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抡臂

身体开步侧立,两脚同肩宽,两臂向前平举至肩平,两手心 向下,目前视(图2-97);两臂同时由上向下向后抡绕(图2 -98);两臂继续由后向上向前同时抡臂。至头顶,最后恢复起 始位置(图2-99)。

【要点】两臂抡绕要 同时、协调、连贯、贴身, 抡绕手臂要松直,两肩要松 活,下肢要协调弹动;抡绕 一周为一次。双抡臂分向前 向后,动作相同,仅方向各 异。

单抡臂

身体成左弓步站立,左手扶于左腿中部;右臂向后平举,手 心向下,目前视(图2-100);右臂由后向下向前抡绕,至前平 举(图2-101);右臂继续由前平向上向后抡起,经头上方,至 恢复到起始位置为一周(图2-102)。

图片55 图片54 图片53

【要点】单抡臂要立 抡成圆,肩要松活,臂要松 直,身体协调配合。练习各 分为向前单抡和向后单抡, 动作相同,方向各异。

7.晃球势

两脚开立,左膝向后屈蹲,右膝屈撑,右脚尖外展,身体右 转90°,两臂于身前平举,手心对外,指尖相对,虎口撑圆,目 前视(图2-103);臀向后回坐,左膝后屈蹲,右膝伸直向后 蹬,两臂同时屈臂向后向体侧回收,肘屈大于90°,手心斜对上 方,虎口撑圆,胸向后吞(图2-104);左腿向前蹬送,右腿前 弓,两臂同时向体侧张旋,两掌内旋,掌轮带劲,两臂随之向前 合臂至体前平举,成两掌心向上(图2-105);两臂继而屈臂内 旋,两掌心向上向腰间缠绕,身体随之左转、含胸、凹肚,重心 向左移(图2-106);两臂继续内旋,然后伸臂向两体侧外张, 高近肩平,成手心相对后;重心交移右腿,右腿后屈蹲,左腿前 撑,目视前方(图2-107);两臂继而外旋,两掌随之外旋翻掌 成手心对前,两臂屈举(图2-108);臀向后坐,右膝后屈蹲, 左膝向后伸蹬,两臂同时屈臂向后向体侧回收,肘屈大于90°, 手心斜对上方,虎口撑圆(图2-109);右腿向前蹬送,左腿前 弓,两臂同时向体侧张旋,两掌内旋,掌轮带劲,两臂随之向前
合臂至体前平举,成掌心向上(图2-110);两臂继而屈臂内 旋,两掌心向上向腰间缠绕,身体随之右转、含胸、凹肚,重心 向右移(图2-111);接着可继续运行,周而复始。

【要点】晃球势两手要如同手持一大球进行揉动,两手沿 球面做圆弧线,没有棱角。要求的运动路线始终是走弧线,没有 棱角。两臂要柔和松顺;胸腰吞吐自如;两手要运腕灵活。

图片61 图片56 图片60 图片57 图片58 图片59

悠荡锤

身体成左弓步站立,后 膝稍屈,身体对左,左手叉 腰,右臂前举平肩,手握透 骨拳,目前视(图2-112);

右臂弧形由上向前向下坠落,

至与地面垂直,身体随之右 转,右肩下沉,重心后移 (图2 - 113);重心移至右 腿,成右高弓步;身体向右 侧倾,右臂由下向右上摆起,

同时向右伸肩顺臂,力达拳尖(图2-114);然后右臂顺原路回 到起始位,反复进行。

【要点】腰背要松,肩臂要活,手臂努力溜长、探够;向 右摆起时要配合伸肩发力钻拳。

图片62

捆打势

右腿屈膝前弓,左腿在后蹬伸,脚跟离地,上身向右侧前 俯,左臂向右侧前方伸出,掌心向右后,右臂屈肘置于左肘弯, 目视手前方(图2-115);左脚跟踩地,右腿伸直,上身左翻后 仰,髋部前挺,左臂向上向左抡起至左斜上方,右臂伸肘向下经 右腿向右后展开,头后仰左转,目视左手(图2-116);左腿屈 膝下蹲,右腿屈膝向左旋蹲,上身向左翻转俯腰,左臂由左斜上 方经左下向左后摆抡、至身后,右臂随身体翻转,留臂不动,充 分展开,置于右侧上方(图2-117);两腿继续旋蹲成高歇步• 状,臀部下降,两臂由后向前胸合抱,左手在上击至右肩后,右 手在下击至左肩后,凹胸、凸背,低头目视右下方(图2- 118)0

