1. 注:1.未标明扣分分值的均为扣0.1分。

  2. 以上错误均按出现的人次累计扣分。

  3. 器械接触线外地面或身体某一部位在空间超越了场地,不应判为出界。

  4. 第五节 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太极拳剑的评分

  5. 2-5传统举术动作常见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项目动作错误内容动作错误内容扣分

标准
形意、 八卦、

八极
身型身体前倾或后仰,挺 胸、立腰钻拳(形意 拳)拳未经胸至口前外旋 钻出

种 错 误

每 出 现



ft

0. 1
蹬腿、弹腿未由屈到伸横拳(形意 拳)拳高过胸
弓步

马步
弓步、马步屈蹲腿未 接近半蹲踵步(八卦 掌)脚掌未平起平落,重心 忽高忽低,外脚未沿内 弧踵出,两膝过宽
仆步屈蹲腿未全蹲云掌(八卦 掌)掌未在头前上方绕 平圆
跳跃动作未腾空托掌(八卦 掌)未沉肩垂肘
掌(形意拳)五指僵直,虎口未 撑圆磨肋掌(八 卦掌〉掌未沿肋向身后伸出
三体势(形 意拳)劈掌时两脚前后间距 过大,横向间距过宽掌(八卦掌)虎口未撑圆,掌心未 内凹
跟步(形意 拳)后脚提起过高,踝过 松,重心起伏马步(八极 拳)马步过大
劈掌(形意 拳)拳未经胸至口前变掌 弧型下劈横击拳(八 极拳)拳未由后向左(右)前 直臂横击
崩拳(形意 拳)拳高过肋,臂僵直  
通臂、 劈挂、 翻子身型身体过于僵直劈掌(通臂 拳/劈挂)抡臂下劈未成立圆, 甩抖不明显
蹬腿、弹腿未由屈到伸捶掌(通臂 拳)未抖腕甩掌向前掉 出,高未于肩平
弓步马步 虚步屈蹲腿未接近半蹲钻拳(通臂 拳)拳高未与鼻平或肋平
仆步屈蹲腿未全蹲尖拳(通臂 拳)中指未突出成尖
跳跃动作未腾空跪步(劈挂)前腿未屈膝全蹲,后 腿未跪落于前脚内 侧,膝部着地
直拳(翻子 拳)臂未伸直弹拳(翻子 拳)未由腰、肩、肘及腕部 发出




















































































  1. 项目动作错误内容动作错误内容扣分

    标准
    单器械、 双器械、 软器械提膝平衡支撑腿弯曲云背花未呈平圆ft

    0. 1 分
    燕式平衡

    探海平衡
    支撑腿弯曲或后举腿 弯曲提撩花未贴身立圆
    侧控腿 平衡支撑腿弯曲或上举腿 弯曲抡鞭未立圆
    扎刀刀与臂未成一直线旋子转体腾空转体时躯干高于 水平45°以上(含45°)
    舞花刀未呈立圆腾空转体时腿明显 弯曲
    缠头

    裹脑
    刀背远离身体侧空翻空翻时腿明显弯曲
    劈棍棍未自上而下腾空侧踹踹出腿低于水平
    滚压棍棍未呈水平乌龙绞柱着地时腰腿未竖直、 膝关节弯曲
    挂剑 撩剑(钩)直腕盘腿跌摆动腿脚未过头
    挂钩未呈立圆鲤鱼打挺两脚落地宽于肩
    剑穗甩动

    (长穗剑类)
    剑身与穗身夹角少 于45°滚理肩背未着地




  1. 2-7 太极拳、剑动作常见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类别动作错误内容扣分标准
手型 步型掌型手指并拢或任何一指伸翘、虎口未成弧形 陈式:拇指根未合向小指,其余四指未依次 向手背舒展错开每一种错误出现一至 二次,扣0. 1分;出现 三次以上扣0. 2分
弓步前弓腿屈膝的垂直线未达脚背或超出脚尖 后腿过于弯曲或后脚跟离地、明显掀脚每一种错误,每出现 一次,扣0. 1分
虚步后脚跟离地
仆步屈蹲腿未全蹲,或脚跟离地

