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的基本技术训练包括步法、拳法的进攻和拳法的防守等 技术训练。这三个主要方面组成了拳击运动的基本体系,它们的 进一步发展和充分运用,形成了拳击运动的本质——对抗性竞 技。因此,拳击的基本技术训练,直接影响着拳击运动的发展, 是开展拳击运动的基础,对拳击运动水平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拳击中的组合拳法训练,是将基本技术中的一种或几种基本 拳法,根据实战要求和动作变化规律联结在一起,进行连续性攻 防的拳法训练。组合拳的优势在于它的连续性和出其不意性,有 效的组合拳会使对方招架不及而连连挨打。组合拳在拳击实战和 比赛中被广泛采用,许多著名世界拳王就是靠自己的一组或几组 组合拳法而称雄于世的。因此,组合拳法的训练显得更加重要。
3.
战术训练战术训练是针对拳击实战和比赛时的具体情况,相应采取具 有针对性战胜对手的战术而进行的专门训练。要想在拳击实战或 比赛中战胜不同的对手,就要根据不同对手的特殊情况,场上的 临时状况,以及其它影响比赛的任何条件,及时采取相应的战 术,控制对手的特长,利用对手的劣势、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拳击训练的内容、原贝叭方法及要求

战胜对手。战术在比赛或实战术中有时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战术运用得当,不仅会使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会使 对手弄不清楚意图和方法而被打得措手不及。因此,战术训练就 成为拳击训练过程中的又一重要任务,要靠教练员的丰富经验, 结合运动员的优势和特长,进行有效的战术训练。战术训练的内 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在技术、身体、心理、客观条件等方面 进行多方位的战术训练。运动员掌握的战术方法越多,对比赛的 适应能力就越强,处理和应付不同赛场状况的能力会大大提高, 从而占据比赛的主动性就越大。所以,要想提高拳击比赛成绩, 就必须进行充分的战术训练,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比赛需要。
- 心理训练
随着着拳击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的日益提高,拳击运动 员的心理训练就显得愈加重要。心理训练,是对拳击运动员使用 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其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施加影响,锻炼运 动员掌握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为适应不同的条件和情 况,更好地参加拳击训练和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做好各种心理准 备而进行的专门训练过程。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运动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体育科学研究和运动训练实 践证明,现代运动训练的和竞赛,要求运动员在消耗巨大身体能 量的同时,也要付出巨大的心理能量,因为运动训练和竞赛在对 人的机体施加生理负荷的同时,也施加了心理负荷。运动员如果 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不可能顺利地完成训练任务,更难以创 造优异的运动成绩。
对于对抗性竞技运动的拳击来说,心理训练显得尤其重要, 比赛时面对对手强而有力的拳头、面对紧张激烈的场面,甚至是 对手挑逗性刺激,都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否则,未
364

战先惧或暴躁难耐,都不可能创造优异成绩。这就需要对拳击运 动员进行心理训练,使运动员练就稳定、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便 进行比赛。因而在比赛中,当双方运动员技术训练水平相差不远 时,心理素质就会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在比赛 中经常出现技术训练水平较差的运动员,以靠其心理素质优势和 有效的战术,战胜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拳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包 括一般心理训练和专项心理训练。