【要点】捆打势要求完成动作时,两臂先要充分展开,合 拢时要发力迅猛,缩到最小。身体同样也应开到最大,合到最 小。两臂抡击要如同皮鞭抽之。

图片64 图片63

三、活腰边

活腰功是通过单势的腰部练习,达到对胸、跨的柔初性,灵 活性及运动幅度的训练,提高动作的吞吐表现力,使身腰能够传 递力量,帮助发力。

波浪揉腰

并步侧身直立,两手十指交叉,两臂上抬平举,掌心向前向 外,目视前方(图2-119);上身前俯,挺胸、塌腰,臀向后 起,两臂同对向前推出,目视前方(图2-120);上身继续前 俯,稍含胸(图2-121);屈膝下蹲,膝向前顶出,两臂向下向 身内回拉,弓背、卷臀,含胸、凹肚、低头(图2-122);臀部向前顶,髋部向前挺,上身挺胸后仰身体,背成反弓。两膝向前 顶出伸直,两臂贴身由下向上推直,头后仰(图2-123);两臂 由腰前向上推直,上身挺胸、塌腰,臀向后翻(图2-124);上 身继续前俯,重复起始动作(图2-125)。

图片66 图片65 图片67 图片68

【要点】整个动作要 求胸腰胯吞吐含放自如,收 含时要充分弓背、卷臀;吐 放时要充分挺胸、展髋;整 个运动要呈波浪状。

摸鱼势

左腿屈膝前弓,右腿伸直后蹬成左弓步,左手抱拳于腰间, 右手向左侧前方插掌,目视右手前(图2-126)右臂由左向右 直抡,上身前俯,重心向右转移,右腿变屈蹲,左腿膝内扣收, 左臂伸直后引(图2-127);上身前俯向右转至右侧;右臂由前 向右向后划绕,左臂由后经左向右划绕至右前方,左腿蹬直,右 腿前弓成右弓步(图2-128);上身向左翻转,身体后仰,挺 腰,后弯腰,挺髋,两膝向前跪屈使身体成反弓步(图2- 129);左手向左平打开与肩平,右手绕起与肩平,头向左转 (图2-130);上身向左翻转成左前俯身,右腿内扣蹬直,左腿 外展前弓成左弓步,右手经头顶向左前抡绕,左臂由左向下向后 抡绕(图2-131);上身俯身由左向右平转;右臂由左向右平 绕,左臂由后向前向右平绕,左膝内扣,右膝稍屈外展(图2- 132);右膝外展成前弓,左膝蹬伸变直成右弓步,右手平收回 腰间抱拳,左手由左向右斜下方立掌直插,身向右转,目视左手 前方(图2-133)。

图片71 图片69 图片70 图片72 图片73

【要点】摸鱼势的涮腰动作一定要向后仰躺低,两只手臂 要求平摸成圆。身腰的翻转要快速,灵活。最忌屈髋、凹肚。


  1. 大波浪势 身体并步侧身直立,两 臂放松向前平举,掌心向下,


两手相距同肩宽,目视前方 (图2-134);两腿屈膝下蹲 成水平,两臂平举下按,低 头,弓背团身(图2-135);