平铺腿弯曲,或平铺腿脚尖内扣不够、掀脚
歇步两腿屈膝下蹲不够或两腿未交叉
独立步上提腿大腿低于水平或支撑腿明显弯曲
手法举臂高过肩或臂过屈或伸直
两手向后直抽、夹臂紧腋
耸肩抬肘、两臂未撑圆
由下向上挑臂或由外向内合掌,或抬肘 直臂
云手肘部过曲,或举手过头,或运转幅度过小
架掌上举未过头或举臂不成弧
'发劲手法力点不准确、蓄发收放生硬脱节
步法上步、进步、 退步、跟步、 侧行步、 行步重心移动时,后脚跟拧转

步法移动时,重心起伏,抬脚过高,或出现 脚拖地现象
每一种错误出现一至 二次,扣0. 1分;出现 二次以上,扣0. 2分
身型 头、身不正,驼背弓腰突臀 耸肩缩脖,扭腰摆臀
腿法分脚、蹬脚支撑腿或上举腿明显弯曲,或上举腿脚未 高于腰部每一种错误,每出现 一次,扣0. 1分
拍脚、 摆莲脚击拍落空,或击响脚未过肩

击响时摆动腿弯曲,或摆莲脚幅度过小
剑法劈剑、刺剑完成时,剑与臂未成一直线
撩剑剑离身体较远
挂剑握剑未扣腕
绞剑剑尖绕环不成立圆,或绕环过大或过小
握剑食指扣握在剑盘前沿触及剑刃每一种错误出现一至 二次,扣0. 1分;出现 三次以上,扣0. 2分
剑指中指与食指分开或弯曲,或拇指未弯曲


  1. 2 8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太极拳、太极剑其他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错误种类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扣0. 1分扣0. 2分扣0. 3分
服装、饰物影响动作刀彩、剑穗掉地或 缠身;服装开纽或 撕裂;服饰、头饰掉 地;鞋脱落  
器械触地、脱把、碰 身、变形、折断、掉地器械触地;器械脱 把;器械碰(缠)身器械弯曲变形器械折断(含即将 折断);器械掉地
出界身体任一部位触及 线外地面  
失去平衡上体晃动、脚移动 或跳动手、肘、膝、足、器械 的附加支撑倒地(双手或肩、 头、躯干、臀部触 地)
遗忘遗忘一次  



  1. 2-9集体项目动作质量、其他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内容扣分点编码内容扣分点编码
方法步型、腿法动作规格与要 求不符01其他

错误
定势时晃动、脚移动或 跳动70
跳跃、跌扑动作规格与要 求不符02附加支撑(扣0. 2分)71
倒地(扣0. 3分)72
器械方法规格与要求不符03
器械脱把、碰身、触地、弯 曲变形73
配合同一动作不整齐04
队形不整齐05掉地(扣0. 3分)74
对练时击打或防守落空93身体任一部位触及线外 地面76
对练时等待对方进攻94器械折断(扣0.2分)78
对练时误中对方95遗忘一次79


  1. 注:L器械接触线外地面或身体某一部分在空间超越了场地,不应判为出界。

  2. 2.未标明扣分点分值的均为扣0. 1分。

  3. 2-10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太极拳剑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












































很好①级5. 00 — 4. 81
②级4. 80 — 4. 51
③级4. 50 — 4. 21
—般④级4. 20 — 3. 81
⑤级3. 80-3. 41
⑥级3. 40〜3. 01
较差⑦级3. 00 — 2. 51
⑧级2. 50〜2. 01
⑨级2. 00—1. 51


  1. 注:集体项目中如有对练,其他错误扣分参照对练项目的标准执行。

  2. 211传统拳术、传统器械演练水平常见错误内容

































指标错误内容
劲力(1) 拳术的手法、器械方法劲力不充足或不顺达

(2) 屈伸性、击响性腿法劲力不充足或不顺达

(3) 南拳类套路动作中发声与发力不一致

(4) 劲力刚柔不相济
节奏(5) 动静无序(动静不分明)

