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小手返(里技)

突小手返(里技)如图5-1-13所示。


  • 双方以左逆半身站立。

  • 受方右脚前跨一步,以右直拳击打取方腹部。

  • 取方左脚向前跨一大步,以入身身法滑至受方右外侧。左 手向外下格挡。

  • 取方以左脚为轴,右脚向后左侧转动180。,成背背相向, 同时左手下滑至受方右手腕并抓住。

  • 左手将受方右拳向后下方拉引,同时右脚后撤一步,将其 重心向后带动,使受方身体向右后方转动,形成面向取方。

  • 取方以右脚为轴,左脚向右后方转动90°。同时左手紧抓受方 右手腕,右手掌根按住受方右手背,向其右下方反卷发劲,将其摔倒。

  • 取方左手向左侧牵拉受方右手,右手向其头面方向按压其 肘,将受方由仰卧位转向俯卧位。

  • 取方在受方头部侧跪坐,两大腿夹住受方右大臂,左肘弯 夹住受方右手掌,左手掌截击受方右肘关节,右手掌截击受方右 大臂,双手与身体合力将其受方整个手臂紧紧夹住,同时挺身,将 其胳膊上抬并向其头部送去。


动作要点:图片60

  • 动作③向后带动受方时,应有向下的力量,利用自己的重 量才容易带动对方。

  • 动作⑦右手下按受方手背时,右手胳膊应伸直,靠身体旋 转时的整体力发劲。


四、天地投

(一)双手取天地投(表技)

双手取天地投(表技)如图5-1-14所示。

  • 双方以右相半身站立。

  • 受方右脚前迈一步,双手抓住取方的双手腕。

  • 取方双手手刀上挺,发动气力,同时左脚向前迈进一步,右 手逆缠上抬。左手逆缠下压、拉,将受方身体拉近。

  • 取方快速将右脚迈出一大步,用全身力量向前挤压。


(1) (2)

图片61图片62

图5-1-14双手取天地投(表技)

动作要点:

  • 取方右手逆缠时应沉肩垂肘,使受方重心上浮,同时使对 方左手手腕缠绕在自己的手腕上。

  • 投技的成功与否在于在自己重心向前的同时,用双手的合 气手法将受方重心带向自己,使受方和取方相向运动。


(二)双手取天地投(里技)

双手取天地投(里技)如图5-1 -15所示。图片63

  • 双方以左逆半身站立。

  • 受方右脚前滑一步,双手抓住取方的双手腕。

  • 取方左脚向受方右脚外侧前迈一步,同时以左脚为轴,右 脚后摆,身体转动180。。取方左手指尖向右平伸,右手逆缠上抬, 使受方身体也转动180。。

  • 取方右手继续逆缠,左手同时逆缠并向前下方拉压,双手 打开将受方身体接近自己身体。

  • 取方右脚快速向受方右后方迈出一大步,用全身力量向前 挤压,将其摔倒。


图5-1-15双手取天地投(里技)图片64

动作要点:

动作③应双手合力同时将受方身体带动,因此在平时练习中 可两手分开练习,看是否都能将受方身体带动,熟练后再双手配 合施展技法。

五、腰投

(一)两手取腰投

两手取腰投如图5-1-16所示。

  • 双方以右逆半身站立。

  • 取方在受方双手抓住的瞬间,双手刀向上挺起,左脚前跨 一步,右手刀上举,抓住受方左手背,左手刀下切,抓住受方右 手尺骨处,顺势将受方拉近。

  • 取方以左脚为轴,右脚向左前侧跨一大步,身体左转紧贴 住受方,同时沉腰屈膝成半蹲姿势(使受方重量负在取方腰上)。

  • 取方右手伸拦对方左手腕,使其重心向前向上,然后上体 前屈,两膝挺直,拦臀,以腰为支点,双手合力向前向下弧线发 力将受方摔出。


动作要点: 图片65 图片66图片67 图片68

  • 动作②应顺受方前扑之势将其拉近自己。

  • 动作③取方贴近受方时,沉腰屈膝,成半蹲姿势。右手伸 提对方左手腕,使其重心向前向上。然后上体前屈,两膝挺直,提 臀,以腰为支点,将受方摔出。

  • 后腰臀部应贴近对方的腹部。


(二)片手取腰投

片手取腰投如图5-1-17所示。

  • 双方以右逆半身站立,受方左手抓住取方右手。‘平,

  • 取方左脚前跨一步,身体右转,右手以合气扬手方式上举;