两膝向前向下跪出,两脚跟 提起,臀部下坐至脚跟部,

髋向前送,上身向后直起,

两臂外旋同时向后引拉,手 心变向上(图2-136);两腿向前顶膝伸蹬站起,髋随之向前挺 出,上身向后仰开,两臂继续后拉,脚跟着地(图2-137);继 续伸膝—展髋—挺腰—仰身—仰头,两臂由下向后拉翻而起至头 后方(图2-138);上身站直,两臂由后向上向前落下,恢复到(图3-134)的姿势。

【要点】大波浪的运动一定要顺序清楚,节节贯穿。从下 蹲开始到动作结束,动作顺序是下蹲——出膝——送胯一一展髋 ——挺胸一一仰身——仰头——直身。

图片75 图片74

揉身甩臂

右腿屈蹲,左腿至屈膝内收,后跟离地成麒麟步,右臂侧举 亮掌,手心对上,左臂侧摆,掌心向后,目视左(图2-139); 右膝内扣转脚,左膝外展屈蹲,身体随之左转90°,左掌下按于 左膝上,右臂内旋由右后经上方向左前引落至身前(图2- 140);右膝外展后屈,左腿后伸,重心向右后移转,左臂不动, 右臂由左前向后引拉,手心向上至右膝前(图2-141);右膝内 扣向前蹬伸,左膝前弓,上身后仰,右臂继续向后上引拉,手心 对上(图2-142);右腿伸膝向前蹬送,左腿屈膝前弓,上身由 后仰向前俯压,右臂由后经上向前抖腕甩臂,力达全掌,视手前 方,左手回收腰间(图2-143);然后恢复到(图2-140)姿 势,接着重复练习。

图片78 图片77 图片76

【要点】本练习重点 在加强身腰的开合与手臂的 抖甩。动作时胸腰跨应先合 后开再合,手臂应充分引拉, 加大动作的幅度,然后.再猛 然抖甩而出,力达全掌。

第三章通背拳实用二十四式连环手

第一节何为二十四式连环手

连环手亦称连环散招,每一手都有一个主 要技击手法,并辅以其他攻防手法,构成一个 组合。

二十四式连环手(散招)即由二十四个 小组合构成。各手均有独特的攻防含意,手法 之间具有“形同意不同”之妙,练习者必须 掌握各手的实际用法,方可悟得真谛。习,其方法是:前一组完成后,接下一组时, 必须有一 “引手式”进行连接。演练者可以 一贯到底地进行二十四手连环练习。