(6) 快慢相间不明显

(7) 由于失误造成局部节奏的破坏或出现不合理的停顿
协调(8) 上下动作脱节

(9) 眼神与动作配合不协调

(10) 身械配合不协调
编排(内容、结构、布局)(11)本项目基本技法单一,重复动作过多
风格(12) 未表现本项目的基本技法和技术特点

(13) 没有明显的项目和个人风格特点
音乐(14) 音乐选择与项目风格不一致

(15) 动作与音乐配合不和谐













































分类错误内容
劲力(1) 紧张僵硬或松软飘浮

(2) 手法、剑法劲力不沉实或不顺达

(3) 动作刚柔不相济

(4) 运动无蓄发变化

(5) 出现“断劲”
协调(6) 上下肢配合不协调

(7) 四肢与躯干脱节

(8) 动作不连贯,转接生硬

(9) 眼神与动作不配合
演练技巧速度(1。)忽快忽慢或过快过慢
风格(11) 太极拳、剑的风格特点不突出

(12) 长拳慢练
编排内容(13) 方法单调,重复动作过多

(14) 内容不充实
结构(15) 动作转接不顺

(16) 内容分配前后不均
布局(17) 动作分布不匀称,场地使用不充分

(18) 活动偏于一侧或活动范围狭窄
音乐(19) 音乐选择与项目风格不一致

(20) 动作与音乐配合不和第三章主要动作的技术要求

第一节自选拳术

一、长拳

拳:五指卷紧,拳面要平,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节上。

掌:拇指外屈式屈曲,其余四指伸直并拢向右伸张。

勾:屈腕,五指撮拢。

弓步:弓出腿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另一腿挺膝蹬直,脚跟不得 离地。

虚步:屈蹲腿大腿接近水平,脚跟不得离地,另一腿脚尖点地。

仆步:全蹲腿大腿接近脚跟,另一腿接近地面仆直,两脚脚跟不得

  1. 离地。

  2. 弹腿:支撑腿直立或微屈,另一腿绷足由屈到伸向前挺膝弹出,力达 脚尖。

  3. 踹腿:支撑腿直立或微屈,另一腿勾脚内扣由屈到伸向侧挺膝踹出, 脚高过腰,力达脚底。

  4. 后扫腿:支撑腿脚跟提起全蹲旋转,扫转腿挺膝扫转一周,脚跟不得 离地。

  5. 顶肘:屈肘握拳,手心向下,肘尖前顶或侧顶,力达肘尖。

  6. 扣腿平衡:支撑腿屈膝半蹲,另一腿屈膝,脚尖勾起并紧扣于支撑腿 的膝后。

  7. 二、 太极拳

  8. 揽雀尾:“挪”出臂必须呈弧形,低不过胸,弓步时前腿膝不可超过脚 尖;“捋”两手必须沿弧形运行,重心后移时两腿要虚实分明,上体保持中正; “挤”两臂向前须撑圆,前臂高不过口;“按”两臂必须弧形运行。

