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段

捋手劈掌

右拳变俯掌向下捋手的同时进右步,左拳经胸前向前上至口前变掌并内旋, 随之将臂稍屈并坐腕,使力冲掌根向前劈出。(图5-40)

跟步冲打

右脚进步左脚跟步,同时右拳拳心朝上向前冲打,左掌拊于右前臂。(图5-41)

跟步叠肘

右脚进步左脚跟步,右臂屈肘以前臂向前左叠肘,左掌拊于右前臂。(图5-42)

丁步砸膝

右脚进步左脚跟步成丁步,两拳向前后分手中,右拳向前下砸击。(图5-43)

腾空挑手

 

 

 

两脚蹬地腾起,右拳向前上抡臂挑打,左掌拊于右前臂弯处。(图5-44)

图片47 图片46

锁口劈拳

右拳上挑后,继续向后下摆,在两脚右前左后同时落地时,向前击出锁口捶。

右脚抬起踏地震脚,向前上左步左掩手,右拳向西劈出。手脚齐到方为真。 (图 5-45)

右踹腿

两拳收于胸前,然后,右前左后分手的同时,右脚向西踢出侧踹腿。(图5-46)

右脚前落,右拳前下砸打,左掌右前下按,右拳从左掌与胸间崩出。

第五段

回身圈捶

向左转身面向东,将右拳从右后方向前挥臂贯出圈捶。

提膝拍搂

提起右膝,右侧身使左右两掌分别拍击右小腿和右脚外侧,并随之向后搂手。 (图 5-48)

双震脚前打

左脚蹬地起身,双脚同时落地震脚,并步半蹲成右仰拳前打,左掌拊于右前臂。 (图 5-49)

弓步双撞捶

上左步屈膝半蹲成左弓步,右拳上,左拳下,拳心相对,以拳面向东撞出。 (图 5-50 )

架插顶膝

两拳先收回腰侧后变掌,使左掌于头左侧方上架,右掌以小指侧朝上向东 南方插掌。

两臂屈肘双掌沿胸向怀里带的同时,右腿抬起向前上顶膝。(图5-51)

分手双崩

左脚蹬地跳起,落成面南马步,两掌顺时针叉化手以拳背向左右两侧横平崩出。 (图 5-52)

弓步掖掌

两手回腰右拧身,蹬挺左腿成右弓步,右手屈肘上架,左掌向左侧下掖出。(图 5-53)

图片49 图片48

震脚砸拳

右脚向左脚靠拢后,震脚成并步半蹲,同时右拳向下砸击于左掌掌面上。

摆莲腿

向南上左步,右掌背与左掌面相击,提起右腿向前右侧踢出摆莲腿。(图5-54) 第六段

弓步连环打

上左步的同时向前上挑,并屈膝蹲成左弓步,使右、左两拳先后连续向东打出。 (图 5-55)

左右圈捶

右回身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左拳从左后向右打出圈捶,右掌拊于左前臂。

再向左回身左腿屈膝成左弓步,挥起右拳向右后打出圈捶,左掌拊于右前臂。 (图 5-56 )

震脚前劈

右脚向左脚靠拢并踏地震脚,向前上左步以右拳向前劈下,左掌拊于右前臂C (图 5-57)

撤步双扑掌

左脚向右腿后侧撤步,两掌直臂上举过头,并在后撤右步的同时,使左右两 掌掌心均朝外,直臂向左右两侧扑下。(图5_58 )

仆步勾手亮掌

右腿屈膝全蹲成左仆步,左手向前往左后勾手,右掌亮于头上右侧,锐目而视。 (图 5-59 )

盖步转身

起身左转,并使两直臂同肩高平端,右盖步左转一周,并步面向南方。

并步按掌收式

并步面向南方,两掌由平向上摆起,再使掌心朝下,经面部下按于腹前后垂 下收式。

第二节器械套路

中华武术的器械种类繁多,有单的、双的、长的、短的、硬的、软的、明的、 暗的;有战车上使的、马上用的、陆地上使的、水中用的;有连环的、有绳索的、 有带尖的、带刃的、带钩的、带刺的……真是五花八门、数不胜数。