二十四手分为前八手、中八手和后八手, 各有专名和拳谱可循。

、 前八手

①抖铃手。②冲拳。③拌拍踏。④双引 手。⑤红脸照镜。⑥指挑拍。⑦掸手。⑧抹 袖。

二、 中八手

⑨劈山炮。⑩掳手炮。⑪贯耳锤。⑫劈砸 锤。⑬鹤子串林。⑭王鬼探头。⑮劈拳。⑯匕首拳。

三、后八手

⑫吊袋。⑬群捉。⑮黄龙探爪。@退步八门。㉑魁星点斗。 @靠山。⑬金龙合口。⑭白猿献桃。

第二节二十四式连环手详解

现就每一手(连招)分 述如下(插图中的实线表示 右手、右脚动作路线,虚线 表示左手、左脚动作路线)。

预备势动作

练习者右脚直立,左脚 前点,右手前伸做引手,左 手握单凤眼拳置于腹间,目 前视(图3 - 1)。

图片79

一、前八手

(一)第一手连招:抖铃手连手

【歌诀】

抖铃根源拳星串,顺肩钻拳跟步进。

连发三拳拳拳紧,踏掌速跟右中奉。

【解义】

“抖铃根源拳星串”意为:第一手名称抖铃手,又曰中拳,也有人称为钻拳。中拳是通臂拳术的基本拳法,有通臂“根源” 之说。此拳击打时要求似流星一般疾快。

“顺肩钻拳跟步进”意为:钻拳要通肩顺膊,跟步要顺势而 行,以步催拳。

“连发三拳拳拳紧”意为:一拳紧似一拳,一拳密似一拳, 不能怠慢。

“踏掌速跟右中拳”意为:三拳连发之后,速撤身抽回右 拳,左掌使出踏掌,紧跟一右中拳。

【要领】

左踏掌

重心前移至左脚,左手由后向前做踏掌,同时右脚提膝,护 于裆前,右手亦同时收撤至腰间。目前视,左手尖对准鼻尖。 (图3-2)。

上步右钻拳

左手收撤回腰间,右腿向前落下,右手向前做钻拳,重心微 微降低,身体前探(图3-3)。

图片80

上步右钻拳

右手回撤,左脚跟进一步,左手辅以向前摆动,右脚向前跨 出一步。右手握透骨拳向前再做钻拳,左手同时回撤,目视前 方,身体重心高度不变(图3-4)。

跟步右钻拳

右手回撤,左脚向前跟进一步,左手辅以向前摆动,右脚向 前跨出一步。右手握透骨拳向前冲打,左手同时回撤,目前视, 身体重心高度不变(图3-5)。

图片81

右刁手

身体向右回转后坐,右手变掌向后做刁掠拖带动作,同时右 脚后撤半步,左脚不动,向后回坐。目前视,左手护于腹右下侧 (图 3 -6)

提膝左踏掌

左手由后向前抡踏掌,同时抬右脚提膝护裆。右手先向前引 后收回至腰间。目前视敌面,重心升高(图3-7)。

弓步右钻拳

右腿下落,右手握透骨拳向前冲打,左手回收至腰间,左脚 微微跟一小步,成前弓后绷之式,身体要拧侧(图3-8)。

图片83 图片82

【要求】

钻拳动作要平、要 直;

踏掌动作伸探要充 分;

提膝要扣脚,紧护 裆身;

弓步钻拳向前跨步 要大、要拉开。

【用法】

踏掌问路探虚实,中拳速出打鸠尾。

连钻两拳紧跟进,刁手踏掌击面门。

(二)第二手连招:冲拳连手

【歌诀】

冲拳挂打左右边,两腿挪移巧连环。

拍踏一掌探得够,急打中拳不留情。

【解义】

“冲拳挂打左右边”意为:一手握拳弯曲挂领,一手握拳照 直平打,左右开弓换式连打。

“两腿挪移巧连环”意为:两腿跟步交换要步步相连,挪移 敏捷,转换灵活之意。

“拍踏一掌探得够”意为:拍踏掌法要充分探臂伸肩,伸长 够远。

“急打中拳不留情”意为:拍踏掌后,右手要握透骨拳(手 型)向前照直打出,用力充分。

【要领】

预备势:同抖铃手之势(图3-9)。

右挂左冲拳

右脚向前迈步,右手回撤,屈肘格挂,置于耳旁,左手握平 拳向前直冲打,左脚微跟一小步,重心降低(图3-10)。

左挂右冲拳

左脚向前迈一步,左手回撤,屈肘格挂,置于耳旁,右手握 平拳向前直冲打,右脚微跟一步,重心降低(图3-11) ^

左拍踏掌

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右手回收至腰间,右手向前做拍踏掌, 力在全掌心,左脚微跟一步,重心降低(图3-12)。