拳击运动员的一般心理训练,是在拳击训练这一长期、综合 性的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运动员提高运动训练水平 所必备的各种心理素质,以及心理适应能力。包括培养运动员对 拳击的兴趣、热爱、自信心和追求拳击精神的积极性,发展运动 员进行拳击运动所必需的本体感觉、知觉、想象力、形象思维能 力。培养运动员对拳击运动的积极情感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发展运动员进行专门训练和比赛时品质的稳定性,锻炼运动员对 注意力的集中和分散的合理有效控制,使运动能够全身心地投入 到拳击的训练和比赛之中。
拳击的专项心理训练主要是针对拳击实战或比赛进行的。一 般在每一次比赛前,特别是重大的比赛前,都要进行短期专门的 心理训练。这种形式训练的目的,就是进一步促使运动员掌握运 用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手段和方法,加速形成比赛前最佳竞技状 态的训练过程。这种训练的具体任务是使运动员明确比赛任务, 激发运动员良好的比赛动机,建立竞争取胜的心理定向,增强取 胜的自信心;让运动员进一步加强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节和控制, 消除紧张情绪和心理障碍,树立起必胜的信念;还要让运动员学 会处理临场时瞬息万变的各种情况,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 克服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取得最后胜利做好心理上的 全面准备。
- 智能训练
智能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学中的一种新兴的训练内容,是运 动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能力与对运动行为的观察力、记忆 力、思维力等有机综合的训练方法。人的运动行为不仅仅是身体 的活动,同时也包括智能活动。以前我们只知道聪明的运动员能 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而忽视了智力因素的开发和训练。拳击的 智能训练,同其它运动训练一样,包括培养运动员独立完成训练 和参加比赛的能力,培养运动员参与制定和修改训练计划的能 力,培养运动员进行自我监督的能力,培养运动员熟练掌握和灵 活运用各种技术、战术的能力等。在这些方面的训练中,开始利 用运动员的智力潜能,提高拳击运动的层次,充分发挥人的智能 因素对拳击运动的推动作用。
(二)拳击训练的原则
拳击训练的原则,是拳击训练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准则,是拳 击运动的客观规律在训练过程的具体反映,是对运动训练实践的 普遍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训练原则来源于训练实践,反过来对训 练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对于拳击训练的特殊对抗性竞技,具有 更深刻的指导意义.如果在训练中违背了训练原则,就会影响训 练的效果,甚至会使训练失去意义。

- 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拳击训练中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通过 运动员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使运动员对拳击的技 术、战术有一个最直观的了解,获得正确的感性认识和思维,从 而提高运动员对拳击知识、技术、战术等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运 用直观性原则时,教练员要根据训练条件和运动员的具体情况, 采用各种直观手段,使运动员迅速建立起技术动作的形象,了解 动作的主要技术细节,观察运用动作的时间与空间关系,体会动 作的力度感觉等。运用直观手段不但能使运动员尽快地掌握动 作,纠正错误,还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兴趣,对训练起到促进 作用。
- 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
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在不同的训练阶段,有着不同的训练要 求和比例,要根据不同阶段的训练目的任务,根据运动员的身体 素质和专业训练水平,适当地安排两者的训练比例,使一般和专 项训练协调发展,围绕提高拳击运动成绩这一中心目标,合理安 排一般与专项训练,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 系统性原则