秘宗拳东北派所沿传下来的器械套路,也是十八般兵器样样倶全。并且认为: 不论持何种器械,也不论用何种击法,凡持械而战,就必须具备徒手技法基础。 因为“拳是百兵之母”。只有精熟掌握了徒手技法,才可能有效施展所持器械的技法, 器械只不过是持者手腿之延长而已。当然,从套路习练方面来讲,却各有不同。 老话说:“刀如猛虎,剑如飞凤,枪似游龙,棍似旋风。”因此,各种器械套路 都具有其器械本身所独有的击法特点和与其套路相适应的演练特色。至今仍在传 练的器械套路,有单器械、双器械和软器械之分。其中单器械又有短兵器和长兵 器之别。

短器械套路有:集体刀、秘宗单刀(太极刀)、四门刀、六合刀、八方刀、长蛇刀; 还有指路剑、八仙剑、天罡剑、子午剑、狼牙剑、长蛇剑以及虎尾鞭、太师鞭等。

长器械套路有:子午棍、卯酉棍、六合棍、二郎棍、四门枪、小六合枪、六合枪、 双头枪、翻合枪、双手带、禅杖铲、月牙铲、春秋大刀、秘宗大枪、大戟等。

双器械套路有:梅花双刀、柄合双刀、穿林双剑、沉香拐、子午钉、金刚圈、 双锤、双鞭、双锏、双插子(匕首)、护手钩、双手戟等。

软兵器套路有:行路鞭、八步扫趟鞭、手梢子、大梢子、三节棍等。

以下将分别介绍东北派传练较广的、具有代表性的器械套路。

一、秘宗单刀

东北派的秘宗单刀,传统上亦称为“太极刀”。

当初取名“太极”二字,与今之传习的太极拳并无关联2据传:其一是因为 太极含有久远之太古之意,意指本刀为古传之刀法;其二是刀法中贯穿着刚柔、 虚实、阴阳之说,有理归太极之意。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意。就是至 于极限,无有相匹之意。为了不与其他拳种混淆,后更名为“秘宗单刀”其套 路内容丰富,动作清晰,刀刀有法,变幻莫测;包括:缠头、裹脑、劈、砍、撩、 扎、斩、抹、挑、挂、推、格、点、崩、带、按、云、绞十八种刀法。要求在熟 练掌握全套动作的同时,更要着意于突出其别具一格之风貌。

秘宗单刀的整个套路分成八段,共由52个动作组成。
































































































预备式

15.背刀提膝弹腿
作名称

28.绞刀后跳扎(一)4】.马步带刀
第一段16.上步撩三刀29.绞刀后跳扎(二)42.弓步扎刀
1.虚步抱刀17.左弓步斜推刀30.缠头拦腰斩第八段
2.并步抱刀亮掌18.撤步格刀31.马步回身抹刀43.绞刀后跳扎(一)
3.弓步抱刀推掌19.马步劈刀32.提膝背刀弹腿44.绞刀后跳扎(二)
4.虚步抱刀亮掌第二段第五段45.云刀叉步斩
5.抱刀腾空飞脚20.回身上步劈刀33.行步撩刀46.带刀钉腿扎
6.弓步交把21.插步劈三刀第六段47.背刀旋风脚
7.进步砍三刀22.翻身仆步劈刀34.探海劈刀48.提膝格刀缠头
8.虚步藏刀推掌第三段35.扣腿崩刀49.弓步拦腰斩
9.左右踢腿撩刀23.回身虚步下砍36.后跳丁步藏刀50.裹脑弓步交把
10.虚步藏刀24.腾跳旋转抹刀第七段51.并步抱刀亮掌
11.弓步拦腰斩25.插步抹三刀37.跳步歇步按刀52.收式
12.回身弓步撩刀26.左弓步侧劈刀38.转身劈刀 
13.回身弓步扎刀第四段39.上步劈刀 
14.剪腕后挑刀27.右弓步前劈刀40.左提膝反点刀 

动作说明:演练者一~于布君 预备式

两腿直立双脚并拢,面向正南方,目平视前方。左手抱刀,右手五指自然并 拢垂于右侧。

第一段

虚步抱刀

右腿向右侧后方撤步屈膝半蹲,左腿稍微屈膝成虚步,同时左臂抱刀屈肘, 使刀刃朝上,刀尖朝前,两手收于右肋部,右手附于刀柄和刀盘上。

并步抱刀亮掌

进左步起身,左手抱刀刀柄向前、向上、向左、再向下画弧摆出后收于左腰侧, 右脚向右前侧上步,右手向下、向右拂扫后,再向上摆起;在左脚向右脚并步时 于头上右侧亮掌。

弓步抱刀推掌

左手屈肘抱刀,刀尖朝前,刀刃朝上,右手附于刀柄。左脚向东铲出,屈 膝蹲成左仆步。

左手抱刀以刀柄向前上方挑出,顺势起身使重心移于左腿,并屈膝面向东 成弓步,同时右掌向前推出。(图6-1)