图片84 图片85 图片86

弓步右钻拳

重心降低,右脚向前跨 出半步。右手握透骨拳向前 做钴拳(钻拳即中拳),左 j>l收至腰间。右脚在前做 半蹲_;势.左脚在后要挺直。

目前视》m3-13)。

【要求】

挂肘要以尺骨、桡 骨中段做旋转拧动,要带有 柔化之力,不可硬碰敌手。

冲拳劲要松长,透达于背,要区别于形意拳中的动作。

拍踏掌要探长够远。

【用法】

屈肘挂格打冲拳,暗用抡力防敌拳。

冲拳直捣章门穴,踏敌面钻拳又进。

(三)第三手连招:捽拍踏连手

【歌诀】

捽拍踏法紧跟连,看吾掌指功夫力,

扭腰切胯掌打去,敌拳一来中拳破。

【解义】

“拌拍踏法紧跟连”意为:右手捽打,左手拍穿,右手复又 使踏掌,为掌掌相连之意。

“看吾掌指功夫力”意为:拌、拍、踏三手,每一掌法都是 进中破敌,无一落空之意。

“扭腰切跨掌打去”意为:在走动换势中,腰部要做到扭腰 切胯,掌打出去才有力。

“敌拳一来中拳破”意为:中拳乃通臂拳术之根基,守可用 中拳,攻也用中拳,破敌还用中拳。

【要领】

预备势:同抖铃手之势(图3 - 14)。

右捽掌

右手向胸前回引,从嘴前伸掌拌出。同时,左手前引划一小 圈后,收护于胯间,左脚向前跨出半步,左脚微跟一步,目平视 (图3-15)0

图片87

左穿拍掌(提膝)

右手回撤至腰间,右脚抬起提膝,左手向前平穿拍,力先达 于指尖,后达于掌心(图3-16)。

3•提膝踏掌

左手回撤至腰间,右脚落下站定,左脚抬起提膝,右手向前 伸掌做踏掌,力达掌心(图3-17)。

图片88

左拍踏掌

右手回收至腰间,左脚落下,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左手用掌 前做拍踏掌,身体向右拧转,两腿弯曲、交拧(图3-18)。

弓步右钻拳

左手回收至腰间,右脚向前跨出,成右弓箭步,右手同时向 前做右钻拳(图3-19)。

图片89

【要求】

  • 捽掌力点在掌背。

  • 拌掌向回引手时,要含胸凹肚,捽掌时用腰背弹力。 【用法】


捽掌迎面似炸雷,敌拳中来拍掌伸。

踏掌从上盖百会,中拳又进妙归跟。

(四)第四手连招:双引手连手

【歌诀】

左右翻手是双引,圈手勾挂我必胜,

晃手钻身进一掌,坐腰蹲身打中拳。

【解义】

“左右翻手是双引”意为:左右手用手背翻打,向前探引, 使劲力“丢”于掌背之上(即劲力达到手掌背)。

“圈手勾挂我必胜”意为:圈手勾挂是刁掠敌手之法,刁掠 之后急跟引手,必着敌身。

“晃手钻身进一掌”意为:手在胸前一晃做圈手引手后,复 进一探踏掌之意。

“坐腰蹲身打中拳”意为:中拳劲力“弹”出去后,立即要 有臀部向后下垂坐之意,使劲力表现出具有浸透力的“弹劲”。

【要领】

预备势:同抖铃手之起势(图3-20)。

上步圈手左引手

右手向左向右划圈,掌心向上,力达掌轮,回旋至腰间翻 掌,掌心向下,同时,左脚向前移动一步,左手掌心向下,先向 右,然后向左划圆平圈抹,力达掌轮(图3-21.)。

图片90

脚不动。右手再向前向左划圈,握拳收于腹前。左手同时向 左划圈,然后向前引手,握单凤眼拳,使掌背弹力(图3-22)。

圈手上步右引手

右手向左向右,手心向下,力达掌轮,划圈回抹,左手同时 向右划圈,然后手心向下回搂至腰侧(图3-23)。

图片91

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右手向前向右划圈,握单凤眼拳,回划 至腰间,再向前做引手,掌背用力。同时左手向左、向前、向右 划圈,然后握拳收于腹前(图3-24)。

跳提膝左踏掌

右脚向上蹬跳,左脚同时向上摆动,右手向后变掌甩扒,左 手先向后,然后变掌向前直臂抡动,做盖踏掌法,力达满掌。在 盖踏掌之时,左右腿在空中交换腿,右提膝在上,左腿屈曲收于 右腿之下(图3-25)。