拳击训练是一个从开始接受训练到结束拳击运动生活的系统 过程,这个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专门 训练,而且这些训练是按照拳击运动独有的规律和普遍规律有顺 序、系统地进行的。在每一个训练时期,都要做到有目的地系统 训练,要坚持全年、不间断的训练,使运动员所受训练产生的一 系列适应性良好变化,能够得到长期的积累和提高,逐渐提高运 动员的身体适应能力和对拳击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从而提高运动 员的训练水平。

- 循序渐进原则
要想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就必须有坚实的训练基础,而坚 实的训练基础,是靠艰苦的训练,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这种积 累过程,要遵循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就是循序渐进原则。我们 知道一口不能吃成一个胖子,训练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按照一 个的规律和方法,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向前走,才能逐渐 积累训练成绩。拳击训练没有捷径,只有靠扎扎实实,循序渐 进,才能为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创造条件。
- 周期性原则
周期性原则是指训练时以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形式进行, 训练过程形成不同的周期。在一个训练周期中,训练的内容和要 求都不相同,而且是逐步提高的,使运动员在有计划地提高训练 要求的条件下,不断积累训练成果,提高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 和实战能力。在训练过程中,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基本上 都是反复运用的,并随着训练的深入不断增加运动负荷,逐步提 高运动员的专项知识、技术和战术水平,改善运动员的心理素 质,培养运动员的优良意志品质,提高运动员的机能能力。当运 动员的专项成绩有一定提高后,又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训练 要求,加大训练难度,再一次提高专项成绩。经过这样周期性反 复训练和提高,逐渐把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全部挖掘出来,达到取 得最优异运动成绩的目的。
-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
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 是指在训练过程中,根据训练任务、运动员水平、训练要求等, 逐步加大运动负荷,直至到最大限度。不同的训练时期,应安排 不同的运动负荷,不同的训练时期任务不同,运动员承担负荷的 能力也不相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训练时期和运动员的承受能 力,安排合理的运动负荷,以运动员的身体适应能力为标准,采 取加大负荷到适应负荷,适应后再加大运动负荷,经过训练使运 动员再次适应这样一个训练反复过程,逐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适 应能力,从而提高运动成绩。运动负荷的增加或减少要注意运动 员的身体反应,使负荷的变化和运动员身体的恢复很好地配合, 形成适宜的良性刺激,保证运动员在不受伤害的情况下快速提高 身体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成绩。
- 区别对待原则
区别对待廉则是指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根据运动员的个 性特点和训练任务,有针对性地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安排相应 的运动负荷。教练员要清楚地了解每一名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如 运动员的思想、身体状况、个性特征、训练水平、学习和生活情 况等,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采取区别对待的原 则,促进运动员的个性发展,突出发展其优势技能,但也要注意 全面发展,共同提高。教练员对自己队员的各方面情况要有专门 档案,从开始进行训练就注意积累不同队员的各种情况,切实掌 握每一名队员的实际情况,用区别对待的原则安排其训练,促进 其早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三)拳击训练的方法和要求