虚步抱刀亮掌

右手掌心朝上,向南摔掌,左手抱刀以刀柄从右前臂上向前穿出。

右臂屈肘回收,右掌沿胸腹向下拂扫,同时左手持刀以刀柄从右前侧向上、 向左、向下画弧收抱于左腰侧,右掌在头上右侧抖腕亮掌。(图6-2)

抱刀腾空飞脚

左手仍抱刀不变,右掌经面前下按,再向外旋腕翻成掌心朝上向前摔出,同 时向南上右步踏地跳起腾空右飞脚,并以右掌拍其脚面,使拍击响亮。(图6-3 )

弓步交把

上动不停,落步右脚在前向南屈膝成右弓步,左手抱刀使刀刃朝上,刀尖斜 朝下,刀柄置于头右侧交把,右手掌心朝外、虎口斜朝下,接握刀柄。

进步砍三刀

右手持刀左转身,左提膝使刀尖朝下,刀刃朝外向左格刀后,将刀背贴身 从左肩缠头绕向身后,同时左臂内旋向前、向左下摆出;左腿落地面向东北,刀 从右肩后向右下方砍出。

右腿在前向东北方进步,右手转腕使刀尖向左,左手附于右腕,翻手手心 朝外,经面前刀刃朝上抬起过头,两手再由上向左右分刀砍下。(图6-4)

重复②的全部动作。

虚步藏刀推掌

右转身,右手持刀向右后方抹刀,左手向左侧平摆伸出,眼视刀尖,眼随刀走。

上动不停,顺抹刀之势右臂外旋,手心朝上,使刀背向身后平摆。

以右脚掌为轴碾地,上身随之左转,左腿微屈膝使脚尖点地,右腿屈膝半 蹲成虚步,面向南,右手持刀刀尖朝下,从背后向左肩外侧绕行裹脑,再向下使 刀尖朝后,刀刃朝外,刀背贴左肋,同时左掌顺右前臂向前推出,成左虚步左肘 下藏刀。(图6-5)

左右踢腿撩刀

起身使右腿支撑,左脚向南踢出的同时,右手持刀刀刃朝上,沿左腿外侧 向南上方撩刀,左手附于右肘处,目视刀尖。

上动不停,使刀顺势向右侧后劈,且左脚落地成支撑;接着右脚向南踢出 的同时,右手持刀使刀刃朝上,再沿右腿外侧向南上方撩刀。(图6-6)

虚步藏刀

右脚向后落地,右手持刀外旋下摆,并屈肘使刀尖朝下,使刀背贴后背裹脑式。 刀从左肩外侧向下、向右后,于右腿外侧拉成刀刃朝下,刀尖朝前,同时右腿成虚步, 左手侧立掌随即向前平直推出。(图6-7 )

弓步拦腰斩

右手持刀左转身,提起左膝使刀尖朝下,刀刃朝外向左格刀后,将刀背贴 身从左肩缠头绕向身后,同时左臂内旋向前、向左下摆出。

左腿落地面向东屈膝成弓步,刀从身后向右、向前、向左肋处绕环拦腰平斩, 手心朝下,刀背贴于左肋,刀身平放,刀尖朝后;左臂随之屈肘上举,至头顶上 方成横掌。(图6-8)

回身弓步撩刀

向右转身,右手持刀向右平抹后,屈肘成裹脑式;再向左转身,使刀从左肩 外侧拉出,并随着右转身右腿屈膝成弓步,同时刀刃朝上向西撩出。(图6-9)

回身弓步扎刀

抬左脚左回身屈膝落成左弓步,右手持刀屈肘使刀尖朝东,再手外旋使刀刃 朝上,反手向东扎出,左手附于右前臂。(图6-10)

剪腕后挑刀

右手持刀刀尖朝下,刀刃朝前,使刀尖再向右后时,右腕内旋成刀刃朝上后, 顺势前劈,并随着刀向下落右转身,右手内旋使刀尖朝西方向上挑刀。(图6-11)