图片92

弓步右钻拳

左脚落地,并向前蹬动,右脚落地,在左脚的蹬动推送下, 向前跨出成弓步。同时,左手回收于腰间,以掌护腹,右手向前 做钻拳,力达中指之中节(图3-26)。

【要求】

圈手划圈要圆,以 前小臂领动,手指尽力划远。

引手力达掌背,使 弹劲,要伸肩。

身腰要灵活,配合 手法运动。

跳提膝踏掌,空中 要提膝,脚要扣护于裆前,

盖掌要努力前探,腰背之力 要放发充分。

【用法】

手急眼快身灵活,是因掌练引手动。

引手专指印堂去,圈手中拳配合行。

(五)第五手连招:红脸照镜连手

【歌诀】

红脸照镜朝里钻,抡晃妙法护左右,

上下翻飞似纺车,踏掌蹲身又一拳。

【解义】

“红脸照镜朝里钻”意为:两手向前抡踏钻进之意。

“抡晃妙法护左右”意为:抡晃之中护住两边之耳侧,既能 防守又有进攻。

“上下翻飞似纺车”意为:两手左右抡晃,与向前踏打之 法,要取快速翻飞之意,抡动如纺车飞转,令人眼花缭乱,以掩

虚就实。

“踏掌蹲身又一拳”意为:踏掌后,速蹲身成半马步出击冲 拳之意。

【要领】

预备势:同抖铃手之势(图3-27)。

1.左抡捽劈

右手向后直臂引领抡动,右手向下向后垂下并展胸,挺腰。 同时右脚向前一步,做好前劈臂准备(图3-28)。

图片93

左手向前、向远、向下抡劈,力达小臂和掌轮,右手同时向 上屈肘晃起,手掌护于脸左旁,掌心向外。双脚同时在劈臂、拧 身右转时,屈膝成交叉步(图3-29)。

2.右踏掌

左脚向上提起,成提膝,左手回收于髋侧旁,右手向前探伸 做踏掌,力达掌根,右腿站立,微屈(图3-30)。

图片94

右抡捽劈

左脚落地,成高弓势,左手前穿伸,力在指尖,右手向后摆 动引体(图3-31)。

右手由后向前,向下抡劈,手臂要直,力达小臂、掌轮,左 手屈肘回护于脸之右侧。右腿跟步屈膝,随身体向左拧转,成交 叉步(图3-32)。

图片96 图片95

  1. 上步捽掌踏掌


左手向后摆动,掌心向后,右手向下向胸回掏,此时要含胸 拢背,手心向下,屈肘松腕,为拌掌做准备(图3-33)。

身体重心微微升起,右手掌背向前,向远划弧捽掌而出,身 体前倾,目直视(图3-34)。

右手向后回收撤于腰间,左手向前、向远、直臂抡踏掌而 出,力在满掌。同时,右脚抬起提膝,护于裆前(图3-35)。

半马步中拳

右脚下落,身体重心下降,蹲身成半马步势。同时,左手回 收至腰腹处,右手握透骨拳向前冲打,重心后坐,目平视(图3 -36)0

【要求】

抡捽劈要先充分展身,成背凹、胸挺,然后向前劈打。 劈打动作要带动身体抒动。

图片97

踏掌提膝的支撑腿可微屈。

捽掌要先充分凹胸,然后挺胸拌掌而出。

【用法】

抡劈砸打敌腕骨,踏掌对准鼻梁中。

左右翻扮踏掌跟,中拳疾驶把敌堵。

(六)第六手连招:指挑拍连手

【歌诀】

指挑拍法常磨练,简单之中求变幻,

以步催拳速迈进,踏掌蹲身献中拳。

【解义】

“指挑拍法常磨练”意为:指、挑、拍三个手法要常常操 练,使臂膀练得松顺、协调。

“简单之中求变幻”意为:指、挑、拍虽只是手的一穿一领 一落,但又有高低中平,轻重缓急等无穷变化,要仔细探求。

“以步催拳速迈进”意为:足根乃发力之源头,只有力从脚 起才能快速动作。

“踏掌蹲身献中拳”意为:踏掌手法后,速蹲身做骑马式冲 打钻拳。

【要领】

预备势:同抖铃手之势(图3-37)。

上步挑掌

左脚向前跨出一步,右手回收变掌,护于裆前,左手变掌, 向前上方以大栂指一侧向上领挑掌,大拇指不可竖直(图3-38)。