  9. 野马分鬃:分手时两臂要保持弧形,前手高不过头,低不过肩,弓步时 前腿膝不可超过脚尖。

  10. 搂膝拗步:搂手不可直臂,推掌须经耳旁向前推出,上步时后脚不可 拖地、支撑腿不可跪膝,弓步时前腿膝不可超过脚尖。

  11. 云手:以腰为轴带动两手在体前翻转拧裹立圆云拨,手高不过眉,重 心不可忽高忽低。

  12. 左右穿梭:两手上托和前推要协调一致,两臂成弧形,前推之手高不 过眉,低不过腰,沉肩垂肘,松腰敛臀。

  13. 掩手肱捶:臂内旋使拳由肋间向前发劲冲抖,高不过胸,低不过腰,力 达拳面。

  14. 倒卷肱:退步轻灵,身体平稳,不可左右歪斜,前推手指高不过眉,低 不过肩。

  15. 搬拦捶:手臂不可伸直,搬(压)拳和拦掌动作要有明显的弧度,不可 直来直往,身体转动与两臂动作要配合恰当。

  16. 三、 南拳

  17. 蝶步:单蝶步必须一腿屈膝下蹲,另一腿跪地,小腿及脚内侧贴地;双 蝶步必须两膝靠拢,两小腿及脚的内侧均贴地。

  18. 麒麟步:连续左右斜向横脚交叉迈步,盖步要短促,落步要沉实,两脚 不可跺震。


  19. 骑龙步:一腿屈膝下蹲,另一腿脚跟提起,屈膝外撑接近地面,两腿间 距保持在两脚半长,后小腿成水平。

  20. 挂盖拳:挂拳必须自上向下快速扣击,力经拳棱滚至拳背;盖拳必须 自上向下成弧形挥击,臂微屈,力达拳面。

  21. 抛拳:臂微屈使拳自下向上环形挥摆,力达拳眼。

  22. 横钉腿:脚尖勾起,腿由屈到伸,由一侧向异侧前方横踢,力达脚掌 外沿。

  23. 虎爪:虎爪要求五指分开,第二、三指骨弯曲,除拇指外,其余四指第 一节指骨尽力向手背一面伸展,使掌心凸出。

  24. 滚桥:前臂向前下伸出,同时向内滚转,力达前臂内侧。第二节自选器械

    —、剑术

    1 .刺剑:剑直向刺出,力达剑尖,臂与剑身成一直线。

  25. 挂剑:立剑由前向上、向后或向下、向后贴身立圆环绕,力达剑身 前部。

  26. 撩剑:立剑由下向前上方弧形撩击,力达剑身前段。

  27. 点剑:立剑提腕,使剑尖猛然向前下点击,力达剑尖。

  28. 劈剑:立剑由上向下劈击,力达剑身。

  29. 崩剑:立剑坐腕,使剑尖猛然向前上方崩击,力达剑尖。

  30. 截剑:剑身斜向上或下摆击,力达剑身前部。

  31. 剪腕花:以腕为轴,立剑在臂两侧向前下贴身立圆环绕,力达剑尖。

  32. 一种平衡。

  33. 步型:弓步、仆步、虚步。

  34. 二、刀术


扎刀:刀直向扎出,力达刀尖,臂与刀身成一直线。

缠头:刀尖下垂,刀背沿左肩贴背绕过右肩。

裹脑:刀尖下垂,刀背沿右肩贴背绕过左肩。

劈刀:立刀由上向下劈击,力达刀刃。

斩刀:平刀向左右横砍,高不过头,低不过肩,力达刀刃。

挂刀:立刀由前向上、向后或向下、向后贴身立圆环绕,力达刀背 前部。

  1. 7-云刀:刀身在头上方或头前上方平圆环绕,力达刀背。

    . 286 .

    &背花刀:以腕为轴,刀在身前、背后向下贴身立圆环绕,力达刀身。

    9-步型:弓步、仆步、虚步。

    三、 枪术


拦枪:枪尖向外划弧,高不过头,低不过胯,力达枪身前段。

拿枪:枪尖向内划弧,高不过头,低不过胯,力达枪身前段。

扎枪:枪直线扎出,力达枪尖,后手必须触及前手。

穿枪:枪身必须贴近喉或腰或臂快速穿出,枪身要直。

崩枪:枪尖向上或向左右短促用力弹抖,力达枪尖。

点枪:枪尖向上、向前、向下短促用力击出,力达枪尖。

舞花枪:枪身要贴近身体连续快速立圆绕行。

挑把:枪把由下向上挑,力达把端。

步型:弓步、仆步、虚步。图片2

  1. 四、 棍术


平抡棍:棍稍在胸部以上向左或向右平抡半周以上,力达棍前端。

劈棍:棍稍由上向下击出,力达棍前段。

云棍:棍在头前上方或上方平圆绕环一周,力达棍前段。

崩棍:棍稍向上或向左右短促用力抖弹,力达棍稍。

绞棍:棍稍或棍把向内或向外立圆绕动,高不过肩,低不过膝,力达稍 端或把端。

戳棍:棍稍或棍把直线向前击出,力达稍端或把端。

舞花棍:棍身要贴近身体连续快速立圆绕行。

 