图片51 图片50

背刀提膝弹腿

上动不停,挑刀后刀背贴于右臂外侧,向左回身,同时提左膝向东踢出左弹腿。

上步撩三刀

落左脚上右步,向前击步的同时,使刀尖朝后,刀刃朝下,向下、向前, 刀尖朝前,刀刃朝上顺右腿向东撩出。

上左步使刀尖朝上,刀刃朝左侧后方,击步的同时使刀从左后侧向下、向前, 刀刃朝上,刀尖朝前顺左腿向东撩出。

上右步刀尖朝上刀刃朝右后,向下、向前成刀尖朝前,刀刃朝上顺右腿向 东撩。(图6-12)

左弓步斜推刀

使刀尖向上,刀刃朝左侧后方,再向下、向前,左手附于刀背,同时上左步 屈膝成弓步,刀尖斜朝下,刀刃朝前从左侧向东推出。(图6-13)

撤步格刀

向左转身并抬起左脚向后撤于右脚侧,两腿屈膝半蹲成丁步,同时右手持刀 使刀尖朝下,刀刃朝外,向左后侧格刀,左手附于右肘处。(图6-14)

马步劈刀

上动不停,左脚向西后撤,两腿屈膝蹲成马步,右手持刀使刀背贴着左肩向东 方劈出的同时,左掌沿着胸腹向左、向上,于头上方左侧亮掌。(图6-15)

第二段

回身上步劈刀

左转体起身,左手向西摆掌,右手持刀外旋腕使刀刃朝上,向西上右步的同时, 抡刀向上向前劈出,要求上步与劈刀必须同时到。(图6-16)

插步劈三刀

右手持刀内旋腕使刀尖朝下、再朝左,左转体面向南;两手腹前相合向上 抬起,经面前过头后,左脚向右脚后侧插步,同时两手向左右分刀,刀向西劈出。

动作同①,并且再重复一遍。连劈三刀要连续不停一气呵成。(图6-17 )

翻身仆步劈刀

左转身抬左腿,右脚蹬地左翻身跳起,左臂顺势上摆,同时抡刀使刀刃朝左, 刀尖朝下,向左、向上、向西劈出。左腿屈膝落成右仆步,左手于头上左侧亮掌。(图 6-18)

第三段

回身虚步下砍

向左转身左手随之左摆,向东上右步成右虚步的同时,右手持刀向外旋腕, 使刀刃朝外向前下方砍出,左手附于右肘处;接着右手内旋腕使刀刃朝左,刀尖 朝左侧后方。(图6-19 )

腾跳旋转抹刀

向东上右步右转身,右脚蹬地向右旋转跳起,使右手持刀腾空平抹一周,左 臂随之平伸展开与肩平,眼随刀走迅猛快速。(图6-20)

插步抹三刀

紧接上动,落步面向北,右手持刀裹脑,同时右脚向右侧迈步,左手附于右腕。 紧接着左脚向右脚后侧插步,左手从右肩经面前向左摆伸,右手持刀向东抹刀。(图 6-21 )

此动作相同,连抹三刀。要圆活连贯,接续不断,刀刀紧凑,身械协调。

左弓步侧劈刀

向东撤右步,向左转身面朝西,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右手持刀外旋腕并屈肘 使刀尖朝下缠头后,刀背贴右肩后侧时,再向北劈出,左手头上亮掌。(图6-22)

第四段

右弓步前劈刀

右手持刀内旋使刀尖朝左,刀刃朝上成右弓步,刀向上向东劈,左手头上亮掌。(图 6-23 )

绞刀后跳扎(一)

上动不停,右手持刀顺时针缠腕绞刀二周后,右脚蹬地腾起向后跳步,在向 后跳步的同时向东扎刀,左手随势向后伸出插掌。(图6-24)

绞刀后跳扎(二)同绞刀后跳扎(一)。

缠头拦腰斩

落步左转身平斩并向西上右步,提左膝,右手持刀向左格刀缠头,注意身 械协调。

左脚落地,刀经缠头从背后向南拦腰斩,使刀背贴于左肋藏刀,左手头上 亮掌。(图6-25)

马步回身抹刀

 

右腿向西移步,使两腿蹲成马步,右回身右手持刀向西抹刀,左掌向左平伸。(图 6-26)

图片53 图片57 图片52 图片56 图片54 图片55 图片58

提膝背刀弹腿

紧接重心左移,右手持刀屈肘裹脑并向右转身,使刀尖向右上挑,并顺势 使刀刃朝上,刀尖朝左,刀背贴靠右臂;左转身左提膝成提膝背刀式。

上动不停,左手附于右肩处后,向东踢出左弹腿。(图6-27)