图片98

拍踏掌

重心降低,成高半马势,左手由上向下做拍踏掌,掌心向下, 力发于掌根,右肘向后微微撑张,配合拍踏之发力(图3-39)。

上步挑掌

右脚向前迈进一步,成高弓步势,左手回带收于小腹前,护 住裆身,同时右手向上前方以大拇指一侧向上挑掌,眼视上方 (图 3-40)。

拍踏掌

身体重心下降,成高半马势,右手由上向下做拍踏掌,掌心向下,力达掌根,左肘微向后撑张(图3-41)。

提膝前踏掌

左脚向前迈进一步重心升高,右脚提起成提膝势,右手回带收 于腰间,左手先向后屈肘引动。然后向前伸探,抖臂挺肘,待肘关 节变直的时刻,掌腕抖动,做踏掌。目斜视前上方(图3-42)。

图片99 图片100

半马步中拳

右脚前落,重心下降,

蹲身成半马势,左手回带收 于腰间,右手同时变透骨拳 向前平直冲打。目平视(图 3-43)0

【要求】

挑掌要注意伸肩、

探膀,力发于大拇指一侧。

拍踏掌注意坐腰、

沉肩、坠肘,方能发出劲力。

钻拳要平直、脆快。

【用法】

敌拳进来我挑肩,乘势又指百会前。

敌拳攻吾小肚来,先拍后钻妙无边。

(七)第七手连招:掸手连手

【歌诀】

掸手甩去不一般,斜身抖腕打耳边。

掩面形似猫洗脸,穿踏一手就见拳。

【解义】

“掸手甩去不一般”意为:掸手若用法得当,时机抓得准 确,即可发挥一拳制敌之功效。

“斜身抖腕打耳边”意为:掸手手法在进招时,要斜身侧 体,指向对手之耳门处,用甩抖之力击打。

“掩面形似猫洗脸”意为:掸手前的带环手掩面要如同“猫 洗脸”一般,防住敌之手击打。

“穿踏一手就见拳”意为:甩掸之后做一踏手法,紧跟又是

一中拳平打。

【要领】

预备势:同抖铃手之势(图3-44)。

掩面势

左脚跨前一步,右手变掌,由左向右屈肘在身前方划一小 圈,左手变掌,掌心向下、向后摆动,身体重心降低(图3- 45)。

图片101

身体高度保持不变,右手向右划弧,回收护于裆前,左手由 后向前划弧,至正前方时,屈肘立掌,收掩至右面侧,掌心向 外,身体同时向右拧转(图3-46)。

左掸手

右脚向前移一小步,左手用掌背向前挺肘横掸,力达掌背, 同时,右手收护于腰间,目前视(图3-47)。

掩面势

左脚向前迈进一步,身体高度不变,右手向前向左划弧,力 达于满掌之中,然后屈肘立掌护掩于左侧面。同时左手掌心向下,向左划弧,回收护于裆前(图3-48)。

掸手

左脚向前移动一小步,右手用掌背向前挺肘横掸,力达于掌 背,同时左手收护于腰间。目前视(图3-49)。

图片103 图片102

提膝踏掌

右脚向上提起成提膝势,身体重心升高直立,右手回收于腰间,左手由后向前抡踏掌,向前探踏(图3-50)。

半马步中拳

右脚向前跨落,身体重心降低,蹲身成半马步势,左手回收 护于腰间,右手向前握透骨拳平直冲打(图3-51)。

【要求】

掩面势要含胸、合臂、身体尽量缩小,充分表现“缩、 小、绵、软、巧”的通背特点。

掸手努力抖臂、抖腕,使弹力于掌背之上,.身体要前 探,拧侧。

图片104

【用法】

掸手练得臂松长,颊车穴去敌难防。 掩面手法护自身,中拳补进敌命丧。

(八)第八手连招:抹袖连手 【歌诀】

抹袖呑吐又开合,晃摇肩膀活又圆。

捋搂植碰圈敌手,进身伸掌一拳中。

【解义】

“抹袖吞吐又开合”意为:抹袖手法要随身体吞吐含放而运 动,切忌动手不动身,要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晃摇肩膀活又圆”意为;晃肩摇膀是通背基础,要求活、