提撩花棍:棍要贴近身体左右立圆绕动,速度要快。

9-步型:弓步、仆步、虚步。

五、 太极剑

刺剑:剑直向刺出,力达剑尖,臂与剑身成一直线。

挂剑:立剑由前向上、向后或向下、向后贴身立圆环绕,力达剑身前部。

撩剑:立剑由下向前上方弧形撩击,力达剑身前段。

点剑:立剑提腕,使剑尖猛然向前下点击,力达剑尖。

劈剑:立剑由上向下劈击,力达剑身。

截剑:剑身斜向上或下摆击,力达剑身前部。

抹剑:平剑由右(左)向前向左(右)弧形抽回,高度在胸腹之间,力达剑身。

绞剑:平剑,剑尖向左(右)小立圆绕环,力达剑身前部,肘部微屈。

步型:弓步、仆步、虚步。、

六、 南刀

1-缠头:刀尖下垂,刀背沿左肩贴背绕过右肩,头部正直。

  1. 裹脑:刀尖下垂,刀背沿右肩贴背绕过左肩,头部正直。



  • 劈刀:立刀由上向下劈击,力达刀刃,臂与刀成一直线。



  1. 抹刀:刀刃朝左(右)向前向左(右)弧形抽回,高度在胸腹之间,力达刀刃。


5-格刀:刀尖向上(下),向左(右)摆动,力达刀身。

  1. 截刀:刀刃斜向上或斜向下为截,力达刀刃前部。

  2. 扫刀:刀刃朝左(右),向前向左(右)横砍,与踝关节同高,力达刀刃。

  3. 剪腕花刀:以腕为轴,刀在臂两侧贴身立圆绕环,刃背分明。

  4. 步型:弓步、虚步、骑龙步。


七、 南棍

  1. 劈棍:两手握棍,使棍由上向下用力劈出,力达棍前段。

  2. 崩棍:两手握棍,前手屈肘回拉,后手前推,使棍稍向上或向左右短促 用力,力达棍稍。

  3. 绞棍:棍稍或棍把向内或向外立圆绕动,高不过肩,低不过膝,力达梢 端或把端。

  4. 滚压棍:两手握棍同时回拉,前臂外旋,沉压于大腿上方,手心朝上, 力达棍前端。

  5. 格棍:棍身竖直在身前向左(右)横格,力达棍身。

  6. 击棍:两手握棍,使棍的梢端或把端向左右横向击出,力达棍端。

  7. 顶棍:两手握棍,使棍梢向前上顶撞,棍把柱地,力达棍尖。

  8. 抛棍:两手握棍,由下向上合力抛击,力达棍梢。

  9. 步型:弓步、虚步、骑龙步。


第四章一般动作

一、长拳

  1. 手型:拳、掌、勾。

  2. 步型:歇步、坐盘、丁步、高虚步、横叉、竖叉、叉步、横裆步。


3-步法:插步、盖步、行步、纵步、跃步、踏步、击步。

  1. 拳法:冲拳、劈拳、贯拳、砸拳、栽拳、撩拳、抄拳、崩拳。

  2. 掌法:推掌、挑掌、穿掌、亮掌、盖掌、砍掌、按掌、劈掌。

  3. 肘法:盘肘、格肘、架肘。

  4. 腿法:蹬腿、正踢腿、斜踢腿、侧踢腿、倒踢腿、单拍脚、里合拍脚、摆连 . 288 .


拍脚、点腿、铲腿、缠腿。

  1. 平衡(静止时间必须保持1秒):提膝平衡、盘腿平衡、探海平衡、望月 平衡、卧云平衡。

  2. 跳跃:腾空箭弹、腾空转身跳、拉腿翻身跳、腾空斜飞脚、腾空双飞脚、 腾空连环飞脚、腾空倒踢。


二、 太极拳

  1. 手型:拳、掌、勾。


2-动作:揽扎衣、捋挤势、转身大捋、如封似闭、白鹤亮翅、斜飞势、手挥 琵琶、斜身靠、背折靠、单鞭、闪通臂、高探马、搂膝打捶、栽捶、肘低捶、滚肘、 披身伏虎、弯弓射虎、金鸡独立、独立跨虎、上步七星。