第五段

行步撩刀

左脚落步,上右步向东北弧行步,使刀从身体右侧向行进前方上撩。再上左 步向东南方弧行步,同时使刀由身体左侧、刀刃朝上,向行进前方反把撩出。

第六段

探海劈刀

上右步使刀尖朝下向左侧挂刀,以右腿支撑,左腿抬起向体后伸直,并俯身 抬头,使脚高过头成探海式,将刀向正前方劈出,左掌亮于体左侧。(图6-28)

扣腿崩刀

右手持刀沉腕使刀尖朝上崩刀,左腿屈膝收至右腿膝后处,成扣腿崩刀式。

(图 6-29)

后跳丁步藏刀

右脚蹬地向西后跳步,落成左腿屈膝右丁步,同时右手持刀屈肘,使刀背靠 近左肋平藏于身体左侧肋处,刀刃朝左,刀尖朝后;左掌亮于头左侧。(图6-30)

第七段

跳步歇步按刀

右脚蹬地向东腾跳而起,同时右手持刀使刀尖向右侧摆起并向外旋腕,将 刀刃朝上,左手随之向前挑掌。(图6-31)

面向南落步后,两腿全蹲成左腿在前右腿后插的歇步,右手持刀向左侧下按, 左手附于右腕,使刀刃朝下,刀尖朝左。(图6-32)

转身劈刀

两腿稍微直起,上身向右后转。右手持刀与左掌随身体转动至上身左侧时, 两手从左向上举起,刀尖朝下,使刀从左向上、向右侧劈下。(图6-33)

上步劈刀

 

左脚向西迈步,屈膝成左弓步,右手持刀顺上动劈刀之势,右臂外旋屈腕使 刀尖向右后方摆起,刀刃朝下,向北劈出,左掌随之分开亮于头左侧。(图6-34)

左提膝反点刀

右手持刀内旋腕刀尖朝下,使刀尖向下、向左侧后方,再向上、向前外旋右腕, 反把使刀刃朝上,刀尖前点,同时抬左腿成左提膝,左掌附于右腕。(图6-35)

马步带刀

左腿向身后落地,两腿屈膝面向北蹲成马步,同时右手持刀刀刃朝上不变, 屈肘向怀中带刀,左掌附于右腕处,目视刀尖。(图6-36)

弓步扎刀

上式不停,重心右移,使上身右转,右腿屈膝,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右手持 刀向前方扎出,左掌随之向身体左侧立掌平直插出同肩平。(图6-37 )

第八段

绞刀后跳扎(一)

右手持刀顺时针缠腕绞刀二周后,右脚蹬地腾起向后跳步,在向后跳步的同 时向前扎刀,左手随势向后插掌。(同图6-24)

绞刀后跳扎(二)落步后,与绞刀后跳扎(一)相同。

云刀叉步斩

向西撤右步,右手持刀外旋腕,左转身屈肘使刀尖朝左,两手于面前相合, 将头后仰。

刀在头顶平圆向右绕环云刀后,向前平斩,左手随之分开,两腿成叉步。(图 6-38)

带刀钉腿扎

向左转身,右手持刀使刀刃朝下,藏刀于右腹侧,左掌附于右腕。

右腿向前钉腿,同时使右手持刀刀尖朝前,使右前臂沿左掌指向前扎出。(图 6-39 )

背刀旋风脚

重心前移,右手持刀面向西,以腕为轴,使刀在双臂两侧,向前下贴身立 圆绕环剪腕后,顺势使刀背贴于后背右侧背刀。

身体向左转,右脚蹬地,左腿向左上摆起,右腿随之向左上里合,并使右 脚高过肩,身体腾空转体360°,空中以左掌拍击右脚掌,要响亮。(图6-40)

图片60

提膝格刀缠头

接上动落地面向南,抬左腿提膝,左掌附于右肘弯,右手持刀屈肘使刀尖朝下, 刀刃朝外向左格刀,并使刀背沿着左肩贴后背绕过右肩并缠头。(图6-41)

弓步拦腰斩

落下左脚左转身面向东,右腿挺膝伸直,左腿屈膝半蹲成左弓步。右手持刀 手心朝上,与上身左转之同时从身后向右、向前、向左肋处绕环平斩,使手心朝下, 刀背贴靠左肋,刀身平放,刀尖朝后;左臂屈肘上举,横掌头上方,锐目平视。 (图 6_42 )

裹脑弓步交把

 