拳击训练是在一定的要求下,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的,不同 阶段、不同任务的训练可以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和手段,但其本质 是不变的,即训练的目的是一致的。

一、拳击训练的内容、原则、方法及要求
- 身体和技、战术训练的方法
- 重复训练法:是指在不改变动作结构和运动负荷的情况 下,按照确定的要求,反复进行练习,每次(每组)练习之间的 间歇时间能使机体基本恢复的一种练习方法。在具体运用时,要 根据训练任务、对象的具体情况,确定练习的内容及数量。在练 习中要严格要求运动员完成技术的质量及击打力度,对于易出现 错误的动作要反复练习,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进行身体练习 时,要对练习的数量、负荷、重量、次数等有较高的要求,对身 体产生一定的剌激,形成良性刺激,促使身体素质逐渐提高。
- 间歇训练法:是指在一次(组)练习之后,按照严格规 定的间歇时间和积极性休息的方法进行休息,在运动员机体尚未 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进行下一次(组)练习的方法。这种训练 和重复训练法的区别在于间歇的时间,重复训练是要机体基本恢 复后进行下一次(组)的训练,而间歇训练法是限制了一定的间 歇时间。间歇训练的好处在于不仅可以身体的机能逐渐提高,使 运动员机体所承受的强度逐渐增大,还可以使运动后机体的恢复 过程加快。
- 变换训练法:是指通过变换训练的条件,达到提高训练 效果的目的。可变换的训练条件包括击打动或不动目标,改变训 练时间、坏境,变化场地及辅助器械,制造不同的训练和比赛环 境等。这种方法有助于技术、战术的巩固、提高和随机发挥运 用,使运动员适应不同条件下进行训练或比赛的能力及要求,调 动运动员的情绪,改变运动员的时空感觉,从而能够适应不同条 件的比赛。
- 循环训练法:是指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循环训练的方法。 循环训练法对发展和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别是专项身体素
质具有显著的效果。练习身体素质时,可以将几种不同性质的素 质练习,按一定的顺序排好,确定好每项练习的次数和要求,然 后开始一项接一项按要求进行,一轮完成后休息一定时间,再进 行下一轮练习,循环进行。练习的内容和要求要根据训练任务来 确定,但不同方法之间的连接要有规律性。进行技、战术循环练 习时,可以按同样的方法,如击打沙袋练习直拳和摆拳的组合拳 法,直拳和勾拳的组合拳法、直拳和步法的变化配合等,按规定 好的次数和方法循环进行。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每一次循环,可 以练习多种素质和多种技术或战术,而且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对 提高素质和巩固提高技术非常有效。
- 辅助训练法:是指利用辅助设施、器械进行训练,以提 高训练效果。拳击训练时常用的辅助训练法有打沙袋、打手靶、 打墙靶、打梨形球等。通过这些练习,可以提高技、战术的熟练 程度和击打力度,有助于发挥力量优势。
- 心理训练的方法
- 念动训练法:即在思想上通过想象动作来完成动作的方 法。它是以意识本身动作的能力为基础,反复进行思维表象,以 引起神经肌肉系统的相应变化,从而起到训练的作用。例如训练 中每次击打沙袋前,先闭目反复想几遍所要运用的技术动作,使 动作过程清晰地出现在自己的脑海中,然后,再进行击打练习。 念动训练的时间开始时可做几分钟,随着这种训练程度的提高, 可逐渐增加时间,增加到10分钟左右,使人的注意力全部转移 到想象动作上。这种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动作技能的巩固,还能有 效地集中运动员的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有利于发挥技术水 平。
- 模拟训练法:即模拟各种实际情况进行训练的方法。如