三、 南拳

  1. 手型:拳、单珠拳、螟蚣拳、鹤顶拳、凤眼拳、羌子拳、掌、龙头掌、龙爪、 鹰爪、鹤嘴手、鹤顶手、单指、双指、镰刀勾。

  2. 步型:钳羊马步、双弓步、半马步、跌坐盘步、跪步、独立步、横裆步、护 裆步、拐步、坐莲步。

  3. 步法:上步、退步、进步、撤步、倒插步、跃步、跨步、拐步、拖步、盖 跳步。

  4. 拳法:鞭拳、扫拳、钉拳、撞拳、贯拳、劈拳、冲拳、插拳、推掌、挑掌、托 掌、伏掌、撑掌、插指。

  5. 掌法:切掌、插掌、搓掌、蝶掌、推掌、挑掌、托掌、伏掌、撑掌、护身掌。

  6. 爪法:仰爪、抓爪、拿爪、插爪、撩爪、勒手。

  7. 勾手手法:前啄、横啄、勾搂手、撩啄。

  8. 指法:推指、插指。

  9. 桥法:圈桥、沉桥、劈桥、缠桥、剪桥、穿桥、抽桥、压桥、截桥、架桥、攻 桥、挞桥。

  10. 肘法:撞肘、压肘、顶肘、提肘、击肘、挎肘、担肘、缠肘。

  11. 腿法:蹬腿、侧踹腿、后摆腿、前扫腿、后扫腿、踩腿、跺腿、铲腿、虎尾 腿、后挂腿、撩腿、骗马、撞膝。

  12. 平衡:提膝独立。

  13. 跳跃:腾空箭弹、腾空挂面、跳跃双虎尾腿。


四、 剑术

云剑、抹剑、绞剑、穿剑、扫剑、架剑、挑剑、抱剑、拦剑、提剑、带剑、削剑、 撩腕花。

五、 刀术

撩刀、扫刀、砍刀、腕花刀、截刀、藏刀、肩背刀、崩刀、点刀、挑刀、抹刀、 推刀、错刀、分刀、带刀、抱刀、捧刀、架刀、格刀、按刀。

六、 枪术

挑枪、劈枪、拨枪、摔枪、缠抢、摆枪、绕喉穿枪、绕腰穿枪、扫枪、带枪、拉 枪、拖枪、架枪、扑枪、肩背枪、抱枪、撩枪、缩枪、劈把、绞把、戳把、横击把、拨 把、挂把、扫把。

七、 棍术

拨棍、点棍、穿棍、推棍、架棍、拦棍、托棍、挑棍、挂棍、压棍、扫棍、抱棍、 举棍、夹棍、举棍、横击棍、抛接棍、单手舞花棍、拄地棍。

八、 太极剑

云剑、架剑、挑剑、抱剑、拦剑、提剑、带剑、削剑、穿剑、扫剑、斩剑。

九、 南刀

云刀、挂刀、撩刀、砍刀、藏刀、肩背刀、崩刀、点刀、挑刀、推刀、错刀、分 刀、带刀、抱刀、捧刀、架刀、按刀、斩刀。

十、南棍

抡棍、穿棍、推棍、架棍、拦棍、托棍、挑棍、挂棍、压棍、拨棍、扫棍、点棍、 崩棍、戳棍、盖棍、弹棍、摔棍、舞花棍、错棍、拄棍、抱棍、夹棍。

附件:常用表格

武术套路竞赛报名表

单位: 领队 性别 教练 性别 医生  性别

































































































































































































性 别出生

年月
参 赛 项 目
拳术短器械长器械对练
少年规定拳

太极拳南 拳刀 术

太极剑



棍 术南 棍项目运动员姓名
1                
2                
3                
4                
5                
6                
7                
8                
集体项目 备注 

. 说明:1.凡参赛项目均在该项目栏中画

g 2.对练项目均要填写套路名称,对练项目陪练者应在姓名后注明“陪”字。

: 单位(盖章): 填报时间:

武术套路竞赛评分记录表











































































































































































































































































































































年龄组别完成时间动作质量评分演练水平评分难度评分裁判长扣分最后得分
A组裁判员

副 裁
应得分B组裁判员裁判长应得分C组裁判员第二副裁应得分
147369258
                      
                      
                      
                      
                      
                      
                      
                      
                      
                      
                      
                      

项目: 月 日 午(晚)第 场第 组

检录长:

记录长:

总裁判长:

武术套路无难度评分记录表

项目: 月 日 午(晚)第 场第 组




























































































































































































































序号姓 名单 位年龄

组别
完成 时间动作质量评分演练水平评分裁判长扣分最后得分
A组裁判员副裁

判长
应得分B组裁判员裁判长应得分
147369
                 
                 
                 
                 
                 
                 
                 
                 
                 
                 

编排记录长:

总裁判长:

 

浏览3,54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