  • 取方重心放在左脚,屈膝,重心下沉,将自己左腰紧贴住 受方下腹部。

  • 取方右手将受方的左手移到自 己的右侧面;取方左手可放在左腿亦 可抓住受方左裤角,将对方身体放在 自己的腰部。

  • 取方右手下压,左手可不动亦 可上掀受方的左裤角,同时配合双膝 弹力上抬,腰部左扭,将受方从自己 的左侧摔倒右侧。


动作要点:图片69

  • 动作④必须将对方的重心(即下腹部)放在自己的腰部使 自己身体与受方身体成十字形。

  • 动作④取方右手应向上撑直。然后下压,右手不可弯曲。


六、十字投

(一)后双手取十字投

后双手取十字投如图5-1-18所示。

  • 受方于取方身后双手抓住取方的双手腕。

  • 取方意沉丹田,右脚向右前方跨出一步, 向左侧身,沉肩坠肘,双手以合气扬手抬起。

  • 取方右手绕过头顶抓住受方右手腕,左手 抓住受方左手腕。

  • 取方右手拉直受方右臂,左手将其左臂缠 到受方右肘关节处形成十字交叉。

  • 取方左手前推右手后拉,将受方摔倒。


动作要点:图片70图片71

  • ^气扬手应先重心下沉。

  • 双手过肩时应注意不要让受方抓自 己的手脱开,扬手速度应适当,不宜太快。

  • 使对方双臂成直角。


(二)后首缔十字投

后首缔十字投如图5-1-19所示。

  • 受方于取方后面用左臂勒住取方颈部,同时右手抓住取方 右手腕。

  • 取方右脚前踏一步,同时以右脚为轴,身体转向左侧。右 手一面逆缠一面举高。

  • 取方左脚向受方右侧后退一步重心下沉,左手抓住受方左 手腕外拉,同时头和身子从受方右臂下钻出。

  • 取方右手绕过头顶抓住受方右手腕,左手抓住受方左手腕。

  • 取方右手拉直受方右臂,左手将其左臂缠到受方右肘关节 处形成十字交叉。

  • 取方左手前推右手后拉,将受方摔倒。


逆半身片手取回转投(内回转)如图5-1-20所示。图片72
七、回转投

  • 双方以右逆半身站立,受方左手抓住取方右手。

  • 取方右脚向受方左外侧方迈出一大步,右手将受方左芋抬 高,同时左手击打对方面部。


-③取方左脚前跨一步,取方身体从受方的左胳膊下钻过,同 时以两脚为轴,身体进行180。前转,右 手刀小指侧外切取方左手腕。

  • 取方随着右脚后撤一大步,右手 从上劈下后成一下弧线抬起将受方上体 带下,虎口张大正对对方手腕,上抬时 顺势抓住对方手腕。

  • 取方在对方低头弯腰时,左手压 住受方的颈部,右脚向前迈一大步,同 时右手推受方左胳膊,两手合力以回转 状摔倒对方。


 

图5-1-20逆半身片手取回转投(内回转)

动作要点:图片73 图片74 图片75 图片76

  • 步骤②时,应首先击打对方面部以防止对方进攻。

  • 步骤④⑤是靠步法、身法,能通过受方的左胳膊,将其上 身带下,而不是左手强力将其头颈压下。

  • 右手不要抓死受方左手。

  • 右手前推时,用力方面不是向其头部而是向其右肩部推出。

  • 步骤④⑤右脚后退时,右手与之同步向后;右脚前迈时,右 手同时前推。


(二)逆半身片手取回转投(外回转)