模拟比赛训练、模拟不同特点的对手训练、模拟不同的赛场环境 和赛场条件进行训练等。这种训练方法的针对性较强,可以解决 运动员比赛时遇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和问题,在 训练时采用专门相应的技、战术进行解决,经过反复训练,一旦 在比赛时遇到同样的情况和问题,运动员就有能力去应付和解决 它,从而增加运动员的自信心,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及应变 能力,为打好比赛创造有利条件。
- 情绪控制训练法:即利用专门的手段和方法有意识地调 整运动员赛前不良情绪状态的心理训练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有 意识地改变动作表情,利用积极正面的语言自我暗示,改变影响 运动员情绪的条件等。通过这些方式,调整运动员的情绪,使运 动员能以较放松的情绪投入比赛。利用情绪控制法训练时,要根 据运动员的具体表现,采用相应有效的方法,做到对症下药,才 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 自我暗示和放松训练法:即利用自我暗示的语言或命 令,达到放松目的的训练方法。这是心理学中具有一定特点和效 果的具体方法。运用时以一定的套语进行自我导引,促使肌肉放 松,从而调节人体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并在肌肉放松后再采 用一定的套语振奋精神,进行自我动员,达到调整心理状态的目 的。这种方法用于放松时,可以使人消除心理紧张及激动情绪, 解除疲劳,加深睡眠,提高人体的工作效率。用于暗示振奋精神 时,可使人出现精神振奋和高度积极状态,有利于参加比赛和取 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因此,这种训练方法被广泛采用,成为心理 训练时必不可少的内容。
- 智能训练的方法
- 在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中发展智能:在传授中要注意讲授规律性的知识,注意加强基本概念、基本运动形成等规律性的 知识教学。掌握规律性的知识不仅有利于运动员思维能力的发 展,也有利于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
- 在专项理论知识的传授中发展智能:对专项技术进行分 析时,培养运动员的观察力、思维力。让运动员学习了解竞赛规 则,培养运动员的观察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运动员对训练计划 和自我医务监督等知识的掌握。通过让运动员参与制订训练计 划,发展运动员的思维和独创能力;通过学习医务监督等方面知 识,培养运动员进行自我监督的实际能力。
- 在训练过程中发展智能:在训练过程之中,注意加强理 论学习,教练员要引导运动员积极思维,开动脑筋,思考和解答 训练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训练中通过教学比赛、模拟比赛等训 练手段,让运动员已经获得的素质、技术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以 提高运动员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和应付比赛的能力,同时 发展运动员的运动行为观察力和思维力。
- 拳击训练的要求
拳击训练一定要按照训练的原则进行,根据训练的目的任务、 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特别是对于具有发展前途的运动员, 一定要制定详细的、有步骤、有目的的训练计划,进行科学训 练,以保证运动员经过长期科学、艰苦的训练,逐渐提高运动成 绩,最终能够达到高质量、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标准。
训练的方法要科学、合理,适合不同运动员不同阶段发展的 需要。训练时方法的运用、运动负荷的确定、运动员训练效果的 信息反馈等,都是进行练习时必须注意的问题,它们决定着一名 运动员能否被训练成为高水平的运动员,对提高拳击运动成绩, 具有直接的影响。

现代运动训练要求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 质和理论水平,拳击训练同样面临这一问题。要想在拳击训练中 练出优异的运动成绩,必须加强运动训练的科学研究和研究成果 的推广与运用,充分发挥教练员在训练中的主导作用和运动员的 自觉积极性,积极进行训练的实践、研究和探讨,寻找科学有效 的训练方法。
在拳击训练中,要实行高标准、严要求,一切以创造最优异 的运动成绩为出发点,并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严格的管理,清除一 切不利于训练的任何因素,保证拳击训练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 在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训练出更多高水平的拳击运动员。