顺、柔、长、圆、化D

“捋搂磕碰圈敌手”意为:捋袖的捋搂动作,是专门用来格 开敌之进攻手的。

“进身伸掌一拳中”意为:进身伸掌即为上步踏掌,一拳中 既是一拳击中,又是打中拳之意。

【要领】

预备势:同抖铃手之势(图3-52)。

右抹

左脚向前移动一步,重心降低,蹲身含胸;右手在体前由左 向右、手心向下做划圈抹动。同时,左手由右向左、向后,手心 向下,亦做划圈抹动;身体前探,目前视(图3-53)。

图 3-53

左拍掌

右脚向前迈进一步,重心高度不变,右手回收护于腰跨旁, 手心斜对身体。同时左手由后向前穿手,至体前时探膀、伸肘, 手掌向前伸拍,成拍掌势(图3-54)。

左捋搂

右手由右向前、往回做捋带,同时左手由前上方向下做搂 扒,身体微向后坐,目下视(图3-55)。

左拍踏掌

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左脚随之跟步。同时,右手手心向下, 向后摆动,左手由前向后、再向前做拍踏掌(图3-56)。

半马步中拳

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右脚随后亦向前迈进一步,速蹲身成半 马步,同时,左手回收于腰腹间,右手握透骨拳向前平直冲打 (图 3-57)。

图片106 图片105

【要求】

抹手时要力达于两手之掌轮,并注意肩活肘顺。

拍掌关键在于伸肩、伸肘,拍击时向前伸够。

捋搂动作要借腿腰之力,含胸拔背、裹肘沉坠。

【用法】

敌击打来使抹捋,直对天突戮踏去。

捋搂踏掌又对胸,方见吾之中拳凶。

二、中八手

(一)第九手连招:劈山炮连手

【歌诀】

劈山炸雷接挑穿,挑穿带拿连手串。

拧腰抡臂步法粘,麒麟步式发中拳。

【解义】

“劈山炸雷接挑穿”意为:劈山手法要力似炸雷崩山,紧接 着用挑穿带拿手法。

“挑穿带拿连手串”意为:四种动作要连贯性地一次完成, 不可分割。

“拧腰抡臂步法粘”意为;抡臂时要以腰带臂,步法要沉稳、踏实。

“麒麒步式发中拳”意为:用麒麟步的灵活步法,蹲身发击 一中拳。

【要领】

预备势:同抖铃手之势(图3-58)。

右劈山

右脚向前迈出一步,身体重心降低,成弓步势,右手向前伸 探一掌(图3-59)。

图片107

左脚向前迈出一步,重心升高,右手向后抡摆,同时左手向 前穿伸(图3-60)。

右脚再跨出一步,左脚随后跟步并与右脚之后;同时,右臂 向后向前、向下抡臂,力达掌轮和小臂里侧,左手同时屈肘立掌 护于右胸肩之处(图3-61)。

图片108

挑拿手

右脚向前移动一步,同时,右手以大拇指侧向上挑起,至肩 平处,旋小臂,做刁拿手,左手同时变成掌心向下,置于右臂之 下(图3-62)。

穿手习手

右手掌心向外,向后做刁掠手至右耳旁,左手手心向下,向 前平直穿出,力达指尖(图3-63)。

劈山

右手上举、手心向前,左手下按,手心向下,重心升高 (图 3-64)。

右臂由上向前下劈击,掌轮向下,力达掌轮。左手同时屈肘 立掌护于右肩处(图3-65)。

图片110 图片109

浏览4,58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