逆半身片手取回转投(外回转)如图5-1-21所示。

  • 双方以逆半身站立,受方左手抓住取方右手。f

  • 取方右脚前滑半步到受方左外侧,同时以右脚为轴,左脚 向后右进行180。背转。同时右手刀从受方左手腕尺骨侧边|顿缠 边上举。

  • 取方右脚后退一大步,同时右手刀向前向下向后以下弧线 砍下。取方虎口张开,顺势抓住受方的左手腕,左手按住对务的 颈部。

  • 取方右脚向前迈一大步,同时右手推其左胳膊。右手前推, 左手下按,两手合力以回转状将对方摔倒。


图5-1-21逆半身片手取回转投(外回转)图片77图片78

动作要求:

  • 动作②®④右手刀动作应连贯。

  • 动作③手脚后撤须同步,同时右手刀紧粘着对方左手。

  • 动作④右手推受方手腕时,应有向前、向上及向左的劲。左 手按颈部时有向下、向后及向左的劲。


八、天平投

(一)横面打天平投

横面打天平投如图5-1-22所示。

  • 双方以左相半身站立。

  • 受方右脚向前踏一步,右手刀击打取方头面部侧方。

  • 取方右脚向右斜前方跨出一步。以右脚为轴,左脚向右侧 背转。同时左手刀格挡受方右手刀,右手刀击打受方头面部。

  • 取方以右脚为轴,左脚向左侧前跨一大步,同时右手抓住 受方右手腕内侧,左手肘弯托住受方右肘关节。

  • 取方顺着左脚前跨,身体呈向前之势,取方左手顺缠,肩 部前送,以左上臂推压受方右肘关节,将受方向前摔出。


动作要点:图片79

  • 动作④左 手上托肘关节,同 时右手下压受方 手腕双手形成合 力,以杠杆原理使 受方重心浮起。

  • 动作⑤左 上臂对受方的肘关 节有向前、向下的劲,而右手对其右前臂有回收的劲,两者形成合 力,也是以杠杆原理将受方摔出。


(二)诸手取天平投

诸手取天平投如图5-1-23所示。

  • 双方以右相半身姿势站立。

  • 受方左脚前跨一步,双手抓住取方右手。

  • 取方右脚前跨至受方左脚外侧,以右脚为轴,左脚大幅度 背转,同时右手以合气扬手方式向自己左上方抬起,将取方引到 自己的左侧。

  • 取方再将右手向右划 一下弧线,将受方双臂带到 自己的右侧(右手可抓住对 方右手)o

  • 取方左脚跨一步,左 臂托住受方肘关节上抬,使 其重心浮起,然后身体顺势 前挤,用左上臂推压受方右 臂,将其向前摔出。


图5-1-23诸手取天平投图片80

动作要点:

动作③用呼吸力将受方身体带动是关键,其他同横面打天 平摔。

九、呼吸投

(一)诸手取呼吸投

诸手取呼吸投如图5-1-24所示。

  • 双方以右相半身站立。

  • 受方左脚前跨一步,双手抓住取方右手腕。

  • 取方右脚前滑半步至受方左脚外侧,同时以右脚为轴,左 脚背转180。。同时右手刀以合气扬手方式边顺缠边举高使受方 重心浮起。

  • 取方右脚踩出一步,同时借用对方的前冲之势,右手逆缠 并同时下压,拇指朝下,使用呼吸力将对手摔向前方。


动作要点:

  • 取方应借用对方前冲之势将其重心拔高,然后迅速向前下 压,将其摔倒,动作应做圆滑流畅。

  • 取佛手上抬时吸气下压时呼气。

  • 取方右手上抬时向左上方划一道内弧线。


图5-1-24诸手取呼吸投图片81

(二)后双手取呼吸投

后双手取呼吸投如图5-1-25所示。

  • 双方以右相半身站立。

  • 受方从取方右侧绕到取方背后抓住取方的双手。

  • 取方双手刀边逆缠边以合气扬手上抬,掌心由朝上转为朝 下,使受方重心浮起。

  • 取方双手刀左移,使受方右臂绕过取方头顶。

  • 取方左脚向前跨出一步,双手刀继续逆缠并斩下,使受方 向前摔出。


动作要点: 图片82 图片83 图片84 图片85

  • 动作应连贯流畅。

  • 应顺受方重心浮起后迅速下压 将其摔出。


(三)后环抱呼吸投

后环抱呼吸投如图5-1-26所示。

  • 受方从背后将取方双手及身体紧紧抱住。

  • 取方两臂向下伸直,并向外撑开呈八字形,引导取方之力 稍向前。

  • 右脚前迈一步,身体顺时针方向拧转90。,同时右肩向前 下压,右手指向前下方,使对方身体向右前方摔出。


图5-1-26后环抱呼吸投图片86

动作要点:

  • 动作②三个动作应连贯、一气呵成。

  • 摔出前两手臂外撑,以利于对方脱手,但不宜过早,过早 则易使受方挣脱。

  • 手臂外撑时,双臂先顺缠,在前倾发力瞬间逆缠。


第二节固技

(—)正面打一教(表技)

正面打一教(表技)如图5-2-1所示。

  • 双方以右逆半身架势站立。受方右脚迈出一大步,右手刀 扬起击打取方头部。

  • 取方双手以合气扬手抬起,左手推托受方在肘部,右前臂 格挡受方右前臂。

  • 取方右脚向右前方,斜踏出半步,双手向前向上推托受方 右臂使其破势,然后以一弧线向前下压制其右臂。

  • 取方左脚朝受方前方再踏出一步,用身体将受方挤倒。

  • 取方右脚向右前方斜跨一步,双手拉受方右臂将其身体彻 底拉倒。

  • 取方以坐姿坐下,将受方右臂从己方大腿部滑到地面,左


动作要点: 图片87 图片88 图片89

  • 格挡时应用合气扬手动作,瞬间使对手破势。

  • 步骤②③不应紧紧抓着对方的手。

  • 前推时应用身体移动的力量而不是仅仅用手臂的力量。

  • 地面压制时,使其右臂与其身体夹角大于直角。压制时用 身体的重力通过手臂压制其胳膊,而不仅只用手臂力量。


(二)正面打一教(里技)

正面打一教(里技)如图5-2-2所示。

  • 双方以右逆半身站立,或双方以右相半身站立。

  • 受方右脚迈出一大步,扬起右手正面击打取方头面部。

    • 取方右脚向前滑出半步,双手以合气扬手抬起,左手托受 方右肘部,右前臂格挡受方右前臂,使其瞬间破势。

    • 取方左脚向受方右外侧迈出一大步,同时以左脚为轴,向 对方右侧大幅度背转。双手顺势以下外弧线将受方的右胳膊拉至 地面。


    ⑤取方以正坐姿势坐下,将受方的右臂从自己大腿部滑室地 面,左手压制其手腕,右手压制其肘部控制对方。

    图片90 图片91 图片92 图片93

    动作要点:

    取方双手牵制受方右胳膊时左、右手各有三个方向的力。左 手有:一,顺着受方胳膊的圆弧线的拖力;二,对受方肘部的外 推力;三,对受方肘部先上推而后下压的力。右手有:一,顺着 受方胳膊的圆弧线的拖力;二,对受方手腕的内拉力;三,对受 方手腕的先下拉而后上抬的力。左右手的力量在二、三方向上总 是相反的。

    (三)横面打一教(里技)

    横面打一教(里技)如图5-2-3所示。

    • 双方以左相半身架势站立。

    • 受方右脚前跨一步,扬起右手刀击打取方头面部侧面。



    • 取方左脚步抢先前滑一步,至受方右脚步外侧;同时,以左 手刀格挡受方右手刀,而自己右手刀击打受方头面部,使其破势]

    • 取方双手刀从取方右手下方挑架取方右手刀。

    • 取方以左脚为轴,右脚向对方右侧大幅度背转身,双手顺 势将受方的右胳膊拉到地面。

    • 取方以坐姿坐下,将受方的右臂从取方大腿部滑下,羌手 压制其手腕,右手压制其肘部控制对方。


    (7) (8)图片94

    图5-2-3横面打一教(里技)

    动作要点:

    • 动作②左手刀格挡对方右手刀应在对方之力将发而未发时, 迅速迎上。

    • 取方压制其右手臂方式同正面打一教(里技)同。


    (四)正面打一教坐技

    正面打一教坐技如图5-2-4所示。

    • 双方正坐。

    • 受方脚趾立起,身体挺直,右脚向前膝行一步,扬起寿车 刀劈击取方头面部。

    • 取方脚趾立起,身体挺直,右脚向右斜前方膝行4步「左 手托住取方右肘,右手刀格挡对方右手刀。

    • 取方左脚向前膝行一步,双手合力,划一上弧线,向节向 前推压,结合身体挤压,使取方身体向前俯。

    • 取方右脚向右斜前方膝行一步,边拧边拉受方右臂将其身 体彻底拉倒。

    • 取方以左膝为轴,身体左转,面向受方以坐姿坐下,将 受方右臂按在己方大腿部,然后下滑至地面,将其右手臂按压


    动作要点:图片95图片96

    • 膝行时应灵活,因此该技法应在膝行训练合格后方可练习O

    • 动作③在对方手刀刚向上扬时,取方即应立身,并迎上去 格挡取方手刀。

    • 其余动作要点同正面打一教(表技)o


    二、二教

    (一)肩取二教(表技)

    肩取二教(表技)如图5-2-5所示。

    • 双方以右逆半身站立。



    • 受方右脚前迈一步,伸出右手抓住取方左肩。

    • 取方右脚向受方两脚连线前方迈出一大步,右手变拳击打 受方面部。

    • 取方趁受方遮挡之际,以右脚为轴,身体背转90。,右拳变 掌,下压受方右肘弯。同时身体后滑一步,带动受方重心,取方右 掌下滑顺势抓住对方右手背逆时针翻转其手臂,使其脱离左肩;"

    • 右手将受方右掌屈成90。并继续逆时针拧转,左掌以上弧 线轨迹前推受方的右肘,同时左脚前迈一步以破其势。

    • 右脚向右前方斜向迈一大步,压制其右臂,将受方拖倒。

    • 取方在受方头部侧跪坐,两大腿夹住受方右大臂,左肘弯 夹住受方右手掌,左手掌截击受方右肘关节,右手掌截击受方右 大臂。

    • 利用双手与身体合力将受方整个手臂紧紧夹住,同时挺身, 将其胳膊上抬并向其头部送去。


    动作要点:

    • 步骤④背转时,右脚后撤步子要大,才可带动对方重心,使 其身体破势。

    • 步骤⑤右掌前推时必须先向上,使受方重心上浮,然后再 下压。


    (1) (2)图片97

    (二)肩取二教(里技)

    肩取二教(里技)如图5-2-6所示。

    • 双方以左相半身站立。

    • 受方右脚前迈一步,伸出右手抓住取方左肩。

    • 取方右脚向受方两脚连线中点前方迈出_大步,右手变拳击 打受方面部,趁受方遮挡之际,以右脚为轴,左脚向右侧背转90。o

    • 取方右拳变掌,下压受方右肘弯,同时身体后滑一步,带 动受方重心,取方右掌下滑顺势抓住受方右手背,将其按住固定 在肩部。

    • 取方同时左手从上方抓住受方右手腕,左肘下压受方右肘 关节,上身前俯,使受方感觉手腕剧痛。

    • 取方左脚向受方右外侧跨一步,右脚跟上,取方以左脚为 轴,右脚向左侧背转,左手下按受方右肘,将其按倒。

    • 取方在受方头部侧跪坐,两大腿夹住受方右大臂,左肘弯 夹住受方右手掌,左手掌截击受方右肘关节,右手掌截击受方右 大臂。



    • 双手与身体合力将其受方整个手臂紧紧夹住,同时挺身, 将其胳膊向其头部送搬。


    (7) (8)图片98 图片99

    图5-2-6肩取二教(里技)

    动作要点:动作⑤要用腰劲。当双手固定受方右手后,身体顺时针稍转, 使其手腕屈成90。并小指朝上,然后身体逆时针稍转,用理将 受方右肘关节带弯,左手逆时针拧转受方右臂,右手配合身体前 俯顺时针拧转受方右臂。