(一)
基本技术练习
- 拳击实战预备基本姿势。
- 左直拳。
- 左直拳的防守方法(拍击、闪躲)。
- 左右直拳交替直击的基本功。
- 拳击滑步的基本技术(前滑步、后滑步)。
辅助练习
- 跳绳(前后脚定向滑步跳跃)
- 肩部前回旋50~100次。
- 肩部后回旋50-100次。
- 左、右耸肩提臂各50-100次。
(二)
基本技术练习
- 向左滑步,向右滑步。
- 直拳。以左直拳为主,配合右直拳的交替出击。
- 拍击——阻挡抵击。

半掩护和安全式防守法。二、初学者的月份训练计划
辅助练习
- 肩颈倒立,两腿车轮蹬动(定时2分钟)。
- 向左滑步,向右滑步。
(三)
基本技术练习
1 .急退步
- 拳法:同上。
- 防守:用小臂格击。
- 两人一组,教学实践。
辅助练习
- 拳击直打移动目标。
- 复习前课辅助项目。
(四)
基本技术练习
- 拳法:直拳(击打头部和胸、腹部)。
- 指上(头部)打下(腹部),指下(腹)打上(头、胸部 位)。
- 用前直拳的单拳连击(二次以上)。
- 单击连击法,运用于指上打下及上下连击。
辅助练习
- 跳绳。
- 俯卧撑。
教学实践
两人一组的前直拳进攻与防守。
(五)
基本技术练习
- 步法:前、后、左、右、斜滑步综合练习。
- 拳法:直拳。指上,打下。
- 右(左)手阻挡格击、拍击,向后移步闪。
辅助练习
- 复习。
- 空击。
- 自己照镜子击直拳。
- 击影。
- 原地立定三级跳。
教学实践
两人一组,对击与防守
(六)
基本技术练习
- 步法:环绕步。
- 拳法:直拳。右(左)掌阻挡后的左(右)拳直击。
辅助练习
- 复习。
- 定时跑3分钟(左右直拳间断的和持续的直击和连击)。
- 推铅球测验(滑步推)。
- 肩颈倒立、两脚倒蹬车2分钟(100 ~ 120次)。
教学实践
- 结合环绕步,双方对峙时进攻和防守。
- 三人一组,两人练习,一人指导。
(七)
基本技术练习
- 步法:右、左环绕步。
- 拳击:直拳。
- 左直拳防守法、左肘臂阻挡法、头部防守法、右肘臂阻 挡法。左(右)肘臂阻挡后的右(左)拳迎击。
辅助练习
综合性复习,滑步和直拳。肩颈倒立蹬车。
教学实践
三人一组,二人实践,一人指导0
(八)
基本技术练习
- 步法:前、后、左、右滑步、并步。
- 拳法:直拳。
(1) 长直拳。
(2) 短拳。
(3) 快速短拳的单击。
(4) 快速短拳的连击。
辅助练习
持哑铃仰卧直起坐。
教学实践
二人一组的练习。
(九)
基本技术练习
- 步法:左、右斜进步,左右斜退步。
- 直拳(复习上课动作)。
- 防护法:(1)双臂屈抱式(2)半掩式防守法。
辅助练习
- 复习。
- 杠铃、双杠。
3.100米测验。
教学实践
二人一组,一人防守,一人进攻互相纠正6
(十)
基本技术练习
- 步法:闪步、左闪步、右闪步。
- 拳法:直拳。
- 左直拳击头部时的迎击法:向右侧闪身左拳迎击腹部。
- 左直拳击头的还击法:向后称步闪(或上体后仰不移 步),左直拳回击C
辅助练习
- 复习。
- 沙袋。
- 手榴弹掷远。
教学实践
二人一组对练,另有二人当教练指导。
(十一)
基本技术练习
- 步法:躲闪步。(1)左躲闪步。(2)右躲闪步。
- 拳法:直拳。
- 右直拳击头部防守法:左肩阻挡,左手由内向外上方格 挡。
- 左直拳连击综合防守法。
- 双臂屈抱式防守法。

辅助练习
- 复习。
- 击梨形球。
- 投掷标枪练习。
教学实践
2〜3人一组,反复实践,互相指导。
(十二)
基本技术练习
- 步法:躲闪步。
- 拳法:直拳。
(1) 右直拳击打头部防守法:闪步左手向有格挡。
(2) 右直拳击打头部时还击法:左肩阻挡,右直拳回击。
辅助练习
- 复习。
- 击梨形球。
3.3000米测验。
教学实践
规定动作实战,分别当学员又当教员C
(十三)
基本技术练习
- 左拳直击(假动作),右直拳击头部。对方左肩阻挡、格 挡,同时闪步。
- 左右直拳连击头部(结合前滑步)。对方右手格挡、左肩 阻挡。
- 左直拳击头,右直拳击腹。对方向后移动步闪躲,左肘 臂阻挡。
徒手体操。辅助练习
- 单摇跳绳3次,每次3分钟,每次跳450 ~ 540周°
- 空击3次,每次3分钟。
(十四)
基本技术练习
- 拳法:勾拳。 、
(1) 左平勾拳与右直拳的配合。
(2) 右平勾拳与左直拳的配合。
(3) 左、右平勾拳的连击。
- 闪躲o (1)侧闪。(2)后闪。(3)移步摆脱。
- 以臂交叉式防守法。
辅助练习
- 走步交替,行进时作徒手体操。
- 跳绳3~4次,每次3分钟。
3 .投掷铁饼(原地和转体的)。
(十五)
基本技术练习
- 左右平勾拳的击头打法(空击、打手靶)。
- 防守法:右臂阻挡左平勾拳,左臂阻挡右平勾拳。肘部 阻挡勾拳击腹°
- 闪躲。
辅助练习
杠铃和哑铃。
(十六)
基本技术练习

- 左右平勾拳击头时的还击:右、左手阻挡,直拳或短拳 还击。
- 左右平勾拳击腹肘的还击:右左臂阻挡,环绕步直拳或 刺拳还击。