上身右转使重心右移,即左腿伸直,右腿屈膝半蹲成右弓步;右手持刀向 右平扫,左掌随之向左平摆,使掌心朝上。

上动不停,顺扫刀之势右臂外旋,使刀背向身后平摆,屈腕刀尖朝左,同 时重心向左移,右臂屈肘裹脑交把,左掌握住刀盘接刀,随势使重心右移成右弓步。(图 6-43 )

并步抱刀亮掌

左手握刀后,两手向上抬起过头后,向左右两侧分幵;两腿随之站起使左脚 向右脚靠成并步,左手抱刀于体左侧,使刀背贴靠臂肘,刀刃朝前,刀尖朝上; 右掌从下经腹、胸、头上穿于头上方横成亮掌,锐目向左平视。(图6-44 )

收式

右掌经过头、胸、腹向下按掌收式。

二、天罡剑(长穗)

天罡剑,是秘宗拳东北派短器械中,颇有代表性的“文剑”,又称“势剑”, 是流传较为广泛的剑术套路之一。其剑式古拙质朴,定型亮式较多,以功力见长, 系属长穗工剑。

演练时,剑随身走,步随剑活,时而柔缓,时而刚速;上击下封,连环出击, 缠绵猝脆,灵活多变;剑身合一,式正招圆,动迅定静,节奏分明。要求剑法、身法、 步法紧密配合,上、中、下三盘协调贯通一气呵成。主要剑法有:劈、刺、撩、点、挂、 崩、架、穿、云、抹、绞、带、截、扫等。本剑配以长穗,技击中既可以长穗击 敌,又可缠敌之器械,体现了以奇取胜等巧妙技法。在初练时,应以固根基为主, 要求剑法清晰,动作贵缓不贵速,功架规范,姿势贵低不贵高。

天罡剑整个套路分为八段,共由79个动作组成。

动作名称

预备式

第一段

并步持剑

虚步持剑

提膝屈肘抱剑

仆步持剑扫把

高虚步持剑

提膝持剑弹腿

行步分手

高虚步前指

跳步屈肘后刺

并步持剑交把

提膝架剑

左挂弓步平刺

抹剑歇步抱剑

左弹腿

弓步刺剑

回身仆步下截

提膝架剑

虚步下刺

钉腿后劈剑

提膝上举剑

截剑弓步探刺

绞带藏剑

震脚半蹲前刺

提膝换把

弓步扫把

高虚步持剑

第二段

回身摆莲腿

虚步屈射后刺

虚步持剑前指

行步里合腿

交把踢腿撩剑

叉步架剑

第三段

提膝刺剑

虚步后点

腾空转体穿剑

马步斩剑

左绞截剑

提膝下截

仆步崩剑

带剑拧身下刺

探海前刺

叉步架剑

撩剑回身劈

第四段

撤步剪腕

回身劈剑

上步穿剑

叉步平斩

提膝截剑

转身云剑

踢腿挂剑

挂剑

翻身抡挂剑

提膝点剑

第五段

连环撩剑

转身平抹

望月平衡

弓步前刺

第六段

身后劈剑

腾空回身劈剑

崩剑虚步藏剑

震脚撩剑

第七段

提膝带剑

提膝直刺

坐盘撩剑

架剑前指

提膝抱剑

提膝平刺

仆步崩剑

提膝架剑

架剑扁撞腿

第八段

钉腿挑剑

提膝架剑

回身马步刺剑

弓步撩剑

回身弓步交把

提膝屈肘抱剑

仆步持剑扫把

高虚步持剑

收式

动作说明:演练者——孙玉玲

预备式

身体正直自然,面向南方并步站立。左手持剑,右手握成剑指,两臂在体侧 自然下垂。

第一段

并步持剑

左手持剑握盘牢固,两肘微上提,塌肩、舒胸、收腹,并步两膝挺直的同时, 头向左转。

虚步持剑

上身向右_,左手持剑以剑柄从左下方,向前面右上方直臂挑起,眼随剑走。

剑柄由右上向左直臂横摆,再向左下画弧背于腰后。同时身向左转,左脚 向前迈出。

上动不停,将右手剑指从右腰间向左胸前抬起,同时右脚向左脚前方上步后, 两腿屈膝蹲成右虚步,右手剑指顺右腿向前下指,锐目而视。(图7-1)

提膝屈肘抱剑

上身向右转,右手剑指经右肋向后平收,同时右脚向后撤步立起,左腿随之 提膝并使两臂屈肘,右手附于剑柄,左提膝屈肘抱剑。(图7-2)