    三、三教

    (一)正面打三教(表技)

    正面打三教(表技)如图5-2-7所示。

    • 双方以逆半身站立。

    • 受方右脚前跨一步,以右手刀击打取方头面部。

    • 取方右脚向右前斜滑出一大步,以合气扬手姿势,左手托 住受方右肘,右手前臂格挡受方右手刀,使受方破势。

    • 左脚前迈一步,右脚跟上半步,双手压制其右臂使其身体, 前俯,手掌向上,取方右手滑至受方掌心,抓住其四指及手掌前' 部往外翻转,并向其身体斜上提使其彻底破势。

    • 取方换手,左手抓住受方右手背后,右手松开并握拳击打 受方面部,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迈一大步进行大幅度背转。左脚跟 着划一弧线向前后撤。

    • 取方右手压制受方右肘调整步法,双手合力将受方按倒。

    • 取方换手,右手抓住受方右手背将其贴紧自己左肩,左手 前臂辅助夹紧对手胳膊,旋转并向其头部方向送,将受方控制住。


    动作要点:图片100 图片101 图片102

    • 步骤④时,左脚向受方身下前迈,用身子将其挤倒,以破 其势。

    • 动作⑤换手捉时,左手手心贴住受方手背,四指扣住小鱼 际肌,逆缠受方胳膊。

    • 三教应抓住受方手掌,而不是手腕,控制时旋转同时有上 提动作。


    图5-2-7正面打三教(表技)

    (二)后首缔三教(里技)

    后首缔三教(里技)如图5-2-8所示。

    • 受方于取方后面用左臂勒住取方颈部,同时右手抓住取方 右手腕。

    • 取方右脚侧踏一步,同时以右脚为轴,身体转向左侧。右 手一面逆缠一面举高。

    • 取方左脚向受方右侧后退一步重心下沉,同时头和身子从 受方右臂下钻出。

    • 取方左手抓住受方右手掌背,左手抓住受方右手掌下部, 边逆时针逆缠边上提,使其重心浮高,然后如挥剑一样下甩,使 受方前俯。

    • 取方以左脚为轴,右脚向左侧大幅背转,左手继续抓住受 方右掌根,右手按压其肘关节将其摔倒。

    • 取方换手,右手抓住受方右手背将其贴紧自己左肩,左 手前臂辅助夹紧对手胳膊,旋转并向其头部方向送,将受方控 制住。


    图片103 图片104 图片105 图片106 图片107 图片108 图片109图5-2-8后首缔三教(里技)

    动作要点:

    • 动作③身体后退时,右手前上推,使身体脱离受方控制。

    • 动作⑤除了同时逆缠并向其指掌方向抽拉受方右臂外,右 手下压,并向其身体外侧拉其肘关节,同时左手上抬及向其身体 内侧推其手部,两手合力使其沿一弧线摔下。


    四、四教

    (—)正面打四教(表技)

    正面打四教(表技)如图5-2-9所示。

    • 双方以右逆半身站立。

    • 受方右脚前跨一步,以右手刀击打取方头面部。取方右脚 向右前侧滑出一大步,以合气扬手姿势,左手托住受方右肘,右 手前臂格挡受方右手刀使受方破势。

    • 受方顺势双手压制其右臂使其身体前俯。

    • 取方左手从受方肘部移至腕部,用左手食指根以全身之力 压迫受方右前臂横骨神经疼痛点。左脚向受方身下迈出一大步, 右脚跟上半步,双手压制其右臂使其身体彻底俯地。

    • 取方左脚向前垫一步,右脚向右前方斜进一步以挥剑方式 将受方右臂下压并拖倒。

    • 取方将左脚放至受方右肩侧下方,可不动也可再向前调整 一步,用胫骨顶着受方右臂同时双手合力边旋边下压其右臂。


    图5-2-9正面打四教(表技)图片110 图片111

    动作要点:

    • 步骤⑤左手压迫神经点时,应伸直食指,用食指根压迫神 经点。压迫时用杠杆原理,四指上翘,食指根下压。

    • 步骤⑦应将其肩膀压在地上,左胫骨前顶配合双手边拧 边压。


    (二)正面打四教(里技)

    正面打四教(里技)如图5-2-10所示。

    • 双方以右逆半身站立,或双方以右相半身站立。

    • 受方右脚迈出一大步,扬起右手正面击打取方头面部。

    • 取方双手以合气扬手抬起,左手托受方右肘部,右前臂格 挡受方右前臂,使其瞬间破势。

    • 取方左脚向受方右外侧迈出一大步,同时以左脚为轴,向 对方右侧大幅度背转。双手顺势以下外弧线将受方的右胳膊拉低。

    • 取方左手从受方肘部移至腕部,用左手食指根以全身之力 压迫受方右前臂楼骨神经疼痛点。

    • 取方以左脚为轴,右脚再次大幅度背转,边转身边以袈裟 斩(斜劈)挥剑方式将受方右臂弧线下劈,将受方压倒于地。

    • 将左脚放至受方右肩侧下方,可不动也可再向前调整一步, 用胫骨顶着受方右臂同时双手合力边旋边下压其右臂。


    动作要点:图片112

    • 两次背转。第一次使其身体前俯,四肢着地。第二次使箕 整个身体前俯着地。

    • 其余同表技。


    五、短刀取

    (一)正面打五教

    正面打五教如图5-2-11所示。

    • 双方以左相半身站立。

    • 受方右脚前跨一步,右手持刀向取方正面刺去。

    • 取方右脚向右斜前方滑出一步,后脚紧跟上。同时,双手 以合气扬手抬起,左手推托受方在肘部,使其破势。

    • 取方右手抓住受方右手腕内侧,左手按住受方右肘。以一 弧线向前下压制其右臂。

    • 取方左脚朝受方前方再踏出一步,用身体将受方挤倒。

    • 取方右脚向右前方斜跨一步,双手拉受方右臂将其身体彻 底拉倒。

    • 取方以坐姿坐下,左手将其肘关节拦起,右手将受方右手 腕往取方身体方向推,使其手背着地,前臂与地面垂直。左掌根


    垂直下压其肘部,迫使其拳头展开,将其所持短刀拿下。

    动作要点:图片113 图片114

    • 取方应在受方短刀扬起后引时勇敢扑上去。

    • 左手刀格挡的部位应是取方前臂中段。

    • 动作①②③与一教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取方右手抓法,一 教是右手从上到下抓取方右手外侧,而五教则是从下到上抓取方 右手内侧。


    (二)突肘极

    突肘极如图5-2-12所示。

    • 双方以右相半身姿势站立。

    • 受方右手持短刀向取方腹部刺来。

    • 取方左脚向左斜前方进跨一步,避开对方攻击线,同时左 手外推下压受方前臂,然后顺势抓住受方右手腕。

    • 取方将受方右手紧贴自己右肩部,右前臂配合左肘夹紧受 方右臂,身体下压受方右肘,同时左手上撬,以杠杆原理使受方 肘关节剧痛,顺势夺下其短刀。


    动作要点:图片115 图片116

    动作④的手臂只起固定作用,主要要使用腰劲,即要用身体 前俯之劲。

    一种没有进攻只有防守的武术能有多大 的作用? 一个不设比赛竞技的体育项目为何会 有这么多的人参与,并蓬勃地发展成为一个时 尚运动,走向我们的生活?

    合气道原是一项徒手或器械之间对抗的日 本武术。在它近百年的演化后,到今天已经由 原始的搏击武术,演化成以修身养性为主要目 的、具备现代体育特点的“最酷的健身运动新 项目” ——在彬彬有礼中出奇制胜,健身防 身。它没有攻击的动作,这体现了它的独特的 哲学和道德原则。它没有比赛是因为它认为比 赛争胜负会引起人的好勇斗狠之心。它讲究以 巧制胜,以柔克刚,并不要求练习者拥有很大 的力量,故而不管是男女老幼都适合练习,都 能得到身心的锻炼,都能学得一身自卫本领。