辅助练习
- 复习。
- 耐力跑5000米。
- 墙靶练习。
教学实践
二人一组,互练。
(十七)
基本技术练习
- 防左上勾拳,左上勾拳还击。防右上勾拳,右上勾拳还 击。
- 防上勾拳后还击的其它几种方法:(1)上体后仰直拳还 击。(2)右左肘臂阻挡还击。(3)后移步闪后还击0 (4)侧移步 闪后还击。
辅助练习
- 综合练习。
- 对镜影练习。
- 空击。
- 一手击手靶,一手戴手套练习。
教学实践
分体重级别及技术水平对练。
(十八)
基本技术练习
- 多变的滑步练习。
- 左右摆拳练习。
辅助练习
- 复习。
- 击打梨形球、手靶和墙靶。
- 双摇跳绳。
(十九)
基本技术练习
- 直拳、勾拳的检查和考核。
- 直拳的防守。
- 防左直拳后的还击。
- 防右直拳后的还击。
- 培养习惯的单击拳。
- 培养习惯的连发拳。
辅助练习
同前。
(二十)
基本技术练习
L摆拳:(1)配合前滑步和左右滑步击打摆拳(空击、打 手靶)
0 (2)防守左右摆拳:上体稍后仰,运用急退步、躲闪步; 小臂格挡或逼近对方,使其摆拳落空和犯规。
辅助练习
- 同前
- 竞走。
(二十一)
基本技术练习
- 直拳、勾拳、摆拳配合击打。
- 连击拳。
- 对消极防守者的挑拨和进攻。
辅助练习
1.100米、500米跑和立定跳远。
2.跳绳、手靶、沙袋、击影、梨形球和墙靶。
(二十二)
按技术的顺序熟练各种组合拳,并在对练和实践中运用。各 种拳法和步法精熟后,可根据自身特点和习惯自行编排设计动 作。

目拳击运动员的一般
身体素质练
优异成绩的取得主要依赖于身体训练的发展水平。运动员的 机体越是强健有力,就越能尽快适应训练量和更长时间地保持运 动竞技状态,没有一个好的身体训练准备,就不可能以有效的方 式保持比赛本身所需要的技、战术要求。
现代拳击运动需要具备一种高水平的身体准备,因为大多数 比赛都是以点数决定胜负。这种趋势迫使我们更加注意运动员的 技术,要发展技术,就必须使运动员具备适当的身体素质,这样 才能使运动员在进行三五个回合的拳击比赛中(尽管开始时会出 现疲劳),不会减少其有效性。
在训练中,应该获得和发展正确进行某种运动所需的运动能 力,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就拳击运动来说,运动能力 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机体一般工作能力的发展,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活动能力。 它使运动员能够经受住任何负荷,短时间的、爆发性的和持续长 久的负荷。
- 发展力量和能力(完成动态性动作的能力和给予快速有 力的打击)。
- 发展力量耐力(多次完成动作的能力)。
- 发展柔韧性(所有的关节都要在充分的范围内完成动 作)。
- 发展协调性,它可以减少新动作学习的难度。
- 提高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动因、信心、挑衅性等等的 能力。
在这里,我们主要向大家介绍主要的身体训练手段和方法。
力量素质训练
力量是克服外部阻力或通过肌肉运动抵制外部力量的能力, 它是每个拳击运动员所必须具有的身体素质。必须注意到它的速 度、耐力在运动周期性和非周期性发展上的关系。
与力量、体重相关的还可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静止力 量和运动力量。从哲学和辩证法上我们应区分,力量可分为最大 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对于每一名拳击运动员来说,进行 力量训练是必要和有益的。青少年主要发展速度力量。由于青少 年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因此他们的力量练习应尽量避免大 强度、大负荷刺激。力量练习尽量采用一些有趣、比较轻的、安 全的手段和方法。如采用克服自身体重的负重深蹲、俯卧撑、仰 卧起坐等。在进行练习时要注意身体的全面发展,上肢、下肢和 躯干协调发展;要注意每个部位的全面锻炼,不仅要发展大肌 群,也要发展小肌群;要发展伸肌,也要发展屈肌。
对上肢的练习,可采用轻器械的握推、俯卧撑发展胸部和臂 部肌肉;用引体向上、划船、山羊挺身等练习发展背部肌肉;用

双杠臂屈伸、臂弯举、颈后臂屈伸、颈后推等练习来发展臂部和 肩部肌肉群。腹部力量可采用仰卧起坐、收腹举腿等练习来发 展。下肢则可采用负重深蹲、半蹲和负重提踵练习。对于青少 年,可以采用一些动力性、全身性的协调练习,如跨跳、蛙跳和 一些基本的体操练习。
总之,只要认真贯彻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科学地练习,青 少年的力量就可以长上去,才可以在拳击的比赛和训练中发挥出 威力。
浏览1,30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