仆步持剑扫把

左脚前方下落,屈膝蹲成左仆步抱剑后,两臂左右平分手,使剑之把柄向前 下方平扫。

高虚步持剑

接上动,收起左腿使左脚尖点地,右腿挺直立起成左高虚步,左手于左腰背 后持剑,右手剑指经面部右侧直臂向上穿,使掌心朝向左后方,左转头锐目而视。

(图 7-3 )

提膝持剑弹腿

右手下落经胸前向右下后方拂掸,左手持剑随之向左侧平起,再向右转身提 起左膝,同时使两臂内合,并向东方踢出左弹腿。(图7-4)

行步分手

落下左脚,使脚尖外展并向左转身,同时,两臂屈肘使两手合于腹前。

紧接两手直臂向左右两侧平分的同时,使身体向南、向西弧行步六步。

高虚步前指

使左脚在前,成高虚步左手持剑背于腰后,右手剑指掌心朝下向西平指。

(图 7-5 )

跳步屈肘后刺

抬左腿向后跳步后屈膝半蹲,右腿挺直成左弓步,左臂屈肘使剑向身后平刺, 右手掌心向上朝前平指,同时向左转脸,目视剑尖。(图7-6)

并步持剑交把

右转身,右手经胸前朝右下方拂掸,同时左脚向右脚并步立起,左手持剑 背于腰后,右手剑指置于头右侧。

上动不停,左臂向左侧平伸后,两臂一起向胸前合抱;此时,左手握剑掌 心朝外,右手掌心向内握住剑柄完成交把。(图7-7)

提膝架剑

紧接右手握剑柄使剑尖朝右下方截剑,右脚向右开步,左手成剑指置于左 胸前。

右手外旋成立剑架于头上,左腿提膝式,左手剑指立指身体左侧。(图7-8)

图片64 图片61 图片65 图片63 图片62

左挂弓步平刺

左脚左后落,左转身左挂剑,面向北成左弓步向东平刺剑,左手直臂向西平指。 (图 7_9)

抹剑歇步抱剑

右手持剑左抹、再向右抹剑,右脚撤于左腿后成歇步,左右手合抱剑于体左侧。

左弹腿

重心在右腿站立起身,两手仍于体左侧抱剑,左脚向东踢出弹腿。

弓步刺剑

落下左脚后,使左腿屈膝,右腿挺直成左弓步向东刺剑,目视剑尖。

回身仆步下截

右手持剑,使剑尖逆时针绞剑一周后,突然右转身使左腿屈膝全蹲成右仆步, 同时剑随之向西方下截,左手剑指掌心朝上向东上指,使剑指至剑尖成一斜平直 线状。(图7-10 )

提膝架剑

右手持剑外旋并屈臂,使剑身经面前向上、向左,再直臂向下、向右挑剑后, 平架于头上方,同时向左转头面向南,左腿提膝,左手前下指。(图7-11)

虚步下刺

左脚前下落,随着右手掌心朝外反手向东南下刺剑的同时,两腿屈膝蹲成左 虚步,此时,左手剑指于头左侧直臂上举。(图7-12)

钉腿后劈剑

右腿支撑站立起身,右脚向左下前钉腿,同时,右手持剑向右侧身后劈剑。 (图 7-13)

提膝上举剑

右腿支撑,左提膝,右手屈臂再直臂上举剑,左手剑指平指向东方。(图7-14)

截剑弓步探刺

落下左脚的同时右提膝,右手持剑向右下横截。(图7-15)

上动不停,落右脚再左抬腿前上截剑。(图7-16 )

紧接落左脚右手持剑逆时针绞剑一周后,右震脚向前上左步屈膝蹲成左弓 步,反手探身前上刺剑;此时,左手剑指附于右上臂。(图7-17)

绞带藏剑

右脚扣于左膝弯处,右手持剑顺时针绞剑一周后,右脚回原处,重心移于 右腿。

右腿成右弓步,右手持剑向右里带,再向右拧腰藏剑,左掌心朝东剑指尖 朝下。(图7-18)

震脚半蹲前刺

上身左转,重心移于左腿,右脚由后朝前上步震脚;此时两腿并步半蹲,同 时右手持剑立剑向前直刺,左手剑指附于右前臂上。(图7-19)

提膝换把

右腿后撤,两臂屈肘胸前,左手掌心朝外交把,右手接握剑柄,同时提起左膝。

弓步扫把

左脚向东落下,左平肘横持剑于胸前,左腿向东屈膝成左弓步,身向左转,

左手持剑随之向前扫把,同时右手剑指向右展臂平分。(图7-20)