    合气道又是怎么产生的?创始人是谁?他 经过实战检验吗?希望本书的第一章能给各位 读者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合气道的技法源于 日本古柔术,在武田忽角先生手中发展成为大 东流合气柔术,再经创始人植芝盛平的磨练始 成体系。看到这里,如果您对合气道产生了兴趣,想进一步了解合气道文化,那么本书的第二、三章节将分别从合气道概念、宗旨、功效 及训练体系、礼法等几个方面,综合体现合气 道“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理念。本书的 最后两章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合气道的一些基本 架势、步法、身法及其基础技法,至此您可以 开始练习合气道了!

    最后,我仅以此书作为礼物,感谢那些曾 经教过我、给过我帮助的老师和同学们!是你 们使我体会到修行合气道所带来的无限乐趣。

    感谢大家!

    合气道是植芝盛平以大东流合气柔术为基础,融合了他所学 的日本其他古流武术,而创建出的一门新型武道。植芝盛平去世 后,他的学生们根据自己对合气道的不同理解发展出各种风格的 合气道。如今,合气道已成为了深受各国人民喜爱的一项有益身 心的运动。

    武田忽角( 1895-1943)出生于日本会津藩(现福岛市),幼 年时正值日本战乱及社会激烈动荡年代。其父为日本末代武士阶 层,是剑术和枪术的高手,并获得过相扑的等级,拥有自己的武 道训练场。可以说武田忽角最早的武术教师就是他的父亲,从他 那学到了枪法、剑法、相扑及大东流小具足柔术。

    随后武田忽角离开家乡,寻师访友,先后向会津坡下小野派 一刀流的涉谷东马、大阪的镜新明智流的桃井春藏、幕府末代著 名剑术家直心影流神原键吉学习。

    我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从电影银幕上开始认识合气道的。好 莱坞动作片巨星史蒂芬•辛格在《不死潜龙》、《魔鬼战将》、《热 血高手》等片子里,大显神威,一招制敌,身手却非常的优雅、漂 亮、干净。影片让几百万的观众知道了合气道,这其中包括了我。 我被深深地迷上了。我租借来了他的所有影片(当时还只是卡式 磁带,无光盘),将打斗片断一点一点地翻录下来,并四处寻找、 收集有关合气道的学习资料,还先后专程到外地及远赴海外学习 合气道。1997年开始在《搏击》等杂志上发表有关合气道的文章。 在这过程中深感国内合气道资料的匮乏,因此萌生了翻译出版合 气道名著的念头,但由于版权的问题而搁置一边。这时,出版社 的编辑建议我自己动手来写一本给初学者看的合气道入门书。说 实在话,我对自己的合气道技术并不满意,很多地方还有待提高。 记得一位老师说过“四方投就必须练30年”,而我连这一半时间 都没达到,但我喜爱合气道,也希望更多的人认识合气道,因此 出于推广合气道的愿望,我诚惶诚恐地接下了这个任务。书中在 合气道的基本技术、基本知识方面融入了我个人的练习体会,希 望对合气道的初学者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对书中不足之处提出 批评。我的email信箱是chenlinjian@tom.com。最后我感谢那些曾 经教过我、给过我帮助的台湾、北京、上海以及日本、英国的老 师和同学们。没有你们就没有这本书的诞生。我也希望这本书能
    起个抛砖引玉作用,希望我的老师和同学们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这 么想:“哈!连这家伙都写书了,我也写一本吧!”如果每个人都 来编写一些资料,那么对合气道的推广将会有多么大的帮助。

    在本书定稿之际,惊闻台湾合气道创始人、合气道八段李清 楠大老师于2008年1月20日上午10时与世长辞。噩耗传来,我 陷入了悲哀之中,手拿着老师的著作,望着上面大老师为我所题 的亲笔字,回想起与老师接触的点点滴滴,一切恍若隔日。从大 老师哪儿我不但学到了许多的合气道技术,更悟到了做人的道理, 去年11月本打算赴台祝贺大老师88岁米寿,终因签证不成未能 一行,谁知这却成了我的终生遗憾。

浏览1,85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