高虚步持剑

左手持剑背于左腰后,成左高虚步,右手头侧亮指,左转头目视东方^ (与图7-3 相同)

第二段

回身摆莲腿

先左转再立即回身,右腿向西摆莲腿,右手拊于右脚外侧拍击脆响。

虚步屈射后刺

右脚下落,左脚向西上步,两腿屈膝蹲成左虚步,向左拧腰左手持剑后刺,

右手附于左腕,使头左转目视剑尖。(图7-21 )

虚步持剑前指

两手向前平伸后再左右平分,同时右脚前迈两腿屈膝蹲成右虚步,左手持剑 背于左腰后,右手剑指向西指出,以目锐视。(图7-22)

行步里合腿

抬左脚左手持剑右手則指,向西弧彳了二步。

上动不停,右转身里合左腿,同时左手持剑顺势向右肩部横向扫把,展剑 穗以扫击。

交把踢腿撩剑

左腿落下面向东,左手持剑于右腹处,将剑柄换把交于右手,右手持剑向西 南上挑,同时右腿顺着挑剑向西南方踢出。(图7-23)

叉步架剑

右脚前落屈膝半蹲,剑架于头上方,左腿脚尖点地成叉步,左手前指,目视前方。 (图 7-24)

第三段

提膝刺剑

向左转身,左腿抬起面向东成提膝式,同时右手持剑向东立剑直刺。

虚步后点

左脚前下落,两腿屈膝蹲成左虚步,右手持剑往身后向西下点剑,左手剑指 向东指出。

腾空转体穿剑

左转头左手前指,向东击步腾空左转一周,右手持剑随之横平穿出。(图7-25)

马步斩剑

落成面向东,两腿开步屈膝成马步,右手持剑前斩,左手附于右腕。(图7-26)

左绞截剑

右手持剑顺时针绞剑一周,右腿扣于左膝弯,再向左前方横截剑。

扣腿下截

右转身左脚扣于右腿膝弯,右手持剑下截,左手心朝上,向东上指。(图7-27)

仆步崩剑

右手持剑撩腕一周后沉腕上崩剑,同时左腿落下成右仆步,左剑指亮于头左侧。 (图 7-28 )

带剑拧身下刺

向右俯身,左手附于右則臂,向左平带剑起身,左脚向右脚并步右抒身下刺剑。 (图 7-29)

探海前刺

后撤左步,H时右手持剑左挂剑后,以左手附之;右脚撤向左脚成并步,成 腹前抱剑。右腿支撑左脚向体后伸直的同时,剑向前刺。使左腿高于水平并脚面 绷平。(图7-30)

叉步架剑

左脚体后落地,右脚尖外展屈膝,向右拧腰成叉步架剑,左手剑指附于右肩前。 (图 7-31)

图片66

撩剑回身劈

左手前指,向前上左步,并屈膝蹲成左虚步,右手持剑向体后劈下,眼随剑走。 第四段

撤步剪腕

起身,向左转体,右手持剑以腕为轴,使剑尖向下贴身立圆剪腕左右撩剑, 左手剑指置于身体左侧肩高。

回身劈剑

右手持剑,使剑顺势向右后方立剑劈出。

上步穿剑

接上式右手持剑,屈腕使剑横平,剑尖经左胸、左腋下向西南平穿剑,右腿 随之上步。

叉步平斩

右手旋腕于头顶,使剑尖向右、向后平圆云剑后,成叉步平斩,目视剑尖。 (圈 7-32 )

提膝截剑

左转回身,使剑尖向左、向后平圆云剑后,面向西北以右腿支撑,左腿提膝截剑。 (图 7-33)

转身云剑

左脚下落,右转身面向东,同时右手持剑使剑在头上仰面向右、向后云剑一周。

踢腿挂剑

右手持剑屈肘,使剑尖经右肋向身后穿出,并反腕随着右腿上踢向上挂剑。 (图 7-34)

挂剑

右腿向后落步右转身,右手持剑向右后挂剑,同时向西上左步,左手前指。 (图 7-35 ) i

翻身抡挂剑

紧接上式上右步,右手持剑向左翻身立圆抡挂一周;挂剑时快速,剑要贴身。

提膝点剑

上右步,提左膝,左手剑指置于头上左侧,右手持剑向西点剑,目视剑尖。(图 7-36)

浏览1,00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